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障碍性疾病
- 格式:pptx
- 大小:273.58 KB
- 文档页数:24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儿童营养需求儿童的营养需求与成人有所不同,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等。
营养需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儿童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免疫系统的发育上。
因此,在疾病状态下,儿童的营养需求可能会有所改变。
营养不良是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之一、营养不良可以导致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认知能力减退等问题。
因此,为了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承担护理工作的人员需要了解儿童的营养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二、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之一、在儿童中,贫血可以导致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这时,护理人员应关注儿童的饮食摄入情况,提供富含铁质的食物,并监测儿童的血红蛋白水平。
2.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症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冬季和日照不足的地区。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等骨骼发育异常。
护理人员应鼓励儿童户外活动,曝露于阳光下,并保证适当的维生素D摄入。
3.贫血:贫血在儿童中常常与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
护理人员应关注儿童的饮食摄入情况,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并适当补充铁剂和红细胞生成素。
对于患有营养障碍性疾病的儿童,正确的护理和营养干预非常重要。
以下是针对不同营养障碍性疾病的护理建议:1.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1)提供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瘦肉、豆类等。
(2)鼓励儿童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并适当补充铁剂。
(3)监测儿童的血红蛋白水平,并及时调整饮食和营养干预方案。
2.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的护理:(1)鼓励儿童户外活动,曝露于阳光下,以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2)提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牛奶、鸡蛋等。
(3)根据儿童的情况,适当补充维生素D。
3.贫血患儿的护理:(1)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蔬菜等。
(2)适当补充铁剂和红细胞生成素,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儿童营养-营养障碍性疾病诊疗与护理一、选择题1小儿能量需要中,占比例最多的是[单选题]*A.消化吸收食物所需B.生长发育所需C.基础代谢所需√D.活动所需E排泄所需2 .母乳喂养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蛋白质的量是[单选题]*A1OgB.8gC.6gD.4gE.2g√3 .患儿,男,8个月,母乳喂养,6个月起添加辅食,为了保证其生理需要其每日摄入热卡为[单选题]★A.80kca1∕kg4 .100kca1∕kg√C.110kca1∕kgD.120kca1∕kgE.150kca1∕kg4.小儿能量代谢中特有的能量需要是[单选题]*A.基础代谢B.生长发育√C.活动所需D.食物特殊动力作用E.排泄所需5.母乳中可增进小儿免疫功能的成分是[单选题]*A.乳酪蛋白B.不饱和脂肪酸C.甲型乳糖D.乳脂酶E.乳铁蛋白√6 .母乳喂养儿患佝偻病较人工喂养儿少的原因是因为母乳中[单选题]*A.含维生素D多B.含钙多C.含磷多D.钙、磷比例适宜√E.以上都不是7 .下列不属于母乳喂养优点的是[单选题]*A.营养丰富8 .增强婴儿免疫力C.促进婴儿脑发育D.喂哺方便E.促进母亲恢复排卵√8 .母乳喂养可促进婴儿肠道生长的细菌是[单选题]*A.乳酸杆菌√9 .肺炎链球菌C.葡萄球菌D.大肠埃希菌E.空肠弯曲菌10 下列数值中,反映婴儿每日每千克对能量和水的需要量的是[单选题]* A377kJ(90kca1),80m1B.418kJ(100kca1),150m1√C.439kJ(105kca1),180m1D.460kJ(100kca1),150m1E.502kJ(120kca1),200m111 .应在婴儿饮食中添加米汤及稀粥的婴儿月龄是[单选题]*A.6~8个月V12 4~6个月C.1~3个月D.14个月E.10~12个月A.人乳中含蛋白质多,尤其是酪蛋白明显高于牛奶B.人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KC.人乳中虽不含脂肪酶,但其颗粒细小,故易消化吸收D.人乳中含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锌含量明显高于牛奶E.人乳中学廉含量较高,且以乙型乳糖为主√12.可提高小儿免疫力的母乳成分是[单选题]*A.乳酪蛋白B.不饱和脂肪酸C.甲型乳糖D.矿物质E.乳铁蛋白√13 .现有一袋(50Og)全脂奶粉,欲配成鲜奶的浓度,应加水[单选题]* A1OOOmIB.2000m1C.3000m1D.4000m1√E∙5000m114 .3个月婴儿,体重5kg,人工喂养儿,最佳奶方为[单选题]*A.鲜牛奶45Om1,糖50g,水IOOrnIB.鲜牛奶50Om1,糖40g,水250m1√C.鲜牛奶550m1,糖30g,水200m1D.鲜牛奶600m1,糖48g,水300m1E.鲜牛奶600m1,糖44g,水100m115.关于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从少到多B.由稠到稀√C.从细到粗D.由一种到多种E.患病期间不添加新的辅食16.(共用题干)某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2.6kg,身长50cm,面色红润,哭声响亮,一般情况良好,现采用母乳喂养。
儿科学儿童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一、儿童营养基础(一)能量来源:三大营养素氧化供能——糖、脂肪、蛋白质;每克营养素可供能量:糖——4kcal(16.74kJ)脂肪——9kcal(37.66kJ)蛋白质——4kcal(16.74kJ)1kcal=4.184kJ;1kJ=0.239kcal每日总能量=以上5部分之和;1岁以内婴儿平均每日每千克体重所需能量:95~100kcal;年龄越小,相对总能量需要越多;1岁以后每3岁减少10kcal,15岁达成人需要量。
(二)营养物质的需要1.宏量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糖类:儿童膳食中,糖类所供给的能量比例,婴儿期一般占总能量的40%~50%,2岁以上应占总能量的55%~65%。
脂类: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比例:6个月以下婴儿为45%~50%,6个月~2岁为35%~40%,2~7岁为30%~35%,7岁以上为25%~30%。
蛋白质:婴儿期需要量约为1.5~3g/(kg·d)。
2.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3.膳食纤维4.水(三)水的需要婴儿体内水分占其体重的70%~75%,较成人(60%~65%)为高。
年龄越小相对需水量越大。
婴儿期平均需要量为150ml/(kg·d)以后按每3岁减少25ml/(kg·d)推算12岁后及成人约为50ml/(kg·d)【例题】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中,属于小儿所特有的是A.基础代谢B.生长发育所需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D.活动所需E.排泄损失能量[答疑编号700349040101]【答案】B【例题】一岁以内婴儿每日每公斤所需要的总能量约为A. 70kcalB. 90kcalC. 100kcalD. 120kcalE. 150kcal[答疑编号700349040102]【答案】C(四)小儿液体疗法1.小儿液体平衡特点(1)小儿体液总量及其分布:不同年龄小儿体液总量及分布(占体重的%)年龄细胞內液量细胞外液合计体液总量间质液量血浆量足月新生儿35 37 6 43 781岁婴儿40 25 5 30 702~14岁40 20 5 25 65成人40~45 10~15 5 15~20 55~60(2)体液的电解质组成:①细胞外液:以Na+、Cl﹣、HC03﹣为主,其中Na+占外液阳离子总量90%以上;②细胞内液:以K+、Mg2+、HPO42﹣和蛋白质等离子为主,K+处于离解状态,体内总钾量的98%在细胞内。
2023《儿科护理学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营养障碍性疾病概述•营养障碍性疾病对患儿的影响•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评估•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措施目•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家庭护理与教育•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预防保健策略录01营养障碍性疾病概述营养障碍性疾病是由于摄入、代谢、转运或利用营养素异常导致的疾病,涉及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免疫功能等多方面。
定义营养障碍性疾病包括营养不足、营养过剩、营养不均衡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全球范围内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营养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现状在我国,婴幼儿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问题并存,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流行病学现状病因与机制•营养不足•长期摄入不足:如贫困、食物短缺等导致机体缺乏必要营养素,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消化吸收障碍:如胃肠道疾病、感染等导致营养素吸收不良。
•营养过剩•过度喂养:家长对婴幼儿喂养过度,导致体重增长过快,引发肥胖等问题。
•饮食结构不合理:高糖、高脂、高热量食品过度摄入,导致营养不均衡。
•营养不均衡•饮食单一:长期摄入单一食物,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影响生长发育。
•偏食挑食: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机体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素。
02营养障碍性疾病对患儿的影响1 2 3营养障碍性疾病导致患儿体内营养素缺乏,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不达标,牙齿发育不良等。
生长发育迟缓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且疾病恢复时间较长。
免疫力下降部分营养障碍性疾病可导致患儿器官功能障碍,如肝肾功能障碍等。
器官功能障碍03学习困难营养障碍性疾病影响患儿大脑发育,导致学习困难,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01自尊心受挫由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身体发育落后于同龄人,可能影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心理问题。
02情绪不稳定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如焦虑、抑郁等。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身体状况可能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如与同龄人相处困难等。
【卫生保健】学龄前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及预防一、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一种程度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同时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缺乏的特点。
是儿童早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1.发病原因:2.临床表现:①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消失②身高发育停止或减慢。
身高发育障碍迟于体重减轻出现,一旦出现则为长期营养不良的后果③毛发干枯,皮肤失去弹性,面色萎黄、精神差、乏力、少动懒言、反应迟钝④下肢或全身凹陷性水肿3.可通过体格测量指标评价,包括:年龄别体重(W/A):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2倍标准差,则为低体重。
年龄别身高(H/A):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均数的2倍标准差以下,则为生长迟缓。
身高别体重(W/H):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以下,则为消瘦。
4.预防:①平衡膳食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③保持充足的睡眠④加强体格锻炼⑤重视疾病预防⑥定期进行体格测量二、单纯性肥胖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超重和肥胖的儿童不断增多,单纯性肥胖日益成为受关注的儿童健康问题。
1.发病原因:2.可通过体格测量指标评价,包括:年龄别体重: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童体重均值>20%为轻度肥胖,>30%为中度肥胖,>40%为重度肥胖,>60%为极重度肥胖3.预防:①平衡膳食,少吃高热量食物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③勤运动。
增加儿童的日常性体能活动和有氧运动,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④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变化三、缺铁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因铁摄入不足或吸收减少,使体内铁储备缺乏,可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缺铁性小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发生。
1.发病原因:2.临床表现:①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较明显。
②精神差,易疲劳,食欲减退,不爱运动③有认知、情绪、行为等障碍,并产生持久性不良影响④肝脾、淋巴结肿大,可出现心脏杂音⑤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易合并感染3.贫血标准:0-6岁儿童贫血:血红蛋白<110g/L轻度:90-110g/L,中度:60-89g/L,重度:30-59g/L,极重度:<30g/L4.预防:①饮食治疗,多吃含铁食物及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维生素A缺乏病概述:维生素A缺乏病(v让aminAddckncy)目前仍是不发达国家中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儿童的主要疾病之一。
其临床表现除了皮肤粘膜改变(如毛囊角化、角膜软化等)和影响视网膜上视紫红质更新引起夜盲外,还能在此之前出现免疫功能损伤,导致易感性上升,这种“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现象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国儿童中维生素A缺乏病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在边远农村地区仍有群体流行,亚临床状态缺乏现象还相当普遍。
[诊断要点]1.眼部表现眼部的症状和体征是维生素A缺乏病的早期表现。
夜盲或暗光中视物不清最早出现,但往往不被重视,婴幼儿也常常不会叙述。
上述暗适应力减退的现象持续数周后,开始出现干眼症的表现,眼结膜和角膜干燥,失去光泽,自觉痒感,泪减少,眼部检查可见结膜近角膜边缘处干燥起皱褶,角化上皮堆积形成泡沫状白斑,称结膜干燥斑或毕脱斑(Bitotsspots)。
继而角膜发生干燥、浑浊、软化,自觉畏光、眼痛,常用手揉搓眼部导致感染。
严重时可发生角膜溃疡、坏死、以致引起穿孔,虹膜、晶状体脱出,导致失明。
这些表现多见于小年龄儿童罹患消耗性感染性疾病如麻疹、疟疾等之后,多数为双侧同时发病。
2.皮肤表现开始时仅感皮肤干燥、易脱屑,有痒感,渐至上皮角化增生,汗液减少,角化物充塞毛囊形成毛囊丘疹。
检查触摸皮肤时有粗砂样感觉,以四肢伸面、肩部为多,可发展至颈、背部甚至面部。
毛囊角化引起毛发干燥,失去光泽,易脱落,指趾甲变脆易折、多纹等。
3.生长发育障碍严重维生素A缺乏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主要是骨骼系统的生长发育。
表现为长骨增长迟滞,同时齿龈发生增生和角化,影响成釉质细胞发育。
临床表现为身高落后,牙齿釉质易剥落,失去光泽,易发生龋齿。
由于颅骨、脊椎骨发育受阻而神经系统发育照常,使两者不相称,引起脑和脊髓组织受压,导致颅内压增高和脊神经萎缩。
4.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在维生素A缺乏早期甚或亚临床状态缺乏时,免疫功能低下就已经可能存在,表现为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高,且易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