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格式:doc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6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南苗族第一批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湖南文化信息网》报道,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共74个。
其中,苗族只有9个半。
现抄录于下:一、“民间文学”类,两个(也是此类的唯一两个):1、苗族古老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2、苗族歌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二、“音乐”类,一个:湘西苗族民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三、“戏剧”类,一个:苗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四、“‘手工技艺”类,一个:湘西苗族服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五、“杂技与竞技”类,一个:苗族武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六、“民俗”类,四个:1、苗族椎牛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苗族赶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3、苗族“四·八”姑娘节(邵阳市绥宁县)4、苗侗芦笙节(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看来,湖南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省级的尚不多。
不是没有,而是尚未很好地挖掘与推荐。
根据了解,尚有一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深深地埋没于湖南的大山深处,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推荐。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共88名)(排名不分先后)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在地区或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编码 01-001 彭武庚男 1942.6 龙山县靛房镇百型村土家族挖土锣鼓歌Ⅰ-1 01-002 彭祖秀女 1938.6 古丈县断龙山乡报吾列村土家族哭嫁歌Ⅰ-201-003 彭万姣女 1933.11 龙山县靛房镇永明村1组Ⅰ-3 01-004 杨光万男 1937.12 保靖县涂乍乡马路村三组土家族山歌Ⅰ-4 01-005 向云淼男 1929.9 永顺县芙蓉镇发树村土家族梯玛神歌Ⅰ-5 01-006 彭继龙男 1949.11 龙山县内溪乡双坪村一组Ⅰ-6 01-007张艳女1968.7花坦县麻栗场镇登高村4组民族歌谣Ⅰ-701-008 石喜富男 1947.9 通道侗族自治县陇城镇陇城村四组侗族芦笙Ⅱ-101-009 杨枝光男 1954.4 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坪寨村四组Ⅱ-201-010 杨天福男 1942.1 宁乡县玉潭镇玉兰步行街73号麻山锣鼓Ⅱ-3 01-011 莫柏槐男 1964.6 湘潭县文化体育旅游局青山唢呐Ⅱ-4 01-012 刘运凡男 1953.1 沅陵县凉水井镇洞溪村沅陵山歌Ⅱ-5 01-013 黄休香女 1964.8沅陵县龙兴居委会西二中巷402号Ⅱ-6 01-014向佐绒女1958.6 张家界市群众艺术馆桑植民歌Ⅱ-701-015 陈金钟男 1935.8 桑植县文化局Ⅱ-8 01-016 米庆松男1957.9 辰溪县罗子山瑶族乡人民政府茶山号子Ⅱ-901-017 张官坤男 1933保靖县迁陵镇后街坡酉子船工号子Ⅱ-1001-018 夏安邦男 1948.12 安乡县城关镇东后街65号安乡硪歌Ⅱ-1101-019 俞宽美男 1940.5 安乡县安凝乡团洲村三组Ⅱ-1201-020 戴作林男 1957.2 澧县城关中学澧州夯歌Ⅱ-13 01-021 李桃英女 1941.3 嘉禾县城关镇政府一宿舍嘉禾民歌伴嫁歌Ⅱ-14 01-022 戴碧生男 1949.12 隆回县虎行山瑶族乡草原村四组花瑶呜哇山歌Ⅱ-1501-023 陈世达男1940.3 Ⅱ-16 01-024 吴腊保女 1962.12 吉首市寨阳乡排乃村湘西苗族民歌Ⅱ-1701-025 陈千均男 1943.1 吉首市丹青镇吉鱼村Ⅱ-18 01-026 严三秀女 1954 龙山县靛房镇百型村二组土家族咚咚喹Ⅱ-1901-027田隆信男1941.6龙山县政协(县委机关大院)Ⅱ-20 01-028 陈本龙男 1956.9 石门县壶瓶山镇泥沙居委会土家族跳丧舞Ⅲ-101-029 刘远正男 1947.6 石门县壶瓶山镇管山村12组Ⅲ-201-030 刘清元男 1940.3 桃源县黄甲铺乡中街桃源瑜伽焰口手势Ⅲ-3 01-031 彭南京男 1941.6 龙山县靛房镇石堤村土家族毛古斯Ⅲ-4 01-032 秦太林男 1929.6张家界市永定区谢家垭乡和平岗村罗家坡组张家界高花灯Ⅲ-5 01-033 曾龙祥男 1938.9 茶陵县文化馆客家火龙Ⅲ-6 01-034 李洪发男 1957.1 汝城县土桥镇土村广安所汝城香火龙Ⅲ-701-035 范忠茂男 1949.2 汝城县城郊乡益道村Ⅲ-8 01-036 赵明华男 1943.5 江华县大圩镇文明村一组江华瑶族长鼓舞Ⅲ-9 01-037杨秀早男1950.4 吉首市双塘镇周家寨社区湘西阳戏Ⅳ-101-038符奇男男1956.6张家界阳戏剧团张家界阳戏Ⅳ-2 01-039郑大成男1937.7平江县灯戏剧团宿舍平江灯戏Ⅳ-3 01-040石成业男1918.3花坦县麻栗场镇花寨村苗戏Ⅳ-401-041吴尚德男1938.12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盘寨村7组侗戏Ⅳ-501-042杜美霜女1965.3常德市鼎城区花鼓戏剧团常德花鼓戏Ⅳ-6 01-043杨建娥女1945.5常德市武陵区杨家牌59号Ⅳ-7 01-044刘忠明男1973.6邵阳市花鼓戏剧团邵阳花鼓戏Ⅳ-8 01-045江中华男1965.5衡阳市祁剧团祁剧Ⅳ-9 01-046刘登雄男1961.3邵阳市东风路175号Ⅳ-10 01-047王冬林男1946衡山县福田乡云岭2组衡山影子戏Ⅳ-11 01-048欧阳新年男1948.1衡山县萱洲镇居委会衡山影子戏Ⅳ-1201-049曾金贵男1938.3长沙市天心区青山祠社区42号长沙湘剧Ⅳ-1301-050曹汝龙男1949.7长沙市天心区青山祠社区42号Ⅳ-1401-051谢忠义男1947.9桂阳县桂阳湘剧团衡阳湘剧Ⅳ-1501-052宁曾伟雄男1967.9攸县贾山乡黄泥冲村陈家场组攸县贾山皮影Ⅳ-1601-053雷子文男1943.7郴州市人民西路36号昆曲Ⅳ-17 01-054邓星艾男1940.7武冈市洞河路11号武冈丝弦Ⅴ-1 01-055彭延坤男1937.5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沙弹词Ⅴ-201-056金行文男1946.11临澧县安福镇滨河西区九澧渔鼓Ⅴ-3 01-057颜昌春男1951.10临澧县望城乡Ⅴ-401-058石志运男1959.4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下都天村侗族琵琶歌Ⅴ-501-059吴永春男1968.2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平日村6组Ⅴ-601-060陈范兴男1952.8汨罗市长乐镇人民政府汩罗市长乐镇故事会Ⅵ-101-061石仕贞男1928花垣县麻粟场镇金牛村苗族武术Ⅵ-2 01-062李洪辉男1960炎陵县十都镇晓东村炎陵县三人龙Ⅵ-3 01-063姜盛文男1946沅陵县渔家巷16号沅陵传统龙舟赛Ⅵ-401-064张吉斌男1973沅陵县沅陵镇凤凰山居委会Ⅵ-501-065聂方俊男1933凤凰县沱江镇团鱼脑69号凤凰纸扎Ⅶ-1 01-066龙米谷男1948.10凤凰县山江镇黄毛坪2组苗族银饰锻造技艺Ⅷ-101-067麻茂庭男1953凤凰县山江镇黄毛坪3组Ⅷ-201-068陈继武男1970.10浏阳市才常路146号菊花石雕Ⅷ-3 01-069曹明珠男1949.11浏阳市明珠艺林馆Ⅷ-401-070钟自奇男1956.12浏阳市乐信烟花集协团有限公司浏阳花炮制作工艺Ⅷ-501-071黄蔚德男1951.10湖南庆泰烟花制造有限公司Ⅷ-601-072肖体贵男1948.5会同县林城镇黄泥井365号竹编技艺Ⅷ-701-073李盛国男1944.1会同县铅笔厂竹编技艺Ⅷ-801-074曾庆国男1945.8中方县龙井村竹编技艺(中方斗笠)Ⅷ-901-075邓兴隆男1949泸溪县第二中学踏虎凿花Ⅷ-1001-076刘大炮男1939凤凰县文星街20号蓝印花布印染技艺Ⅷ-1101-077蒋振西男1949邵阳县五峰铺镇Ⅷ-12 01-078蒋良寿男1951邵阳县五峰铺邵阳街89号Ⅷ-1301-079邓文科男1930.10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醴陵釉下五彩瓷手工技艺Ⅷ-1401-080陈杨龙男1941.5Ⅷ-1501-081粟田梅女1964.8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枫香村二组侗锦制造技艺Ⅷ-1601-082吴念姬女1962.3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城东村4组Ⅷ-1701-083 盘贡兴男 1921.11 资兴市团结瑶族乡二封村瑶族还盘王愿Ⅹ-1 01-084 滕召云男1942.4 吉首市乾州街道办事处乾州春会Ⅹ-2 01-085 谢科团男 1964.11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乡老里村苗侗芦笙节Ⅹ-3 01-086 田年均男 1965.8 麻阳县高村镇漫小村一组盘瓠祭Ⅹ-4 01-087 何静华女 1938.10 江永县永明路41号女书习俗Ⅹ-501-088胡美月女1963.3江永县上江圩镇夏湾村3组Ⅹ-6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单项114项合并后84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一、民间文学 1 土家族摆手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龙山县 2 侗款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 3 盘王大歌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4 盘瓠与辛女传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 5 桩巴龙传说常德市石门县 6 宋玉传说常德市临澧县 7 二酉藏书洞传说怀化市沅陵县 8 梅王传说益阳市安化县 9 炎帝传说株洲市炎陵县 10 柳毅传书传说岳阳市君山区 11 屈原传说岳阳市汨罗市 12 杨幺的民间故事常德市汉寿县二、民间音乐13苏区歌谣株洲市炎陵县14炎陵客家山歌株洲市炎陵县15平江民歌岳阳市平江县16桂阳瑶歌郴州市桂阳县17侗族喉路歌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18石马江劳动号子邵阳市新邵县19湘西土家族民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浏阳文庙祭孔古乐长沙市浏阳市三、民间舞蹈21龙舞(湘西苗族接龙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花垣县(城步吊龙舞)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雪峰断颈龙舞)怀化市洪江市(芷江孽龙舞)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衡南七巧龙舞)衡阳市衡南县(洞井龙舞)长沙市雨花区22蚕灯舞怀化市溆浦县23串春珠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24湘西土家族铜铃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25苗族绺巾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26七江炭花舞邵阳市隆回县27桑植白族仗鼓舞张家界市桑植县四、传统戏剧28湖南花灯戏(嘉禾花灯戏)郴州市嘉禾县(麻阳花灯戏)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桑植花灯戏)张家界市桑植县29祁剧郴州市临武祁剧团30傩戏(临武傩戏)郴州市临武县(桑植傩戏)张家界市桑植县(梅山傩戏)娄底市冷水江市(溆浦傩戏)怀化市溆浦县31花鼓戏(长沙花鼓戏)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娄底市花鼓戏剧团益阳市群众艺术馆(零陵花鼓戏)永州市零陵区花鼓戏剧团(衡州花鼓戏)衡阳市花鼓戏剧团郴州市永兴县花鼓剧团郴州市安仁县花鼓剧团郴州市资兴市花鼓剧团32邵东木偶戏邵阳市邵东县33湘剧(湘剧)娄底市涟源市湘剧院(彭俐侬湘剧表演艺术)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五、曲艺34祁阳小调永州市祁阳县35益阳弹词益阳市资阳区36祁东渔鼓衡阳市祁东县37湘西三棒鼓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38大成拳邵阳市39张家界鬼谷神功张家界市永定区40梅山武术娄底市新化县41益阳虾子起拱益阳市赫山区七、民间美术42湘西苗族服饰绘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43浦市窨子屋建筑艺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44土家族转角楼建筑艺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45木雕(湘西木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洞口木雕)邵阳市洞口县46石雕(塔卧石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杨柳石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菊花石雕)湖南工艺美术研究所(洞口墨晶石雕)邵阳市洞口县47土家族竹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48湘西苗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凤凰县49湘西苗族挑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50泸溪傩面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51邵阳羽毛画邵阳市大祥区52民间剪纸长沙市望城县八、传统手工技艺53苗族花带技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54湘西土陶制作技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55竹编技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保靖县56蔡伦古法造纸技艺衡阳市耒阳市57溪砚制作工艺娄底市双峰县58岳州扇制作技艺岳阳市岳阳县59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长沙市望城县60麻香糕传统手工技艺益阳市沅江市61古丈毛尖茶制作技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62武冈卤菜制作技艺邵阳市武冈市63雕花蜜饯制作技艺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64酒鬼酒酿制技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65永丰辣酱制作技艺娄底市双峰县66保靖松花皮蛋制作技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67火宫殿八大传统小吃制作长沙市技艺68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岳阳市临湘市69杨裕兴面条制作技艺衡阳市九、传统医药70湘西苗医苗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凤凰县71孙氏正骨术邵阳市新邵县十、民俗72苗族赶秋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73苗族四月八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74古丈跳马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75苗族跳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76瑶家坐歌堂永州市新田县77擂茶习俗常德市桃源县78油茶习俗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79花瑶“讨僚皈”邵阳市隆回县80桑植白族游神张家界市桑植县81张家界泼水龙习俗张家界市永定区82扎故事(涟源珠梅抬故事)娄底市涟源市(宜章夜故事)郴州市宜章县83白仓高跷邵阳市邵阳县84屈子祠祭典岳阳市汨罗市。
湖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当丰富,涵盖了戏曲、音乐、舞蹈、传统工艺等诸多领域。
以下是部分湖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 花鼓戏:以豫剧、昆剧、京剧等为基础,加入了湖南本地的方言和乡土元素。
2. 芙蓉腔:传统戏剧艺术,流行于湖南娄底等地,是湖南地方戏曲中古老的剧种之一。
3. 岳阳楼词:湖南岳阳人的口头文化遗产,以岳阳楼为主题的词,包括《满江红》等经典作品。
4. 双簧:一种地方曲艺,两位表演者用湖南方言对唱,轻松幽默,极受观众喜爱。
5. 洞箫:洞箫制作技艺在湖南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也是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6. 索革艺术:使用稻草等植物材料编织制作的工艺品。
7. 古式陶瓷制作技艺:湖南的传统陶瓷工艺,在全国有着一定的影响。
8. 卷丝皮影戏:湖南特色的皮影戏表演艺术,其表演形式丰富多样。
以上只是部分非遗项目,湖南的非遗文化遗产还有很多涉及手艺人、民间艺术、民间知识、传统符号等多个层面。
桂东概况桂东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赣边界,现辖15个乡镇、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国有林场,总面积1452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
桂东县有四个“湖南之最”,即解放最早、海拔最高、森林覆盖率最高、公众满意度最高,享有“第一军规颁布地、天然空调氧吧城、全国生态示范县”的美誉。
桂东是一块“红土地”,是第一军规颁布地。
桂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一类革命老区。
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任弼时、王震、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
桂东流传的民谣“沙田来了一支兵,说话和气讲公平,世上哪种军队好,要数工农革命军。
”透露着当年的军民鱼水情。
1928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桂东沙田颁布了著名的第一军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工农一点东西;一切缴获要归公。
六项注意是: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1928年8月,毛泽东在桂东唐家大屋迎回红军大队实现“井岗山第二次会师”。
1934年8月,红六军团在桂东寨前举行誓师大会后奉命西征,拉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
陈奇、方维夏、邓力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桂东踏上了革命的征程,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桂东《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中4个文物点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军普乐东水旧址、流源农民运动讲习所、红军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前誓师西征地旧址、老碗厂——桂东土陶窑址、沙田同益店、文峰塔、湘粤赣红军游击支队桂东活动旧址—西边山桃寮“红军村”等7处共13个文物点为第九批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桂东是一块“绿土地”,是全国生态示范县。
桂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植被保护完好,原始森林和次森林密布,平均气温15.4℃,年均降雨量1670毫米,无霜期240天以上。
全县平均海拔881米,县城海拔824米,森林覆盖率达82%。
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动植物王国”之称,为省级地质公园,境内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居湖南之冠。
娄底市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卷语文精品解析考生注意: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
3.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阴霾.(mái)腼腆.(diǎn)唾.手可得(tuò)B.绮.丽(qǐ)讪.笑(shàn)岿.然不动(guī)C.狡黠.(xiá)谄.媚(chán)言简意赅.(hài)D.阑.珊(lán)虬.枝(qiú)毛骨悚.然(sǒng)【参考答案】D(“腆”应为“tiǎn”;“岿”应为“kuī”;“赅”应为“gāi”)【详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掌握情况,本题中出现的字音都较为常见,只要平时注意积累,难度不大。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萧索贻误寄人篱下项礼膜拜B.戏谑葱笼流连忘返相提并论C.贿赂斑斓了如指掌消声匿迹D.辍学憧憬不可思意姹紫嫣红【参考答案】A(“笼”应为“茏”;“消”应为“销”;“意”应为“议”)【详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掌握情况,出现的字都是常见易错的字,但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此题做起来难度还是不大的。
3.下面文字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的视线顷刻间了。
朦胧的泪眼中,我看到了村旁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A.迷糊依稀B.模糊依稀C.模糊仿佛D.迷糊仿佛【参考答案】B(根据语言环境来判断)【详细解析】本题为单选择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几个词语较为常用,但选择起来还是要根据语言环境。
第一个空的难度不大,迷糊主要指头脑、精神状况等,很容易把A\D排除掉。
第二个空根据语境,景物就在眼前,并非想像之中。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摘要]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样性、独特性、丰富性、价值性四个方面特点。
近年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做了依法保护、传承保护、项目保护等工作。
湖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不尽人意。
文章在文化强省背景下,研究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将为湖南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漫长历史中人类的精心创造,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今时代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我国历史悠久,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宝贵资源成为联系民族感情与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湖南省处于长江中游,大部分地域位于洞庭之南,湘江母亲河贯穿南北。
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具有深厚底蕴与特别魅力的“湖湘文化”。
再加上境内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世世代代居住,使得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
如,湘绣、土家织锦、苗家歌谣、花鼓戏等等。
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升湖南文化“软实力”水平,实现湖南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及基本特点有民俗学者总结了湖南省的五大文化圈:湘北洞庭文化圈、湘东至湘南的湘江文化圈、湘西北武陵文化圈、湘中梅山文化圈、湘西南雪峰文化圈。
这五大文化圈中的地域文化孕育出湖南独具特色、多姿多彩、巧妙绝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具有特殊的地位,蕴涵着珍贵的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科学价值。
总的来说,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四个方面特点:一是多样性。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国务院公布的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南就有99项。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很广,按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等等。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可以涵盖以上各种类型。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南省属下各地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综合称谓,湖南省文化厅自2002年开始工作室在湖
南省把持着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研讨社会事业以及对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传播和发扬,并先容湖南省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国民间艺术、戏曲艺术、传统体育、湖南民俗和传率、湖南药艺、非物质景点、民间音乐、传统礼仪等。
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其中有很多值得挖掘、发扬、保护和传播的项目。
湖南省中国传统手工艺是一项口碑传统手艺而激动拥趸,是湖南古老民间手艺的代表,例如:茶艺、汤坊艺术、苗纹晒木、右宗织花、磨豆腐等等,受到国内外游客的称赞。
在传统手工艺项目中,右宗织花是湖南省最为知名的一种织花术,传统手艺术家除了能够织梭花样外,还可以提供刻蚀、雕刻、编织等技艺,这些技艺使得湖南织锦格格著名遐尔。
湖南民俗和传统是湖南省独有的,其中以湖南传统民俗仪式最著名之一是宋唐诗歌。
宋唐诗歌是湖南民俗传统的精髓,它有着十五至十六个世纪的漫长历史,一贯是湖南人几千年来的文化烙印,湖南宋唐诗歌的传统古老的风格的表达方式使得它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此外,湖南省还有传统体育、湖南毛毛虫舞、湖南药艺、湖南百戏、湖南民歌、民间音乐和传统礼仪等等,这些充满湖南特色的非遗项目都是值得促进和发扬光大的文化遗产项目。
因此,湖南省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南政府应持续加大资助力度和宣传力度,积极发掘和弘扬湖南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让湖南省的宝贵文化财富得到充分保护和传播!。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品
《大象绣》,是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近日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象绣,又称湖南绣,是一种传统的湖南省特有的绣制工艺,它始于清代,流传至今,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和演变。
大象绣是一种古老的湖南省特有的绣制工艺,它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大象绣的绣法复杂,技艺高超,而且颜色鲜艳,异常美观。
大象绣采用传统的“两线绣法”,以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为主调,图案细节精美,色彩艳丽,极具视觉冲击力。
大象绣的艺术特色是绣法独特,线条流畅,画面协调,色彩鲜明,细节丰富,给人以宁静而优雅的享受。
大象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蕴藏了湖南当地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反映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因此,大象绣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们湖南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
大象绣的精美绝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作为一种传统手艺艺术,还可以用来装饰家居,增添室内环境的色彩,让我们感受到湖南传统文化的美。
未来,我们应该加大对大象绣的保护力度,继续传承这种湖南特有的文化遗产,使其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去。
1. 概述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我国国家文物局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对具有代表性和传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定,并加以保护和传承。
本文将介绍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相关情况。
2. 入选概况2011年,我国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XXX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纳入名录。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我国广袤的地域和丰富的文化传统,涉及了传统技艺、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民俗等多个方面。
其中,有的是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技艺,有的是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文化精神的传统表演艺术,有的是与民族风情紧密相连的传统民俗活动。
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在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上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3. 代表作品3.1 传统技艺我国传统技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景泰蓝、扎染、剪纸等。
这些传统技艺在我国文化传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代表着我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
景泰蓝作为一种传统的烧制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扎染作为一种古老的染色技艺,以其独特的手工艺和鲜艳的色彩在民间流传已久。
剪纸则是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以其精湛的刀法和丰富多彩的图案而著称。
这些传统技艺都是代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入选将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传统。
3.2 传统表演艺术我国的传统表演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秧歌、木偶戏、皮影戏等。
秧歌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除了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的也承载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精神追求。
木偶戏和皮影戏则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它们通过木偶和皮影的表演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我国传统故事和文化精神。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1.岳阳楼歌舞:岳阳楼歌舞起源于唐代,文艺复兴时期演变为现在的形式,表现了湖南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
2.桑植船歌:桑植船歌是一种流传至今的地方民间音乐,它以生动形象的民间故事,表达着桑植人民的情感和生活习俗。
3.邵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是南方的一种戏曲,它以“说唱、演奏、舞蹈、杂技”为主要表演形式,展现了湖南人民的豪情和热情。
4.桂阳瑶族芦笙:桂阳瑶族芦笙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代表了湖南瑶族人民的音乐传统和文化特色。
5.长沙火车头:长沙火车头是一种著名的手工艺品,它以手工打造的精细做工和独特的美学风格,成为了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6.宁乡红糖酥:宁乡红糖酥是一种地方特色食品,其在制作时需要讲究手艺和传统工艺,因此也成为了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7.衡阳虎骨酒:衡阳虎骨酒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草药酒,它以其独特的制法和较高的保健效果而闻名,也是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8.门头沟妙音:门头沟妙音是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它以典雅悠扬的音乐风格和原始的表演方式,成为了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9.汝城梨花戏:汝城梨花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形式,它以形象生动、历史典故为主题,展现了湖南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的情感体验。
10.澧县汉服:澧县汉服是一种传统的汉族服饰,其在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后,代表了湖南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哲学体系和审美意识。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2011年5月23日公布)一、民间文学(共计41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029Ⅰ-85天坛传说北京市东城区1030Ⅰ-86曹雪芹传说北京市海淀区1031Ⅰ-87契丹始祖传说河北省平泉县1032Ⅰ-88赵氏孤儿传说山西省盂县1033Ⅰ-89白马拖缰传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1034Ⅰ-90舜的传说山西省沁水县,山东省诸城市1035Ⅰ-91禹的传说四川省汶川县、北川羌族自治县1036Ⅰ-92防风传说浙江省德清县1037Ⅰ-93盘瓠传说湖南省泸溪县1038Ⅰ-94庄子传说山东省东明县1039Ⅰ-95柳毅传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1040Ⅰ-96禅宗祖师传说湖北省黄梅县1041Ⅰ-97布袋和尚传说浙江省奉化市1042Ⅰ-98钱王传说浙江省临安市1043Ⅰ-99苏东坡传说浙江省杭州市1044Ⅰ-100王羲之传说浙江省绍兴市1045Ⅰ-101李时珍传说湖北省蕲春县1046Ⅰ-102蔡伦造纸传说陕西省汉中市1047Ⅰ-103牡丹传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1048Ⅰ-104泰山传说山东省泰安市1049Ⅰ-105黄鹤楼传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1050Ⅰ-106烂柯山的传说山西省陵川县,浙江省衢州市1051Ⅰ-107珞巴族始祖传说西藏自治区米林县1052Ⅰ-108阿尼玛卿雪山传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1053Ⅰ-109锡伯族民间故事辽宁省沈阳市1054Ⅰ-110嘉黎民间故事西藏自治区嘉黎县1055Ⅰ-111海洋动物故事浙江省洞头县1056Ⅰ-112土家族哭嫁歌湖南省永顺县、古丈县1057Ⅰ-113坡芽情歌云南省富宁县1058Ⅰ-114祝赞词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059Ⅰ-115黑暗传湖北省保康县、神农架林区1060Ⅰ-116陶克陶胡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061Ⅰ-117密洛陀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1062Ⅰ-118亚鲁王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1063Ⅰ-119目瑙斋瓦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064Ⅰ-120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1065Ⅰ-121阿细先基云南省弥勒县1066Ⅰ-122羌戈大战四川省汶川县1067Ⅰ-123恰克恰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1068Ⅰ-124酉阳古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069Ⅰ-125谚语(沪谚)上海市闵行区二、传统音乐(共计16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070Ⅱ-140凤阳民歌安徽省滁州市1071Ⅱ-141九江山歌江西省九江县1072Ⅱ-142利川灯歌湖北省利川市1073Ⅱ-143天门民歌湖北省天门市1074Ⅱ-144临高渔歌海南省临高县1075Ⅱ-145弥渡民歌云南省弥渡县1076Ⅱ-146青海汉族民间小调青海省西宁市1077Ⅱ-147阿里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078Ⅱ-148哈萨克族民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079Ⅱ-149塔吉克族民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1080Ⅱ-150茅山号子江苏省兴化市1081Ⅱ-151弦索乐(菏泽弦索乐)山东省菏泽市1082Ⅱ-152纳西族白沙细乐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1083Ⅱ-153伽倻琴艺术吉林省延吉市1084Ⅱ-154京族独弦琴艺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1085Ⅱ-155哈萨克族库布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三、传统舞蹈(共计15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086Ⅱ-97跳马伕江苏省如东县1087Ⅱ-98仗鼓舞(桑植仗鼓舞)湖南省桑植县1088Ⅱ-99南县地花鼓湖南省南县1089Ⅱ-100跳花棚广东省化州市1090Ⅱ-101老古舞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1091Ⅱ-102跳曹盖四川省平武县1092Ⅱ-103棕扇舞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093Ⅱ-104鄂温克族萨满舞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1094Ⅱ-105协荣仲孜西藏自治区曲水县1095Ⅱ-106普兰果尔孜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1096Ⅱ-107陈塘夏尔巴歌舞西藏自治区定结县1097Ⅱ-108巴当舞甘肃省岷县1098Ⅱ-109安昭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1099Ⅱ-110萨玛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1100Ⅱ-111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四、传统戏剧(共计20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01ⅠV-139上党二簧山西省晋城市城区1102ⅠV-140醒感戏浙江省永康市1103ⅠV-141湖剧浙江省湖州市1104ⅠV-142淳安三角戏浙江省淳安县1105ⅠV-143嗨子戏安徽省阜南县1106ⅠV-144赣剧江西省赣剧院1107ⅠV-145西河戏江西省星子县1108ⅠV-146鹧鸪戏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1109ⅠV-147淮调河南省安阳县1110ⅠV-148落腔河南省内黄县1111ⅠV-149武当神戏湖北省丹江口市1112ⅠV-150雷剧广东省雷州市1113ⅠV-151关索戏云南省澄江县1114ⅠV-152通渭小曲戏甘肃省通渭县1115ⅠV-153弦子腔陕西省平利县1116ⅠV-154西路梆子河北省海兴县1117ⅠV-155淮北梆子戏安徽省宿州市、阜阳市1118ⅠV-156滑稽戏上海滑稽剧团,江苏省苏州市1119ⅠV-157张家界阳戏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1120ⅠV-158海南斋戏海南省海口市五、曲艺(共计18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21Ⅴ-97莲花落山西省太原市1122Ⅴ-98长子鼓书山西省长子县1123Ⅴ-99翼城琴书山西省翼城县1124Ⅴ-100曲沃琴书山西省曲沃县1125Ⅴ-101泽州四弦书山西省泽州县1126Ⅴ-102盘索里辽宁省铁岭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127Ⅴ-103永康鼓词浙江省永康市1128Ⅴ-104唱新闻浙江省象山县1129Ⅴ-105渔鼓道情安徽省萧县1130Ⅴ-106三棒鼓湖北省宣恩县1131Ⅴ-107祁阳小调湖南省祁阳县1132Ⅴ-108粤曲广东省广州市1133Ⅴ-109木鱼歌广东省东莞市1134Ⅴ-110四川评书重庆市曲艺团1135Ⅴ-111洛南静板书陕西省洛南县1136Ⅴ-112南音说唱澳门特别行政区1137Ⅴ-113河州平弦甘肃省临夏市1138Ⅴ-114端鼓腔山东省东平县、微山县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5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39Ⅵ-56拦手门天津市河东区1140Ⅵ-57通背缠拳山西省洪洞县1141Ⅵ-58地术拳福建省精武保安培训学校1142Ⅵ-59佛汉拳山东省东明县1143Ⅵ-60孙膑拳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安丘市1144Ⅵ-61肘捶山东省临清市1145Ⅵ-62十八般武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1146Ⅵ-63华佗五禽戏安徽省亳州市1147Ⅵ-64撂石锁河南省开封市1148Ⅵ-65赛龙舟湖南省沅陵县,广东省东莞市,贵州省铜仁市、镇远县1149Ⅵ-66迎罗汉浙江省缙云县1150Ⅵ-67掼牛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1151Ⅵ-68高杆船技浙江省桐乡市1152Ⅵ-69花毽山东省青州市1153Ⅵ-70口技北京市西城区七、传统美术(共计13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54Ⅶ-97棕编(新繁棕编)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1155Ⅶ-98苗画湖南省保靖县1156Ⅶ-99嘉兴灶头画浙江省嘉兴市1157Ⅶ-100永春纸织画福建省永春县1158Ⅶ-101平遥纱阁戏人山西省平遥县1159Ⅶ-102清徐彩门楼山西省清徐县1160Ⅶ-103上海绒绣上海市浦东新区1161Ⅶ-104宁波金银彩绣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1162Ⅶ-105瑶族刺绣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1163Ⅶ-106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164Ⅶ-107侗族刺绣贵州省锦屏县1165Ⅶ-108锡伯族刺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166Ⅶ-109宁波泥金彩漆浙江省宁海县八、传统技艺(共计26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67 Ⅷ-187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浙江省上虞市、杭州市、慈溪市1168 Ⅷ-188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福建省南平市1169 Ⅷ-189 汝瓷烧制技艺河南省汝州市、宝丰县1170 Ⅷ-190 淄博陶瓷烧制技艺山东省淄博市1171 Ⅷ-191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1172 Ⅷ-192 蓝夹缬技艺浙江省温州市1173 Ⅷ-193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亨生奉帮裁缝技艺,培罗蒙奉帮裁缝技艺,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上海市静安区,上海市黄浦区,浙江省杭州市1174 Ⅷ-194 铅锡刻镂技艺湖北省荆州市1175 Ⅷ-195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云南省石屏县1176 Ⅷ-196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青海省湟中县1177 Ⅷ-197 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故宫博物院1178 Ⅷ-198 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1179 Ⅷ-199 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1180 Ⅷ-200 毛笔制作技艺(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上海市黄浦区,江苏省江都市1181 Ⅷ-201 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1182 Ⅷ-202 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故宫博物院1183 Ⅷ-203 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福建省福鼎市1184 Ⅷ-204 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北京市西城区1185 Ⅷ-205 直隶官府菜烹饪技艺河北省保定市1186 Ⅷ-206 孔府菜烹饪技艺山东省曲阜市1187 Ⅷ-207 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浙江省嘉兴市1188 Ⅷ-208 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中国艺术研究院1189 Ⅷ-209 雁门民居营造技艺山西省忻州市1190 Ⅷ-210 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上海市黄浦区1191 Ⅷ-211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湖北省咸丰县,湖南省永顺县,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1192 Ⅷ-212 维吾尔族民居建筑技艺(阿依旺赛来民居营造技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九、传统医药(共计4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93 Ⅸ-18壮医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广西中医学院1194 Ⅸ-19彝医药(彝医水膏药疗法)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1195 Ⅸ-20傣医药(睡药疗法)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196 Ⅸ-21维吾尔医药(维药传统炮制技艺、木尼孜其•木斯力汤药制作技艺、食物疗法、库西台法)新疆维吾尔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十、民俗(共计23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97 Ⅹ-122 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香港特别行政区1198 Ⅹ-123 中和节(永济背冰、云丘山中和节)山西省永济市、乡宁县1199 Ⅹ-124 俄罗斯族巴斯克节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1200Ⅹ-125 鄂温克族瑟宾节黑龙江省讷河市1201Ⅹ-126 诺茹孜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1202Ⅹ-127 布依族“三月三”贵州省贞丰县、望谟县1203Ⅹ-128 土家年湖南省永顺县1204Ⅹ-129 彝族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205Ⅹ-130 侗年贵州省榕江县1206Ⅹ-131 藏历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1207Ⅹ-132 舜帝祭典湖南省宁远县1208Ⅹ-133 祭寨神林云南省元阳县1209Ⅹ-134 歌会(瑞云四月八、四十八寨歌节)福建省福鼎市,贵州省天柱县1210Ⅹ-135 尉村跑鼓车山西省襄汾县1211 Ⅹ-136 独辕四景车赛会山西省平顺县1212Ⅹ-137 网船会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1213Ⅹ-138 月也贵州省黎平县1214Ⅹ-139 婚俗(朝鲜族回婚礼、达斡尔族传统婚俗、彝族传统婚俗、裕固族传统婚俗、回族传统婚俗、哈萨克族传统婚俗、锡伯族传统婚俗)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四川省美姑县,甘肃省张掖市,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嘎善文化传播中心1215Ⅹ-140 径山茶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1216Ⅹ-141 装泥鱼习俗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1217Ⅹ-142 苗族栽岩习俗贵州省榕江县1218Ⅹ-143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1219Ⅹ-144 塔吉克族服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一、民间文学(共计8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 Ⅰ-1 苗族古歌湖南省花垣县8 Ⅰ-8 孟姜女传说山东省莒县9 Ⅰ-9 董永传说江苏省丹阳市522 Ⅰ-35 尧的传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523 Ⅰ-36 牛郎织女传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528 Ⅰ-41 徐福传说江苏省赣榆县,山东省胶南市、青岛市黄岛区537 Ⅰ-50 木兰传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561 Ⅰ-74 司岗里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二、传统音乐(共计16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8 Ⅱ-7 畲族民歌浙江省泰顺县60 Ⅱ-29 侗族琵琶歌贵州省从江县61 Ⅱ-30 多声部民歌(潮尔道-阿巴嘎潮尔)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68 Ⅱ-37 唢呐艺术(徐州鼓吹乐、砀山唢呐、长汀公嫲吹)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福建省长汀县76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山东省巨野县、单县83 Ⅱ-52 吹打(广西八音)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596 Ⅱ-97 海洋号子(长海号子、象山渔民号子)辽宁省长海县,浙江省象山县604 Ⅱ-105 蒙古族民歌(乌拉特民歌)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608 Ⅱ-109 苗族民歌(苗族飞歌)贵州省剑河县612 Ⅱ-113 彝族民歌(彝族山歌)贵州省盘县614 Ⅱ-115 藏族民歌(藏族赶马调、班戈昌鲁)四川省冕宁县,西藏自治区班戈县622 Ⅱ-123锣鼓艺术(云胜锣鼓、中州大鼓、鄂州牌子锣、小河锣鼓)山西省原平市,河南省新乡县,湖北省鄂州市,重庆市渝北区623Ⅱ-124洞箫音乐(高陵洞箫)陕西省高陵县635Ⅱ-136口弦音乐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637Ⅱ-138佛教音乐(楞严寺寺庙音乐、觉囊梵音、洋县佛教音乐、塔尔寺花架音乐)山西省左云县,四川省壤塘县,陕西省洋县,青海省湟中县638Ⅱ-139道教音乐(东岳观道教音乐、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浙江省平阳县,澳门特别行政区三、传统舞蹈(共计16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05Ⅲ-2 秧歌(小红门地秧歌、乐亭地秧歌、阳信鼓子秧歌)北京市朝阳区,河北省乐亭县,山东省阳信县107Ⅲ-4 龙舞(浦东绕龙灯、直溪巨龙、碇步龙、开化香火草龙、坎门花龙、龙灯扛阁、火龙舞、三节龙、地龙灯、芷江孽龙、城步吊龙、香火龙、六坊云龙舞)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金坛市,浙江省泰顺县,浙江省开化县,浙江省玉环县,山东省临沂市,河南省孟州市,湖北省云梦县,湖北省来凤县,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广东省南雄市,广东省中山市108Ⅲ-5 狮舞(马桥手狮舞,古陂蓆狮、犁狮,青狮,松岗七星狮舞,藤县狮舞,田阳壮族狮舞,高台狮舞)上海市闵行区,江西省信丰县,广东省揭阳市,广东省深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110Ⅲ-7 傩舞(浦南古傩)福建省漳州市111Ⅲ-8 英歌(甲子英歌)广东省陆丰市113Ⅲ-10盾牌舞(藤牌舞)浙江省瑞安市125Ⅲ-22羌姆(拉康加羌姆、直孔嘎尔羌姆、曲德寺阿羌姆)西藏自治区洛扎县、墨竹工卡县、贡嘎县639Ⅲ-42鼓舞(万荣花鼓、土沃老花鼓、稷山高台花鼓、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山西省万荣县、沁水县、稷山县,吉林省吉林市640Ⅲ-43麒麟舞(麒麟采八宝,睢县麒麟舞,坂田永胜堂舞麒麟、大船坑舞麒麟,樟木头舞麒麟)山西省侯马市,河南省睢县,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东莞市641Ⅲ-44竹马(蒋塘马灯舞)江苏省溧阳市642Ⅲ-45灯舞(无为鱼灯)安徽省无为县655Ⅲ-58鹤舞(三灶鹤舞)广东省珠海市657Ⅲ-60瑶族长鼓舞(小长鼓舞、黄泥鼓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680Ⅲ-83谐钦(尼玛乡谐钦)西藏自治区班戈县691Ⅲ-94萨吾尔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693Ⅲ-96赛乃姆(若羌赛乃姆、且末赛乃姆、库尔勒赛乃姆、伊犁赛乃姆、库车赛乃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且末县、库尔勒市、伊宁县、库车县四、传统戏剧(共计28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48 ⅠV-4 潮剧福建省云霄县162 ⅠV-18 晋剧河北省井陉县,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64 ⅠV-20 北路梆子山西省大同市170 ⅠV-26 大平调山东省成武县,河南省浚县171 ⅠV-27 越调河南省邓州市172 ⅠV-28 京剧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省淮安市183 ⅠV-39 乱弹(诸暨西路乱弹)浙江省诸暨市193 ⅠV-49 碗碗腔(曲沃碗碗腔)山西省曲沃县195 ⅠV-51 评剧河北省石家庄市,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黑龙江省评剧院201 ⅠV-57 庐剧(东路庐剧)安徽省和县204 ⅠV-60 黄梅戏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6 ⅠV-62 泗州戏江苏省泗洪县209 ⅠV-65 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抚州采茶戏、粤北采茶戏)江西省高安市、抚州市临川区,广东省韶关市213 ⅠV-69 曲子戏甘肃省白银市214 ⅠV-70 秧歌戏(泽州秧歌)山西省泽州县215 ⅠV-71 道情戏(神池道情戏、商洛道情戏)山西省神池县,陕西省商洛市217 ⅠV-73 二人台(东路二人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222 ⅠV-78 花灯戏贵州省花灯剧团224 ⅠV-80 藏戏(尼木塔荣藏戏、南木特藏戏)西藏自治区尼木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227 ⅠV-83 侗戏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233 ⅠV-89 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山西省曲沃县,江西省德安县,湖南省冷水江市,贵州省荔波县235 ⅠV-91 皮影戏(昌黎皮影戏、巴林左旗皮影戏、龙江皮影戏、桐柏皮影戏、云梦皮影戏、腾冲皮影戏)河北省昌黎县,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河南省桐柏县,湖北省云梦县,云南省腾冲县236 ⅠV-92 木偶戏(海派木偶戏、杖头木偶戏、泰顺提线木偶戏、廿八都木偶戏、广东木偶戏、揭阳铁枝木偶戏)上海木偶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浙江省泰顺县,浙江省江山市,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揭阳市694 ⅠV-93 老调(安国老调)河北省安国市700 ⅠV-99 眉户(晋南眉户)山西省临汾市703 ⅠV-102 淮剧江苏省淮安市、泰州市713 ⅠV-112 花鼓戏(荆州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临湘花鼓戏、长沙花鼓戏)湖北省仙桃市,湖北省襄阳市,湖南省衡阳市,湖南省临湘市,湖南省花鼓戏剧院717 ⅠV-116 吕剧山东省滨州市五、曲艺(共计10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37 Ⅴ-1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江苏省演艺集团,浙江曲艺杂技总团238 Ⅴ-2扬州评话江苏省演艺集团249 Ⅴ-13温州鼓词浙江省平阳县256 Ⅴ-20河南坠子河北省临漳县257 Ⅴ-21山东琴书山东省郓城县263 Ⅴ-27丝弦湖南省武冈市274 Ⅴ-38小热昏江苏省常州市768 Ⅴ-75 四川扬琴重庆市曲艺团770 Ⅴ-77 四川清音重庆市曲艺团784 Ⅴ-91 金钱板重庆市万州区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8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92 Ⅵ-10 沧州武术(六合拳)河北省泊头市294 Ⅵ-12 梅花拳河北省威县793 Ⅵ-21 摔跤(朝鲜族摔跤、彝族摔跤、维吾尔族且力西)吉林省延吉市,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岳普湖县797 Ⅵ-25 八卦掌北京市西城区,河北省固安县798 Ⅵ-26 形意拳山西省太谷县801 Ⅵ-29 心意拳山西省祁县805 Ⅵ-33 螳螂拳山东省栖霞市、青岛市崂山区819 Ⅵ-47 戏法天津市和平区七、传统美术(共计19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13Ⅶ-14藏族唐卡(勉萨画派)西藏自治区315Ⅶ-16剪纸(包头剪纸、新干剪纸、延川剪纸、旬邑彩贴剪纸、会宁剪纸)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江西省新干县,陕西省延川县,陕西省旬邑县,甘肃省会宁县321Ⅶ-22苗绣贵州省台江县324Ⅶ-25挑花(苗族挑花)湖南省泸溪县346Ⅶ-47泥塑(惠民泥塑)山东省惠民县347Ⅶ-48酥油花(强巴林寺酥油花)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349Ⅶ-50灯彩(忠信花灯)广东省连平县350Ⅶ-51竹编(益阳小郁竹艺、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湖南省益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828Ⅶ-52面人(面人汤)北京市通州区830Ⅶ-54草编(哈萨克族芨芨草编织技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里县831Ⅶ-55柳编(固安柳编、黄岗柳编、霍邱柳编、博兴柳编、曹县柳编)河北省固安县,安徽省阜南县,安徽省霍邱县,山东省博兴县,山东省曹县832Ⅶ-56石雕(菊花石雕)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833Ⅶ-57玉雕(海派玉雕)上海市834Ⅶ-58木雕(紫檀雕刻、莆田木雕、花瑰艺术、剑川木雕)中国紫檀博物馆、上海市,福建省莆田市,海南省澄迈县,云南省剑川县841Ⅶ-65木版年画(老河口木版年画)湖北省老河口市860Ⅶ-84料器(葡萄常料器)北京市东城区867Ⅶ-91镶嵌(潮州嵌瓷)广东省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870Ⅶ-94盆景技艺(苏派盆景技艺、川派盆景技艺)江苏省苏州市,四川省盆景艺术家协会872Ⅶ-96建筑彩绘(传统地仗彩画)辽宁省沈阳市八、传统技艺(共计28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63 Ⅷ-13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江苏汉唐织锦科技有限公司375 Ⅷ-25 蜡染技艺(苗族蜡染技艺、黄平蜡染技艺)四川省珙县,贵州省黄平县378 Ⅷ-28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福建省南靖县、华安县390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福建省福安市,贵州省剑河县、台江县394 Ⅷ-44 弓箭制作技艺(蒙古族牛角弓制作技艺)内蒙古师范大学395 Ⅷ-45 家具制作技艺(晋作家具制作技艺、精细木作技艺)山西省临汾市,江苏工美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417 Ⅷ-67 皮纸制作技艺(龙游皮纸制作技艺)浙江省龙游县423 Ⅷ-73 徽墨制作技艺(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上海市黄浦区428 Ⅷ-78 雕版印刷技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同仁刻版印刷技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青海省同仁县438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制作技艺)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881 Ⅷ-98 陶器烧制技艺(黎族泥片制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重庆市荣昌县882 Ⅷ-99 蚕丝织造技艺(杭州织锦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南浔区883 Ⅷ-100 传统棉纺织技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余姚土布制作技艺、维吾尔族帕拉孜纺织技艺)江苏省南通市,浙江省余姚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884 Ⅷ-101 毛纺织及擀制技艺(维吾尔族花毡制作技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坪县888 Ⅷ-105 苗族织锦技艺贵州省台江县、凯里市898 Ⅷ-115 手工制鞋技艺(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天津市和平区903 Ⅷ-120 藏族金属锻制技艺(扎西吉彩金银锻铜技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907 Ⅷ-124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马头琴制作技艺、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北京市海淀区,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上海市闵行区,贵州省凯里市,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910 Ⅷ-127 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潍坊嵌银髹漆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阳江漆器髹饰技艺)山西省新绛县,江西省鄱阳县,山东省潍坊市,湖北省荆州市,广东省阳江市916 Ⅷ-133 砚台制作技艺(贺兰砚制作技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919 Ⅷ-136 装裱修复技艺(苏州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江苏省苏州市930 Ⅷ-147 花茶制作技艺(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北京市东城区931 Ⅷ-148 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紫笋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浙江省长兴县,浙江省安吉县935 Ⅷ-152 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943 Ⅷ-160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天津“狗不理”包子制作技艺、稷山传统面点制作技艺)天津市和平区,山西省稷山县949 Ⅷ-166 火腿制作技艺(宣威火腿制作技艺)云南省宣威市963 Ⅷ-180 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陕北窑洞营造技艺)河南省陕县,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969 Ⅷ-186 碉楼营造技艺(羌族碉楼营造技艺、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四川省汶川县、茂县,青海省班玛县九、传统医药(共计7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41 Ⅸ-2 中医诊法(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王氏脊椎疗法、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朱氏推拿疗法、张一帖内科疗法)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西城区,山西省平遥县,上海市,安徽省黄山市443 Ⅸ-4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定坤丹制作技艺、六神丸制作技艺、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艺、季德胜蛇药制作技艺、朱养心传统膏药制作技艺、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夏氏丹药制作技艺、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山西省太谷县,上海市黄浦区,江苏省江阴市,江苏省南通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湖北省京山县,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广东省博罗县,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重庆市南岸区444 Ⅸ-5 针灸(陆氏针灸疗法)上海市445 Ⅸ-6 中医正骨疗法(武氏正骨疗法、张氏骨伤疗法、章氏骨伤疗法、林氏骨伤疗法)山西省高平市,浙江省富阳市,浙江省台州市,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448 Ⅸ-9 藏医药(藏医骨伤疗法)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972 Ⅸ-12 蒙医药(蒙医传统正骨术、蒙医正骨疗法、血衰症疗法)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科尔沁左翼后旗,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975 Ⅸ-15 苗医药(癫痫症疗法、钻节风疗法)湖南省凤凰县、花垣县十、民俗(共计24项)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49 Ⅹ-1 春节(怀仁旺火习俗、查干萨日)山西省怀仁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450 Ⅹ-2 清明节(介休寒食清明习俗)山西省介休市451 Ⅹ-3 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嘉兴端午习俗、蒋村龙舟胜会、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大澳龙舟游涌)黑龙江省黑河市,浙江省嘉兴市,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福建省石狮市,香港特别行政区452 Ⅹ-4 七夕节(石塘七夕习俗、天河乞巧习俗)浙江省温岭市,广东省广州市天河453 Ⅹ-5 中秋节(泽州中秋习俗、秋夕、大坑舞火龙)山西省泽州县,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香港特别行政区454 Ⅹ-6 重阳节(皇城村重阳习俗、上蔡重阳习俗)山西省阳城县,河南省上蔡县458 Ⅹ-10 火把节(彝族火把节)贵州省赫章县480 Ⅹ-32 黄帝祭典(缙云轩辕祭典)浙江省缙云县481 Ⅹ-33 炎帝祭典(随州神农祭典)湖北省随州市483 Ⅹ-35 祭孔大典(南孔祭典)浙江省衢州市484 Ⅹ-36 妈祖祭典(洞头妈祖祭典)浙江省洞头县485 Ⅹ-37 太昊伏羲祭典(新乐伏羲祭典)河北省新乐市486 Ⅹ-38 女娲祭典(秦安女娲祭典)甘肃省秦安县488 Ⅹ-40 祭敖包(达斡尔族沃其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
湖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
以下是关于湖南非遗文化遗产的简介:
1.岳阳楼古琴艺术:岳阳楼古琴艺术是湖南省的非遗项目之一,它以岳阳楼为背景,表达
了人们对岳阳楼的景观和历史文化的独特情感。
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通过岳阳楼的音乐表达,展示了湖南古琴文化的独特魅力。
2.长沙螳螂拳:长沙螳螂拳是湖南省传统武术中的代表性项目之一。
它以模仿螳螂捕食的
动作为基础,结合气势磅礴和灵活变化的技巧,形成了独特的拳法风格。
长沙螳螂拳注重攻防兼备、刚柔相济,被誉为湖南武术的瑰宝。
3.凤凰古城木构建筑技艺: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地区,其木构建筑技艺代表了湖南传
统建筑的精髓。
这些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独特的榫卯结构,无需使用钉子或螺丝等固定材料。
凤凰古城的木构建筑技艺被列为湖南非遗项目,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卓越技巧。
4.安化剪纸:安化剪纸是湖南省安化县的一项非遗手工艺,以剪纸为主要表现形式。
安化
剪纸通过将纸张剪成各种形状,然后组合拼贴,形成各种图案和造型。
它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格,常常在节日和婚庆等场合使用,展示了湖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只是湖南非遗文化遗产的一小部分,湖南还有许多其他非遗项目,如豫剧、湘绣、武陵山歌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湖南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开福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7.14•【字号】开政办发〔2016〕47号•【施行日期】2016.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开福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开政办发〔2016〕47号各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名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名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区政府研究决定,现将我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6项)予以公布。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的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利用和传承工作。
附件:1.开福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开福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7月14日附件1开福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一、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湖南埃山子午棍保护单位:湖南省国义堂武术俱乐部2.自然门功夫保护单位:长沙市太空门武术健身俱乐部有限公司二、传统技艺1.湘绣用线漂染技艺保护单位:长沙市开福区湘艺绣品厂2.湖湘古木帆船传统制作技艺保护单位:开福区文化馆三、民间文学长沙童谣保护单位: 长沙一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传统医药药用湘艾制作技艺保护单位:湖南金六谷药业有限公司附件2开福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1.湖南埃山子午棍湖南埃山子午棍在湖南流传已有100多年历史。
相传源于我国古代“梨花枪”和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创之“戚家枪”枪法。
后来民间取其精华,去掉枪头练习,经历代武术名家不断改进,发展成为风格独异、融枪法与棍法于一炉的著名棍术。
湖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0项)
一、民间文学(7项)
二、传统音乐(5项)
三、传统舞蹈(8项)
四、传统戏剧(无新增项目)
五、曲艺(2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
七、传统美术(5项)
八、传统手工技艺(8项)
九、传统医药(2项)
十、民俗(11项)
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20项)
一、民间文学(无扩展项目)
二、传统音乐(无扩展项目)
三、传统舞蹈(1项)
四、传统戏剧(8项)
五、曲艺(3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
七、传统美术(5项)
八、传统手工技艺(无扩展项目)
九、传统医药(无扩展项目)
十、民俗(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