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3
- 格式:doc
- 大小:455.02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生物学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基本概念与结构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3. 细胞膜负责物质的进出控制和细胞保护。
4.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5.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活动。
二、遗传与进化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双螺旋结构。
2. 基因是DNA上的特定片段,控制生物性状。
3. 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合成。
4.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核心机制。
5. 物种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适应环境变化。
三、生物分子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由氨基酸组成。
2. 糖类是生物体的能量来源,由单糖组成。
3. 脂质包括脂肪、类固醇和磷脂,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4. 核酸包括DNA和RNA,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
四、生物的代谢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2.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3. 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等。
4. 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五、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 有性生殖涉及配子的结合,产生遗传上多样性的后代。
2. 无性生殖通过细胞分裂产生遗传信息不变的后代。
3. 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幼体发育和成熟等阶段。
4. 激素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过程。
六、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组成。
2.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 人体需要均衡的营养摄入,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4. 疾病预防和控制涉及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措施。
七、生物技术的应用1.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培育新品种或生产药物。
2. 细胞工程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和染色体工程等技术。
3. 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改善酶和蛋白质的性能,应用于工业生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方法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维持着密切的相关。
标签: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多种生命资源的综合。
保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1.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
我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自然界,维持生物多样性,才能使我们的食物品种不断丰富。
虽然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再狩猎,但是在偏远地区,野生动物仍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例如非洲,野生动物的肉制品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物资,如果生物多样性进一步破坏,野生动物可能会进一步远离人类的活动范围,这些地区的人们生活会受到极大影响。
2.生物多样性可以保持土壤肥力尽管人们可能很难直观的看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确定生物的作用。
以我国的黄土高原为例,在几千年以前,它曾经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可以称得上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但是在千年不断的开发、索取之后,留下的是满是伤痕的土地。
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的破坏,肥沃的土壤被黄河带走,留下的只有荒漠。
可见,只有受自然植被覆盖和凋落层保护的优质土壤可以保持肥力、防止危险滑坡、保护河岸以及防止淤积,有树木的农田很大程度上使土壤的冲刷危害大幅减少,有利于保持土壤的完整性和减少侵蚀量。
3.生物多样性可以保护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利于保护一些濒危的物种。
生物科学对古生物发展史的研究表明,任何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不可能再现。
约6000万年前灭绝的恐龙就是一个例证,我们现在仍然没有办法复活这些已经确定灭绝的物种。
据统计,目前物种(包含所含有的遗传资源)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灭绝和丧失,目前物种的灭绝速度比人类干预前快1000-10000倍,生物多样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案连智婷一、教学目标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四、课时安排五、教学过程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北京和纽约,相距万里之遥,然而生态环境问题不会终止在国界或大洲的边界。
大气污染物四处漂散,水污染物流入海洋。
科学家甚至在远在南极的企鹅的体内也发现了我们过去使用的农药DDT。
唐代诗人王勃曾作诗云“天涯若比邻”,生态环境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
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1.全球性气候变化:温室效应(CO2)2.水资源短缺:主要是淡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氟利昂4.酸雨:SO25.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6.海洋污染7.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可以影响热量的辐射。
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并阻挡红外辐射的通过,就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热外流越受阻,从而地球温度也就升得越高,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严重。
要解决二氧化碳大量增加这一问题,一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提倡植树种草,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2.酸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随雨水降落到地面成为酸雨,一般称pH小于5.6的雨水为酸雨。
酸雨对土壤、江河、湖泊、森林、农作物、建筑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1)成因:酸雨中的酸主要是二氧化硫(SO2)转化而来的硫酸和一氧化氮(NO)转化的硝酸。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汽车尾气。
我国通常是硫酸酸雨。
(2)危害:①酸雨可直接危害植物,造成森林受害和农作物减产;还能使土壤、水域酸化,建筑物腐蚀,金属腐蚀等。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等各种生物种类。
这个概念涉及到许多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问题,可以说是生物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生物多样性也是必修内容之一,我们将在下面详细介绍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知识点。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它是用来描述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生态系统和不同层次生物体内存在的生物种类数量和种群数量的。
高的生物多样性说明这个区域或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丰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而低的生物多样性则表示生物种类和数量比较单一。
生物多样性是综合了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成果,可以用来评估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二、生物多样性的分类生物多样性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1.物种多样性:指在一个给定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状况。
2.生态系统多样性:指在一个给定的地理区域内,不同生态系统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例如森林、沙漠等。
3.遗传多样性:指一个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种群之间、不同亚种之间遗传信息的差异程度。
三、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非常重要,它的存在对生态平衡、食物链的稳定以及药物开发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1. 维持生态平衡生态平衡需要生态系统中的种类和数量都能够和谐共处,人为的干扰常常会导致物种灭绝或者生态失衡。
拥有高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可以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做出有效的反应。
2. 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环境也有重要作用,因为生物多样性既提供了多种不同的生态服务,例如净化水和维持空气质量,也能吸收有害的物质和处理有毒的废物,保护环境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好处。
3. 促进药物开发许多药物的基础都来自于天然界中的生物物质,而生物多样性就提供了这些药物开发的基础材料。
许多品种植物和动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通过研究这些物种的生物成分和特性,可以开发出更多的药物。
高中生物必修教案设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了加强学生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和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高中生物必修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课程的授课和学生的参与,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情况,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
课程设计的目标: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意义、种类等相关知识。
2.了解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引导他们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
教学内容:第一讲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与意义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范围和种类,并解释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讲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威胁介绍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受到的威胁,包括全球变暖、栖息地的破坏、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因素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受到的现实威胁。
第三讲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包括物种保护、栖息地保护、预防和控制生物入侵、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行动中。
第四讲生物多样性案例分析选取几个生物多样性案例,例如濒临灭绝的物种、栖息地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出示一些生态环保组织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和成果,鼓励学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讲生物多样性的未来展望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未来展望,以及各国的生态环保政策和国际保护机构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全球各国、各种族都要共同合作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共同建设美好的地球家园。
教学方法:1.预习课件并准备相应问题,导入教学。
2.采用讲解、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3.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教材和参考书:1.《高中生物》人民教育出版社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科学出版社3.《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民邮电出版社4.《生态环保手册》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结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保持地球家园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高中生物全部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细胞到生态系统等多个层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高中生物全部知识点的总结。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构成细胞的各种分子则是细胞功能的基础。
1、水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作用,如良好的溶剂、参与化学反应、运输物质等。
2、无机盐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较少,但对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酸碱平衡等至关重要。
3、糖类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
4、脂质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具有储能、构成生物膜等功能。
5、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多样性。
6、核酸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二、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细胞膜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细胞质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液泡、中心体等,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3、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三、细胞的代谢1、物质的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以及胞吞和胞吐。
2、酶酶具有催化作用,其特性包括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
3、 ATPATP 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4、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细胞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5、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四、细胞的增殖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无丝分裂无丝分裂过程简单,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五、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精选6篇为大家收集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通过调查、收集与分析资料,提高信息收集能力。
3.培养爱护动植物,保护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爱国大熊猫暖暖的短视频,激发学习兴趣,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珍稀生物呢?(金丝猴、藏羚羊、华南虎、水杉、广西火桐、对开蕨等。
) 设疑:对于这些濒临灭绝的生物,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它们?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建立自然保护区多媒体展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图片,提问: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可以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通过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进而保护生物。
) 教师讲解明确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课前查阅的自然保护区相关内容。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还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教师补充: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展示资料卡:把濒危物种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提问: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作用?(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叫做迁地保护,能够对濒危生物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3.建立濒危种质库展示中国国家种质库内景,提问:我国建立了哪些种质库?他们有什么作用?(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作用: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颁布法律出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和文件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
提问:这些法律和文件资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作用?同桌间交流。
2021-2023北京高考真题生物汇编生物与环境一、单选题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A.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成熟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B.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形成内部无菌环境C.在目标个体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定样方调查种群密度D.对外植体进行消毒以杜绝接种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2.(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近期开始对京西地区多个停采煤矿的采矿废渣山进行生态修复。
为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从演替的角度分析,以下对废渣山治理建议中最合理的是()A.放养多种禽畜B.引入热带速生植物C.取周边地表土覆盖D.修筑混凝土护坡3.(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依托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建立,以植物易地保护为重点开展工作。
这些工作不应包括()A.模拟建立濒危植物的原生生境B.从多地移植濒危植物C.研究濒危植物的繁育D.将濒危植物与其近缘种杂交培育观赏植物4.(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鱼腥蓝细菌分布广泛,它不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具有固氮能力。
关于该蓝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属于自养生物B.可以进行细胞呼吸C.DNA位于细胞核中D.在物质循环中发挥作用5.(2021·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随着改革实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对我国所有地区、各个领域的长期要求,生态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以下所列不属于生态保护措施的是()A.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B.出台地方性控制吸烟法规C.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D.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6.(2021·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野生草本植物多具有根系发达、生长较快、抗逆性强的特点,除用于生态治理外,其中一些可替代木材栽培食用菌,收获后剩余的菌渣可作肥料或饲料。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植此类草本植物可以减少水土流失B.菌渣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可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C.用作培养基的草本植物给食用菌提供碳源和氮源D.菌渣作饲料实现了物质在植物、真菌和动物间的转移7.(2021·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在有或无机械助力两种情形下,从事家务劳动和日常运动时人体平均能量消耗如图。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知识点讲解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名词:1、生物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就地保护: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将包含保护对象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3、迁地保护:将物种迁出原地,移人动物园、水族馆和濒临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护与管理.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
语句: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直接使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学价值。
②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③潜在使用价值:我们对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还未发现、未研究、未开发利用的部分。
2、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①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物种丰富,特有物种和古老物种多,经济物种丰富,生态系统多样。
②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威胁:世界物种多样性减少;我国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面临威胁;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威胁。
③、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诬赖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原有物种生存受到威胁。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①就地保护:a、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保护对象主要有: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②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4、我国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有犀牛、野马和新疆虎等。
还有不少动物灭绝了未被人发现或确定。
5、大熊猫、金丝猴、野骆驼、银杉、珙桐、人生等野生动植物的数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6、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银杉、水杉等是我国特有的物种。
7、鹅掌楸、大叶木兰、扬子鳄等是我国古老的物种▃▄▅▆▇██■▓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5、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6、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7、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0、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1、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2、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3、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列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性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
【参考答案】D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名师点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
(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
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2.某县的涪江国家湿地公园,因其良好的湿地环境,已成了如绿翅鸭、飞鹭、苍鹭等珍稀水鸟越冬的场所,且公园内的水生植被也十分丰富。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开发和利用
B.人们观赏鸟类,愉悦身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在湿地原址建立湿地公园,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就地保护
D.为进一步开发提升湿地公园的价值,可在园内修建高档小区
3.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的目的是保护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
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B.生物多样性是指对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禁止猎杀和采伐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名师点睛】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措施有: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②易地保护:给即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关键,要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2.【答案】C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A错误;人们观赏鸟类,愉悦身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在湿地原址建立湿地公园,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就地保护,C正确;不能在园内修建高档小区,否则会破坏生态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D错误。
4.【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它们所构成的生态系统,A错误;生物多样性是指对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做到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B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正确;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