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中的美学与艺术

  • 格式:docx
  • 大小:123.28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与艺术文化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悲剧中的美学与艺术

姓名:林晓雯

学号:201525120110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班级:2015级地理信息科学1班课程:美学与艺术文化

老师:王新锋

日期:2016年12月6日

摘要:悲剧的美首先最强烈的体现在新生力量的代表人物身上,体现在一种悲剧精神中,悲剧精神或悲剧眼光,是现代美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论题,这是一种正视人生苦难,反抗命运和邪恶势力的捉弄,争取人的自由时伟大而崇高的精神。因为悲剧是历史的最高要求,是最高的价值取向,显示出人类进步的伟大精神力量,因此正如《批评的解剖》中所言:悲剧的特有光辉和感奋来自渗透在悲剧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一个人只有当它在具有悲剧性的时候,他才有可能是幸福的,只有当它具有悲剧性的时候,他活出的才是真正的自己,而人的本真存在,在与世界做对抗的时候,势必要被毁灭,要被颠覆。

关键词:悲剧;喜剧;美学

悲剧中的美学与艺术

1 何谓悲剧

狭义上上来解释,悲剧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广义上,悲剧是一种审美范畴和艺术类型。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对其有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而鲁迅先生则认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此中西方在悲剧的定义上并没有很大的出入,其内容都是将人类的生活用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那么悲剧的内容势必源自于人类的日常生活,观众对于悲剧的审美体验在本质上是源于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大多数悲剧理论,都给悲剧以极高的地位:“诗艺的冠冕”,“文艺的顶峰”,诸如此类。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悲剧利用了复杂情节的调动,使观众成为了一个感受命运的共同体,使观众具有相当的凝聚感,也就是所谓“行动的统一体”,而使他们激发了恐惧以及同情,这两种情感使观众“使某种过分强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里的健康。”从亚里士多德之外,黑格尔、叔本华、尼采,都对此提出过自己的解释。尽管说法不一,有一点似乎是共同的:悲剧在诸艺术种类中之所以具有极高的地位,在于它做着其他艺术所不能做的事,在于它所达到的独一无二的效果。

2 何谓美学

而美学是一个纯西方意识形态背景下的一个人文学科,脱胎于哲学学科,由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于1750年首次提出。鲍姆加登当时为美学学科所做的规定即“感性学”或“美感学”,并明确列出了美学应该研究什么、不研究什么的学科戒律,其中最重要的学科理念,就是用理性特别是哲学思辨来研究审美感性的一整套学科。

当时的学者普遍认为人类的审美活动是出自生理感官的本能,而后来的美学已经修正了这一观念。鲍姆加登提出美学的背景是有感于以往的哲学史愈来愈往纯理性的方向发展,而忽略了低级认识能力-感性能力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绝不可为认识论所忽视。因此

他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很专门的学科,并将那种系统的哲学研究方法,特别是富含理性和科学主义学术精神的方法带入到研究人类的低级认识能力-感性能力的维度里去。而审美领域和审美现象正是长期以来被哲学家们所忽视,大概正是因为哲学家们想当然地将审美视为一种简单和不需。

从当代人的角度看,鲍姆加登的这个呼吁多么具有前瞻性。因为审美的感官能力不仅没有比理性或哲学思辨的能力更低级或肤浅,反而比那种单纯的通过理性或科学实证作为中介的知识认知机制复杂许多,也比道德价值判断要更加复杂。也就是说,“真善美”中的“美”比前两者显得诡谲莫测。

3 悲剧之所以存在美感的原因

3.1 悲剧能够给受众带来审美快感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通过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净化。怜悯和恐惧都是痛苦的情绪,受众可借悲剧的力量将负面情绪宣泄出来,从而得到释然——这种释然,便是悲剧带来的审美快感之一。

按照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来分析,“净化”的作用实质上是,人们由悲剧产生的恐惧与怜悯是指向受众自己的。人们在欣赏悲剧的同时,激发了“无意识”中潜在的惧怕和怜悯。这种感情在欣赏悲剧时得到了象征性释放,然后按照人们正常的情绪宣泄方式比如哭一下,从而获得快感。

西方悲剧存在审美功利性,能够满足人们动物性的快感,并升华成审美快感。普罗米修斯被钉在高加索悬崖上所遭受的苦难、俄狄浦斯终究没能避免杀父娶母的厄运、美狄亚杀情敌和杀子的残忍,这些毁灭性的悲剧事件和行为让人们产生生理上的痛感之后,随即导致了心理上的恐惧,从而产生了一种动物性的快感,即个体生命力自由展现的情绪体验。也就是说,在这种情绪中,人类的本质力量受到了压抑和阻碍,但是动物性的个体生命力得到了自由实现。

而人伦性快感是中国古典悲剧审美的特点,它涉及到中国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承递,以及在这种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中如何认识和体验各种人伦关系法则,并进而体验到一种人伦性快感。《窦娥冤》中窦娥所遵从的是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事公姑,敬夫主,和妯娌,睦邻坊。她认为“好马不鞲双鞍,烈女不更二夫”,应该“百

年同墓穴,千里送寒衣”,而“旧恩忘却,新爱偏宜;坟头上土脉犹湿,架儿上又换新衣”则是可悲可耻;临上刑场还要求改道怕婆婆见到自己而伤心。

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宗法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严格的社会等级和角色决定了他们的地位。在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中,正是通过悲剧人物遵循这些外在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和内在的伦理道德观念却相反地导致了悲剧性事件引起我们的反思,不断完善个体性的情感体验和伦理道德意识,并使之上升为一种普遍遵循的伦理道德观念,个体就会在其中体味出一种人伦性的满足感。

3.2 悲剧具有喜剧通常不具备的启迪性质

悲剧往往具有相对宏大的叙事,它常常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压倒个体化的情绪,往往配合以较强的戏剧张力,来揭示或者试图揭示现实生活存在的困顿、疑惑、命运、人生种种,容易折射出大于个体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欣赏者感受到情感共鸣。比如我们看《活着》、《白鹿原》之类作品,看到的不光是个人的悲惨命运,更有时代,社会,历史的背景在其中。换句话说,让受众有一种“有所悟,有所得”的感受,由此获得快感。

喜剧比较容易被归结于个体的成功,顺利或者幸运。喜剧没有悲剧那样深沉地冲击人心,你顶多笑笑就过去了,多年以后,你最多只能记起其中让你感到好笑的桥段。而悲剧的作品,不仅能让你回味,而且更多地还会使你思考造成这样结局背后的原因和背景,悲剧往往能让你思考更多的东西,而不只是让你做几副面部表情就过去了。

为何会有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是因为人在认知上有自利性(self-serving)倾向,喜欢把好结果归结于个人的品质和优点,把不好的结果归结于环境因素和他人。或许因为这样的倾向,我们在看悲剧的时候,也就比较容易注意到悲剧背后的复杂性,而喜剧的喜,往往仅存在于角色之内。

3.3 形式超越内容

悲剧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来创造一种心理距离,也就是要求人与外物分离。比如时间、空间、人物、情境的异常性或者遥远性。反正会让你清楚知道,这些悲剧没有真实发生但有可能发生。这样你才会有心情去欣赏它。人们在悲剧中“体验”否定和失去的感受,而不是肯定和获得的快乐感受,这是一种“不为我所得,但为我所赏”的快感。人们经常会因为得不到某种想要的东西或者珍贵的东西丢失,而对它产生更深的欣赏和眷恋,对它的价值更加肯定。正如利普斯所说,“我已丧失者,我不仅目前依然能享受,并似乎更热烈地在享受。它业已丧失,它的价值尤其令我感动;这一点能加强悲痛,不过也能加强喜悦。假设失物仍然为我所有,也许我就很少甚或不会看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