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诊断临床共16页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16
临床严重过敏反应临床诊断标准、治疗措施、激素应用及疾病要点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其特征为迅速出现的潜在致死性的气道(A)、呼吸(B)或循环(C)疾病,常伴也可不伴皮肤粘膜改变。
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症状各异,其中以皮肤粘膜症状最为常见(>90%),其次为呼吸与循环系统症状(>50%)。
食物、药物与膜翅目昆虫(如胡蜂等)毒液是最常见的过敏原 [2]。
严重过敏反应属于临床急症,诊断不及时,救治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
诊断EAACI 2021 的诊断标准仍维持不变(表1):表1 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诊断标准以上是临床诊断标准,是基于临床判断,指南指出类胰蛋白酶(tryptase)或可用于严重反应的诊断,建议在症状出现后半小时~ 2 小时后检测类胰蛋白酶水平,并在完全缓解后至少24 小时再测一次,以回顾性诊断严重过敏反应。
类胰蛋白酶检测无助于紧急诊断严重过敏反应,但与基线值对比动态观察有利于明确诊断。
WAO 2020 则对诊断标准进行简化(表2):表2 严重过敏反应的WAO 2020 诊断标准RCUK 2022 提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程度谱(图1)图1 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谱图中指出仅有皮肤粘膜症状而无气道呼吸循环(ABC)表现的,不属于严重过敏反应!不是严重过敏反应,那么就无需常规肌注肾上腺素。
治疗肾上腺素肌注是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线治疗,诸多指南无差异。
EAACI 2021:推荐肾上腺素大腿中部肌注作为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线治疗;肾上腺素自动注射装置作为社区(院外)严重过敏反应一线治疗表 3:急性严重过敏反应的管理清单(checklist)图2 严重过敏反应的初始管理流程图WAO 2020 推荐成人肾上腺素肌注0.5 mg,1:1000 浓度,我国大部分肾上腺素制剂是1 mg/1 mL 规格的,那么肌注就可使用原液而无需稀释。
RCUK 2022 同样推荐在大腿前外1/3 处肌注肾上腺素。
激素地位WAO 2020 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激素无益,或有害的,常规使用激素存在争议。
常见过敏性疾病的种类与诊断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药店》
【年(卷),期】2004(000)005
【摘要】过敏反应又称超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大约占人口的20%,从新生儿到中老年人各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没有明显的性别倾向,但有明显的遗传性倾向。
【总页数】3页(P86-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1
【相关文献】
1.过敏原IgE抗体检测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分析 [J], 赵凯
2.浅谈过敏性疾病的种类与诊断 [J], 党小利
3.过敏性疾病常见变应原及特异性诊断方法 [J], 王学艳;孔瑞;张曼
4.过敏原IgE抗体检测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分析 [J], 赵凯
5.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459例常见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及疗效观察 [J], 储小燕;毕志刚;芦桂青;康莉;刘艳;张亚平;富志良;尹晓晴;王羿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医学中的过敏性疾病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是一类日益增多的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因此,临床医学中的过敏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过敏性疾病的诊断: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影响到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和疗效观察。
在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中,医生通常会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1. 详细的病史询问: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疾病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初步判断是否为过敏性疾病。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听诊、观察皮肤、眼睛和喉咙等部位是否存在异常等。
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发现一些特征性的体征,进一步确定是否为过敏性疾病。
3. 过敏原检测:过敏性疾病通常是由于对某种过敏原物质过度敏感引起的,因此过敏原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可以通过皮肤划痕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等方法来确定患者对何种过敏原物质过敏,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过敏性疾病的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分为缓解症状和根治两个方面,具体的治疗方案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1. 缓解症状:对于过敏性疾病的症状,医生通常会采取一些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
例如,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医生会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鼻腔喷雾剂或口服抗组胺药物来缓解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对于过敏性哮喘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来选择合适的吸入型或口服型糖皮质激素药物来缓解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2. 根治疾病:除了缓解症状外,医生也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尽可能根治过敏性疾病。
例如,对于过敏性哮喘患者,医生会通过长期的治疗来降低炎症,改善肺功能,减少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对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医生会采取眼部冷敷、人工眼泪滴眼液等方式治疗,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尽可能减少发作。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已成为21世纪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由于我国儿科过敏专科医生相对缺少,临床上存在对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标准不统一、漏诊、误诊、处理不当或诊断过度并存的情况。
经多个学组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后撰写本共识,以期为儿科全科医生长期综合管理过敏性疾病患儿提供帮助。
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过敏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常见疾病之一,影响了全球约25%的人群,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
近年来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逐渐接近西方国家,如重庆地区2岁以内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为3.5%~7.7%[2,3];其他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如国内1~7岁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由2002年的3.07%升高到2015年的12.94%[4,5];2010年我国14岁以下城市儿童平均累积哮喘患病率已达到3.02%,2年现患率为2.38%,较10年、20年前分别上升了43.4%,147.9%[6]。
中国大陆地区人口中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亦高达4%~38%[7]。
此外,同一患儿可能共患多种过敏性疾病,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我国儿科过敏专科医生相对缺少,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多分散于皮肤科、呼吸科、消化科、耳鼻咽喉科及儿童保健科等诊治。
因此,存在诊治标准不统一、漏诊、误诊、处理不当或诊断过度并存的情况。
此外,各科临床医生对过敏性疾病诊治规范可能存在认知不足和使用不当等问题。
为此,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再一次组织免疫、呼吸、皮肤、消化、耳鼻咽喉、儿童保健等多个学组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撰写"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以期为儿科全科医生长期综合管理过敏性疾病患儿提供帮助。
术语1.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与过敏(allergy):机体受到生理剂量的过敏原刺激后,出现异于常人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称为超敏反应,可由免疫和非免疫机制介导,免疫机制介导的超敏反应称为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