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机组蒸汽系统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29
60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凝汽式机组是一种常见的发电机组,其热力系统是整个机组运行的核心。
本文将对60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计算,以探讨其热力性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凝汽式机组的基本原理。
在凝汽式机组中,燃煤或燃气的燃料在锅炉中燃烧,产生高温的燃烧气体。
燃烧气体通过锅炉中的热交换器传热给水,将水蒸汽产生。
蒸汽经过扩张机进行膨胀,驱动发电机运转,然后蒸汽进入凝汽器,冷却成水并凝结,然后被泵送回锅炉中进行再次加热。
根据以上原理,我们可以计算600MW凝汽式机组的热力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机组的热效率。
热效率是指机组产生的电能与供给机组的燃料能量之间的比值。
我们可以根据燃煤或燃气的热值和机组的实际发电量来计算机组的热效率。
其次,我们需要计算机组的热损失。
热损失是指机组在能量传递和转换过程中未能被充分利用而流失掉的热量。
机组的热损失可以从锅炉、发电机、凝汽器以及其他相关设备中产生。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这些设备的热损失来估计整个机组的热损失。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机组的热功率。
热功率是指机组所能够产生的热量。
热功率可以从锅炉中的蒸汽量以及蒸汽的压力来计算。
我们可以根据锅炉的设计参数以及实际运行数据来计算热功率。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机组的热耗率。
热耗率是指机组所需要的热量与发电机输出的电量之间的比值。
我们可以根据热耗率来评估机组的热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60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涉及到热效率、热损失、热功率和热耗率的计算。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计算,可以评估机组的热力性能,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提高机组的热利用效率。
600MW机组供热系统简介及运行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上安电厂600MW机组供热系统简介,分析了供热期间存在的系统问题,并根据经验提出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对电厂供热安全运行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供热改造;汽机安全;电厂转型0 引言近年来,电力生产企业效益越来越低,各电厂都寻求新的经营模式,加之环保要求越来越严,集中供暖成为一种趋势。
电厂供热的改造是电厂转型求发展的一种手段。
燃煤机组供热系统由热网首站、供热抽汽系统、疏水系统、热网循环水系统、热网补水及定压系统等组成。
下面以上安电厂5号机组为例。
1 系统改造及热网概述1.1机组改造供热改造为在中低压缸连通管打孔抽汽,中、低压缸连通管上设调节蝶阀。
额定抽汽量600t/h,蒸汽参数1.0MPa、355.1℃,供热抽汽管道上先后设置安全阀、气动止回阀、抽汽快关调节阀、电动隔离阀,在止回阀前布置安全阀排气管道。
图1 上安电厂#5机供热系统画面1.2 供热热网1.2.1 供热区域计划近期(2020年)供热面积为2000万平方米,平均热负荷680.5MW,供热量为705.54万GJ;远期(2030年)供热面积为3000万平方米,平均热负荷998. 6MW,供热量为961万GJ。
1.2.2 热网首站及长输网热网首站设在厂区内。
为两层建筑分0米和9 米两层布置。
0米层布置4台汽动长输网循环水泵、1台备用电动循环水泵、10台疏水泵及相关管道等;9米层主要布置4台卧式长输网加热器、2台小汽机排汽加热器、电子设备间及相关管道等。
热网首站供出的热水经长输网至隔压站换热后,再由一级网小区换热站换热供至二级网热用户。
2 供热抽汽及其疏水系统2.1 供热抽汽5号机供热抽汽自汽机中、低压连通管引出,通过供热抽汽管架进入热网首站,正常带C/D加热器并带C/D两台汽动循环泵小汽机,按600 t/h常规抽汽运行。
2.2 疏水系统5号机疏水系统有3台热网加热器疏水泵,正常两运一备,疏水泵流量300t/h;2台小汽机排汽加热器疏水泵,正常一运一备,流量140t/h。
辅助蒸汽系统单元制机组均设置辅助蒸汽系统。
辅助蒸汽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机组安全可靠地启动和停机,及在低负荷和异常工况下提供必要的、参数和数量都符合要求的汽源,同时向有关设备提供生产加热用汽。
辅助蒸汽系统主要包括:辅助蒸汽联箱、供汽汽源、用汽支管、减温减压装置、疏水装置及其连接管道和阀门等。
辅助蒸汽联箱是辅助蒸汽系统的核心部件。
本期工程600MW超临界机组设置的辅助蒸汽联箱,其设计压力为0.8~1.3 MPa,设计温度为300~350℃。
典型的600MW超临界机组的辅助蒸汽系统见图3-9。
一、系统的供汽汽源辅助蒸汽系统一般有三路汽源,分别考虑到机组启动、低负荷、正常运行及厂区的用汽情况。
这三路汽源是老厂供汽或启动锅炉、再热蒸汽冷段(即二段抽汽)和四段抽汽。
设置三路启动汽源的目的是减少启动供汽损失,减少启动工况的经济性。
1.启动蒸汽本期第一台机组投产时所需启动辅助蒸汽将由老厂辅助蒸汽汽源站提供,无须增设启动锅炉。
老厂辅助蒸汽汽源站参数为:4.0Mpa 、350℃,加减压阀减压至: 0.8MPa~1.3Mpa、350℃。
第二台机组投产后,两台机组可相互供给启动用汽。
供汽管道沿汽流方向安装气动薄膜调节阀和逆止阀。
为便于检修调节阀,在其前后均安装一个电动截止阀,在检修时切断来汽。
第一个电动截止阀前有疏水点,将暖管疏水排至无压放水母管。
2.再热蒸汽冷段在机组低负荷期间,随着负荷增加,当再热蒸汽冷段压力符合要求时,辅助蒸汽由启动锅炉切换至再热冷段供汽。
供汽管道沿汽流方向安装的阀门包括:流量测量装置、电动截止阀、逆止阀、气动薄膜调节阀和闸阀。
逆止阀的作用是防止辅助蒸汽倒流入汽轮机。
调节阀后设置两个疏水点,排水至辅汽疏水扩容器和无压放水母管。
3.汽轮机四段抽汽当机组负荷上升到70~85%MCR时,四段抽汽参数符合要求,可将辅助汽源切换至四段抽汽。
机组正常运行时,辅助蒸汽系统也由四段抽汽供汽。
采用四段抽汽为辅助蒸汽系统供汽的原因是: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其压力变动范围与辅助蒸汽联箱的压力变化范围基本接近。
600MW火电机组汽轮机热力系统分析发布时间:2022-05-07T06:07:55.96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2期作者:陈望奎[导读]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视,作为煤炭消费的大户,陈望奎大唐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渭南市 715501摘要: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视,作为煤炭消费的大户,热力发电厂对热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各个系统中机组结构入手对对影响热力系统热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本文以某600MW亚临界发电机组为算例,采用分析法对其各个系统进行定量计算得到其机组的效率,分析其损失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小其损失的方案,从而对其热力系统进行优化。
研究发现锅炉中效率与其热效率有较大差别,汽轮机中低压缸效率远小于其他两缸,而回热系统中末级加热器效率比前几级效率低。
本文分析了热力参数变化以及机组结构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蒸汽冷却器、回热加热器等机组都为提高机组的热效率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效率;热力系统;热效率;能量1.引言对于热电厂中热力系统的分析和优化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用来评价火电机组的能效的评价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类,即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热量法和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研究方法。
热力系统的优化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钱磊介绍了包括热平衡法、等效焓降法以及不同计算方式衍生出的循环函数法和矩阵分析法在内的许多热经济型计算方法[1]。
其主要思想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大型火电机组建立计算模型后,对典型工况下的各项热经济指标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及优化[1]。
武国磊分析并借鉴了等效焓降法以及热平衡分析法两种论证技术经济性的方法,得出了分析法,结合了热力学第一及第二定律,既考虑能的多少,同时兼顾了能的质量和品质,从而诊断并分析了600MW火电机组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2]。
宋之平教授提出的单耗分析理论主要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展示了燃烧单耗的构成分布及变化的图景。
600MW机组主蒸汽、再热汽及旁路系统施晶舒庆元一、概述1、水蒸汽的特性物质由液态变为汽态的现象称为汽化,通常汽化有二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它在任意温度下都会发生。
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它相对于一定的压力,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该沸腾温度称为沸点。
一般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液体沸点是不同的,同种液体,压力越高沸点越高,沸腾时气体与液体共存,两者温度相同,沸腾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沸点。
将装有水的容器密闭起来,保持一定温度,显然,水会汽化,随着水的汽化,水面上部空间的水蒸汽在增多,即蒸汽压力要升高,蒸汽压力升高使蒸汽液化速度加快,而使水汽化速度减慢,到某一时刻,当水汽化速度与水蒸汽液化速度相同时,容器内水量和空间水蒸汽量不再变化。
我们把这时汽、液两相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
这种平衡状态不是静态的平衡,而是一种动态平衡,即汽化、液化过程仍在进行,只是汽化速度与液化速度相同而已。
处于饱和状态下的水和水蒸汽分别称为饱和水和饱和蒸汽。
此时饱和水和饱和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是一样的,称为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
这种蒸汽和水共存的状态称为湿饱和蒸汽。
如果对容器进行加热,那么水的汽化会加快,水逐渐减少,水蒸汽逐渐增多,直至水全部变为蒸汽,这时的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
当水温低于饱和温度时,称为过冷水,或未饱和水。
如果对干饱和蒸汽继续进行加热,使蒸汽温度进一步升高,这时的蒸汽称为过热蒸汽,其温度超过饱和温度之值,称为过热度。
临界点(相变点):一个大气压下的水饱和温度为100℃。
随着压力增加,水的饱和温度也随之增加,汽化潜热(从饱和水加热到干饱和蒸汽所需热量)减小,水和汽的密度差也随之减小。
当压力提高到221.2bar时,汽化潜热为零,汽和水的密度差也为零,该压力称之为临界压力。
水在该压力下加到374.15℃时,即全部汽化,此时的饱和水和饱和蒸汽已不再有区别,该温度称之为临界温度。
第一部分N600MW汽轮机概述该N600MW型汽轮机是由上海汽轮机制造厂制造的超临界中间再热、两缸两排汽、单轴、凝汽式汽轮机。
有八级非调整抽汽供给三台高压加热器,一台除氧器和四台低压加热器。
主给水泵由小汽轮机拖动。
N600MW汽轮机将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外燃回转式机械,来自锅炉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后,依次经过一系列环形配置的喷嘴和动叶,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
蒸汽在汽轮机中,以不同方式进行能量转换,便构成了不同工作原理的汽轮机。
汽轮机本体是汽轮机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转子和定子组成。
转子包括动叶片,叶轮,主轴和联轴器及紧固件等旋转部件。
定子包括汽缸,蒸气室,隔板,隔板套,汽封,轴承等1. 汽轮机的结构:1.1. 汽缸汽缸的作用是将汽轮机的通流部分与大气隔开,形成封闭的汽室,保证蒸汽在汽轮机内部完成能量的转换过程,汽缸内安装着喷嘴室、隔板、隔板套等零部件;汽缸外连接着进汽、排汽、抽汽等管道。
汽缸的高、中压段一般采用合金钢或碳钢铸造结构,低压段可根据容量和结构要求,采用铸造结构或由简单铸件、型钢及钢板焊接的焊接结构。
低压缸为反向分流式,每个低压缸一个外缸和两个内缸组成,全部由板件焊接而成。
汽缸的上半和下半均在垂直方向被分为三个部分,但在安装时,上缸垂直结合面已用螺栓连成一体,因此汽缸上半可作为一个零件起吊。
低压外缸由裙式台板支承,此台板与汽缸下半制成一体,并沿汽缸下半向两端延伸。
低压内缸支承在外缸上。
每块裙式台板分别安装在被灌浆固定在基础上的基础台板上。
低压缸的位置由裙式台板和基础台板之间的滑销固定。
高压缸有单层缸和双层缸两种形式。
单层缸多用于中低参数的汽轮机。
双层缸适用于参数相对较高的汽轮机。
分为高压内缸和高压外缸。
高压内缸由水平中分面分开,形成上、下缸,内缸支承在外缸的水平中分面上。
高压外缸由前后共四个猫爪支撑在前轴承箱上。
猫爪由下缸一起铸出,位于下缸的上部,这样使支承点保持在水平中心线上。
6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介绍第一部分两缸两排汽 6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介绍0 前言近几年来我国电力事业飞速发展,大容量机组的装机数量逐年上升,同时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日益重视及电厂高效率的要求,机组的初参数已从亚临界向超临界甚至超超临界快速发展。
根据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25MPa/600℃/600℃两缸两排汽 600MW 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将依据其环保、高效、布局紧凑及利于维护等特点占据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下面对哈汽、三菱公司联合制造生产的25MPa/600℃/600℃两缸两排汽6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1 概述哈汽、三菱公司联合制造生产的6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为单轴、两缸、两排汽、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机组。
高中压汽轮机采用合缸结构,低压汽轮机采用一个48英寸末级叶片的双分流低压缸,这种设计降低了汽轮机总长度,紧缩电厂布局。
机组的通流及排汽部分采用三维设计优化,具有高的运行效率。
机组的组成模块经历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有成熟的运行经验,机组运行高度可靠。
机组设计有两个主汽调节联合阀,分别布置在机组的两侧。
阀门通过挠性导汽管与高中压缸连接,这种结构使高温部件与高中压缸隔离,大大地降低了汽缸内的温度梯度,可有效防止启动过程缸体产生裂纹。
主汽阀、调节阀为联合阀结构,每个阀门由一个水平布置的主汽阀和两个垂直布置的调节阀组成。
这种布置减小了所需的整体空间,将所有的运行部件布置在汽轮机运行层以上,便于维修。
调节阀为柱塞阀,出口为扩散式。
来自调节阀的蒸汽通过四个导汽管(两个在上半,两个在下半)进入高中压缸中部,然后进入四个喷嘴室。
导汽管通过挠性进汽套筒与喷嘴室连接。
进入喷嘴室的蒸汽流过冲动式调节级,然后流过反动式高压压力级,做功后通过外缸下半的排汽口进入再热器。
再热后的蒸汽通过布置在汽缸前端两侧的两个再热主汽阀和四个中压调节阀返回中压部分,中压调节阀通过挠性导汽管与中压缸连接,因此降低了各部分的热应力。
600MW发电厂热力系统第一章600MW 机组热力系统总的介绍第一节概述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从能量的观点看,就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即:燃料化学能一热能-机械能一电能,以下重点从能量的角度介绍一下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煤场的煤经碎煤机处理后由皮带输送至煤仓间原煤斗,在磨煤机的研磨作用下变成煤粉,被一次风携带至锅炉各层燃烧器,喷入炉膛,二次风则提供燃烧所必须的氧气,组织良好的燃烧,产生高温烟气。
这一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锅炉内的工质吸收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能,在锅炉受热面中不断被加热,从不饱和水变为高温过热蒸汽。
这一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即炉内的热能由辐射,对流等形式传给炉内的工质。
具有一定能量的过热蒸汽进入汽机高缸,对高缸转子做功使之转动。
这一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蒸汽的热能转化为转子的机械能。
高缸的排汽(冷再)进入锅炉的再热器,吸收烟气热量之后引入汽机中,低压缸做功,完成能量由化学能向中,低压转子机械能转化的过程。
具有一定动能的汽机转子带动发电机转子,产生旋转磁场,最终以电流形式由定子线圈输出,经主变送往线路。
这一过程完成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
在上述的能量转化过程中,存在各种能量损失,有锅炉损失,管道损失,冷源损失,汽机损失,机械损失和发电机损失。
在以上损失中,各项所占比例不相同,冷源损失最大,相对应的循环热效率也最低,只有40%多,因此全厂的总效率也只有30%多。
但是从运行的角度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方法,减小各项损失,达到机组优化运行,降低供电煤耗率的目的。
以下,对工质在热力系统中的循环过程作一简单介绍。
低压缸排汽被循环水冷却后,凝结成水,汇集至热井,经过凝泵升压,进入除盐装置,除去凝水中的盐份。
除盐装置出口至轴封加热器,利用轴封汽回汽对凝水加热,再到除氧器水位调节站,控制除氧器水位的稳定。
再依次经过#8,#7,#6,#5 低加,对凝水加热,之后进入除氧器。
除氧器也是一加热器,一是对凝水加热,二是除去水中的溶氧,防止设备的腐蚀。
600MW火电机组全面性热力系统简介一、全面性热力系统概述热力系统:根据发电厂热力循环的特征,以安全和经济为原则,将汽轮机本体与锅炉本体由管道、阀门及其辅助设备连接起来的汽水系统。
按照应用目的和编制方法不同,分为原则性热力系统和全面性热力系统。
热力系统图:用特定的符号、线条等将热力系统绘制成的图形。
根据作用不同分为:原则性热力系统和全面性热力系统原则性热力系统:表明热力循环中工质能量转化及热量利用的过程,反映了火力发电厂热功转换过程中的技术完善程度和热经济性。
由于原则性热力系统只表示工质流过时状态参数发生变化的各种热力设备,一般同类型、同参数的设备只表示一个,仅表明设备之间的主要联系,备用设备、管道及附件一般不表示。
原则性热力系统的作用:用来计算和确定各设备、管道的汽水流量,发电厂的热经济指标。
原则性热力系统的组成:锅炉、汽轮机、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和凝汽设备的连接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除氧器和给水箱系统;补充水系统;连续排污及热量利用系统;轴封漏汽的回收利用系统。
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是全厂性的所有热力设备及其汽水管道的总系统,能明确地反映电厂的各种工况及事故、检修时的运行方式。
它是按设备的实际数量来绘制,并标明一切必须的连接管路及其附件。
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由下列各局部系统组成: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系统、汽轮机旁路系统、回热抽汽系统。
除氧给水系统、主凝结水系统、加热器疏放水系统、辅助蒸汽系统、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冷却水系统等二、全面性热力系统的组成1、主蒸汽与再热蒸汽系统采用单元制主蒸汽系统,主蒸汽管道上布置电动关断门、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2、再热机组旁路系统旁路机旁路的类型高压旁路(Ⅰ级)新汽→冷再热蒸汽管道低压旁路(Ⅱ级)再过热后蒸汽→冷凝器大旁路(Ⅲ级)新汽→冷凝器旁路系统的作用(1) 保护再热器(2)协调启动参数和流量,缩短启动时间,延长汽轮机寿命(3)回收工质和热量、降低噪声。
(4)防止锅炉超压,兼有锅炉安全阀的作用。
600mw锅炉机组汽水流程
标题:600MW锅炉机组汽水流程
600MW锅炉机组的汽水循环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将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汽水传输到涡轮机进行功率转换,同时又能够回收涡轮机出口的汽水进行循环使用,以提高系统效率。
600MW机组的汽水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产汽。
锅炉内高温高压水蒸气通过锅管,将锅内的煤或天然气或其他燃料进行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汽水。
2. 提汽。
产汽后,汽水通过超越器进入汽水回路系统。
3. 驱动涡轮机。
高温高压汽水通过汽管系统传输至涡轮机,在定子叶片和轮叶片间进行膨胀作用,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产生电力。
4. 凝汽回收。
涡轮机出口的依然为水汽态的流体,进入凝汽器进行冷却凝结,得到液态的回收水。
5. 水泵回路。
回收水通过泵回再进入锅底,完成一个闭合的汽水循环。
如此反复进行提高系统能效。
以上就是600MW机组典型的汽水流程主流顺序,保证了高效高可靠的热电转换过程。
通过优化各环节,600MW机组的热力参数得以不
断提高。
600mw机组锅炉汽水流程
这里是一个以"600机组锅炉汽水流程"为标题的内容:
600机组锅炉汽水流程
一、锅炉蒸汽系统
600机组采用过热前汽水管式循环锅炉,通过燃烧褐煤产生高温高压蒸汽。
锅炉通过与汽轮机连接的汽水管道循环系统,将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直接输送给汽轮机进行发电。
二、锅炉蒸汽产生流程
1. 燃烧室内褐煤通过烧烤炉进行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
2. 高温燃烧气在锅仓内部和锅管内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锅水。
3. 锅水通过锅管此热量,加热成熔,沸腾成为过热汽水。
4. 过热汽水通过过热器吸收额外热量,升高温度后输送给汽轮机。
5. 汽轮机发电后,高温高压汽水冷凝成液态,再通过汽水泵回到锅仓继续循环利用。
三、锅炉安全保护
为保证锅炉安全可靠运行,系统设置了压力、温度和水位等多个保护参数,一旦参数异常将自动展开保护措施,隔离危险区并关闭锅炉。
严
格执行国家和企业安全规程,保障锅炉循环系统安全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