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信号与系统》考研大纲_北邮考研论坛
- 格式:pdf
- 大小:71.38 KB
- 文档页数:2
《信号与系统》考研复习大纲一.考试要求1. 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与系统的描述方法 ,基本信号的特性,系统的一般性质,系统的互联。
2. 掌握信号分解的基本思想及方法,通过对连续时间信号的付里叶变换能分析信号的频率特性;通过拉普拉斯变换能求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全响应;通过Z 变换能求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全响应。
3. 掌握系统函数零极点的获取方法,能根据极点分布情况判断该系统是否稳定。
4. 通过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1.考试方式:硕士研究生入学信号与系统考试为笔试,总分75,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参考书:沈元隆,周井泉编.信号与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73.试题分数分配:一. 时域分析(连续、离散) 20分二. 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 25分三.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15分四. 离散系统的z 域分析 15分三、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1) 正确理解因果信号、因果系统的概念;(2) 熟练掌握系统的模拟方法。
(3) 正确理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含义。
第2 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在时域进行分解的方法及其描述;(2)理解卷积概念的含义;熟练掌握卷积的性质及计算方法;(3)正确理解单位冲激函数()(t δ)、单位阶跃函数()(t ε)的概念,熟练掌握单位冲激函数的性质;(4)会用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描述LTI 系统;(5)掌握时域法求解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第3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1) 正确理解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的含义,掌握其表示方法;(2) 熟练掌握周期信号分解为傅立叶级数的方法;(3)熟练掌握傅立叶变换的主要性质;(4)熟练掌握非周期信号及周期信号频谱的求取方法,会画频谱图;(5)正确理解理想滤波器的概念,知道理想滤波器的幅频、相频特性;(6)掌握当对f(t)时域信号抽样时,信号频谱的变化规律。
《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信号系统考研复习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与系统的描述方法,基本信号的特性,系统的一般性质,系统的互联;掌握信号分解的基本思想及方法,通过对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能分析信号的频率特性;通过拉普拉斯变换能求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全响应;通过变换能求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全响应;掌握系统函数零极点的获取方法,能根据系统函数极点分布情况判断该系统是否稳定。
通过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考试,总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沈元隆,周井泉编.信号与系统[].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四、试卷类型:五、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信号的概念和分类,系统的概念,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熟悉: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
第二部分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掌握:冲激函数及其性质,冲激响应的概念;连续时间信号在时域进行分解的方法及其描述;卷积的图解和卷积积分限的确定;卷积积分的运算性质和含有冲击函数的卷积。
熟悉:系统冲激响应的求解方法;系统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图解法卷积的五个计算过程;微分方程用模拟图表示,模拟图用微分方程表示的基本方法。
第三部分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掌握:傅里叶级数的物理意义及存在的条件;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及频谱求取法;傅立叶变换的主要性质。
熟悉:傅里叶级数的复振幅的求取方法及用恢复()计算方法;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和反变换的计算方法;用傅里叶变换求线性时不变系统零状态响应的计算方法;系统无失真传输的条件;抽样定理;滤波器的作用。
第四部分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掌握:单边拉普拉斯变换定义及其主要性质,部分分式法求拉普拉斯反变换,复频域等效电路及响应的复频域求解方法。
熟悉:傅立叶变换与拉氏变换的关系;用拉氏变换法求解二阶电路的全响应;系统函数极点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硕士复试内容
专业代码、名称
笔试时间
(分钟)专业课笔试内容
专业课笔试相关
参考书目
备注
081000信息与
通信工程60
1.《数字电路与
逻辑设计》;2.《C
语言程序设计》;3.
《计算机网络》;4.
《概率论与数理统
计》;(一份试卷四门
考题,考生选三门作
答)
1.《数字电路与
逻辑设计》(第2版),
刘培植等编著,2013
年出版,北京邮电大
学出版社;2.《C语
言程序设计》(第3
版),谭浩强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3.
《计算机网络》(第
五版),谢希仁编著,
2008年出版,电子工
业出版社;4.《概率
论与数理统计》(第
4版),盛聚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085208电子与
通信工程60
1.《数字电路与
逻辑设计》;2.《C
语言程序设计》;3.
《计算机网络》;4.
《概率论与数理统
计》;(一份试卷四门
考题,考生选三门作
答)
1.《数字电路与
逻辑设计》(第2版),
刘培植等编著,2013
年出版,北京邮电大
学出版社;2.《C语
言程序设计》(第3
版),谭浩强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3.
《计算机网络》(第
五版),谢希仁编著,
2008年出版,电子工
业出版社;4.《概率
论与数理统计》(第
4版),盛聚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学校始终肩负“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
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光电信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8个教学单位,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可信网络通信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
目前,学科专业已经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涉及22个一级学科。
学校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电子与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
专业介绍电子与通信工程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电子技术是利用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础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仪器仪表及计算机设计和制造等工程技术问题;信息技术研究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等理论与技术。
注:本文章转载英特网,为方便大家下载故上传之,请大家用完即删,谢谢《通信原理》考试知识点第1章绪论掌握内容:通信系统的基本问题与主要性能指标;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信息量、平均信息量、信息速率。
熟悉内容: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方式。
了解内容:通信的概念与发展;1.1---1.3 基本概念1、信号:消息的电的表示形式。
在电通信系统中,电信号是消息传递的物质载体。
2、消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
如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
3、信息:消息的内涵,即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
4、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有无的组合形式,是负载数字信息的信号。
5、模拟信号是指信号无论在时间上或是在幅度上都是连续的。
6、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
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
7、模拟通信是指利用正弦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的变化,或者利用脉冲的幅度、宽度或位置变化来模拟原始信号,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8、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9、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10、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1、模拟通信系统是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
模拟信号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一般不宜直接传输,需要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并可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
完成这种变换和反变换作用的通常是调制器和解调器。
12、数字通信系统是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其中主要有信源编码/译码、信道编码/译码、数字调制/解调、数字复接、同步以及加密等。
13、数字信道模型14、通信系统的分类1 、按通信业务分类分为话务通信和非话务通信。
2、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调制)传输。
3、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北邮通信原理Ⅰ考试大纲详细总结本考试要求的含义是:如果熟练掌握了这些内容,则应该有能力做考试中遇到的所有题目。
不表示一定考什么或者不考什么。
I. 第二章、第三章第4~7章所用到的部分必须熟练掌握II. 第四章1. 模拟调制具体包括AM、DSB-SC、SSB、VSB、FM、PM,要求:原理、信号表达式、傅氏频谱、功率谱密度、带宽、发送框图、接收框图、抗噪声性能(主要指推导过程)AM还要求:调幅系数、调制效率FM还要求:调频指数、最大频偏、鉴频输出噪声功率谱的抛物线特征PM只要求:信号表达式,和FM的关系FM发送框图只要求:VCO方式(图4.3.3)以及间接调频方式(图4.3.5)FM接收框图只要求:普通鉴频器(图4.3.6)VSB不要求:信号表达式、抗噪声性能2. 其它6.5节只要求:频分复用的原理6.6节要求:超外差接收的框图、混频器的频率关系6.7节要求:热噪声的特点(指白和高斯这两点),等效噪声带宽、噪声系数F、等效噪声温度Te的概念、衰减器的噪声系数、级联系统的噪声系数、可获噪声功率的计算式III. 第五章1.熟练掌握比特率、波特率的含义及单位、二进制与多进制的速率关系、误比特率和误符号率的含义、频带利用率的含义以及两种单位。
2.对于矩形脉冲的数字基带信号,包括单/双极性、归零/不归零、二电平/多电平、绝对码/相对码,要求:波形、功率谱、主瓣带宽。
3. 熟练掌握差分编码的编码规则。
3.一般PAM信号:信号表达式、功率谱密度的推导方法、功率谱密度的特点(连续谱、离散谱),影响功率谱密度的因素(序列相关性、脉冲的频谱形状)记住序列独立等概0均值时的结果。
4. 线路码型:(1)线路码型所针对的问题。
(2)AMI、HDB3、CMI、Manchester、延迟调制码的编码、译码规则,波形、功率谱密度特征、主瓣带宽。
5. 无ISI条件下,NRZ或者RZ信号的误码率能够画系统框图,包括两种接收街头方案:(1)波形近似不失真的低通方案、(2)最佳接收方案(包括匹配滤波器和积分清零)误码率的详细推导过程,最佳门限的推导方法、噪声分量的方差(判决量条件方差)的求解法。
801通信原理一、考试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通信理论的根本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根本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预备知识希尔伯特变换、解析信号、频带信号与带通系统、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分析、窄带平稳高斯过程。
2.模拟调制DSB-SC、AM、SSB、VSB、FM的根本原理、频谱分析、抗噪声性能分析。
3.数字基带传输数字基带信号,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匹配滤波器,误码率分析;码间干扰的概念,奈奎斯特准那么,升余弦滚降,最正确基带系统,眼图;均衡的根本概念,线路码型的作用和编码规那么,局部响应系统,符号同步的根本概念。
4.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信号空间及最正确接收理论,各类数字调制〔包括OOK、2FSK、PSK、2DPSK,QPSK、OQPSK、MASK、MPSK、MQAM〕的根本原理、频谱分析、误码性能分析,载波同步的根本概念。
5.信源及信源编码信息熵、互信息;哈夫曼编码;量化〔量化信噪比、均匀量化〕,A率13折线编码、TDM。
6.信道及信道容量信道模型,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多径衰落方面的概念〔平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时延扩展、相干带宽、多普勒扩展、相干时间〕;信道容量〔二元无记忆对称信道、AWGN信道〕的分析计算;7.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根本概念,纠错检错、汉明距离线性分组码,循环码、CRC;卷积码的编码和Viterbi译码;8.扩频通信及多址通信沃尔什码及其性质;m序列的产生及其性质,m序列的自相关特性;扩频通信、扰码三、试卷结构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画图题等。
802 电子电路模拟局部一、考试要求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根本概念、根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根本分析方法,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了解PN结及其特性;掌握常用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及场效应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
2、掌握双极型晶体管组成的三种根本组态电路的特点和根本分析方法;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一个《信号与系统》考了147分的考研者的经历信号与系统我考了147,总分438!我考的成绩挺平均:政治83,英语,77,数学131,专业课信号与系统147分,总分438。
但我在这里不说别的,只说说我复习专业课的经验。
由于我工作很不顺心,所以才有了考研的想法,本来打算边工作边考。
后来在一次老同学的聚会上,原来的同学有几个关系好的鼓励我要好好复习。
所以我就下了决心辞去了工作考,因此复习时我特别认真和重视,下定决心要比别人付出双倍时间和金钱。
我在六月初买了专业课的课本和参考书,然后利用公司的上网条件搜集到了我要用得的资料(这个工作确实太花时间,我几乎用了整整三个月天天趴在网上搜集,对工作影响大了,老板批评了我几次,后来在老板炒我鱿鱼之前我先交了辞职书了)我在7月以前是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主要看了上海交大胡光锐和中科大徐守时的信号与系统,还有北理工的数字信号处理,然后决定先学信号与系统后学数字信号处理。
7月后就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了,甚至上班也偷偷看。
用一个月细读了清华大学郑均理信号与系统上下二册,并对照答案看过了大多数课后题(第一版的课后题包含了全部第二版的课后题,因此第一版的答案可以用)。
8月结合笔记细读了西安交大刘树堂翻译的奥本海姆的信号与系统,并对照答案做课后题(也是用第一版的答案,题号要自己找)。
这本书不愧为经典,后悔没早点看。
课后题基础题没做,提高题几乎全作了,有一些明显不像考试题得只看了看答案的思想。
用时一个月。
9月先把上交胡光锐的解题指导,和张小虹的学习指导与实践的例题看完了,用时15天。
然后开始做第一次作试卷,做了8份杂的+上交大7份+中科大的11份,受打击极大,不过还是硬着头皮挑会做得先做了,留下了不会的和所有的数字信号处理的题。
这个时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产生放弃的念头。
我的感谢我在母校上研的老同学们,是他们的鼓励让我坚定了一定要坚持到底的信念。
10月开始辞职在家全力复习,从10月1号开始做西安交大的15份卷子,感觉能做的题目占到了一半。
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信号与系统》考研大纲一.基本要求
掌握典型确定性连续和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和运算方法。
掌握连续和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方法,系统响应的划分,系统的单位冲激(样值)响应的定义和求解,利用卷积(卷积和)求系统零状态响应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理解信号正交分解,掌握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点、傅里叶变换及其主要性质,了解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熟悉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掌握信号的拉氏变换、性质及应用。
掌握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的概念和由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分析系统的特性。
掌握z变换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掌握利用z变换求解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的方法、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的概念和由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分析系统的特性。
掌握信号流图的概念、系统的状态方程的建立方法,了解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方法。
二.考试内容
绪论
信号与系统的概念,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信号
信号的运算,奇异信号,信号的分解
系统的模型及其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分析方法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求解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连续卷积的定义、物理意义、计算和性质
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典型周期信号的频谱结构,频带宽度
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时域抽样定理
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拉氏变换的定义,收敛域,拉氏逆变换
拉氏变换的性质
复频域分析法
系统函数H(s),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对系统的时域特性、因果性、稳定性和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
连续时间系统的傅里叶分析,傅里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
利用系统函数求响应,滤波的概念和物理意义,无失真传输,理想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调制与解调,希尔伯特变换的定义,利用希尔伯特变换研究系统函数的约束特性,从抽样信号恢复连续时间信号,频分复用与时分复用
信号的矢量空间分析
信号正交分解
任意信号在完备正交函数系中的表示法
帕塞瓦尔定理,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能量谱与功率谱
相关函数,相关定理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系统框图与差分方程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求解
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
离散卷积的定义、物理意义、计算和性质
、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z变换定义、收敛域,z逆变换,z变换的性质
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H(z)的定义,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对系统的时域特性、因果特性、稳定性以及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
、系统的结构图
信号流图和梅森增益公式,系统结构的直接型、串联型和并联型表示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三.试卷结构
总分:150分
题型:填空、判断、选择、画图、计算、证明等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