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的探讨摘要:英语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以后,接触的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英语是一门考察综合语言能力的学科,学生只有接受了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才能全方位提升英语能力,完善英语水平,为以后的英语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英语的学习效果,从多方位入手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生必须的学习任务,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展开讨论,分析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综合能力培养
传统的应试教育在英语科目上单纯注重语的言结构,语法方面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听、说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如果没有接受到听说方面的训练,就无法听懂他人的话,也就无法通过语言对话或者语感的熏陶实现对语言的学习与掌握,语言的习得是先从“听”开始的,不具备听力能力会加重语言学习的负担,在学习任务日益繁重的初中阶段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
一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第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能力. 一个人学习一门外语是想先从学””听””开始的,学生在正规的语言环境下,耳濡目染周围说话人的语音、说话方式以及说话内容,才能渐渐形成一门外语语感,。
初中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论文摘要: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匹配的,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的语言教学方法。
进入21世纪后,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说明任务型教学是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
如果说以Junior English for China和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两套教材为标志的一轮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帮助外语教师接受了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教学思想,把“情景”引入英语教学课堂之中的话,那么下一轮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则应是帮助英语教师接受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把任务(task)引入英语课堂教学。
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在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大胆尝试,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途径?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
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有目的的语进行交际的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
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至极点时,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状态。
任务型教学途径在英文中是Task-based approach,所谓“途径”指的是一种教学原则或理念,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设计教学任务应注意什么?任务型课堂教学就是把课堂活动任务化,以任务为核心,计划教学步骤。
所以“任务”的设计的质量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为了能设计一项有价值的任务,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做好设计教学任务的前提工作。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的探讨摘要:英语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以后,接触的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英语是一门考察综合语言能力的学科,学生只有接受了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才能全方位提升英语能力,完善英语水平,为以后的英语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英语的学习效果,从多方位入手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生必须的学习任务,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展开讨论,分析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综合能力培养传统的应试教育在英语科目上单纯注重语的言结构,语法方面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听、说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如果没有接受到听说方面的训练,就无法听懂他人的话,也就无法通过语言对话或者语感的熏陶实现对语言的学习与掌握,语言的习得是先从“听”开始的,不具备听力能力会加重语言学习的负担,在学习任务日益繁重的初中阶段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
一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第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能力.一个人学习一门外语是想先从学””听””开始的,学生在正规的语言环境下,耳濡目染周围说话人的语音、说话方式以及说话内容,才能渐渐形成一门外语语感,逐渐融入一个外文语言环境,才能真正达到语言的习得.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教师一定要多为学生创造英语听力的机会,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后,为学生创设一的语言环境,在课堂教师要尽量用英语说话,培养学生听话与意思猜测的上能力,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记笔记,在笔记中记录下课堂的重点内容,捕捉重要信息,以此锻炼学生的听力与速记伴随能力。
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一些无字幕的英文电影,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来体会国外正宗的英文发音。
菜第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学一生展开语言运用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未来的英语对话中崭露头角,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是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开展同学之间的对话,可以从课本内容出人发,把他们作为学生对话的材料,让学生之间实现有效的对话交流以,在教学课堂上鼓励学生利用英语回答问题,同学之间用英语对话等等,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张开嘴,说出自已的英语。
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摘要:我们每个老师都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正视问题,转变教学观念,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尽快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自己成为一个专家型的英语老师。
关键词:英语综合能力;教学方法;实践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02-01在新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农村高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高中生生英语综合用能力。
几年来,新一轮课改将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
英语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下老师的角色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是传统上的传道授业解惑。
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以鱼”要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呢?首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研究、个别讨论,找到一套适合每个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英语,要想突出成绩考高分,除了学好课本知识以外,还必须广泛涉猎各种课外材料,包括所学语言的国家背景、人文地理等知识,而这些常常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看,去学。
其次,要训练学生自学的能力。
学生通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后,基本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并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这时,教师可让他们通过手中的参考资料进行自学,然后带着问题和教师或同学进行探讨。
教师通过目标检测,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二、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现在,很多人在学校学了十来年的英语,但面对老外仍是“聋子”、“哑巴”。
如何提升中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As English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t is essential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have a strong foundation in the language. However, many students struggle to apply their English skills in real-life situation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several ways to enhance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application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1. Expand VocabularyVocabulary is the cornerstone of language learning.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skills, students should invest in increasing their vocabulary. They can start by memorizing word lists and reading in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Encourage students to keep a vocabulary notebook and write down new words they learn in class or from their reading materials. They should also aim to learn idioms, phrasal verbs, and expression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in conversation.2. Practice Listening and Speaking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in English, students must be able to listen and speak with confidence.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improve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by integra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ctivities into the classroom. These can include role-plays, debates, and discussion groups. Teachers can also provide listening materials, such as dialogues, podcasts, and video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ir listening skills. Encourage students to speak in English whenever possible, even outside of class.3. Build Reading ComprehensionReading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improve not only vocabulary but also comprehension skills. Teachers can provide reading materials that are appropriate for the students' English level.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ad widely, including different genres and subjects. T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students should also practice summarizing, predicting, and annotating the text.4. Encourage Writing PracticeWriting is another essential skill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Encourage students to write regularly, even if it is just a short paragraph or a diary entry. Encourage them to use new vocabulary and correct grammar as much as possible. Teachers should provide writing prompts and feedback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5. Use TechnologyTechnology can be a great tool to enhance language learning. There are many online resources that students can use to improve their grammar, vocabulary,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Teachers can also use technology tools such as apps,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and online quiz tools to create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lessons.6. Provide Real-Life ScenariosTo help students apply their English skills in real-life situations, teachers can provide scenarios that require students to use their English knowledge. These can include simulations, role-plays, debates, and group discussions. Teachers can also use real-life materials such as news articles, movie clips, and advertisements to help students practice their English skills.In conclusion, by expanding vocabulary, practic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build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encouraging writing practice, using technology, and providing real-life scenario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an greatly enhance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andapplication. Teachers should use a combination of these strategies to create an engaging and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their students.。
学科教育论文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教学必须全面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的需要,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
高科技时代要求更多高素质人才,所以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就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知道英语是当今世界使用最广泛的一门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于交流。
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听多说,听说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尤为重要。
一、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实践,将传统精读课的上法变为实践课,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语言的交际功能。
例如:在准备讲授一遍课文前,让学生在课前先预习,词汇方面,应先记住大部分单词的释义、用法及搭配,在阅读方面,应逐步学会找出段落的主题句、发展句、过渡句及结尾句等。
到教师上课时可先介绍一些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再由学生谈一下这篇文章的主旨意思,其次让学生就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向教师提问,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一些难点、要点加以点评。
教师授课时应使用规范的英语课堂用语,并配合恰当的表情手势,密切注意学生听课时的反馈,多鼓励听力基础较差的同学专心听讲,放慢语流速度,多应用一些浅显的解释性语言和重复的话语。
这样慢慢地学生就能熟悉教师的语音、语调及授课方式。
同时也要求学生用英语和教师及同学们交流。
为了培养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穿插搞一些小演讲,题目可在下课时教师同学共订,课后师生共同准备,遇到一些较难的社会热点话题,教师可先给出一些相关词汇,一些常用的句型等。
通过课堂小演讲或请同学朗诵幽默小故事,讲述英语笑话,当堂播放并教唱英文歌曲等,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活跃课堂气氛,变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为有紧、有松、有静、有动的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模式;探究一、引言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足、教学模式单一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探讨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二、核心素养与初中英语教学(一)核心素养概述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英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1. 语言能力: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 文化意识: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思维品质: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习能力: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与初中英语教学的关系核心素养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初中英语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能力:通过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2. 文化意识: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思维品质:通过英语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究(一)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具有真实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2023年,随着全球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英语使用范围的扩大,英语成为全民必修课程。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成为了教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听力:拓宽视野,打破地域限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文化涌入我们的视野。
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我们教师应该着眼于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兴趣,告诉学生英语不是仅仅是一门学科,而是一门有效的工具。
二、拓宽视野,打破地域限制。
让学生听不同的语音,听不同的口音,认识不同的文化,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让学生在听力的过程中获得实践经验。
可以通过校内英语角、海外游学、线上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
以上三件事情,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听力水平,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并且让学生从真实语言环境中,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口语: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初中英语是口语学习的阶段,强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基本可以这样做:一、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创造出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二、创设生动活泼、情景逼真、切合实际的情景与语境,让学生真正体验英语交际的乐趣。
比如说利用英语角、英语电影、英语歌曲等方式的教学。
三、尝试着让学生与母语为英语的人进行对话,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口语水平。
阅读:培养细节观察力和语言理解力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以下几点:一、学生需要掌握基本词汇量,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是阅读能力提高的瓶颈之一。
二、教师应该尽量避免题海战术,多利用阅读过程中的细节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比如学生需要结合文章语料,编写一份小结的思维训练过程,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合的英语原版书籍,并且进行阅读心得总结以及交互分享,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爱好与兴趣。
中学英语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与实践引言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普遍认识到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中学英语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与实践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学英语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与实践的重要性,并探讨一些有效的培养方法和实践案例。
发展主体一、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语言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学会一种好的英语,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广阔的发展机会,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跨文化意识等综合能力。
因此,中学英语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有效的综合能力培养方法1. 多样化教学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例如,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将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2. 强调实践环节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培养外,学生还应该有机会去实际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因此,在中学英语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演讲、英语角、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英语的实际应用,并锻炼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三、成功的实践案例1. 校园英语电台在某中学,学校设立了一个校园英语电台。
学生可以担任电台主持人、编辑等职位,通过制作节目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
这个实践项目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所中学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在比赛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讲述自己的故事和见解。
这个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还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演讲技巧。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提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这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我们要对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激发学习兴趣、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运用驱动教学法、加强文化渗透、开展互动教学这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兴趣任务驱动法师生关系文化渗透互动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英语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浓厚的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具备语言综合能力。
这对传统教学只重语法基础,忽视英语技能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手段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以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对此我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起着调动学生智力因素,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
学生如果对英语学习感兴趣,那么
内心就会产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会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产生积极的心理期待、高涨的学习热情与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会带着愉悦的心态与积极的情感来主动学习,其学习与思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会不断地产生兴奋点,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相反,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就会产生惰性心理与消极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没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从何谈起。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浓厚的学
习兴趣。
教师要向学生充分展现英语的魅力,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优化教学结构,以教师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带动学生,使学生在整节课中始终处于学习英语的最佳状态。
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诱发学生主动探究
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高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核心,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中进行不断的交流,积极探讨,以在不断解决任务的过程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变革,是当前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能够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通过组内合作来展开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流程是:“提出任务——引导参与
——成果展示——任务评价”。
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对新知产生主动的疑问,然后使学生带着心中的困惑来解决任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现代建构主义提出: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地学习与探究,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与掌握。
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角色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控制与被控制者向平等自由民主转变。
教师要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体,是“平等中的首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允许学生进行自主地发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完成知识的构建过程,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四、加强文化渗透,让学生深入把握英语的本质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要真正学好英语,就需要深入了解它的文化,只有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英语的本质,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大的教学观,不要将学生的视野限制在教材上,将学生束缚在课堂内,而是要将西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等带入课堂,来增加学生对英语的了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如在口语交际方面,中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称呼,在汉语我们要一般采用“姓+头衔/职务”方式,如王先生、张院长等,而在英语中采用“rank / post
+ name”的方式,如mr. wang。
中国人打招呼习惯问“你去哪,吃饭了吗”,而在西方国家,这样打招呼他们可能会不高兴,他们见面打招呼是“hi,hello”,然后再谈论其他话题。
中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了解这些文化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开展互动教学,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实现互教互学,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与交流。
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促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实现知识的互动与情感的沟通。
在学生间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展开探究活动,使组内成员发挥各自的特长,针对特定的问题展开主动交流与讨论,相互交换思想,碰撞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达到共识。
如在学习新知前,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预习,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如果小组还不能解决可以在组间展开讨论。
当然,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而也是与学生一样积极的参与者,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与讨论中来,作相机的启发与引导,以实现教学的多向交流与互动。
总之,新的教育形势赋予英语教学新的内容,也提出全新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英语教学与时代的发展,要与世界接轨,与社会同步,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此为指导思想,深入研究,领会其精髓,把握其核心,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创新相结
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将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制订各阶段的教学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展开。
参考文献:
[1]吴英.初中英语任务驱动型教学策略.教育艺术,2009(6).
[2]张永芬.琐议初中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三步曲.中学英语之友:初三版,2010(4).
[3]蒙晓果.初中英语互动教学策略.科教创新,2011(7). (责编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