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 格式:docx
- 大小:16.91 KB
- 文档页数:7
教科版六年级下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收1吨废玻璃可以节约石英砂0.72吨,纯碱0.25吨,长石粉0.06吨,煤炭10吨,电400度。
许多金属可以被熔化后再利用。
回收利用废金属,既节约能源又节约矿石资源。
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二)家庭垃圾调查在家庭垃圾中,包含哪些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材料?【链接】塑料瓶底的数字隐含什么秘密?饮料瓶底图是塑料回收的标志,中间的数字是塑料品种代码,“1”代表聚醋类塑料,"2”代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3”代表聚氯乙烯塑料等。
如果在三角形外还写有“PET" "HDPE""PVC”则分别是它们的塑料名称缩写代号。
【链接】纸张回收再利用过程二、垃圾的分类和分装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区分和集中起来。
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调查活动(1)调查要求交流家庭垃圾回收调查阅读调查生活垃圾分类与分装情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其他垃圾:主要包括废弃食品袋(盒)、废弃纸巾、废弃瓶罐、灰土、烟头、宠物粪便等。
(3)家庭垃圾分类统计表2、垃圾分类、分装还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1)废电池就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如果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2)医疗垃圾也要集中进行处理。
否则会传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
3、小结垃圾混倒,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
三、做一个堆肥箱家庭垃圾中有约1/3是碎菜叶、蛋壳等厨余垃圾。
关于《垃圾分类》教学设计(通用6篇)关于《垃圾分类》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垃圾分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根据色彩、形状、用途等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
能力目标: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单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身边事物的习惯。
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关键: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活动增加感性认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各类小实物。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看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什么故事。
播放课件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森林里,一只百灵鸟手拿喇叭在广播:“森林王国的居民们请注意,最爱整洁小家庭的评选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作好准备,下面开始评选。
”动物评委老虎、梅花鹿、熊猫、狮子走向动物们居住的房子。
先是小蝴蝶的家——很多不同颜色的花朵按颜色分类放得整整齐齐;再是袋鼠的家——很多玩具按形状分类放得整整齐齐;然后是乌龟的家——很多鹅卵石按大小分类放得整整齐齐;再是小白兔的商店——货柜上第一层是学习用品,第二层是生活用品,第三层是各类蔬菜;此时,评委们面露喜色,当来到小猴子的家时,(书上插图)一片凌乱,评委们目瞪口呆。
2、师导入:当评委们来到小猴子的家时,为什么都呆住了?(因为小猴子的家乱七八槽的,没有别的动物的家那样整洁。
)3、②动画现出小猴子可怜的样子,用可怜的语调(配音要逼真)说:“小朋友们,你们快帮帮我吧,我也想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家”)4、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帮助小猴子把它的家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呀?(想),那么该按怎样的方法去把这些凌乱的物体分类整理好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知识——给物体分类,板书;分类。
思政课《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1. 你看到过类似的场景吗(出示堆积的针管图片)如果再不重视,可能会怎样?2. 是啊,如果我们不重视垃圾问题,你们预测的场景就会发生。
我们来听听天子岭垃圾处理厂的工作人员是怎么说的。
3. 七天不清运,杭州就变成“垃圾城”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全部被垃圾给占领了。
(板书:挤占生存空间)学习环节2:认识垃圾的其他危害1. 小组学习。
“垃圾家庭”迅速扩大,除了挤占我们的生存空间之外,还可能带来哪些危害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活动要求:想一想:选择认为危害最大的一个方面,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说一说:每个小组推荐一位代表来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
2. 全班展示分享。
预设(1):对水源的危害(动物的危害)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渗透到地下,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物繁殖和水资源利用。
有的垃圾扔到河流、海洋里,导致鱼类中毒死亡或被垃圾缠绕而死……教师随机补充图片。
(板书:动物)预设(2):对大气的危害。
在垃圾区,由于焚烧或长时间的堆放,垃圾腐烂霉变,释放出大量恶臭、含硫等有毒气体,粉尘和细小颗粒物随风飞扬,形成雾霾、酸雨等自然危害。
教师随机补充图片。
(板书:环境)预设(3):对土地的危害。
由于大量塑料制品、废金属等有毒物质直接填埋或遗留土壤中,难以降解,严重腐蚀土地,致使土质硬化、碱化,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影响农作物质量。
教师随机补充视频,垃圾的分解时间。
(板书:土地)预设(4):对植物的危害导致一些植物种类灭绝、一些植物变异生长……教师随机补充图片。
(板书:植物)预设(5):对人类的危害垃圾中,有毒气体随风飘散,空气中二氧化硫、铅含量升高,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升高,对人体构成致癌隐患。
地下水污染物含量超标,引发腹泻、血吸虫、沙眼……教师随机补充图片和文字资料。
(板书:人类)3. 谈感受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大家现在最想说什么?(板书:危害非常严重)三、变废为宝学习环节1:参与垃圾回收活动1. 垃圾危害巨大,还连年暴增。
《垃圾分类》教案范文〔精选6篇〕《垃圾分类》教案范文〔精选6篇〕《垃圾分类》教案1活动目的1、知道垃圾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尝试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毒有害进展垃圾分类。
活动准备课件,废旧垃圾等。
活动过程一、讨论垃圾与生活的关系。
1、出示地球妈妈图片。
师:今天,老师把地球妈妈请来了,你们看,她怎么了?师:她为什么这么伤心?2、理解垃圾及垃圾与我们生活的的关系。
师:你认识这些垃圾吗?是什么垃圾?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假如大家不讲卫生,乱扔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怎么样?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减少垃圾或处理垃圾?二、垃圾分类师:刚刚,地球妈妈请小朋友把垃圾扔进了一个垃圾箱里,觉得太乱了,想请你们分分类,好吗?师:老师这里有3个垃圾桶,表示什么意思呢?让幼儿自己探究各种垃圾的分类。
看视频,听清洁小博士进展介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物质。
然后进展检查刚刚幼儿分的垃圾。
师:根据刚刚学的小本领在分一次,这次可不能错喽。
再一次检查三、结尾师:刚刚我们知道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还有有害物质的小本领,如今我们回去把教室的垃圾也进展一次分类吧!《垃圾分类》教案2【教学目的】1、知道垃圾的分类,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认识垃圾是珍贵的再生资,初步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
3、树立节约资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做好垃圾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1、学会正确地分类垃圾,合理地处理垃圾。
2、从自我做起,带动身边的人正确地分类垃圾。
【教学准备】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垃圾分类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主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一天就产生大约4亿千克的垃圾,一年全国就会产生2亿吨的垃圾,全世界每年约产生垃圾450亿吨,这么多的垃圾假如没有处理好,就严重地影响到我们这个美丽的生活环境,那么用什么方法处理这些垃圾更好呢?〔进展垃圾分类〕对,同学们真聪明,处理垃圾最好的方法是进展垃圾分类,我们这节班会课的主题就是《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2024年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教学设计6篇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让小朋友了解人们处理垃圾的一些方法。
2、增强小朋友的环境意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1、要求小朋友时时刻刻记住不能乱扔垃圾,要丢进垃圾箱里。
2、让小朋友去影响周围的人及家里的人,知道垃圾对人们的危害。
活动准备1、大篮子一个2、每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物品。
活动过程1、通过谈话,引导小朋友说出垃圾就是不要的东西或者没用的东西。
2、告诉小朋友不要的垃圾要扔进垃圾箱里,如果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就会对我闪闪的健康造成影响。
3、让小朋友知道人们把垃圾放进垃圾桶然后一环卫工人把它运到垃圾场,进行处理。
4、引导小朋友给垃圾分类:(1)可回收的垃圾有哪些?如塑料袋等。
(2)不可回收的垃圾有哪些?台果皮,烟头等。
(3)有害垃圾:如电池,应该放进专用垃圾箱,这样能防止污染环境。
5、教育小朋友平时要爱护环境,不随便乱扔垃圾,争做“环保小卫士”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1.知道垃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能给垃圾分类。
2.保护环境,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3.喜欢并能动手制作陀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教学难点:独立制作出陀螺活动准备剪好的废纸盒若干;彩笔、铅笔每人一支;ppt、挂图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一、1.师利用声音引起幼儿兴趣:师模仿哭声后问:小朋友们猜一猜,是谁在哭?幼儿自由想象、猜测。
2.师打开垃圾箱在哭的图片提问:小朋友猜猜它为什么哭?师指名幼儿回答。
《垃圾的回收利用》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2.认识常见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3.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能够正确识别和分类垃圾。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教学内容:1.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概念和意义。
2.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种类和特点。
3.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4.垃圾回收利用的过程和示范。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问题:你知道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都去哪儿了吗?2.展示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垃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3.让学生讨论和分享一下,他们是否有了解过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二、知识讲解(15分钟)1.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概念和意义。
2.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种类和特点。
3.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三、活动设计(25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垃圾桶中取出几件不同的垃圾,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类。
2.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所分类的垃圾并解释理由。
3.讨论和总结:让学生总结出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和技巧。
四、拓展活动(25分钟)1.观察活动:带学生去学校附近的垃圾分类点,观察和了解垃圾是如何被回收利用的。
2.垃圾回收利用的过程和示范。
五、总结与延伸(15分钟)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2.展示学生在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方面的成果和态度转变。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一篇关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小作文。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正确识别垃圾并进行分类。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加深了对垃圾分类方法和技巧的理解。
通过实地观察垃圾回收利用的过程,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作业和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的知识,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垃圾分类与回收教案5篇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撰写教案,通过提前准备教案,教师能够更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提升课堂的整体学习氛围,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垃圾分类与回收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垃圾分类与回收教案篇1一、设计意图:我班幼儿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知道不乱扔垃圾,了解像饮料瓶这类垃圾可变废为宝,但对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却知道的很少,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丰富幼儿环保知识,设计了本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实践,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并在活动延伸中用垃圾回收款购买鸥粮喂海鸥,让幼儿感受环保的意义。
二、活动名称:社会三、活动目标:1、知道哪些是无毒无害的废旧物,了解它们能循环再用。
2、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3、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实践,通过用回收款买鸥粮喂鸥,感受环保的意义。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四、活动准备:《垃圾分类》ppt贴有易拉罐废纸塑料瓶标志的可回收垃圾箱三个上述可回收垃圾若干五、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主题: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的垃圾有哪些?平时这些垃圾是怎么处理的?2、观看ppt,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1)出示分类垃圾桶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2)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幼儿讨论:哪些是可回收垃圾?(3)教师小结。
3、幼儿操作实践活动《垃圾分类和回收》(1)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垃圾袋里有什么,是不是可回收垃圾。
(2)认识贴有易拉罐、塑料瓶、废纸标志的垃圾箱。
(3)幼儿分类垃圾。
(4)请垃圾收购站的回收垃圾。
4、延伸活动:家长带幼儿用垃圾回收款购买鸥粮喂海鸥,体验环保活动的乐趣。
六、活动反思:幼儿通过探索实践活动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分类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起到了家园共育的作用,也让幼儿体验了垃圾回收带来的乐趣。
垃圾分类与回收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垃圾分类》教学设计1一、设计意图垃圾,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垃圾会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大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
为了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设计“垃圾分类我先行”社会活动,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并通过分类操作,把垃圾分类放进垃圾桶,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哪些垃圾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1.学习正确区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2.引导幼儿认识垃圾桶上的标志,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3.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1.视频:为什么要垃圾分类?2.儿歌音频:筒宝宝3.PPT课件:垃圾分类我先行四、活动过程1.引出主题:一封神秘的信(1)教师:幼儿园今天幼儿园里收到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们是卡布多拉星球的卡卡和多多,想要到你们的地球来旅游,可是却发现你们美丽的蓝色星球有各种垃圾!(2)教师:小朋友们,这么多垃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幼儿:我们可以把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环境就会变好啦!2.观看视频: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呢?教师:原来垃圾不仅可以破坏土壤、污染水源,还会滋生很多细菌病毒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把垃圾分类放到垃圾桶里。
3.认识常见的垃圾分类常见的垃圾分为四类,分别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1)可回收垃圾:(蓝色标志)再生利用价值较高,能进入废品回收站的垃圾。
(2)厨余垃圾:(绿色标志)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以及果皮等。
(3)有害垃圾:(红色标志)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垃圾。
(4)其它垃圾:(灰色标志)除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所有垃圾的总称。
4.游戏:垃圾分一分教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学会垃圾分类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玩“垃圾分一分”的游戏吧!幼儿尝试进行垃圾分类操作。
保护环境——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方法。
2. 垃圾的回收利用过程。
3. 环保意识与责任感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其背后的环保原理。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和资源节约。
四、教学准备1. 收集相关的垃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垃圾分类的实践道具,如垃圾分类箱等。
3. 准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垃圾堆积如山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垃圾的分类方法,让学生掌握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
4.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过程,以及垃圾变废为宝的原理。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实践,加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调查家庭垃圾分类情况、设计垃圾分类宣传标语等,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或回收站,让学生亲眼看到垃圾的回收和利用过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开展垃圾分类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垃圾分类创意设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提升。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