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383.50 KB
- 文档页数:5
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研究进展综述摘要:“促进生殖健康”是政府和全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人工流产作为评价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客观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生殖健康问题。
但是我国人工流产发生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主要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人工流产现状进行综述,并详细探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人工流产;现状;计划生育服务世界卫生组织于1967年提出不安全的人工流产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人工流产是各国政府及相关机构长期以来关注的健康问题,人工流产水平也能够直接反映国家或地区的生殖健康及服务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流产数量为962万,约占全世界5500万人工流产总数的17.4%。
在人工流产妇女中,部分地区的重复流产率超过50%。
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我国人工流产率、人工流产总数双高,不合理的人工流产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对中国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人工流产现状分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每年约实施5500万例人工流产,中国卫生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工流产人数达976.2万,较2018年增加了2.2万,同比增长0.23%。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年刊发的文章也指出,近5年来,我国每年人工流产的总数一直徘徊在950万左右[1]。
但是也有相关学者认为中国每年实际人工流产数量在1300万例左右,明显多于卫生统计年鉴数量,主要在于统计年鉴中并不包括私人医院和诊所数据。
另外,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且人工流产具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在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人群中,<25岁女性占47.5%,未婚女性占49.7%,流产次数超过两次的占55.9%。
主要原因可能为计划生育服务质量不高、流动人口数量增加及未婚人群的避孕需求未得到满足等。
我国避孕知识普及主要针对已婚育龄产妇,对未婚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的知识普及、服务覆盖不到位。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女性有效避孕的影响探究目的研究流产后关爱对女性有效避孕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32例流产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6例。
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中插入流产后关爱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半年内有效避孕的情况。
结果经过研究,对照组的女性关于避孕知识的知晓总评分为(2.3±0.5)分,观察组女性关于避孕知识的知晓总评分为(4.9±0.3)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对照组中能够正确使用避孕方法的女性为21例,坚持正确避孕方法的女性13例,6个月内出现再次妊娠的女性7例;观察组中能够正确使用避孕方法的女性63例,坚持正确避孕方法的女性42例,6个月内出现再次妊娠的女性1例,综合比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对女性有效避孕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将女性正确使用科学的避孕方法的能力提高,可以有效保证妇女的身心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流产后关爱;女性;有效避孕避孕失败后,采用人工流产是对避孕失败进行补救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
人工流产很容易造成感染,而且还容易引发很多的并发症,这可能会增加女性的不孕不育率,同时也容易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身心伤害[1]。
流产后的关爱服务是一种标准化的服务流程,这种服务方法通过向前来接受人工流产的患者宣传避孕知识等有效的避孕方法来进一步降低患者流产的重复率。
本研究中,我院为了研究流产后关爱服务对女性有效避孕的影响,也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特对我院在2012年~2013年收治的132例来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女性进行分组,并分别采用不用的干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这132例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中,年龄22岁~43岁,平均年龄(37.1±3.1)岁。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
人工流产所指的是通过医疗手段终止怀孕。
人工流产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但是在进行人工流产后,合理规划生育并接受相关的计划生育服务至关重要。
以下将提供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
第一,了解计划生育政策。
在进行人工流产后,了解国家或地方的计划生育政策非常重要。
不同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会有所不同,要了解有关规定和相关政策,以便作出明智的决策。
第三,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
人工流产后,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非常重要。
常见的避孕方法有口服避孕药、避孕套、避孕环等。
每种避孕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
第四,定期进行体检。
人工流产后,定期进行体检非常重要,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身体问题。
体检包括妇科检查以及其他相关的检查项目。
体检的频率和内容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第五,健康生活方式。
人工流产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身体恢复和再次怀孕很重要。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等都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
避免吸烟、酗酒和药物滥用等不良习惯。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效果分析【摘要】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育龄妇女意外妊娠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工流产以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工作效果,提高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质量。
方法从2012年来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中,随机抽取21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流产后计划生育知识宣传教育,对照组按常规处理。
一年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
结果在212例研究对象的问卷调查中,共收回有效问卷208份(干预组105份、对照组103份),干预组采取主动避孕措施的有87例,占82.9%,对照组采取主动避孕措施的有52例,占50.5%。
结论对人工流产后妇女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可有效提高育龄女性避孕节育知识的掌握,增加有效避孕,提高生殖健康,因此,开展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项目非常必要。
【关键词】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效果分析1 材料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2年来梅河口市中心医院计划生育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患者共578例,本着自愿的原则,抽取其中240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18-40岁,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组(干预组)120例和人工流产后常规处理组(对照组)120例。
怀孕时间在14周以内,流产手术前需做血常规、心电图、盆腔b超、尿酶标检查,排除流产禁忌证。
1.2 调查方法在手术之前采用统一问卷的方式,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第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流产史以及本次意外妊娠原因,人工流产可引起哪些并发症,避孕节育知识掌握程度等。
被分配到干预组的患者同时进行pafps宣传教育,具体内容包括:讲解流产后意外妊娠的风险及重复流产对生殖健康的危害,分析意外妊娠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选择合适有效的避孕方式。
对术前问卷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并提供3个月以上的避孕药具。
术后1个月复诊时再次调查避孕措施落实情况。
优质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有效降低重复流产率【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519-01重复流产是指有2次或2次以上的人工流产,我国重复流产率较高,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超过50%。
多次重复流产对生殖健康危害更大,(特别是对青少年),使术中、近期、远期及妊娠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据报道:88.2%的继发性不孕不育患者有人工流产史,重复人工流产显著增减不孕不育风险。
导致人工流产现状的直接原因是育龄人群缺乏科学避孕知识,包括对避孕方法了解不足,甚至存在很多误解,如在全球广泛应用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在许多发达国家的使用率超过50%,而在中国的使用率不足2%,在使用率高的国家通常人工流产率较低。
深层原因为避孕知识的获得渠道不当,主要为非医学途径。
并且目前的避孕服务主要是针对已婚育龄人群,而对于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未婚人群,其避孕需求没有得到关注,亦未接受避孕服务。
最重要的原因是,目前我国尚未正式全面开展规范的产后计划生育,没有强调将计划生育和流产服务结合,不利于流产妇女的生殖健康。
这就需要我们计划生育工作中要开展优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
以生殖健康为目标的计划生育发展框架正在逐步取代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中心的传统计划生育模式,优质服务、知情选择已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有必要开展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将流产后服务与计划生育服务相整合,以降低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满足广大女性的生殖健康需求。
优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安全有效调节生育,避免重复流产伤害。
充分考虑流产后女性的需求、意愿、客观条件、接受度和满意度,帮助其选择恰当的方法并坚持正确使用。
基本原则是充分知情,自主选择。
优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三个核心要素是:提供服务的时机、充分咨询和优选避孕方法。
选择优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最佳时机应以最大程度避免再次意外妊娠为原则。
早期人工流产后两周即可恢复排卵,未采取避孕措施者则可能在首次月经前再次妊娠。
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应用流产关爱服务改善人工流产后妇女避孕行为效果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引言目前我国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应用流产关爱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服务内容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避孕知识宣传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部分妇女在人工流产后未能得到有效的避孕指导和支持,容易出现再次怀孕的情况,从而影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应用流产关爱服务的现状分析,探讨人工流产后妇女避孕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改善计划生育门诊部门流产关爱服务的途径,以及观察实施改善措施后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妇女避孕行为的有效性,促进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应用流产关爱服务改善人工流产后妇女避孕行为的效果,并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评估这种服务的实际效果。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通过对妇女避孕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改善计划生育门诊部门流产关爱服务的途径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出提高妇女避孕意识和行为的有效方法。
通过实施改善措施后的效果观察,我们将评估这些措施对妇女避孕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妇女避孕行为改善的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应用流产关爱服务对妇女避孕行为的效果,本研究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妇女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1.3 意义和价值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应用流产关爱服务是一项重要的保障妇女健康的服务举措。
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地区和不同经济社会阶层的妇女接受流产手术的数量均较大。
流产是一种对女性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影响的手术,而妇女在进行流产手术后的避孕行为决定了其未来生育健康和生活质量。
加强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对于流产妇女的关爱服务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
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避孕指导、健康宣教等服务,可以帮助流产妇女更好地调整心理状态,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减少再次意外怀孕的风险,保障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观察和研究改善计划生育门诊部门流产关爱服务后妇女避孕行为的效果,可以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经验,推动我国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与护理【摘要】人工流产可带来各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子宫穿孔、不孕、内分泌失调等。
为了减少人工流产对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影响,降低重复流产、非意愿妊娠使避孕率上升。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主要是帮助每位妇女自己决定是否需要一种避孕方法,如果需要,则帮助她选择一种恰当的方法,并使她及性伴侣能有效地使用这种方法。
现对非意愿妊娠妇女人工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与护理总结如下。
【关键词】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11-021 计划生育服务1.1 知情分析此次非意愿妊娠的原因,对未采取避孕措施的做好计划生育指导。
许多妇女人工流产是因为她们没有获得适宜的避孕方法如果妇女在人工流产后还没有机会做出选择,随时可能再次怀孕。
流产后的妇女面对种类繁多的避孕方法不知如何选择因此,首先要让她们知道常用避孕方法的种类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优缺点和禁忌证,了解这次避孕失败的原因,了解她们处在生育过程的哪个阶段。
了解双方在避孕方法上有什么偏好,有无不适用某种避孕方法的疾患。
1.2 帮助做出选择的避孕方法,要与避孕的时间长短相一致。
如不想再生育的妇女,可选用长效避孕方法,如结扎或放置宫内节育器;新婚夫妇只是想推迟一段时间再生育,则可选择避孕套等外用方法,一经停用,就可安排生育。
2 护理2.1 心理护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人性化服务贯穿于计划生育服务之中。
由于各种原因终止了妊娠,他们多有自责、羞愧、焦虑的心情,惧怕再次避孕失败;害怕医护人员的训斥和嘲笑,准备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惧怕手术疼痛,因此在接待时尽量让她们感觉到温馨,使之保持安全、稳定的情绪。
2.2 康复护理当自己怀孕后而又不想生育时,应尽量争取在10周内做人工流产;做人工流产术前1周内应避免性生活,术前1日要洗澡、更衣,避免着凉和感冒;手术当天早晨禁食或喝点糖开水。
2024年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分析摘要。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由此高龄产妇数量持续增加,人工流产、难产的风险增大。
为了更好的促进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我中心开展计生服务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
方法选择____-____年计划怀孕,有人工流产史>____周岁的孕妇。
干预组____例,比较干预后效果。
结果干预后效果优于未干预前。
结论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值得推广,尤其针对高龄产妇人群,提高生活健康质量和人口质量。
关键词:高龄产妇;人工流产;计划生育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服务理念,积极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引导家庭负责任、有计划地安排生育,调控人口总量、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和人口均衡发展[____]。
计划生育工作面临新问题和新矛盾,计划生育工作广度增加,难度加大。
有统计显示,与____年前相比,城市中高龄产妇人数增加了一倍之多[____]。
高龄生产会同时给女性自己和社会带来诸多问题,人工流产和难产风险也随着升高,应该引起重视。
选择辖区大于____岁的流产孕妇分组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与干预后做比较。
提高高龄产妇的优生质量和身心健康。
选择____年至____年,计划怀孕的____名年龄大于____岁有过流产史的产妇。
年龄____岁,平均(37.45±2.18)。
对____名进行干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____年____月至____年____月待孕育龄妇女,抽取____名自愿参与为研究对象。
年龄____岁,平均(37.45+2.18)岁,均有流产史,进行干预前后对比。
____方法。
对干预组进行计划生育宣教,针对高龄产妇的特殊性进行指导分析。
组建小组讨论群,宣教者和被宣教者可以参加讨论,有问题可以随时交流。
人工流产后关爱(PAC)对育龄女性流产术后即刻落实高效避孕措施的作用发布时间:2022-05-20T08:56:26.785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4期作者:朱萍[导读] 探讨人工流产后关爱(PAC)对育龄女性流产术后即刻落实高效避孕措施的作用。
朱萍徐州市泉山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关爱(PAC)对育龄女性流产术后即刻落实高效避孕措施的作用。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区中心行人工流产术的70例育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5)与对照组(n=35)。
对照组按照常规人流术流程进行,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AC。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避孕知识知晓度及高效避孕措施选择情况。
结果:手术后,两组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9个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均显著低于手术前,避孕知识知晓度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且试验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避孕知识知晓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女性的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术后即刻短效口服避孕药(COC)选择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女性的绝育术选择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女性的术后并发症率、术后1年意外妊娠率及重复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行人工流产术的育龄女性而言,实施PAC可有效提高其避孕知识知晓度,有利于术后即刻落实高效避孕措施,并可改善其心理及生殖健康,减少意外妊娠率及重复流产率。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育龄女性;人工流产后关爱;高效避孕措施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手段,包括药物流产与手术流产,其中手术流产又包括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流产术逐渐成为技术成熟的流产技术[1,2]。
据报道,我国每年约有800~1000万接受人流,其中重复流产率高达55.9%,间隔时间短,45%重复流产的间隔时间为0.5~1.5年,我国人工流产形势严峻[3,4]。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实施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的实施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计划生育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患者共22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组和对照组,对服务组进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宣教,对照组常规处理;9个月后对所有研究对象再次进行相同问卷调查,重点调查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避孕措施实施情况。
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89份(干预组91份、对照组98份),PAFPS后服务组和对照组得分(8.91、5.22),组采取主动避孕措施的比例(78.03%)高于对组 (51.03%)。
结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可有效提高育龄女性避孕节育知识的掌握,增加有效避孕,提高生殖健康,有必要开展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关键词】人工流产流产后服务计划生育服务效果分析人工流产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生殖健康战略5个优先考虑之一,人工流产作为计划生育避孕措施失败后的补救措施,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在我国人工流产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1],目前每年有700万 800万例人工流产,流产后服务(Post—abortionCare,PAC)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务被国际组织所推广,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作为流产后服务五项中的重要一项一直为我们所关注,常明秀等对郑州市8家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流产妇女进行调查也发现了这一环节的弱势[2],以下是我院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3月 2011年3月,我院计划生育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患者共226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1—30岁,自愿参与本研究,按单双日随即分为两组,分别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组(服务组)105例和常规流产后处理组(对照组)121例。
妊娠时间在14周以内,术前做血常规、心电图、白带、尿酶标及盆腔B超检查,没有流产禁忌证,否认有慢性病变史。
1.2问卷调查术前均采用统一问卷进行初始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本次意外妊娠原因及人流史;心理状况,人工流产引起并发症,避孕节育知识,人工流产后对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包括所获得的技术和咨询服务的知晓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2018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8.07•【文号】国卫办妇幼发〔2018〕17号•【施行日期】2018.08.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关于印发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2018版)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发〔2018〕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人工流产是非意愿妊娠后采取的补救措施。
人工流产对女性生育能力和生殖健康损害严重,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和继发不孕,重复人工流产发生并发症和继发不孕风险更高。
为推进人工流产后即时落实高效避孕节育措施,切实减少重复人工流产,保障女性生育能力和身心健康,我委组织制定了《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2018版)》(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8月7日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2018版)人工流产是非意愿妊娠后采取的补救措施,多次重复人工流产严重影响女性生育能力和身心健康。
为贯彻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进预防为主、避孕为主服务落实,指导接受人工流产的妇女即时落实高效避孕措施,减少重复流产,促进计划妊娠,保障妇女健康,制定本规范。
一、服务对象孕27周内因非意愿妊娠而人工流产的妇女。
本规范中人工流产是指负压吸引术、钳刮术、药物流产、引产等人工终止妊娠。
二、服务目的(一)提高服务对象及其配偶(伴侣)预防非意愿妊娠的意识和能力。
(二)提高服务对象流产后即时和半年内长效、可逆、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避免非意愿妊娠。
(三)降低服务对象流产后1年内重复流产率,保护生育能力,保护妇女健康。
(四)促进有计划的妊娠。
三、服务内容及流程流产后避孕服务涉及术前初诊、手术当日和术后随访等环节,服务内容包括宣传教育、一对一咨询、指导人工流产后即时落实高效避孕措施等服务。
其中,术前初诊、术后首次随访提供的2次一对一咨询服务最为重要。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引言:人工流产是指通过医疗手段终止妊娠,这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服务。
为了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育权益,人工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指南,旨在帮助妇女及家庭科学规划生育,做好后续管理和保护。
一、术后护理:1.术后休息:术后应保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体力活动,以免引起流血或感染等并发症。
2.保持卫生:注意术后阴道或子宫内腔的清洁,避免感染,每天用清水冲洗外阴部。
3.避免性生活:术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性生活,以便伤口愈合且减少感染的机会。
二、避孕方法选择:1.临时避孕方法:a.避孕套:避孕套是一种简便、安全、可逆转的临时避孕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性传播疾病。
b.避孕药物:口服避孕药是一种常见的避孕方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常见副作用有乳房胀痛、月经不规律等。
c.宫内节育器: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长效避孕方法,可以使用较长时间,适合多数人。
2.长效或永久避孕方法:a.双侧输卵管结扎:通过手术将输卵管结扎,阻断卵子与精子的结合,达到避孕目的。
b.子宫腔镜下结扎或切除输卵管:适用于已经完成生育计划的妇女,可通过微创手术实施。
c.宫外孕:如果曾经有过宫外孕病史,可以选择通过手术切除或结扎输卵管的方式预防宫外孕。
三、复查与检测:1.术后复查:在术后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确认流产完全,并排除任何并发症。
建议在术后1-2周进行第一次复查。
2.相关检测:如有需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检测,包括宫颈涂片、子宫腔镜检查、宫腔超声等。
四、心理健康护理:人工流产对妇女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因此心理健康护理也非常重要。
1.建立支持体系:妇女术后要与亲友及专业人士建立支持体系,获得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
结语:人工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选择避孕方法,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妇女及家庭能够更好地进行生育规划,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指南能为广大妇女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和利用相关计划生育服务,实现健康和幸福的生育目标。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中华妇科杂志》2011年4月正式发布版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指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不应该把人工流产当作计划生育方法。
”同时,也明确强调:“应及时为妇女提供流产后的咨询、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避免重复流产。
”2004年,WHO正式发布的生殖健康战略中,又将“倡导科学避孕、加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列入“促进生殖健康”战略优先关注的领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的计划生育历来强调以“避孕为主”,人工流产只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人工流产,尤其是重复流产,给妇女造成健康的损害难以估量。
我国每年人工流产的人次数多,人工流产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某些大城市人工流产妇女中重复流产的比例高于50%。
造成此严峻现状的原因颇为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各级人工流产服务机构尚未开展较为系统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为了降低我国的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尤其是流产后1年以内的再次人工流产,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定了“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
建议各级提供人工流产服务的机构参照执行;并希望在执行和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工作中,积累和总结经验,向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反馈,为今后持久而又高质量地开展此项服务建言献策,提供实践依据。
一、目标1、总体目标:提高人工流产后女性的有效避孕率,降低重复人工流产、尤其是流产1年以内的再次人工流产现象。
2、具体目标:为达到上述总体目标,应使接受人工流产的妇女在离开手术机构前达到以下4个具体要求:(1)具有预防非意愿妊娠的意识;(2)知情选择一种适合于自己的避孕方法;(3)获取所选用的或过渡时期适合于自己使用的避孕药具,以保证能够立即落实避孕措施;(4)有理解并能坚持正确使用所选用的避孕方法的信心和决心。
二、服务形式应该构建全面的整体服务,即健康教育、咨询和避孕节育服务并重。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100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5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因个人原因拒绝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5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均在流产后半年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对干预的满意度、意外怀孕率与重复人工流产率情况。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意外怀孕率、重复人工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干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给予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避孕节育知识得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计划生育服务;人工流产;女性;避孕干预在现代社会,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性健康和生育健康,也与下一代的健康密切相关[1]。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未婚女性越来越多,女性婚前性行为日趋增多,越来越多的未婚女性面临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和性传播疾病的威胁,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未婚女性的生殖健康[2]。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工流产率为29.3‰左右。
人工流产对女性的身心伤害均较大,且反复流产会导致子宫感染、习惯性流产等不良事件发生,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干预,降低人工流产率[3-4]。
流产后服务是计划生育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国际上生殖健康的主流。
本研究对人工流产女性的生殖健康进行调查,旨在探讨计划生育服务的有效模式,评估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人工流产的1000例19~39岁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均无慢性病、流产禁忌证,妊娠时间为6~10周。
将人工流产术后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5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因个人原因拒绝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5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中,年龄为19~38岁,平均(25.9±3.5)岁;已婚者129例,未婚者371例;意外妊娠者322例,避孕失败者178例;文化程度:大学毕业250例,高中毕业208例,小学毕业42例;职业类型:公司白领320例,工人122例,保姆31例,自由职业者27例。
对照组中,年龄为20~39岁,平均(25.5±3.4)岁;已婚者117例,未婚者383例;意外妊娠者324例,避孕失败者176例;文化程度:大学毕业232例,高中毕业175例,小学毕业93例;职业类型:公司白领308例,工人141例,保姆21例,自由职业者30例。
两组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仅做跟踪随访,不做其他计划生育措施。
观察组在填写初始调查问卷后进行综合的计划生育服务,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①采取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在完成初始调查问卷的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具体内容为:针对怀孕的过程与生理体现向患者做具体介绍,并做好计划生育相关知识宣教,加深患者对我国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的了解;讲解盲目进行婚前性行为的风险和危害,告知其发生意外妊娠的可能和对女性生殖系统的伤害,培养其在进行性行为前要进行避孕措施的意识,通过录像和现场模型仔细讲解各种避孕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法,帮助未婚女性正确采取避孕措施。
②针对人工流产对患者身体、心理等方面造成的危害向其进行介绍,并告知其人工流产与多次人工流产对今后怀孕产生的不利影响;针对紧急药物避孕措施的相关知识向患者进行介绍,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开设提供相关咨询的女性热线,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解决相关问题,保证全天在线,同时保证所有研究对象的信息和隐私安全。
③免费提供相关的避孕器材并督促使用,鼓励其克服采取避孕措施所带来的不适感,帮助其更好地接受新的避孕措施。
④定期组织倡导避孕和生殖系统健康的相关讲座,安排定时的电话回访,反馈最新的思想动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进一步计划生育服务。
1.3 调查方法在研究对象就医后或人工流产手术前,在自愿的前提下由经过培训的妇产科医生对其进行计划生育干预服务,干预措施均在独立的空间内进行,使研究对象不受外界干扰,干预方案如下。
①主动宣教:主动对研究对象进行避孕知识的宣教和发放宣传小册子;②面对面咨询:配备教具和模型,与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的交流;③男伴参与:若研究对象有男伴陪同,则同时进行避孕知识的宣教和咨询。
1.4 观察指标两组均在流产后半年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有效避孕方式使用情况、干预满意度以及再次意外妊娠情况。
采用本院自制的避孕节育知识调查表对避孕节育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设置10个问题,满分为10分,≥6分为知晓,0.05)。
观察组干预后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意外怀孕率、重复人工流产率及干预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的意外怀孕率、重复人工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干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性观念的开放,未婚女性的性观念和性行为也发生着变化,相当部分的未婚女性人群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可态度,且首次性行为年龄呈下降趋势[5-6]。
有调查显示[7-9],在我国几个大城市,约70%的人工流产女青年是因为未采用避孕措施而意外妊娠,重复流产率在北京市为30.0%,上海市为17.0%。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计划生育的实施具有极大的必然性,人工流产作为缓解育龄期女性非意愿怀孕、降低出生率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女性所接受[10]。
随着人们对优生优育观念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一些其他原因,目前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日益增多。
对于<10周的孕早期妇女而言,终止妊娠的理想方法主要是人工流产,尽管人工流产方法简单易行,但该方法的并发症时有发生[11]。
由于近年来女性人工流产数逐年增加,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必然有所增加,人工流产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12-14]。
人工流产并发症是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作为妇产科医生,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并发症,降低人工流产对妇女造成的危害,减少并发症引起的医疗纠纷。
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我国重复流产的比例很高,主要原因是许多女性认为人工流产和怀孕生孩子一样,生育能力恢复需要一段时间,短期内即使不避孕也不会怀孕[15]。
其实女性的生育能力恢复很快,早期流产后2周即可恢复排卵,75%的流产后女性在6周内完成排卵,如果在这个阶段不进行有效避孕,很可能再次意外妊娠[16]。
1年内尤其是6个月内的重复人工流产称为“高危流产”,手术风险明显升高。
研究显示,在继发不孕患者中,88.2%曾有人工流产史。
流产次数越多,输卵管阻塞、宫腔粘连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流产并发症所占的比例也越高[17]。
此外,重复人工流产还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目前,人工流产后立即落实计划生育服务在我国尚未广泛开展,在实际的人工流产过程中医生并未提供较为全面的避孕知识与发放免费避孕药具等,同时妇产科医生也缺乏相应的计划生育服务意识,仅限于做好人工流产术等,因此人工流产术后开展计划生育服务极为迫切[18]。
此外,人工流产后立即给予患者计划生育服务不仅有利于提高女性的避孕意识,进而提高主动避孕率,还可使女性通过使用更为可靠的避孕措施,达到增强其自我保护生殖能力的目的[19]。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方式多样,包括加大社区宣传、做好流产后咨询与护理服务、流产后生殖健康服务等措施,期间应加大避孕与计划生育知识的宣传力度,有效提高我国新生儿质量与女性育儿质量[2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经不同干预后,观察组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意外怀孕率、重复人工流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干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干预。
综上所示,人工流产术后给予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避孕节育知识得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保莲华,魏平.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初探[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72-73.[2] 沈念春,刘睦宇,彭春香,等.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初探[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9):533-536.[3] 常明秀,徐晓,张晓静,等.医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11):665-669.[4] 叶凤妹,陈文英,邹林秀,等.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1):19-23,28.[5] 杨莉娜.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4,5(4):33-35.[6] 张春枝.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2(13):188-189.[7] 陈锡宽,袁伟,武俊青,等.实施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障碍及其对策[J].生殖与避孕,2002,22(3):183-187.[8] 黄咏梅,康建中,陈瑞珠,等.上海市城区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状况及服务需求的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7):416.[9] 安慧艳,张艳红.北京市丰台区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生殖保健需求调查与建议[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11(5):293.[10] 张宜心,任丽娟,张素芝.对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知晓和需求的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715.[11] 程怡民,李颖,郭欣,等.中国重复流产状况和规范化流产后服务的必要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9):571-573.[12] 赵更力,张小松,王临虹,等.中国部分城市流动人口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生殖健康状况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05,14(2):268-271.[13] 刘瑞华,陈粮,林佩萱,等.广州市育龄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5,24(6):103-106.[14] 胡燕菌,任亚源,施瑾.普陀区非意愿妊娠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4,23(5):80-82.[15] 黄江涛,余森泉,王奇玲,等.广东省城市流动人口年轻女性避孕现况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2(4):668-670.[16] 闫玉琴.678例人工流产分析及计划生育指导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5):155-156.[17] 陈晓琴.人工流产术和药物流产术在计划生育中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6):42-43.[18] 黄颖,夏松云,王蔼明,等.开展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6):2557-2558.[19] 贾玉芳,方善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AC)对昆山市人工流产妇女再次妊娠的影响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0):3692-3695.[20] 周爱萍,宋春华,孟雅丽.新生化颗粒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3):28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