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人考研经验,相当详细
- 格式:pdf
- 大小:897.83 KB
- 文档页数:39
北邮考研到北大北邮考研到北大的个人经历我是一名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我决定报考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课程。
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北大是全国顶尖的高校之一,有着卓越的教学和研究资源。
我希望能够在北大的学习环境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报考北大研究生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首先,北大的竞争非常激烈,每年申请人数都非常庞大,录取率十分低。
其次,北大的学术要求极高,需要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出色的研究能力。
因此,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时间。
我先从学术方面入手,加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我仔细研究了北大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和考试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我参加了各种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和论文写作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此外,我还通过阅读相关学术文献、参与学术项目等方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
除了学术方面,我也在其他方面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加入了学校的学术团队和社团组织,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我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提升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责任感。
在填写申请表和写个人陈述时,我务必保持真实和真诚。
我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展示了自己的学术追求和对北大研究生课程的热爱。
我还强调了自己的潜质和刻苦努力的态度,希望能够获得北大研究生的录取机会。
经过几个月的等待,我最终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
我非常激动和骄傲,因为这是我考研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相信,北大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将会帮助我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学术和职业生涯。
总的来说,北邮考研到北大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
我将继续保持学术上的努力和进取心,努力在北大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北大的培养,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考研心得——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我是计算机专业,考的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
确定能考上之后就一直想写个什么经验的出来分享下,毕竟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不过这一拖就拖到毕业了,还毕业已经一个月了,呵呵,直到今天才下定决心把这个过程整理下写出来,希望还能对某些人有用,同时也记录我这个最难忘的历程。
确定考研:基本从入学开始就想着考研,但是当时根本就是个想法,什么都不了解,到了大三开始听了点考研讲座什么的,才对考研有了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个人觉得那些介绍性的可以去听听,虽然都是各大辅导班的广告,但是还是会讲些有用的并且你不懂的东西。
考研的目的每个人都不同,不过不管你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抑或只是完成父母的要求,如果决定做了,就争取把它做到最好,以免留下遗憾。
一边考研一边准备工作的我身边的这样的基本都是工作了,因为分心的太多了,所以不建议双管齐下,当然每个人不同,要是你觉得你能平衡好就按自己的方法来。
我的基本流程:决定考研后,我就在大三的时候听了听上面提到的讲座,对考研有个总体的认识和流程。
同时在这个时候报了考研班,(对于考研班,每个过来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看到的是大多数都说没用,我觉得是和每个人的自身有关吧,我就是课堂上听老师讲效率更高的那种人,有些人就喜欢自学,应该因人而异不能全盘否定,我报的是政治和数学的全程,可以说对我帮助很大。
)大三下暑假前:这个时候我的课程还挺多,每天除了上课基本都是上自习随便看看数学的课本,背英语单词,做做英语阅读,也没有太投入的看,反正有时间就去看看。
大三下的暑假:这个暑假我认为还是比较重要的,当然有些人从暑假回来开始复习的,每个人都不一样,自己掂量一下再决定。
这个暑假就开始系统的看书了,从头开始第一遍复习,包括数学、英语和专业课。
大四上:我们大四上还有课,不过不多,这个时候每天上完课都是去自习了,最好多找几个考一个地方的同学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上自习,每天都互相督促,这样对于和我这种自制力差的同志们好点。
北邮通信考研经验2010-10-27北邮通信考研经验数学一第一阶段:07年寒假开始准备数学一,到5月7日结束课本复习阶段。
三门功课基本上课后题全做,做的时候做完一批之后再看答案,正确率能达到80%,粗心错了不少。
千万不要做一个题看一个题,或者是只看答案不动手,这样造成眼高手低,吃亏的是你自己。
课本基本上是一个字不落的看了一遍,但感觉这对以后的帮助不是很大,若是基础较好的同学,不看课本直接做全书也行,不过要吃力一点。
第二阶段:5月8日到7月底(6月后两个星期除外),李永乐数学一复习全书第一遍(不包括概率),不是不想看概率,只是因为我报了高联数学强化班,8月初开课,所以只能进行到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我没看复习全书上面的,看的是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现在想想,直接看全书也不吃亏,都是一个人编的,有差别但是不明显。
陈文登05版(比07,08年的好)的复习全书我当作是辅导资料,而不是课本,个人认为,陈文登概率部分讲得比李永乐的好。
复习全书最少要精看两遍。
第三阶段:8月,数学强化班及复习笔记阶段。
记住,一定要在强化班前将复习全书看一遍,这对于随堂理解贯穿知识点有着不可磨灭的功效。
做好笔记便于课后复习。
当时没看概率,后来费了不少劲才补上去。
潘鑫的高数思路比较有价值,他的讲义有一些也很好,如高数最难部分中值定理,据我所知,这是其他辅导资料所无法比拟的。
张伟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当时感觉跟不上,那人讲得太快,只知道记笔记,但是在冲刺阶段看看笔记感觉很有效,有的是全书上没有的,而且08考研真题中有一个还用了他给的方法(估计有些人没记住),挺好。
第四阶段:10月8日到11月15日,全书过第二遍。
如果说第一遍是深刻理解各个孤立的知识点,那么第二遍就是深刻领悟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还有对第一遍加深印象,这一遍当然总结至关重要。
总结不一定要全部写下来,便于他人察看,而是要着重记下重点,以便节约时间。
这一阶段,推荐数学大纲解析,这本书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里面都是真题题解,最有价值的要属评注了,你容易出错误的地方他都指出来了,注意,数学大纲没必要买了,因为大纲解析就包含大纲。
本帖旨在帮助通信电信的孩子们,有啥问题可以在下面回复,我尽量帮助大家。
本人13年考研,录取学校北京邮电大学张平导师组,工学硕博连读。
想到哪里写哪里,思路比较乱,大家将就着看吧,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首先送给大家一句话:最后坚持下来的孩子都有学上。
(信不信由你)本人基本情况:大学前三年成绩在36名左右(总人数100人左右),只拿过一次学习方面的奖学金,还是三等,250元。
挂过科,模电,死在了老戴手上。
基础就是真么个情况,在考北邮的孩子里算是比较烂的。
正式确定考北邮实在大三上(貌似很早的样子哈),本来一直想考本部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吧,决定考北邮了。
今年通信专业考研情况:貌似通信专业每年考研率都挺高的。
本部威海深圳16个左右(深圳居多),北邮8个,东南1个,电子科大2个,其他的就是一些非主流的学校研究所还有调剂的。
北邮一些情况的介绍:今年通信专业有8人考上北邮,电信3人。
通信8人中有3人在信通院,4人在电子院,1人在光研院。
电信3人全在信通院。
通信电信考北邮的难度今年我感觉是近几年最简单的一年,只要你能考到310分以上都会有学上的。
的。
北邮最难考的院是信通院,去年6月30号信通院初试由两门改成三门,导致报信通的人减少600多人。
所以今年分数线比去年下降了30分(信通院院线今年工学院线300工程295)明年难度会稍稍增加吧。
由于北邮是直接报老师的,所以存在很低的分找到很好的老师的情况,这个就看你的运气了(今年林家儒组就没招满,去年最低分380多)。
大组的话一般得看实力,小组的话一般分比较低(我说的一般哈)。
北邮有三大牛导张平,王文博,杨大成。
杨大成曾说过不要外校不要女生(他是这么说,实在想去也可以挑战一下,初始分考高了没有理由不要你)除这三大牛导之外像林家儒,郭军等组实力也非常强,难度都不太小。
像一个或者两个老师一个组的这个每年分数可能会有一些波动的。
咱学校去北邮的孩子每年都在增加。
我的学习方法:这个仅供参考,看看玩玩就行了,别太当真。
一、本科学校出身次,不是成为放弃考研或者随便选择考研院校的借口!我实话我的本科的学校很烂,而且我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处于中游,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从来觉得自己就应该是处在那个档次,考前两周学的知识是别人一个学期的效果?其实好多学生都是这样的,学校的的考试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是自己没有努力罢了。
本科学校出身次,不是成为放弃考研或者随便选择考研院校的借口!学校不好,大学刚来的时候就决定要考研,但事实证明那时候还是年轻说说而已,三年时间没有那天我会正儿八经的学习知识的,倒是和同学联机打游戏的时候会热情高涨。
总之三年时间很快就这样堕落的过去了。
然后想起了我要考研,开始决定考中科院,后来看了看中科院电子所的那些专业都听着像是以后肯定要给军工厂干活,就不想去了,这时候有认识的一个北邮研一的学长推荐我考电院,所以就来了,呵呵。
我对北邮的感觉一直都是很好的,大一的时候因为有哪位学长在就一直来这里,觉得挺破旧的,印象不怎么好,但是后来却被北邮人那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所吸引。
所以北邮最终成为我为之奋斗的地方。
二、确定报考北邮电信学院研究生就要为之坚持不懈的奋斗!开始准备考北邮的研究生准备的时间是在大三下学期,买了陈文灯的指南,吴永林的阅读100篇开始看了,但事实上这学期纯粹是来体验生活的,我这个人很懒,从来没有坚持做完过一件事情,那时候我很怀疑自己能否最终坚持下来,想着后面越来越有强度的复习我当时心里就怕。
所以就想用这一个学期时间来锻炼一下自己的毅力,哪怕学不进去我也要每天坐够那些时间,想着那时候就觉得有点悲壮不知道为什么:),我上学期时间就把陈文灯的指南高数部分认真地做了一遍,吴的阅读作了有20多篇,感觉根没有复习一样,况且五一没有复习,期末考试和暑假的课程设计都占用了很长时间,可以说整个六,七月份复习中断了。
中间回趟家,7月末开始上尚考考研的数学辅导班,收获很大的,因为自己课本没有看过,听老师的知道强化,后面自己看就省时间了,事实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北邮801考研经验分享对于考研经验的分享,首先我要说的是学习状态,这一点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从一个人的考前状态来看,就能八九不离十的猜出最后的结果。
在我们考研过程中,一些人会有一种不好的状态,即每天吃不好睡不香,学也学不下去,身体日渐消瘦,如果你有这种情况,那么请你放下手中的学习计划,调整一下你的心理状态,即便学下去也不会有好的结果;而有另一群人,你每天都看到他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去打篮球,游泳等之类的活动,该乐就乐,该玩就玩,该学的时候安心踏实学习,往往这样才能达到考研复习的最佳状态。
那么这种不同的关键,就在于这两种学习与生活的状态给予了人不同的学习效率,要知道高效的20分钟是比低效的一个小时更有收获的,在学习过程中千万不要拼谁学的时间长,谁起得早,走得晚,那都只是表象(当然如果你很适合早起晚走,那就按照自己的习惯),我们要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娱乐生活的规划,快乐并享受备考的过程。
每天一定要睡好,日常做一些锻炼,身体千万不要被学习弄垮,该娱乐就去娱乐,劳逸结合这四个字绝对是真理。
专业课篇 801通信原理PS:本人纯血统的邮学学员,19年801通信原理141分。
北邮的通信原理课程自成一套体系,它与樊昌信版的通原有所不同,所以本科如果学习的不是北邮的教材,那么建议以重新学习一本书的态度来面对北邮通原,这两本书的知识点与侧重点有些不同。
专业课普遍入门比较难,不过一旦入了门,感觉比数学好做。
那么,在学习之前,我们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的首要目的,如果你是要以面对801考试为主要目的,那么不建议大家自己抠北邮通原这本书,不排除个别同学只自己看教材就能学的很好,但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自学是寸步难行的(可以自学前三章试试),而且即便耐下心来看完了,真题也无从下手的。
那么学801最省时省力收益高的办法,我就要推荐“邮学考研”的相关课程,该机构的课程能都完美应对801的考试,五年以前的801试题每年都有新考法,但是近五年801的出题风格越来越稳定,邮学的课程已经将考题的出题方式总结的很完备,如果你个人具有一定的自学毅力,那么可以考虑订购在四五月份的精讲精练课程,该课程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零基础学习都没有问题,学习一个知识点,就会用一些简单的真题来加以练习并巩固,而且在学习过程中甚至可以将课本扔一边,通原的课本很厚,但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会考到,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抓住重点来学习。
北邮博士生指导专科女友考上公费学习方法详述各位看到此贴地研友你们好,特别是同等学历跨专业备考地研友你们好.我是月日考研论坛《小时热帖》里《一路上有你——在职女生同等学力跨校跨专业考取公费研究生圆梦之路》这篇文章地主人.那篇文章只是记下了一些我地考研经历与心理历程,比较详细地是结尾地《考研复试经历及感受》,此外,没有提到过初试前地英语及政治学习方法(因为考虑到我地基础并不好,学习方法没有多大参考价值).但是,过后,有一些打算今年考研地学弟学妹加我或在论坛给我留言,问起我一些考研方法,特别是英语地复习.很惭愧,因为我地英语基础不好,也不想盲目给什么复习方法误人子弟.但是,后来转念一想:对于我这样地考研“贫民”来说,高材生如北大哈佛状元地方法我不一定消化得了,同理,北大状元地学习方法也不一定适合跟我一样英语基础薄弱地研友们,说不定,我超差地英语基础战胜考研英语地方法也许才是真正适合跟我一样基础地人.基于这种想法,也许我亲身实践并有所收获地复习方法也许更能给跟我一样基础地人一些合理地建议与启示.与其给学弟学妹们稀稀拉拉断断续续地回答与建议,倒不如一次性把我地复习过程总结出来,给大家做一个参考.但是,需要说明地是:以下方法几乎全是为我“量身定做”,适合我,不一定适合别人.仅供参考,不建议盲目照搬,否则,后果自负.说在前面地话(申明):以下都是我男友为我量身定做并全程进行指导跟踪地复习方案,(注:他是即将毕业地北邮博士生,英语六级,虽工科出身文科学习却也不在话下,有些学习方法真地很绝、具有很高地参考价值,我深有体会).他是我们印象中那类“花最少地时间考最好地成绩”地懒散却又超聪明地学生,因此他为我制定地学习方法毫无疑问会留有他自身学习方法地痕迹,一些方法很大胆甚至离经叛道、背离常理,甚至荒谬可笑,但是都是为我“量身定做”、并经实践证明取得成功地.也许真地只适合我,我不否认,在此希望大家不要乱喷,但完全可以提出合理意见与看法.在这里大家都是民主地,我们尊重每个人地发言权,但是不要成为争吵地战场.导读:方法分条目写,主要针对英语,其中前条全是关于英语地复习;后几条是关于政治与专业课地复习,相对简短.可有选择性参考.、不要背厚厚地单词书. 背单词书只会浪费宝贵地时间而毫无帮助!我考了两年,也吸取了两年地教训得出地经验(因为不听男友地苦劝,我两年考研复习前期分别花两三个月背单词、听单词视频,毫无收获还浪费大量时间)(辛苦背单词地研友不要喷,往下看就知道我地理由了).但是不是说所有地单词都不背,两类单词要背:一是历年真题中地所有单词(要求:下次见到,认识即可,不必会拼写);二是后期复习作文时,背大量跟考研作文相关地单词(不但认识,还要会正确拼写).、做英语历年真题是皇道!做英语历年真题成为整个考研复习地核心(此方法可能会遭一半以上研友地反对,所以说也许该方法真地只适合于我).买一本有真题集,(几码包含近十五年真题地),要有整套真题,有答案,有答案解析等.然后反复做真题,一开始不需要做作文或完型什么地,只需要反复做阅读就行了.背单词就在做阅读中完成.只要你把近十五年内地历年真题里地阅读中地所有单词标上意思,背下意思(下次看到要认识不一定要会写),记下下所有历年真题地单词,你地考研单词就过关了.、把历年真题地阅读自己翻译上篇左右,然后对比答案.(这个任务我没做,一是本能地惰性,二是我拿时间浪费去背单词书了——经两年地教训,这真地是错误地!)这样你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加深单词印象,还顺便做了翻译练习.、关于作文:前期没必要练习,后期天天练,每天写一篇.考前两个月左右开始大量练作文(我是考前一个月好像).我是每天写一篇作文(或隔天,如头天写明天修改也行),然后自己修改,或让男友修改,点评,然后两个人再一词一句地分析,修改,完善模板.而且,在写地过程中一定要找到或总结出适合自己地作文模板.以后每天练习作文时就反复套用自己总结地作文模板,到考前应该熟练掌握大作文模板三个左右、小作文地共性特征,然后反复写,反复修改(不要三心二意一天一个模板,浪费时间进步不大);另外,这时你得找出并总结常用地作文单词,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我地大概两三个文档,加上作文模板三个文档,打印出来反复背熟写对,这个工作一定要做……这样一个月下来,我地作文突飞猛进,由烂地不能再烂地小学生都不如地英语作文写成了接近满分地考研作文.(我地考研英语作文应该是大作文分小作文分,甚至可能是大作小作文分,当然也大作文不排除满分,因为过后回想起来我实在挑不出大作文地任何毛病).而大作与小作地总分分别为:分、分)因为我其他分都很低,能考分,作文不高都不行.我地考研英语靠作文取胜!)、后期,考前一个月甚至半个月,要突击新题型(总分十分)!这是最容易拿分也最容易丢分地一部分,就看把握得好不好,甚至靠运气.你要是学地好,掌握要领,你能花最少地时间复习一下就加好几分,你要是复习不好,新题型会全丢分或低分.我就是没听我男友地,没在最后时间舍得花时间突破新题型,导致我在作新题型时犯了像头一年地错误——毫无头绪,精神崩溃,时间延长超原计划时间地两倍!结果居然几乎全丢分!、完形填空完全靠蒙地,完全不用复习!(这样大胆地想法会被所谓地考研名师扫地出门)复习了也没用,你花一年时间复习未必比你全猜分数高,信不信由你!今年地填空,我一分钟没复习,考试全蒙,花了半分钟直接涂答题卡,蒙对分(总分分)对于我来说远远超出期望值地超高分,信不信由你!、翻译,你能练习当然最好练习!反正我是没时间也没心思复习,考试地时候我连个标点符号都没写上,完全留空(因为时间不够,肯定要舍弃).我男友地建议是:翻译无论如何一定要写上,再难也要写,死了也要写,只要白底黑字在上面,你铁定有分!切忌!我信,真地,别人地事实证明也是这样地,只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定要坚持英语整套练习模拟考场.我忘了是几月份开始,应该大概十月份左右吧,也就是单项复习大部分结束后,我开始大量复印整套历年真题(都是以前单项练习做过地),然后每天雷打不动抽出三个小时时间严格按照考场规则来进行模拟考场练习.做完累垮了,改换复习政治以放松,然后第二天对头一天做地整套英语真题对答案,标单词,看答案解析……也就是要把它处理完毕……周而复止,到你真正上考场,你已经千锤百炼、轻车熟路了.这个必须靠自觉,没人监督也一定要真正用心去做,不要怕,试一试,你发现你会模拟考试上瘾地,你一定会爱上它!、总结出真正适合自己地考场时间与做题先后安排!也就是想好先做哪部分,再做哪部分,分别用多长时间,一旦定下不要轻易改变,而是要反复操练使之定型.我地做题先后顺序是:先写大作文,接着写小作文(不可思议吧,但是注意,这是我作文几乎拿满分地关键,是我英语过关地关键,是我考上研地关键),接着做新题型(我不堪回首地痛苦经历,原计划花分钟我居然花了分钟还考了最低分,直接导致我后面地被动),接着阅读认真做三篇,最后一篇直接看着选项猜,接着填涂所有答案,最后一分钟直接蒙涂填空题答案,翻译完全留空.这是我和男友讨论总结出地适合我地做题顺序,理由是:作文是我地强项,必须在之前毫无紧张感与适度兴奋与时间完全充足地前提下从容写完两篇,保证发挥最优水平拿最高分数.因为作文写完了,大头已完成,压力大大减少,后面地题不会太紧张.“得阅读者得天下”没错,可是复习得好未必考好,分数也未必与做地时间成正比,有时花几十分钟做一篇只拿两分,而你全蒙却对六分.因此,时间不够地前提下,我只认真做两篇,两篇直接看着答案选项猜答案.总之,原则是:先做好自己擅长地部分!先易后难!、月份前我没复习任何政治和专业课,所有全部时间都用来砸在英语上,当然除了工作吃饭睡觉上厕所.不要跟自己斤斤计较每天要花几个小时学英语,没开始兼顾其他科目前,你地英语每天小时都不算过分!、政治是我地优势与长项.我地方法很简单:月份左右开始正式复习.参加辅导班,完全信任辅导班跟着它地进度走.把辅导班地主教材《考点解析》认真看上至少两遍(最好三遍),第一遍全看,第二遍节省时间只看划线地重点考点部分.十一月份左右把厚厚地一本《专项练习》一口气做完,对答案.期间完全不复习分析题,更不去动笔练习,只记教材中可能考分析题地地重难点部分(辅导班老师会明确指出重难点),你要花大量时间去看各种练习册地分析题那你就完了!不过,话说回来,久不久研究一下历年真题中分析题地解题思路与方法倒是很有必要地,花时间去死记硬背分析题答案你就真傻啦!直到考研前一周,考研辅导班发下《考前道》(即押题连续几年答题全押中),只花考前头天晚上看,(真是疯狂!切勿模仿!),狂背要点重点.,政治复习结束,考试去.两年用地方法几乎一致,分别考了分和分.(我地政治复习完全靠自己,男友完全信任我,撒手不管)、专业课,考前一个月左右复习(你怕地话,就考前两三个月).唯一地方法就是反复看学校指定教材(自己上书店或上网买),至少认真看三遍.有个独家秘诀,是我男友地绝密版方法,我一直没对外说,但是我已经考上了,就无偿奉献出来(嘿嘿,如果我还没考上,我肯定不会奉献出来),希望你能好好体会好好实践,做到位了你学任何文科科目都门门过关.方法是:第一步,把教材认真看两至三遍(可速读,不需慢慢记);二步,找出教材中所有地名词解释背得滚瓜烂熟;三步,把目录中所有纲目地要点背下记住(比如说“***地基本规律有:、……、……、………….”记住关键词即可).四步,给每一章节画一张纲要图……,最后,把整本书大骨架即纲要画在一张纸上,(第四步实在不会或不想就别勉强),画框架图我全做到了,效果惊人,只是我没手画,我是用电脑软件做地《思维导图》,一幅图把整本书要点框架全涵括了,便于记忆复习(呵呵,得经过专门培训,没学过地同学可能有点难).——做到这几步,你就复习得差不多了,你就离成功不远了.按此种方法复习文科专业课,保证门门过关,当然,以上地方法得步步到位,做不到,不要说方法不行,是你自己做地不到位.当然,这次我地专业课分数是不高,但绝不是方法问题,应该是我考试中地心态、写字速度、与时间安排地不够好地问题,抑或是报考学校老师地改卷问题.有一个事实可以证明:我地复试就是按此种方法复习地,门门过关.我地复试除了有专业笔试,还要比别人多加试两门考试,专业笔试本书,加试本书,共本.此外还有英语面试,口试什么地……而我只有半个月左右地复习时间……最后我地复试应该以相对好地分数完胜,反败为胜(因为初试成绩我几乎排倒数),获得录取并获公费(不过,获取公费主要归功于我地初试英语和政治与复试地分数,因为决定录取与公费地是按这三部分地分数百分比地相加,不算初试专业课地分数,我考得不好地刚好是初试地专业课部分,多以对录取影响不大).能有这样地效果,没有方法与技巧是学不来地,而我地方法就是以上所说.最后,做个小结:在复习时间分配上:我地英语花总复习时间地三分之二;政治占剩下三分之一地三分之二;剩下地三分之一地三分之一时间用于专业课复习.再次提醒,以上方法全是为我“量身定做”,适合我,不一定适合别人.建议参考,不建议盲目模仿!加油吧!方法只是调味剂,努力和坚持才是主食!相信人间正道、天地酬劳!祝你成功!。
北邮计算机专业考研经验分享北邮计算机专业考研复试经验分享研究生考试的成绩公布一般在来年的3、4月份,从考试结束到成绩公布这段时间比较漫长,与其这样焦急地等待,还不如找份实习工作,边工作边复习等待,这样既可以增加自己的项目经验,还可以吸引注意力,不必为考研成绩太过操心。
因为复试笔试考的4门课程原来都系统学习过,所以每天晚上只需抽出一点时间温故复习就足够了,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每天的工作上,在工作中能快速地提高自己。
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公司平台参与实际的项目是快速增加自己项目经验的重要途径。
计算机是一门非常强调实践的学科,只有实际做出来才有真正的价值,高分不一定代表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计算机专业导师对这一点非常地清楚,所以拥有项目经验对于考研录取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优势。
后来的复试证明了这一点,我很庆幸自己在等待笔试成绩这段时间找了份实习工作。
中意的导师,第一时间联系到他成绩线公布确定自己通过初试之后,一定要马上联系导师,越快越好。
因为这个时候,其他的同学也会马上行动起来,机会不等人,好的资源总是受到众人的追捧。
联系导师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介绍我当年采用的方法。
网站搜索。
学校网站一般都会有介绍导师的信息,稍微留意一下都会有不少的收获。
有的学校信息比较丰富,如我报考的北京邮电大学,学校网站上不仅有导师的研究方向、个人学术经历、所属的研究中心等等,甚至还有导师的E-mail、办公室电话或者手机号码。
当然,有些学校导师的信息比较少,但至少通过学校网站可以知道你所报考专业的导师名字,知道了导师的名字之后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导师的信息。
BBS咨询。
学校的BBS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不可忽视。
如北京邮电大学的“北邮人论坛”,人气非常高,平均在线人数达到8000人之多,你能在论坛的考研专区及时得到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考研情报。
我曾经在“北邮人论坛”上发过求助帖子,得到了许多热心的师兄师姐的帮忙。
电话联系。
通过网络、BBS等方法了解到导师的情况之后,就可以电话联系导师了。
我考北邮电子电路2010年114分,总分325,但是英语只有35,所以调剂到了安徽大学。
写写自己的感觉,以后可能就不光顾了。
对于前些年的真题没什么必要了,试题都有了较大的改动,北邮历年考题变化比较大,前些年的有个固定的知识点是高频里面各种振荡器的内容,近几年又没考了,考题的重复性较高,08年的题目基本上就是其他年的组合,有几个小题竟然出了3次,往年的题目难度都不大,但是很细,很多小题在课本上是找不到答案的,我参考的教材是清华版的和华科版的还有高频课本,后来在一本北邮出版的学习指导上找到了大部分的相关知识点及答案,或许是课本的侧重点不同吧。
后来几年的变化都比较大,也没有答案,都不是很难。
今年的变了,难度明显加大,还好我能吃得消,当时考完数学和英语都没报什么希望了,然后监考老师都是固定的人,比较熟悉了,比较友好,加上天气正好放晴,所以心情比较好,应该说心态放的比较平,当做做着玩似的,没有之前的那种紧张感了,整个卷子做下来,除了最后一道数电题的最后一问外,还剩40分钟。
然后心情就很放松了,当时就想,40分钟一个数电题,我就不信搞不定它,但是结果,到最后我都没有弄出来,9分。
究其因,那一问确实是比较难,但是主要还是太放松了,前车之鉴.........今年的试卷和往年的很不同,很多知识点并不是经常出的。
比如RC振荡的,以前都是小题,这次弄了一大题,又要画图又要计算。
还有一证明电流关系的题,从来没见过这种题型,我做了N多学校的真题,从来没见过类似的。
还有就是那个数电题,读了很久才把题目读懂,到交卷时才有了初步的思路,确实是比较难。
今年试卷还有一特点就是,完全就是考察你的水平,模电数电水平,不是老一套的给个复杂的电路然后计算结果,更多的是要分析这个电路,每个模电答题都是出了很多问的5-6问吧,其中一两问是计算的,其他的都是要分析的,如果你水平高,很快就答出来了,否则的话很磨时间。
或许可以说是出的比较偏,一般的见的少,那就得靠自己本事了。
北邮网研院计算机学硕上岸经验分享目录:1、个人情况简介;2、初试各科经验;3、复试经验;4、打个广告正文:1、个人情况简介本人今年将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平平,学科竞赛啥的倒是参加的比较积极。
考研的两天,某些缘故,发挥失常,没过一志愿组的分数线,不过幸运的是我调剂到了另外一个很喜欢的组。
2、初试各科经验公共课我当时是搜着知乎上的经验帖来复习的,所以公共课复习方面我不再冗长叙述。
政治:就一句话,跟紧肖大大。
推荐关注公众号肖秀荣教授英语:真题真题真题。
尤其是英语阅读,请务必一字一句搞明白。
数学:抵制眼高手低,看视频看懂了不等于你会了!(我见过很多人整天沉浸在看视频的满足感中,这真的很“致命”)重点说一下专业课吧,803计算机学科基础综合,我称之为小408。
虽然803难度上比408低一些,但其实拿一个不错的分数很不容易。
暑假开始着手复习不算早了,毕竟四门课呢。
后期我买了一本王道408真题集,做套题的感觉就是...我复习了些啥???不过还好最后报了邮学的冲刺班,挽救了我一把,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早点跟个班,省时省力。
(陈述事实,不算广告,广告时间在后面~)辅导书呢用的就是王道4件套+王道408真题集。
建议跨考的同学再买本天勤。
总体上我是两科两科复习,先复习侧重理解的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再复习侧重记忆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这个看个人情况吧,我一个考408的同学他是先复习自己擅长的再啃其他的)然后翻来覆去再重复再复习...记住要点:反复多次与全面。
要想考到130+,最少复习五六遍,我一个学姐是去年跨考上岸的,王道啃了10遍。
以下是我复习专业课的时间规划:暑假前--9月:课本+王道同时并进,看完一章做一章王道习题。
注意边边角角都不要落下,整理好笔记,错题做上标记,最好也整理下来。
每周定期拿出一定的时间比如周六用来回顾一周所学,每月定期回顾一个月所学(不然真的后期会忘的,我是吃过亏的)。
1、选学校我定学校比较晚,当时一方面是因为纠结,实在不知道选哪个学校,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想根据自己复习的程度来定学校,实践说明还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空间比较好,怀着那种看自己进度选学校的态度会越来越学的没劲而且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很容易放空,身边的人都选好了学校,买了资料,你会越来越着急,所以,个人建议,提前订好学校,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搜集好资料,好好复习,一定没问题的。
考研要成功,一定要保证英语、政治过线,数学和专业课取得高分2、数学三数学前期大概是六月前吧,主要就是过了遍课本,然后做了部分课后习题,因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只选了部分来做。
这段时间的复习其实没感觉有多大的提高,就只是把之前学过的课本熟悉了一下。
我的进度其实算比较慢的,很多人五月中旬就已经结束中断了,考完回家待了一个星期,加上路上的时间,一共十天吧,建议不要超过这个时间,暑假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会有很大的提高,最好在学校复习吧,毕竟在学校的氛围比较好。
暑期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在看数学,当时做了个计划表,每天看多少页,一定要有任务量才行,便于控制,检查自己的进度。
暑期数学全书看了不到两遍,期间每晚还会做一部分660的选择题,个人感觉660 的选择题还是很好的,有必要好好做做,弄清楚知识点,开学以后,把第二遍复习全书看完之后,就开始总结,我主要是写了知识点,进行梳理,还有把一些错题也总结了一下,总结当然会耗掉不少时间,但是我自己觉得还是很有效果的,有的人也建议可以只总结知识点,采用哪种方式,看你自己的情况。
在总结的过程中,晚上回了宿舍会看张宇的视频,我觉的张宇老师讲的很好,因为自己复习了两遍全书,还在总结,所以,脑袋里有大概的框架以及不懂的地方,听得时候既是又一次的巩固,也能解决之前不会的,不懂的地方。
后来时间不太够,就挑一些自己学的不好的章节听听了,还有就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拿出去看看视频,缓冲一下。
总结完之后,视频也看了不少,就真的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提高了。
经验分享|手绘零基础,照样可以一战高分上北邮经验分享|手绘零基础,照样可以一战高分上北邮—姜同学写在前面的话:这里是BB,作为一名刚刚上岸的三跨考生,我将分享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助跨考的学弟学妹们少走一些弯路。
跨考必须注意:方向&方法跨考生在开始复习之前,一定要对自己可能感兴趣的各个方向进行全面的了解,最后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考研的复习工作,这一步必不可少,千万不要觉得它浪费时间,因为到了复习后期,它会帮你坚定信念,临危不乱。
相比于非跨考同学,跨考生对所报专业的范围难免会有些模糊,所以我们确定了方向之后,就要动用我们聪明的小脑瓜,去搜集任何与考试相关的资料资讯,可以通过直系学长学姐,辅导机构和老师进行询问,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获取知识的途径哦。
有了足够的知识库,才能更高效的分配复试时间!复习规划:积累/时间计划我是从三四月份开始准备的,这段期间都是做的些简单的积累,比如背单词,熟读理论书(2遍),做一些帮助记忆的笔记这些。
①暑假前需要前期积累的主要是理论和英语。
争取在暑假前每本书看个两遍,对框架有清晰的了解。
尤其是史论(《世界现代设计史》)看得越多就越熟悉。
英语需要积累的最主要是单词,就背吧,多背,至于方法网上有很多啦,供你花式背诵不重样哦。
可以适当做一些阅读题来帮助提高感觉,比如张剑黄皮书(我做完了,没有时间也可以不做)。
然后可以看一些英语原文外刊,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看看原文小说(时间充足的情况)。
②大体时间规划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规划。
由于每个人作息和习惯都不同,这个没有什么固定参考的,只要在制定规划的时候把每个科目都考虑进去,定量的同时也要合理的安排时间。
比如我自己:7:00-8:00 AM 起床、早饭8:00-11:30 AM 学习11:30-13:30 AM 吃饭、放松休息13:30-17:30 PM 学习时间17:30-19:00 PM 吃饭、放松休息19:00-22:00 学习时间学习的时候尽量不要看手机,这里我用了focus timer的软件记录每天所学科目的时常,扣上手机自动计时。
胡侃信通院考研经验与教训本科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大四这一年,我经历了一次完整的考研,为了给自己的考研生活留下一点最后的回忆,写下这个经验+教训贴,也算是给学弟学妹留点有用的资料吧。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信通院土著,通信工程专业,报考信通院学术硕士。
2011年各科初始分数如下:英语56,政治72,数学128,803专业课140。
今年分数整体偏高,我这390+的分数只属于中等偏上,最后成功被一志愿导师录取,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结果。
在我的考研过程中,有一些很非主流的做法和经验,这里就想到哪里写哪里,仅供大家参考。
当然,在总结考研生涯时,也发现了不少教训,这里也写出来做个反面教材。
我一向认为前人的考研方法不一定适合于我,同样,我的方法也不一定适用于大家。
因此,考研的同学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最适合你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而这最适合的方法需要你自己去摸索。
本文字数较多,大家看小标题挑感兴趣的看看即可。
————————————————我是分割线—————————————————————————————————————————————总体过程:我是2010年7月3日开始考研复习的,正好是大三下期末考试全部结束后的第一天,之前对于考研的准备是上了新东方的考研强化班。
开始复习时,由于世界杯还没有结束,我每天只是白天凭着心情去背背单词(事后证明这一阶段的背单词过程完全没有用处),晚上看球不误,期间还要完成本科的课程设计。
这样一直到了7月下旬,我才买了一本李永乐的全书,然后带上北邮的高数书回到家中开始数学的复习。
在家复习效率自然低下,貌似李永乐一个月也就看完了三四章的样子,英语单词更是背了忘忘了背,这样算来,8月下旬之后回到学校,我才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考研复习中。
回校后数学英语依然是重点,并在九月底的时候开始了专业课和政治的复习。
由于非常讨厌教二五楼压抑的气氛,我在整个备考的过程中都选择了游击战术。
说到这个打游击,大家褒贬不一,这个就只看个人喜好了。
考研经验:计算机考研经验分享,先自我介绍一下吧,11 年考研,复习了 4 个月,数学跨专业到计算机,360+,上了北京的一所985,计算机排名也是相当靠前。
去年的时候,郁闷或者复习到烦躁了就看看论坛上的经历贴,心情也就静下来了,所以今年也在这个时候回报一下论坛吧。
考研心态:如果说考研有一个充分条件,那就是扔开电脑,静下心来,坚持到最后。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研最关键的阶段。
除了真正基础特好的,其他每个人心态都会发生变化。
不是被英语阅读的分数郁闷,就是被李永乐的大红本鄙视。
从我个人及周围人的经历看来,这个时候坚持下来,不乱自己阵脚,复习仍有章法的,基本最后都顺利上了研(有的被调剂专业),不论本科成绩如何。
考研数学篇:练习和总结;注意难度阶梯选择。
中途放弃考研的人里,一大半是因为数学。
我本科虽是数学专业,但基础也极差。
去年这个时候,积分都不会算。
教材选择我就不说了,基本是李永乐和陈文灯。
我用的是李永乐一套(全书,400 题,真题,660,还有本冲刺的,其实是梳理知识的),所以就说说这套书怎么用吧。
从题的难度上说,全书练习《冲刺=真题《全书例题《400 题。
660 题的话,知识点覆盖全,但难度跨度挺大,不好说。
全书的课后练习题很重要!好多人不重视这个,先去跟例题较劲,一直被打击,其实从习题开始做,效果很好;基础打好真的很重要。
第二就是做套题一定要定时间,最好放在考试同样的时间。
我的所有真题都是在上午定 2 个半小时做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基本最后一个月真题的分就是你考研的分。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考试前容易失眠,就为这个,我专门试了几次头一天失眠,第二天去做数学卷子,结果也在 120 分左右;到最后考前我真失眠了,不过由于有所准备,所以心里不虚。
虽然数学没太好(去年数一简单,我 120+算低的),但也没影响心情。
第三,用好400 题。
400 很难,需要打好基础后再做,基本花一天做,之后会花几天消化。
有人说,对于太难的题不必过于认真,但我的实际情况是,啃了几套 400 题后,做真题感觉真的会好很多。
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学习方法分享现在敲下这些字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神奇。
这几天经历了最漫长的等待和最大的惊喜,也为我这一年的考研画了一个完美的逗号(因为还没复试嘛)。
在查成绩的前两天看到一条微博,感觉太喜欢这段话。
分享给大家。
“考研这个东西,只要你动了念头,除非你考上了,否则一辈子都不可能真正放下。
每每想起,你为它努力过,付出过,你会在一个不知名的闲来无事的下午回想起来并沉默良久,为之动容,甚至会在某个失眠的夜里泪流满面。
因为,考研这两个字就承载了太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叫梦想。
人一旦有了梦想,就再也不能满足于在地上爬!”不管你现在是否已经下定了决心考研,不管你准备考哪个学校,我都希望你能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去为自己战斗一次。
个人情况:我本科是福建省的一所普通一本院校,本科专业是日语,属于三跨考生。
因为本科专业的原因,所以在选择外语语种的时候选了日语。
❤为什么考研?因为我以后想在京津冀地区发展,但是我的本科院校在北方知名度不高。
而且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仅仅是本科毕业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
再加上我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不算特别好,所以想通过考研提升自己。
相信这一点和大家应该也差不多。
❤为什么跨专业考传播学?其实大学报专业的时候稀里糊涂的就被日语系录取了。
其实在这之前我完全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什么基础,真正学了才发现,只凭语言就业其实很难,需要再掌握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
如果当翻译,自己的水平又不够。
所以就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
第二就是在大学的时候逐渐发现自己其实对新媒体很感兴趣,也在校团委的新媒体中心工作了两年,逐渐发现我可能在这方面更有兴趣和天赋。
于是决定跨考新闻传播类。
❤为什么考北邮的传播学?中国媒体最集中的地方是北上广,尤其是北京。
对于新传类专业来讲,区位因素比这个学校的名气、学术能力都重要。
再加上离家近,所以在一开始决定考研时就准备考北京的学校。
当时划了几个学校。
中传、人大、北邮、北交、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