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结构设计竞赛(桥梁承重组)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18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二届结构设计竞赛(A组高层水塔动载)细则1.竞赛题目竞赛题目为水塔支架结构,采用有机玻璃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
整个系统由小型振动台、水塔支架结构模型和塔顶水箱三个部分组成,小型振动台和塔顶水箱由承办方提供,水箱通过热熔胶固定于塔顶,水塔支架结构模型由参赛选手制作,并通过螺钉固定于振动台台面的底座钢板上。
支架结构模型以受力合理、造型优美、自重轻、水箱振动小为优。
2.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和模型振动台加载试验。
3.竞赛要求3.1参赛要3.1.1 参赛者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每个参赛队由3名学生组成,最好能有一名女生,提倡参赛学生跨专业组队。
各参赛队应独立设计、制作。
3.1.2 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3.1.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按自动弃权处理。
竞赛期间不得随意换人,若有个别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中途退出,可缺人继续参加竞赛或整队退出竞赛。
3.2理论方案要求3.2.1 理论方案指模型的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一般包括对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有特色方面的说明,并附上模型的三维建筑图;计算书一般包括结构体系、计算简图、内力分析及承载能力估算等内容(注:对一、二年级和非土木、力学专业类参赛队的计算书不作要求,可直接按一般概念进行设计)。
3.2.2 理论方案力求简明扼要,要求用A4纸双面打印,不超过3张纸计6页,一式五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组委会,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
3.2.3 理论方案不单独设置封面,开头部分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队员姓名、学号和专业;正文按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
3.3设计制作要求(阅读下文时需参见附图)3.3.1 模型基本材料为有机玻璃板,其额定厚度为1mm,弹性模量为2.6 103MPa,强度为40MPa,比重为1.2。
粘结材料采用AB胶。
制作工具为美工刀、剪子、钢尺、砂纸、锉刀、手动电钻等。
第⼗届结构设计竞赛细则(桥梁承重组)“交⼤⼟⽊设计公司杯”西南交通⼤学第⼗届⼤学⽣结构设计竞赛细则(桥梁承重组)1.竞赛题⽬两跨连续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2.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案设计、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模型加载试验。
3.竞赛要求3.1报名参赛3.1.1 参赛者为全⽇制在校本科⽣。
每个参赛队由3名学⽣组成,提倡参赛学⽣跨专业组队。
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个参赛队,各参赛队应独⽴设计、制作。
3.1.2 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3.1.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作为⾃动弃权处理。
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视为⾃动退赛。
3.2理论⽅案3.2.1 理论⽅案的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案图和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特⾊⽅⾯的说明;⽅案图应包括结构整体布置图、主要构件详图和⽅案效果图;计算书应包括结构选型、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分析等。
3.2.2理论⽅案封⾯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专业、参赛队员姓名;正⽂按设计说明书、⽅案图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
3.2.3 理论⽅案要求⽤A4纸单⾯打印,⼀式五份于规定时间内提交⾄竞赛组委会,逾期作⾃动弃权处理。
3.3设计制作3.3.1 制作材料组委会将统⼀提供桐⽊(薄板、细条)、铅发丝线和乳⽩胶三种材料,各参赛队设计、制作模型仅限于使⽤以上材料,且允许对所给材料进⾏适当加⼯、组合。
3.3.2 模型重量结构模型的总重量不超过500克,超过者不能参加⽐赛。
3.3.3 模型尺⼨模型的纵桥向长度要求在区间(1150,1190)mm范围内,纵桥向宽度要求在(200,250)mm范围内,模型具体长度尺⼨拟定请参考实验平台⽰意图。
模型最⾼点与最低点之间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00mm,桥⾯以下结构⾼度不得超过100mm;中⽀座上主体结构截⾯⾼度不低于30mm。
3.3.4 模型桥⾯(1)模型需设置相应桥⾯构造,⽤于移动⼩车加载。
西南交通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细则(桥梁组)1.竞赛题目两跨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模型设计大赛2.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设计、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模型静力与动力加载试验。
3.竞赛要求3.1参赛要求3.1.1 参赛者为全日制在校本。
每个参赛队由3名学生组成,提倡参赛学生跨专业组队。
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参赛队应独立设计、制作。
3.1.2 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3.1.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作为自动弃权处理。
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竞赛。
3.2理论方案要求3.2.1 理论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对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有特色方面的说明;方案图应包括结构整体布置图、主要构件详图和方案效果图;计算书应包括结构选型、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
3.2.2理论方案封面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专业、参赛队员姓名;正文按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
3.2.3 理论方案要求用A4纸打印,一式五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组委会,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
3.3设计制作要求3.3.1 模型制作材料用统一发放的竹签、硫酸纸、铅发丝线(鞋底)和乳白胶,设计并制作桥梁模型。
参赛者可根据所设计的桥梁结构体系,自行拟定桥梁名称。
模型的总重量不超过250克,超过者不能参加承载力比赛。
3.3.2 模型尺寸要求模型的长度不得大于1200mm,支座垫板的纵向宽度为30mm(故模型支座外沿的实际距离以1135 mm至1215mm为宜)。
模型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垂直距离不得超过150mm,模型宽度不小于120mm。
3.3.3 模型桥面要求(1)模型需设置相应桥面构造,用于加载测试时的移动小车加载。
实际加载测试时组委会将提供用于移动砝码小车车轮荷载分布的加载桥面板。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五届结构设计竞赛桥梁承重B组设计理论方案作品名称H型斜拉桥参赛编号B27组长姓名班级土木7班学号2014110302 队员姓名班级制药1班学号2014114279 队员姓名班级土木5班学号2014110248 组长电话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五届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二〇一五年摘要桥梁建筑的设计讲究造型美观、受力合理、节省材料、承载力大、制作精细。
作为一个土木学子,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因此我们想通过参加这样的一次结构设计大赛,提前感受下“工程师”的滋味。
在此次结构设计大赛中,我们对模型选型设计等经过了长时间考虑,最终决定做成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整个过程全方位模拟了从设计到施工各个环节,让我们真实的了解到了真正的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是难以预测的,在发现问题是,仔细想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在做桥过程中,出现过一个重大问题,当我们把桥做好后,在距离比赛仅有两天多的时间里不小心被别人踩了一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加班加点赶制模型,因为我们知道第二遍做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的,并且可以改进很多在第一次没做太好的部分,这样想来,这并不失为一件好事。
在做桥过程中,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工程人员的自豪,从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大一学生瞬间成了一群能够自主设计制造一座桥梁的土木人,经过本次结构大赛,我想无论结果怎么样,我们不会太去在乎,我们在乎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终究是没有放弃,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桥梁的美,提升了对未知知识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模型,斜拉桥,荷重比,挠度,节点,承重目录一. 设计说明书…………………………………………………………………………...……- 1 -1 方案构思........................................................................................................................................................................... - 1 -1.1作品名............................................................................................................................................................................ - 1 -1.2造型................................................................................................................................................................................ - 1 -2 结构选型........................................................................................................................................................................... - 1 -2.1设计准则........................................................................................................................................................................ - 2 -2.2 整体选型....................................................................................................................................................................... - 2 -3材料试验............................................................................................................................................................................ - 2 -3.1模型称重........................................................................................................................................................................ -3 -3.2模型的模拟加载试验 .................................................................................................................................................... - 3 -4 结构设计........................................................................................................................................................................... - 3 -4.1结构整体布置图............................................................................................................................................................. - 3 -4.2构件尺寸详细设计 ........................................................................................................................................................ - 3 -4.3构造(节点)设计 ........................................................................................................................................................ - 6 -4.4 模型三维效果图............................................................................................................................................................ - 7 -5 特色处理........................................................................................................................................................................... - 8 -6 制作工艺........................................................................................................................................................................... - 8 -二、模型计算书.............................................................................................................................. - 9 -7计算模型............................................................................................................................................................................ - 9 -7.1模型简化........................................................................................................................................................................ - 9 -7.2荷载模拟...................................................................................................................................................................... - 10 -8 内力分析......................................................................................................................................................................... - 10 -9 材料参数……(以下略) ............................................................................................................................................. - 11 -10 承载力估算................................................................................................................................................................... - 11 -参考文献............................................................................................................................................................................. - 11 -一、设计说明书1 方案构思对于本次结构设计,我们首先对赛题进行了详细分析,考虑到组委会提供的材料特点以及赛题对桥型的限制,从安全、耐用、美观的角度出发,我们选择了现在作为我国大跨径桥最流行的桥型之一的斜拉桥。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单跨双车道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主办单位:AA建设教育协会承办单位:AA理工大学XX分校竞赛日期:2016年11月23日-26日1 竞赛题目和内容1.1 竞赛题目——单跨双车道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竞赛模型为单跨双车道桥梁结构,采用白卡纸为材料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图1为示意性结构模型。
模型承受的车辆荷载由牵引小车施加。
图1模型结构示意图1.2 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模型制作、作品介绍、加载试验。
2 理论方案要求2.1 理论方案理论方案内容包括方案图和计算书。
(1)方案图:应包括结构作品效果图、结构布置图、主要构件和节点详图。
(2)计算书:应包括结构计算简图的选取、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
2.2 理论方案格式和要求(1)封面(见附件一),第一页为300字左右的摘要,其后为方案图和计算书。
除封面外,其余各页面上均不得出现参赛学校和个人的姓名等信息,否则理论方案按零分计。
(2)理论方案要求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三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组委会,逾期作为自动弃权处理。
3 模型制作要求3.1 模型制作材料和工具竞赛期间,承办方为各队提供如下材料及工具用于模型制作:(1)白卡纸:4张(A0号,约250g/张,平均厚度约0.3mm/张)白卡纸力学性能参考值:弹性模量1500MPa,顺纹抗拉强度22.2MPa,抗压强度7.0MPa。
(2)白乳胶:2瓶(225ml/瓶)(3)砂纸:2块(200mm×200mm)(4)棕线:1捆(仅限制作拉索结构形式的参赛队领用。
拉索结构形式,包括绳索使用在桥面上部结构的拉、悬、吊、张弦等方式,不允许将绳索使用在桥面下部结构的张拉。
)制作工具:2把美工刀,1把剪刀,1支2B铅笔、干燥剂1份、大塑料袋一只。
注:①材料不足可现场领取,其中每队额外领取数目:白卡纸不超过两张,白乳胶不超过1瓶,棕线不超过1捆。
②各队可携带尺子、三角板、圆规、电吹风以及其他辅助制作工具。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五届结构设计竞赛桥梁承重B组设计理论方案作品名称H型斜拉桥参赛编号B27组长姓名班级土木7班学号2014110302 队员姓名班级制药1班学号2014114279 队员姓名班级土木5班学号2014110248 组长电话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五届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二〇一五年摘要桥梁建筑的设计讲究造型美观、受力合理、节省材料、承载力大、制作精细。
作为一个土木学子,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因此我们想通过参加这样的一次结构设计大赛,提前感受下“工程师”的滋味。
在此次结构设计大赛中,我们对模型选型设计等经过了长时间考虑,最终决定做成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整个过程全方位模拟了从设计到施工各个环节,让我们真实的了解到了真正的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是难以预测的,在发现问题是,仔细想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在做桥过程中,出现过一个重大问题,当我们把桥做好后,在距离比赛仅有两天多的时间里不小心被别人踩了一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加班加点赶制模型,因为我们知道第二遍做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的,并且可以改进很多在第一次没做太好的部分,这样想来,这并不失为一件好事。
在做桥过程中,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工程人员的自豪,从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大一学生瞬间成了一群能够自主设计制造一座桥梁的土木人,经过本次结构大赛,我想无论结果怎么样,我们不会太去在乎,我们在乎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终究是没有放弃,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桥梁的美,提升了对未知知识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模型,斜拉桥,荷重比,挠度,节点,承重目录一. 设计说明书…………………………………………………………………………...……- 1 -1 方案构思........................................................................................................................................................................... - 1 -1.1作品名............................................................................................................................................................................ - 1 -1.2造型................................................................................................................................................................................ - 1 -2 结构选型........................................................................................................................................................................... - 1 -2.1设计准则........................................................................................................................................................................ - 2 -2.2 整体选型....................................................................................................................................................................... - 2 -3材料试验............................................................................................................................................................................ - 2 -3.1模型称重........................................................................................................................................................................ -3 -3.2模型的模拟加载试验 .................................................................................................................................................... - 3 -4 结构设计........................................................................................................................................................................... - 3 -4.1结构整体布置图............................................................................................................................................................. - 3 -4.2构件尺寸详细设计 ........................................................................................................................................................ - 3 -4.3构造(节点)设计 ........................................................................................................................................................ - 6 -4.4 模型三维效果图............................................................................................................................................................ - 7 -5 特色处理........................................................................................................................................................................... - 8 -6 制作工艺........................................................................................................................................................................... - 8 -二、模型计算书.............................................................................................................................. - 9 -7计算模型............................................................................................................................................................................ - 9 -7.1模型简化........................................................................................................................................................................ - 9 -7.2荷载模拟...................................................................................................................................................................... - 10 -8 内力分析......................................................................................................................................................................... - 10 -9 材料参数……(以下略) ............................................................................................................................................. - 11 -10 承载力估算................................................................................................................................................................... - 11 -参考文献............................................................................................................................................................................. - 11 -一、设计说明书1 方案构思对于本次结构设计,我们首先对赛题进行了详细分析,考虑到组委会提供的材料特点以及赛题对桥型的限制,从安全、耐用、美观的角度出发,我们选择了现在作为我国大跨径桥最流行的桥型之一的斜拉桥。
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一等奖:(6队)作品编号作品名称第一作者其他作者总分92四月飞花张珍珍王雪娇杜东芝易翔90.87 16血色的风采冯骥蒙聂良涛戴碧文梁栋86.79 47承唐继开董增展郭慧祥薛荣鹏宋晃85.97 30八度空间廖川王石磊蒋利明王能谋85.96 40star in the sky 马涛邢彩凤侯可冀健80.63 67厚德载物王春明周毅刘春煜张娅敏78.05二等奖:(11队)作品编号作品名称第一作者其他作者总分39 乾坤盾陈喜峰陈虎吴焕恒殷若玮76.56 79 帆汪伟陶媛媛闫颜76 19 与自然一起呼吸王振海胡辉苟超林恰74.91 95 星缘思竹李连涛李志兴孙喜晶李龙起74.01 70 天空袁明敏田地鹏王艳斌程成73.25 88 苍穹朱国炜刘彬王文俊马婷婷73.25 23 梦之盾李彬畅鹏飞胡亚洲杨丽玲73 111 比翼双飞毛建彬梁伟张翔李云72.77 53 仲夏夜之梦张婕张瑜赵磊林洪能72.25 68 横空赵凯李旭升闫雁军郭宇70.7 83 苍穹任巍峰赵剑锋聂利芳赵耀70.15三等奖:(22队)作品编号作品名称第一作者其他作者总分14 清凉夏日钱光龚亚军陈可刘彬洁66.49 8 恢虹跨越刘道俊俞明德陈潇郭迎琦65.88 78 求实朱寿全李冬生胡军军65.52 6 春华秋实肖倪薛陶张海峰廖飞64.9 29 方正翔鹤傅晓剑王平龚涛陈雁64.56 61 MOTO之引陈涤瑕马克丰王景梅64.53 100 三霄顶万军魏魁麦年飞李增源64.18 21 飞虹王伟华孙宏伟胡宇吴昊63.3212 UFO 杨大同李春江张永冠陶强63.19 28 三人行陈洪运王利民包润平62.26 33 一缕清风湛发军王涛肖强刘祥61.9 85 蜘蛛侠许骞成喜明郭辉61.81 11 月光部落廖昕张新乐陈艳秋张可61.76 36 宇宙之星姜志刚李茂久骆岗杭红星61.75 82 彩虹之约洪义高治辉周育麟李冰61.41 44 巨人之盔任金龙赖伟王雄健曾威61.32 109 伞尹业斌顾鸿飞夏伟61.2190 融于自然杨兆国吴浩金林宏亮杨建军60.479 真实梦想施大业刘义燕陈彧60.39 127 空中悬索架王治立张小强贾琦唐毅60.17 123 雅轩阁刘仁铭王彬蓉59.83 26 草原上的幻想武辉罗剑贾文志姜毅59.8优秀奖:(22队)作品编号作品名称第一作者其他作者总分106 宁夏张继力杨波阳柳平宋德笛58.85 108 索网空间刘沛张小兵刘小红58.58 57 空中花园于利存汪超李文涛58.26 97 四望顶汪文广吕赞章刚张晓林57.64 117 过桥米线刁维科肖经柱廖俭华57.31 121 王之张弓陈杰刘阅陈烨普王文浩56.64 58 蜘蛛侠伊小娟高全赵建国林涛56.04 86 共享天空王晨旭黄江艳王佳55.56 91 新月闫自海沈远王星星54.99 60 金刚韩蒙李峰肖学仁余帅会54.83 66 水木澜亭任东亚赵继元向志敏54.63 74 琼顶贺永邓小刚林峰黄道营54.29 27 月满西楼于平周雅潘丽婷任玲54.28 46 东方金字塔廖霞林黄磊覃纯54.08 13 五月天王敬烨沈振华方宜诸海延54.06 77 衍生陈立涛尹曲石淳欢胡晓宇54.0622 飞云峰钱耀辉杨益态龙添凤高瑞宠53.961 甲壳虫Ⅰ号周湖鲁啸龙邹云峰刘培53.38 113 浪漫满屋谢海洋尹斌王明黄海龙52.93 75 天空的精灵陈雨蒙陈楷佳玉熹杨晶52.76 25 翼塔孙庆杰陈国杰刘艳萍52.56 98 穹庐唐进才李培刚顾鑫杰刘兵52.22单项奖最佳制作:67最佳创意:92最佳造型:79本次竞赛特等奖空缺,参加完比赛的有108组。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单跨双车道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主办单位:AA建设教育协会承办单位:AA理工大学XX分校竞赛日期:2016年11月23日-26日1 竞赛题目和内容1.1 竞赛题目——单跨双车道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竞赛模型为单跨双车道桥梁结构,采用白卡纸为材料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图1为示意性结构模型。
模型承受的车辆荷载由牵引小车施加。
图1模型结构示意图1.2 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模型制作、作品介绍、加载试验。
2 理论方案要求2.1 理论方案理论方案内容包括方案图和计算书。
(1)方案图:应包括结构作品效果图、结构布置图、主要构件和节点详图。
(2)计算书:应包括结构计算简图的选取、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
2.2 理论方案格式和要求(1)封面(见附件一),第一页为300字左右的摘要,其后为方案图和计算书。
除封面外,其余各页面上均不得出现参赛学校和个人的姓名等信息,否则理论方案按零分计。
(2)理论方案要求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三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组委会,逾期作为自动弃权处理。
3 模型制作要求3.1 模型制作材料和工具竞赛期间,承办方为各队提供如下材料及工具用于模型制作:(1)白卡纸:4张(A0号,约250g/张,平均厚度约0.3mm/张)白卡纸力学性能参考值:弹性模量1500MPa,顺纹抗拉强度22.2MPa,抗压强度7.0MPa。
(2)白乳胶:2瓶(225ml/瓶)(3)砂纸:2块(200mm×200mm)(4)棕线:1捆(仅限制作拉索结构形式的参赛队领用。
拉索结构形式,包括绳索使用在桥面上部结构的拉、悬、吊、张弦等方式,不允许将绳索使用在桥面下部结构的张拉。
)制作工具:2把美工刀,1把剪刀,1支2B铅笔、干燥剂1份、大塑料袋一只。
注:①材料不足可现场领取,其中每队额外领取数目:白卡纸不超过两张,白乳胶不超过1瓶,棕线不超过1捆。
②各队可携带尺子、三角板、圆规、电吹风以及其他辅助制作工具。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七届结构设计竞赛建筑工程(A组)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七届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2017年3月1、选题背景图1 天津之眼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与日俱增,与之同时我国大跨度钢结构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正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摩天轮,又称巨型观览车。
在其每一发展阶段世界范围内都建造了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摩天轮。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造摩天轮,但是当时其高度、直径、载客量都比较小,仅仅是游乐设施的一部分。
现代摩天轮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结合的产物,摩天轮建造已朝着新的趋势发展,即建造高度高,更大观光舱,更舒适的摩天轮。
当前国内各大城市已纷纷建造了直径在100m以上的多座摩天轮。
对我国大跨度钢结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总体模型2.1 模型形式要求总体模型由支架、轮轴、轮毂、轮幅、轮盘、吊箱六部分组成(图-2)。
其中支架、轮轴由组委会提供。
摩天轮结构模型(包括轮毂、轮幅、轮盘、吊箱)由参赛选手设计,其中吊箱由吊绳代替。
参赛模型制作时,轮毂、轮幅、轮盘的选型由参赛选手自行设计,形式不限,轮幅数量不限,只需满足以下相应设计要求。
图2 模型三维透视示意简图2.2 模型制作要求(1)轮盘轮盘的外围直径700mm,轮盘最外围圆弧采用直线代替弧线近似逼近时,直线长度L不得超过275mm,见图3。
轮盘沿轮轴方向的宽度不超过60mm。
图3 轮盘示意(2) 轮毂轮毂沿轮轴方向的长度不超过80mm。
轮毂沿轮盘平面方向的最大长度不超过100mm,轮毂的设计需保证摩天轮可绕轮轴自由转动。
(3)轮轴、支架轮轴、支架由组委会提供,其中轮轴为直径6、8、10mm三种规格的圆钢棒,由参赛选手根据自身设计模型选用,轮轴长320mm,两支架间轮轴净长200mm。
图4 测试系统三维示意3、模型材料及制作工具3.1 竹材竹材规格如表1所示,竹材参考力学指标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