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15章 免疫细胞标志和功能检测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42
一、名词解释第1章概论1.免疫学:2.免疫分子:3.补体:4.临床免疫学:第2章抗原抗体反应5.抗原抗体反应:6.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7.可逆性8.比例性9.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zoneofequivalence)10.最适比(optimalratio)11.带现象(zonephenomenon)第3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12.免疫原(immunogen)13.半抗原14.免疫佐剂15.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cAb)第5章凝集反应16.凝集反应17.直接凝集反应18.间接凝集反应19.明胶凝集试验第6章沉淀反应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试卷第1页(共13页)20.沉淀反应21.絮状沉淀试验22.免疫浊度测定23.凝胶内沉淀试验24.单项扩散试验25.双向扩散试验26.免疫电泳技术27.对流免疫电泳28.火箭免疫电泳29.免疫电泳30.免疫固定电泳第19章补体检测及应用31.补体32.免疫溶血法33.补体结合试验第22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34.感染第23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35.超敏反应36.Ⅰ型超敏反应37.Ⅱ型超敏反应38.Ⅲ型超敏反应39.Ⅳ型超敏反应第24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40.自身耐受41.自身免疫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试卷第2页(共8页)42.自身免疫病43.自身抗体44.抗核抗体第25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45.免疫增殖性疾病46.免疫球蛋白增殖病47.本周蛋白48.血清区带电泳49.免疫电泳50.免疫固定电泳第26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51.免疫缺陷病5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第27章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53.肿瘤免疫学54.肿瘤抗原55.肿瘤标志物第28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56.移植57.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58.移植排斥反应59.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60.血清学分型法二、填空题。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试卷第3页(共13页)第1章概论1.推动现代生命科学前进的三架战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
第十四章免疫细胞的分离及表面标志检测技术第十五章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Separation and Assays for Immunocyte第一部分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一、目的要求掌握:Ficoll—hypaque分层液分离PBMC的原理、方法,淋巴细胞亚群分离的原理、方法及应用,T细胞增殖试验的方法,B细胞的数量及功能的检测,NK细胞的活性、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方法;熟悉:T细胞功能的体内试验、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检测的方法;了解:淋巴细胞的纯化与亚群分离的方法、吞噬细胞的分离方法、溶血空斑试验。
二、教学内容1.免疫细胞的分离与纯化:细胞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淋巴细胞的纯化与亚群分离,吞噬细胞的分离。
2.淋巴细胞的数量检测:T细胞数量检测,B细胞数量检测。
3.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T细胞功能检测,B细胞功能检测,NK细胞活性测定。
4.吞噬细胞功能检测: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第二部分测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主要是指A.淋巴细胞B.嗜酸粒细胞C.单核细胞一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E.中性粒细胞2.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层液的最佳密度为A. 1.030B. 1.035C. 1.092D. 1.020E. 1.0773.用FicolI—hypaque分层液分离PBMC,分离的PBMC层位于试管的A.血浆层之上B.血浆层之中C.血浆层与分层液之间D.分层液之中E.试管底部4.用玻璃纤维或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柱分离细胞时,从柱上洗脱下的细胞主要是A.粒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T细胞E.B细胞5.能与SRBC占合形成E花环的细胞主要是A.T细胞B.B细胞C.单核细胞D.粒细胞E.血小板6.用小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检测T细胞,其结果代表的是A.T 细胞总数B.Th 胞数C.Ts细胞数D.CD4+细胞数E.CD8+胞数7.用尼龙棉柱分离细胞时,不易黏附尼龙棉纤维而被洗脱的细胞是A.粒细胞B.B 细胞C.单核细胞D.T 细胞E.血小板8.表示淋巴细胞的活力常用A.活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B.活细胞浓度C.淋巴细胞浓度D.活细胞和总细胞的比值E.T细胞和B细胞的比例9.用腹腔渗出法可从动物的腹腔渗出液中分离出A.血小板B.B细胞C.单核细胞D.T细胞E.巨噬细胞10.活细胞经台盼蓝染色后呈A.蓝色B.棕色C.红色D.不着色E.天青色11.荧光标记法计数外周血B淋巴细胞,检测的特有的表面标志是A.CDl9B.CD20C.补体受体D.SmIgE.FcR12.NK细胞特有的表面抗原是A.CD2B.CDl6C.无特异的表面抗原D.CD23E.CD5613.仅能使T细胞发生淋巴母细胞转化的因子是A.PHAB.PWMC..LPSD.ConAE.EBV14.能使B细胞和T细胞发生淋巴母细胞转化的因子是A.PHAB.PWMC..LPSD.SPAE.EBV15.检查体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是A.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B.溶血空斑试验C.B淋巴细胞计数D.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E.SmlgG测定16.溶血空斑试验用于检测下列何种细胞的功能A.T细胞B.B细胞C.中性粒细胞D.吞噬细胞E.NK细胞17.测定T淋巴细胞功能的体内试验是A.锡克试验B.狄克试验C.结核菌素试验D.天然血型抗体滴度E.血清:IgG测定18.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为A. <40%B.40%~50%C.60%~80%D.80%E. >90%19.常用检测细胞毒效应的方法是A.3H-TdR掺人法B.125I释放法C.51Cr释放法D.形态学检测法E.CD8检测法20.包被有抗Ig抗体的亲和板,其吸附的是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NKT‘细胞E.吞噬细胞21.Ficoll—hypaque液分离淋巴细胞是一种A.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B.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C.亲和层析法D.离子交换层析法E.自然沉降法22.Ficoll—hy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的主要成分是A.聚蔗糖B.泛影葡胺C.聚乙二醇D.聚蔗糖+泛影葡胺E.聚蔗糖+聚乙二醇23.Percoll分离液的主要成分是A.聚蔗糖B.泛影葡胺C.聚乙二醇D.聚乙烯吡咯烷酮E.经聚乙烯吡咯烷酮处理的硅胶颗粒24.检测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的方法是A.NBT还原试验B.白细胞计数C.溶血空斑试验D.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E.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25.MTT比色法检测IL-2活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需要IL一2依赖细胞株B.增殖细胞具有吸收MTT的能力C.颜色的深浅代表细胞代谢活性的强弱D.可反映B细胞的功能E.可反映T细胞的功能(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1.淋巴细胞分离液要求符合的条件有A.对细胞无毒B.高渗C.不溶于血液D.无色E.有合适的比重2.与T细胞计数有关的表面抗原是A.CD2B.CD3C.CD4D.CD8E.CDl93.与B细胞计数有关的表面标志是A.SmIgB.CDl9C.CD20D.CD21E.CD24.符合淋巴母细胞转化的形态学特征有A.细胞体积变小B.核仁明显、核染质疏松C.可见有丝分裂D.胞浆极少,呈天青色E.胞内可见空泡5.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B细胞功能的优点有A.稳定、特异 B.可检测抗体分泌细胞C.可检测抗体的分泌量 D.可同时进行B细胞计数 E.可同时检测不同抗原诱导的不同抗体的分泌6.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包括以下哪些A.T细胞计数B.B细胞计数C.T细胞功能测定D.Tc细胞效应测定E.细胞因子测定7.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常用的方法有A.免疫荧光法B.流式细胞仪测定C.酶免疫组化法D.放射免疫法E.免疫金染色法8.细胞免疫功能体内试验方法有A.细胞毒试验B.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皮肤试验D.淋巴细胞增殖试验E.接触性过敏试验9.T细胞增殖试验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A.流式细胞仪法B.形态学方法C.51Cr释放法D.MTT检测法E.3H一FdR掺人法10.检测吞噬细胞功能的方法有A.吞噬试验B.杀菌试验C.NBT还原试验D.化学发光测定法E.趋化功能测定法11.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方法有A.E花环分离法B.尼龙棉柱分离法c.亲和板结合分离法D.免疫磁珠分离法E.超速离心分离法12.T细胞数量检测包括A.T细胞增殖试验B.间接荧光免疫法C.酶免疫组织化学法D.微量细胞毒试验E.花环技术13.检测T细胞数量的花环试验有A.酵母菌花环试验B.补体C3b花环试验C.E花环试验D.葡萄球菌花环法E.抗体致敏细胞花环法14.B细胞表面具有、A.mIgB.CD抗原C.Fc受体D.补体受体E.EB病毒受体15.B细胞数量检测的方法包括A.mIg的检测法B.CD抗原检测法C.Fc受体检测法D.补体受体检测法E.小鼠红细胞受体检测法16.B淋巴细胞功能的测定方法有A.B细胞增殖试验B.溶血空斑试验C.酶联免疫斑点法D.体内测定法E.形态学检查法17.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的测定方法A.形态学检查法B.显微镜检查法C.溶菌法D.NBT还原试验E.化学发光测定法18.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方法包括A.炭粒廓清试验B.吞噬功能检测C.巨噬细胞溶酶体酶测定D.细胞毒作用测定E.巨噬细胞促凝血活性测定(三)配伍题问题1-3A.红细胞层B.粒细胞层C.单个核细胞层D.血浆与血小板层E.淋巴细胞分离液层1.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最上层是2.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最下层是3.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第二层是问题4-6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B.溶血空斑试验C.炭粒廓清试验D.琼脂糖凝胶平板法E.化学发光测定法4.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5.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的检测:6.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的检测:二、填空题1.PBMC包括()和()。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应C.肿瘤D.免疫缺陷病E.移植排斥反应答案C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偶尔产生的有癌变倾向的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肿瘤。
2.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
A.病毒持续感染B.肿瘤C.超敏反应D.自身免疫病E.免疫缺陷病答案D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衰老的组织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自稳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自身免疫病。
3. 既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又具有杀菌作用的细胞是()。
A.树突状细胞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 B细胞E. T细胞答案B解析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但只有巨噬细胞兼有吞噬杀菌作用。
4.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 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D. 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答案A解析免疫应答过程指免疫系统针对抗原的反应过程,不包括免疫细胞的发育过程。
5. 关于外周免疫器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发生发育的时间晚于中枢免疫器官C.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D.是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E.是所有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答案D解析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在中枢免疫器官,故D项不正确。
5. 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 C1B. C3C. C4D. C5E. C4Bp答案B解析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C3。
7. 细胞因子不包括()。
A.单核因子B.淋巴因子C.生长因子D.抗体E.集落刺激因子答案D解析细胞因子是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抗体不是。
8. 体内抗病毒、抗毒素、抗细菌最重要的抗体为()。
A. IgMB. IgAC. IgGD. IgEE. IgD答案C解析IgG是体内抗感染的最主要的抗体。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御机制之一,能够识别病原体并消灭它们,维护身体的健康。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评估免疫系统功能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免疫状况和疾病风险。
本文将介绍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原理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通过测定机体内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评估免疫系统的健康状况。
其中,常见的技术包括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细胞因子检测等。
1.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技术,常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的表型和活性。
通过标记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和荧光染料,流式细胞术可以定量测定细胞表面标记物,并进行多参数分析。
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可用于定量测定体液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通过将待测样品与特定抗原或抗体反应,并加入酶标记的二抗,在底物作用下形成可见的颜色反应,从而定量测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3. 细胞因子检测细胞因子是一类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分子信号物质,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可以通过ELISA等方法测定体液或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为炎症反应的评估和免疫状态的监测提供重要信息。
二、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应用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在免疫学研究和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1. 免疫系统疾病诊断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免疫系统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
通过评估免疫细胞的数量、活性和功能状态,可以辅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治疗效果。
2.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的治疗方法。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可以评估患者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力和功能状态,为肿瘤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监测提供依据。
3. 个体化医疗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个体化医疗,根据不同个体的免疫细胞功能状况,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
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复习习题第十五章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附答案解析)一、A1型题1、能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B、NK细胞C、树突状细胞D、中性粒细胞E、T细胞2、硝酸四氮唑蓝还原(NBT)试验用于()。
A、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检测B、吞噬细胞功能的检测C、B细胞功能的检测D、T细胞功能的检测E、NK细胞功能的检测3、选择检测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方法()。
A、酶释放试验B、硝酸四氮唑蓝还原试验(NBT)试验C、溶血空斑形成试验D、溶菌酶测定E、炭粒廓清试验4、NBT还原试验常用来检测()。
A、吞噬细胞吞噬能力B、吞噬细胞细胞内杀伤能力C、嗜酸性粒细胞活力D、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E、NK细胞活力5、抵御对化脓性细菌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是()。
A、单核细胞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TCRγδ+细胞E、肥大细胞6、下列属于巨噬细胞功能检测的是()。
A、炭粒廓清试验B、皮肤窗法C、化学发光测定法D、滤膜小室法E、细胞毒试验7、对了解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状态有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γδ细胞C、中性粒细胞D、NK细胞E、B1细胞8、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A、G-CSFB、IL-1C、IL-2D、IL-4E、IL-59、炭粒廓清试验常用来检测()。
A、巨噬细胞功能B、中性粒细胞功能C、T细胞功能D、细胞功能E、以上均不对10、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原理是将吞噬细胞与哪种细胞混合后孵育()。
A、小鼠RBCB、绵羊RBCC、兔RBCD、鸡RBCE、以上都可以11、抗病毒活性测定法主要是用于检测()。
A、干扰素(IFN)B、趋化因子C、白细胞介素(IL)D、集落刺激因子(CSF)E、肿瘤坏死因子(TNF)12、以下试验中,属于T细胞功能检测方法的是()。
A、吞噬功能试验B、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C、溶血空斑试验D、炭粒廓清试验E、以上都是13、检测淋巴因子对下列哪项变态反应最有意义()。
第十五章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免疫细胞是指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细胞,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能识别特异性抗原,一旦被激活则显示出特异性应答的功能,主要指淋巴细胞群,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K细胞等;另一类能捕获抗原,处理抗原,以一定方式提呈给淋巴细胞或表现其他免疫功能,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测定这些细胞功能可以有效评价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第一节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淋巴细胞功能测定可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体内试验主要是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借此间接了解淋巴细胞对抗原、半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体外试验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对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细胞毒性试验及淋巴细胞分泌产物的测定。
一、T细胞功能检测T细胞具有多种免疫生物学功能,如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或丝裂原刺激产生增殖反应及产生各种细胞因子。
据此,建立了一系列检测T细胞功能的体内和体外试验。
(一)T细胞增殖试验1. 原理:T细胞在体外受到有丝分裂原或抗原的刺激后,细胞增殖,并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因此,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又称淋巴母细胞转化。
2. 刺激物: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A(ConA)和美洲商陆(PWM、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纯化蛋白衍生物(PPD和白色念珠菌等。
3. 方法学: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的方法有:(1)形态学检查法:运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简便易行。
缺点是依靠肉眼观察形态学变化,判断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重复性和准确性较差。
(2)1 2 3 4H-TdR掺入法:敏感性高,客观性强,重复性好,但需一定设备条件,及存在放射性核素污染问题。
细胞免疫水平的常用指标,特别是测定肿瘤患者CTL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常作为判断预后和观察疗效的指标之一。
(四)体内实验正常机体对某种特殊抗原建立了细胞免疫后,如用相同的抗原做皮肤试验,常可出现阳性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诊断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结核、麻风等)和细胞免疫缺陷等疾病,也常用于观察细胞免疫功能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判断预后等。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是当今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
随着对免疫系统理解的深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评估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疾病,尤其是癌症和自身免疫病。
一、免疫细胞的基本功能1.1 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功能免疫系统中有多种类型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每种细胞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T细胞主要负责识别和消灭感染细胞,而B细胞则通过产生抗体来中和病原体。
NK细胞则在抗肿瘤和抗病毒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功能检测的意义通过检测这些细胞的功能,我们可以了解个体的免疫状态,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比如,对于癌症患者,评估T细胞的活性可以判断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从而调整治疗策略。
二、常用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2.1 细胞因子测定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之间交流的重要信号。
我们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技术,定量分析血液或细胞培养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
这不仅能评估免疫细胞的活性,还能反映出机体的炎症状态。
2.2 细胞增殖测定细胞增殖是评估免疫细胞功能的另一种方法。
常见的技术有流式细胞术和MTS法。
这些方法能够检测细胞在特定刺激下的增殖能力,提供细胞对抗原或刺激物的反应能力的信息。
2.3 细胞毒性检测对于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评估,细胞毒性检测尤为重要。
通过检测NK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我们能直观地了解免疫系统在抵御肿瘤时的表现。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Cr51释放实验和LDH释放实验。
三、技术的局限与展望3.1 技术的局限性尽管目前的检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细胞因子的测定可能受样本处理和保存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果的不稳定性。
此外,单一指标的检测往往难以全面反映免疫状态。
3.2 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的研究应朝着更加综合和精准的方向发展。
结合多种检测技术,可能会提升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全面理解。
第十五章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第一节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免疫细胞是指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细胞,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能识别特异性抗原,主要指淋巴细胞群,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K细胞等;另一类能捕获抗原,处理抗原,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可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体内试验主要是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借此间接了解淋巴细胞对抗原、半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体外试验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对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细胞毒性试验及淋巴细胞分泌产物的测定。
一、T细胞功能检测(一)T细胞增殖试验1.原理:T细胞在体外受到有丝分裂原或抗原的刺激后,细胞增殖,并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因此,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又称淋巴母细胞转化。
2.刺激物: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A(ConA)和美洲商陆(PWM)、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纯化蛋白衍生物(PPD)和白色念珠菌等。
3.方法学: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的方法有:(1)形态学检查法:运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简便易行。
缺点是依靠肉眼观察形态学变化,判断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重复性和准确性较差。
(2)3H-TdR掺入法:敏感性高,客观性强,重复性好,但需一定设备条件,及存在放射性核素污染问题。
(3)MTT比色法:本方法的敏感性虽不及3H-TdR掺入法,但操作简便,无放射性污染。
较常采用。
(二)T细胞分泌功能测定通过对于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含量、生物学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以反映T细胞功能。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常选用可传代的已建株的人肿瘤细胞,与待检淋巴细胞混合,观察肿瘤细胞杀伤的情况。
是评价机体细胞免疫水平的常用指标,特别是测定肿瘤患者CTL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常作为判断预后和观察疗效的指标之一。
(四)体内实验1.特异性抗原皮肤试验:常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其他皮试抗原还有白色念珠菌素、皮肤毛癣菌素、腮腺炎病毒等。
若受试者从未接触过该抗原,则不会出现阳性反应,因此阴性者也不一定表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