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专家引领促高效,自我反思促成长

参加通辽市青年教师跟班研修培训学习体会

沙日浩来学区中心校金常胜2014年10月份我有幸赴长春市参加通辽市青年教师外出跟班高级研修班培训,这次培训分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培训持续了3天,几位专家的理论引领,使我感触较深。安排了《生命化课程构建,教师专业发展》《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操作模式》《教师阳光心态的养成》《做有管理智慧的教师》《教师反思策略》《差点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研究与实践》等专题讲座,他们从自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对各个教育理论和理念的独特见解。使我的思想感受到巨大的震撼,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平时想到的问题确实太少,作为的新时期的教师对这些方面的知识的确太少了。实践学习部分,小学教师跟班学习安排在了长春市一零八学校小学部听课学习交流。跟班学习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等六个学科,每学科安排了6节课。我听了5节语文、1节数学课,在一零八学校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教学方法,学习了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感受到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通过7天的专家引领,对生命化课程构建、高效课堂、班级管理、教学反思、差点教育理论,以及对课堂教学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体悟。按照高娃局长的话来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应该有一潭活水”,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有了活水的源泉,还学会了倒水的方法。下

面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主动”起来,从而构建生命化课程。长春市清华实验中学校长、教育督导张永军的《生命化课程构建,促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新型教育理念。有生命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堂;有生命的课堂,一定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的培养上达到最佳状态,一定会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张永军谈到“课堂兴则,学校兴”,并以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为例介绍了生命化课程建构的方法。国内外相关资料表明: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利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学习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过:“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去学习,课堂才能活起来,从而构建生命化课程。

二、运用高效课堂操作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陆海东的《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操作模式》的讲座对“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模式”“循环大课堂”“271模式”“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模式”等进行了解读。并对高效课堂的中的“效”的含义进行了讲解。我们的教师存在讲的过多,学生参与过少,靠大量的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忽视学生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问题。按照陆教授介绍的经验怎样才能做到高效课堂呢?首先我们应该改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课堂时间分配上来说就应该推行“10+35”的时间分配模式,这是教学方式改变的基础,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才能达到“学会、会学、乐学”的最佳学习效果。其次是抓好课前教学反思,也就是备学生。教师只有知道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基础才能更好地完成新的学习任务。第三深入开展我市推行的“三说一绘制”活动。在很多情况下,课堂效率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学习与研究不足造成的,所以把“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绘制知识树”融入到常规教学中去,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尤为重要。第四、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我们的教学中存在要求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时不提出任何时间、标准的要求,也不给思考的时间,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等现象。所以我们的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减少“讲和听”,增加“说和练”。第五、推进奈曼旗教研室提出的“三五二”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五二模式指的是三种课型(问题发现生成课、问题综合解决课、问题拓展训练课)、五个环节(五种课型的五个环节)、两个测试(基础测试和达标测试)。本模式得到“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课题组的结业证书,符合我旗课题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我校正试

验推行“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为核心的本土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所以必须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三、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培养反思型、学者型、研究型教师。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教学反思尤为重要。其实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边教边学,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

在我们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写的教学反思存在如下困境:一是认识不足,不愿意反思。二是格式上比较单一,有模式化的倾向,例如上学期发放的教师反思手册就是一个模式化的工作,按天写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再写周反思,月反思、学期反思等。这种变成机械化的填空式反思的时候它的效果可想而知。三是质量上很少深入分析,很少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反思,只是皮毛事件或教学经验的反思。这种不痛不痒的反思,没有从根本上去思考问题的原因以及改进策略,“只看病,不治病”,结果问题永远都是问题。按照我市“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教学反思竞赛活动,用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正打算分学科开展教学反思竞赛活动,组织同学科教师观看课堂实录,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撰写教学反思

或者给教师提供发现问题的工具,比如调查表等形式进行教学反思,然后在一段时间根据调查数据完成教学反思。总之,可以用竞赛的形式促进教师撰写教学反思的水平。

四、坚持就是最好的品质。吉大附中教师、国培一线教师、吉林省科研名师,吉林省语文学科骨干教师耿玉苗老师作为一线教师做了《做有管理智慧的教师》的讲座。说其讲座不如说是实践操作指导,耿老师从海尔集团和新东方的企业文化讲到班级文化建设,从班级特色活动引出“15120阅读积累周计划”“阅读分享会”等等,无不落实新课程的举措、无不亲身经历的管理智慧。就像她说的“教育的成功有时候不在于我们又想出了什么新点子、新方法,而是在于我们坚持做了些什么。坚持就是最好的品质!”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茅塞顿开,大大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教学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教学实践者、教学反思者。

最后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讲话“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作为我心得体会的结束语。

2014年11月20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