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 神主要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22.08 KB
- 文档页数:5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书上的笔记一、课题狼牙山五壮士二、作者沈重三、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陀峰顶,英勇跳崖的故事。
四、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五、结构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五部分:1. 接受任务(第 1 自然段):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2. 诱敌上山(第 2 自然段):六班战士利用险要地形,把敌人引上狼牙山。
3. 英勇杀敌(第 3-5 自然段):五位壮士英勇机智地与敌人进行战斗,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4. 顶峰歼敌(第 6-9 自然段):五位壮士在峰顶与敌人进行了最后的战斗,英勇跳崖。
5. 英勇跳崖(第 10-12 自然段):五位壮士在完成了掩护任务后,英勇跳崖,壮烈牺牲。
六、写作特点1. 这篇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2. 这篇课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对五壮士的群体描写,也有对五壮士的个体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七、词语解释1.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2. 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
3. 惊天动地: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4.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可以使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5. 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
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6. 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7.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八、问题思考1. 为什么称五位战士为“壮士”?因为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后,英勇跳崖,壮烈牺牲,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以被称为“壮士”。
2. 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里?五壮士的“壮”表现在他们的英勇行为和英雄气概上。
他们在面对敌人的围攻时,毫不畏惧,英勇杀敌,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宁死不屈,英勇跳崖,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国防精神的名词解释_含义_特点_主要内容国防精神的名词解释国防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支持国防的巩固与强大,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民族意识和心理素质。
国防精神的含义国防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类在长期的国防实践和斗争中产生的。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御敌图存,尚武卫国"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美德,这也是我国早期的国防精神。
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这一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并扎根于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渗透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政权和保卫政权的全过程。
国防精神是一种群体意识,汇总诸多情感、风气和心理等因素,它以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为标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其他内容均围绕这一主旨而存在。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国防精神的精髓。
这是因为它对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公民来说,具有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既可在军事上转化为强大的战斗力,又可在经济上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总之,国防精神是指适应国防建设和斗争需要而倡导和产生的,以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为标志的群体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国防精神的特点国防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除了具有一般的社会意识的反映性和相对独立性之外,还具有以下几种特性:1.广泛性国防精神来源于国防实践活动,而国防实践是全民性质的活动,并且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因此,作为长期国防实践的产物--国防精神,不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某种意识,而必然是群体的精神状态,其内容带有明显的广泛性。
2.长期性人类有史以来,有国就有防。
国防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又伴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最终伴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而国防精神与国防实践也是共存的,因此,国防精神必然带有持久性。
3.稳定性国防精神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虽然每个历史时期都各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但是也都有相对稳定的相同部分。
五礼名词解释
五礼,古代汉族礼仪总称。
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
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
主要内容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
(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
(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
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
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
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军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禬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古希腊神话故事主要内容
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涵盖了众多的故事和神祗。
以下是古希腊神话故事的一些主要内容:
1. 创世神话:古希腊神话中,世界最初是一片混沌,由妖神盖亚(大地之神)和乌拉诺斯(天空之神)所主宰。
随后,神祗克罗诺斯推翻了乌拉诺斯,成为天空的统治者。
而后来则是宙斯取代了克罗诺斯,成为古希腊的最高神。
2. 奥林匹斯神系:奥林匹斯神系是古希腊神话中最主要的神系。
它由宙斯、赫拉、波塞冬、阿波罗、雅典娜等诸多神祗构成,众神各自拥有不同的领域和职责。
神话中讲述了众神之间的争斗、联姻以及他们对人类世界的影响。
3. 特洛伊战争:古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讲述了希腊城邦联军对抗特洛伊城的战争。
这场战争是由于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偷走了希腊国王之妻海伦而引发的。
战争持续长达十年之久,最终以希腊联军的胜利,以及特洛伊城的毁灭而告终。
4. 俄狄浦斯王:这是古希腊神话中另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命运多舛的英雄俄狄浦斯。
他因为无意间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俄狄浦斯王悲剧成为了古希腊戏剧的重要题材。
5. 奥德修斯之旅:这个故事讲述了奥德修斯的冒险旅程。
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奥德修斯一直迷失在大海上,经历了许多危险的事件,包括与巨人、海怪和女神的斗争等。
最终,他成功回到了故乡,并夺回了自己的王位。
这些主要故事只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部分,整个神话体系涵盖范围广泛且多样,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世界的解释和对自然现象、人类行为、人生的探索与思考。
11《军神》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五年级下册语文《军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沃、匪、绷、衷、堪”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6个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能理清课文脉络,能概括出本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概括出本文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军神》预习单任务一 1.会认这些字:沃、匪、绷、衷、堪2.会写这些字并组词:庆()诊()沃()龄()匪()绷()审()剂()崭()衷()慈()施()吭()祥()荣()3.会认这些词语:诊所年龄熟练惊疑审视一针见血施行清醒颤抖一声不吭崭新由衷苍白慈祥肃然起敬荣幸4.会解释这些词语:一针见血一声不吭肃然起敬任务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任务三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激趣,导入课文。
1. 出示课题《军神》,由“神”引发思考,什么是“神”?(神仙,有超人的能力)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神”呢?(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的)文中的“军神”又是谁?(刘伯承)这是谁对他的称呼?(沃克医生)2.出示刘伯承资料。
3.过渡: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学习课文,看一看文章讲了关于“军神”刘伯承的什么事。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单任务一(1)出示会认字,请同学自由读,教师出示拼音,学生再读,检查预习情况。
(2)出示会写字,请同学自由读,并组词。
教师重点指导易错字的书写。
(“匪”字的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
)教师指导区分形近字“衷、忠”和“祥、详”。
(3)以词语游戏的方式检查学生自学词语情况,并检查词语的解释。
2.检查预习单任务二(1)播放朗读视频,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朗读的语气。
(2)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试着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检查预习单任务三(1)抓住顺序,理清脉络。
《军神》教学实录及评析作者:张卫其,周毅来源:《饮食科学》 2016年第11期一、课前谈话,聊“神”(师板书“神”)师:现代社会通常用来形容某些本领异常高超的人为“神”,如电影里常看到赌术高超的人被称为——“赌神”。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神?生:比如说军神。
师: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的题目,你挺会偷懒的。
(哄堂大笑)师:谁再说一个?生:神医。
师:神医,或者我们把这个医放到前面来,有医神,也有医圣,对吧?生:武神。
师:好像有一部电影里面有一个武神,周杰伦演的。
师:现在人们也把一个跳舞跳得特别好的演员称为舞神,你知道是谁吗?生:杨丽萍。
师:还有赛车的人。
生:车神。
师:知道车神是谁吗?那个车神叫舒马赫。
他拿过八次Fl方程式的大满贯。
好,聊了这么多,接下来咱们开始上课。
二、检查预习,梳理疑问1.把握大意,理清情节人物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它的题目中也有一个“神”,题目是《军神》。
(在“神”字前板书“军”)师:军神,课文咱们都已经预习了,课文也读过了,那谁能借助课题简要地说一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生思考)生:短文大概意思是一名病人来到沃克医生开设的诊所里,沃克医生问他得了什么病,他说自己被打伤了眼睛,需要做手术。
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所以只能直接做手术。
做手术时病人一直抓着床单,把床单都抓破了,手术后医生得知他叫刘伯承,十分敬佩他,尊称他为“军神”。
师:他在说的时候有一个突出优点,就是抓住了这篇文章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生:沃克。
(师板书)师:还有一个是——生:刘伯承。
(师板书)师:谁还能说得比他再简洁些呢?你们在预习的时候已经试着概括过了,借助一下你们的预习纸,能说得简洁些吗?生:沃克医生迎来了一个病人——刘伯承,刘伯承右眼被打伤了,需要进行手术,可是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毅然挺了过来。
沃克医生被刘伯承的所作所为震撼了,称刘伯承为“军神”。
师:你概括得很简洁,而且语言非常流畅。
2.梳理课前疑问师:这篇文章,我们在读的时候还是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是不是?生:是!师:我让大家提一个最想探讨的问题,但是我发现很多同学提了两个,甚至有些同学提了三个。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重庆沃克诊所病历”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利用语文作业本的“鱼骨图”梳理课文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抓住沃克医生的“神态”的句子,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愣住了,惊呆了),通过图表,体会“军神”形象并迁移《丰碑》。
一、导入1.板书“神”,你知道哪些“神”?小结: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神通广大2.板书“军”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军神呢?二、梳理1.带着你的问题读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2)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呢?等下我们一起完成这个鱼骨图。
2.解决生字词,完成“病历”3.完成鱼骨图梳理脉络(1)举例。
看第一列(初见病人、冷冷)方法:锁段——划句(沃克医生)——用词(2)自主完成其余部分,出示学习活动一(3)反馈(比较两位同学的成果,质疑不同的)(4)找出表现这些态度的句子都在哪呢?三、品“神”(一)发现过渡:老师把刚刚同学们能概括出他态度的这些句子都呈现在大屏幕上了。
1.出示沃克医生神态的句子2.读一读,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预设:他们都是神态描写;我发现沃克医生都非常震惊,很意外,都愣住了)(二)聚焦“一愣”过渡:沃克医生一次又一次地愣住了,惊呆了,感到震惊,觉得不可思议,他到底都看到了什么情况呢?我们先来看第一次“愣住”了1.出示段落与表格2.读语段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愣住了?3.联系上下文思考:他在想什么?4.正因为他心里这样想,让他印象深刻,因此就有了这样的对话——(指导读好对话预设:师生合作读,师沃克医生,学生刘伯承,齐读声音似乎太响了些,可刘大川是重病在身,声音微弱,是不是应该轻一些更合适,哪位同学愿意跟老师在合作着读一读)(三)聚焦“二楞”过渡:那我们来看第二次愣住了,用上刚刚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先回顾下刚刚的学习的方法1.小结方法:抓神态——品心理——读对话2.小组完成“再一次愣住”3.小组反馈(1)选择一组组汇报(2)其他组补充(3)朗读展示(四)聚焦“三惊”1.依据图表完成练笔2.学生自主练笔3.汇报。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课《一着惊海天》课堂笔记一、课文梗概本文是一篇记叙文。
讲述了长城上的守卫军,为了迎击南蛮匪徒,调入了一支神箭手队。
神箭手在军队的协助下,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二、课文分析1. 时空背景本文主体情节发生在唐朝中期的盛世时期,长城是当时防御北方少数民族侵袭的一道屏障。
2. 人物描写(1)防卫军防卫军是唐朝的守卫军,他们虽然并不精通箭术,但是却在战场上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战斗精神。
(2)神箭手神箭手是一支极其擅长箭术的军队,他们的箭法如神,能从千里之外击中指定目标。
他们的到来,让防卫军充满了信心。
(3)南蛮匪徒南蛮匪徒是当时南方地区的蛮族,他们长期侵犯边疆,给唐朝的北方安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3. 内容分析(1)起初防卫军的表现较差,神箭手的到来,让他们信心倍增(2)在战斗中,神箭手和防卫军紧密配合,虽然面对强烈的敌人阻击,但最终还是成功完成了任务。
(3)神箭手的爆发力和胆识,让人们肃然起敬,默默地为他们的勇气点赞。
4. 名词解释(1)老将军:指长期在军队中从事指挥官任务的军官。
(2)连城璧:我国古代时期曾经传说过的一种珍贵璧玉。
(3)越巂:古代中国在今天贵州省境内的一个州名,是一个山区地带。
三、感想体会本文是一篇关于民族荣誉和军事胜利的题材,从一个战斗的故事出发,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战斗精神。
神箭手的到来,使战场上的每个人都从丧失信心的状态中走了出来,最终完成了任务。
在这个战斗历程中,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神箭手用他们的箭术,防卫军用他们的勇气和忍耐,老将军用他的指挥,每一个角色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中,我最感兴趣的角色是神箭手。
他们不仅仅是一支普通的军队,更是一群精锐的箭术师。
他们的箭法如此之高,以至于可以从千里之外击中目标。
他们的到来,让防卫军的士气大振,大大改变了战争中的格局。
此外,他们的爆发力和胆识,更是令人惊叹。
从神箭手身上,我明白了,只要我们有着过硬的本领和强大的信念,就可以战胜各种困难,迎接未来的挑战。
军神主要内容
《军神》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写刘伯承在一次战斗中被打伤了右眼,在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时他拒绝使用麻醉剂,因为他需要的是一个清醒的大脑来指挥千军万马,所以坚持不用麻醉剂。
他忍着巨大的痛苦,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手术.
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一、教材分析
《军神》记叙了刘伯承在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情,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之情。
这篇课文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中人物的坚强意志、爱国精神、高尚品质深深打动着我们。
学习本单元课文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学会运用到写作中去。
这个重点在本课中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直接通过课文中对刘伯承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刘伯承的军神气质;二是通过对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感受刘伯承怎样以超凡的意志赢得沃克医生的敬佩。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但由于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有了“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的学习基础,容易形成定式思维,在体会人物内心时直接谈刘伯承的精神品质。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化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来研读语句,体会人物内心。
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读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确定为: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内心。
二、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说话语气。
2.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三、教学准备
准备好投影仪,教案,PPT。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回顾所学,复习导入
板块二:聚焦军神,感悟形象
1.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的呢?浏览课文,找出句子。
出示:“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指名读。
2.用心品读课文,圈划出刘伯承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写下你的体会。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
预设:
1.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
神态语言描写。
(1)你觉得刘伯承此刻会想些什么?
(2)刘伯承此刻的神态很值得琢磨,他本想隐藏身份,却被看穿了,他没有大吃一惊而是微微一笑,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容镇定) 正因为有这样的心里活动,所以他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3)一起读一读。
2.病人平静地回答:“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板书:拒用麻药)
(1)出示:刘伯承曾说过:孙膑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了一只眼睛,但还有健全的大脑,也一样可以驰骋沙场,为国效力。
语言和神态描写。
抓住“平静”读出他的丝毫不怯,为了能有清醒的大脑为国效力,也能感受到他的爱国之情。
(2)指导读出坚定勇敢的刘伯承。
同时引读中心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3.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板书:一声不吭)
(1)动作神态描写。
“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竟被抓破了”——体会刘伯承的毅力。
刘伯承力有多大,痛苦就有多大,意志就有多坚定。
师指导读。
(2)学生交流:手术XX,你仿佛看到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3)带着理解,读好这个句子。
4.小结。
通过课文中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是很好的阅读方法。
板块三:细读医生,体会内心
《军神》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刘伯承,却重点描写的是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变化,找一找沃克医生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也许我们对刘伯承又有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