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不可取:北宋作为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签订和议,每 年付出一大笔钱财,是一种屈辱(?饮鸩止渴?)的行为。
➢可取:北宋军事积弱,“以钱财换和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 面临的困境。和约签订后,北宋在政治上并不屈辱(?),而经济 损失有限。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二)财政危机
1.积贫之原因
天下之入不过缗钱六千余万, 而养兵之费约及五千万。是 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蔡襄:《强兵篇》
宋初至元丰以前,官制最为繁猥,六 部九寺皆为空官,特以寄禄秩、序班位, 而别以他官判职事。如兵部事归枢密院, 户部、工部归三司。
——王士禛:《池北偶谈》
①募兵过滥,连吃败仗 冗兵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
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
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
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
宋真宗,“澶渊之盟” (1005年)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 宋给辽“岁币”绢10万匹, 银10万两。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一)边防压力
(2)宋夏关系
宋仁宗 “庆历和议”: 西夏向宋称臣,北宋
每年给西夏“岁赐”:绢 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 斤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一)边防压力
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北宋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