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生物加工
- 格式:docx
- 大小:19.70 KB
- 文档页数:2
经济海藻有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鹿角菜等,加工成干制品出售的主要有海带和紫菜两种,其加工方法如下:(1)海带。
海带,又名昆布、江白菜,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每百克淡干海带含蛋白质8.2克,脂肪0.1克,醣57克,粗纤维9.8克,无机盐12.9克,此外还含有甘露醇、尼克酸等。
海带是迄今发现含碘量最高的食品,因而是医治和防止甲状腺肿大最理想的疗效食品。
海带中的岩藻多糖对降低人体中胆固醇,防治血管硬化等疾病也有较好的药物作用。
山东省年产海带10多万吨,约占全国一半上下,居沿海省、市之首。
海带干制品有盐干和淡干两种。
①盐干海带。
将鲜海带从养殖筏上连同苗绳一块割下,在海中洗刷干净,卸船时在海滩注意不要拖带上泥沙杂质,选干净地按一层海带一层盐码垛,总用盐量为5%,堆放4~5天,倒垛一次,使其腌渍均匀,约10天左右。
拆垛日晒,晒至八成干时,入库去绳,甩沙去杂,再出风晒干,按标准分级打捆。
②淡干海带。
淡干海带分内销和出口两种。
a.内销淡干海带。
收割时与苗绳一起卸下,在海中洗净。
卸船上岸时不要拖带上泥沙杂质,选干净场地摊晒。
晒至半于翻动一次,至八成干入库整形、堆垛缓潮。
7天后去根、甩头去杂,再晒干后分级打捆。
b.出口淡干海带。
收割时在海中洗净,卸船上岸时严禁拖带泥沙杂质,选干净碎石或水泥场地摊晒或在海边搭架挂晒。
晒成八成干入库整形、堆垛缓潮。
7天,根据出口标准加工包装。
出口淡干海带标准:品质条件:藻体不老化,孢子不扩散,不泛油,具有成熟藻的厚度、自然光泽和气味,无泥腥味;平直部分为深褐色(包括接近于深褐色叶体厚度的褐色海带),其余叶为褐色,剪净根茎及褐色、褐绿和黄、白、绿、红色的边稍,剪边要整齐;藻体干燥、平直,水分不超过18%,可有轻度泛白,无霉变、泥沙、杂质、虫蛀和附着的虫壳。
规格:以藻体长度分为两种。
代号"F",藻体长70~90厘米;代号"FF",藻体长110(其中平直部分不少于70厘米),藻体最宽部不小于10厘米,藻体剪断宽度不小于5厘米。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技术是海洋开发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主要介绍海洋生物资源中蛋白质、脂质(甘油三酯、磷脂)、多糖等主要营养成分及甘露醇、碘、虾青素、核酸等结构功效明确的活性成分精深加工与高效利用的技术基础,以及主要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控制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主要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的技术关键及新产品开发的原则、思路和方法,并了解世界海洋生物精深加工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设计思路以大宗海洋生物资源(主要以大型海洋动植物为主)中主要营养与功效成分的高效利用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
重点介绍实现大型海洋动动植物中蛋白质、脂质、多糖及结构功效明确的海洋生物活性成分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并对以海洋生物资源加工海洋食品(包括功能食品)、生物材料、生物制品、生物肥料及生物质能源的工艺进行阐述,为学生将来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讨论与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自主完成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研究论文相结合,提高课- 3 -堂教学效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创新的能力。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化工原理、海洋生物资源原料学、水产资源利用化学、生化工程。
本课程与这四门课程密切相关,构成了海洋开发技术专业系列课程群,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技术是前面四门课程的总结和应用。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是海洋开发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掌握海洋生物资源中蛋白质、多糖、脂质等主要营养及其他活性成分精深加工与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
(2)具有综合利用化工原理、海洋生物资源原料学、水产资源利用化学、生化工程等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
(3)了解国内外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利用主要大宗海洋生物资源创制新型精深加工产品的原则、思路和方法。
三、学习要求1.按时认真上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海产品加工海产品加工是指将海洋中捕捞或养殖的海产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更适合人们的口味和需求。
海产品加工是一个多样化的行业,包括水产品、贝类、海藻等的加工。
海产品加工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资源,同时也创造了就业机会。
一、海产品加工的重要性1. 提供丰富的食品资源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资源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海产品。
海产品加工使这些资源能够更好地被利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资源。
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中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增加经济收入和出口额海产品加工产业不仅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地方经济收入。
海产品加工品还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出口,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提升国际竞争力。
3. 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海产品加工可以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优化捕捞结构,保护渔业资源,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工,可以有效延长海产品的保鲜期,减少浪费,同时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
二、常见的海产品加工方式1. 鱼类加工鱼类加工是海产品加工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它包括鱼的清洗、去鳞、去鳃、去腮、切割、腌制、蒸煮、烧烤、干燥等过程。
通过这些加工方式,可以使鱼类更便于食用和储存,提高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2. 贝类加工贝类加工主要包括贝壳的清洗、开壳、去沙、去腥等工艺。
贝类加工的目的是去除贝类表面的杂质和异味,提高其食用价值。
常见的贝类加工产品有鲍鱼干、扇贝肉、海螺片等。
3. 海藻加工海藻是一种富含营养的海洋植物,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制成各种产品。
海藻加工主要包括清洗、浸泡、煮沸、晒干等过程。
常见的海藻加工产品有紫菜、海带、裙带菜等。
4. 其他海产品加工除了鱼类、贝类和海藻,还有很多其他海产品可以进行加工处理。
比如海参、海胆、海虾、海蟹等。
这些海产品加工方式有烹煮、烧烤、烘干等,不同的海产品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
三、海产品加工的技术和设备1. 渔船和渔网对于从海洋中捕捞海产品的加工,渔船和渔网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海藻提炼生物油的原理
海藻提炼生物油的原理是利用海藻中的油脂成分,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分离等方式将其提取出来,形成生物油。
海藻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的藻胶和藻酸,同时富含脂肪酸和磷脂等有机化合物。
不同种类的海藻油含量不同,通常可以达到10%~70%不等。
提取海藻生物油的方法有多种,如化学溶解、物理压榨、胶体电泳等。
其中,物理压榨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高压力将海藻中的油脂挤压出来。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提取率相对较低,并且容易导致过度提取,破坏海藻细胞结构,影响后续的品质和产量。
化学反应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藻类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油脂,然后通过物理分离的方式将油提取出来。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复杂,但可以提高产率和提取率。
相比较而言,化学法提炼生物油能够保证提取率高,并且由于采用化学反应的方式,可以针对具体的海藻品种进行调整,优化提取流程,在提高原料利用率的同时,还能保证生产出的生物油质量高、稳定性好,适合广泛的应用领域。
总之,海藻提炼生物油的原理是通过物理压榨或化学反应等方式将海藻中的油脂
提取出来,形成生物油。
这种生物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新能源领域、化工领域、医药领域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概况项目单位名称:XXXX县XXXX有限公司法人代表:XXXX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构成:2个股东分别是XXXX50%、苏月春50%发展历程:XXXX县XXXX有限公司创办于XX年,在XXXX 县丰盛水产品加工厂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以生产海洋藻类食品为主,集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企业。
公司拥有标准化的生产车间,先进的生产设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公司初期是专门加工紫菜、海带的加工厂,现已发展形成了电烤圆饼紫菜、方型紫菜、即食紫菜汤料、海带结、海带丝、海苔系列产品等。
XX年更名为XXXX 县XXXX有限公司,落户于XXXX县东关工业桃园七号区,占地面积1.33km2,现有员工200人,其中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有32人。
XX年产值6300万元,总资产2476.44万元,固定资产1519.65万元,银行信用等级为AA级。
公司拥有400km2无公害养殖生产基地。
公司产品销售遍及XXXX、XX、XX、XX、XX、XX、XX等国内20多个省市区各大市场,并且在XX、XX等地还设有经营部。
主营业务:海藻产品加工、种植。
主导产品类型: 电烤圆饼紫菜、方型紫菜、即食紫菜汤料、海1带结、海带丝、海苔系列产品等。
人员结构:企业现有员工20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2人,本科学历11人,大专学历21人,占员工数的16%,平均年龄33岁,主要管理人员12人,技术开发人员21人,生产人员128人,销售人员39人。
主要业绩、荣誉:企业生产的产品被评为XXXX省著名商标;通过了QS食品安全生产许可、ISO2XX:XX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被中绿华夏有机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XX 年被确定为农业产业化XXXX市龙头企业。
1.1.2财务状况XXXX县XXXX有限公司近年来生产的产品市场竞争强,供不应求,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且成长较快,连续多年盈利。
XX年度,公司资产总额1648.93万元、固定资产1203.09万元、固定资产净值511.96万元、净资产1405.39万元、实收资本500万元、所有者权益1405.39万元、负责合计243.54万元、销售收入2285.72万元、净利润152.17万元、销售利润率6.66%、净资产利润率10.83%、负债率14.77%,纳税88.37万元。
海藻肥的常见生产方法
1.发酵法:将海藻加水浸泡并发酵,添加一定数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发酵剂,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干燥制成。
2.烘干法:将采集好的海藻用清水洗净,然后把海藻晒干或烘干,再
将其粉碎成颗粒状,作为肥料使用。
3.酸解法:将海藻进行酸处理,利用酸性溶液中的酸性成分将海藻中
的有机物质分解成可被植物利用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肥料。
4.煮沸法:将海藻加水煮沸,煮出藻酸和多种有机物质,再通过滤网、沉淀或离心等方法,将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提取出来制成肥料。
5.水溶法:将海藻加水浸泡,然后用过滤和离心方法将浸出液中的有
机肥料和微量元素去除悬浮物质,最终得到纯净的海藻肥液。
海藻纤维加工生产工艺海藻纤维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种天然纤维,其具有环保、生物降解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等领域。
海藻纤维加工生产工艺是将海藻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将其提取出纤维,并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使其具有可用性和商业价值。
以下将介绍海藻纤维加工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是海藻采摘和处理。
海藻采摘一般在潮退时进行,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
采摘后的海藻需要进行清洗和分选,去除杂质和不完整的海藻,保证后续加工的质量。
第二步是海藻的浸泡和溶解。
清洗后的海藻需要放入大型容器中进行浸泡,一般使用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
浸泡时间一般为几小时到一天,使海藻纤维与溶液充分接触,溶解其中的化学成分。
第三步是海藻纤维的提取和洗涤。
浸泡后,海藻的纤维会与溶液分离。
这时需要进行机械操作,如搅拌和过滤,将纤维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分离后,需要进行多次清洗和漂白,去除残留的溶液和杂质,使海藻纤维更加纯净。
第四步是湿法加工。
处理后的海藻纤维会呈现为湿态,需要通过湿法加工进行后续处理。
这一步主要包括纤维的脱水、干燥和压榨等步骤。
通过脱水和干燥,将纤维中的水分去除,使其达到可用性的状态。
同时,通过压榨,可以使纤维更加整齐和紧密。
第五步是纤维的加工处理。
处理后的海藻纤维可以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如纺纱、织造、印染等。
这一步主要根据所需的最终产品进行相应的加工操作,以满足市场需求。
第六步是成品的检验和质量控制。
加工完成后,需要对成品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包括纤维强度、纤维长度、纤维细度等指标的检测和评估,以及对纺织品的外观和性能进行测试。
综上所述,海藻纤维加工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海藻采摘和处理、海藻的浸泡和溶解、海藻纤维的提取和洗涤、湿法加工、纤维的加工处理以及成品的检验和质量控制等步骤。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艺处理,海藻纤维可以转化为可用于纺织、造纸等领域的产品,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海藻精的提取方法
一、海藻精的定义和功效
海藻精是从海藻中提取出的一种天然植物精华,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改善肌肤代谢、促进胶原蛋白生成、降低血脂等。
由于其天然、有效、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导致海藻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海藻精提取的工艺流程和常见方法
(一)工艺流程
1.采集和清洗海藻。
2.破碎和浸提。
3.蛋白质分离和浓缩。
4.去除杂质和水分。
5.冷冻干燥和包装。
(二)常见方法
1.水提法:利用水溶性海藻多糖和海藻胆碱等成分在水溶液中的特性进行提取。
2.酸碱法:利用酸碱调节海藻中多肽、多糖等溶解度的变化,进行分离和提取。
3.微生物法:利用海洋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物提取海藻精。
4.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的物理效应,促进藻类细胞破裂和物质释放,提取海藻精。
三、海藻精提取的注意事项
1.选用优质的海藻原料。
2.控制提取过程中的温度和PH值,避免对海藻精活性的损害。
3.注意对残留溶剂、重金属等物质的检测和去除。
4.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尽量使用无毒、环保的提取剂。
5.保持流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四、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对天然健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海藻精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未来,海藻精提取技术将会更加成熟,提取效率和纯度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同时,科研人员将不断发掘海藻中新的有效成分,推出更加多样化的海藻精产品。
我国食用海藻加工利用的现状及问题3姜 桥1,3 周德庆2 孟宪军1 宫春波3 姜文利3 刘永红41(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沈阳,110161) 2(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青岛,266071)3(莱阳农学院食品科学系,莱阳,265200) 4(莱阳市酿造厂,莱阳,265200)摘 要 海藻是我国的重要海洋资源,但在海藻食品的开发加工及利用上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文中针对目前我国海藻食品开发加工的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海藻,加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周德庆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3国家科技部重点公益项目资助(No.2002DIA30016) 收稿日期:2004-12-08,改回时间:2005-01-241 海藻的营养特点及加工的意义海藻是一类宝贵的海洋资源,对人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
综合对不同海藻及其产品的开发研究,发现海藻的应用价值不仅体现在食用价值,还在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药物、功能食品、动物饲料、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应用、食品添加剂、化工业、有机肥料、食品包装材料、微生物培养基、化妆品以及生物能源等诸多领域和范围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体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极高的经济价值。
加强海藻类的加工开发研究,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
我国是海藻资源和生产加工及利用的大国,海带产量名列世界首位,紫菜产量同日本韩国并列为世界三大紫菜养殖国。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海藻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其列为我国重点研发项目。
海藻的营养素构成及本身所含有的人体及生物必须的微量元素,是吸引人们对其进行大规模研究开发利用的基础。
据分析测定,海藻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多在10%~48%[3],高者(如螺旋藻)蛋白质含量可达60%以上;含无氮有机化合物30%~60%,主要为海藻胶、淀粉、甘露醇、纤维素等多糖;还含有种类繁多的矿质元素如钙、钾、钠、镁、铁、铜、碘、磷、锌、锰、硒、钴、锶等,其中碘的含量为014%~017%,是一类天然的人体补碘食品;同时海藻中还含有V A 、V C 、V E 、V B 1、V B 2、V B 6、V B 12、烟酸、胆碱、肌醇、叶酸等多种维生素,也含有多种色素和许多能促进生物生长的活性物质。
海藻加工企业广告语、宣传语
广告语,海藻加工企业广告语、宣传语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海藻加工、糖醇生产以及热电联产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以海藻和葡萄糖为主要原料,生产海洋化工、海洋药物、海洋食品和保健品、海洋饲料、海洋肥料、糖醇等纯天然、绿色、环保型高科技产品,主要产品有海藻酸盐、甘露醇、海藻酸丙二醇酯、山梨醇、海藻酸、碘、海藻肥、海藻饲料等。
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明月海藻集团加工企业广告语、宣传语:明月爱熙化妆品广告语、宣传语。
1、海洋升明月,爱熙美人间。
2、护肤新一代,爱熙源生态。
3、理想肌肤,爱熙呵护。
4、海的能量,美的“熙”望。
5、海洋“膜”力,爱熙演绎。
明月蓝海生物肥料广告语、宣传语:1、明月海藻肥,丰收显神威。
2、明月海藻肥,越用地越肥。
3、明月海藻肥,肥效全方位。
4、选择明月蓝海,成就丰收未来。
5、选好肥,用好料,明月蓝海更可靠。
明月海藻集团的前身是“黄海海洋化工厂”,是成为中国最早的海藻加工企业,肩负着国家科技进步、民族工业振兴的重任。
明月专注于海洋特色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产品覆盖化工、医药、肥料、饲料、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远销世界各地。
目前,明月集团下设十余个子公司和基地,是世界最大的海藻酸生产基地,领航世界海藻工业。
海藻生物炭制备工艺过程
海藻生物炭是一种以海藻为原料制备的生物质炭,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工艺过程进行制备:
1. 海藻采集:选择新鲜且无污染的海藻进行采集。
通常会选择海滩上堆积较多的海藻。
2. 清洗与处理:将采集到的海藻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盐分,并用清水浸泡,以去除余氯。
然后将海藻进行切碎或破碎,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3. 干燥与炭化:将处理后的海藻放入炭化设备中,进行干燥和炭化。
炭化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加热将海藻中的水份和有机物转化成固体炭。
炭化温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一般在300-700摄氏度之间。
4. 碎炭与筛选:将炭化后的材料进行碎炭和筛选,使其颗粒大小均匀。
5. 活化处理(可选):对生物炭进行一定的活化处理,以增强其吸附能力和孔隙结构,提高其质量。
6. 粉碎与包装:将处理好的生物炭进行粉碎,以得到所需的颗粒大小。
然后再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使用。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般的海藻生物炭制备工艺过程,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参数可能因制备目的和设备不同而有所差异。
制备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保和安全法律法规,并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海藻是“海水里的农作物”,我们更多地把它当做是一种菜类。
殊不知,海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海藻不仅可提供独特的海藻多糖,广泛用于海洋药物、功能食品、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应用、食品添加剂、有机肥料、食品包装材料、化妆品等领域,而且许多代谢产物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但由于海藻产业涉及的学科较多,海藻产业研发力量分散,针对海藻产业研究的专家团队较少,目前海藻生物行业缺少系统性研究。
近日,海藻加工企业青岛明月海藻集团(以下简称“明月”)对外宣布,投资1.5亿元的国内最大海藻生物科学研发中心一期正式开工建设,希冀这一大手笔投入会给行业带来些许惊喜。
海藻加工原料“吃不饱”
虽然我国是海藻养殖大国,海带产量名列世界首位,紫菜产量同日本和韩国并列为世界三大紫菜养殖国,但海藻自然资源及种类并非丰富。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加速,海藻自然资源急剧下降,因此,除了增加进口原料外,主要靠养殖来增加原料的不足。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段德麟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国内的海藻加工,从食品加工到精细化工加工,从技术含量上讲,都比十年二十年前提高了一大步。
“比如明月的褐藻胶加工,现在的技术也不是原来的工艺,有很多改善,所以水和电的能耗降低了很多,相对来说成本就降了不少,不管是用的进口原料还是国产原料,生产的褐藻胶等其他的精细化工产品,我认为从价格、质量上都有显著的改善。
”段德麟说。
不过,生物科研技术的提升并不能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海藻加工企业普遍面临“吃不饱”的难题。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逄少军对《中国科学报》介绍,海带的主要市场在国内,70%~80%是用来作为食品消费,小部分质量稍差的海带,作为褐藻酸钠的原材料提供给提取褐藻胶或甘露醇的藻胶工厂。
而作为食品的海带价格远远高于作为工业原料的海带价格,所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愿意生产食用海带,并且加工的方法技术都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原料不足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食用海带的加工数量在不断上升,另一个是现在栽培海带的藻胶含量在不断下降,这两个原因就使他们"吃不饱"。
”逄少军说。
国内原料不足,进口量就越来越大,价格不断提升,企业成本随之增加,这可以说是国内藻胶工厂的共同遭遇。
科技支撑力不从心“从研究层面讲,关注度不够,这是一个边边角角的行业,从南到北研究海藻的人非常有限。
”逄少军说。
明月海藻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可昌表示,目前从企业角度讲,从事海藻相关研发的专业人才较缺乏,行业发展需要更强的科技支撑。
在海洋生物领域,海藻生物行业是一个比较小的行业,和鱼、虾、贝等相比,海藻的综合产值相对比较小,规模不大,所以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也不足。
另外,“海藻生物产业的应用研究还不够发达,缺少相关的标准,与国际上有较大的差距,很多具有独特性能的海藻活性物质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应用,比如海藻酸钾、海藻酸钙、海藻酸铵、岩藻多糖硫酸酯等一些天然活性物质,至今没有国家标准,不能在食品等领域推广应用。
”李可昌说。
产学研联合隐忧
据悉,青岛明月海藻生物科学研究中心项目依托明月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与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所,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共同建设海洋功能性食品药品、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海洋生物高分子材料、海洋护肤品等联合实验室,打造以海藻生物为特色的国家级科研及孵化平台。
“我们建设海藻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就是想通过平台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吸引人才、项目、资金,形成资源积聚,建成海藻产业聚集区,形成合力,不断创新,促进海藻行业的
可持续发展。
”李可昌介绍说。
然而,“产、学、研结合是目前海藻生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企业也好,跟科研单位和大学的结合、沟通、联合也好,是不错,但还是缺乏一个非常有效的结合的方式,实现真正的结合,另外相关成果的转化还需要一个放大、修正的过程,需要时间磨合。
”段德麟说。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技术中心藻类及藻类生物技术责任研究员刘建国表示,明月属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做科技,又和生物行业有结合的话,肯定对我国褐藻行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企业有产业化的基础,科研院所的技术应与明月海藻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对接。
明月海藻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的成立会不会促进我国海藻生物行业特别是褐藻行业的发展?逄少军表示,无论明月集团出产什么样的终端产品,护肤品也好,药品也好,会不会促进褐藻行业发展都取决于产品附加值的高低。
“我认为如果产品附加值比较高的话,就能有效地带动相关海藻栽培发展,如果产品附加值比较低,换句话说,明月往市场出去的是原料型的海藻,它将不存在任何效果,因为作为食用海藻的价格要远远高于作为原料的海藻,老百姓没有人会替他去养原材料。
”逄少军说。
另外,段德麟指出,现在是市场经济,企业以赚钱为目的,当工艺突破以后自然而然就赚钱了,有些视野不是很远的企业家希望尽早能取得经济效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要获得企业自己的知识产权,还需要引进、消化、再创新。
对此,李可昌表示,明月将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承担国家项目,参与国家标准制订,争取更多国家资金支撑,吸引更多的专家团队参与海藻生物产业的研究,促进海藻生物产品的开发应用,真正实现海藻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