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测试1.斯拉夫人的多神崇拜包括:( )A:大地崇拜B:家神崇拜C:动物崇拜D:植物崇拜答案:ABCD2.俄罗斯东正教的经典包括:( )A:《基督教会史》B:《圣经》C:《圣传》D:《信经》答案:BCD3.基督教发源于()A:印度B:罗马的巴勒斯坦省C:埃及D:古巴比伦答案:B4.基督教东西两个教会正式分裂发生在____年。
答案:5.____将双头鹰标志从拜占庭引入罗斯。
答案:第二章测试1.《三圣图》的作者是____。
答案:2.俄罗斯绘画进入对西欧艺术的摹仿时期时,出现了大量题材丰富的世俗绘画,包括: ( )A:历史画B:静物风景画C:肖像画D:风俗画答案:ABCD3.1864年,14名彼得堡美术学院的学生在列宾的倡导下决定共同建立美术家合作工厂。
()A:错B:对答案:A4.列举出画家克拉姆斯科依的两幅代表作。
答案:5.《伊凡杀子》是画家苏里科夫的作品。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伊凡·苏萨宁》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____的代表作。
答案:2.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杜诺夫》是根据____的同名剧本创作的作品。
答案:3.“强力集团”是由几个人组成?()A:6B:4C:5D:3答案:C4.以下哪几部作品不是柴可夫斯基的创作?()A:《天鹅湖》B:《行板与回旋曲》C:《第一钢琴协奏曲》D:《卡玛林斯卡亚》答案:BD5.歌曲《亚历山德拉》是电影《办公室的故事》的插曲。
()A:错B:对答案:A第四章测试1.“庄园“这个词在()世纪前在俄语中被称为”领地“。
()A:18B:16C:17D:19答案:A2.随着()的改革,俄国庄园开始效西欧的风格。
A:亚历山大二世B:叶卡捷琳娜女皇C:伊凡雷帝D:彼得大帝答案:D3.( )庄园是俄罗斯效仿西欧风格的典范。
A:亚斯纳亚波良纳B:查尔金诺C:库斯科沃D:梅利霍夫答案:C4.托尔斯泰庄园是作家从父亲那里继承。
( )A:对B:错答案:B5.卡洛缅斯卡亚庄园里的耶稣升天教堂是为了伊凡四世而修建的。
1、简述俄罗斯文化的文化类型。
答:俄罗斯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混合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历史类型,走过自己特殊的发展道路,但俄罗斯文化像世界上任何一种其他的民族文化一样,它的形式和发展不是孤立的,而处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往来中,是与其他民族文化花互相交融、互相借鉴的结果,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积极交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和营养,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形成一种既继承本族民族文化的传统、又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一种多样化的混合型文化,成为全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2、简述俄罗斯文化的主要特征。
答:第一、具有欧亚特征。
表现在社会构建、宗教信仰、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
第二、是一种二元文化现象。
指文化各个层面由两个或多个互为依存、互为对立甚至互相斗争的部分或方面构成,并贯穿其始终。
其文化许多现象都是两极的矛盾统一。
第三、具有宗教性。
公元988年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大公把基督教宣布为国教,即“罗斯受洗”。
开始了俄罗斯历史的基督教时代。
第四、具有包容性。
指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营养和精华。
这实质上是其宇宙性的一种表现。
第五、具有使命意识。
这种使命意识来自俄罗斯民族的使命感,认为自己是肩负上帝赋予的特殊使命的民族。
表现在对俄罗斯发展道路和人民命运的关心和思考;对自己祖国深深的热爱;自责机制,经常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谁之过”,“怎么办”是经常摆在俄罗斯人面前的问题。
第六、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民族精神。
一是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没有成为其翻版;二是民族精神与西方重物质、追求欲望相对立,不象西方过分理性,却保持了对精神的重视。
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说明。
如“多余人”奥涅金、毕巧林、罗亭,“新人”巴扎罗夫、吉尔山诺夫,“特殊的人”拉赫美托夫等。
而“十二月党人”则是19世纪俄罗斯社会中一些重精神轻物质的真实的人。
3、简述基辅罗斯时期的俄罗斯文化特征。
答:是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个人时期的俄罗斯文化尚未获得自己显著的民族特征。
1、简述俄罗斯文化的文化类型。
答:俄罗斯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混合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历史类型,走过自己特殊的发展道路,但俄罗斯文化像世界上任何一种其他的民族文化一样,它的形式和发展不是孤立的,而处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往来中,是与其他民族文化花互相交融、互相借鉴的结果,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积极交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和营养,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形成一种既继承本族民族文化的传统、又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一种多样化的混合型文化,成为全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2、简述俄罗斯文化的主要特征。
答:第一、具有欧亚特征。
表现在社会构建、宗教信仰、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
第二、是一种二元文化现象。
指文化各个层面由两个或多个互为依存、互为对立甚至互相斗争的部分或方面构成,并贯穿其始终。
其文化许多现象都是两极的矛盾统一。
第三、具有宗教性。
公元988年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大公把基督教宣布为国教,即“罗斯受洗”。
开始了俄罗斯历史的基督教时代。
第四、具有包容性。
指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营养和精华。
这实质上是其宇宙性的一种表现。
第五、具有使命意识。
这种使命意识来自俄罗斯民族的使命感,认为自己是肩负上帝赋予的特殊使命的民族。
表现在对俄罗斯发展道路和人民命运的关心和思考;对自己祖国深深的热爱;自责机制,经常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谁之过”,“怎么办”是经常摆在俄罗斯人面前的问题。
第六、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民族精神。
一是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没有成为其翻版;二是民族精神与西方重物质、追求欲望相对立,不象西方过分理性,却保持了对精神的重视。
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说明。
如“多余人”奥涅金、毕巧林、罗亭,“新人”巴扎罗夫、吉尔山诺夫,“特殊的人”拉赫美托夫等。
而“十二月党人”则是19世纪俄罗斯社会中一些重精神轻物质的真实的人。
3、简述基辅罗斯时期的俄罗斯文化特征。
答:是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个人时期的俄罗斯文化尚未获得自己显著的民族特征。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给我带来的启示通过选修课和自己的学习,我对俄罗斯的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俄罗斯的文化和它的宗教是密不可分的,它的宗教对俄罗斯的文学和建筑艺术影响深远。
在逐步的学习中,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性、革命性、情绪化以及宗教信仰,以及他们对于社会和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这些是我对于这个民族最大的知识上的收获。
一、俄罗斯简介它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它是世界范围内可以和美国的军事力量抗衡的国家;它是横跨欧亚大陆的一个国家。
它——就是俄罗斯。
我在选这堂《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课程时就是想多了解一些关于这个不同的国度的文化和风情。
由于自己本身对历史的爱好和兴趣使然,我自己也略微关注了一些关于俄罗斯这个国家的资料: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联邦,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
与中国、蒙古、朝鲜等国接壤,同时,俄罗斯还与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隔海相望。
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亦为在全球范围内文化、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世界强国,也为八大工业国组织成员国之一,世界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俄罗斯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苏联是曾经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以至于现在的俄罗斯都有着重现昔日辉煌的梦想。
所以有资料说俄罗斯的国徽双头鹰象征着俄罗斯的野心——同时觊觎亚洲和欧洲的野心。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
同时俄罗斯还是国家版图最大的国家,它濒临北冰洋、红海。
我所知道俄罗斯的红场是阅兵的地方,莫斯科卫国战争时,红场阅兵后的部队直接开往了前线。
因此红场对于俄罗斯人来说精神意义很重大。
二、俄罗斯文学俄罗斯的文学也有其鲜明的特色: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条“辉煌灿烂”的“多余人画廊”。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给我的启示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给我的启示——不断扩张的俄罗斯摘要: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大概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但最开始俄罗斯人不过是在东欧平原一隅之地定居,饱受游牧民族的威胁,俄罗斯人是如何征服如此广阔的领土,并且维持着稳固的统治的呢?了解这一事件的原因,就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俄罗斯以及俄罗斯民族。
关键词:地理环境;历史机遇;民族1.俄罗斯扩张的地理环境打开地图,你就会发现俄罗斯的领土的显著特点,横跨欧亚大陆,三面靠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位于30°~180°E,50°~80°N。
俄罗斯领土呈东西宽,南北窄的特征,多处于高纬度地带,严寒的气候不仅能有效的阻止中低纬度民族的入侵,而且使得俄罗斯人有着强壮的体格和顽强的意志力。
而且高纬度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地广人稀,高纬度民族之间的征服反而更为容易,尤其是在一方掌握着先进的武器和军事制度时,如蒙古人神话般的征服。
俄罗斯广阔土地的另一个特点是地形上的一致,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块平坦的平原区,虽然乌拉尔山脉把俄国分成两部分,但是它山势一般不高,平均海拔500—1 200米,而且还有一个缺口,并不能阻挡俄罗斯人的脚步,俄罗斯东西两端还有气候一致性,南北没有,同样是大陆性气候,这样使得征服者不至于水土不服,这是古代很多远征失败的根源;但是中亚的沙漠就不一样了,俄罗斯人难以适应,那里居住着不同于西伯利亚的软弱部落的强大的穆斯林汗国,所以,俄罗斯人在到达太平洋后又花了250年才控制中亚沙漠地带。
2.俄罗斯扩张的历史机遇俄国扩张有着特殊的机遇,最早期俄罗斯面临着游牧民族的威胁,被蒙古人击败且统治,但是随着蒙古的衰落,俄罗斯人不仅赢得了独立,还顺便夺取了蒙古人的土地,这样,俄罗斯人面向东方的障碍也不复存在了。
西伯利亚土地广阔,但是缺少人口,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这样俄罗斯就可以迅速的推进了,而且当时有志于殖民的国家很难越过俄罗斯去同它竞争,俄罗斯人在西方的扩张时,波兰国内动荡已久;向南进军时,奥斯曼帝国被称为“欧洲的病人”;而清朝正被英法联军暴打。
俄罗斯魅力男人—普京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 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1975年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作。
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民主德国工作。
1990年回国后,普京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
1994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
1996年8月,普京开始担任俄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1997年3月任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
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同年8月9日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8月16日就任总理。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
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
2004年3月,普京赢得大选胜利,连任总统,同年5月宣誓就任。
在我眼中,热情、无畏、无私、好客、谦逊、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所有能找到的形容一个男人品质的词汇似乎都堆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身上。
俄罗斯总统普京精通德语,喜爱运动,特别爱好桑勃式摔跤、柔道和山地滑雪,大学时代荣获过桑勃式摔跤冠军,是1974年列宁格勒的柔道冠军,并入选运动健将候选人之列。
他性格坚韧,有极强的耐力,很少表露感情。
妻子柳德米拉1957年出生于波罗的海南岸的加里宁格勒,毕业于加里宁格勒第八中学,酷爱戏剧,喜欢文体活动。
柳德米拉中学毕业后考入加里宁格勒工学院,因不喜欢工科而在两年后主动辍学,20世纪80年代初在加里宁格勒航空队当空姐。
后进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语言系学习西班牙语。
曾在俄罗斯的布良斯克市任大学教师。
24岁时到列宁格勒度短假,在那里举行的音乐会上与普京相识。
1983年7月28日与普京在涅瓦河的小轮船上举行婚礼。
他们有两个女儿:卡佳和玛莎。
普京曾于1994年作为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率团访华。
俄罗斯社会文化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其工业化程度很高,科学技术及军事实力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近年来虽然经济发展速度滞缓,但恶化的经济状况正在得到扭转和改善,其丰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城市建设以及雄厚的重工业基础是许多国家无法企及的,俄罗斯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1993年12月12日通过的宪法是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它规定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确立了总统制的国家领导体制。
议会称俄罗斯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组成,每届任期4年。
•俄联邦政府是国家权力最高执行机关。
2003年6月,国家杜马修订“选举法”,•决定把每次杜马选举的日期从12月第二个星期日提前到当月第一个星期日。
苏联解体后,俄全盘接受美等西方国家推荐的经改药方,采取“休克疗法”,推行以大规模私有化和全面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经济改革,经济连年下滑。
1998年俄爆发金融危机,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再趋恶化。
1999年受卢布贬值和国际市场油价上扬以及普里马科夫政府大幅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俄经济呈现好转势头。
2000年,普京继续推行稳健的社会经济政策,利用国际油价一度上涨的有利形势,大力拓展国外能源市场,•俄经济好转势头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指标大幅上扬。
2001年俄政府进一步深化社会和经济自由化改革,经济增幅小于2000年,但恢复性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保持,且增长质量有所提高。
2002年,俄政局进一步稳定,发展经济成为当局的中心任务和朝野共识,在这一有利环境下,政府进一步加强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投资和经营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特别是税制改革提高了企业投资积极性,缓解了财政压力。
同时借国际油价上涨之机,获取大量石油美元。
欧美承认俄市场经济地位,为俄扩大出口、吸引外资提供了新机遇,也促进了俄经济信誉的提高。
2002年俄经济增长超过预期,农业连续第三年增长,粮食产量创十年新高。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课给我的启示在看新闻联播的过程中,我看到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日益密切,双方高层访问不断加强。
在今后的一段时期,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将更加密切,为了加深对俄罗斯社会及文化的理解,我选择了张敏老师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老师讲的深入浅出,非常精彩。
同时,我也被俄罗斯民族灿烂的文化所折服。
让我感受非常深的有下面几点:张敏老师在介绍俄罗斯社会特色时,用了大量的图片,结合自己的旅游经验,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莫斯科红场、圣瓦西里大教堂、兔儿岛、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等等。
我被充满俄罗斯文化的建筑深深的震撼了。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
受到欧亚主要文化的影响,并信奉东正教,并形成了自身的特殊文化。
所以我在老师的游记中看到建造独特,个性鲜明的建筑。
俄罗斯的国徽是双头鹰图案。
这让我感到非常新奇。
在听老师讲解及查资料后,原来双头鹰一头望着西方,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
我感觉在当下更有其现实意义:东西方兼顾。
既与欧美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又与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进行对话、协商。
在欧美制裁俄罗斯的国际环境下,俄罗斯与亚洲的联系密切尤其是与中国的关系。
俄罗斯利用幅员辽阔,矿产众多的优势与中国签订天然气协议,这绝对是互利共赢的。
俄罗斯的战略确实精明。
本课重点讲了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形成及生活状态。
总体来说,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
俄罗斯民族主要是斯拉夫人。
信仰东正教,并且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使得他们具有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以及神秘主义灵感。
众所周知,俄罗斯处于寒带、亚寒带,冬季寒冷而漫长。
这种残酷的生存环境使得俄罗斯民族饱尝生活的艰辛,变得坚韧不拔,但同时又使得俄罗斯人表情庄严,肃穆,凝重。
并且在历史上与外来文化的渗透、融合、对立和冲突中形成了坚忍、冷酷无情、不屈不挠、强硬的性格。
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俄罗斯政府为什么在乌克兰等问题上一直持强硬态度,即使面对欧美的制裁也毫无惧色。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给我的启示文学与艺术与建筑一直以来都对俄罗斯的文学艺术很感兴趣,这也成了我选择这门课的初衷。
从呀呀学语时就知道有高尔基这个俄国的大文豪。
小时候妈妈给我教高尔基名字的全称,老是记不住,后来慢慢的接触到他的作品,了解他的童年,他的大学。
再后来又读到更多的俄罗斯的作家的著作,看过了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啃完了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
俄罗斯的文学几乎成了我了解俄罗斯最主要的途径。
在这门课中,在老师带着我们对俄罗斯的一次次漫游之后,结合俄罗斯的社会环境,我对俄罗斯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俄罗斯文学无疑是俄罗斯人民完美的和清晰的创作天才表达,而不仅仅是居于庙堂之高的象牙塔式的文学,无论是高尔基,托尔斯泰还是普希金,尽管他们的作品形式不同但都是来源于生活,都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的,都是当时社会普遍道德和文化价值的表现。
按照俄罗斯著名哲学家的观点, 文学也是俄罗斯哲学的体现。
在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出现之前,俄罗斯也有过文学上的薄弱期。
直到18世纪在俄罗斯几乎还没有世俗的的文学作品出现。
那时只有一些古俄罗斯的历史传记,而这些作品的作者却无从知晓。
对于这些作品我之前根本不了解,在上了这门可之后才知道俄罗斯文学的繁荣与从彼得大帝开始之后人们接受到西方新的思想意识和当时依然落后的农奴制之间的矛盾不无关系。
在18世纪俄罗斯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诗人与作家. 他们中间有瓦西里·特里季亚可夫、米海伊尔·罗曼诺索夫、作家剧作家亚力山大·苏马洛科夫。
那时主要的文学创作艺术形式是古典主义、散文。
在后来就出现了我们今天都十分熟悉的反映了俄罗斯社会与民众意识的作品。
像我们都读过的《死魂灵》,这些作品都对我有很大的触动,读起来也很容易理解。
再说说歌剧,我本身对歌剧的兴趣并不大,也不是很了解,但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了解到在今天这个流行音乐肆掠全球的大形势下,俄罗斯人休闲的方式依然是去歌剧院听歌剧(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足以看出歌剧本身巨大的魅力的。
A卷一、填空题。
(20分)1、在基督教传入俄罗斯之前,古罗斯民族信仰___。
公元___年,罗斯受洗,当时的基辅罗斯大公是________________。
2、古罗斯艺术具有浓厚的___。
甚至有的研究者认为古罗斯文化艺术的主要性质之一就是其___。
3、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和塔楼的重建工程是在___(国籍)的营造师________和________组织下,由俄罗斯的工匠和砖瓦工建造的。
4、17世纪中叶,________成为俄罗斯的一个仅次于莫斯科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5、18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建筑史上最杰出的三位古典主义建筑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________是位浪漫主义的肖像画家。
俄罗斯的伟大诗人普希金肖像就是他和另一位画家特罗比宁留给后人的。
他的成名作是________。
7、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雕塑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
8、俄罗斯音乐之父是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是俄罗斯第一部童话史诗歌剧。
他还根据民间传说写了另一部描写人民英雄的歌剧________。
9、________画了《复活节的乡村祈祷游行》和《出殡》,而________是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新一代画家的精神领袖、导师和领路人。
________是最早用画作表现俄罗斯工人阶级生活的一位画家。
10、俄罗斯大自然的歌手是________,而俄罗斯大自然的诗人是________。
而描绘乌克兰月夜的大师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30分)1、从___起,古罗斯进入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一个新时期,即“封建割据”时期。
A.10世纪中叶B. 11世纪中叶C. 12世纪中叶D. 13世纪中叶2、13-15世纪,___是古罗斯文化艺术发展的中心之一。
A. 基辅B. 莫斯科C. 符拉基米尔D.诺夫戈罗德3、___是俄罗斯历史上的“混乱时代”。
A. 15世纪初B.16世纪初C. 17世纪初D. 18世纪初4、___是古罗斯壁画的黄金时代。
1.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大河。
2.俄罗斯森林资源的储量很可观,森林覆盖的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5 %。
3.斯拉夫文字的创始人是基里尔与梅福季。
4.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
5.位于莫斯科的基督救世主教堂是为庆祝俄国军队同法国军队战争的胜利而修建的。
7.人口:1.455亿(2003年4月)。
全国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82. 95%,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日耳曼、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印古什、图瓦等。
9.基辅罗斯时期独具特色的文学体裁是壮士歌。
10.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大作是无名氏作于12世纪末的《伊戈尔远征记》。
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诗作品。
11. 10世纪,罗斯从拜占庭接受了基督教。
12.俄国末代皇帝是沙皇尼古拉二世。
13.高尔基称之为“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指的是普希金。
14.公历1817年11月彼得格勒发生了十月革命。
15.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宇宙飞行。
16.苏联总共存在了69年。
17.1949年10月,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18.俄国18世纪最伟大的学者是罗蒙诺索夫,他首先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20.东斯拉夫人的原始宗教是多神教。
21.5月9日是俄罗斯最大的全民节日之一——胜利日。
22.俄罗斯联邦最高权力机关是联邦总统。
23.莫斯科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是俄罗斯最伟大的艺术收藏馆之一。
24.托尔斯泰晚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对俄国旧社会的揭露和批判空前激烈。
26.东正教的节日有圣诞节、复活节等。
27.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最杰出的军事指挥是朱可夫元帅。
28.俄罗斯第二大城市是圣彼得堡,它坐落在波罗的海东岸。
30.俄罗斯的国徽是金色翘翅双头鹰标志。
31.俄罗斯人最喜欢的烈性酒叫伏特加。
32.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课程改革探讨《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课程改革探讨《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课程改革探讨作者/魏丽卿摘要:《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在非俄语学生中开设了六年,每次在俄罗斯国家的主题下多少会选择中国作参照。
而现在,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改革的实质性阶段,即根据学生需求判定课程的价值,以课程价值为标来选择课程的信息主线,在教学方法上,讲授文化课程采取文化与综述的方式,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课程改革;探讨《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自2007-2008年春季开设以来,至今断断续续经历了六年。
翻阅过去上交给学校的信,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文化的积淀是个漫长的过程,辨别并适应其文化,同样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认识它时短时间内会分不出何为泥沙,何为河水。
对国家,对个人都是。
这是六年前出于对文化上的理解说出的话,现在以实践证实,理论上的判断是正确的。
一、课程需求、课程价值和课程信息主线的定位这个学期期末,我们对学生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调查问卷涉及了如下几个方面。
1.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实用型价值;2.以满足学生知识需求,提高个体修养为目的的知识汲取型价值;3.以满足学生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艺术修养需求为目标的艺术修养型价值;4.以满足学生提高非语言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生活交流型价值;5.以满足学生修满学分的功利型为目标的学分价值。
以上述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以课程价值为核心,对应地分出课堂主线来:1.以经济信息和社会发展信息为主,特别是现代信息为主线;2.以地理、历史知识,哲学思想为主线,并适当添加现当代社会现象信息;3.以文化艺术,比如,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电影舞蹈信息为主线;4.以饮食、节日、礼仪和日常用语为主线;5.课程的学分价值。
依据学生需求和课程价值,课程的教学主线必须做出全方位的调整。
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因为,学生方的需求,要靠教师来满足,教师的能力和素养就是关键性的一个问题。
我眼中的俄罗斯人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大作文在这11周的学习中,通过对俄罗斯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我对这个美丽的国家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对俄罗斯人的性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查阅相关资料后,下面我将向大家讲述我眼中的俄罗斯人。
首先我认为俄罗斯人有着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特点,彼得大帝为了打开通向欧洲的出海口,即现在的圣彼得堡,与瑞典人打了20年战争,打败了瑞典几十万大军,并建立了新的首都——圣彼得堡。
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入侵俄罗斯,结果一败涂地,被赶出俄国,并损失了大部分军队,导致以后垮台。
拿破仑说:他还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的军队。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无论是在圣彼得堡被围的900个日日夜夜里,还是在莫斯科保卫战、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俄罗斯人的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精神让世界为之惊叹。
俄罗斯人也是一个讲究绅士风度、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除了母语外,基本上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会话。
深厚的俄罗斯文化积淀使之兴趣高雅,音乐会和芭蕾舞在生活中不可或缺。
尤其是圣彼得堡人,上剧院看节目,不论男女都穿得整整齐齐。
与俄罗斯姑娘结婚的中国人都会在出门时被嘱咐:注意自己的绅士风度。
如在1998年金融危机时,俄罗斯卢布面临每天贬值近一半的时候,在银行门口排队人群,仍然是安静整齐,没有任何人插队,要不是亲眼所见,根本无法相信:当自己的血汗钱正在迅速化为废纸时,一个民族仍能保持文明礼貌地排队。
在俄罗斯人的家中,哪怕是一般家庭,都布置得极为整洁并有文化修养。
虽然有些木板房或砖混结构的房屋外部显得陈旧,但走进内部确是两重天地,布置上有的富丽典雅,有的富有民族特色,但是共同点是干净整洁,银制的餐具闪闪发亮,木制的家具体现着本色,木制的地板一尘不染。
也有人讲俄罗斯人是不喜欢认错的民族,尽管有的年青人也崇洋,但总体上讲俄罗斯人不崇洋媚外,更不低三下四,甚至保留有一点大国沙文主义的气味,以至于在大街上很少见到英文的路标等。
但这也说明他们有时也盲目骄傲,非常固执。
俄罗斯人也喜欢开快车,性急。
在克林顿访问俄罗斯时,街上的内务部汽车以至少120公里时速在最热闹大街上疾驰。
整个民族都具有激进或极端的倾向,有的俄罗斯人讲:“我们俄罗斯人有一时的耐心,但缺乏持久的耐心。
”所以历史上苏联领导者总是犯有左倾的错误。
说起俄罗斯人还有一个不得不说就是他们的宗教信仰,俄罗斯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信奉东正教,东正教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于宗教性成为俄罗斯人性格的主要特征。
第三罗马帝国的思想深入东正教教会,乃至信仰,使俄罗斯人有着极强的使命感,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承担着向世界传播基督教的使命,这深入到俄罗斯民族集体潜意识中,部分构成俄罗斯沙文主义的精神成因。
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谁不信仰东正教,谁就不是俄罗斯人。
”托尔斯泰认为,同俄罗斯农民交谈,最终总要谈到他的上帝,宗教信仰渗透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诚、宽容而富有同情心是俄罗斯人所推崇的人格准则。
所有这些因素都使俄罗斯民族文化形成了复杂矛盾的特点,趋向两极极致:酷爱自由、强烈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和极端专制同时并存,耽于幻想、富有理想主义而又忍辱负重、坚忍不拔。
其核心特点是极富宗教性。
这些就是我眼中的俄罗斯人,一个绅士、真诚、勇敢的民族,他们身上有着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去往俄罗斯,切身的体会那里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