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变化选择题
- 格式:pdf
- 大小:122.10 KB
- 文档页数:6
液体压强习题训练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最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A.5:7 B.2:3 C.3:7 D.1:13.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C.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D.抽出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h乙4.在底面积为S0的薄壁平底容器中,注入密度为ρ0的某种液体后,液体的深度为h0,现将一个底面积为S1的金属圆柱体立于容器中(已知该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所注入液体的密度),圆柱体有一部分露出液面,水也未溢出,如图所示,则此时()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ρ0gh0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ρ0gS0h0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如图,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积为300cm2、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内有质量为400g、边长为10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B,通过一根长10cm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cm.计算可得出()A.绳子受到的拉力为14 N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90 NC.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200 PaD.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变化了200 Pa6.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容器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受压强是2000paB.b点所受压强是200paC.a点所受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压强之比为1:4D.b点所受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压强之比为4:57.一个密度小于1.0×103kg/m3的物体,放在一个玻璃杯内,再将玻璃杯漂浮在一个容器的水面上(如图).若将这物体从杯中取出放在容器的水里,则这时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强,比在物体被取出前受到水的压强()A.增大 B.不变C.减少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盛有一定质量水的封闭容器放在水平面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如果将容器倒过来放在水平面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比较F1,F2和p1,p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9.如图所示轻质容器,其下部横截面积S,上部横截面积为下部横截面积的3倍,当由管口注入重为G的某种液体时,上部液柱与容器的下部等高.则()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G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C.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力为GD.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为10.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里面放入相同的金属球,如图所示,此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将两金属球从液体中小心取出后,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B.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C.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能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定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11.在图中,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S甲>S乙)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两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强相等.若从甲、乙中抽取液体,且被抽取液体的体积相同,则剩余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力F甲、F乙与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为()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12.长方形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G,放入水中后如图所示处于漂浮状态,A的下表面距容器底的高度为h,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体A总体积的.若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F1压物体A,使其浸没在水中后静止,这时物体A的下表面受到水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漂浮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ρ水ghB.竖直向下的压力F1和重力G的比值为2:3C.物体A浸没后,水对它作用力的合力小于GD.F1、F2的合力等于G13.如图,将锥形瓶放在面积为S1的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2;当往锥形瓶中倒入密度ρ、质量为m2的液体后,液面高度为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对锥形瓶底的压强为ρghB.液体对锥形瓶底的压力为ρghS2C.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D.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m1+m2)g14.如图所示,容器下部横截面积为S2上部横截面积S1的3倍,当由管口注入重为G的某种液体时,上部液体与容器的下部等高,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A.B.G C.D.15.图中,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各杯中的水面达到同一高度.下列关于甲、乙、丙对杯子底部压力的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无法判断16.如图所示,轻质圆柱形容器A、B、C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S A<S B<Sc),现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物体(ρ甲>ρ乙),若选择其中一个物体放入某个容器中,物体浸没且液体没有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液,则()A.甲放入B中p液最小B.甲放入C中p液最小C.乙放入A中p液最大D.乙放入B中p液最大17.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把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分别浸没于酒精和水中(液体不溢出,ρ酒精<ρ水),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也相等.下列对于甲、乙两金属球密度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球密度小于乙球密度 B.甲球密度大于乙球密度C.甲球密度等于乙球密度 D.无法判断18.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A.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可能等于h乙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可能小于h乙C.抽出的液体高度h甲可能大于h乙D.抽出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小于h乙19.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5×10﹣2m2,盛有质量为5 千克的水.圆柱体乙的重力为160 牛,底面积为6×10﹣2m2.若将一物块A 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则()A.容器甲内水的体积500 cm3B.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00PaC.物块A的密度1.6×103kg/m3D.物块A的密度1.2×103kg/m32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放有深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则液体的质量m、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底、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桌等关系,正确的是()A.m甲>m乙B.p底甲<p底乙C.F甲<F乙D.p桌甲=p桌乙2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B.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C.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再分别加入部分原液体(液体不溢出),小明认为:若加入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等于乙;小红认为:若加入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大于乙.你认为()A.两人的观点均正确 B.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C.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D.只有小红的观点正确23.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甲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的压强为P1,、产生压力为F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P1;、产生压力为F2,且p2=2p1,.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F1>F2,ρ1<ρ2B.F1=F2,ρ1<ρ2C.F1<F2,ρ1>ρ2D.F1<F2,ρ1<ρ22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的薄壁长方体容器甲和乙(S甲<S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A和C,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C.现将密度为ρB的小球B分别放入这两种液体中(ρA>ρB>ρC),待静止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25.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静止在其中,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且两液面相平.下列措施中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A.可能是分别抽出了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B.一定是分别抽出了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C.可能是分别倒入了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D.一定是分别倒入了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26.底面积为5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盛满某种液体后,置于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壁厚度不计),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现将一个质量为0.08kg的金属块A用轻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再缓慢浸没于容器内的液体中,待金属块静止后,擦干容器外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块A的密度为3×103kgB.液体的密度是1.2×103kgC.金属块A浸没于容器内的液体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60PaD.剪断细线,金属块A下沉到容器底部,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只盛满液体时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了120Pa27.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大于ρ乙F甲大于F乙 B.ρ甲小于ρ乙F甲等于F乙C.ρ甲大于ρ乙ρ乙小于ρA D.ρ甲小于ρ乙ρ乙大于ρA28.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内装有A、B两种体积相同的液体,甲容器的底面积是乙容器底面积的一半,B刚好把乙容器下半部装满,乙容器开口部分的面积和底面积之比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若将一重为G金属球投入到A液体中,金属球受到甲容器底的支持力为其重力的,将此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将增大,设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液体均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液体的密度之比ρA:ρB为2:1B.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了C.两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仍然相同D.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了G29.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盛有水的容器,在靠近其底部的侧壁上有若干个小孔,水可缓慢地从小孔中渗出,经测试发现:无论容器内水面多高,每隔2分钟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总是减小到原来的.设容器内水面高度为h时,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为p,为使过2分钟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仍为p,应在水面高度为h时往容器内再加入高为h1的水,则h1的值应等于()A.h B.h C.h D.h30.如图,盛有甲、乙、丙三球的烧杯漂浮在槽中水面上,现将这三球投入水中,结果甲球下沉,乙球漂浮,丙球悬浮,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则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液体压强习题训练选择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1.A;2.A;3.C;4.BD;5.C;6.D;7.B;8.A;9.B;10.B;11.C;12.B;13.ABD;14.A;15.A;16.B;17.A;18.C;19.D;20.BC;21.B;22.A;23.D;24.B;25.C;26.C;27.BD;28.B;29.D;30.B;。
初二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力为F,面积为A的物体A受到的压强为:A. F/AB. A/FC. F×AD. F-A2.压力单位是:A. 牛顿B. 公斤C. 帕斯卡D. 米3.小明用一个秤来称一颗苹果的质量,重力为G,他用秤测得的数据是G/N,他误以为这是苹果的质量,小明表示苹果的质量是____________.A. G×NB. G NC. G÷ND. G-N4.一辆汽车对地的压强是15×10^4帕,汽车的质量是3000千克,那么汽车的底面积为:A. 20000平方米B. 5平方米C. 45平方米D. 2×10^4平方米5.井盖上方的压强比地面上方的压强:A. 大B. 小C. 相等D. 无法确定二、计算题1.一个面积为2平方米的正方形木板上施加了3000牛顿的力,求这个木板的压强。
解:根据公式P = F/A,其中F为力,A为面积。
代入数据:P = 3000牛顿 / 2平方米 = 1500帕。
2.一个人的鞋底面积为0.02平方米,他的质量为60千克,求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解:首先,求该人受到的重力G = m×g = 60千克 × 9.8米/秒^2 = 588牛顿。
然后,根据公式P = F/A,代入数据:P = 588牛顿 / 0.02平方米 = 29400帕。
3.一个气缸的压力为5×10^5帕,其面积为0.1平方米,求该气缸受到的力。
解:根据公式P = F/A,可转换为F = P×A。
代入数据:F = 5×10^5帕 × 0.1平方米 = 5×10^4牛顿。
4.一个长方形物体,长为2米,宽为0.5米,受到总压力为400牛顿的力,求该物体的压强。
解:先计算该物体的面积A = 长 ×宽 = 2米 × 0.5米 = 1平方米。
然后,根据公式P = F/A,代入数据:P = 400牛顿 / 1平方米 = 400帕。
压强选择专题【压强思维导图】i.基础引入: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年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压强变化类计算(1)压强变化量(5)v 、n取值范围(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七大题型(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3)固体压强:切割叠放(h 、v 、m )(2)液体压强:抽倒加物(h 、m ):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压强变化分析压强的估值开放性试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三个实心正方体叠放切割水平切割竖直切割切去相同质量切去相同高度切去相同厚度施压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杯中球杯中木块抽出倒入相同质量相同深度相同体积p ghρ=p ghρ=p ghρ=Fps=Fps='p p p=+∆原'p p p=-∆原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压强可能是多少?: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ii.例题讲解1.如图2 (a)、(b)所示,若分别治虚线方向切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A只有图(a)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B只有图(b)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C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会发生变化D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D2、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将两正方体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将所截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ˊ甲、pˊ乙的大小关系是()A. pˊ甲大于pˊ乙B. pˊ甲等于pˊ乙C. pˊ甲小于pˊ乙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3、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物理初中压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单位是()。
A. 牛顿B. 帕斯卡C. 千克D. 米答案:B2. 一个物体的重力为50N,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
A. 1000PaB. 500PaC. 250PaD. 100Pa答案:A3. 以下哪种情况下,压强会增大()。
A.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B.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C. 在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增大的情况下D. 在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减小的情况下答案:B二、填空题1.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答案: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2. 当一个物体的受力面积增大时,其压强会__________。
答案:减小三、计算题1. 一块砖的重力为20N,当它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计算它对地面的压强。
假设砖的长和宽分别为20cm和10cm。
答案:砖对地面的压强 = 20N / (0.2m * 0.1m) = 1000Pa2. 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地面上,假设他的一只脚的面积为200cm²,计算他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人对地面的压强 = (50kg * 9.8m/s²) / (0.02m²) = 24500Pa四、简答题1. 为什么在冰面上行走需要穿防滑鞋?答案:在冰面上行走需要穿防滑鞋是因为冰面光滑,摩擦力小,容易滑倒。
防滑鞋通过增加鞋底与冰面的摩擦力,提高行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为什么汽车的轮胎上有许多花纹?答案:汽车轮胎上的花纹可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汽车的抓地力,防止打滑。
同时,花纹还可以帮助轮胎在行驶过程中排出水分和碎石,保持轮胎与地面的良好接触。
第一节压强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下列的实例中,属于压强知识应用的是()A.用玻璃做灯管B,用多轮的卡车运载重物C.用PVC塑料做家用热水管D.用橡胶做电线的外套2、如图所示,已知小明对沙地的压强约为15000Pa,请据图估计木箱对沙地的压强可能为A.1000&B.7000PaC.10000PaD.20000Pa3、如图所示,用左手掌压在气球上,右手的食指顶住气球,处于静止状态的气球发生了形(_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4、A.B.D.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力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等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小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力在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刀切芒果B.厚纸片垫纸袋提手处C.线切鸡蛋D.用针绣花5、下列对我们身边一些物体的数据估测,合理的是()A.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100N6、7、B.D.在标准大气压下活塞式抽水机能把20m深处的水抽到地面泰山顶峰的大气压约l.SxlO’Fa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X104R,在修建铁路时,不是直接将铁轨铺设在地面上而是铺设在枕木上,这是为了()A.减小压力B.增大压力C.减小压强D.增大压强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尹,和F,,、压强p火和p匕,的关系是甲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r p甲Vp乙,D.F",=F z’,P甲,>P Z'8、下列做法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载重汽车的车轮宽而多B.书包背带尽可能做宽一些C.用细线能切割熟鸡蛋D.运动鞋底上有意刻上花纹9、如下图所示,长方体铁块A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略向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AA.F不变,P不变B.F不变,P变大C.F变小,F变小D.F变大,P变大77Tt TTT~7~TTT7~TTT7 10、用49牛的水平力把质量是1.5千克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上,这时木块对墙的压力是A.50.5牛B.49牛C.63.7牛D.14.7牛11、将一个质量为2农、底面积为0.05w?2的长方体平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积为0.8力2,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取g=10N/kg)()A. 2.5PaB.25PaC.40PaD.400Ptz二、计算题12、某中学操场积雪深达l(kvm有一只质量是02kg,容积是5x10』加'的杯子,杯子底部面积是5xl0-3m2,现将杯中装满水放在雪地上.求:(1)求雪对操场的压强.(2)杯子中水的质量.(3)杯子对积雪的压强.(p雪=0.2乂103切初3,g取10凡侏)13、如图所示,茶壶的质量是0.2kg,底面积是4x10%2,内盛o.6Ag的开水,把它放在面积为。
初中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9小题)1.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压强分别为P A、P 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F P<P B.F>F P=P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F乙′、p甲′、p乙′,则()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h的同一种液体,如图所示,则()11对桌面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如果不计容器自重,则()A.p=p F=F B.p>p F=F C.p<p F=F D.p>p F>F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已知三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乙、丙三个班,每班人数分别为38人、40人、42人,以班为单位站在操场上.关相同,上口面积相同,装相同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11.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橙汁的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A.P<P B.P>P C.P=P D.无法判断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3.则()静止状态,A 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如图所示,三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p=p B.p>p>p C.p<p<p D.p=p>p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A.p>p>p B.p=p=p C.p<p<p D.p=p>pA 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球,如图所示,此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将两金属球从液体中小心取出后,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体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哪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B.C.D.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将质量相同的两物块浸没在两容器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外),结果发现有部分水从乙容器流入甲容器,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9小题)1.B 2.D 4.C 5.A 6.A 7.D 8.BD 9.D 10.BC 11.B 12.AD 13.B 14.A 15.C 16.B 17.A 18.C 19.A。
初二压强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压强的定义是什么?A. 物体所受的压力B.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C. 物体的密度D. 物体的体积2.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A. 牛顿B. 帕斯卡C. 千克D. 米3. 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A. 液体的密度和深度B. 液体的体积C. 液体的重量D. 液体的流速4. 根据帕斯卡定律,液体传递的压强是?A. 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B. 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C. 与液体的体积成正比D. 与液体的重量成正比5. 气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A. 气体的密度和温度B. 气体的体积C. 气体的流速D. 气体的重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
7. 1帕斯卡等于________牛顿/平方米。
8.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
9. 气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
10. 帕斯卡定律表明,液体传递的压强与________无关。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述压强的物理意义。
12. 请解释液体压强的分布特点。
13. 请解释气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区别。
14. 请举例说明帕斯卡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一个面积为0.02平方米的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是100牛顿,请计算该容器底部的压强。
16. 一个深度为10米的水下,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计算该深度处水的压强。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17.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帕斯卡定律。
请描述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六、结束语通过本测试题,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了解液体和气体压强的特点,以及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D5. A二、填空题6. P=F/A7. 18. P=ρgh9. P=nRT/V 10. 容器的形状三、简答题11. 压强是描述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的物理量。
压强选择题(三)1、下列措施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刀刃磨得薄一些B、北京人的石斧打磨成尖形C、背包带做得宽一些D、.针尖做得尖一些2、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3、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p1,在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p2,那么p1与p2的关系是()A、p1=p2B、p1=2p2C、p2=2p1D、无法比较4、木块重5牛,在图示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支承面MN受到压力最大的是()5、一块长方体砖块,长、宽、高的尺寸比是4∶2∶1,重为G,这块砖平放、竖放和侧放时,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值是最小值的()A、1倍B、2倍C、4倍D、8倍6、将一个质量为2kg、底面积为O.05m2的长方体平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积为O.8m2,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取g=10N/kg)A、2.5PaB、25PaC、40PaD、400 Pa7、质量为1kg,密度为0.4×103kg/m3的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是()A、1kgB、2.5kgC、9.8ND、24.5N8、在盛水的烧杯里放一木块,水没有从杯内溢出,则水对杯底的压强与不放木块相比较A.压强不变;B.压强增大;C.压强减小;D.无法判定.9、如图所示,一只烧杯放在斜面上,若在烧杯内盛水,水对杯底A、B两点的压强P A、P B的大小关系是()A、P A>P BB、P A=P BC、P A<P B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桌面和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1、P2。
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桌面和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A.4P1、4P2 B.2P1、P2 C.1/4 P1,P2 D.P1、4P2第9题第10题第11题11、如图1所示,甲、乙为两支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时,设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12、少林功夫名扬天下,“二指禅”绝活令人称奇。
1.(2011北京)图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2.(2010湖北孝感)如右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图乙),则( )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C.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D.小对杯底的压强变小3. (2011鸡西)杨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
下面的实验,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4.(2011自贡)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B 、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C 、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D 、滑冰鞋上的冰刀很薄。
5、(2011自贡)西部首列“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与2009年9月正式开始运营,给成渝市民提供了新的更加快捷与舒适的出行方式。
当动车组列车以速度200km/h 驶过时,铁路两侧各3m 范围内会产生8级风力,即使只是在路边,也可能将人卷到铁轨上,所以千万不要太靠近高速行驶的列车。
这是因为高速行驶的列车与路边行人之间的( )A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D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6. (2011哈尔滨)生活中许多实例应用到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液压技术B.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重力方向竖直向下C.纸飞机离开手以后,还会继续飞行——惯性D.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时,纸条向上飘起——伯努利原理7..(2011丽水)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实验,获得下表数据:序号液体 深度/厘米 橡皮膜朝向 压强计液面 高度差/厘米 1水 5 朝上4.8C 斧刃磨得很锋利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D A B 图4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 )A .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 .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C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8. (2011陕西)国家重点工程——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正在建设中。
压强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单位可以用来表示压强?A. 牛顿(N)B. 磅力(lb)C. 帕斯卡(Pa)D. 焦耳(J)答案:C. 帕斯卡(Pa)2.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A. 压强 = 力 / 面积B. 压强 = 面积 / 力C. 压强 = 力 * 面积D. 压强 = 面积 - 力答案:A. 压强 = 力 / 面积3. 以下哪个场景中的压强最大?A. 一个人踩在草地上B. 一个人踩在泥地上C. 一个人踩在沙地上D. 一个人踩在水面上答案:B. 一个人踩在泥地上4. 水深为2米的湖底,其压强比水面的压强:A. 大B. 小C. 相等答案:A. 大5. 压强与力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是:A. 压强与力成正比,与面积成反比B. 压强与力成反比,与面积成正比C. 压强与力和面积均无关答案:A. 压强与力成正比,与面积成反比二、填空题1. 一个力为100N的物体施加在面积为5平方米的平板上,该平板的压强为多少帕斯卡?答案:20Pa2. 一个气缸的面积为0.5平方米,受到的力为800N,该气缸的压强为多少帕斯卡?答案:1600Pa3. 若一个物体的压强为5000Pa,其受到的力为250N,该物体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答案:0.05平方米三、应用题某人用一个力为500N的平板踩在地面上,如果平板的面积为0.2平方米,请回答以下问题:1. 平板所受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答案:2500Pa2. 地面所受的反作用力是多少牛顿?答案:500N3. 如果平板的面积增加到0.5平方米,平板所受的压强和地面所受的反作用力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答案:平板所受的压强会减小,地面所受的反作用力也会减小。
这是因为压强与面积成反比,当面积增大时,压强减小。
四、实验设计根据以上的知识和理论,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压强与面积的关系。
实验步骤:1. 使用一个弹性薄片作为平板,并将其固定在一个支架上。
2. 在薄片上放置一个已知质量的物体。
浙江中考科学试题专题4压强三年真题篇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2•宁波)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根据需要常常要考虑受力面上的压强大小。
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B.单钢轮压路机有较重的前轮C.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D.背包用较宽的背带2.(2021•台州)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应佩戴安全头盔并扣好安全带,如图,系带设计的比较宽是为了()A.增大压力B.减小压力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3.(2021•杭州)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
两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F甲>F乙B.p甲>p乙C.F甲<F乙D.p甲<p乙4.(2021•杭州)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数学方法,如公式、图像、比例等。
下列科学概念可以使用数学方法表示的是()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②压强: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③种群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都可以5.(2021•绍兴)用真空采血管抽血时,将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血液便会自动流入采血管。
血液能够流进真空采血管的动力来自()A.大气压B.人体内血压C.护士的拉力D.血液自身重力6.(2021•衢州)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是()A.大气压力B.饮料的重力C.手握玻璃杯的力D.玻璃杯对饮料的支持力7.(2020•温州)科学中常用数学方法来表示某些量的关系。
下列图象中能用阴影面积表示相应的量是()A.压强B.压力C.功率D.时间8.(2020•绍兴)端午节,小敏提着一盒粽子去看望长辈时,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压强最大的是()A.用单手提单绳B.用单手提双绳C.用双手提单绳D.用双手提双绳二.填空题(共5小题)9.(2022•杭州)如图所示,对着两张纸中间用力向下吹气,两张纸会(选填“靠拢”“分开”或“保持静止”),理由是。
1. 如图3所示。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 、B 高度相等,A 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 对地面的压力。
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 A ’、m B ’的关系是( )A. m A ’一定大于m B ’B. m A ’可能大于m B ’C. m A ’一定小于m B ’D. m A ’可能等于m B ’2.如图3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 甲<S 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A 和B ,液面高度相同。
容器底部用细线拉着相同实心物体C ,浸没在液体中(ρC <ρA <ρB )。
当细线剪断,待物体C 静止后,甲和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P 甲可能大于△P 乙 B .△P 甲可能小于△P 乙 C .△P 甲可能等于△P 乙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轻质、薄壁的圆柱形容器,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
现将一正方体木块放在水中,如图3所示,木块的横截面积为S 1,容器的底面积为S 2, 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 液与木块受到的浮力F 浮的关系:A .⊿p 液>F 浮/S 1B .⊿p 液<F 浮/S 2C .⊿p 液=F 浮/S 1D .⊿p 液=F 浮/S 24.如图3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 、B 高度相等,A 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 对地面的压力。
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使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剩余部分的厚度h A ′、h B ′及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 A ′、p B ′的关系是 A .h A ′>h B ′,p A ′<p B ′ B .h A ′>h B ′,p A ′>p B ′ C .h A ′<h B ′,p A ′>p B ′ D .h A ′<h B ′,p A ′<p B ′5.如图3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p 乙。
压强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压强的定义是什么?A. 力的大小B. 力的作用效果C. 力的单位D. 力的方向答案:B2.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A. 牛顿B. 帕斯卡C. 千克D. 米答案:B3. 液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A. 液体的密度B. 液体的深度C. 液体的体积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公式表示压强?A. F = maB. P = F/AC. F = P * AD. P = A/F答案:B5. 以下哪个实验可以测量液体的压强?A. 马德堡半球实验B. 托里拆利实验C. 阿基米德实验D. 帕斯卡定律实验答案:B二、填空题6. 压强是表示_______的物理量。
答案:压力作用效果7. 一个物体受到的压力为100N,受力面积为0.02平方米,那么它的压强为_______帕斯卡。
答案:50008.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
答案:P = ρgh9. 气体压强的产生原因与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不同,气体压强是由于_______产生的。
答案:气体分子的碰撞10. 帕斯卡定律指出,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_______传递。
答案:各个方向三、计算题11. 一个圆柱形容器内装有水,水的深度为0.5米,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答案:根据公式P = ρgh,代入ρ = 1000千克/立方米,g =9.8米/秒²,h = 0.5米,计算得P = 1000 * 9.8 * 0.5 = 4900帕斯卡。
12. 一个面积为2平方米的地面上,放置了一个质量为100千克的物体,求地面受到的压强。
答案:首先计算物体的重力F = mg,其中m = 100千克,g = 9.8米/秒²,得到F = 100 * 9.8 = 980牛顿。
然后根据压强公式P =F/A,代入F = 980牛顿,A = 2平方米,得到P = 980 / 2 = 490帕斯卡。
压强选择题精选十题1.如图13—1所示,物体重10 N ,它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是0.5 dm 2,现用24 N 的水平力把物体按在墙上,墙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10 N ,2×103 PaB.10 N ,4.8×103 PaC.24 N ,2×103 PaD.24 N ,4.8×103 Pa 2.正方体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从高度的一半处将它沿水平方向切开,如图13—2所示,并将上半部分拿走,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相比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B.压力不变,压强减半C.压力减半,压强不变D.压力、压强都不变3.上题中,若将正方体沿竖直方向从一半处切开,拿走右边一半,则左边一半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相比(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B.压力不变,压强减半C.压力减半,压强不变D.压力、压强都不变4.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6A ),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6B ),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 和p B ,则( )A .p A >pB B .p A <p BC .p A =p BD .无法判断5.如图7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A.平放时最大B.立放时最大C.侧放时最大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6.如图8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无法确定7.父子两人在沙滩上行走,他们在沙地上流下的脚印大小不同(受力面积S 父>S 子),深浅相同,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及压强相比( )A .F 父<F 子 P 父<P 子B .F 父>F 子 P 父>P 子C .F 父=F 子 P 父=P 子D .F 父>F 子 P 父=P 子8.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并且液面相平,如图15所示,比较A 、B 两容器底部所承受液体产生的压力、压强关系有( )A.F A =F B p A =p BB.F A =F B p A >p BC.F A <F B p A >p BD.F A >F B p A >p B9.三个底面积相同,高度相同的容器A ,B ,C 盛满同种液体,如图9 所示.用pA ,pB ,pC 和FA ,FB ,FC 分别表示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压力,则[ ]A .pA=pB=pC FA >FB >FC B . pA=pB=pC FA=FB=FCC .pB >pC >pA FA=FB=FCD .pA >pB >pC FA=FB=FC10.一块长为L ,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 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 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6所示)。
《压强》测试题一、单选题1. 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L A:L B=2:1,重力之比为G A:G B=3:2,则A地面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 3:8B. 3:1C. 2:3D. 3:42. 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 )A. 100PaB. 1000PaC. 10000PaD. 无法判断3. 如图,一块砖放在水平地面上,沿竖直方向将它切掉一半,则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B. 对地面的压力减小了14C. 对地面的压强不变D. 对地面的压强减小了124. 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 甲大B. 乙大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5.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B. 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C. 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D. 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6. 如图所示,容器装有水,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p a>p b>p cB. p a<p b<p cC. p a=p b=p cD. p a>p b=p c7. 如图所示的两个容积相同的圆筒形容器,分别装满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距离相等的A、B两点处液体压强p A=p B,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A. F甲>F乙,p甲>p乙B. F甲>F乙,p甲=p乙C. F甲=F乙,p甲<p乙D. F甲<F乙,p甲<p乙8. 如图所示,设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压力为F,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
压强选择题1、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则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 甲 、p 乙和切去的厚度Δh 甲、Δh 乙的关系是 ( )A p 甲>p 乙,Δh 甲=Δh 乙。
B p 甲<p 乙,Δh 甲>Δh 乙。
C p 甲<p 乙,Δh 甲=Δh 乙。
D p 甲<p 乙,Δh 甲<Δh 乙。
2、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 甲、△F 乙的关系是( )A .△F 甲一定大于△F 乙B .△F 甲可能大于△F 乙C .△F 甲一定小于△F 乙D .△F 甲可能小于△F 乙3、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均为h 的A 、B 两点的压强相等。
现将实心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左右两液体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A 点的压强大于B 点的压强,则一定成立的是 ( )A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 .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C .甲球的浮力小于乙球的浮力D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4、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实心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是 ( )A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体积B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C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体积D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5、水平放置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S 甲和S 乙,分别装有水、酒精(ρ水>ρ酒精)及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铝块,液面的高度为h 水和h酒精。
若将铝球和铝块取出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p 酒精,则取出前两容器内液体的情况可能是图5中 ( )2图4甲乙 甲乙1图36、如图6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ρ甲>ρ乙)分别放置水平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 S 甲和S 乙,高度分别为h 甲和h 乙。
压强变化选择题
固体变化
1 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
已知ρ甲<ρ乙<ρ丙。
若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丙三个正方体上部切去一块,使三个正方体的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关系为 ( )
A.△m甲=△m乙=△m丙。
B. △m甲>△m乙>△m丙。
C. △m甲<△m乙<△m丙。
D. △m甲>△m丙>△m乙。
2 甲、乙两个立方体(V甲>V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
压强相等。
若把乙放在甲上面,甲对地面的压强增加p1; 若把甲放在乙
上面,乙对地面的压强增加p2;则p1 、p2的大小关系为( )
A、p1>p2 B 、p1﹤p2
C、 p1 =p2
D、无法判断
3 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
压强关系是p甲>p乙。
经过下列变化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为p甲和p
,其中能使p甲<p乙的为( )
乙
A 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
B 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C 分别在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
D 分别在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下大小相等的力。
4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
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
面。
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
面。
C.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D.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5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为 (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以上都有可能。
6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 )
A.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
B.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C.甲对地面压强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D.甲对地面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7 甲、乙、丙三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ρ甲<ρ乙<ρ丙。
若在甲、乙、丙三个立方体上分别
放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则三个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 )
A、p甲<p乙<p丙。
B、 p甲=p乙=p丙。
C、 p甲>p乙>p丙。
D、 无法判断。
8 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
、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 )
甲
A 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D 以上都有可能。
9 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ρ甲<ρ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各切除厚度相同的一部分,再将切除部分分别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面,则水平地面受到甲、乙的压强(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液体倾倒
10 大口径的量筒甲和小口径的量筒乙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两个量筒底受到水的压力和压强为( )。
A.F甲= F乙,P甲<P乙
B.F甲< F乙,P甲< P乙。
C.F甲> F乙,P甲> P乙。
D.F甲= F乙,P甲= P乙。
11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水>ρ洒精),在两个圆柱形容器内再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后(水和酒精都不溢出),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A P水>P酒精
B P水<P酒精
C P水=P酒
D无法确定
精
12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
若在两容器内抽出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可以确定原先容器中 ( )
A 水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
B 水的体积大于酒精的体积。
C 水的质量小于酒精的质量。
D 水的体积等于酒精的体积。
13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14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的液体A 和B,现从两容器内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两容器内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原来未抽出液体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和压强pA、pB的关系是( )
A.FA>FB,pA>pB B.FA=FB,pA>pB
C.FA<FB,pA<pB D.FA<FB,pA=pB
A
B
固液结合
15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于水平桌面上,甲装水,乙装酒精(ρ水>ρ洒精),现将体积相同的实心铝、铁块分别浸没于甲、乙两容器中(液体均不溢出),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相同,若将两金属块取出,则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正确的是( )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
D无法比较
乙
16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将体积相同的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可以确定 ( )
A 甲杯中水的质量大于乙杯中酒精的质量。
B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C 甲杯中水的质量小于乙杯中酒精的质量。
D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17 A和B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倒入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后,已知ρ甲<ρ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同,再将质量相同的两实心物块分别浸没在两液体中(无液体溢出),结果发现容器受到的液体压强仍相同,则( )
A.甲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大 B.两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一样大C.乙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8 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
B,底面积不同(SA>S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
等。
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
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
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 )
A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B 甲球的重力小于乙球的重力。
C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D 甲球所受浮力小于乙球所受浮力。
19 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A<SB),分别盛有某种液体,液体中分别浸没一个金属球,容器内的液体对各自底部的压力相等。
将A容器中的甲球及B容器中的乙球取出后,两容器中剩余液体液面
等高,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一定有 ( )
A.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