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钢常见腐蚀种类
- 格式:docx
- 大小:16.95 KB
- 文档页数:1
不锈钢腐蚀分类(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不锈钢的定义和特性三、不锈钢的腐蚀分类1.化学腐蚀2.电化学腐蚀3.机械腐蚀四、不锈钢的防腐措施五、结论正文【引言】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较高耐腐蚀性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医疗等领域。
然而,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不锈钢仍然可能出现腐蚀现象。
因此,了解不锈钢的腐蚀分类及其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不锈钢的定义和特性】不锈钢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
它主要由铁、铬、镍等元素组成,具有以下特性:1.铬含量一般在 12% 以上,镍含量可在 8% 以上。
2.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尤其在氧化性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
3.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耐磨性和高温性能。
【不锈钢的腐蚀分类】不锈钢的腐蚀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在不锈钢表面与化学介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不锈钢表面出现腐蚀现象。
这种腐蚀通常发生在高温、高浓度的化学介质中。
2.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在不锈钢表面形成原电池,导致电极间的电位差使不锈钢表面发生腐蚀。
这种腐蚀通常发生在含有电解质的环境中,如海水、淡水等。
3.机械腐蚀机械腐蚀是指在不锈钢表面因受到机械作用而产生的腐蚀。
这种腐蚀通常发生在不锈钢表面受到磨损、疲劳、脱落等损伤的情况下。
【不锈钢的防腐措施】为了防止不锈钢的腐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
根据使用环境和介质的特性,选择具有较高耐腐蚀性的不锈钢材料。
2.表面处理。
对不锈钢表面进行喷涂、涂层、钝化等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3.设计合理的结构。
避免不锈钢在不利环境下使用,减少腐蚀介质与不锈钢的接触。
4.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对不锈钢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腐蚀问题。
不锈钢的腐蚀汇总不锈钢是一种具有抗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但并不意味着它永远不会受到腐蚀。
不锈钢的腐蚀主要分为表面腐蚀和晶间腐蚀两种类型。
下面将对不锈钢的腐蚀进行汇总。
1.表面腐蚀:表面腐蚀是指不锈钢表面出现的腐蚀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点蚀腐蚀:在不锈钢表面出现点状或局部蚀坑,造成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
(2)划痕腐蚀:在不锈钢表面被金属或硬物划伤后,形成划痕,并容易导致腐蚀。
(3)斑点腐蚀:不锈钢表面产生颜色斑点,造成局部腐蚀。
(4)锈斑:不锈钢表面出现红褐色污渍,这是由于钢材表面被污染或长期接触含酸性物质而引起的。
(5)晕渍:不锈钢表面出现黄褐色晕渍,主要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含铁、含锰或含硅物质中引起。
2.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指不锈钢在特定条件下,沿晶界产生的腐蚀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焊缝腐蚀:在焊接不锈钢时,由于热影响区结构的变化,易发生晶间腐蚀。
(2)沉淀物腐蚀:不锈钢在低温高温交替作用下,沉淀物会析出并导致晶间腐蚀。
(3)碳化物腐蚀:不锈钢在高温下,碳元素容易与铬结合形成铬碳化物,导致晶间腐蚀加剧。
(4)硝化物腐蚀:不锈钢在含有硝酸盐的环境中易引起晶间腐蚀。
为了预防不锈钢的腐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清洗:定期清洗不锈钢表面,防止污染物长时间附着在表面。
(2)防止划伤:避免使用金属或硬物直接刮伤不锈钢表面,以免导致腐蚀。
(3)控制环境: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含酸性、含碱性或含盐性物质的环境中。
(4)注意焊接:焊接不锈钢时,应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材料,防止产生焊缝腐蚀。
(5)注意使用温度:避免不锈钢长时间处于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以免加剧晶间腐蚀。
总之,虽然不锈钢具有抗腐蚀性能,但在特定条件下仍然可能发生腐蚀,因此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预防腐蚀的措施。
不锈钢的腐蚀及防护,比如430、304、904L等不锈钢的腐蚀及防护不锈钢腐蚀机理——表面钝化膜的破坏不锈钢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极薄而坚固细密的稳定的富铬 29 氧化膜(防护膜),防止氧原子的继续渗入、继续氧化,而获得抗锈蚀的能力。
一旦有某种原因,这种薄膜遭到了不断地破坏,空气或液体中氧原子就会不断渗入或金属中铁原子不断地析离出来,形成疏松的氧化铁,金属表面也就受到不断地锈蚀。
不锈钢腐蚀的特点:◆它们不像碳钢那样–不锈钢通常不会因均匀腐蚀而失效◆它们的失效通常是特定条件下的局部腐蚀◆“腐蚀余量”对不锈钢没有意义不锈钢常见腐蚀类型点蚀点腐蚀导致不锈钢表面形成针状坑点且从表面向内扩展形成孔穴,这种腐蚀的危害性在于使材料在均匀腐蚀很不明显的情况下腐蚀穿孔。
影响不锈钢点腐蚀的介质因素主要有酸度、氧含量、氯化物含量、温度等。
主要有下面三个特征:(1)不锈钢表面的小蚀坑;可由 Cl、Br、I引起;(2)易发生在表面缺陷处和夹杂物处等表面氧化膜的薄弱处;(3)由于蚀坑底部的环境不同于蚀坑外部环境,点蚀一旦开始常常会继续发展。
耐点蚀当量数以耐点蚀当量数 PRE 表示不锈钢耐点蚀和缝隙腐蚀能力: PRE = %Cr + 3.3 X %Mo + 30 X %N –Mn 【注意】对于 300 系列不锈钢,该公式成立;对于双相不锈钢,N 前面的系数是 16;对于铁素体不锈钢, N 是有害的;公式反映的是耐点蚀起始发生而不是耐点蚀扩散的相对能力,它忽略了夹杂物(硫化猛)、表面状态热处理等等相关因素。
缝隙腐蚀缝隙腐蚀是在电解液中由于不锈钢与金属或非金属间存在极小的缝隙,使有关物质的迁移受到阻抑形成浓差电池而在缝隙内或其近旁产生的局部腐蚀。
主要有下面几个特征:(1)发生于存在电解质(如潮湿)和氧不容易到达的部位(2)可发生于(缝隙宽度 0.025-0.1mm) 金属与金属;金属与垫片;金属与塑料;沉积物下面(3)驱动力是氧浓度的差异。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及其种类不锈钢是一种能够耐受空气、水和其他弱腐蚀性介质腐蚀的适用材料。
它的高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被氧化膜所保护,这种膜能够自愈并再生。
不锈钢具有多种类型,在各种工业和日常用途中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其组成和耐蚀性能,不锈钢可分为多种种类:1.铁素体不锈钢:这是最常见的不锈钢类型,包括铁素体在室温下具有抗腐蚀性的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
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适用于一般环境下的使用。
2.非铁素体不锈钢:这种不锈钢类型包括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
非铁素体不锈钢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有更严酷腐蚀条件的环境下使用。
3.奥氏体不锈钢:这是最常见的不锈钢类型,含有至少18%的铬和8%的镍。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多种用途,如厨房器具、建筑材料等。
4.马氏体不锈钢:这种不锈钢类型在高温下具有耐腐蚀性能,含有12-18%的铬和低碳含量。
马氏体不锈钢适用于高温环境下使用,如热交换器、汽车排气系统等。
5.双相不锈钢:这种不锈钢在其组织中同时存在奥氏体和马氏体,具有高强度和优异的耐蚀性。
双相不锈钢适用于一些特殊要求的领域,如海水处理装置、化学设备等。
此外,不锈钢根据其耐蚀性性能还可以细分为多个级别。
例如,在耐腐蚀性能方面,不锈钢可以被分为常规级别、抗海水级别和耐硫酸级别等。
总的来说,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材料,能够在各种腐蚀性介质中应用广泛。
不同种类的不锈钢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应用领域,确保了材料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不锈钢的腐蚀方式与腐蚀性能⑴不锈钢的腐蚀方式简介在众多的工业用途中,不锈钢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耐蚀性能。
根据使用的经验来看,除机械失效外,不锈钢的腐蚀主要表现在:不锈钢的一种严重的腐蚀形式是局部腐蚀(亦即应力腐蚀开裂,点腐蚀,晶间腐蚀,腐蚀疲劳以及缝隙腐蚀)。
①应力腐蚀开裂(SCC)应力腐蚀开裂是指承受应力的合金在腐蚀性环境中由于裂纹的扩展而产生失效的一种形式。
应力腐蚀开裂具有脆性断口形貌,但它也可能发生于韧性高的材料中。
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必要条件是要有拉应力(不论是参与应力还是外加应力,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和特定的腐蚀介质存在。
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大致与拉应力方向垂直。
这个导致应力腐蚀开裂的应力值,要比没有腐蚀介质存在时材料断裂所需要的应力值小得多。
在微观上,穿过晶粒的裂纹称为穿晶裂纹,而沿晶界扩展的裂纹称为沿晶裂纹,当应力腐蚀开裂扩展至一定的深度时(此处,承受荷载的材料断面上的应力达到它在空气中的断裂应力),则材料就按正常的裂纹(在韧性材料中,通常是通过显微缺陷的聚合)而断开。
因此,由于应力腐蚀开裂而失效的零件的断面,将包含有应力腐蚀开裂的特征区域以及与显微缺陷的聚合想联系的“韧窝”区域。
通常是应力腐蚀开裂的基本条件是:弱的腐蚀介质,一定的拉应力和特定的金属材料构成的特定腐蚀系统。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a 仅当弱的腐蚀在金属表面形成不稳定的保护膜时,才可能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实验结果表明:pH值降低将减弱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
一般的结构用钢在中性pH 值和高pH值介质中,将发生不同机制的应力腐蚀开裂。
b 在一定的拉应力的应变条件下易产生腐蚀。
对Cr-Ni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应力(σ)和开裂时间(t s)关系一般认为符合1gt s=a+bσ方程,式中a,b为常数。
这表明所受应力越大,不锈钢产生应力腐蚀开裂的时间越短。
对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研究表明,存在产生应力腐蚀的临界应力值,常用σSCC表示。
不锈钢的主要腐蚀形式
不锈钢的主要腐蚀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 强酸腐蚀:强酸(如浓硫酸、浓盐酸等)对不锈钢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会导致不锈钢表面出现腐蚀坑、大量氢气释放等现象。
2. 高温氧化腐蚀:在高温下,不锈钢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氧化层。
但当温度过高或气氛中存在有害物质(如硫化物、氯化物等)时,氧化层可能被破坏,导致不锈钢表面产生腐蚀。
3. 氧化性酸性氯化腐蚀:氧化性酸性氯化物(如氯离子、次氯酸等)是不锈钢的一种显著腐蚀介质,会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点蚀、晶间腐蚀等。
4. 碱性腐蚀: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能引起不锈钢表面出现腐蚀斑点,使其失去抗腐蚀性能。
5. 氯化物介质腐蚀:氯化物是不锈钢的腐蚀介质之一,当不锈钢表面存在氯化物离子(如氯离子、氯化钠等)并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腐蚀。
6. 微生物腐蚀:当不锈钢暴露在特定微生物介质中时,一些微生物会产生氧化物、酸性物质等,从而引发不锈钢的微生物腐蚀。
不锈钢腐蚀的种类和定义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合金材料,但长期使用或在特定环境中,仍然会发生腐蚀。
不锈钢腐蚀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广义腐蚀广义腐蚀是不锈钢表面发生的一般性腐蚀,最常见的是均匀腐蚀。
均匀腐蚀即表面各处承受相同的腐蚀破坏,使金属表面出现均匀的腐蚀痕迹。
2.点蚀腐蚀点蚀腐蚀是不锈钢表面发生的一种局部腐蚀,通常在扉门结构、焊接缝等处形成几个点状或斑点状的腐蚀坑。
点蚀腐蚀往往是由于金属表面的局部缺陷引发的。
3.缝隙腐蚀缝隙腐蚀是在不锈钢的缝隙、接触面等有氧的部位发生的局部腐蚀。
这种腐蚀主要由于缝隙处的氧气耗尽或蓄积了腐蚀介质而引起的。
4.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开裂是不锈钢在特定介质中受到应力作用而引起的开裂现象。
该腐蚀类型通常发生在高应力或高应变的工况下,会造成材料的开裂甚至断裂。
5.粒界腐蚀粒界腐蚀也称为晶间腐蚀,是指不锈钢晶粒边界处发生的腐蚀。
这种腐蚀通常发生在铸造或焊接等工艺中,晶界处的合金元素溶解得更多,使得晶界处失去了原本的耐腐蚀性。
6.穿孔腐蚀穿孔腐蚀是一种局部腐蚀现象,通常发生在不锈钢的嵌件、焊接部位等处,引起金属表面出现直径很小的小孔。
7.受控腐蚀受控腐蚀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特定管理措施来控制腐蚀过程。
通过防腐涂层、防腐处理等方法,可以有效减缓或阻止不锈钢的腐蚀过程。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不锈钢腐蚀类型,每种腐蚀类型都有各自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了解和分析腐蚀类型对于制定腐蚀控制和防护措施至关重要,以延长不锈钢材料的使用寿命。
不锈钢的防腐及维护之不锈钢腐蚀类型及防护不锈钢的腐蚀形态>要注意的是:不锈钢表面钝化膜从广义上讲,在大多数环境中有着优秀的耐腐蚀性能,但是随着所处环境的不同,保护钢带的钝化膜保护性能降低,也可以导致许多的腐蚀发生。
口全面腐蚀◆概念:裸露在腐蚀环境的金属表面全部发生电化学或化学反应,均匀受到腐蚀,这种腐蚀可以测量其进行速度,也可以预测以后的腐蚀程度,是在众多腐蚀种类之中,最不危险的腐蚀。
这种腐蚀在一般环境下一般不发生。
◆但是,在不锈钢表面保护膜不能存在的环境(盐酸、硫酸等)溶液中发生,在以上的环境中,可以使用耐腐蚀性更好的316L、双相不锈钢、超级不锈钢等不锈钢。
◆腐蚀发生的时候,表面发生选择性腐蚀或者侵蚀,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数量减少,比一般的局部腐蚀要容易预防,如果对具体的使用环境了解,选择合适材料和厚度的话可以有效的防止腐蚀发生。
口全面腐蚀表面H2S04清洗引起的锈蚀口电位腐蚀>两种金属或者相同的金属也在腐蚀条件上有着局部的区别。
两支点间存在电位差距的时候,随着电子的移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出现金属腐蚀的形态,看腐蚀种类可以联想到不锈钢腐蚀发生原理。
不锈钢的腐蚀都存在着未知性,腐蚀基本原理遵循电位腐蚀理论,通过电位腐蚀种类了解金属表面电位的话,可以预防腐蚀的发生。
■海水环境中GaIvanic Series惰性金属活性金属→石墨>钛>STS316>银>STS304>STS430>铜>铁>铝口局部腐蚀:焊接腐蚀例如:屋顶水槽、酒罐外壳体原因:焊接高温导致的表面腐蚀,主要发生在焊缝附近例如:水箱壳体原因:焊接飞溅引起的腐蚀例如:酒罐壳体、火车空调壳体原因:焊接物体反面由于焊接高温产生高温导致的锈蚀口局部腐蚀:表面破坏腐蚀例如:垃圾箱原因:加工或者运输过程中出现表面破坏而导致的锈蚀口局部腐蚀:表面污染腐蚀例如:配电箱外壳原因:表面除锈膏未清理导致的腐蚀例如:水槽沟底面原因:表面异物质导致的腐蚀例如:洗涤槽原因:洗涤槽内异物质残留导致腐蚀例如:锅体原因:拉伸后未及时处理表面(抛光)产生的腐蚀钢管经贸网辛勤整理,欢迎分享!。
不锈钢按腐蚀形态的分类及常见的腐蚀形态
按腐蚀的形态分类:可分为全面(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
全面腐蚀:腐蚀分布在介质与不锈钢相接触的整个界面上,全面腐蚀主要出现在酸、碱、 盐等腐蚀环境中;
局部腐蚀:腐蚀分布在不锈钢表面的某些局部。
局部腐蚀多出现在含卤素离子,例如 的大气和水环境中。
局部腐蚀的危害远远大于全面腐蚀,许多局部腐蚀常常在设备、构件等没 有任何宏观变形甚至在没有任何破损预兆的情况下,就会迅速、突然地破坏,从而造成严重的 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
常见的腐蚀形态 图8.5系国外1962~1997年间对不锈钢腐蚀形态的统计。
CL
从图8.5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腐蚀形式主要有全面腐蚀、晶间腐蚀、点蚀和缝隙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以及高温腐蚀。
2,全面腐蚀中,新出现的茶色腐蚀增长迅速。
由于茶色腐蚀一般仅为表面变色并不影响不锈钢设备结构的完整性和使用寿命;但从美学角度,则影响很大。
3,晶间腐蚀大量减少,1990年以后已很少出现。
4,1962~1971年大量存在的应力腐蚀(占49%)1990年以来也显著降低,但仍占有较高的比例(10%以上)。
5, 点蚀和缝隙腐蚀有增长趋势。
6, 腐蚀疲劳和高温腐蚀事例,虽然1990~1992年间有显著增加,但1995~1997年已有所减少。
(转自不锈钢概论)。
不銹鋼常見腐蝕種類
1.
2.電流腐蝕(galvanic corrosion)或稱二金屬腐蝕(two-metal corrosion)
兩不同金屬在電解質溶液中接觸,當兩者的電位不同時,活性較大者將成為陽極,活性較小者將成為陰極,形成一個封閉回路,兩極間即有電流流動,造成電流腐蝕。
電流腐蝕的大小,取決於兩不同金屬的電位差大小。
3.裂隙腐蝕(crevice corrosion)
裂隙腐蝕是發生在裂隙處的局部腐蝕,常見的裂隙處為搭接面(lap joint),止洩墊面(gasket)螺絲丁頭下,以及沈積物(deposit)下等。
不論是金屬與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接合面間隙,都可能發生裂隙腐蝕。
4.孔蝕(pitting)
孔蝕是局部的穿孔腐蝕,在金屬表面生成一個個或是許多密集的坑坑洞洞,深淺不一,使金屬表面看起來粗糙,但也只是一區一區的,並不是整個表面。
孔蝕的生成原因很多,最普通的一個是不清潔,金屬表面有灰塵、鐵銹、污垢等沈積物。
5.粒界腐蝕(intergranular corrosion)
晶粒邊界是液態金屬最後凝固的部分,其熔點最低,固體金屬熔解時,此部分也最先熔解。
晶粒邊界也是高能量區,富有化學活性,所以金屬腐蝕時,也容易先由晶粒邊界開始。
6.選擇腐蝕(或稱分離腐蝕)
選擇固體合金中某一合金元素腐蝕。
最常見的例子是黃銅(30﹪Zn+70﹪Cu)因腐蝕而失去鋅,失去鋅的部位表面顯現出銅原有的紅色,肉眼即可辨別出紅色和黃色。
所以也稱為失鋅(Dezincification)。
7.應力腐蝕(stress corrosion)
內有應力,外有J腐蝕媒體,聯合造成的金屬腐蝕,叫做應力腐蝕。
應力腐蝕大多會發生裂紋,所以又稱為應力蝕裂(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簡寫成SCC)。
應力腐蝕可能有兩種情況:
(1) 應力促進的腐蝕(stress-accelerated corrosion )
(2) 應力蝕裂(SCC),是比較重要的一種情況。
8.沖蝕(erosion corrosion)
機件遇到流動的腐蝕流體(corrodent)所造成的腐蝕,叫做沖蝕。
形成的要件有二,一是腐蝕媒體是流體(fluid),一是腐蝕媒體是流動的。
腐蝕流體包括氣體,水溶液,有機溶液,和液態金屬。
與沖蝕有關的因素是:
(1) 媒體的腐蝕性強弱。
(2) 流體中有無懸浮的固體顆粒,如泥漿(slury)。
(3) 流體的流動是穩定流(steady flow)或是亂流(turbulent flow),以及流速的大小。
9.其他腐蝕
腐蝕的種類很多有些少見的現象,是在無法觀察處漸漸進行,並非由顯著外力造成的物質敗壞,也可歸類於腐蝕。
下面列出的就是此類。
(1)刃狀腐蝕(knife-line attack),簡寫為KLA
(2)磨蝕(fretting corrosion)
(3)熱變(thermal gradient)
(4)絲狀腐蝕(filiform corro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