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5.91 MB
- 文档页数:581
田墩中心小学何龙前进实验小学史爱东枫岭头中心小学张海泉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有关0的运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解决问题。
有关四则运算的意义,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感知,但学生头脑中并未建立概念性的认识。
本单元就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并完善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而在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2.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会解答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1.解决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运算。
2.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3.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3)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1课时)(4)练习课(1课时)(5)括号(1课时)(6)解决问题(1课时)(7)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组织好练习,深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做到“以学定教”,充分体现了课标所倡导的学生主,教师主导的原则,实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目录1. 第一节:加减运算2. 第二节:乘法3. 第三节:除法4. 第四节:数的比较与分数5. 第五节:形状与空间6. 第六节:时间7. 第七节:长度第一节:加减运算本节介绍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及相关概念。
1.1 加法加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十进制加法的进位几个数相加的规律加数与被加数的交换律1.2 减法减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十进制减法的退位减数与被减数的交换律减数减0的规律第二节:乘法本节介绍乘法的运算方法及相关概念。
2.1 乘法的定义及运算法则乘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乘法表的认识与乘法口诀乘法的分配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2.2 带0的乘法0的乘法规律乘法中的0的性质第三节:除法本节介绍除法的运算方法及相关概念。
3.1 除法的定义及运算法则除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除法的应用除法的左除与右除除法的逆运算3.2 带0的除法0的除法规律除法中的0的性质第四节:数的比较与分数本节介绍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相关知识。
4.1 数的比较与排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和逆序数的大小的比较与计算4.2 分数分数的认识和表示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法第五节:形状与空间本节介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
5.1 平面图形线段、封闭曲线、多边形的认识三角形、四边形的认识及性质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及性质5.2 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立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及性质圆柱体、圆锥体、圆台的认识及性质第六节:时间本节介绍时间的相关知识。
6.1 时、分、秒时、分、秒的认识和表示时、分、秒的运算时钟的使用6.2 日、星期、月、年日、星期、月、年的认识日、星期、月、年的运算和计算第七节:长度本节介绍长度的相关知识。
7.1 米、分米、厘米、毫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和换算长度的顺序排序长度的加法和减法的应用7.2 公里和千米,万米和千米公里和千米之间的换算万米和千米之间的换算长度的运算和应用以上是《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的目录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