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22
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背景介绍:钝针穿刺法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技术,用于用户提供液体药物、血液采集或抽取体液样本。
该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尖针穿刺法而言,具有更少的疼痛和创伤,更低的并发症风险。
本文将探讨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包括其常见适用病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适用病例1. 婴幼儿和儿童婴幼儿和儿童的皮肤较为脆弱,对于尖针的刺激相对敏感。
因此,在为此类患者提供液体药物或进行采血时,钝针穿刺法可以减少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治疗效果。
2. 老年患者老年人的皮肤脆弱且血管较为脆弱,使用尖针容易使皮肤和血管组织受损。
而钝针穿刺法的针尖较为圆钝,可以减少皮肤损伤的风险,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3. 血栓性疾病患者某些患者存在血管易栓性,使用尖针穿刺易损伤血管内壁,进而诱发血栓形成。
相比之下,钝针穿刺法可以减少血管的损伤,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操作步骤1. 术前准备(1)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向患者简要介绍操作过程。
(2)洗手并穿戴无菌手套。
(3)准备所需的钝针、适量的碘酒、消毒棉球、透明敷料等。
2. 皮肤消毒(1)选择穿刺部位,通常是较为光滑平坦的皮肤区域。
(2)用碘酒擦拭消毒区域,按照规范的方向和时间进行消毒。
3. 穿刺过程(1)握住钝针,将哑铃状钝头置于穿刺部位。
(2)以均匀、稳定的力道向下用力,将钝针穿刺入皮肤,保持平行于皮肤表面,不过度插入。
(3)当触及到血管时,针尖会有一定的弹性,提示成功进入血管。
(4)缓慢推进钝针直到穿透目标血管,确保通路畅通。
(5)取下钝针,并迅速连接静脉采血器或药物输液管道。
4. 后续护理(1)压迫穿刺部位,防止出血。
(2)用消毒棉球擦拭穿刺口,并贴上透明敷料保护。
(3)记录操作过程、药物或采血的量,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三、注意事项1. 操作者的技术技能和经验对于成功穿刺至关重要,应该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充分的操作实践经验。
2. 在选择穿刺部位时,应避免皮肤的凹陷区域、静脉曲张区域以及有明显感染或肿胀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