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研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无疑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这样一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详细的阐明表达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组成的。那么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呢,就是以这样一部著作作为标志的。在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11次集体学习。那么这一次学习的主题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的认识国情,更好的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的趋势。更好的推进各项工作。

那么总书记强调,在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过程之中,要原原本本的学习,和研读原著。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原原本本的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呢?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这样一个过程之中。我们所接触多的马克思主义各种各样的,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马克思主义他们有一些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有些给马克思主义附加了很多错误的观点。

就是实际原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附加在他名下的,认为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所以通过学习原著,通过学习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他们真正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这样一个阐述和表达。

那么在这样一个学习原著的经典著作的过程之中,我们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个原则我们把它概括为叫四个分清:就是分清楚有四种关系。这四个分清是指哪四个分清,第一个是分清哪些是需要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哪些原理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分清是要分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就是有一些观点是马恩,革命导师当时已经提出来。当时随着世界历史,随着这个形式,随着现实的变化,我们要根据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不断对它进行丰富和发展,那么这样一些著作呢,

这样一些观点呢,我们称之为叫做结合新的理论,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这样一个判断。这是第二个分清。

那么第三个分清,是要分清哪些是需要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比如说我们曾经一度以为,马克思主义的它的核心,或者是它的全部的内容,就是阶级斗争,就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那么这个观点,究竟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本人的观点?那么我们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可以发现,那么阶级斗争学说,它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最为核心的观点。阶级斗争只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工具。

所以说对于这样的一些观点,我们要破除对它教条式的理解,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教条式理解,这是第三个分清。那么第四个分清呢?是要分清哪些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就是说有很多观点,它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流传过程之中,我们的敌人也好,我们这个革命阵营内部的人也好,有时候不知不觉的,有意的或者无意的,给马克思主义附加了一些观点。那么这些观点呢,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根本没有提到过,所以这个观点就有损于马克思主义的这样一个真正的原始的这样一个面貌。所以我们要澄清这样一些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所以说这四个分清是我们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原著,堵经典它一个最基本的方法论。那么今天这个课上,我们就按照这四个分清这样一个基本的精神,基本的立场,去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样一部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那么今天我们主要打算从四个问题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那么第一个大问题呢,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第二个大问题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结构,理论主题和基本观点。第三个大问题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意义。那么第四个最后我们讲一个结语,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

那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大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我们知道马克思他并不是天生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就是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这个学说之前,他还受到很多思潮,受到当时很多同时代的思想家,社会思潮的影响,他是不断的在个人思想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最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知道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那么他的大学

生涯,大首先学习的是法律,我们一直认为马克思是个哲学家,是个哲学博士。但他开始学习的是法律,后来他接触到了德国这个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著作,他一下就迷上了这个哲学。他给他父亲的一封信上介绍,他说离开了哲学我一步也不能前进,一步也不能前进。所以马克思就迅速转入到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之中。

当时欧洲的思想界出现了一个,很有朝气很有生命力这样一个团体,理论团体。这个团体有当时年龄不大,年轻的这样一批理论家和思想家学者组成,我们称之为青年黑格尔派。就他们认为,是继承发展了黑格尔的学说。并且他们有一个学术的共同体,我们称之为青年黑格尔派。那么马克思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很多思想家都保持了很密切的这样一个学术联系。生活联系。

那么马克思他的一个博士论文,就是1842年他获得了一个博士论文,这个博士论文的题目,叫做伊壁鸠鲁和得谟克利特在自然哲学上的差别。这个伊壁鸠鲁和得谟克利特都是古希腊哲学家。那么马克思通过比较这两个人的学说,他得出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人的主体意识,人的自我意识是最宝贵的,我们要弘扬人的主体意识。高扬人的主体意识,这样一个观点,这样一个学说,就很显然受到了当时青年黑格尔派思想这样一个影响,那么这个时期,就是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就是1842年的时候,这个时候马克思很年轻,24岁,就获得博士学位。哲学博士。

那么这个时期,表明了马克思还处在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这样一个思想的影响之下。所以这个时期,他的主要的思想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唯心主义思想。那么在马克思博士毕业之求,他的思想发展过程,经历了两次转变,两次转变的意识,第一次就是从博士论文时期的,唯心主义,转向革命民主主义和唯物主义。

第二次是从唯物主义,转向它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这个共产主义转向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那么这两次转变,这个过程我们简单的做一个介绍。

那么博士论文之后,他马克思的唯心主义时期,很快的就转向这个唯物主义,为什么呢?因为他博士毕业之后,进入了一个报社工作。这个报社叫做莱茵报,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发表了一系列的这样一个震论性文章。对实事的一些评论,和别人的一些真论,这个学术的真论,学术的一些讨论这样一些问题。

这样一次莱茵报的辩论之中,马克思后来他回忆了,他说我当时

认为,黑格尔所说的国家,就是这个国家,都是维护人民利益,但是现实中的国家恰恰相反,不仅不维护人民的利益,还要侵占去损害去剥夺人民的利益。那么这样一个观点,是他一篇文章叫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这个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他反映一个什么问题?

就是当时当时森林中的这样一些林木,就是落下来的枯枝,就是树枝枯了之后掉在地上,开始农民都可以去捡,捡过来当柴火烧。但是突然出台了一部法律,叫林木盗窃法,就是农民再去捡枯枝就是盗窃。所以马克思认为这样一部法律的发布,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所以他很苦恼。

他说我原来认为国家是普遍利益的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但是现实中不断的损害着人民的利益,那么怎么办?他说我就要从考虑到这个物质利益问题,所以他就从这个纯粹的研究,观念性乐得东西转向了研究物质性的东西。

那么这个就是叫做他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这逐渐的认识到,决定这个世界,决定这个社会历史,社会现实发展变化的,并不是什么,并不是观点,并不是黑格尔所说的什么理性,普遍理性,而是真正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

这个是根本性,决定性的问题。所以这样马克思就从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那么转向了唯物主义,是不是就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没有。那么马克思继续通过研究黑格尔的著作。

他说他研究黑格尔的著作,首先是从黑格尔的一部书,叫做法哲学原理,在这个法哲学原理之中,他提出一个重要观点。他说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不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在他的一部重要著作叫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批判。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样一部著作当中他提出,要把黑格尔这样一部学说颠倒出来,他说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市民社会就是类似于这个经济基础。不是国家那个观念,国家的这样一种理念,决定了现实,而是现实的东西,决定了国家。

所以这个标志他进一步向唯物主义的这样一个方向进行一个转变。那么马克思在批判完这个黑格尔之后,他又要批判一个,当时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这个哲学家叫做费尔巴哈。

那么在1845年的春天,马克思在一个笔记本上,写下了11条,一千多个字,11条。提纲就是这个很简略的这样一个文字,一共是

1000多字,11条。这11条我们现在称之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那么这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他对费尔巴哈的这个学说,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批判。他认为费尔巴哈虽然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是他是从感性的对象出发,而不是从感性的活动出发,去看待这个人,什么叫做感性的对象,感性的对象就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当时我们是用静止的孤立的观点去看待它,而不是从活动的观点,从社会关系,从存在的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出发,去看待这个东西。

所以马克思说,费尔巴哈的这个唯物主义,仍然要被超越。所以他对费尔巴哈的哲学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批判。那么在写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1845年春天不久,马克思就写下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那么这部著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暨神圣家族之后,写作了第二部共同的合作的这样一部著作。

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马克思两次转变,就是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以及从这个唯物主义向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转变,这个过程最终大致完成了一个标志,就是这个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大致完成了。

我们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现在我们对它的一个名称,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原始对著作的名称比较长,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名称是这么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大家看,这个著作呢,题目就好象很费解。那么实际上我们看,它无非就是两层意思,那么第一层意思是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哲学的批判。

第二个是对什么?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是完成两件事,一个是对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一个是对现代德国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那么这样一部著作呢,就把它理论的这个主题和内容,就在这个题目之中就体现出来了。那么我们今天重点介绍的,是它对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也就是通过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哲学的批判,来阐明自己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那么这样一部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协作于1845年的11月,到1846年的8月,当时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来写作这样一部著作。我们来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这一部著作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就是马克思有一个回忆。大约在10多年之后,十四五年之后,马克思在1859年出版的这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书序言之中他回忆到,他

有一段对当时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个很详细的回忆。

他说当1845年春天,他说恩格斯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见解的对比。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那么这句话说的很清楚,就是当时在布鲁塞尔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他决定了因为看到自己的学说和当时德国流行的这个哲学思潮的学说之间有很严重的对立,他说这样子就通过批判这样一些哲学思潮和哲学家的观点,来阐明我们自己的观点。阐明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观点。

那么当时他又提到了,后面他接着说。他说本来这部书是要出版,他说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就送到了威斯特法力亚(音)的这个出版所,但是后来接到通知,由于情况改变,不能复印。就是没印出来。没印出来怎么办呢?马克思恩格斯他说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楚问题,就说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在这样一部著作之中,我们想要把我们之前的哲学信仰做一个清理,做一个总结,同时批判一下我们的理论上的这样一个对立面,他说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我们自己已经弄清楚了,他说就情愿把这个书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就是放在角落上,老鼠爱啃就啃吧。

所以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就是马克思在1859年对这个著作有过一个回忆。那么这样一个回忆实际上给我们很丰富的信息,给我们很好的本我《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一个基本的思想主题和理论的背景有一个很好的说明。

那么这样的话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已经形成了当时新的世界观。就是他说了我们有了我们自己的见解,和他们不一样。但是还没有全面展开,没有全面展开去把我们的见解,充分的详细的表达和阐明出来。所以说他说,要把我们的这个见解和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对立之间,这样一个边界,就是我们的学说和他们中间要画一个界,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那时候是唯心主义的,我们这是唯物主义的,而且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所以说这样一部著作,他的语言风格就显得很有特点。他都是在不断的批判别人的观点,批判费尔巴哈,批判了布鲁诺,鲍威尔,批判了这个施蒂纳等等,批判了很多当时的德国的哲学家。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很多新的观点,新的见解,新的论段都是在批判别人的过程之中阐明出来。

所以说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它

是新思想时代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就是我们一方面要阐明新思想,一方面批判旧思想,这两个任务是同步进行的。我既批判了别人,又阐明了自己。所以说这个对我们看这部著作,对它的语言风格有一个很好的把握。都是先批判别人一段,然后自己阐明一段,再批判别人一段,再阐明一段,就是他的这个语言就很有特点。

那么这个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有之的观点。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最喜欢在他的著作中加上批判两个字。我们知道了有黑格尔法制法批判,有资本论的副标题政治经济学批判,还有一部著作刚才我们提到了叫神圣家族1844年,这部著作有个副标题叫对“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就是开始就有批判,后来有个批判的批判,我现在做的是对这个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我接着批判你,所以马克思他的语言风格,就是很富有战斗精神,所以很多时候用批判这样一个词来作为他著作一个核心的这样风格。

好,我们来看,这一部著作,刚才我们从马克思思想的两个转变,来初步阐明了,这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那么这是一个大的思想史背景,那么马克思恩格斯写作这部著作呢,还有一个很直接的背景,就是当时写作这个书,之前不久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促使了马克思、恩格斯下定决心,要彻底的清算这个,和清理他们其他哲学家的思想之间的重大差异。

那么这一些事件很多,有代表性的就是有几点,一个是1845年的春天,1845年的春天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发表文章,他宣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费尔巴哈宣传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同年八月德国的一个杂志叫莱茵社会改革年鉴第一卷他发表了,当时德国的一个思潮,叫“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个真正的社会主义我们看是打了双引号的真正,这个真正并不真正,它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实际上它并不是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思潮。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也花了很大的篇幅来批判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

那么同年10月,就是1845年10月,唯物干得季刊(音)这样一本刊物,它发表了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家,布鲁诺、鲍威尔攻击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这个神圣家族我们知道,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合作写作的这样第一部著作。

鲍威尔就在这一本刊物上,就批判了神圣家族的这个观点,那么在这个刊物的头一期,还发表了当时德国的哲学家,施蒂纳,施蒂纳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叫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宣扬极端的个人利己主义。

结果他这个书出来之后很多人批判他,施蒂纳就在唯干得季刊(音)上发表了一篇辩护文章,为自己的这个学说辩护。

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当时的德国思想界,思潮迭起。各种思潮互相的都上台来为自己的观点呐喊、助威。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有必要对费尔巴哈的思想进行一个彻底的批判,同时进一步清理德国青年黑格尔派这一批哲学家的这样一个思辨唯心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

这个任务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完成了。我们来看,就是马克思这个时候面临主要三个任务,一个批判费尔巴哈,第二个批判以布鲁诺为代表的,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第三个就是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那么在他的这个三种,三类批判对象之中,马克思所最为重要的,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要批判费尔巴哈。

为什么?这个里面就要说到,刚才说到两次转变。就是马克思从这个唯物主义转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个过程它的核心和关键,是要超越费尔巴哈的这样一个哲学。因为马克思曾经一度受到费尔巴哈非常强烈的影响,他曾经说,他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一度都成为了费尔巴哈主义者,我们一度受到费尔巴哈很强烈这样一个影响。

那么费尔巴哈的这个思想,他我们一般称之为人本学的唯物主义,什么叫人本学的唯物主义?首先他的哲学前提是唯物主义,这个没有问题,那么其次他是想用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与人之间的这样一种爱的关系,去构建一个新的社会。那么这种思想我们称之为人本学的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最为核心的任务。

因为我们知道批判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这样一个思想,这样一种任务,他已经在神圣家族中初步完成了,因为神圣家族的观点就是要揭穿布鲁诺鲍威尔这些人他一个思辨唯心主义这样一个本质。所以说马克思把这一次重点重点的就在批判费尔巴哈之中。

我们知道在这个《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之前不久,也就是在1845年的春天,马克思就写作了刚才我说的,一千多字的这个费尔巴哈的提纲。那么这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小小的提纲,虽然字数小,但是哲学内涵,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他主要有三大理论贡献。第一个就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他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这样子就把我们分析问题的视角,放在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上。这样就为唯物主义,开辟了一个最为重要的理论前提,从实

践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实践的观点。

第二个理论贡献,是社会关系的观点。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关系的总和。就是说人不要把它看作一个孤立存在的人,不要从所谓的人性,抽象的人性出发去看待一个人,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他固有的抽象物,并不存在一个固有的本质。

那么他的本质呢,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要从他的社会关系角度出发,看待这个人,看待这个事物。所以这个观点,社会关系的观点,这也是费尔巴哈提纲提出一个重大理论贡献。

那么第三个观点就是要改变世界的观点。这在费尔巴哈提纲的最后一条,也是一条。马克思用这个矜句式的这样一句话概括了他实践哲学的一个真正精神。

这句话是这么说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事件,问题在于改变事件。这句话成为很著名的,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提及马克思的名言,这句话在其中也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氛围。

那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了三个贡献,一个是社会关系的观点,一个是实践的观点,一个是改变世界的观点。那么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后不久,马克思就写作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际上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提纲。就是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是进一步通过批判的方式,阐明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提到谁的几个主要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社会关系的观点,改变世界的观点。

那么我们在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样一部著作的时候,很有必要,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它一块儿,作为同一个时期,马克思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把提纲和形态这两部著作结合起来这个阅读,这样子我们就可以从一个更好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单是思想发生转变的前因后果。

我们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样一部著作,虽然马克思、恩格斯花了很大的精力,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很遗憾,这部著作,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前,都没有能够出版。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原因很复杂。马克思也说到了,他说他这个书稿早就交到了出版社,当时因为迟迟没有出版,特说我们就不管了,就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那么实际上这个原因,是因为党内有不同的意见,就是对于这一

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思想,基本观点,争论比较多。所以在马克思生前都没有发表。他仅仅发表了一小节,就是什么?第二卷第四章。那么在恩格斯逝世之后马恩的手稿,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他们来保管。

他们保管之后也没有能够及时发表,一直到了苏联时期,到了1924年,苏联当时的马列研究院的院长,叫做梁赞诺夫,梁赞诺夫是很著名的马克斯文献学家。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个手稿和文献非常熟悉。那么他整理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个手稿,并且他把它翻译成俄文,用俄文翻译了,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也就是这个费尔巴哈章,就是主要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把它编入了当时苏联叫马克斯和恩格斯文库。

那么这个形态,全文发表是哪一年呢?全文发表是在1932年,1932年这个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他们用德文,用马恩原始的语言德文发表了全文,收入了马恩全集第一部分的第五卷。也就是说从1845年这个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一直到1932年,接近一个世纪之后,《德意志意识形态》才正式发表。

那么这个1932年发表它是一个什么概念?我这里举一个例子,也就是很简单,列宁,马恩之后最伟大的革命导师和理论家、思想家,列宁,他没有看见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列宁生前的时候并没有出版,所以说这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应该说是很迟的。很多当时迪奥国际的思想家都没有看到过《德意志意识形态》。

所以今天我们再一次的翻开这一部著作,再一次阅读这个经典,会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哲人,这样当时一个精辟思想分析,犀利的语言风格所折服。那么刚才我们就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思想史背景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也就是说马克思他的思想经历了两次转变,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次转变,它的大致结束、大致完成的标志,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那么我们来看,既然这部著作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志,那么这部著作到底有个什么样的理论观点和主要内容呢?下面我们看第二个问题。

这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结构,理论主题和基本观点。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它的一共分为两章,分为两卷。第一卷它叫做对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

就是说第一卷主要是对哲学的批判。

那么这一卷又分成三章,其中第一章我们一般称之为费尔巴哈章,这个第一章它的题目叫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对立。那么这一章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一章。它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系列重要原理,就是在第一卷的第一章,费尔巴哈章。

那么我们今天通常,我们在市面上看见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节选本,就是中央编译局编译出版发行的,它里面的内容收录的也是费尔巴哈章,也就是第一卷的第一章。那么第一卷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它分别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另外两个哲学家,一个叫布鲁诺鲍威尔,一个叫做施蒂纳。

那么这个第三章的内容,非常多,非常庞杂。马克思重点批判了施蒂纳的一本著作,叫做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这一本著作宣扬着一个极端的个人利己主义,马克思驻点批判了这部著作。这是第一卷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对哲学的批判。

我们看第二卷,第二卷主要是对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它的名字叫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这个所谓的各式各样的先知,显然是一个讽刺的说法。就是用这个先知来讽刺当时的自己青年黑格尔派的这样一些思想家。

那么这个第二卷丢失了一部分,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手稿在流传过程之中,有一些损失,那么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第一章第四章和第五章。这三章主要是批判了,当时德国的社会主义者,则米系、马特伊、格律恩、库尔马(音)这样一些人的这个观点。

那么马克思的第二卷,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批判,他揭示了这样一个思潮,就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用所谓的人类治安里实现社会主义,就是他否定阶级斗争,否定无产阶级的这样一种革命,把这样一种阶级斗争和革命,说成是一种野蛮的破坏。他们自称是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马克思就用“真正”的,打双引号的来讽刺他们。

在这样一个第二卷中,马克思重点批判了这样一个思潮。这是第二卷。那么我们今天讲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毫无疑问,就是第一卷的第一章,也就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那么马克思为什么要把对历史唯物主义阐述,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这样一个重要内容,放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而不是对布鲁诺鲍威尔或者是其他社

会主义者的批判。

那么这说明了,费尔巴哈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这样一个理论上的一个对手。马克思在形态的序言之中有一段话,比较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他说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提出一些能进一步阐明他们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他说这些意见,表明了我们的观点,对于了解和说明今后各种批判意见,是必要的。

马克思就是说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些,一般性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就是马恩提出了一般意见,这个一般意见指的就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他说这些东西,正是批判费尔巴哈的。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费尔巴哈才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认真的加以研究。

所以说明,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把费尔巴哈看作自己的理论对手,但是他们在内心深处对费尔巴哈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什么?说的很明显。只有他的著作才能够认真的加以研究。所以说这个费尔巴哈这一章,他不仅是针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而且主要是正面阐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的一般性的理解,就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这个作用。

所以说这个费尔巴哈这样可以看作是,整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总论和核心。核心在这个地方,在费尔巴哈章。那我们可以看费尔巴哈具体这样的内容,费尔巴哈章是由四部分构成,四个手稿。这个四个手稿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主题。

总体上是结合的很紧密,但是分开来看,又有自己的侧重点。那么第一手稿,它侧重的分析了分工和所有制,在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关系,就是分工和所有制,在人类社会理事发展中这样一个关系。阐明了现实的个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发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现实存在的个人,这是手稿,第一个手稿的基本观点。

那么第二个手稿的基本观点,是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批判,并且强调了,实践的观点。他说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实际上就是现存世界革命化的共产主义者。就是将来了用实践的观点,去取代费尔巴哈所谓的感性直观的观点,这是第二手稿。

那么第三手稿是阐述了,支配着物质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阶级,这个主要是论述了什么?意识形态的观点。我们所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的观

点就是在第三手稿中阐明的。

那么第四个手稿呢,主要是阐明了他说一切的历史冲突的根源,都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理事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所以我们看,费尔巴哈章的四个手稿,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那么我们接着来看,这个费尔巴哈章的理论主题,就是我们所说的,唯物是观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是怎样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呢?他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的。首先是从前提来论述,你躺到唯物史观,首先有一个前提,前提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说,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那么恩格斯在后来,他对唯物史观有一个定义,什么是唯物史观?就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不是什么别的,就是现实人的发展的这样一个学说。

我们要知道,对人的这个关注,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独创。在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德国哲学。比如说康德、黑格尔、费希特、包括费尔巴哈,都是德国古典哲学这样一些哲学家。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主题,这个主题就是对人的关注。

为什么对人的关注成为他们的一个理论主题?因为我们知道,在欧洲的中世纪神权是大于人权的,人是拜倒在上帝脚下,是非从于教会的这样一个势力。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都是不能谈的。

随着文艺复兴和契蒙运动的发展,对人的关注越来越成为各个学科的一个核心论题。我们所知道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这三个词实际上在西方,是同一个意思,就是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关心,“以人为本”对人这样一个讨论。

但是同样是对人的关注和讨论,他的内涵却并不一样。有的人关注的人,这个人是指思辨的个人,这个人并不是现实存在的,而是存在于哲学家、思想家的脑海之中,是他所想象中的,思辨的个人。还有一种人并不是现实存在的个人,是一个类的个人,我们说人类人类,费尔巴哈就用类这个概念,来代替人的概念。

所以说这个类看起来好象是人的这样一种集合,人的一种聚合,实际上这个类是一种超越了,超脱了现实的个人一种类的概念,这个概念也并不是对现实个人真正的讨论。

所以说同样是讨论人,对人的理解不同,就导致了学说的性质就

发生了变化。所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所说了,现实的个人,首先针对的就是思辨的个人。思辨的个人。

那么这个思辨的个人,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人他只存在在于人的观点之中。他并不是现实存在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所以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对思辨的个人进行了一个强烈的批判。这个批判首先要归结到黑格尔。

因为在黑格尔那里,这个人他被归结为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一个环节,就是人并不是,你人不是主体,绝对精神是主体,你是它其中一个环节。那么这个人呢,就变成了逻辑学运营中一个概念,一个符号。这个首先有人的观念,其次才有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被决定的,观念中的人、逻辑中的人是决定的。逻辑中的人决定着现实中的人,所以说这样一种主体何客体之间根本就颠倒。因为人的观念是由现实中的人,是他决定的,但是黑格尔确认为,现实中的人是由观点中的人所决定的。这样一种主客体的掂掇,就导致了他们所说的人是什么?思辨的个人,而不是真正现实的个人。

那么这样一种观点,同样在青年黑格尔派那里也有,青年黑格尔派表面上是对黑格尔一种强烈的批判,实际上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黑格尔哲学的这样一个基础。马克思这样说的,他说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的论战,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论战,只局限于他们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方面,去反对他体系中的另一个方面,或者是去反对别人所抓住的方面,就是我抓住一点就反对,你抓住A我就抓住B,我用我的B来反对你的A,就出现了一种理论上的混战。

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个一针见血的指出,虽然他们批判,互相批判很热闹,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没有一个人想到,要提出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就是他们只是在灵魂深处,在这个观点层面的一种较量和辨论。而真正他们所代表的学说,和德国现实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他们是一无所知的。

所以马克思认为,他说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他们的这个人都是没有前提的。因为他们并不从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个人出发,而是从观念中的人出发。所以这个观念本身是错误的,所以马克思批判说你们这个哲学都是没有前提的,都是无前提的人。

所以马克思重点强调了,唯物史观一定要有前提,这个前提和之前所有德国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完全不同,他就是现实存在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人。你看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说的。他说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不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

他说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共同决定的个人。马克思这里说的很清楚。他所说的这个前提,不是凭空想象的,这一个现实的个人是什么?是他们的活动,有现实的活动,有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个物质生活条件,既包括他们已有的,又包括他们所创作的,就是说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的过程之中,来证明自己的主体性。在现实的活动之中,来证明自己的主体性,这样马克思就把人从天上拉到了地下,就现实的个人就成为了唯物史观的一个前提。

因为一切社会历史的存在,都必须以现实的个人,他的一个活动,作为最原始的起点。所以马克思进一步解释到,他说为什么要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呢?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就是我们说的,历史是由个人,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

但是人们要创造历史首先要生活,所以首先说这个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什么?是生产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衣食住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资料。也就是说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那么在这里,马克思进一步把这个唯物史观的前提,由现实的个人进一步阐明表达了,现实个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这个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资料本身。除了生产这个物质生活资料,他第一个历史活动,还包括什么?新的需要的生产。人口的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生产。

那么这样一些历史活动,共同构成了生生不息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构成的现实的人,生活、生产,以及他们共同共有的社会关系,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复杂的又不断变化的一个社会系统。所以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他是有非常深厚的现实历史根基的。他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从他们的生活出发,从他们的生产出发。从他们的社会需要出发,从他们的社会关系出发。把唯物史观这样一个理论大上,典籍在现实的个人资产,从而一方面他和黑格尔的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划起了界限。

另一方面有和当时他们同时代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划清了界限,这样子他就达到了既批判了对手,又阐明了自己双重目的。所以这就是唯物史观的原理第一个观点。

就是唯物是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我们再看第二个重要观点,

这个观点叫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我们都知道,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他们是从思辨观念意识出发,从所谓的这个意识出发,去构成一个现实。所以他们的学说,可以概括为什么?是意识决定生活,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所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非常简明的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观点,他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那么这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是对整个青年黑格尔派思潮一个根本性的颠倒。因为他们所说的这个意识,是一个根本出发点。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是现实的社会存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出发点,是什么?是构成出来的自我意识,是虚假的个人,是观念的个人。

所以马克思说,他说什么叫意识呢?意识并不是你们的出发点,他说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存在,就是意识这个东西,它并不是一个很悬乎的东西,它就是我们对这种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它是被意识到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呢,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所以说我们所说的意识,无非就是什么?现实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由它所决定的,这就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谈到社会存在决定生活意识这样一个观点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另外一种理论倾向,就是把这条原理,简单的等同于叫经济决定论。

你们不是说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生活意识吗,所以经济因素决定一切社会的其他的这个因素。所以说我们说很多时候,把唯物史观的理解,都庸俗化了,认为什么唯物史观,你不是讲生活决定意识,讲现实个人的生活资料,不是讲衣食住行吗。我们就是所以唯物史观就是讨论吃饭、睡觉、这个观点是完全不正确的。

后来恩格斯专门有一句话,表达了对这个历史决定论的这样一种批判。恩格斯是这样说的,他说我和马克思在任何时候,都没有说过,经济因素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你看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很清楚,他没有说经济决定生活,没有说经济决定意识,他说的是社会存在是存在决定意识,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决定社会意识。

那么这个实际生活过程是一个非凡丰富的社会的整体,它既包括经济因素,又包括其他的因素。经济因素只是其中最为根本的因素。但不能说是经济决定论,不能把这个决定意识决定社会意识的所有的这个原因都归结为经济因素。这一点是需要我们认识清楚的。

不能说因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所以我们就认为经济因素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这一点是需要提出来的。

那么这是第二条原理,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我们再看第三条唯物史观的原理。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理事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用了一个词,叫交往形式,用交往形式这个词,实际上它的内涵就是生产关系的这样一个意识,交往形式这个术语在形态中涵义很多。它既包括单个人,又包括社会团体,又包括国家,这是交往的主体,有个人有团体有国家。

那么交往的形式呢?它既有物质性的交往,又有精神性的交往。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就说,他说物质交往,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之中的交往,就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就是交往形式的首要的东西,是物质交往,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交往这个词还有一些其他的表达形式。

比如说交往形式,交往方式,交往关系,生产和交往的关系等等。那么这个交往形式,无非就是什么?个人与个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一种物质和精神的交换。那么这些就是什么?社会关系。因为社会主体也是多元化的,有个人有集体有国家。

那么实际上这个交往形式就等同于生产关系的概念。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很明确的,表达了他们对这个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关系的这样一种概括。他说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跟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就是说一切历史冲突根源,都在这两个之间的矛盾。

那么这个矛盾呢,是怎么样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的呢?既然一切矛盾都根源于它,一切历史的这个冲突的根源,都在这里。那么它怎样推动的呢?好,马克思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就是说他说以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提的。新的交往方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一种交往形式所替代。这句话听起来比较拗口,实际上很简单。

就是说已成为桎梏,就是说原来旧的这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了,那么它们就会被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取代。然后这个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发生矛盾,那么又有更高的更新的生产关系,来取代这个旧的,所以这样子就是不断的寻,不断的发展,这

就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动力和矛盾。

那么这一点呢,马克思就阐明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也就是生产关系和这个人类历史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那我们来看,刚才我们对唯物史观的三个基本原理,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理事发展的动力。

那么在阐述完这个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这样一些内容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用两段话来概括他们所创立的这个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唯物史观它的一个最为集中,最为这个精炼的一种表达。

我们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表述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好,我们来看对唯物史观的表述,这个表述刚才说了有两段。我们来看第一段,这是马恩的原话。他说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产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和形式,以及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

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例如东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他们产生的过程。这段话我们来看具体分析一下。

说这种历史观,就唯物史观。第一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阐述现实的生活过程,刚才我们说了,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第一个活动,就是什么?就是物质生产的资料的这样一个生产。那么从这个最基本的前提出发,来阐明现实社会理事生产的总过程。

并且把这个同生产方式所联系的,交往形式也就是生产关系,就是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个不同的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历史的基础,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这样一个基础。并且从这个市民社会,也就是经济基础这个概念出发,来描述各个不同的,上乘建筑。这个上乘建筑包括什么?宗教、哲学、道德等等。也就是这段话就概括了,首先从这个物质生活资料的生活的前提出发,然后阐明现实社会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过程。

这个总过程中间最为核心的就是生产吸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这样一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这个实际出发,也就是从不同的经济基础出发,得到他所在那个时期的上乘建筑,就是宗教、哲学、道德。而且追溯他们的产生的过程。

那么这个,就是马克思对他们所阐明的唯物史观的一个非常精炼

的一个概括,这是第一次表述。那么第二段呢,他是这样说的,他说这种历史观和唯心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之上,它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

所以这段话就更加清晰的表明了,唯物史观的原理。它不是从观念出发,去看实践,而是从实践出发去看观念。所以马克思经常说,青年黑格尔派是从天上到地下,我们是要反过来从地下到天上,这就把整个的哲学,颠倒过来。

他说马克思接着说,由此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把它们消灭在自我意识等等这样一些幽灵、幻象,这都是青年黑格尔派创造的词。他说只有实际的推动一切唯心主义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好那这段话就和刚才第一段话有很大不同,表述方式有很大不同,他讲到了消灭观点的问题就是说比如说我们思想中产生了一种观念,产生了一种思想,他并不是通过这个精神的批判就可以消灭了。不是我们互相之间,你批判我我批判你就消灭了,这是不行的。它的根源在哪?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

所以我们要消灭这种思想,这种观念,怎么样?只有先消灭产生它的这样一种现实的关系,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够真正的消灭这种观念。而要消灭现实的关系,怎么样?只有通过革命的方式。通过这个现实的斗争的方式去完成。所以这样子马克思又把唯物史观引向了什么?引向了共产主义学说,引向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因为旧的思想,旧的这个思潮,怎么样消灭?只有废除掉,根除掉,产生它的这样一种社会现实,才能够真正的消灭这样一个观念。好,刚才这两段话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比较简练的概括了自己唯物史观基本这样一种原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唯物是观,在展开过程之中,他所阐明的一些基本观点。

我们接着看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刚才说了,唯物是观的基本原理,在阐述唯物是观基本原理的这样一个过程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的观点和理论。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个就是世界历史理论,这个理论大家说世界历史理论,这怎么能算唯物史观的基本观念?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世界历史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史,世界史,不是这个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不是历

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而是指什么?指整个人类,共同发展的历史,也就是特别强调了,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相互独立的历史,发展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这样一个历史。

就是说原来的这个在中世纪的时候,各个民族国家是相互独立的,直接也有交往,但是交往是一些偶然性的,是一种零碎的。但随着这个资本主义的发展,整个人类历史日益呈现为一种整体性的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球化的思想。全球化思想,它的一个重要的开创者,全球化理论,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就充分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样一部著作之中。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分析了,民族、国家,怎么样从一个地域狭隘的这样一种民族国家发展到整个世界,连为一体的这样一个国家,整个世界连为一体的共同的发展。

我们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多次使用了普遍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世界历史性的,世界历史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世界市场等等。这样一些概念,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世界历史的理论,做出了一些不同的校对,做出了一些概括。

那么这些概念呢,他们所直接针对的,就是氏族的,民族的,地域性的,地域局限性的这样一些概念。所以说马克思、恩格斯这样历史思想实际上就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一个萌芽,一个雏形。我们看,马克思在探讨这个全球化,探讨这个世界历史理论的过程之中,他展示了他所处的时代,也就是什么?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正在发展,正在进步,处在一个上升期。这个过程之中,世界历史不断的推进,不断的发展,马克思展示了一这样一个过程。首先他说,第一个方面,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一个总的过程,这一点形态中,做出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我们来看,马恩是怎么说这个过程的。他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个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这个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的发展,那么他的这个民族国家之间的这个分工,就消灭的越彻底。那么世界历史它就诞生了。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封闭的状态被大剖了,各个国家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联系,这个过程就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也就是从单一的民族国家独立发展,向各个民族国家共同发展的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