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90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医术乃仁术”,医生是“仁爱之士”,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称“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
医生应具备哲学家的全部最好品质,无私、谦虚、高尚、判断力强、知识丰富和不迷信。
世界卫生组织90年代曾提出,现代的医生应该是五星级医生,所谓五星级医生是指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健康的教育者、心理上的交流者、社区的领导者以及组织的管理者。
显然现代医生,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和医学技术外,人文修养及哲学理念也是现代医生必备的素质。
在某种程度上,人文修养甚至比专业素质和医学技术更为重要。
作为一名好医生,绝不仅仅是技术的高超,还必须重视患病的人,这就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只有做到了专业知识丰富、思维清晰、人格高尚,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
医生的人文素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较高的人文素质是医生掌握精湛技艺的基础,尤其是在技术创新的年代,更需要医生自觉地用哲学思维把握医学进步的正确航向;其二,较高人文素质是医生理解病人的基础。
如果医生理解、关注患者的感受,就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
患者也会更好地配合治疗,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其三,较高的人文素质是医生赢得患者信赖的重要前提。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医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但同时,医学也开始脱离人文,医生人文素质的整体水平令人担忧。
表现为:(1)医学与病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医生越来越忽视病人的心理因素,不耐烦倾听病人的讲诉,只相信仪器设备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过度依赖药物与手术。
(2)只顾局部不顾整体。
随着临床专业的细分,造成“一科医生面对一个器官”的局面,忽视整体自然力与复杂性。
(3)医学与市场紧密结合。
医院趋利行为膨胀,药商、医院经营者与医生形成商业联盟,医学“沿着用昂贵的治疗方法治疗更少数人疾病的方向发展”。
(4)医患关系紧张、物化,不少时候、不少人视医患关系为消费关系、合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