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模板边梁支撑(高支模)
- 格式:doc
- 大小:223.00 KB
- 文档页数:10
一、引言高支模工程是指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米、跨度大于18米、均荷载大于15kN/m²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²的模板支撑系统。
由于高支模工程具有危险性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为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高支模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4. 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5. 工程实际情况三、专项施工方案内容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结构形式、施工周期等。
2. 高支模体系设计(1)水平杆设置:根据荷载、跨度、立杆间距等因素,确定水平杆的设置数量和间距。
(2)剪刀撑设置:根据工程高度、结构形式、施工阶段等因素,确定剪刀撑的设置数量、间距和构造。
(3)立杆支撑设置:根据荷载、立杆间距、地基承载力等因素,确定立杆支撑的设置方式和构造。
(4)连墙件设置:根据工程高度、结构形式、施工阶段等因素,确定连墙件的设置数量、间距和构造。
(5)立杆下基础处理:根据地基承载力、立杆埋深等因素,确定立杆下基础的处理方式。
3.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总部署(1)施工准备:包括人员、材料、设备、技术文件的准备。
(2)施工流程说明:包括模板安装、支撑体系搭设、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等工序。
(3)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包括模板、支撑材料的选择、搭设要求、加固措施等。
4. 高支模施工方法(1)模板组拼精度要求:确保模板的尺寸、平整度、垂直度等满足施工要求。
(2)模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准确设置模板位置。
(3)模板的支设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模板支设。
(4)满堂架搭设:确保满堂架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5)剪刀撑的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合理设置剪刀撑。
(6)核验标高:确保模板支撑体系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7)柱模安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柱模安装。
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2、混凝土梁模板支撑架子设计 (4)3、施工平面布置 (6)4、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6)三、施工计划: (6)1、施工进度计划 (6)2、材料与设备计划 (7)四、施工工艺技术: (9)1、技术参数: (9)2、工艺流程: (10)3、施工方法: (10)4、检查验收: (13)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4)(一)组织保障: (14)(二)技术措施: (14)(三)监测监控: (14)六、劳动力计划: (15)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15)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 (15)九、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措施 (16)十、应急处置措施 (17)高支撑大跨度混凝土梁模板方案一、编制依据:1、陕西华瑞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HR-12-45设计图纸;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5、现行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文件、标准;6、本公司按照GB/T 19001-2008、GB/T 50430-2007、GB/T 24001-2004、GB/T 28001-2009质量体系文件。
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8、《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2010。
9、PKPM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计算软件(2012版)。
1、工程概况:西安大明宫购物中心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二层,地上七层;总建筑面积:211521.5 m2;建筑基底占地面积:23731.3 m2。
建筑规模为大型商场(商业面积170330 m2)。
其外边长223.20m,宽140.90m。
建筑高度:39.50 m。
结构层高分别是:地下二层为4. 500 m,地下一层、一层为6.500 m,二层、三层、五层、六层为5.400 m,四层为5.700 m,七层为5.600 m。
高支模详解~一、加强高支模安全监督的措施1、高支模方案审批阶段重视手续完备及专家论证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在接手工程项目时,首先要认真查看有无属于高支模的混凝土结构施工。
若有高支模的内容,应按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方案阶段的监督:(1)承担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应认真编制高支模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要有计算书、安全验算结果和必要的参考资料。
特别是除了文字性的方案外,必须附有高支模部位的详细而明确搭设方案图。
这些图包括:① 支模架的平面布置图。
图中标明结构梁板的主要尺寸,梁下钢管支模架搭设的基本尺寸(一般加密搭设),板下钢管支模架搭设的基本尺寸;支模架的水平层剪刀撑布置,一般每隔4~6m设置;支模架的竖向剪刀撑设置位置用虚线表达,宜设置在大梁的轴线位置上,以增加抵抗混凝土泵管的水平冲击力;整个高支模区域支架与周边结构的拉结设置等。
相关支架搭设的技术总要求也在平面总图中列条文叙述。
② 支模架的立面布置图。
图中标明结构剖面,主要构件的标高以及被支模结构的上下层关系。
梁板下的模板支架应标明基本步高,扫地杆离地距离,竖向剪刀撑布置,与周边结构拉结的位置。
立面布置应特别注意高支模的大截面梁重荷载下支架底部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必要时应验算和设计支架底部结构下的传力二次支撑。
对于支模高度在10m以上的支架,一般应每隔8~10m设置加强层,加强层的做法为在步高范围内搭设折线状剪刀撑,形成钢管搭设的桁架,桁架两端与周边结构形成有效拉结,以加强超高支架的整体刚度,并调整立杆的荷载传力。
③ 局部构造布置图。
构造图中重点标明大截面梁的从侧模到底模的支模构造,底模下传力木枋的排放方向及间距,钢管立杆的细部布置。
一般应重视大梁底部直接传力的立杆布置,尽可能采用具有轴心受压传力特点的可调托式立杆。
顶部立杆的伸出水平杆的长度应严格控制在0.6m以内。
项目施工单位编制形成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后,应当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对已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
浅析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
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施工技术,其主要用于大型建筑项目
中的大梁模板支撑。
该技术的特点是快速组装、高强度、经济省时,并且施工便利,使得
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设计、制作、安装以及施工等方面对高支模大梁模板支
撑施工技术进行浅析。
设计方面,通过针对梁和墙之间的结构形式和负荷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大梁模板的尺
寸和支撑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梁上支承方式、基础设置、立柱间距、立柱材料和规格等。
在制作阶段,必须根据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制作计划,包括材料选购、制作标准、加工工
艺等,以确保大梁模板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安装方面,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确保大梁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安
装过程中,需要先将大梁模板升放至梁的定位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接合,并用专业的工
具和设备对其进行支撑和调整。
在支撑系统安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回填和压紧等处理,
以保证大梁模板与墙体之间的紧密连接和稳固性。
施工方面,需要依照建筑工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流程,包括工期
安排、人员配备、协调管理等,以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同时,还必须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如搭设围栏、设置警示标志、遵守施工程序等,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总之,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是一种高效、经济、安全的施工技术,需要从设计、制作、安装到施工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通过不断改
进和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技术,促进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浅析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
高支模大梁模板是针对大型建筑物的模板系统,由于梁的结构特殊,且施工技术要求
非常高,因此采用了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
这种技术采用了新颖的支撑方式,在
施工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中的支撑器材主要有钢管支架、脚手架、支撑框架、挂
篮和吊脚等。
这些器材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施工时,首先
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布置和勘察,确定工程设备的选择和施工流程。
然后进行搭设支撑体系,满足大梁的负载要求和安全要求,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搭设支撑体系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水平和垂直校正,使支撑体系足够稳定和牢固。
对
于高支模大梁模板的支撑,要考虑到一些特殊因素,如梁的跨度、超载和支撑体系的高度
等因素,以确保整个支撑体系能够满足建筑的要求。
在进行高支模大梁模板的支撑施工时,需要注意加强安全防范和质量控制。
例如在支
撑体系的拆卸时,应该先进行严格的验收,再进行拆除;在模板施工中,应密切配合,并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施工,确保模板的精度和质量。
总之,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
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足够的设计和计算,选择合适的支撑器材,确定
支撑位,保障支撑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在施工中需要严格遵守流程,做好质量监督和安全
检查,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目录第一节概况 (1)第二节地基情况 (1)第三节编制依据 (1)第四节模板支撑材料的选用 (2)第五节高支撑模板架及模板的搭设 (3)一、楼板架的搭设 (3)二、梁模板架的搭设 (3)(一)、500mm*3100mm梁模板架的搭设 (3)(二)、900mm*1500mm梁模板架的搭设 (4)(三)、500mm*1000~1300mm梁模板架的搭设 (4)(四)、350*600~800和500mm*600~800梁模板架的搭设 (4)(五)、500mm*2200梁模板架的搭设 (5)(六)、700mm*1300梁模板架的搭设 (5)第六节高支模架搭设的构造要求及混凝土浇灌要求 (5)第七节高支模的验算 (7)一、250MM板模板及支架验算 (7)(一)、计算参数 (7)(二)、模板面板计算 (8)(三)、支撑木方的计算 (9)(四)、托梁的计算 (10)(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12)(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12)(七)、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3)二、500MM*3100MM梁模板及支撑架验算 (14)(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14)(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4)(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15)(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17)(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18)(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20)(七)、支撑架计算参数 (20)(八)、模板面板计算 (21)(九)、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22)(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26)(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26)三、900*1500梁模板及支撑架验算 (27)(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28)(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28)(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29)(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30)(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32)(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33)(七)模板支架计算参数 (34)(八)、模板面板计算 (35)(九)、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36)(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40)(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40)四、500*1300梁模板及支撑架验算 (41)(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41)(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42)(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42)(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44)(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46)(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47)(七)、模板支撑架计算参数 (48)(八)、模板面板计算 (49)(九)、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50)(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53)(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53)五、500MM*800MM梁模板及支架验算 (54)(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54)(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55)(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56)(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57)(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59)(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60)(七)、模板支撑架计算参数 (61)(八)、模板面板计算 (62)(九)、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63)(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66)(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66)六、500*2200梁模板及支撑架验算 (68)(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68)(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68)(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69)(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71)(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72)(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74)(七)、模板支撑架计算参数 (74)(八)、模板面板计算 (75)(九)、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76)(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80)(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80)七、700MM*1200MM梁模板及支架验算 (81)(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81)(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82)(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83)(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84)(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86)(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87)(七)模板支架计算参数 (88)(八)、模板面板计算 (89)(九)、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90)(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94)(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94)第八节高支模模板的拆除 (95)第九节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措施 (96)第十节质量保证措施 (96)第十一节应急预案 (97)第十二节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方案的补充和完善 (100)俱乐部项目高支模方案第一节概况工程名称:***************俱乐部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监理有限公司工程地点:***************************本工程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约37168.31平方米,地下一层(含一层夹层),地上三层,建筑总高度17.0m ,高大支模主要位于1-1~1-9×1-D~K轴间和2-6~2-8×2-A~2-G轴间, 1-1~1-9×1-D~K轴间高支模为地下室底板至底层大堂板面,高度为8.15~11.1m,最大跨度为16.8m,梁的最大截面为500×3100和900*1500(每米线荷载为37.9和33.0KN),其它梁截面的线荷载均基本上都在20KN/m以下。
浅析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
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支撑支架、大梁模板、锁具等工具,使大梁模板承受重力和施工荷载的一种技术。
此种技术主要用于建筑施工中大型场馆、高层建筑和深基坑等复杂的工程项目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承载力,其施工周
期短、成本低、效率高且易于操作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建筑界的重视。
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和安装支撑系统。
支撑系统的设计需要根
据建筑高度、施工荷载、大梁模板的重量和强度等因素进行考虑,小到每个托架的位置和
大小,大到支架的排布,都需要精确计算和合理设计。
支撑系统的安装需要遵循相关的标
准和规范,如《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严格落实施工组织和施工安全措施,
确保施工质量和工人安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测量施工现场,确定支撑系统的设计参数,包括支架数量、大小和位置等。
二、进行支架的安装和调整,确保支撑系统平稳、坚固和可靠。
三、安装大梁模板,通过锁具和膨胀螺栓等工具固定,确保大梁模板的稳定和承载
力。
四、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工序,确保整个支撑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五、进行质量验收和安全检测,确保支撑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相关要求。
总的来说,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是一种高难度的工程施工技术,需要施工人
员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同时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
在实际工程中,建筑企业
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
训和安全教育,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提升。
梁高支模施工方案B2在建筑施工中,梁高支模是一种常见的支模技术,用于支撑和施工梁体。
梁高支模方案B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
本文将介绍梁高支模施工方案B2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为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1. 施工方案概述梁高支模施工方案B2是一种适用于梁体较高的支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搭建支模架•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拆除支模2. 施工步骤2.1 搭建支模架在进行搭建支模架之前,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支模的尺寸和布置。
按照设计要求,在梁体两侧搭建临时支撑架,然后在支撑架之间搭建梁高支模架。
2.2 安装模板在搭建好支模架后,开始安装模板。
先安装底模板,然后按设计要求安装侧模板和顶模板。
确保模板安装牢固,符合梁体的要求。
2.3 浇筑混凝土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和浇筑方式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4 拆除支模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可以开始拆除支模。
按照顶模板、侧模板、底模板的顺序进行拆除,注意操作要轻柔,以防影响混凝土结构。
3. 注意事项在进行梁高支模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梁高支模架的搭建要牢固稳定,保证施工安全•模板的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梁体的形状和尺寸准确•浇筑混凝土时要控制浇筑速度,避免出现裂缝或不均匀•拆除支模时要谨慎轻柔,防止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坏梁高支模施工方案B2是一种经验丰富的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梁体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需要按照相关步骤和注意事项来操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达到设计要求的梁体结构。
高支模标准一、支撑高度高支模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4m的支模作业。
随着建筑工程向大跨度、高层、高难度方向发展,高支模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施工过程中,支撑高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计算。
通常情况下,支撑高度越高,支模作业的难度和风险就越大,需要采取更加安全可靠的措施和技术。
二、支撑跨度支撑跨度是指模板支撑点之间的距离。
在建筑工程中,支撑跨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模板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因此,在选择模板支撑材料和设计模板支撑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支撑跨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支撑跨度越大,需要的模板支撑材料和措施就越多,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荷载、材料性能、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三、施工难度高支模施工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支撑高度、跨度、材料选择、施工环境、施工周期等。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材料要求高支模施工中,模板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施工效果和质量。
常见的模板材料包括木质模板、钢质模板、塑料模板等。
不同的模板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模板材料的品质、规格、厚度等因素也需要严格控制,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
五、施工流程高支模施工需要遵循一定的施工流程和顺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一般的施工流程包括:基础处理、测量定位、支架搭设、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等步骤。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并加强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
六、安全措施高支模施工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施工质量。
常见的安全措施包括:支架搭设稳定牢固、模板安装符合要求、钢筋绑扎规范、混凝土浇筑规范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七、技术要求高支模施工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和规范,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梁板模板高支撑架搭设要求梁板模板高支撑架搭设要求1、搭设上层排架时,地面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2且下层模板支撑系统不得拆除;尤其对支撑高度大于8米部位。
2、支撑架搭设时必须先放出梁边线,然后按照排架立杆布置图布置立杆。
立杆要求纵横成行,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必须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必须支承在混凝土面上。
3、排架搭设的纵、横立杆间距严格按照附图尺寸布置,步高不大于1.5米。
离地不大于200mm设置纵横扫地杆。
纵、横水平杆的扣件均应扣在立杆上。
必须每搭完一步后,矫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沿排架的纵、横方向两端及中间每隔10~15米必须自上而下连续设置一道垂直剪刀撑;排架顶部、底部以及中间每隔二步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6~8米,间距为10~15米,并且接点必须与主立杆相连。
剪刀撑夹角控制在45。
~60。
之间。
特别注意:○A—○H轴部位超过8米高的排架向上搭设时必须与已浇筑完毕的○J轴的层梁、柱予以拉结,拉接点按照每三排立杆拉一次,以保证排架的整体稳定。
板支撑立杆间距控制1.0m×1.0m以内(与梁底立杆间距一致)。
根据计算梁板底必须由双扣件承载。
立杆除顶层搭接外其余采用对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和3个扣件。
使用对接扣件垂直连接时,立杆在同一水平面内对接接长的数量不得大于总数量的1/3,接长点应在步距端部的1/3距离范围之内,接长杆应均匀分布在排架平面范围内(见附图)。
严禁相邻两根立杆同步接长,立杆的接长应采取满足支撑高度的最少接点原则。
对立杆底部不在同一高度处(A~B轴与B~E轴之间),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对梁底附加立杆处水平杆也必须延伸两步(见附图)。
为防止人员高空坠落,模板支撑下作业层必须铺宽度不小于500mm脚手板作临时走道(主要用于梁钢筋绑扎和梁模板加固),脚手板用18#铁线与钢管绑牢,并且该层下必须满挂安全网。
浅析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
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高支模大梁模板进行立柱架设、模板支撑和混凝土浇筑等工艺。
这种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造价低廉等优点,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
一、高支模大梁模板的特点
1、高支模大梁模板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承受大量的荷载。
2、高支模大梁模板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优质的木材以及高密度板材,具有防水、耐磨、耐腐蚀等性能。
3、高支模大梁模板可以大大简化模板的施工过程,减少工期和人力成本。
1、道路铺设
在道路的周边进行桩土工程以及平整地面,铺设薄膜并进行基础定位。
2、立柱架设
在基础上进行标高定位,然后进行钢柱立柱,立柱的精度需要掌握在正负1cm以内。
3、模板支撑
立柱架设后可以开始进行模板支撑,使用高支模大梁模板进行承载。
4、模板安装
模板的安装分为上面模板和下面模板,上部模板需要使用吊机进行吊装,下部模板则可以直接架设到模板支撑上。
5、浇筑混凝土
在模板搭好以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然后进行养护,保证工程质量。
1、施工速度快
使用高支模大梁模板进行建筑施工,施工速度快,可以大大节约时间成本。
2、质量稳定
这种建筑施工方法采用的是优质的材料,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
3、造价低廉
总之,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科技化的建筑施工方法,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建筑成本,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高支模梁计算步骤一、参数信息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1.强度计算2.挠度验算四、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五、穿梁螺栓的计算1.次楞计算(1)次楞强度验算(2)次楞的挠度验算2.主楞计算(1)主楞抗弯强度验算(2)主楞的挠度验算五、梁底模板计算1.抗弯强度验算2.挠度验算六、梁底支撑的计算1.荷载的计算2.方木的支撑力验算方木强度验算方木抗剪验算方木挠度验算3.支撑小横杆的强度验算七、梁跨度方向钢管的计算1.梁两侧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2.梁底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八、扣件抗滑移的计算九、立杆的稳定性计算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十、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注意点:1、N =1.779 kN为主楞计算中最大支座反力R穿梁螺栓的计算验算公式如下:N<[N]= f×A其中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mm2);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 N/mm2;穿梁螺栓型号: M12 ;查表得:穿梁螺栓有效直径: 9.85 mm;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A = 76 mm2;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779 kN。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 170×76/1000 = 12.92 kN;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N=1.779kN 小于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N]=12.92kN,满足要求!2、地基承载力系数:调整系数(选岩石、砼)0.5(或者0.75)3、板计算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N=R+脚手架自重4、材料选杉木5、板图需修改,模板支架立面图高度、长度可能交换。
6、第三节模板支架基础要求需写明压实系数7、梁底支撑根数确定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 = N/A =6.498*2(梁底支撑根数2根)/0.25=51.984 kPa8、斜屋面斜梁的高支模计算?9、水平剪刀撑布置在支撑上部(具体位置?)。
高支模施工方案第一节编制依照 (1)第二节工程概况 (1)一、工程全然概况 (1)二、模板支撑概况 (2)三、模板支撑材料及荷载参数 (2)四、地基前提 (3)第三节施工预备 (3)一、材料 (3)二、功课前提 (4)第四节模板支撑体系安装、拆卸及施工质量、安稳技巧方法 (5)一、模板支撑体系支架搭设及应用要求 (5)二、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6)三、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及安稳方法 (7)四、混凝土浇筑次序及安稳方法 (10)五、模板的拆除及安稳方法 (12)六、成品爱护 (13)七、质量包管体系 (14)八、安稳施工技巧方法 (19)第五节监测方案 (22)第六节高支模应急救济预案 (23)一、目标 (23)二、有用范畴 (23)三、重大年夜危险源预防及处理方法 (23)四、职责 (29)五、抢险机构 (30)六、应急物质预备 (31)七、应急抢险队 (32)八、应急抢险法度榜样 (32)九、善后处理 (35)第七节WKL6(1A)200*500 梁支撑运算书 (37)第八节WKL47(5A)200*600 梁支撑运算书 (48)第九节100mm 板厚支撑运算书 (59)第十节附图 (68)高大年夜支模施工方案第一节编制依照1、工程有关设计图纸文件;2、《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稳技巧规范》JGJ130-2011;3、《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50009-2001;4、《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建筑施工安稳检查标准》JGJ59-99;6、《施工企业安稳临盆评判标准》JGJ/T77-2003;7、《广东省扶植工程高支撑模板体系施工安稳治理方法》1998;8、佛山市高大年夜模板支撑的治理方法;9、《建筑地基差不多设计规范》GB50007-2002;10、《木构造设计规范》GB50005-2003;11、《建筑施工模板安稳技巧规范》JGJ162-2008;12、广东省六建集团有关安稳临盆规定、施工工艺标准;13、施工现场举措措施安稳运算软件一洲运算软件;14、鸿业都市花圃13号楼施工组织设计15、危险性较大年夜的分部分项工程安稳治理方法(建质[2009]87号)文件16、广东省住房和城乡扶植厅关于(危险性较大年夜的分部分项工程安稳治理方法的实施细则)(粤建质[2001]13号文件)第二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全然概况1、鸿业都市花圃13号楼工程,位于佛山市禅城区鸿翔商住区彩虹路以北05地块。
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操作要求4.1梁模板施工4.1.2根据主控制线放出各梁的轴线及标高控制线。
4.1.3梁模支撑。
梁模板支撑采用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0.8m;立杆须设置纵横双向扫地杆,扫地杆距楼地面200mm;立杆全高范围内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杆,水平杆的步距(上下水平杆间距)不大于1500mm;.立杆顶端必须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杆。
在满堂架的基础上在主次梁的梁底再加一排立杆,沿梁方向间距1.0m。
梁底小横杆和立杆交接处立杆加设保险扣。
梁模板支架与楼板模板支架综合布置,相互连接、形成整体。
4.1.4剪刀撑。
竖直方向:纵横双向沿全高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
水平方向:沿全平面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60度,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夹角为45度。
4.1.5梁模板安装Q大龙骨采用048X3.0mm钢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小龙骨采用50mmX100mm方木,间距300mm,其跨度等于大龙骨间距。
Q梁底模板铺设:按设计标高拉线调整支架立杆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
梁跨中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④梁侧模板铺设: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应设置斜撑,当梁高大于700mm时设置腰楞,并用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500,垂直间距300。
4.2楼板模板施工设,与梁模板支架统一布置。
立杆顶部如设置顶托,其伸出长度不应大于300mm;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大于100mm。
4.2.3模板安装:采用木胶合板作楼板模板,一般采用整张铺设、局部小块拼补的方法,模板接缝应设置在龙骨上。
大龙骨采用048X3.2mm双钢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小龙骨采用50mmX100mm方木,间距300mm,其跨度等于大龙骨间距。
挂通线将大龙骨找平。
根据标高确定大龙骨顶面标高,然后架设小龙骨,铺设模板。
高支模施工中的模板支撑与调整技巧高支模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模板支撑技术,能够提高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
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模板支撑和调整是确保施工安全和完成工程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支模施工中常用的模板支撑与调整技巧。
一、模板支撑技巧1. 模板支撑的选择:在选择模板支撑材料时,需要考虑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承重要求。
常用的模板支撑材料包括钢管支撑、脚手架支撑和木支撑等。
钢管支撑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好的特点,适合用于大型高层建筑工程;脚手架支撑适用于中小型施工工程,具有搭拆简便、调整方便的特点;木支撑适用于临时支撑和小型模板支撑。
2. 支撑点布置:在搭设模板支撑时,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模板的尺寸,合理布置支撑点。
支撑点的间距应根据模板的长度和宽度来确定,一般不超过1.2米。
同时,需要注意支撑点的位置要设置在结构强度好的部位,以保证支撑的安全性。
3. 支撑点调整:在模板支撑过程中,可能出现部分支撑不牢固或者高低不平的情况。
这时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可以通过调整支撑螺丝的松紧度或者添加支撑物来解决问题。
调整时要注意保持支撑的水平和垂直,并确保支撑点之间的连接牢固。
二、模板调整技巧1. 模板表面调整:在进行模板调整前,先对模板表面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表面有不平整或者凹凸不平的情况,可以使用木片或石棉板进行填补,使表面平整。
在调整完毕后,要再次检查表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 模板尺寸调整:在模板的搭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尺寸偏差的情况。
这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可以使用木片或钢板进行填补或调整。
在调整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模板的水平和垂直。
3. 钢筋绑扎调整:在模板支撑和调整过程中,需要进行钢筋的绑扎。
钢筋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正确的绑扎和调整。
钢筋的间距、固定点和连接点要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钢筋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总结:高支模施工中的模板支撑与调整技巧对于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梁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a.梁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d、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e、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 出进行固定。
2.立杆步距的设计: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c.高支撑架步距为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a.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b.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c.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b.中部每隔10m设置剪刀撑。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大于400mm;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大于200mm;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a.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b.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要求。
浅析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支撑和固定大梁模板所采取的一系列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大梁是承重结构的一部分,其模板支撑施工技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施工速度。
了解和掌握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进行浅析,让读者对于这一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技术是指采用钢管和脚手架搭建的支撑体系,以支撑大梁模板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
这种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 施工方便:采用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技术,可以在施工现场快速搭建支撑体系,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
3. 经济节能: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技术采用钢管和脚手架作为支撑材料,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可以多次使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4. 安全可靠: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技术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保证施工作业和人员的安全。
高支模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技术的施工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支撑方案: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大梁的结构情况和施工要求制定支撑方案,确定支撑的位置、高度和所需的支撑材料。
2. 搭建支撑体系:根据支撑方案,使用钢管和脚手架搭建支撑体系,确保支撑的结构牢固和稳定。
3. 安装模板:在支撑体系搭建完成后,安装大梁模板,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固定,确保模板的位置准确和稳定。
4.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浇筑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
5. 拆除支撑体系:在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支撑体系,完成大梁模板支撑的施工作业。
1. 安全防护:在搭建支撑体系和进行施工作业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要做好规范管理,确保施工秩序和施工质量。
3. 施工质量:在进行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时要确保支撑体系的牢固和稳定,确保施工的质量。
4. 现场环境: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要注意现场环境,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梁模板支撑计算书工程名称:新丰县江畔豪苑工程单位:新丰县房屋建筑工程公司1.计算参数结构楼板厚100mm,梁宽b=180mm,梁高h=700mm,层高4.55m;结构表面考虑隐蔽;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侧模厚度18mm;板弹性模量E=6000N/mm2,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 m=13.00N/mm2,抗剪强度f v=1.40N/mm2 ;支撑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宽度L=1200mm, 门式钢管脚手架纵向间距600m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1.50m;门式钢管脚手架顶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200mm。
2.梁底模验算(1)梁底模及支撑荷载计算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梁宽(m) 梁高(m) 系数设计值①底、侧模自重0.3 kN/m2× (0.18 + 1.30) × 1.2 = 0.50 kN/m②砼自重 24.0 kN/m3× 0.18 × 0.70 × 1.2 = 3.63 kN/m③钢筋荷载 1.5 kN/m3× 0.18 × 0.70 × 1.2 = 0.23 kN/m④振捣砼荷载 2.0 kN/m2× 0.18 × 1.4 = 0.50 kN/m梁底模和支撑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 q1 = 4.86 kN/m梁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1.2 q2 = 3.63 kN/m(2)梁底模板验算第一层龙骨间距L=300mm,计算跨数5跨;底模厚度h=18mm,板模宽度b=180mm;W=bh2 /6 =180×182/6=9720mm3; I=bh3/12=180×183/12=87480mm4;1)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K M=-0.105M max=K M q1L2 =-0.105×4.86×3002=-45927N.mm=-0.05kN.mσ=M max/W=45927/9720=4.73N/mm2梁底模抗弯强度σ=4.73N/mm2<f m=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 V=0.606V max=K V q1L=0.606×4.86×300=884N=0.88kNτ=3V max/(2bh)=3×884/(2×180×18)=0.41N/mm2梁底模抗剪强度τ=0.41N/mm2<f v=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q2=3.63kN/m;挠度系数Kυ=0.644;υmax=Kυq2 L4/(100EI)=0.644×3.63×3004/(100×6000×87480)=0.36mm [υ]=300/250=1.20mm梁底模挠度υmax=0.36mm<[υ]=1.20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如下图:(3)第一层龙骨验算门架宽度L=1200mm,a=180mm,b=1200-180=1020mm。
第一层龙骨采用木枋 b=80mm,h=80mm;W=bh2/6=80×802/6=85333mm3;I=bh3/12=80×803/12 =3413333mm4。
1)抗弯强度验算a 、梁传荷载计算q=q1×第一层龙骨间距/梁宽=4.86×300/180=8.10kN/mM q=qa2(2-a/L)2/8=8.10×0.182×(2 -0.18/1.20)2/8=0.11kN.mb 、板传荷载计算板重量=1.2×(板厚度×25+模板重)+1.4×活载=1.2×(0.10×25+0.30)+1.4×2.50=6.86kN/m2板传递到第一层龙骨的荷载P=750/1000×300/1000×6.86=1.54kNM p=Pab/L=1.54×180×1020/1200/1000=0.24kN.mM max=M q+M p=0.11+0.24=0.35kN.m=350000N.mmσ=M max/W=350000/85333=4.10N/mm2第一层龙骨抗弯强度σ=4.10N/mm2<f m=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V max= =0.5×8.10×0.18×(2 - 0.18/1.20)+1.54×1.02/1.20=2.66kNτ=3V max/(2bh)=3×2.66×103/(2×80×80)=0.62N/mm2第一层龙骨抗剪强度τ=0.62N/mm2<f v=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q,=q2×第一层龙骨间距/梁宽=3.63×300/180=6.05kN/mP=(0.10×25+0.30)×750/1000×300/1000=0.63kNX= =180-1802/1200/2=167mmυq==6.05×1802×12002/(24×9000×3413333)×[(2 - 1802/12002 - 2×1672/12002)×167/1200+(167 - 1020)4/1802/12002]=4.449mm υp==0.63×103×1020/(9×9000×3413333×1200)×[(1802+2×180×1020)3/3]0.5=0.282mmυmax=υq+υp=4.45+0.28=4.73mm[υ]=1200/250=4.80mm第一层龙骨挠度υmax=4.73mm<[υ]=4.80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4)第二层龙骨验算门架纵向间距600mm,计算跨数3跨;P=第一层龙骨V max+P=2.66+1.54=4.20kN;第二层龙骨采用单木枋: b=80mm, h=80mm,W=1×80×802/6=85333mm3,I=1×80×803/12=3413333mm4;1)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K M=0.175M max=K M PL=0.175×4.20×1000×600=441000N.mm=0.44kN.mσ=M max/W=441000/85333=5.17N/mm2第二层龙骨抗弯强度σ=5.17N/mm2<f m=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 V=0.650V max=K V P=0.650×4.20=2.73kNτ=3V max/(2bh)=3×2.73×1000 /(2×80×80)=0.64N/mm2第二层龙骨抗剪强度τ=0.64N/mm2<f v=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挠度系数Kυ=1.146P’=第一层龙骨V max+P=2.66+0.63=3.29kNυmax=KυP’L3/(100EI)=1.146×3.29×1000×6003/(100×9000×3413333)=0.27mm[υ]=L/250=600/250=2.40mm第二层龙骨挠度υmax=0.27mm<[υ]=2.40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如下图:3.支撑承载力验算(1)荷载计算传至每个门式钢管脚手架立柱的最大支座力的系数为2.150传至每个门式钢管脚手架立柱的力N QK1 =2.150×4.20=9.03kN每个门式钢管脚手架立柱的活载(1.0kN/m2):N QK2 =1.4×0.6×0.60×1=0.50kN每个门式钢管脚手架立柱荷载N QK =N QK1+N QK2 =9.03+0.50=9.53kN单榀MF1219门式钢管脚手架与交叉支撑等配件沿高度重量=0.304/1.9=0.16kN/m每个门式钢管脚手架立柱沿高度重量=0.08kN/m,钢管重量=0.0368kN/m门式钢管脚手架和水平拉杆重量N GK =(4.55-0.70-1.9)×0.08+2×1.80×0.0368=0.29kN门式钢管脚手架总承载力=1.2×N GK+N QK =1.2×0.29+9.53=9.88kN(2)门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性验算每个门式钢管脚手架立柱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为40.16/2×0.7=14.06kN门式钢管脚手架轴向力设计值N=9.88kN<门架稳定承载力F=14.06kN,满足要求。
4.支撑支承面验算钢管立杆设配套底座100×100mm,支承面为(按C15考虑)混凝土楼板,楼板厚=120mm,上部荷载为:F=9.88+[0.08×1.90+(1.2+0.60)×0.0368]×1.2=10.14kN(1)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验算βS=2.00,f t=0.91N/mm2,h O=120-15=105mm,η=0.4+1.2/βS=1.00σpc,m=1.00N/mm2,Um=4×(100+105)=820mm,βh=1.00(0.7βh f t+0.15σpc,m)ηU m h O=[(0.7×1×0.91+0.15×1)×1.00×820×105]/1000=67.76kN门架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67.76kN>F=10.14kN,满足要求。
(2)支承面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A b=(0.10×3)×(0.10×3)=0.09m2,A l=0.10×0.10=0.01m2βl=(A b/A l)0.5=3,f cc=0.85×7200=6120kN/m2,ω=0.75ωβl f cc A l=0.75×3×6120×0.01=137.70kN支承面局部受压承载力F=137.70kN>F=10.14kN,满足要求。
5.侧模板验算(1)荷载计算1)新浇砼的侧压力F1 =0.22γ×200/(T+15)β 1 β2V1/2=0.22×24.00×4.44×1.20×1.15×2.000.5=45.75kN/m2(γ=24.0 β1=1.20 β2=1.15 V=2.0 T=30.0℃)F2=γH=24×梁高=24×0.70=16.80kN/m2比较F1、F2取小值F =16.80kN/m2,有效压头高度为F/γ=0.7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