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太阳能资源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6
一类地区主要分布区域: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区域平均峰值:5.08-6.36地域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O小时,辐射量在160-200千卡/cm²·年。
省份/直辖市主要城市年均日照(小时)平均日照(小时)具体平均峰值日照时间(小时)城市气候特点西藏拉萨3005.38.23 6.71 地理坐标为东经91°06′,北纬29°36′。
年日照时数30 14℃。
甘肃北部酒泉33169.08位于东经98°20'~99°18',北纬39°10'~39°59'之间年日照时数3033—3316小时,全年主导风向是西南风,其秒,最大风速20—34.5米/秒。
玉门3166.38.67位于东经96゜15'~98゜30',北纬39゜40'~4l゜00'之间零下28.7℃;7月份最热,极端最高达36.7℃。
年日照时数降水量为63.3毫米,蒸发量达2952毫米。
年平均风速为4敦煌3246.78.90位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53′-41°35′。
9.4℃,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4.9℃(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
宁夏北部银川30008.22 5.45 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雨雪稀少,温8.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小时~3000小时,是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
新疆南部吐鲁番32008.77 东经88°5′-89°54′,北纬41°20′-43°35′。
全年日米 / 秒。
二类地区主要分布区域: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区域平均峰值:4.45-6.36地域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140-160千卡/cm²·年。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宿迁市光电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1.29•【字号】宿政发〔2013〕152号•【施行日期】2013.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能源正文市政府关于促进宿迁市光电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为进一步加快光电产业集聚发展,市政府在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宿迁市光电产业集聚区,现就支持宿迁市光电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LED半导体照明、光伏、光热、光显示和激光等光电装备制造为重点,以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差别竞争,特色取胜,积极承接国内外光电产业扩展和转移,努力打造独具宿迁特色的光电产业发展之路,力争把光电产业打造成为宿迁市支柱产业之一。
二、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
突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本洼地”和“市场前沿”优势,营造光电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2.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
选择LED半导体照明、光伏、光热、光显示和激光等光电装备制造为重点发展领域,集聚特色优势,促进光电产业快速发展。
3.坚持创新引领、集聚发展的原则。
加大光电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光电光热一体化产业项目集聚,努力打造功能配套完善、品牌项目集聚的特色光电产业集聚区。
三、工作重点以LED半导体照明、光伏、光热、光显示和激光等光电装备制造作为切入点,打造宿迁市光电产业集聚区的特色,形成差别竞争优势。
重点扶持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国家大力发展节能产业的重要机遇期,着力打造LED产业链,重点引进国内外技术领先的LED品牌企业;2.重点引进LED半导体照明、光伏、光热、光显示和激光等重大关键设备制造,突出宿迁市光电产业集聚区发展重点与特色;3.扶持终端产品市场开拓,在市场主导前提下,对采购集聚区内企业产品的消费者采取鼓励措施,打造光电光热一体化示范工程;4.鼓励引进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5.支持公共研发、产品检测平台建设,培育专利技术,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宿迁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宿迁市是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的一个地级市,属于淮安市管辖。
宿迁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宿迁市也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宿迁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可行性研究,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宿迁市的各项资源、产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确定当前存在的发展问题和挑战,提出可行的发展方案和建议,为宿迁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文献资料收集、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宿迁市的各个方面,为研究结论提供科学依据。
二、宿迁市的资源现状分析2.1 自然资源宿迁市是典型的长江冲积平原地区,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和农副业。
此外,宿迁市还拥有大量的水资源,有利于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业的发展。
同时,宿迁市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2.2 经济资源宿迁市拥有发达的工业和制造业,主要包括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
此外,宿迁市还有大量的农副产品和水产品,为农产品加工和水产品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基础。
2.3 人力资源宿迁市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
近年来,宿迁市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等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层出不穷,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宿迁市还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保障。
2.4 社会资源宿迁市的社会资源包括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
近年来,宿迁市的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居民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三、宿迁市的发展问题分析3.1 经济发展问题宿迁市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偏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等。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10•【字号】宿政办发〔2021〕47号•【施行日期】2021.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宿迁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10日宿迁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宿迁认真落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推动“强富美高”新宿迁建设再出发、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市地处淮河水系中游尾部、沂沭泗水系下游,境内洪涝灾害易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河湖保护压力大,保障农业现代化任务重。
水利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不断提升水安全综合保障能力,为宿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提供支撑和保障。
根据《江苏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宿迁市水利局组织编制《宿迁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水利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今后五年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市各级水利部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遵循新时期治水思路,紧扣“六增六强”主线,弘扬“三真三实”作风,蹦起来干事业、弹起来守法纪,以河湖长制为统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河湖生态保护,强化水利管理,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宿迁市泗洪县面向普通高校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招聘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措施,对未来五年的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A.《“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规划》B.《“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C.《“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法落实规划》D.《“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法治推进规划》【答案】:B2.2019年10月底,中国共产党()胜利举行。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A.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B.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C.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D.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答案】:C3.2022年2月5日晚,结束的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由()组成的中国队率先冲过终点,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拿到本届冬奥会首枚金牌。
A.韩天宇、石竟男、韩雨桐、周洋B.武大靖、韩天宇、范可新、周洋C.韩天宇、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D.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答案】:D4.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1/12货”现象。
这表明()A.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前提和基础【答案】:C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A.只有矛盾没有协调;B.矛盾与协调并存;C.只有协调没有矛盾D.协调与妥协并存【答案】:B6.假设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4%,高于同期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5%,导致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数。
一、自然环境简况1、地质、地貌项目位于宿迁市宿城经济开发区南区。
宿城区基地位于平原地区,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势总体起伏不大,用地属于适宜建设用地,高程20m左右,潜水位小于1m,地基承载力16吨/平方米。
宿迁市位于郯城—营口地震区内的郯城—庐江断裂带上。
郯城—庐江断裂带是我国东部的一条巨型的活动断裂带,呈北东走向纵贯宿迁全境,沿断裂带历史上曾发生过数次7级以上的地震,是一条强震构造带,对宿迁市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影响很大。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在基地范围内未发现有地质断裂带分布。
考虑到地震断裂带的影响,在进行各项具体建设时,必须做详细的地震地质勘探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开发建设行为。
2、气候、气象宿迁市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于暖温带鲁淮季风气候区,具有较明显的季风性、过渡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
受近海区季风环流和台风的影响,冷暖空气交汇频繁。
宿城新区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4.1℃,七月份最高,平均达26.8℃,一月份最低,平均为-0.5℃,年最大降雨量1647.1毫米(1963年),最小降雨量573.9毫米(1978年),多年平均降雨量900.6毫米。
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次风向东北风。
3、水系、水文(1)京杭大运河是一条人控河流,河水流向不定,自然流向为自北向南,南水北调时则流向相反。
京杭大运河在宿迁市境内16km,平均水位30.15m,最高水位32.99m,最低水位28.2m,平均流量12.48m3/s,最大流量422m3/s。
京杭运河宿迁段兼有航运、防洪、排涝、农灌、城市工业供水等多项功能,又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通道。
(2)古黄河原名“废黄河”,其由1128年洪水泛滥冲刷而成,1885年黄河改道后,古黄河不再通航。
因其主要接纳市区部分居民生活污水和沿岸十几家工厂所排放的工业废水,自然稀释能力差,水源主要靠天然降雨,被称为“废黄河”。
从98年起宿迁市政府就采取了疏浚、护坡、建污水处理站等措施,并将“废黄河”改名为“古黄河”。
宿迁区域优势范文宿迁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华东地区经济发达的上海和强势经济省份浙江。
宿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助力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地理位置优势宿迁市地处苏北平原,与中国的四大直辖市上海、南京、合肥和杭州相邻,距上海仅250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在交通方面,宿迁市境内有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其中包括京沪高铁、宁杭高铁、宿宁高速公路、新长高速公路等,连接了东西南北、辐射着周边地区,为宿迁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水上运输方面,宿迁市位于长江下游的涟水河河口,是苏北地区的通水门户,与上海毗邻的宿迁港是沪苏宁泽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之一,为宿迁市的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资源优势宿迁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和水资源等。
宿迁市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灰石、铁矿石、磷矿石等。
其中煤炭储量巨大,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为宿迁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宿迁市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之一,农产品资源丰富。
宿迁市的农业以水稻为主导,年产粮食800多万吨,农产品出口占全省的1/3以上,为宿迁市的农业和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雄厚基础。
宿迁市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靠长江、淮河、涟水河等水系补给。
水资源的丰富使得宿迁市在工业和农业方面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产业优势宿迁市是江苏省的主要工业城市之一,具备了较强的产业优势。
首先,宿迁市的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主要包括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
宿迁市的机械产业在全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其中的水泵、电机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宿迁市的冶金和化工产业较为发达。
宿迁市的冶金产业以钢铁为主,拥有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年产钢量居全省之首。
宿迁市的化工企业也很多,以煤化工为主,如煤炭深加工、煤化工等。
再次,宿迁市的建材和纺织产业发展迅速。
宿迁市的建材产业主要以水泥、玻璃为主,纺织产业以纺织品和服装为主,产量和出口规模相当可观。
江苏绿港现代农业科技园现代设施农业及能源综合体4MWp太阳能设施农业并网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八月江苏绿港现代农业科技园现代设施农业及能源综合体4MWp太阳能设施农业并网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院长:赵振元总工程师:王明荣项目负责人:曾昌麒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总则 01.1 项目概况 01.2 项目所在地自然及气象条件 (11)1.3 项目任务和规模 (12)1.4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选型和发电量估算 (12)1.5 电站整体设计 (12)1.6 土建工程 (13)1.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4)1.8 财务评价 (15)1.9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 (15)第二章项目申请的背景 (17)2.1 世界光伏发电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17)2.2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现状及发展 (20)2.3 我国电力供需的现状及未来供需的预测 (21)2.4 我国国内目前的能源形式 (22)2.5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分布状态 (23)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5)3.1 国际社会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 (25)3.2 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需要 (26)3.3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符合能源产业发展方向 (27)第四章工程建设规模及目标 (31)4.1 工程建设规模 (31)4.2 建设目标 (31)第五章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33)5.1 太阳能资源和当地气象地理条件 (33)5.2 项目所在地气象资料 (33)5.3 站址自然条件 (33)5.4 光伏部分 (34)5.5 并网系统设计 (43)第六章电气部分 (53)6.1 电气一次部分 (53)6.2 电气二次部分 (53)第七章土建工程 (63)7.1 建筑 (63)7.2 结构 (61)第八章通风、空调 (64)8.1 设计依据 (64)8.2 设计范围 (64)8.3 通风、空调 (65)第九章给排水及消防 (66)9.1 设计标准及规范 (66)9.2 主要设计原则、功能及配置 (66)9.3 给排水系统设计 (66)9.4 消防 (70)第十章项目运营管理 (71)10.1 管理方式 (71)10.2 管理机构 (71)10.3 光伏电站运营期管理 (72)10.4 检修管理 (73)10.5 防尘和清理方案 (72)第十一章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综合评价 (73)11.1 设计依据及标准 (73)11.2 环境现状 (73)11.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74)11.4 环境条件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的制约因素分析 (75)11.5 绿化及水土保持 (76)11.6 环境效益分析 (80)11.7 综合评价与结论 (80)第十二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82)12.1 防火、防爆 (83)12.2 防雷电 (83)12.3 防电伤 (83)12.4 防噪声、振荡及电磁干扰 (81)12.5 防暑、防寒及防潮 (81)12.6 其他安全措施 (82)第十三章工程进度计划 (83)第十四章投资估算 (84)14.1 投资估算范围 (84)14.2 投资估算依据 (84)14.3 投资估算办法及说明 (84)14.4 项目总投资 (84)14.5 资金筹措 (85)第十五章经济评价 (86)15.1 工程进度设想 (86)15.2 财务评价依据 (86)15.3 成本中的有关问题说明 (86)15.4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86)15.5 所得税 (86)15.6 清偿能力分析 (86)15.7 销售收入 (90)15.8 经济评价 (90)15.9 敏感性分析 (91)15.10 财务评价 (92)第十六章建议与结论 (93)16.1 发挥减排效益,申请CMD (93)16.2 建议 (92)16.3 结论 (92)附表:表B1、建设投资估算表表B2、设备安装及建安工程明细表表B3、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表B4、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表B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表B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表B7、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表 B8、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表B9、借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表B10、资产负债表表B1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表B12、主要经济指标表第一章总则1.1项目概况:.1 项目简况(1)项目名称:现代设施农业及能源综合体4MWp太阳能设施农业并网发电项目(2)建设单位: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斯特尔斯发展有限公司(3)投资主体: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斯特尔斯发展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4)建设规模及发电主设备:4MW,多晶硅光伏组件(5)选址:江苏绿港现代农业科技园(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南蔡乡埠张路1号)(6)占地面积:规划4MW,占地769亩(设施农业与光伏电站合用)(7)项目动态投资估算:约5168.82万元人民币。
低碳宿迁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实现机制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自1996年建立地级市以来,大力实施“基础先行”和“城镇带动”战略,举社会之力建设中心城市,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中心城市规划区面积扩展至210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展到6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60万人,到2010年底城市化水平达到41%,比1996年增加了28.5个百分点。
2011年和“十二五”期间,宿迁中心城市建设将紧紧围绕“低碳、宜居、和谐”的主题,营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著名的低碳示范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滨水旅游城市。
一、“低碳宿迁”建设的优势分析一是理念优势。
生态和绿色是宿迁的“金字招牌”,也是最吸引眼球的特色和亮点。
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生态宿迁、绿色家园”的城市环境定位,把生态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强化低碳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意识,真正把环保优先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在保持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维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是生态优势。
宿迁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花卉之乡”,全国著名的平原绿化先进地区,有“绿海之都”的美誉。
境内有洪泽湖、骆马湖两大湖泊,京杭大运河、古黄河两大河流,市区内水域面积占27.9%,骆马湖常年保持二类水质。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29%,绿地率达38.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08平方米,2005年成为江苏省园林城市,2010年2月成为国家园林城市。
宿迁已成为华东的“一块净土”,江苏的“两湖清水”,淮海经济区的“一片森林”和黄淮海地区的“最大氧吧”。
三是产业优势。
大力实施老城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工程,在市区东北部辟建专业的化工园区,配套完善的处理设施,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目前,支柱产业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林木加工、机械电子为主,近年来又大力推进软件与服务外包、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在保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对环境的较少污染。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2022年大气、水、土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3.02•【字号】宿政办发〔2022〕11号•【施行日期】2022.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2022年大气、水、土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宿迁市2022年大气、水、土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3月2日宿迁市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及年度目标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江苏省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硬要求,认真落实减污降碳总体要求,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延续2021年“开局就是攻坚、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和态度,坚持“以日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坚持PM10与PM2.5齐抓、PM2.5与O3协同控制,以治理与监管能力提升为抓手,以工业园区(集聚区)为发力点,在清洁原料替代、实施清洁生产、强化VOCs治理等关键环节上持续发力,以更高标准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
二、工作目标2022年全市PM2.5浓度下降到37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8.2%以上,O3浓度下降到150μg/m3;氮氧化物、VOCs排放量较2021年分别削减4%、5%以上,年平均降尘量不高于3.6吨/月·平方公里。
三、重点任务(一)优化提升四大结构1. 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
宿迁市太阳能资源评估
章锐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大学,212013)
摘要:本文利用2010年至2014年淮安辐射站的太阳总辐射和宿迁观测站的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对宿迁市的太阳能资源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宿迁市太阳能资源分布在全国来说属于资源丰富区,且最近几年太阳总辐射无明显变化,日照资源稳定。
为了缓解当今面临的资源紧缺的问题,宿迁市太阳能资源值得最为新能源大力开发利用。
关键字:太阳能资源;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
Abstract: Based on the total solar radiation of Huaian station and sunshine duration of Suqian station from 2010 to 2014 , evaluate the solar resources in Suqi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stribution of solar resources of Suqian City belongs to the resource rich region in the country, and no obvious change was observed on total solar radiation in recent years,sunshine resources is also stable.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shortage problem facing today, worth of solar energy resources in Suqian is the most vigorou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ew energy.
Key words:Solar energy resources;total solar radiation;sunshine duration
1 引言
人类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已不可逆转的造成资源逐步枯竭,使得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问题,许多自然系统正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
要避免更大的灾难,只有大力发展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能源生产中所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也非常突出。
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是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太阳能作为永久
性能源,具有无污染、清洁可再生、自然界普遍存在、无须运输等优点,被国际公认为未来最有竞争力的能源之一。
分析评估太阳能资源状况 , 是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基础。
由于我国的太阳能总辐射观测站较少,科研人员大多利用气候学计算方法对无资料地区太阳总辐射进行计算和分布特征分析,但与直接使用观测资料相比 ,该法误差较大 , 计算结果不准确。
由于宿迁无辐射站且淮安与宿迁相距很近,所以本文利用2010年到2014年这五年淮安辐射站的太阳总辐射和宿迁观测站的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对宿迁市的太阳能资源进行分析评估 , 以了解宿迁市太阳能资源状况 , 为合理开发利用宿迁市太阳能资源提供依据。
2宿迁市地理和气候概况
宿迁市位于北纬33.9°, 东经118.2°。
地处江苏省北部,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风盛行,秋冬季盛行东北风,春夏季盛行东南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较长,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
年平均日照2200小时,年平均气温14.3℃左右,平均无霜期200天,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上下,但分布不均,6-8月雨量占年降水量近六成,易形成春旱、夏涝、秋冬干燥天气。
3宿迁市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根据2010-2014年淮安气象站太阳总辐射和宿迁气象站全年日照总时数统计资料,如图1。
宿迁市太阳总辐射最多的年份为2013年4736.95 MJ/m2,最小的年份为2011年4321.35 MJ/m2,最多年份和最少年份相差415.6 MJ/m2,五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4532.25 MJ/m2,根据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表,见表1,宿迁市太阳能资源属于资源丰富区。
日照辐射量受天气影响较大,5-7月太阳总辐射值为较大值,但是由于梅雨的原因,6月出现较低值。
以 3—5 月代表春季,6—8 月代表夏季, 9—11月代表秋季, 12—次年 2 月代表冬季,就宿迁市而言,四个季节中总辐射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
图1 2010-2014年太阳年总辐射和日照时数统计图宿迁站日照时最多为2010年2255 h,最少为2014年1943.7 h,平均2071.66 h。
总体来说宿迁市日照时数较稳定,且最近五年来说相差不大。
年日照时数与年太阳总辐射不一定存在正相关关系。
表1 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表
等级太阳总辐射年总量资源丰富程度
1 6300 资源最丰富
2 5040-6300 资源很丰富
3 3780-5040 资源丰富
4 < 3780 资源一般
4太阳能资源影响因素
太阳能资源狭义上指可以直接利用的太阳能总辐射以及与之有联系的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太阳辐射的大小可以用太阳辐射强度I来表示,太阳射线在到达大气层上界时,垂直于太阳射线方向上,辐射强度 I0=1367W/平方米。
但由于实际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变化,使得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逐月变化。
最大与最小值相差约 7%。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有太阳高度角、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天气状况、
大气透明度和太阳活动强度等。
太阳高度角越大,穿越大气的路径就越短,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中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早晚的强。
太阳直射纬度的变化,以南北回归线为界,回归线以内的部分,为地球上天文辐射最强的地带,在回归线以外,纬度越高,太阳辐射量越低。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晴天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射强。
大气透明度高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透明度高, 便于阳光穿过。
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大气透明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空 气质量。
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活动强烈时,辐射量大,活动减弱时,辐射量小,但影响不是很大。
5 宿迁市太阳能资源稳定度评估
通过对太阳能资源分布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进行太阳能资源利用评估。
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中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用各月的日照时数大于6h 天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表示:
12121212max(day ,day ,L,day )min(day ,day ,L,day )
K (1) 宿迁市2014年每个月日照时数大于6h 的天数日照统计资料,如图2。
根据公式(1),由实测资料计算宿迁市气象站2014年表征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的K 值,得出2014年宿迁市日照稳定度的K 值为1.85,由表2,说明宿迁市太阳能日照资源属于稳定级别。
图2 宿迁市2014年每个月日照时数大于6h 天数
表2 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等级
6总结
本文利用淮安市辐射站的辐射资料和宿迁市气象站的日照资料,经过分析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1)统计的5年中,宿迁市太阳总辐射最多的年份为2013年4736.95 MJ/m2,最小的年份为2011年4321.35 MJ/m2,最多年份和最少年份相差415.6 MJ/m2,五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4532.25 MJ/m2,由资源丰富程度等级表,宿迁市太阳能资源属于资源丰富区。
(2)分析宿迁市太阳能资源日照稳定程度,得出结论宿迁市太阳能资源日照资源属于稳定级别。
宿迁市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日照稳定,表明该地太阳能值得最为新能源大力开发利用,这为开发利用宿迁市的太阳能资源提供了依据。
为了合理利用宿迁市的太阳能资源,应提倡大力建造太阳房、推广运用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及平板型集热与聚焦集热器、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技大力建设光伏电站等。
参考文献
[1]张洪卫. 东营市太阳能资源评估[D].兰州大学,2014.
[2]董旭光. 山东省太阳能资源评估[D].兰州大学,2009.
[3]周扬,吴文祥,胡莹,房茜,刘光旭. 江苏省可用太阳能资源潜力评估[J]. 可再生能源,2010,06:10-13.
[4]唐宇,王苏,吴春晓,查怀华,刘杰. 淮安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及合理利用分析
[A]. 中国气象学会.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
[C].中国气象学会:,2010:7.
[5]李振杰,金莉莉,杨文平,李世成. 临沧市太阳能资源评估报告[A]. 中国气象学会.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中国气象学会:,2012:8.
[6]刘孔,李奇,陈学志,崔凤林,金伟平. 石嘴山市太阳能资源评估浅析[J]. 现代农业,2014,0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