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55
第31卷第2期2 0 1 3年2月水 电 能 源 科 学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Vol.31No.2Feb.2 0 1 3文章编号:1000-7709(2013)02-0035-04基于分质供水的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王霭景,李继清,沈 笛(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北京102206)摘要:根据不同水源可提供不同的水质及不同用水部门对水质要求不同的问题,结合天津市水资源供需实际情况,考虑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工程、其他水源及考虑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四类用水,划分北三河山区、北四河下游平原、大清河淀东平原三个子区。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多目标效益建立了基于分质供水的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大系统总体优化遗传算法求解,配合风险决策分析软件The Deci-sionTools Suite(5.5Industrial)的Evolver插件,得出了三个分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结果表明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均可得到很好的满足,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有所不足。
结合优化配置结果分析了相关原因,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词:分质供水;优化配置;遗传算法;Evolver插件中图分类号:TV213.9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2-05-28,修回日期:2012-07-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1300);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基金资助项目(12ZX04)作者简介:王霭景(1986-),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电能源与风险管理理论,E-mail:mufengchuiqi@gmail.com通讯作者:李继清(197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水电能源与风险管理理论,E-mail:jqli6688@163.com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日益膨胀,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水资源短缺不仅包括资源型缺水,而且水质型缺水问题也逐渐严重。
区域内水源提供的水资源质量不同,且不同用水部门对水质要求也各不相同[1]。
多目标约束下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张玲玲;高亮
【期刊名称】《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4(0)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需求增加与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使得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文章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现从传统的单目标约束向多目标约束转变的新研究思路。
在多目标约束下以济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模型和对优化配置结果的分析,诊断出济宁市农业和工业存在严重缺水情况,超过全市平均缺水率的城市有市中区、任城区、曲阜市、邹城市、泗水县和嘉祥县。
研究结论将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决策依据。
【总页数】4页(P16-19)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多目标;多水源;多用户
【作者】张玲玲;高亮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水管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区域水资源配置求解方法研究 [J], 金福强;刘春妍
2.区域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J], 田景环;刘林娟
3.基于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J], 周伟凯;李新德;金翠翠
4.多目标约束下的区域水资源优化利用模拟 [J], 柯文岚;朱宁奕;吴容容;闫晶晶
5.基于大系统多目标理论模型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J], 王辉;杨宝中;于晶晶;韩丽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原市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篇一一、引言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其水资源对于城市发展、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等问题逐渐凸显。
因此,开展太原市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太原市水资源现状分析1. 水资源总量与分布太原市水资源总量有限,且分布不均。
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流、湖泊等水域。
同时,地下水也是太原市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2. 水资源利用现状目前,太原市水资源主要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等领域。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工业和居民用水量不断增加,给水资源管理带来挑战。
三、多目标优化配置的必要性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太原市需要开展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
多目标优化配置旨在综合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对于保障太原市水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多目标优化配置的方法与措施1. 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和掌握太原市水资源的分布、变化和利用情况,为多目标优化配置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制定科学的水资源规划根据太原市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水资源规划,明确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3. 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通过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降低工业和居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安装节水器具等。
4. 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是保障太原市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水体监测和治理等手段,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
5. 实施水资源交易和价格机制通过实施水资源交易和价格机制,引导用户合理使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通过市场手段调节水资源供需关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水利科技多目标规划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与分析胡瑜婷(慈溪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 慈溪 315300)摘要:水对于人类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类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水资源的大力支持。
我国水资源相对较为短缺,人均占有量极低。
国家相关部门在对我国水资源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判断的情况下,要求各个城市在各项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要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
本文对当前我国城市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多目标规划;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多目标规划理论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主要被人们应用于解决两个以上目标在划定区域内最优解求解问题,是数学学科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之一。
多目标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隶属于多目标规划问题的内容,通过多目标规划法的合理利用可以将水资源的分配问题转化为一个多目标规划求解问题。
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 我国城市水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1 水资源很难实现精准配置 城市的水资源一般是由诸多水源共同构建而成的,具体包括地下水、地表水以及过境水等等。
和传统商品有着很大的一点不同是,在对水资源流量进行计算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定的交叉现象。
在实际用水时水流本身所具有的流动性使部分用水户的实际需求很难精确的对其进行确定,同时水资源具有的流动性特点很难使水资源进行有效的量化。
1.2 城市水资源配置差异 不同城市本身所拥有的水资源有着很大的差别,同时各个城市的发展情况也不尽一致。
因此,在对水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当中,各个城市的优化重点目标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地分析。
1.3 城市发展带来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国内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大量的人口对水资源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所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变得日益尖锐。
第4卷第1期2021年1月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HydroScienceandColdZoneEngineeringVol.4,No.1Jan..2021程凡.新疆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分析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0,4(1):949&新疆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分析程凡(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建立了新疆地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阐述了社会、经济、环境目标的量化方法,并确定了评价目标的约束条件。
通过求解得到新疆地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的结果,该结果提高了新疆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新疆中图分类号:S2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新疆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密集的地区,也是典型的干旱缺水地区。
近年来,新疆水资源量严重减少,水污染问题加剧,水资源承载力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新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新疆地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和战略地位的辐射功能更加突出,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新疆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认真思考,建立符合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对于解决新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区域概况新疆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天山中部北麓,准喝尔盆地南缘。
它是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内陆城市。
以东经86°38'〜88°58'、北纬42°45‘〜44°08‘为界,海拔680〜920m1。
该省覆盖15个城市,面积166万km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陆地边界最长、邻国最多的省份。
新疆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2096-5419(2021)01-0094-05气候干燥,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数长。
试论区间多目标规划如何在区域水资源优化调度中应用水资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国民日常生活以及医疗等行业都是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的。
但是我国疆域面积较大,水资源分配是非常不合理的,很多地方是被河流环绕水资源非常充沛,但是也有很多地方因为地势环境等问题水资源是非常少的,少到可能影响正常的工业运行和人民生活。
为此国家也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帮助我国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尽可能保证该地区国民的正常生活,就比如说著名的“南水北调”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南水北调”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国的水资源调度工作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对于社会稳定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加以重视。
我们以前水资源调度一般是采用随机绘画和模糊规划来进行水资源的调度的,但是这些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很大误差的,这些误差对于水资源调度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为了不断优化区域水资源调度我们也不断积极寻求更加科学的规划手段,因此人们提出了区间多目标规划来帮助我们。
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探讨分析一下区间多目标规划如何在区域水资源优化调度中应用。
标签:区间多目标规划;区域水资源优化调度;应用水资源分配是我国水利部门工作的要点,因为这项工作直接影响工业的正常运行和国民的正常生活等,对于我们社会的发展进步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但是我国的水资源分配因为地形的关系本身是非常不均匀的,缺水地区的环境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多个行业的发展。
我们之前也采用过一定的区域规划制度,但是都没有很好的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区间规划不合理,所以区间多目标规划模式被提出来,这种新的规划模式于传统的规划有了很大的进步,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探讨分析一下传统规划的不足,以及区间多目标规划在水资源调度中的应用。
1 水资源调度现状和区域规划现状水资源调度工作是我国保障民生的重点工作,这些工作的成果直接影响国民的生活和社会中各个行业的正常运作,我们也在不断的优化过程中,但是要完成优化工作我们首先应该对于水资源调度现状以及区域规划现状,这样我们才能找到问题所在,进而寻找合适的优化措施,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水资源调度现状和区域规划现状。
引洮受水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王兴宗,张陇娟,张亮(中共定西市委党校,甘肃定西743000)[关键词]水资源;供需平衡;多目标优化配置;引洮受水区[摘要]甘肃省引洮工程通水后,其受水区的水资源匮乏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是该区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对当地水资源供需状况全面预测的基础上,建立受水区家庭、工业、农业、服务业、建筑业、生态 六大用水户水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规划法进行求解,得到7种水资源配置方案,并对 各方案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和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941(2017)09-0036-04引洮工程是甘肃省大型跨区域调水工程,受水区 包括位于甘肃中部的安定、陇西、临洮、通渭、榆中、会 宁、静宁、渭源、武山、甘谷、秦安等11个国家扶贫开发 工作重点县,涉及155个乡镇330多万人。
工程致力 于解决该区域城乡家庭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环境用 水、农业灌溉用水,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家庭供 水条件及工农业生产条件,基本改变区域水资源极度 紧缺的局面[1]。
通水后该区域水资源量将得到极大补 充,但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供水保障,让 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 效益,还需要进一步对水资源的高效配置进行研究。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多目标、多层次属性,各用 水户在用水数量、方式上相互制约,在水资源有限的情 况下,区域发展过程中生产、家庭、生态等各项用水效 益的最大化目标互不相容,一个用水户目标的实现往往伴随着另一些用水户目标的削弱。
因此,在对区域 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时,还需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权衡各用水户利益及区域发展需要,选择适合的配置 方案,以达到用水系统的最优化。
1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1经济发展状况与需水量预测对未来需水量合理的预测和估算是进行水资源合 理配置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
水资源管理中的多目标优化研究水资源管理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不仅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人为因素危害着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同时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管理也存在很大不平衡性和冲突性。
多目标优化研究成为当前研究水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为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和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案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本文将介绍水资源管理中的多目标优化研究,并分析目前的研究热点和挑战。
一、多目标优化研究发展史多目标优化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
从最早的单目标优化模型,逐渐向多目标优化模型发展。
多目标优化模型旨在寻找一种改善或者优化决策方案的最优解,同时最小化或者最大化多个目标函数,而不是仅根据一个特定目标函数进行决策。
在水资源管理中,多目标优化模型主要用于寻找一种能够平衡多种目标的水资源管理方案,比如满足水质需求、生态要求和灌溉需求等目标。
在多目标优化领域,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方法。
典型的方法包括动态规划、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离散领域搜索和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等。
这些方法在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时都具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随着研究者们对于这些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多目标优化模型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二、水资源管理中的多目标优化研究水资源管理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在大面积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
水资源的分配、利用和管理也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和冲突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多目标优化模型可以帮助规划决策者在考虑多个目标的情况下,制定一个综合的水资源管理方案。
这种方案能够使各个地区、各种用户和各种需求实现平衡,从而实现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具体而言,在水资源管理中,多目标优化模型可以用来优化各种因素,包括灌溉、城市用水、饮用水、河流健康和生态保护等方面。
(一)灌溉灌溉是全球水资源管理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它不仅涉及农业生产、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还会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作者:吴云曾超杨侃来源:《人民黄河》2020年第05期摘要:山西省作为资源性缺水大省,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缓解用水紧张和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手段。
通过建立山西省“大水网”晋中-长治供水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对NSGA-Ⅱ算法在约束条件处理和遗传操作越界处理方面进行改进,并用于模型的求解,得出Pareto最优解集,最后从不同的侧重点挑选出3个不同的优化配置方案,以供决策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综合来看,改进NSGA-Ⅱ算法较传统NSGA-Ⅱ算法更有效可行,配置结果合理。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多目标优化模型;改进NSGA-Ⅱ算法;山西“大水网”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0.05.014Abstract:Shanxi Province is a province of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so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water shortag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a multi-objective optimal allocation model of waterresources in Jinzhong-Changzhi water-supply region of Shanxi water network was established. The NSGA-Ⅱ algorithm was improved in terms of constraints processing and genetic operation crossing processing and was used to solve the model to obtain Pareto optimal solution set. Finally, three different optimal allocation schemes were selected from different emphasis for decision makers to choose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o sum up, this paper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xi water network.Key words: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improved NSGA-Ⅱ algorithm; Shanxi water network1 引言山西省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以及城镇农村生活用水之间的供需矛盾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