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方案厂商排名
- 格式:pdf
- 大小:93.02 KB
- 文档页数:5
无线充电技术领域中、美、日专利及涉及的标准初探作者:党鹏飞来源:《中国知识产权》2013年第05期电磁感应方式采用了19世纪上半期发现的物理现象。
众所周知,电流经过线圈时,周围会产生磁场。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Hans Oersted)发现了这种电磁效应。
用没有通电的其他线圈接近该磁场,线圈中就会产生电流,由此点亮灯泡。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现了这个可从线圈向线圈供电的物理现象,并称之为电磁感应现象。
目前,市场上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和充电器大部分都符合总部位于美国的业界团体“无线充电联盟(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的简称)”所制定的“Qi”规格。
Qi源自汉语“气功”中的“气”,以日本松下、韩国三星电子、英国索尼爱立信、芬兰诺基亚、日本电装为首,许多国家的家电厂商和汽车厂商都相继加盟了WPC联盟的电磁感应方式无线充电,包括“磁共振”及“电波接收”等多种方式。
通过实现标准化,只要是带有Qi标志的产品,无论是哪家厂商的哪款机型均可充电。
Qi规格的对抗技术可分为以下3种:电场耦合方式、磁共振方式、线路/共振器耦合方式。
(1)电场耦合方式是使静电容量较大的两个器件、比如电容器等靠近以交换电力的技术,也称为静电感应方式。
村田制作所和竹中工务店等日本厂商在积极致力于该方式的开发。
(2)磁共振方式是强化电磁感应方式送受电器之间的共振的技术。
(3)线路/共振器耦合方式是将光通信技术及高频电路技术采用的行波*型传输路径和共振器用于电力交换的方式。
用于向移动的受电设备随时供电等。
龙谷大学等的研发小组正在推进开发。
一、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技术标准推进情况目前,无线充电技术行业标准的竞争日益激烈。
继2008年成立的WPC制定的事实标准,并于2010年7月面向输出功率为5W以下的产品制定了最初的标准规格,最新的标准版本是V1.1版本,目前该组织正在开发中等功耗的充电标准,亦即功耗小于120W的充电规范。
无线充电技术三大主流标准简介虽然大部分人对无线充电技术并不感到陌生,但诺基亚Lumia 920发布以后,无线充电功能还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作为主打卖点之一,无线充电让Lumia 920与目前主流的手机产品形成了差异化,个性鲜明。
但实际上,诺基亚并不是最早在手机上使用无线充电技术的厂商,一年前飞利浦就曾推出过Qi无线充电标准的手机,但最终并未引起消费者关注。
实际上,目前的无线充电技术还不算成熟,不仅技术发展缓慢,标准也尚未统一。
目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有三种: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标准、Qi标准、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标准。
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三种标准进行简单介绍。
1. Power Matters Alliance标准Power Matters Alliance标准是由Duracell Powermat公司发起的,而该公司则是由宝洁与无线充电技术公司Powermat合资经营,拥有比较出色的综合实力。
除此以外,Powermat还是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标准的支持成员之一。
目前已经有ATT、Google和星巴克三家公司加盟了PMA联盟(Power Matters Alliance缩写)。
PMA联盟致力于为符合IEEE协会标准的手机和电子设备,打造无线供电标准,在无线充电领域中具有领导地位。
目前Duracell Powermat公司推出过一款WiCC充电卡采用的就是Power Matters Alliance 标准。
WiCC比SD卡大一圈,内部嵌入了用于电磁感应式非接触充电的线圈和电极等组件,卡片的厚度较薄,插入现有智能手机电池旁边即可利用,利用该卡片可使很多便携终端轻松支持非接触充电。
WiCC充电卡另外作为支持,星巴克计划在波士顿地区17家门店进行Duracell Powermat无线充电试点,这将为PMA在美国立足提供有力的支撑。
无线充电器哪个牌子好_绿联无线充电器怎么样无线充电器十大品牌排名排名一:绿联/UGREEN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UGREENGROUPLTD)是集数码配件、充电设备等产品的自主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排名二:锐舞/RANVOO深圳市蓝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是全球个人移动终端设备周边配件的优秀品牌商和服务商。
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个人移动终端设备周边配件的开发、研究与销售,我们专注于高端消费数码产品市场,创造了图拉斯(TORRAS)和锐舞(RANVOO)为代表的高端3C数码品牌。
深圳市蓝禾科技有限公司,锐舞RANVOO,全球个人移动终端设备周边配件的优秀品牌商和服务商,集生产研发、仓储物流、品牌运营、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
排名三:第一卫第一卫品牌隶属于深圳市鑫锦祥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卫自2013年6月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独立研发有特色、不跟风、有格调的数码配件。
其中牛仔数据线、磨砂全包硬壳、高透亮全包硬壳等产品自投入市场就广受好评。
这些潮流单品更是支撑着第一卫从无名小将走到行业内的先头部队。
第一卫(英文名:DIVI)是一家专门从事3C数码配件设计、生产、销售的厂商,它成立于2013年6月9日,目前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第一卫致力于打造时尚的数码配件,让数码配件成为像时装一样的潮流单品。
排名四:羽博/YOOBAO深圳市锐讯天成科技有限公司,羽博YOOBAO,知名(著名)移动电源品牌,通信、数码、IT配件领域领先品牌,国内较早专注PDA系列电池的品牌之一,专业从事PDA、手机、数码系列电池研发的创新科技型企业。
“品质改变生活”开启了YOOBAO/羽博的新篇章,产品由单一PDA电池到手机电池、座充、商务充、双充、车充、数码电池、皮套、清水套、保护贴形成了强大的通讯数码配。
大功率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篇一:高集成度IDT无线充电解决方案高集成度IDT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大比特导读】IDT无线充电技术解决方案是一款高集成度、单芯片SOC解决方案,支持QILOGOWPC认证,并且兼容POWERMATE模式,具有加密通讯,异物检测模式功能。
IDT 目前是英特尔整个平台无线充电技术唯一的合作伙伴。
现已有多家厂商使用IDT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IDT无线充电技术解决方案是一款高集成度、单芯片SOC解决方案,支持QILOGOWPC认证,并且兼容POWERMATE 模式,具有加密通讯,异物检测模式功能。
IDT目前是英特尔整个平台无线充电技术唯一的合作伙伴。
现已有多家厂商使用IDT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IDT无线充电系统发送端(TX):接收端(RX):DC转AC,频率110-205KHz。
线圈感应磁场产生AC。
AC经线圈产生磁场。
AC转DC,经稳压输出5V。
通过线圈接收调制信号,解调后的信息决定发送功率通过线圈发送调制信号。
控制开关频率来调整功率IDTP9025A接受演示版采用1mm厚RX-A线圈 2层PCB 5V/1A输出 USB输出FON封装,外围0402电容无需EEPROMIDT无线充电接受端-方案特点1、高度集成单芯片系统。
量产只需外接18个电容+1个电阻+1个线圈。
2、PCB的面积可控制20mmX18mm,并可用普通FR4双面板。
3、经WPC认证符合标准。
4、集成同步桥式全波整流器。
5、集成5V/1A线性稳压器。
6、异物检测(FOD)。
7、可通过外接电阻或I2C配置FOD。
8、过温过压过流保护。
9、充满电可自动关闭发送。
10、可外接NTC热敏电阻检测温度。
11、LED状态指示。
12、I2C借口可读取电压电流和频率值。
13、3X3mm WLCSP和5X5mm TQFN封装 IDTP9038发送演示版采用TX-A5线圈 5V输入 LED状态指示程序存在外置EEPROM里,可更新 IDT无线充电发送端-方案特点 1、高度集成单芯片系统 2、可用普通FR4双面板。
综合评价:推荐机乐堂、绿联作者:张德荣来源:《消费者报道》2018年第03期随着iPhone8和iPhoneX的面世,苹果正式“联手”三星,踏入了手机无线充电的阵营。
在两个高市场占有率品牌的引领下,我们可以想象到,2018年的春季发布会将迎来更多搭载“无线充电”功能的新手机。
从线上情况来看,虽然销量算不上火爆,但是越来越多数码配件品牌进入到无线充电领域。
从在苹果官网上挂售的贝尔金、Mophie,到获得过MFI认证的绿联等。
部分品牌更在自家产品上标注了“快充”二字。
无线充电器真的能实现“快充”吗?为此,《消费者报道》选购了市面热销的贝尔金、Mophie、绿联、倍思、ROCK、机乐堂、Anker、品胜、亿色、图拉斯等10品牌无线充电器,针对充电速度、发热情况、充电难度等进行了对比测试。
器的CCR推荐指数。
本刊推荐排在前两位的机乐堂和绿联。
机乐堂JR-W100在各个单项上表现均衡,充电速度相对较快,用时3小时38分将iPhoneX充满;用时2小时55分将三星S8充满。
绿联CD134的充电速度虽然中规中矩,但是有效充电感应距离达到8mm,领先于其他9个品牌,而且无论是充电器还是手机,发热监测数据基本在30℃以下,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本刊不推荐排在后四位的贝尔金、品胜、ESR、Mophie。
贝尔金为苹果官网有售的第三方产品,售价高达498元。
虽然前30分钟能将iPhoneX电量由0%充至20%,但是“后劲不足”,充满用时为4小时,而且充电时,充电器的温度超过了38℃,手机的温度接近35℃。
基本上,这款产品在各个单项上都处于后三位,性价比很低。
品胜QWD001的标称输出功率只有5W,实测充满iPhoneX用时超过4小时。
虽然发热理想、有着方形结构的合理充电区域,但是充电速度很大地影响了它的CCR推荐指数。
ESR ECW1在充电速度和發热两个主要项目上表现不佳。
Mophie WRLS-CHGPAD-AC为苹果官网有售的第三方产品,售价高达498元。
几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特点及原理图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至今在电子领域已经被深入研究应用,虽然还未曾大范围普及,但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
手机厂商也纷纷在自家旗舰机上加入这一革新性的先进充电技术,如三星S6、索尼Xperia Z3+、谷歌Nexus 6、诺基亚Lumia 930等手机均采用了无线充电技术。
那么,未来无线充电技术发展会如何呢?现如今都有哪些常见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一、无线充电联盟(WPC):电磁感应方式,2008年12月成立。
目前WPC在商业推广中的QI标准目前已有172家会员公司:德州仪器(TI)、飞利浦、飞思卡尔(Freescale)、东芝(Toshiba) 、微软、松下、三星、索尼、高通(最后加入)等等。
无线充电联盟(WPC)共同制定的无线充电标准Qi采用的是电磁感应方式。
但这技术还有比较多的缺陷,比如最大输出功率只有5W,所以充电速度上会非常有局限。
从市场规模上,Qi无疑是目前最为普及的,值得关注的是,Qi的最新标准可实现7至45毫米的无线充电距离,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
QI标注采用的电磁感应技术的优缺点:优点:原理简单,制作容易缺点:传输距离严重受限实例如下:1、德州仪器(TI):最早量产无线充电方案公司第一种:WPC主要会员之一的德州仪器(TI),已推出业界首款无线电源传输控制芯片套片。
该套片包含一片bq500110单通道发射控制芯片,一片bq51013单通道接收控制芯片。
TI是最早量产无线充电方案公司。
第二种:1、15V 输入发射端:(1)功能描述:第二代数字无线电源控制发射端用于便携式设备如手机等的充电输入 5V 直流电,输出 10V 交流电可寻找将被供电的 WPC 兼容器件接收来自被供电器件数据包通信并管理电源传送(2)重要特征:动态电源限制 (DPL)符合无线电源联盟 (WPC) 类型 A5 和类型 A11 发送器规范的 5V 运行数字解调减少了组件综合充电状态模式和故障指示(3)功能框图:(4)方案照片:2、12V 输入发射端:(1)功能描述:TI 自由定位无线充电发送端应用在 WPC 1.1 可用的手机, 车载和桌面充电三个线圈发送数组: 充电区域 > 70 mm×20mm12V DC 输入, 5V AC 输出(2)重要特征:符合无线供电联盟(WPC)A6 发送机技术规范外来物体检测增强型寄生金属检测确保安全性数字解调过流保护(3)功能框图:(4)方案照片:3、5V 输出接收端(1)功能描述:提供 5V 稳压电源输出应用于便携式设备提供无线充电(2)重要特征:93% 的整体峰值 AC-DC 效率符合 WPC v1.1 标准的通信控制输出电压调节内部集成整流器 , 低压降压稳压器 , 数字控制热关断(3)功能框图:(4)方案照片:2、飞思卡尔(Freescale)高效定位无线充电方案5V 输入发射端:(1)功能描述:自由定位充电设备应用在 WPC Qi可用的手机, 车载和桌面充电提供准确、高效充电电流输入电压可调(2)重要特征:符合 WPC 规范采用 DSC 内核技术的软件平台,高效的 PID 控制环路输入电压范围 9~18 V(3)功能框图:(4)方案照片:3、东芝(Toshiba)简单快速无线充电方案5V 输出接收端:(1)功能描述:基于 TC7761WBG 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应用于智能手机 , 平板电脑的电池块符合 WPC 1.1 协议(2)重要特征:全桥整流电路欠压锁定 / 过压保护最大输出电压 / 电流 : 5V/1A热关断检测和保护(3)功能框图:(4)方案照片:4、凌阳:凌阳无线充电芯片GPM8F3132AGPM8F3132A 凌阳公司摔出的首款无线充电芯片,采用LQFP44封装,最大功率达到75%,优越的性能和性价比,是目前最为通用的。
Qi标准及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介绍Qi标准及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介绍无线充电技术在消费类市场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不使用连线的状况下给电子设备充电不但可为便携式设备用户供应一种便利的解决方案,而且还让宽阔人员能够探寻到更具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许多电池供电型便携式设备均能受益于这种技术,从手机到电动汽车不一而足。
电感耦合方法可以实现高效和通用的无线充电。
为了便于使用并且让设计人员和消费者都受益,无线充电联盟(WPC) 制定出了一种标准,在供电设备(无线放射端,充电站)和用电设备(无线接收端,便携式设备)之间创建了互操作性。
WPC 成立于20xx 年,由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各行业公司组成,其中包括电子设备制造厂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OEM)。
WPC 标准定义了电感耦合(线圈结构)的类型,以及低功率无线设备所用的通信协议。
在这种标准下工作的任何设备都可以与任何其他WPC 兼容设备配对。
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好处是其利用这些线圈来实现无线发送端和无线接收端之间的通信。
无线充电WPC 标准WPC 标准下,无线传输的"低功率'就是说功耗仅为0~5W。
达到这一标准范围的系统在两个平面线圈之间使用电感耦合来将电力从无线发送端传输给无线接收端。
两个线圈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mm。
输出电压调整由一个全局数字把握环路负责,这时无线接收端会与无线发送端通信,并要求或多或少的功率。
该通信是一种通过反向散射调制从无线接收端到无线发送端的单向通信。
在反向散射调制中,无线接收端线圈受到负载,从而转变无线发送端的电流消耗。
我们对这些电流变化进行监控,并解调成两个设备协同工作所需的信息。
WPC 标准定义了系统的三个主要方面供应电力的无线发送端、使用电力的无线接收端以及这两种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方面。
无线发送端电力传输方向始终是从无线发送端到无线接收端。
无线发送端的关键电路是用于向无线接收端传输电力的一次线圈、驱动一次线圈的把握单元以及解调一次线圈电压或者电流的通信电路。
无线充电谁是王者?苹果技术独当一面
移动装置普遍了,人手一只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
只不过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大的烦恼,也就是电源不足的问题。
移动装置耗
电量非常大,尽管新机种上市,都号称更长待机时间,与更久的使用能力,
然而实际使用上,却往往没几个小时电量就告急。
随身携带行动电源虽然是
个救急的方法,然而笨重与不便也令人望之生畏。
这时,许多人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无线充电的身上。
无线充电顾名思义,就是完全不透过电线,而是利用电磁力来为设备充电的技术。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的3大阵营包括电力事业联盟(PMA)、WPC (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及A4WP (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
PMA与WPC两者都是采电磁感应技术,A4WP则是电磁谐振技术。
WPC于2008年成立后,包括HTC、LG、Motorola及Sony、TI、飞
利浦、ST-Ericsson等大厂都投入参与,2010年并制定出Qi标准。
Qi标准采
磁气诱导方式,是针对5瓦以下的低功率电子设备所设计,包括手机、耳机、。
全球连接器生产厂家排名及其详细介绍〔TOP 50)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连接器产业是一个成熟的产业,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市场是在汽车、电脑、电信、工业、消费类电子、航天航空和军事领域。
汽车领域是连接器最大的市场,大约占21.4%。
平均每辆汽车需要约大几十美元的连接器;台式机连接器市场大多被国际大厂瓜分;一台笔记本电脑(NB)内约使用35到45颗连接器,产值达上10美元;一部连接器使用也要到达20-30颗。
连接器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对工艺和技术要求并不低。
全球知名的连接器厂家如下:1.TE &Tyco泰科(AMP)总部:美国全球最大的连接器生产厂家,连接器行业的唯一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
TEConnectivity (TE〕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公司设计和制造的约50万种产品,产业分布较广,几乎所有方面的连接器都有涉入。
主要产品应用在消费类电子,电力,医疗,汽车,航空航天以及通讯网络方面〔AMP(安普)是Tyco(泰科)电子公司的一个著名品牌〕。
2.MOLEX 〔莫仕〕总部:美国MOLEX公司是全球领导先的全套互联产品厂厂家。
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电气和光纤。
以开发世界最小型的连接器而知名。
近年来又往天线,开关,LED方面发展。
3.Amphenol 〔安费诺〕总部:美国安费诺公司连接器第一大厂,最擅长的精密接口连接,如SIM卡连接器,SD卡连接、USB连接、HDMI连接、RF转换等。
通过合并收购笼络了全球很多顶尖的连接器厂家。
产品主要在军工,航空,航天,通信方面比较有优势。
〔公司网址特别多,光在中国境内就有十几家不同的公司网址,其中深圳市一个地方就有六家不同的公司不同的网址,需要分公司的请到总公司的网址链接里找。
无线充电器产品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便利性的追求,无线充电器作为一种新兴的充电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无线充电器的相关产品信息,包括原理、优势、使用方法以及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一、无线充电器的原理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充电的一种装置。
无线充电器内部包含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
发射器将电能转换成电磁能,并且通过电磁波无线传输能量。
接收器接收到电磁波后将其转换为电能,以供手机或其他设备进行充电。
二、无线充电器的优势1. 方便易用:无线充电器不需要与设备进行物理连接,只需将设备放置在充电器上即可开始充电,避免了传统充电线缠绕带来的困扰。
2. 生活便利:无线充电器可实现随时随地的充电,不再需要携带大量充电线,特别适用于旅行、办公和户外等场景。
3. 保护设备接口:无线充电器无需频繁插拔充电线,能够有效延长设备接口的使用寿命,减少插拔带来的磨损。
4. 美观整洁:无线充电器免去了乱糟糟的充电线,使桌面和空间更加整洁、美观。
三、使用无线充电器的方法使用无线充电器非常简单,只需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即可:1. 将无线充电器连接电源适配器,并插入电源插座之中。
2. 将需要充电的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确保设备与充电器接触牢固。
3. 等待设备充电完成即可。
四、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介绍1. 三星无线充电器:三星作为知名手机厂商,其无线充电器产品颇具竞争力。
它采用了先进的快充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为设备充电,并且支持多种手机型号的充电需求。
2. 苹果无线充电器:苹果公司出品的无线充电器适用于苹果系列手机。
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高效的充电性能备受用户喜爱。
此外,苹果还推出了可同时为iPhone、Apple Watch和AirPods充电的多合一无线充电器。
3. 小米无线充电器:小米作为国内知名手机品牌,其无线充电器产品也备受瞩目。
小米的无线充电器不仅兼容多种设备,还具备防滑功能,确保设备在充电过程中不易滑动,更加安全可靠。
无线充供应链及需求一、供应侧布局(企业等)1. 上游零部件及材料供应商:①芯片企业:持续研发更高功率处理能力、更高能效转换效率、更小尺寸的无线充电芯片,满足智能手机大功率快充、智能穿戴小型化、汽车高功率长距离等不同场景需求。
②磁性材料企业:加大对高性能磁性材料如纳米晶等的产能扩充,为无线充电线圈提供更好的导磁基础。
③线圈企业:不断改进线圈绕制工艺,提高线圈的品质因数(Q值),生产更薄、更高效的线圈,并且开始探索为汽车无线充电定制化的大型线圈生产。
2. 中游无线充电设备制造商:①方案设计企业:如中兴通讯等,一方面继续深化与手机、汽车等终端企业的合作,为其定制专属无线充电方案;另一方面拓展方案在公共设施等领域的应用。
加强对多设备同时充电、远距离充电等技术难题的研发投入。
②模组制造商:立讯精密、奥海科技、信维通信、顺络电子等企业,在手机无线充电模组方面,提高生产良率和产品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针对智能穿戴领域的模组,更注重小型化和集成化。
对于汽车无线充电模组,加强与车企合作,进行预研和测试,满足车规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
积极研发兼容多种无线充电标准的模组。
③充电器制造商:安克创新、瀛通通讯等,在消费电子充电器领域,推出更多外观新颖、多接口(含无线充电)、支持快充协议更广泛的充电器产品。
部分企业开始布局公共场所无线充电器的投放运营,例如在机场、高铁站、图书馆等场所提供租赁式无线充电器。
3. 下游应用终端企业智能手机领域:①华为、小米等主流手机厂商:②持续提升手机内部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性能,提高充电功率上限;③优化手机内部空间布局,减少无线充电带来的发热对其他部件的影响;④加大对反向无线充电功能的优化和宣传,拓展手机作为其他设备充电电源的应用场景。
⑤手机包装中可能会标配更高功率的无线充电器。
智能穿戴领域:①苹果、华为等:②进一步缩小智能手表、手环等设备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体积;③尝试将无线充电触点隐藏在表带等部位,提升产品美观度;④提高智能穿戴设备的无线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
国内无线充电龙头股票有哪些
国内无线充电领头股票主要有三花智控、江苏索普、泰坦科技三家公司。
1. 三花智控(300408.SZ):
三花智控是中国无线充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管理系统和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智能设备、医疗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
该公司产品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质量使其在无线充电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2. 江苏索普(60370
3.SS):
江苏索普是一家专注于无线充电技术和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手机无线充电模块、汽车无线充电器、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等。
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突破,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3. 泰坦科技(002748.SZ):
泰坦科技是一家综合性科技企业,主要从事无线充电设备和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产品涵盖了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等方面。
公司在无线充电技术和产品研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公司积极推动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以上三家公司是国内无线充电行业的龙头股票。
随着人们对便利性和智能化的需求不断增加,无线充电技术将会在各个领域
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将为这些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和相关因素,做出明智的选择。
NXP无线充电方案引言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无线充电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无线充电方案。
NXP Semiconductors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厂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无线充电方案。
本文将介绍NXP的无线充电方案及其特点。
无线充电方案概述NXP的无线充电方案基于Qi标准。
Qi是一种无线充电标准,由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 (WPC)制定。
这个标准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可以在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实现互操作性。
NXP的无线充电方案主要包括两个组件:无线充电发射器和无线充电接收器。
无线充电发射器是一个无线充电的发射设备,它通过电磁感应将电能传输到无线充电接收器上。
无线充电接收器是一个可以接收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出的电能的设备,它将收到的电能转化为可用的电能供设备使用。
NXP无线充电发射器NXP的无线充电发射器是基于Qi标准的,可与任何Qi兼容的设备配合使用。
它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能:NXP的无线充电发射器采用了先进的功率管理技术,能够以高效能的方式将电能传输给无线充电接收器。
这意味着可以更快地充电,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安全性:NXP的无线充电发射器采用了多层安全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过载、过压和过热等情况的发生,保证用户和设备的安全。
3.适应性:NXP的无线充电发射器支持多种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范围,适应不同的充电需求。
无论是充电手机、平板还是其他设备,NXP的无线充电发射器都能够提供稳定而高效的充电。
NXP无线充电接收器NXP的无线充电接收器是与NXP的无线充电发射器相配套的设备,具有以下特点:1.高集成度:NXP的无线充电接收器采用了高度集成的设计,可以在一个小尺寸的芯片上实现多种功能。
这可以帮助设备厂商更容易地将无线充电功能集成到其产品中。
2.低功耗:NXP的无线充电接收器采用了低功耗的设计,可以减少待机时的功耗,提高设备的续航时间。
3.高灵敏度:NXP的无线充电接收器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在较大的距离上实现可靠的无线充电传输。
无线充电标准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充电方式,它摆脱了传统充电方式的束缚,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利的充电体验。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多种无线充电标准,消费者在选择无线充电设备时常常感到困惑。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无线充电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包括Qi标准、PMA标准和A4WP标准。
其中,Qi标准由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制定,得到了众多厂商的支持,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
PMA标准由Power Matters Alliance制定,得到了星巴克、戴尔等公司的支持,主要应用于公共场所的无线充电设备。
A4WP标准由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制定,其特点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双向无线充电,被认为是未来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选择无线充电设备时,消费者应该首先关注设备是否支持自己所在地区的无线充电标准。
其次,消费者还应该考虑设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无线充电设备可以与自己的移动设备完美匹配,同时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充电。
最后,消费者还需要考虑无线充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以确保使用无线充电设备不会对自己和周围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除了以上几点,消费者在选择无线充电设备时还应该关注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和充电距离。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和充电距离仍然是该技术的瓶颈,消费者在选择无线充电设备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使用场景来进行选择,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总的来说,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充电方式,它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利的充电体验。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多种无线充电标准,消费者在选择无线充电设备时需要谨慎选择,以确保设备的兼容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几种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无线充电技术,从而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无线充电设备。
无线充电方案厂商排名
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源于19世纪30年代,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即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在电线中产生电流。
但最早的无线电力传输思想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的无线电力传输构想和无线输电试验,因而有人称之为无线电能传输之父。
根据SOOPAT专利搜索公布的国内无线充电企业专利申请情况排名显示,新页科技(集团)凭借75项无线充电专利跃升至全国第二。
实用于移动计算设备的无线充电技术,自从五年前首次出现在市场上以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未来无线充电的核心技术将会十分普及,甚至能够装在道路内给经过的电动汽车充电。
现在公共汽车的固定无线充电系统的试验已在进行之中。
但目前最受关注的还是移动设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