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防止爆炸的基本技术措施 • (1)以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危险性大的物质。
如果所用的材料都是难燃烧或不燃烧物质或所用 的材料都是不容易爆炸的,则爆炸危险性也会大 大减少。 (2)加强通风排气。对于可能产生爆炸混合物的 场所,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可燃气体(蒸气)或粉 尘的浓度;对于易燃易爆固体,储存或加工场所 应配置良好的通风设施,使起爆能量不易积累; 对于易燃易爆液体,良好的通风除降低其蒸气和 空气混合物的浓度外,也可使起爆能量不易积累。
• ①物理爆炸。物理爆炸是由系统释放物理
能引起的爆炸,如压力容器的破裂形成爆 炸。物理爆炸是机械能或电能的释放和 • 转化过程,参与爆炸的物质只是发生物理 状态或压力的变化,其性质和化学成分不 发生改变。 • ②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由于物质的化 学变化引起的爆炸,如气体混合物的爆炸、 炸药爆炸等。化学爆炸时,参与爆炸的物 • 质在瞬间发生分解或化合,变成新的爆炸 产物。
• 二、防火防爆的原理与基本技术措施 • 1.防火防爆原理 • (1)防火原理。引发火灾也就是燃烧的条件,即
•
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三者同时存在, 并且相互作用。因此只要采取措施避免或消除燃 烧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避免发生火 灾事故。 (2)防爆原理。引发爆炸的条件是爆炸品(内含 还原剂和氧化剂)或可燃物(可燃气、蒸气或粉尘) 与空气混合物和起爆能量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因此只要采取措施避免爆炸品或爆炸混合物与起 爆能量中的任何一方,就不会发生爆炸。
• (6)隔绝空气。对于接触到空气就会发生燃
烧或爆炸的物质,则必须采取措施,使之 隔绝空气,可以放进与其不会发生反应的 物质中,如储存于水、油等物质之中。 • (7)安装监测报警装置。在易燃易爆的场所 安装相应的监测装置,一旦出现异常就立 即通过报警器报警或将信息传递到监测 • 人员的监控器上,以便操作人员及时采取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