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寨子里的老人十分相信爷爷拥有神奇的法力,源自他们对菩萨的力量深信不疑。 B.用鸭子碰瓷的驼背和吆鸭子的人都有欺骗的行为,也都是爷爷一直憎恨的对象。 C.养蜂人求爷爷把人画走又求爷爷把人画回来,矛盾行为的背后有着一致的动机。 D.盛开的野棉花不仅体现了乡村风光的明媚秀丽,也暗示着美好爱情的潜滋暗长
C 诗中梅花是不屑与桃李往来,并无遗憾之情。
这个题有个非常暴力的解题方法:①15C——深感遗憾②15D— —以梅自喻 ③T16——恶其自尊三个信息中②和③是一致的——“自喻和自 尊”,那只有①与其他矛盾,卧底显
16.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当朝权贵见此诗,“恶其自尊”,遂将唐庚 贬黜。诗中哪些地方体现唐庚“自尊”之意?请结合诗歌分析。(6分)
(2)相比武王,
①
;
(3)即便如此,
②
。
推断:
③
。
14.参考答案:①高祖的实力更为雄厚;②高祖付出惨重代价 才打败秦国;③武王不可能兵不血刃就打败纣王(或:武王也 要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打败纣王)(每点1分,共3分。)
分层概括即可。这个题可以变难,可以嵌套演绎推 理考察推理结构的正确与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而梅花犹有存者 唐庚 桃花能红李能白,春深何处无颜色。 不应尚有数枝梅,可是东君①苦留客。 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 即今已是丈人行②,肯与年少争春风? [注]①东君:指司春之神。②丈人行:指父辈,长辈。
B
这个题很有可能错选A选项: ①A选项的特征词是“导致”,即前因后果。 ②原文中的逻辑链条: 重视时间、忽视空间→时间的暴政→强调规定时间、消失附近空间B 提及需要减少对宏大叙事的关注,属于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