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 人物形象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896.63 KB
- 文档页数:20
记叙类文体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1.2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特点和人物形象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二章:记叙文的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和认识2.2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定义与分类记叙文的时间顺序与空间布局记叙文的叙述方式与语言特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实例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记叙文的理解第三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和分析人物形象的意识3.2 教学内容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人物形象与作者意图的联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第四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读人物形象的能力4.2 教学内容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人物形象的分析角度:性格特点、动机、发展变化等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联:冲突、矛盾、解决问题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五章:实战演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与技巧,独立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5.2 教学内容选取一篇记叙文,让学生独立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析结果,讨论不同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分析的要点和方法5.3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交流讨论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析结果点评指导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分析的要点和方法第六章:案例分析一外貌描写与人物形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外貌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关注细节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6.2 教学内容外貌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如何从外貌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描写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关联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外貌描写的作用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外貌描写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七章:案例分析二语言描写与人物形象7.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含义和情感的能力7.2 教学内容语言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如何从语言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语言描写与人物关系和冲突的关联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语言描写的作用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语言描写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八章:案例分析三动作描写与人物形象8.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动作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观察和推断人物性格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动作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如何从动作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动作描写与人物动机和冲突的关联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动作描写的作用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动作描写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九章:案例分析四心理描写与人物形象9.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理解和推测人物内心世界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心理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如何从心理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与人物情感和动机的关系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描写的作用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心理描写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反思和评估自己分析能力的习惯10.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技巧评估自己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个人反思法:学生评估自己的分析能力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总结与反思心得第十一章:拓展阅读与分析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深化对人物形象分析的理解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并比较不同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11.2 教学内容推荐拓展阅读的记叙文材料比较不同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特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不同手法表达人物性格和主题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分析角度案例分析法:学生分组分析不同的记叙文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法:学生之间分享阅读心得和比较分析第十二章:创作练习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创作练习实践人物形象的分析与塑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创作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作品12.2 教学内容创作练习的要求和指导如何创作具有个性化人物形象的场景和对话评估和反馈学生的创作成果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作练习的注意事项和技巧个人创作法:学生独立进行人物形象创作小组评估法:学生之间互相评估和提供反馈第十三章:批判性思维与写作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与写作13.2 教学内容批判性思维在人物形象分析中的应用分析与评论的结构和组织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写作指导法:提供分析和评论的写作指导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第十四章:综合评估与展示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综合评估展示自己对人物形象分析的理解和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展示的能力14.2 教学内容综合评估的要求和标准学生展示准备:选择合适的记叙文进行深入分析展示技巧和呈现方式:口头报告、PPT等14.3 教学方法个人准备法:学生独立准备综合评估的展示内容展示法: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和PPT展示评估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估展示成果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课程的学习收获和个人成长培养学生对记叙文中人物形象分析的持续兴趣和热情1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展望未来学习和研究方向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课程的重要内容和收获个人反思法: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组讨论法:学生之间分享心得和展望未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制了一个关于记叙类文体中人物形象分析的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记叙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记叙文的基本元素。
2.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记叙文,感知人物形象,培养审美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3. 精选记叙文文本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教授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2. 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精选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精选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提升:讲解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5. 课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课后练习文本的人物形象。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内容1. 人物形象的内在因素分析:性格、动机、背景等2. 人物形象的外在特征描述:外貌、语言、动作等3. 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联:推动故事发展、体现主题等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内在因素和外在特征。
2. 比较法:比较不同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联。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运用所学方法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八、教学步骤1.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内在因素和外在特征。
2. 比较讨论:比较不同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联。
3. 写作练习: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创作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4. 分享评价:学生互相分享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5. 总结提升: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教学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概括分析第1部分课程思维导图第 2 部分知识点及考点梳理和讲解什么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即人物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其核心便是人物性格。
也就是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
一篇文章中的人物有很多个,人物形象也各不相同,而分析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往往是把握全文主旨的重要途径。
【相关知识点】概括人物形象的常用术语(注意正反两类)(1)性格类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自尊自爱、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个性张扬、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于挑战、永不服输、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目光敏锐。
(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故步自封、妄自菲薄、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唯利是图、孤芳自赏)(2)拼搏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
(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3)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4)职责类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爱岗敬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严以律己。
(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贪生怕死)(5)品质类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知恩图报、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知错就改。
记叙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1.2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和步骤第二章: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培养学生对记叙文语言的敏感度。
2.2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语言特点记叙文的结构组成记叙文的写作技巧第三章: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外貌描写分析语言描写分析行为描写分析心理描写分析第四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重视和关注。
4.2 教学内容人物形象对故事情节的影响人物形象对主题的体现人物形象对读者的感染力第五章: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高效阅读和理解记叙文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快速浏览和略读技巧细读和精读技巧做笔记和总结技巧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人物形象分析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6.2 教学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记叙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人物形象分析心得。
教师点评和指导,总结分析方法与技巧。
第七章:人物形象的创作与表达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人物形象的创作与表达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人物形象的能力。
7.2 教学内容人物形象的创作原则与技巧学生进行人物形象创作练习,如编写人物小传、性格描述等。
学生分享作品,教师点评和指导。
第八章:课堂互动与拓展8.1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人物形象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的精神。
8.2 教学内容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题三关法中文记叙文包含许多有关人物形象的信息,为了从所提供的信息中提取出有价值的特征、把握人物形象特点,我们必须采取一种叫做“三关法”的思维方式。
该方法考量了人物在思想、性格、外貌三个方面,有效地展示了人物形象,并解释了文章的主题。
首先,记叙文要把握人物的思想。
思想是形成人物性格的重要因素。
作者可以从人物的讲话和行动中了解他的思想。
例如,人物多次帮助他人,表现出了他的知足精神;或者他反对不公正的地方,表现出了他捍卫正义的思想。
其次,记叙文要把握人物的性格。
通过观察人物做过的事情,可以判断他的性格是什么。
如果他多次帮助他人,就表示他是善良的;如果他勇敢地反对不公正,则表示他有勇气,是一个勇敢的人物。
最后,记叙文要把握人物的外貌。
作者可以根据人物的外貌以及别人对人物的叙述,来描述他的外表。
例如,他的肤色、体型、发型等。
这样,读者就可以对人物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并通过他的外表判断他的性格。
以上就是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题三关法的要点,它包括思想、性格和外表三个方面来解析人物形象,可以帮助读者把握人物形象的细节,便于读者理解文章的主题。
具体地说,思想反映了人物性格,性格体现了人物的特征,外貌提供了对人物形象的整体印象。
以著名小说《水浒传》为例来进行论证。
《水浒传》中有许多著名人物,它们都有它们独特的思想和性格,而且他们都有他们独特的外表。
其中,林冲、宋江、李逵是其中的三大主人公。
林冲的思想是勇敢和正直,他善于攻击,但有时也会不顾后果;宋江则是一个自私识大体谋的人,他勇敢和机智、勇敢,他愿意牺牲自己来保护百姓;而李逵则是一个勇敢而狡猾的人,他野心勃勃、喜欢出风头。
他们的外表也是不同的,林冲身高英俊,宋江的体型中等,李逵的头发有许多辫子。
以上就是《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题三关法》,通过三关法可以更好地了解记叙文中的人物,也可以更好地阐述文章的主题。
谈谈叙事作品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周忠文记叙文中的人物描述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露作品主题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述的方式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重正面描述,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正面描述,就是通过直接描述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入手,揭露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从肖像描述看性格。
俗语说,人如其面,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表现出来。
如《孔已己》中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连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这些肖像描述,活画出孔已己懒惰、死要体面的性格特点。
从语言描述析性格。
言为心声,人物的言语可以透露其性格特征。
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对中举前的范进骂他:“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后来,范进中了举,他又大加赞美:“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胡屠户的语言显示了他前倨后恭、欺贫爱富的性格特点。
从行动描述品性格。
动作描述,也可显示人物思想性格。
如《范进中举》描述胡屠户接过范进给的两锭银子,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牢牢的”,一边“把拳头舒过来”,假意推辞。
这样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他虚假、贪钱的性格特点。
《孔已己》中写孔乙己到酒店饮酒,在酒客的嘲笑声中,“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活画出孔已己对酒客们的不屑和自己死要体面的性格特征。
从心理描述知性格。
人物的心理描述,也可以折射出人物性格。
如《最后一课》描述小弗朗士,“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莫非这样就算了吗?我之前没有好勤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滑冰……想起这些,我何等后悔!我这些讲义,语法啦,历史啦,适才我还感觉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此刻都恍如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在六年级的记叙文中,人物形象是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分析,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下面是一个关于人物形象分析的例子,具体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
主要的人物有小明、小红和老师张老师。
小明是一个热心助人的男孩,他总是愿意帮助别人。
小红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她善于观察和理解别人的情感。
张老师是一位严厉但又正直公平的老师,她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关心并鼓励他们。
首先,小明是一个热心助人的男孩。
他总是乐于帮助别人,尤其是那些遇到困难的人。
在故事中,当小红遇到烦恼时,小明第一个知道,并主动过去询问她的情况。
他用心倾听,安慰她,并给予了她一些建议。
小明的热心助人的特点让人们感到温暖和感激,也使他成为了故事中的关键人物。
其次,小红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
她善于观察和理解别人的情感,特别是身边人的需要。
在故事中,当小红由于件事而感到困惑和烦恼时,她不愿意与人分享。
然而,小红的同学们都注意到了她的情绪变化,并主动关心她。
小红的乖巧可爱让她容易被人们接近,并帮助她解决问题。
她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老师张老师是一个严厉但又正直公平的老师。
她对学生的要求一直都很高,但同时也关心他们的成长。
在故事中,当小红的成绩开始下滑时,张老师第一个注意到了这一点,她不仅及时与小红交流,了解问题所在,还给予了她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张老师的形象展示了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感和关怀,也让人们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通过以上对六年级记叙文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小明、小红和张老师这三个角色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优点。
小明的热心助人让人们感到温暖,小红的乖巧可爱展示了人的内心世界,而张老师的严厉正直公平让人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这些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分析不仅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对其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和深入思考。
记叙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人物形象描绘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3. 记叙文人物形象描绘的鉴赏技巧4. 实践练习:分析指定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和鉴赏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3. 实践练习法: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指定记叙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记叙文基本概念、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和鉴赏技巧等内容。
2. 案例文本:准备若干篇记叙文作品,用于分析和实践练习。
3. 实践练习材料:为学生提供指定的记叙文作品,供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和鉴赏技巧,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指定的记叙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4. 反馈与总结:对学生实践练习的结果进行点评,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要点。
注意: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2. 培养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七、教学内容:1. 人物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意义2. 人物形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3. 人物描写手法的分类和作用4. 实践练习:分析指定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人物形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和作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成果。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详细
1.主人公形象:主人公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通常是故事中的英雄,担负着冲突解决和问题解决的责任。
主人公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性格特点、外表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方面。
例如,在记叙文《勇往直前的小鸟》中,
主人公小鸟要面对风雨洗礼,表现出坚强、勇敢的一面,这是小鸟形象的
鲜明特点。
2.反派形象:反派是主人公的对立面,通常是故事中的恶人,用来制
造冲突和紧张感。
反派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狡猾、阴险、残忍等负面特点。
例如,在记叙文《危机在前的母狐狸》中,母狐狸的形象就是一个反派,
它虽然是母亲,但为了自己的孩子,它可以不择手段地攻击其他动物,直
到它的孩子得到食物为止。
3.朋友形象:朋友是主人公的忠实支持者和帮助者,在故事中起到扮
演辅助主人公解决问题的角色。
朋友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善良、忠诚、乐
于助人等正面特点。
例如,在记叙文《初次见面的好友》中,主人公初到
一个陌生的城市,遇到了一个善良热情的小伙伴,他帮助主人公了解这个
城市的情况,并一起度过了难关。
4.伙伴形象:伙伴是和主人公一同经历故事的人物,和主人公有着共
同的目标和使命,共同努力、奋斗。
伙伴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聪明、勇敢、乐观等特点。
例如,在记叙文《螃蟹找队友》中,螃蟹要找到一支足够强
大的队伍一起打败敌人,最后它找到了一只智慧过人且勇敢无畏的小鱼,
两个人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目标。
以上是对中考记叙文中常见的几种人物形象的详细分析。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刻画,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中的人物。
文学类文本之人物形象分析【知识梳理】1、常见设问方式(1)请概括张老师的人物形象。
(此问直接答形象即可)答案:张老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正直、有原则的老师。
(2)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张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此题需要先归纳人物形象,再对应人物形象逐条分析。
)答案:①张老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正直有原则的老师。
②从张老师每天中午到教室陪伴同学们完成作业可以看出张老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
③从张老师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关爱学生的人。
④从张老师拒收家长的红包和礼物可以看出张老师是一个正直、有原则的人。
注意:(1)人物性格的表达形式,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且尽量用到三个或三个以上,还要注意多个角度概括;(2)抓住重点,有主到次;(3)分点概括,要点之间不要出现近义词;(4)先概括形象,再具体分析。
做到结合文本,用到三个以上,从不同角度表达,全面、客观、公正。
2、如何归纳人物形象答题方法:①根据人物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②抓住具体人物描写手法推断人物形象;③结合人物身份职业地位揣摩人物形象;④通过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得出人物形象;【积累与运用】老师的优秀品质:(1)认真负责、关爱学生(2)严慈相济、温柔善良(3)风趣幽默、教导有方父母的优秀品质:(1)坚强独立、吃苦耐劳(2)温柔善良、待人和善(3)关爱孩子、教子有方医生的优秀品质:(1)(2)(3)警察的优秀品质:(1)(2)(3)答题格式(1)XX是一个(……)(……)(……)的人。
从……可以看出XX……;(2)他做了……(事件),表现了他……的性格(形象)(3)通过……描写,表现了他……的性格(形象)【例题精讲】干净刘建超①欧阳市长急匆匆从家里出来,冒着雨钻进越野吉普车,嘴里还嘟囔着,可惜那一池子热水了,没有泡成澡。
②司机小马脚下一踩,汽车闪电般钻进雨夜。
③突如其来的暴雨,恶魔般地袭击了这座城市。
制定完防涝应急预案后,欧阳回到家,媳妇刚给放好了一池子洗澡水。
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题三关法
人物形象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文学分析方法,能够深入解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故事中,主要人物尤其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而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题三关法更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剖析文本中的人物。
首先,要深入剖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需要从“三关法”出发,即从性格、社会形态以及人物动机三方面进行剖析。
性格关法需要对人物的表现、性格、心理特质和抉择等内在特征进行分析,从而给出一个完整的性格形象。
社会形态关法需要从文本中开展社会文化背景的描写,以及揭示当时读者不可知的社会发展历史等内容,从而剖析出人物的社会形态。
人物动机关法需要对人物的行为及其动机进行剖析,从而探究其内在的动机所在,进而深入了解其行为的内在原因。
因此,从性格、社会形态以及人物动机三个关键方面进行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能够更有效地剖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比如,《倩女幽魂》中的杨玉环,通过性格关法,可以描述她的美丽、善良、忠贞不移,也能分析她的骄傲、自大和卑怯等内心特质;通过社会形态关法,可以描写她所处的封建社会背景,以及了解当时的宫廷文化;通过人物动机关法,可以深入了解杨玉环对于爱情和自由的坚守,以及她对这两者的向往与期待。
此外,在进行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时,还需要注意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即观点的综合性。
由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涉及到许多内容,因此,
在进行分析时,有必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以便得出更完整的人物形象。
总而言之,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题三关法是一种有效的文学分析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洞察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内涵,丰富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从而为读者赋予文本独特的情感内涵。
初一记叙文人物形象
在初一记叙文中,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人物形象不仅仅是描述他们的外貌,还包括他们的性格、行为、语言以及他们与周围人物的关系。
首先,对于人物形象的描绘,可以从外貌特征开始。
例如,你可以描述你的主角"小丽",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眼神里充满了纯真和好奇。
她的皮肤白皙,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总是喜欢把它扎成两个小辫子。
此外,小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她总是穿着整洁的校服,让人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个热爱学习和遵守纪律的学生。
其次,要深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以小丽为例,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女孩。
她总是对生活充满热情,乐于助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同时,她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遇到困难时总是会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达到目标。
再者,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来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小丽在面对问题时总是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说话有条不紊,逻辑清晰。
在行动上,她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一旦决定要做的事情,就会立刻付诸行动。
最后,要注意人物与周围人物的关系。
以小丽为例,她在学校里有很多朋友,因为她总是能带给人们正能量。
同时,她也尊重老师,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在家里,她与父母关系融洽,经常和父母分享学校里的事情。
总的来说,初一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需要从外貌特征、性格特点、
行为语言以及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描绘,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记叙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记叙文。
2.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能够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记叙文的定义、分类、要素等。
2. 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3. 实践练习:分析一组记叙文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总结其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引入一篇记叙文文本,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记叙文的特点和魅力。
2. 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向学生解释记叙文的定义、分类、要素等,使其对记叙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讲解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向学生介绍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分析方法,并引导学生如何在文本中寻找相关信息。
4. 实践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组记叙文文本,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实践练习进行点评和反馈,帮助其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记叙文。
2. 学生能够运用人物形象分析方法,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3. 学生对记叙文阅读产生兴趣,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五、教学资源:1. 记叙文文本:准备一组具有不同特点的人物形象的记叙文文本,供学生实践练习使用。
2.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3. 学习资料:提供相关的人物形象分析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
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人物形象,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人物的行为和语言,进一步深入理解人物性格。
3. 小组竞赛:设计一个小竞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完成相关题目,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西师大版2022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专项竞赛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一张桌子125元,一把椅子a元,买45套.(1)45a表示.(2)125﹣a表示.(3)45套桌椅一共用多少钱?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4)当a=65时,45套桌椅一共要多少元?2. 绿草能更新空气,1平方米绿地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幸福小区共有860平方米的草坪,每天能释放氧气多少克?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3. 小宁和小张参加1000米赛跑,小宁平均每分钟跑150米,小张平均每分钟跑160米。
开跑5分钟后,小宁比小张少跑多少米?4. 《童话故事》的单价是18元/本,买123本需要多少元?5. 小红和小明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一条公路相向而行。
小红每分钟走65米,小明每分钟走60米,45分钟后两人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先画图分析,再解答)6. 工程队修一条路,每天修56米,修了8天后,剩下的比修好的多250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7. 100粒大米约重4克。
照这样计算,一亿粒大米约重多少克?500克大米可以供一名成年人生活一天,全国13亿人如果每人少浪费一粒米,节约的粮食可供一名成年人生活几天?8. 一块方形的水稻试验田,边长200米,这块试验田共产水稻36000千克,平均每公顷产水稻多少吨?9. 一列火车长400米,以150米每分钟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长1100米的桥,需要多久?10. 曲芹和曲芳是两姐妹,曲芹从家步行到学校,每分走60米,走了6分后,曲芳从家骑自行车去追曲芹,结果在距家960米的地方追上曲芹。
曲芳骑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11. 文具店一共运进576支钢笔,卖出116支后降价处理,钢笔20元/支。
王老师带了9000元,能买走剩下的所有钢笔吗?12. 修路队计划每天修路60米,15天修完,实际每天修75米。
照这样的进度,几天能修完?13. 妈妈有一次在商场购物,买了一台电视用去5460元,买了一台打印机用去1068元,买了3件被套,每件210元,妈妈一共用去了多少元?14. 体育用品店每个足球的售价是61元,王老师带了550元再多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元?15. 《故事大王》上下2本为1套,学校阅览室买了54套,共付出2322元。
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题三关法近年来,随着泛读教育的普及,记叙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物形象的分析也被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所强调。
本文从记叙文的第三关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深入理解记叙文的富有感染力,进而提高记叙文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首先,我们从文章中获得人物形象的信息,借此了解其动机,认识其性格特点。
记叙文中,有时作者会通过人物的话语来传达人物的一些心理和态度,这也是获取人物形象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另外还可以通过其行动、言行,以及对其他人物的态度来推断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思想。
其次,要做到深入理解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要结合文本的环境背景,综合分析人物行为与背景之间的因果关系。
分析人物形象,最紧要的是要把握人物性格定位和行为与其历史背景、社会文化环境等有机统一在一起,从而更好地了解其个性结构和动机。
最后,认识人物形象的过程,应当注意文学作品的诗性特质,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和理解其人物在文章情节和文学用意中的主体性地位。
因此,要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就不能把人物形象的分析完全拆分到一个个的枝叶上,而是要把它们融入文本整体之中,以构建整的人物形象系统。
简而言之,要做到深入理解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就要把它们结合文本的环境背景、综合分析人物行为与背景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文学作品的诗性特质,不能把人物形象的分析完全拆分到一个个的枝叶上,而是要把它们融入文本整体之中,以构建整的人物形象系统,以此来深刻理解记叙文的富有感染力,进而提高记叙文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从记叙文的第三关出发,深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是提高记叙文的阅读与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从文章中获得人物形象的信息,结合文本的环境背景,综合分析人物行为与背景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文学作品的诗性特质,不能把人物形象的分析完全拆分到一个个的枝叶上,而是要把它们融入文本整体之中,以构建整的人物形象系统。
这样,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记叙文的富有感染力,获得真正的读者体验,进而提高记叙文的阅读与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