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的新科学——一种新的人的范 式:促使健康的个体变得更健康,即实现他们的全部潜 能。
第二,不采用“决定论”解释人的行为。人的科学不会 像物理科学研究物体那样来研究人。因为人能够自由地 选择自身的存在方式。行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主观实 在”。
“超个人的、超人类的、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 需要和兴趣为中心的,超出人性、同一性和自我实现。”
第2节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理论
一、生平与著作: Carl Rogers(1902—1987),人
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首 创“非指导式治疗”的一代宗 师。 主要著作:《问题儿童的临 床治疗》(1939)、《咨询与 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新概念》 (1942)、《来访者中心疗法: 当前实践、含义和理论》 (1951)
“对自身优点的恐惧;对自己命运的逃避;对自己天 才的回避。”
(三)、“自我实现者”: 其主要特征如下: 1、能准确、全面地洞察现实。 2、对自己及他人表现出极大的接纳性。 3、表现出自发性和自然性。 4、有独处的需要。 5、独立于环境与文化。 6、以持续新奇的眼光欣赏事物。 7、经常经历神秘体验或高峰体验。所谓“高峰体验”:
9、往往只有少数几个朋友。
10、有强烈的道德感但并不一定接受传统的道德标准。
11、良好的、善意的幽默感.
12、富有创造力。
(四)“存在性动机”(being motivation):
一个人在除自我实现之外的任何一个需要层次上发挥
作用的动机即为“ 缺失性动机”( deficiency motivation)。意即:寻找特定的东西来满足他特定的 需要,他的知觉受需要的指引(称“需要指引的知 觉”[Need-directed perception],或“缺失性知 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