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结构设计竞赛(桥梁承重组)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18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二届结构设计竞赛(A组高层水塔动载)细则1.竞赛题目竞赛题目为水塔支架结构,采用有机玻璃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
整个系统由小型振动台、水塔支架结构模型和塔顶水箱三个部分组成,小型振动台和塔顶水箱由承办方提供,水箱通过热熔胶固定于塔顶,水塔支架结构模型由参赛选手制作,并通过螺钉固定于振动台台面的底座钢板上。
支架结构模型以受力合理、造型优美、自重轻、水箱振动小为优。
2.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和模型振动台加载试验。
3.竞赛要求3.1参赛要3.1.1 参赛者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每个参赛队由3名学生组成,最好能有一名女生,提倡参赛学生跨专业组队。
各参赛队应独立设计、制作。
3.1.2 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3.1.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按自动弃权处理。
竞赛期间不得随意换人,若有个别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中途退出,可缺人继续参加竞赛或整队退出竞赛。
3.2理论方案要求3.2.1 理论方案指模型的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一般包括对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有特色方面的说明,并附上模型的三维建筑图;计算书一般包括结构体系、计算简图、内力分析及承载能力估算等内容(注:对一、二年级和非土木、力学专业类参赛队的计算书不作要求,可直接按一般概念进行设计)。
3.2.2 理论方案力求简明扼要,要求用A4纸双面打印,不超过3张纸计6页,一式五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组委会,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
3.2.3 理论方案不单独设置封面,开头部分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队员姓名、学号和专业;正文按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
3.3设计制作要求(阅读下文时需参见附图)3.3.1 模型基本材料为有机玻璃板,其额定厚度为1mm,弹性模量为2.6 103MPa,强度为40MPa,比重为1.2。
粘结材料采用AB胶。
制作工具为美工刀、剪子、钢尺、砂纸、锉刀、手动电钻等。
第⼗届结构设计竞赛细则(桥梁承重组)“交⼤⼟⽊设计公司杯”西南交通⼤学第⼗届⼤学⽣结构设计竞赛细则(桥梁承重组)1.竞赛题⽬两跨连续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2.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案设计、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模型加载试验。
3.竞赛要求3.1报名参赛3.1.1 参赛者为全⽇制在校本科⽣。
每个参赛队由3名学⽣组成,提倡参赛学⽣跨专业组队。
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个参赛队,各参赛队应独⽴设计、制作。
3.1.2 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3.1.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作为⾃动弃权处理。
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视为⾃动退赛。
3.2理论⽅案3.2.1 理论⽅案的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案图和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特⾊⽅⾯的说明;⽅案图应包括结构整体布置图、主要构件详图和⽅案效果图;计算书应包括结构选型、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分析等。
3.2.2理论⽅案封⾯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专业、参赛队员姓名;正⽂按设计说明书、⽅案图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
3.2.3 理论⽅案要求⽤A4纸单⾯打印,⼀式五份于规定时间内提交⾄竞赛组委会,逾期作⾃动弃权处理。
3.3设计制作3.3.1 制作材料组委会将统⼀提供桐⽊(薄板、细条)、铅发丝线和乳⽩胶三种材料,各参赛队设计、制作模型仅限于使⽤以上材料,且允许对所给材料进⾏适当加⼯、组合。
3.3.2 模型重量结构模型的总重量不超过500克,超过者不能参加⽐赛。
3.3.3 模型尺⼨模型的纵桥向长度要求在区间(1150,1190)mm范围内,纵桥向宽度要求在(200,250)mm范围内,模型具体长度尺⼨拟定请参考实验平台⽰意图。
模型最⾼点与最低点之间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00mm,桥⾯以下结构⾼度不得超过100mm;中⽀座上主体结构截⾯⾼度不低于30mm。
3.3.4 模型桥⾯(1)模型需设置相应桥⾯构造,⽤于移动⼩车加载。
西南交通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细则(桥梁组)1.竞赛题目两跨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模型设计大赛2.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设计、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模型静力与动力加载试验。
3.竞赛要求3.1参赛要求3.1.1 参赛者为全日制在校本。
每个参赛队由3名学生组成,提倡参赛学生跨专业组队。
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参赛队应独立设计、制作。
3.1.2 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3.1.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作为自动弃权处理。
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竞赛。
3.2理论方案要求3.2.1 理论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对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有特色方面的说明;方案图应包括结构整体布置图、主要构件详图和方案效果图;计算书应包括结构选型、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
3.2.2理论方案封面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专业、参赛队员姓名;正文按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
3.2.3 理论方案要求用A4纸打印,一式五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组委会,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
3.3设计制作要求3.3.1 模型制作材料用统一发放的竹签、硫酸纸、铅发丝线(鞋底)和乳白胶,设计并制作桥梁模型。
参赛者可根据所设计的桥梁结构体系,自行拟定桥梁名称。
模型的总重量不超过250克,超过者不能参加承载力比赛。
3.3.2 模型尺寸要求模型的长度不得大于1200mm,支座垫板的纵向宽度为30mm(故模型支座外沿的实际距离以1135 mm至1215mm为宜)。
模型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垂直距离不得超过150mm,模型宽度不小于120mm。
3.3.3 模型桥面要求(1)模型需设置相应桥面构造,用于加载测试时的移动小车加载。
实际加载测试时组委会将提供用于移动砝码小车车轮荷载分布的加载桥面板。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五届结构设计竞赛桥梁承重B组设计理论方案作品名称H型斜拉桥参赛编号B27组长姓名班级土木7班学号2014110302 队员姓名班级制药1班学号2014114279 队员姓名班级土木5班学号2014110248 组长电话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五届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二〇一五年摘要桥梁建筑的设计讲究造型美观、受力合理、节省材料、承载力大、制作精细。
作为一个土木学子,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因此我们想通过参加这样的一次结构设计大赛,提前感受下“工程师”的滋味。
在此次结构设计大赛中,我们对模型选型设计等经过了长时间考虑,最终决定做成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整个过程全方位模拟了从设计到施工各个环节,让我们真实的了解到了真正的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是难以预测的,在发现问题是,仔细想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在做桥过程中,出现过一个重大问题,当我们把桥做好后,在距离比赛仅有两天多的时间里不小心被别人踩了一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加班加点赶制模型,因为我们知道第二遍做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的,并且可以改进很多在第一次没做太好的部分,这样想来,这并不失为一件好事。
在做桥过程中,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工程人员的自豪,从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大一学生瞬间成了一群能够自主设计制造一座桥梁的土木人,经过本次结构大赛,我想无论结果怎么样,我们不会太去在乎,我们在乎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终究是没有放弃,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桥梁的美,提升了对未知知识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模型,斜拉桥,荷重比,挠度,节点,承重目录一. 设计说明书…………………………………………………………………………...……- 1 -1 方案构思........................................................................................................................................................................... - 1 -1.1作品名............................................................................................................................................................................ - 1 -1.2造型................................................................................................................................................................................ - 1 -2 结构选型........................................................................................................................................................................... - 1 -2.1设计准则........................................................................................................................................................................ - 2 -2.2 整体选型....................................................................................................................................................................... - 2 -3材料试验............................................................................................................................................................................ - 2 -3.1模型称重........................................................................................................................................................................ -3 -3.2模型的模拟加载试验 .................................................................................................................................................... - 3 -4 结构设计........................................................................................................................................................................... - 3 -4.1结构整体布置图............................................................................................................................................................. - 3 -4.2构件尺寸详细设计 ........................................................................................................................................................ - 3 -4.3构造(节点)设计 ........................................................................................................................................................ - 6 -4.4 模型三维效果图............................................................................................................................................................ - 7 -5 特色处理........................................................................................................................................................................... - 8 -6 制作工艺........................................................................................................................................................................... - 8 -二、模型计算书.............................................................................................................................. - 9 -7计算模型............................................................................................................................................................................ - 9 -7.1模型简化........................................................................................................................................................................ - 9 -7.2荷载模拟...................................................................................................................................................................... - 10 -8 内力分析......................................................................................................................................................................... - 10 -9 材料参数……(以下略) ............................................................................................................................................. - 11 -10 承载力估算................................................................................................................................................................... - 11 -参考文献............................................................................................................................................................................. - 11 -一、设计说明书1 方案构思对于本次结构设计,我们首先对赛题进行了详细分析,考虑到组委会提供的材料特点以及赛题对桥型的限制,从安全、耐用、美观的角度出发,我们选择了现在作为我国大跨径桥最流行的桥型之一的斜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