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代罗马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基础梳理:一、罗马城邦1.兴起:公元前1000年,从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兴起。
2.罗马共和国(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2)统治措施:①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元老院的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
③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3)《十二铜表法》①颁布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
②主要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③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对外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随后,罗马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5)衰落: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二、罗马帝国1.背景: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后被谋杀,内战又起。
2.帝国建立: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1.衰落:3世纪,罗马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民生凋敝。
2.灭亡: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开始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预习检测:1.古罗马诞生于台伯河畔,全盛时地跨三洲,疆域辽阔。
罗马建立共和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8世纪B.公元前509年C.公元前27年D.公元476年2.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以少胜多取得了坎尼战役的胜利。
中图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古代罗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代罗马》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古罗马的历史和文化,包括罗马的兴起、发展和衰落,以及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文化成就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古罗马的历史风貌,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罗马的历史和文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古罗马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解这些方面的内容,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古罗马的历史和文化,掌握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罗马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罗马的历史和文化,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古罗马的历史和文化,掌握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2.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罗马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图版历史九年级上册2.课件:PPT或其他形式的课件3.教学资源:图片、图表、视频等4.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古罗马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古罗马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古罗马的历史和文化,重点讲解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针对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基础梳理:一、罗马城邦1.兴起:公元前1000年,从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兴起。
2.罗马共和国(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2)统治措施:①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元老院的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
③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3)《十二铜表法》①颁布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
②主要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③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对外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随后,罗马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5)衰落: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二、罗马帝国1.背景: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后被谋杀,内战又起。
2.帝国建立: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1.衰落:3世纪,罗马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民生凋敝。
2.灭亡: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开始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预习检测:1.古罗马诞生于台伯河畔,全盛时地跨三洲,疆域辽阔。
罗马建立共和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8世纪B.公元前509年C.公元前27年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C.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D.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5.有人说《十二铜表法》仍是平民的胜利。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罗马城邦;了解征服战争造就了罗马的版图,罗马在扩张中不断吸纳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动帝国走向繁荣;庞大的帝国最终在内外夹击下走向分裂和灭亡。
二、过程与方法识读罗马城的象征、凯撒、屋大维等图片,获取关于罗马建城、走向君主专制等方面的信息;解析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中包含的文明交流、扩展方面的地理、历史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古代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
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图片展示扑克牌K,趣味知识补充对应象征的人物,引出凯撒大帝。
教师讲述:同学们,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知道罗马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踏着历史的足迹,见证罗马的历史。
【新课讲授】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1.图片展示:古罗马发源地台伯河畔、古罗马城邦示意图。
2.教师讲述: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众多民族迁移到意大利半岛,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
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趣味历史补充:母狼乳婴。
PPT呈现相应的图片。
4.教师讲解:罗马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
5.时间轴呈现:6.材料展示:……有谁会如此懒惰、如此漫不经心,竟不希望去了解罗马人是如何、在何种政治下,于不到五十三年的时间里,将几乎所有人类居住的世界征服,并置于罗马单一的统治之下。
——安德鲁·林托特(晏绍祥译)《罗马共和国政制》教师提问: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
随着罗马的征服扩展,罗马是如何实行国家的统治的?提示: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的核心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核心作用,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
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第5课古代罗马【课标要求】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罗马共和国建立和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记住恺撒、屋大维及其相关的史实;知道布匿战争;了解罗马奴隶制发达的状况和斯巴达克起义;理解古代罗马国家的奴隶制性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学生概述斯巴达克起义的过程和起义奴隶的英勇斗争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罗马社会经济繁荣的史实,认识广大奴隶为社会经济繁荣所作的贡献,对学生进行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教育;通过学习斯巴达克起义,使学生认识到奴隶起义具有正义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古代罗马社会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劳动基础之上的。
【重点难点】一、重点:罗马国家的演变过程、罗马奴隶制。
二、难点: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感兴趣的有关古罗马的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展示欧洲形势地图,教师设问,让学生说出意大利半岛的名称以及半岛上现在的国家)(师导)同学们,地图上像一只高筒马靴有力地伸入到地中海中的半岛叫什么半岛?半岛上是现在的哪个国家?(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这个半岛就是意大利半岛,半岛上的国家就是今天的意大利。
意大利是古罗马国家的发祥地,古代罗马人曾在这里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共和国,并通过血与火的斗争,不断扩张领土,最终发展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道学习这段饶有趣味的历史。
(板书第一个标题)学习新课:一、罗马共和国㈠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公元前510年)(教师概略讲述)大约公元前2000年,一部分印欧人进入意大利半岛(指导学生看图),并定居下来。
公元前8世纪,这些居民在台伯河边的山丘上建立起御敌的寨堡,形成了最初的罗马城。
后来的罗马国家就是从此崛起的。
公元前510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
㈡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板书)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迅速统一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于地中海。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了解共和国建立后对外扩张的情况,教师重点介绍布匿战争)(教师概述战争经过)布匿战争是罗马对外扩张中发生的重大战役。
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奴隶制国家,它垄断了地中海西部的运输贸易,逐渐富裕强大起来。
当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后,一场与迦太基的残酷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战争称“布匿战争”。
(展示双方战争过程简表)第一次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迦太基败第二次公元前218——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丧失了独立地位第三次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迦太基沦为罗马的一个行省(教师引导思考)布匿战争有何影响?你如何看待古罗马的对外扩张?(第一问由学生生看书回答,第二问可联系今天的中东局势引导学生讨论)影响:罗马共和国争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教师过渡)在罗马共和国中,谁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呢?我们再来看看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㈢罗马的共和制度(围绕一下问题,师生共同探究)1.展示图标,阅读小字,了解法西斯的由来;2.展示图片《罗马的元老院》,结合大字叙述,了解罗马共和国的机构设置情况;(执政官、元老院)3.阅读大字,认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并举出相关史实,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学生举出:共和制法律;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元老院是最重要的机构等即可。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认识)既然罗马实行共和制,为什么又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呢?(教师继续引导过渡)在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里,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接着往下看。
㈣罗马奴隶制的高度发展(指导学生看书,并试着归纳罗马奴隶制的特点)奴隶使用的普遍和奴隶地位的低下。
在罗马共和国里,奴隶数量多,使用广,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罗马,但是处境悲惨,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
在罗马城,每天有2000多奴隶成交,爱琴海上的提洛岛是著名的奴隶交易中心。
如此多的奴隶,他们是从哪儿来的?请同学们所说看。
(学生回答:来源于战争或者被征服的居民)如此悲惨的处境让奴隶们苦不堪言。
终于,一场声势浩大的奴隶大起义爆发了,它震撼了罗马的统治,加速了共和国的衰亡。
㈤罗马共和国的衰亡(板书)(放映《角斗士》中有关奴隶搏斗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罗马奴隶的悲惨处境,揭示出罗马共和国衰亡的根本原因)(师导)声势浩大的奴隶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
罗马共和国的一些手握军权的将领开始争权夺利。
在公元前45年,恺撒以“祖国之父”的名义实行独裁统治,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元老院权利日渐衰弱,最终进入了帝国时代。
二、罗马帝国(板书)㈠罗马帝国的建立1.建立背景(罗马奴隶主统治遭到沉重打击,军事实力人物为建立军事独裁进行争夺)(师导)恺撒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的措施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激起贵族共和派的强烈反对,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继恺撒之后,各派又经过长期斗争,到公元前30年,屋大维逐渐独揽大权,公元前27年,他开始实行元首制。
2.帝国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什么是元首制呢?请看注解和教材插图。
你认为元首制的实质是什么?(君主制)你认为元首制的建立意味着什么?(罗马共和国由共和国变成了帝国)3.版图扩张与帝国前期的繁荣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请同学们看公元2世纪时的罗马的版图,找出其疆域。
在西方,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中国的汉帝国也日渐强盛。
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内容,说说中国对古代罗马的称呼和两国的交往。
古代罗马不但同中国有交往,而且同印度、北欧也有贸易往来。
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正说明了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繁荣情况。
这一时期的罗马帝国社会安定,交通安全、税收增加,是罗马的经济繁荣起来,这在历史上是罗马的“黄金时代”,称为“罗马和平”时期。
师:繁盛的罗马帝国,统治阶级日益奢侈腐化,享乐成风。
最终走向了衰落与灭亡。
(教师板书)㈡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1.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公元3世纪,罗马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农业衰落,隶农起义,日耳曼人也开始入侵,终于导致罗马帝国走向衰落。
到395年,帝国最终一分为二。
(指导学生看教材地图,找出东、西罗马帝国的分界线,两国首都,并说出分裂时间)(师导)庞大的罗马帝国为什么会分裂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查找到的资料,说出你的理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原因: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内因);日耳曼人的入侵(外因)。
帝国分裂后,危机仍然存在,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在人民起义和日耳曼人的入侵下,终于在公元476年灭亡了。
2.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西欧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有人说西欧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
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提供资料,日尔曼人实行的氏族制度)日耳曼人为了站稳脚跟,不能实施落后的氏族制度,也不能继续实施落后的奴隶制度,只能选择先进的封建制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被迫实施中原的封建制度加以比较说明)师:日耳曼人统治下的西欧出现了新的阶级——大地主阶级和农奴阶级,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的有关内容,说说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并对比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间的早晚,让学生明白古代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中国从公元前475年开始的战国时期已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早近一千年)课堂小结:师:我们今天学习了欧洲的文明源头之一——古代罗马。
古罗马继承了古代希腊的传统,“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恩格斯的论证了罗马文明、希腊文明和欧洲文明间密切的关系。
巩固新课:师:古罗马经历了哪两个重要阶段?(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了共和制,罗马的共和制和希腊的共和制是一样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
(相同点:①都实行共和制;②奴隶都没有任何权利;不同点:雅典所有公民都能担任各级官职,能参政议政,而罗马的实权在元老院手里,雅典的公民比罗马公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布置作业】一、选一选1. 古罗马国家是以什么为中心发展起来的()A.迦太基B.提洛岛C.特洛伊D.罗马城2.历史上的布诺战争是罗马同下列哪个国家之间进行的战争()A.马其顿B.波斯C.迦太基D.希腊3.公元前2世纪末,夺得地中海霸权的国家是()A.波斯B.罗马C.加太基D.马其顿4.罗马共和国最高的官职是()A.执政官B.公民大会C.元老院D.国家元首5.公元前45年,以武力夺得罗马最高权利成为独裁者的是()A.奥古斯都B.斯巴达克C.伯里克利D.恺撒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他们(奴隶)容易捕获。
这桩买卖的最重要最发财的中心是……提洛岛,这里一天之内可进出几万名奴隶。
……原因是,迦太基……被摧毁之后,罗马人变得非常富裕,役使大量奴隶。
海盗看出用这种方式来赚钱是多么的容易,于是海盗在各地兴起,自己去袭击和贩卖奴隶。
材料二有人将工具分为三类,会说话的工具,半哑巴工具和哑巴工具。
会说话的工具包括奴隶,半哑巴工具包括牛,哑巴工具包括车子。
请回答:①从材料一看,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有哪些?②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奴隶处于什么样的地位?③为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罗马奴隶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