普通语言学概要伍铁平第三章语音
- 格式:pptx
- 大小:3.97 MB
- 文档页数:107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二版伍铁平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动物语言表现是现场刺激引起的,所能传递的信息种类有限,可以列举。
每次表现都是用浑然一体的喊叫或动作表示一定的意思,无法拆卸成单位,另行组装。
是一种不用学习的的,与生俱来的本能,是简单的粗疏的工具。
人类语言的特点一功能上——功能开放能够传递的信息无限丰富,包含现实中万事万物,不拘范围,不论题材,新事物新思想过去未来哲理感情除理性的思想外,还要在说话中表示出自己的身份态度情绪目的切合情景有充分的弹性造出无穷的句子。
二结构上------构思巧妙(关键)高度的运转能力语音层符号层语音=> 语素一词一句子音义结合构成符号语言的构造就在这儿从语音层进入符号层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一定规则组合构成了词一定规则组合句子------------ — --------------------------- —①任意性----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一保证任何事物都可以用语言表达②离散性----每个单位有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混淆T单位可以自由拆装使组成的上级单位内涵分明③层级性----就可以用较少的单位有规则的组成数量上扩大许多倍的上一级单位,逐层递增掌握一种语言意味着掌握他的几十个音素(位),几千个语素以及语音语素词的组合规则人类语言的产生主观本身一高度的思维能力灵活的发音能力客观一有经常的交流需要来推动可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制造工具组成社会劳动中锻炼了大脑改造了发音器官}需要--劳动中产生了组织协调交流思想的需要需要和可能想结合促成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分道扬镳懂的最后的最重要的标志三习得上—人类语言要经过传授才能习得动物语言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从幼儿学说话来看语言潜能的实现的关键期:1岁半到5岁之间幼儿的学话能力没有种族民族的差别幼儿学语的共同阶段:①咿呀期②独词句阶段③双词句阶段④电报体阶段(虚词语法)⑤接近成人阶段成人学外语条件优越为何反不如儿童地道?①儿童花在学话上的时间相当多平均为每天12小时②成人对儿童说话的特点:a发音:声音偏高强调式语调吐词清楚速度较慢句子之间有明显停顿经常反复一些音节b用词造句:句子简短合乎规格实词多虚词少修饰语和代词也较少使用过祈使疑问用的较多常用诱发问句只要求孩子重复或提供一个词做答案c十分关怀的感情和耐心③本族语的干涉④儿童学话在潜能的关键期内成人不是儿童不自觉学会了说话规则为什么?观点一:模仿说-----儿童学语法是先在头脑里逐步形成规则再根据规则去理解从前没有听到过的句子或产生新的句子观点二:天赋说——儿童天生就具有一种语言习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device)观点三:认知说----智力的发展综上:父母的指引儿童的模仿先天的学话机制认知的背景第二节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是说话的一部分说话言语动作(张口说话的动作)语言(说话所用的那套代码)言语作品(说出来的话)语言存在的方式语言的构造:音语素词规则单位语言的符号性符号--事物的标记具有约定性(某些人约定或者是社会习惯)符号象征----有一定含义可说狭义的符号---没有理据任意约定的ec语言符号语言的符号是按类给出的舍去个体的特性抽出整类的共性概括成类的意义然后把这个意义跟一组音相结合形成一个符号语言里的符号(指一般而不指个别积累着社会的认识成果)符号是语言里的单位,语言里除单位外还有规则,语言规则的形成也有任意性语言符号的特点: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的选择和组合规则归纳在符号里的意义取舍什么音和什么义结合成符号符号和符号组合的规则都是约定俗成的=> 语言的民族的稳固的时代的特点②线条性-----符号与符号组合只能在一条线上伸展符号的组合是有层次的而层次是两维的语言的系统性词要参与结构的组成两种关系①组合关系----组成结构的词之间的关系②聚合关系----有同样组合能力的词之间的关系(有同样组合能力:指这些词都能出现在结构某个位置上彼此可以替换)组词造句-----按意义的需要立出句子的结构把适当的词填入结构的每个位置结构怎么立-----是组合的问题词都要从有关的聚合里去提取----- 是聚合的问题句子是组合和聚合两种规则相互作用产生的组合和聚合不但是词之间的主要关系也是低于词的层级各部分内部诸因素间的主要关系是揭示语言每个层级上的单位如何运转的钥匙也是语言系统性的集中表现第三节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比其他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非语言的表情动作空间距离交际是语言的基本职能,语言的其他社会功能是从交际功能中生发出来的二语言是集体的标志民族地区男女老少阶层行业口头书面性格处境.......三语言是社会生活的记录①反映一个民族当时的生产生活社会制度风俗意识形态等②是民族关系的见证(外来词一对外关系)=>语言是打开民族关系的钥匙,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口碑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语言是认知的伴侣认知和语言相伴而行音和义组合成语言符号(词)所以语言起着固定认识成果的作用a每个名族的认识成果都能找到相应词语的反映b对个人来说学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世界和发展思维的过程二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思维-----统指大脑的意识活动形象思维: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这些层次的带有形象的心理活动抽象思维:在概念判断推理这些心理层次上进行的词语句子一组句子形象思维内容的表达T语言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形象要经过抽象思维的加工借助语言来体现和组织三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信息甲流的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计算机是人类思维的延伸T需要一个信息载体语言第四节语言学的任务社会的需要推动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研究基础研究(研究语言本身)应用研究(研究语言学的各种应用)交叉研究(语言学和其他学科共同研究语言及其邻界现象的相互关系—交叉学科)语言的基础研究目的是弄清语言本身的基本情况为学习应用和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分类个别语言的研究(状态历史)语言共性的研究(状态历史)①状态:指语言发展中的一个平面重要的是现代的平面,同时也指过去某一历史时期的平面对状态的研究采取描写的方法系统地揭示语言各部分的单位关系和规则说明各部分如何协调制约保证整体的运转描写语言的方法:分析术衡量术的标准是好坏和是否合用②历史1语言过去的样子T理解古代文献2经过哪些坎坷曲折-深化对现状的认识3哪些因素推动语言的演变规律性-把握语言的动向=> 方法① 理出演变线索归纳出条理②以今证古③内部构拟法区别:语言描写—静态研究—说明语言的构造和运转语言历史—动态研究—说明语言演变的方式和规律性联系:互相补充印证观念改变:①语言研究曾长期偏重于历史 -状态领先于历史②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描写只能真实地反映语言的状况无权规定它应该怎样但不是反对语言的规范③描写语言状态时口语领先于书面语语言的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①应用语言学:语言学的应用研究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研究的成果来阐明解决其他领域中出现的语言问题A最大课题—语言教学(本族语教学外语教学)B使用方面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演讲术提高写作能力的作文法修辞学是语言应用研究历来关心的重点C翻译技巧的研究D选定民族共同语定规范②交叉研究:人文科学包括文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文化史科技包括数学信息论电子学医学符号学情报学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技术交叉学科: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实验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模糊语言学计算机与语言学基本原理:在计算机里预存一定规模的词典语法规则语义规则推理规则和有关主题的知识第二章语言的构造与机制第一节语言的构造语言的构造词汇系统-----构筑语言系统的种种词汇单位的集合包括语素词短语其中最重要的是词语素作用在于构词但不限于构词有一些语素只起语法作用如词尾语法系统------由种种组织词汇单位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语法规则:实质表现的是各词汇单位内部或相互之间在造句(或构词)方面的关系语言单位形式---- 语音(音素音节)内容------语义(义素)语言的构造:以语音为形式以语义为内容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语言单位的切分和归并①切分句子最具独立性可切分因为语言有线条性切分的标准①看它们有无相同的功能(切分出的单位)A从句子切分词主要目的在于看它们能否直接组成句子或者充当句子成分(实词)或者在造句中起语法等作用(虚词)B切分语素标准与表达意义有关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②既要看它们能否以相同意义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出现又要看这些片段本身能否再切分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切分音素音节抛开了同语义的联系切分之后丢掉的东西①各种组织规则②附着在整个组合(结构)之上的语调重音等②归并(又叫同一)是判明话语中多次出现的类似单位是不是同一个单位的过程一般引起对立的差异不应该忽略凡有对立性区别的多是不同的单位不对立而又类似才是同一单位对立-----需要判明的单位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出现时能够区别意义这时它们应该属于不同的单位例普通话的D T 现汉中花掉了(开的花落了)花掉了(花费出去了)不对立-----①可以在相同的上下文出现但没有区别意义作用例南京话兰州话中N L不分英EXCISE (消费税)读----------但这种不对立往往是规范的对象要消除异读的现象②互补:两种需判明的单位各自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甲出现的语境乙不能出现而乙出现的语境甲不能出现于是甲乙互补互补的单位无区别意义的作用故不对立例——语素和词的几个义项之间亦互补正------歪(垂直或符合标准)——侧偏(位置在中间)反(正面)副(主要的基本的)----------------------- 负(大于0的)语义互补的语言环境远大于语音互补不对立是判断是否同一单位的必要条件③切分和归并的关系①切分和归并是研究语言单位不可避免的两种相互关联的程序②语言是一种线性的复杂结构需切分加以研究③只有进行了归并才能将各种并无实质性区别的单位归并成一个真正的语言单位所谓复现便指这种语言单位的复现④归并又是衡量切分是否正确的手段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和聚合关系①组合关系:语言单位在语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搭配关系拼合关系)组合关系受限制体现出语言单位的选择性①同一层级的单位才能组合语音层中音位----音位音节——音节词汇层中语素----语素词-----词/短语②同一层级的语言单位能否组合--—社会习惯一组合规律组合体(结构):语言单位按照组合关系组成的片段②聚合关系:组合体中的各个单位往往可以被其他单位替换这些可以通过联想进行类比形成的语言单位间相互替换的关系聚合体:有聚合关系的各个语言单位组成一个聚合体替换----在确定聚合关系时占有重要位置通过替换可以发现语言单位由出现的语境所显示的组合能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此可以把语言单位分成不同的类③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相互作用①组合关系是聚合关系形成的标准②组合关系又必须得到聚合关系的支持(熟语例外)③组合关系第一性一切语言单位都必须经过组合在言语中出现即语言单位首先必须是某一组合体的成员正是从各种组合关系中人们才能通过联想类比发现聚合关系第二节语言的机制一预设机制预设的概念----[德]弗雷格1892 (19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的理论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预设——①无需说出的说出来只会引人发笑②可以说出来不会造成幽默可笑的效果没话找话说说些预设自明的话是寒暄话的一大特点例——二排除机制(与预设相对)共时①语义方面:由于上下文制约只出现一个意义②构词方面:例---居住同义但同住者不等于同居者③语音方面:英:SPEAK PIE B P不区别意义汉:爸怕区别意义④书写方面:例------历时刘献廷w新韵谱》:声母以外的部分一韵父因韵父与韵腹同音易混淆一改韵母古英语HARVEST①收获②秋天诺曼入侵英语吸收法语借词14世纪AUTUMN 秋天16世纪普遍用AUTUMN于是排除了HARVEST秋天之意三补偿机制<一>共同补偿现象①汉语中动词的时制区别或者不表示出来或者不明显=>否定动词行为用副词不未没等词之间的区别来补偿表示时制手段之不足已经重复—用又将来重复—用再②汉:不严格区分手和手臂但用动词的区别来补偿HAND IN HAND 手拉手ARM IN ARM 手挽手③英YOU没有平称敬称之分用动词虚拟式等手段表示客气以资补偿C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SALT④DEAR亲爱的昂贵的易混淆用EXPENSIVE表示昂贵的来作补偿⑤广西桂平吃茶—吃药喝茶—喝茶水名词(宾语)的混同用不同动词的区别来排除动词起了补偿名词的作用排除机制和补偿机制往往同时起作用<二>历时补偿现象古英语名词有五个格T现代五个格全消失用词序相对地固定和介词来补偿四多余机制(羡余成分)(羡多余剩余[古代])使得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即使受到外界干扰也不会影响理解①俄语(以多余成分著称)②英MANY BOYS③汉一条板凳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个体量词)(但他给了我一把刀不等于他给了我一刀)A构词上有同义词素构成的词同义反复结构偏义词或偏义结构(捐弃疾病奇怪。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三章的学习目标:1、语音学、音系学2、国际音标2、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音位3、语音的属性、音质的声学分析4、发音器官、元音和辅音5、音位和音位的聚合6、语流音变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和联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1、什么是语音?《简明现代汉语》(张斌主编:15页)“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相互沟通思想感情主要依靠语言,而语言又是通过语音来实现的。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2、什么是语音学(phonetics)?戴维•克里斯特尔编写的《现代语言学词典》(267页):“研究人类发音特点,特别是语音发音特点,并提出各种语音描写、分类和转写方法的科学。
”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和联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1、什么是语音?《简明现代汉语》(张斌主编:15页)“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相互沟通思想感情主要依靠语言,而语言又是通过语音来实现的。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2、什么是语音学(phonetics)?戴维•克里斯特尔编写的《现代语言学词典》(267页):“研究人类发音特点,特别是语音发音特点,并提出各种语音描写、分类和转写方法的科学。
”语音学一般有三个分支:a、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发音器官如何产生语音;b、声学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研究口耳之间传递语音的物理属性;c、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研究人通过耳、听觉神经和大脑对语音的知觉反应(同上:267页)。
仪器语音学(instrumental phonetics)是用各种物理设备,如测量气流或分析声波的仪器,来研究上述三个方面的任一方面,这三个方面也就是语音自然属性的三个环节:发音—传递—感知,分别对应于生理—物理—心理。
语音学一般有三个分支:a、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发音器官如何产生语音;b、声学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研究口耳之间传递语音的物理属性;c、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研究人通过耳、听觉神经和大脑对语音的知觉反应(同上:267页)。
北师大语言学概论串讲笔记(伍铁平本,仅供参考)总体把握:比例:绪论总论25%绪论: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方法和分类、回顾和小结、作用和意义。
总论:从宏观的角度介绍语言的本质和发展,语言的本质主要从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内部的大致结构等三方面阐述的。
语言的发展主要掌握发展的原因、规律特点、发展过程及结果。
题型:解词、填空、选择、结合例子简答或论述。
语音25%-30%掌握了生理属性(发音器官的三大部位)、物理属性(语音四要素)后,要全力掌握语音物质外壳的各种结构单位,即音素、音位、音节和语流。
音位集中体现了语音的社会属性,是全章的重点,划分与归并音位的原则是每次必考的问题。
英语和汉语的元音与辅音音素。
把汉语的元音与辅音的描写方法尽量记熟。
题型:解词、选择、填空、综合运用。
语义25%语义的定义、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区别。
语言意义的重点在词汇意义(词义)上,如词义的性质特点特别是对词义的义素分析及词义的聚合类——语义场。
义素分析重点对亲属词及近义词的分析。
言语意义主要是研究语义与语境的关系如语境对语义的影响、语义在语境中变化的模式。
语义变化的原因、途径、结果。
词汇15%—20%词汇的重点在语素(词素)和词及词组的定义和区别、语素的分类(词根、词缀和词尾)、词的构词法及词的结构类型(语音构词、语义构词和语法构词以及合根法、附加法和减缩法)。
词汇的分类和固定词组等。
语法20%要结合外语和汉语的例子进行。
对词的分类范畴要注意分类标准。
句法的内部意义有显性意义和隐形意义。
显性意义主要指陈述、修饰、支配、平行、补充等关系和主谓、偏正、动宾、联合、后补等结构。
分析层次性的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尤其是对歧义句的分析。
结合层次分析的树形图、句式转换的规则。
文字5%文字的性质、作用、起源、发展、类别及改革与创制交叉语言学不考一、绪论名词:语言学、语言学概论、历史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个别语言学、组合关系、聚合关系、普通语言学、微观语言学、宏观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语文学、语言、言语、思维、符号、渐变性、参差性、语言的分化、语言的整化、语言的融合知识点:1、印度、希腊与罗马、中国,被认为是语文学的三个源头。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一、什么是语言我们正常的人每天都要讲话,就像每天都要呼吸,都要睡觉一样,语言无处不在。
但至今语言学界对语言还没有一个清晰而统一的定义。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语言定义为: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它又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听觉的,很严密的符号体系。
二、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人类以外的动物也有所谓的“语言”。
但这些所谓的动物“语言”和人类的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
另外,动物也不能真正掌握人类的语言。
我们主要来看动物的语言和人的语言的本质区别:(一)人类语言结构的任意性、离散性、层级性和动物语言结构的简单性。
语言中绝大多数的词和语素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
即用什么样的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是任意的,没有道理可言的。
比如,汉语“人”“走”“好”等词为什么用语音形式“ren35”“zou214”“hao214”来表达,是说不出道理的,其实当初完全可以用其他语音形式来表达。
音义结合的任意性保证了任何事物都可用语音表达。
离散性指每个单位都独立存在,彼此不相混淆。
离散性保证了单位的自由拆装。
而且通常可以使组装成的上一级单位内涵分明,便于从成分断定整体。
人类的语言内部是分层级的:分为两层。
音位层和符号层。
音位层包括几十个音位。
符号层又分三级:语素、词、句子。
语言划分了层级,就可以用较少的单位有规则的组成数量上扩大许多倍的上一级单位,逐级递增,直到无穷。
动物所谓的“语言”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但局限于一个题目,是僵硬的。
动物的叫喊是浑沌的,无法分析出明晰的单位。
动物语言的结构是非常简单的,只包括一套相互区别的本能反应。
这种低效率的结构自然限制了动物语言的功能。
2、人类语言的功能开放性和动物“语言”的功能相对封闭性人类的语言具有功能开放性,表现在人类语言的可变性和创造性上。
人类语言虽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语言各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
《普通语言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普通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1.2 语言和语言学语言的定义和功能。
语言学的分支和研究领域。
1.3 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符号性和任意性。
语言的系统性和规则性。
第二章:语音学2.1 语音和语音学语音的定义和分类。
语音学的目标和研究方法。
2.2 语音的物理特性语音的声学特征和生理基础。
音高、音量和音色等概念。
2.3 语音的分类和变化发音器官和语音器官。
音素、音位和音系的概念。
第三章:词汇学3.1 词汇和词汇学词汇的定义和功能。
词汇学的目标和研究方法。
3.2 词汇的构成和变化词根、前缀和后缀等概念。
派生、复合和转类等词汇变化方式。
3.3 词汇的语义关系词义、词义场和词义网的概念。
词义的变化和语义场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语法学4.1 语法和语法学语法的定义和功能。
语法学的目标和研究方法。
4.2 句法和语义句子结构的基本成分和句型。
词汇和句子的语义关系。
4.3 语法的变化和语法化语法规则的演变和变化。
语法化的概念和例子。
第五章:语用学5.1 语用学和语用学理论语用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和礼貌原则等基本理论。
5.2 语言使用和语境语境的概念和分类。
语言使用的情境和语境对语义的影响。
5.3 语言理解和语言交际语言理解的过程和机制。
语言交际的策略和技巧。
第六章:语义学6.1 语义学和语义研究语义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词汇语义学和句子语义学的研究内容。
6.2 词义关系和语义场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
语义场的概念和构建方法。
6.3 语义的组合和聚合语义组合的原则和过程。
语义聚合的分类和特点。
第七章:社会语言学7.1 社会语言学和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语言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7.2 语言态度和语言身份语言态度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语言身份的概念和建构。
7.3 语言变异和社会阶层社会阶层对语言变异的影响。
语言变异和阶层划分的关联。
2018年8月30日星期四14:50普通语言学概要读书笔记语言的构造:语音→→语素-词-句子它由两层组成,一个是语音层,一个是符号层。
语音层包括语言选用的几十个音,这些音不跟意义相联系。
符号层是音的排列组合,与意义相联系,构成语素,进而构成词,组合成句子。
意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它像无定行的液体,必须纳入音的容器,才具有可感知的形式,成为一个个离散的单位。
音义结合,构成符号,语言的构造就在这里从语音层进入符号层。
符号层又分为语素、词、句子三级。
语素是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语言的构造非常灵巧,运转效率极其高,主要靠任意性、离散性和层级性三个要素。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构成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离散性是指语言可以进行切分,被切分成的每个单位又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混肴,但可以自由灵活的组装。
语言符号的层级性是指语言可以被切分成不同的层级,如句子、词、语素、音素等。
这样就可以保证用相对少的下级单位合成相对多的上级单位。
人类语言的特点:1、功能开放2、构造灵巧语言的定义:语言是用于人际交往的任意性的声音符号系统。
语言的功能:1、交际功能2、思维和认知功能: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学者,有一个假说:人的语言能决定思维。
3、美学功能文学是语言艺术的典型代表,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文学这一语言艺术,文学的主要功能不在于传递信息,而在于创造美。
亚布格森认为:语言的美学功能是一种对信息进行组织的功能,突出地体现在诗歌中,但又不仅仅见于诗歌中。
语言的美学功能有人翻译为诗学功能。
语言的研究1、语言基础研究中的状态研究语言学对状态的研究采用描写的方法,系统地揭示语言各部分的单位、关系和规则,说明各部分如何协调制约,保证整体的运转。
为了使语言研究能够深入,按照习惯一般将语言本身的研究分成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四大块。
2、语言基础研究中的历史研究语言描写是静态研究,语言历史则是动态研究的对象。
静态研究说明语言的构造和运转,动态研究说明语言演变的方法和规律。
第三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性质和分类语音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这是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和社会现象。
所以语音具有物理特性、生理特性和社会特性。
其中社会特性是语音的本质特性。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这是语音和其他声音共同具有的性质,都是由物体的振动而形成的。
一切声音都是物理现象,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质)四种声学特征,语音也同样具有这四种特性。
(一)音高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是发音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每秒钟振动一次是一赫兹。
频率快,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
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概在16—20000赫兹之间。
长、大、粗、厚、松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声音也就低。
相反,短、小、细、薄、紧的发音体振动快,频率高,声音也就高。
一般来说,妇女、儿童的声音要比男子的声音高就是这个道理。
同一个人声音也会有高有低。
汉语普通话中四声的差别就是由音高决定的。
(二)音强(音重)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或轻重。
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幅度(振幅)。
振幅的大小又跟发音体受到的力量的大小有关。
发音体受到的外力大,其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发音体受到的外力小,其振幅就小,声音就弱。
语音的强弱同呼出气流量的大小和发音时用力的程度有关。
发音时用力大,气流强,声音就强,反之就弱。
音强在许多语言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汉语普通话中的轻声就是音强在起作用。
英语中的重音转移:content,refuse,汉语中的:大爷、地道、莲子、帘子等。
(三)音长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长短,振动的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就短。
音长在某些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英语中的:sheep\ship,新疆话的:[nei51 dA](近处)、[ne:i dA](远处)。
以上三个要素又可称为非音质要素。
(四)音质又叫音色、音品。
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
音质是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
是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基本特性。
它主要取决于声音的振动形式(即声波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