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年级可读书目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大学一年级必读书单与作业攻略大学一年级是学生学术生涯中的关键起点。
进入大学,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自我管理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一份精心挑选的必读书单和合理的作业攻略将成为学生们最可靠的伙伴。
让我们以拟人的角度来探讨这两者的作用与重要性。
首先,书单如同大学生活的初次导师。
它们不是简单的阅读材料,而是引导学生进入学术世界的桥梁。
大学一年级的必读书单往往包括经典文学、哲学名著、以及专业领域的重要著作。
这些书籍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基础,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以《1984》为例,这本乔治·奥威尔的经典反乌托邦小说,虽显得有些沉重,但它所探讨的政治与社会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现代社会的复杂性。
同时,像《时间简史》这样的科学普及读物,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还鼓励他们思考宇宙及人类的本质问题。
通过这些书籍,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学会了如何以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和世界。
然后,作业攻略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得力助手。
大学的作业形式比高中更加多样化,要求也更加严格。
从论文到项目报告,从实验记录到读书笔记,学生们需要掌握有效的作业策略,以确保学业成功。
作业攻略不仅帮助学生规划时间,还教会他们如何高效地进行研究和撰写。
首先,合理的时间管理是作业攻略的核心。
大学生面临众多的课程和活动,合理安排时间至关重要。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设立每日、每周的目标,可以有效避免拖延症的困扰。
例如,使用时间管理工具或应用程序,如日历应用或任务清单,可以帮助学生追踪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其次,研究与写作的技巧也是作业攻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撰写论文时,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进行文献查找和资料整理。
掌握使用数据库、图书馆资源及在线学术资源的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写作时,学生应关注逻辑结构和论据的充分性,同时注意避免抄袭,遵循学术规范。
此外,定期的自我评估和反馈也是作业攻略的一部分。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不妨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反馈,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地理推荐书目一、大学一年级(一)专业书目1.《地理学与地理学家》,约翰斯顿著,商务印书馆2.《地理环境与世界历史》,杨利川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地理环境概述》,胡兆量著,科学出版社4.《地理学思想史》,(美)普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商务印书馆5.《地理科学导论》,潘玉君、武友德编著,科学出版社6.《人类在地理学上的发现》,盛文林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7.《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英)K. J. 格雷戈里著、蔡运龙等译,商务印书馆8.《全球变化》,张兰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9. 《中国学校地理教育史略》,陈尔寿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0.《地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孟宪起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1.《中国社会转型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甘藏春主编,中国发展出版社12.《土地管理知识大全》,沈彭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13.《中国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席守诚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4.《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张京祥,罗震东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5.《城乡规划新思维》,王爱华、夏有才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6.《初识地理信息系统》,王春、顾留碗、李伟涛编著,科学出版社17.《遥感与世界》,刘志明、孟凡影主编,哈尔滨出版社(二)人文书目1.《通俗哲学》,韩树英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3.《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4.《史记选》,伯祥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5.《世说新语译注》,刘义庆著,刘尚慈、张万起译,中华书局6.《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诗经译注》,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8.《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著,中国青年出版社9.《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0.《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著,新华出版社二、大学二年级(一)专业书目1.《中国地理学史》,王庸著,上海三联书店2.《当代地理学方法》,(英)克里福德、瓦伦丁著,商务印书馆3.《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英)约翰斯顿著,商务印书馆4.《地理学:科学地位与社会功能》,蔡运龙等著,科学出版社5.《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美)哈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6.《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美)理查德·哈特向著,商务印书馆7.《地理学视角的人居环境》,李雪铭等著,科学出版社8.《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英)萨拉·L.霍洛韦等编,商务印书馆9.《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张家诚著,地震出版社10.《无所不在的伟力:地理环境与中国政治》,吴松弟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1.《地理教育学》,袁书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2.《乡土地理教育新论》,陈胜庆编著,测绘出版社13.《中国土地资源调查技术》,马克伟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14.《国土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高向军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15.《小城镇规划与设计,李鸿飞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6.《小城镇规划与景观构成》,肖敦余,胡德瑞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7.《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张景雄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二)人文书目1.《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人民出版社2.《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萧功秦著,四川人民出版社3.《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4.《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著,湖南人民出版社5.《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6.《历史在这里沉思》,周明主编,华夏出版社7.《唐诗三百首》,蘅唐退士编、陈婉俊补注,中华书局8.《古文观止:文白对照全译》,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经济日报出版社9.《人性的弱点》,(美)卡耐基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0.《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高旭东著,河北人民出版社三、大学三年级(一)专业书目1.《地理学方法论》,蔡运龙等著,科学出版社2.《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美)BillWyckoff 主编,商务印书馆3.《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与科学发展观》,于中涛、周庆华编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4.《地理学性质的透视》,(美)R.哈特向著,商务印书馆5.《地理学论文写作》,姚鲁烽、何书金、赵歆著,科学出版社6.《地理建模》,吴国平、宋崇辉、汪煜著,东南大学出版7.《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观:一种地理学的视角》,(美)罗伯特·戴维·萨克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美)保罗·克鲁格曼著、蔡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地理学研究方法引论》,贾文毓编著,气象出版社10.《新经济地理学论纲》,彭飞著,中国言实出版社11.《地理教育展望》,张超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张戈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3.《国际地理教育新领域与发展趋势》,王民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4.《长江流域自然资源与文化结点通览》,张晓雨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15.《资源创造论-新时代的资源哲学》,肖安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6.《地域性城市设计》,李钢著,东北大学出版社17.《城市设计与人》,(美)MichaelDobbins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8.《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理论方法与应用》,(美)翁齐浩著,科学出版社(二)人文书目1.《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商务印书馆3.《小逻辑》,(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商务印书馆4.《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王雨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艺术哲学》,丹纳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6.《看不见的手——微观经济学》,杨君昌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7.《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霍金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8.《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著,上海文艺出版社9.《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中国长安出版社10.《自然哲学史十二讲》,卢晓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四、学术期刊1.《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球科学进展》、《遥感学报》、《生态学报》2.《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3.《地域开发与研究》、《地理信息科学》、《土地科学》、《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大学一年级课外书推荐及班长分享在大学的初始阶段,课外书籍成为了许多新生眼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们不仅丰富了知识储备,也扩展了视野,为大学生活注入了更多的色彩。
课外书籍的选择多种多样,班长的分享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作为一名大学一年级的新生,面对丰富的课外书籍和班长的分享,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成为了大家面临的一大挑战。
课外书籍在大学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更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选择适合的课外书籍,可以帮助新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环境,激发学习的兴趣,拓展视野。
对于刚步入大学的同学来说,推荐几本值得一读的课外书籍,可以帮助大家在学术和个人发展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首先,经典文学作品无疑是大学新生课外书单中的必备之选。
例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不仅仅是一部描写历史的巨著,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探讨。
它通过丰富的情节和人物描写,引导读者思考历史的演变和个人的命运。
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新生培养深刻的思维能力和对历史的理解,对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现代心理学书籍也极具价值。
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籍,通过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人类决策过程中的各种认知偏差。
这本书不仅能够提升新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他人,在人际交往和学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除了经典文学和心理学书籍,个人成长类书籍也是大学新生必不可少的读物。
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通过实用的管理技巧和心理建设方法,帮助读者建立高效的个人习惯和工作方式。
这本书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能够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班长的分享常常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课外书籍推荐。
作为班级的领头人,班长不仅了解班级同学的需求,还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推荐一些值得阅读的书籍。
班长的分享通常包括个人阅读的感悟以及书籍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这些分享能够帮助同学们更有针对性地选择读物,避免盲目跟风。
大学一年级班长必读的课外书籍推荐大学一年级的班长们,作为新一届的班级领导者,除了在班级管理和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外,个人成长和知识积累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课外书籍不仅能够扩展视野,提升综合素质,还能为班长的工作提供宝贵的支持和启示。
以下是几本值得每位大学一年级班长阅读的书籍,它们将从不同角度帮助你更好地履行职责和发展自我。
《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是一本经典的社交技巧指南。
书中的作者戴尔·卡耐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教会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作为班长,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至关重要。
书中提出的原则,如真诚的赞美、尊重他人意见等,能够帮助你在班级中建立起信任和尊重,从而更好地协调班级事务和处理各种问题。
《领导力21法则》则是一本极具实用价值的领导力指南。
作者约翰·C·马克斯韦尔将复杂的领导理论通过21个法则简化,并结合了丰富的实例。
书中涵盖了领导力的各个方面,从自我领导到团队领导,从激励他人到决策制定。
这些法则不仅适用于班级管理,也适用于未来的职业生涯,帮助班长们掌握领导的基本技能,提升个人领导力。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帮助人们提高效率和个人管理能力的书籍。
作者史蒂芬·R·柯维提出了七个习惯,从主动性、以终为始到双赢思维等,这些习惯可以帮助你在繁忙的大学生活中找到平衡,提升工作效率。
作为班长,你需要协调各种任务,管理班级活动,书中的七个习惯将帮助你建立高效的工作流程和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原则:生活和工作》是一本涵盖了个人和职业成功的书籍。
作者瑞·达利欧通过自己的经历,总结了许多宝贵的原则。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金融投资领域,也对任何管理和领导者有很大的帮助。
书中关于决策制定、团队合作和个人成长的见解,将帮助班长们在复杂的班级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并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是一本探讨情商的重要性的书籍。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课外书单推荐大学一年级是一个探索新领域、建立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课外书籍不仅能够丰富知识储备,还能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思维能力。
对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的你,选择一些启发性强、内容丰富的书籍,将为你的学术与个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哲学与思辨类书籍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苏菲的世界》由乔斯坦·贾德所著,轻松地介绍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思想。
这本书不仅能帮助你理解哲学的核心问题,还能激发你对人生、社会的深入思考。
如果你对哲学有更深的兴趣,可以阅读《思想的力量》一书,这本书详细探讨了哲学思维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的影响,帮助你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有更清晰的思路。
其次,文学经典是提升阅读品味、增强文化素养的良好选择。
像《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样的经典小说,不仅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还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变迁与人性的复杂性。
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动机和社会现象,从而拓宽自己的全球视野。
在科学与技术方面,《自私的基因》由理查德·道金斯所著,为你展示了生物学中最基本的进化理论。
道金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基因如何影响生物体的行为和进化,使你能够对科学有更深刻的理解。
另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是《黑客与画家》,保罗·格雷厄姆通过有趣的论述探讨了编程、设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对提升你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历史书籍也是扩展知识面的重要选择。
《枪炮、病菌与钢铁》由贾雷德·戴蒙德编著,通过跨学科的视角探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这本书能帮助你理解不同文明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增加对世界历史的全面了解。
另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文明的冲突》由塞缪尔·亨廷顿所写,探讨了文化和宗教如何影响国际关系,帮助你对当今世界的复杂局势有更深入的理解。
除了上述推荐,心理学书籍也是大学生的必备读物。
《思考,快与慢》由丹尼尔·卡尼曼编著,深入分析了人类思维的两种模式,并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出更明智决策的实用建议。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课外书单和阅读方法大学一年级,犹如人生的全新起点,是学生们在学术与个人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这个阶段,课外阅读不仅仅是一个增强知识的方式,更是个人思维和情感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此,精心挑选一份合适的书单,并采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是每位新生值得关注的课题。
首先,构建一份多样化的课外书单至关重要。
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书单应包括文学经典、思想启蒙、社会科学及个人兴趣等方面的书籍。
这些书籍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激发思考和创意。
文学经典是书单中的基石。
读一些如《了不起的盖茨比》、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卡夫卡的《变形记》等文学名著,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性、社会与历史。
这些经典作品不只是文学上的享受,更是对于人生和社会有深刻反思的载体,它们让读者在虚拟的世界中探索真实的自我。
思想启蒙类书籍,如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乔治·奥威尔的《1984》、霍金的《时间简史》,能够引发学生对哲学、政治、科学等领域的深度思考。
这些书籍挑战传统观念,鼓励学生质疑现状,并推动他们发展独立思维的能力。
社会科学类书籍也是必不可少的。
书籍如《社会契约论》、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枪炮、病菌与钢铁》等,提供了关于社会结构、历史发展、文化差异等方面的深入见解。
它们不仅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的运作方式,还提供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视角。
除了以上类型的书籍,学生的个人兴趣也是选择书单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无论是心理学、艺术、还是编程技术,书单中应当包含一些与个人兴趣相关的书籍。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阅读的乐趣,还能提升专业领域的知识。
在选择了合适的书籍后,制定有效的阅读方法也是提升阅读质量的关键。
首先,设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和计划是成功的基础。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通常面临繁忙的学业安排,因此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至关重要。
可以将书籍分为几部分,设定每天的阅读任务,逐步完成,避免一次性读完带来的疲劳感。
阅读时,做笔记是一种提高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方法。
大学生经典阅读推荐书目(一年级)序号题名责任者出版信息索书号1诗经.2015(春秋)孔子等编选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I222.2/192唐诗三百首.2015(清)蘅塘退士编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I222.742/37 3唐诗三百首.2016.09(清) 蘅塘退士编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09I222.742/43 4宋词三百首.2017.02(清) 上彊村民选编台海出版社 2017.02I222.844/30 5宋词三百首.2013(清)朱孝臧编选现代出版社 2013I222.844/25 6古文观止.2016(清)吴楚材,吴调侯编著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6H194.1/107 7红楼梦.上.2013(清)曹雪芹,(清)高鹗著现代出版社 2013I242.47/16-1 8红楼梦.下.2013(清)曹雪芹,(清)高鹗著现代出版社 2013I242.47/16-2 9三国演义.2015(明)罗贯中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5I242.43/36 10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I242.4/159-1 11水浒传.2014(明) 施耐庵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I242.4/279 12水浒传.2版(明)施耐庵,(明)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I242.4/17-1 13西游记.下.3版.2017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I242.49/9-2:3 14西游记.上.3版.2017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I242.49/9-1:3 15于丹《论语》心得.2017于丹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B222.2/22 16黄帝内经.2版.2015王辉编译三秦出版社 2015R221/13:2 17山海经.2015陈丝雨绘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K928.626/218梦溪笔谈.2002(北宋)沈括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Z429.441/1-1, Z429.441/1-219徐霞客游记.2001(明)徐弘祖著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1K928.9/54-1, K928.9/54-2, K928.9/54-320中国哲学简史.2015冯友兰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B2/3521鲁迅选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1995重印)I210.2/4-1 22子夜.3版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I246.5/623家.3版巴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I246.57/724骆驼祥子.2017老舍著远方出版社 2017I247.57/1320 25围城.2013原著钱鐘书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I235.2/7326边城:纪念版.2013沈从文著武汉出版社 2013I246.5/2827青春之歌杨沫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I247.5/679 28中庸全集.2017.04原著 (战国) 子思天地出版社 2017.04B222.14/10 29中庸.2011.01子思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01H319.4:B/98 30说《大学》《中庸》钱世明著京华出版社 1999B222/331大学曾子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01H319.4:B/60 32论语.2版.2015(春秋)孔丘著三秦出版社 2015B222.22/17:2。
大学一年级班长必读的课外读物作为大学一年级的班长,你肩负着多重角色的责任,需要在领导力、组织能力和沟通技巧等方面全面发展。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课外读物将是你通向成功的重要途径。
以下这些书籍不仅能为你提供实用的知识,还能帮助你在复杂的大学环境中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情况。
《如何赢得朋友与影响他人》是一本必读之作。
它并非单纯的社交技巧指南,而是一本深入探讨人际关系核心的书籍。
通过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动机,从而在班级管理和组织活动中表现得更加从容。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则为你提供了系统化的个人发展策略。
书中的每一个习惯都像是为你量身定制的工具,帮助你从个人管理到团队合作中实现高效。
掌握这些习惯,你将能更好地规划时间、设定目标,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领导梯队:全面打造领导力驱动型组织》是一本深入剖析领导力发展机制的书籍。
它不仅讲述了不同层次的领导角色如何有效运作,还提供了实际操作的建议。
作为班长,你可以从中汲取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提升领导力的宝贵经验。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则让你对情商有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揭示了情感智力在个人和职场成功中的关键作用,并提供了提升情商的具体方法。
掌握这些技巧,你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也能有效地理解和引导他人,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影响力:如何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则影响他人》则深入探讨了社会心理学的原则及其应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在日常交流和决策中运用影响力,以便更有效地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从优秀到卓越:为什么一些公司能成功而其他公司不能》探讨了成功的本质,并提供了实践中的见解。
作为班长,你可以从中学到如何将这些成功经验应用到班级管理中,使你的班级在学术和活动上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逆境中的领导力》则提供了在压力和挑战面前如何保持高效的策略。
无论是面对突发事件还是日常的困难,这本书都能教会你如何在逆境中保持镇定,并发挥最佳的领导作用。
大学一年级可读书目: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 [点介]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
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
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
后面的《送法下乡》一书可以说是第一本书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运用,更加充实和饱满,虽然我还是觉得其《本土资源》一书最为重要。
2.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点介]作为一本哲学知识和流派介绍的通俗读本,该书不仅可以把读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学天地,更重要的是,该书在开辟和拓宽学生的问题域上,特别在怎样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上,有着相当的帮助。
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大学期间一直要注意训练的能力,它在很多时候比具体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点介]今天我们离费先生写作此书的年代已经相去六七十年,但费先生于书中所做的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对今天的中国仍然是那样的切中肯綮;费先生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文章风骨,我们今天仍然还差之甚远。
每一个法律人都应该反思:法学的知识贡献在哪里?4.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点介]透视中国社会实际运行的游戏规则。
为什么在我们的正式制度外,还会有一套更为适用的潜在的规则?作者从历史中的故事投射到当今的现实。
我们可以从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条件上什么?法律的道德善恶与实际的利害格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在自我欺骗的冰山上生存,还是在苦涩的反省中奋起?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点介]这是一本清醒的书、理性的书、幽默的书和智慧的书。
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作为法律人,也许此书给予我们的最大启迪是:缺乏对“沉默大多数”的关怀、缺乏某种“精神家园”的法律,是没有生命的法律。
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课外书推荐在大学的第一年,课外书籍像是一个通往新世界的门钥匙。
它们不仅能够拓宽视野,还能帮助你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想象一下,你刚踏入大学校园,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这时候,一些优秀的书籍将成为你身边的智者,给予你指引和启发。
首先,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大学新生不可或缺的阅读选择。
这些书籍不仅能提升你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你理解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样。
例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提供了对权力和自由的深刻洞察,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则描绘了历史的波澜壮阔。
通过这些作品,你能够在理解复杂社会和人类心理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和反思。
同时,心理学和哲学的书籍也对新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决策过程和思维模式,而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则能够引导你反思生活的意义和自我认识。
这些书籍不仅能够提升你的思维深度,还能帮助你在大学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
此外,学习如何管理时间和自我提升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课题。
书籍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由史蒂芬·柯维撰写,提供了系统的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方法。
而《学习的革命》由谢尔顿·阿尔比提供了关于有效学习的实用技巧。
这些书籍将帮助你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升个人效率。
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书籍也是大学新生的良好选择。
比如,《自私的基因》由理查德·道金斯撰写,深刻阐述了进化理论和基因的作用。
这不仅能增强你的科学素养,还能激发你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
与此同时,《从0到1》由彼得·蒂尔撰写,为创业者和创新者提供了宝贵的思维方式和策略。
最后,了解一些当代的社会问题和趋势同样重要。
《枪炮、病菌与钢铁》由贾雷德·戴蒙德撰写,探讨了社会发展的多种因素和全球化的影响。
这些书籍能够让你更好地理解当代世界的复杂性,并为你提供一个全球视角。
在大学的第一年,通过这些精选的课外书籍,你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世界、提升自我,开启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大学一年级可读书目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 [点介] 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
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
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
后面的《送法下乡》一书可以说是第一本书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运用,更加充实和饱满,虽然我还是觉得其《本土资源》一书最为重要。
2.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
[点介] 作为一本哲学知识和流派介绍的通俗读本,该书不仅可以把读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学天地,更重要的是,该书在开辟和拓宽学生的问题域上,特别在怎样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上,有着相当的帮助。
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大学期间一直要注意训练的能力,它在很多时候比具体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
[点介] 今天我们离费先生写作此书的年代已经相去六七十年,但费先生于书中所做的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对今天的中国仍然是那样的切中肯綮;费先生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文章风骨,我们今天仍然还差之甚远。
每一个法律人都应该反思:法学的知识贡献在哪里?
4.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点介] 透视中国社会实际运行的游戏规则。
为什么在我们的正式制度外,还会有一套更为适用的潜在的规则?作者从历史中的故事投射到当今的现实。
我们可以从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条件上什么?法律的道德善恶与实际的利害格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在自我欺骗的冰山上生存,还是在苦涩的反省中奋起?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
[点介]这是一本清醒的书、理性的书、幽默的书和智慧的书。
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人生和
社会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作为法律人,也许此书给予我们的最大启迪是:缺乏对“沉默大多数”的关怀、缺乏某种“精神家园”的法律,是没有生命的法律。
但是各位一定要记住:王小波的小说,特别是《黄金时代》,读起来更加让人回味。
6.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
[点介] 我们缺乏的正是一个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有着幸福与苦难、欢笑与泪水的世界。
学习法律的人最怕的就是丧失一颗童心。
对于那些没有读过安徒生的故事的人,我要告诉你们:走进这个世界吧,现在还来得及,它会使你们获得更健全一些。
7.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点介] 写得精彩,译得也精彩。
探索法律背后的精神,支撑法律的东西。
“没有信仰,法律它将形同虚设”。
在中国既有的法律传统被打破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传统?当然,读此书时,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语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线索。
8.冯向:《木腿正义》
[点介] 我相信此书对于专事法律的同仁来说,应该是一个极好的启迪案本。
作者凭借自身的文学学科的优势,游仞于法律和社会之间。
对法律个案层层剥离,既立意深远,又视界宽广,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9.梁治平:《法辩》[《新波斯人信札》、《书斋与社会之间》]
[点介] 这里面主要汇集了梁先生于1980年代中后期在《读书》杂志上发表的系列文章,是其“用文化解释法律,用法律解释文化”的个案实践和言说。
辩异、批判和理性思索融贯一气。
对年轻学生来说,读此书还可以学到如何读书、如何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的一些“潜移默化”的方法。
《新》一书亦是早期和另外几个作者作的批判性著作;《书斋》一书是作者的文化随笔,写得轻松随意,也更见功力。
10.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点介] 作者对历史的厚积薄发和驾轻就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谙熟洞然与透辟分析,都显示出其“史实”与“史识”的完美结合。
文笔老辣,一气呵成。
其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揭示、规则与生活状态的运作的阐说,对于我们了解传统和法律都有着极大的启迪。
此书不可不读。
1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社会科学方法论》]
[点介] 作者对学术、政治,甚至人生三者之间关系的看法,实在可以廓清我们的许多认识。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缺少虔诚和信念的时代,这影响着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我们竟不知道从事的职业除了谋生以外还有什么意义。
本书可以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1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点介] 用“讲故事”的方法写的社会学著作。
直面“移民”中国家和人民的权力运作,从中揭示政治控制的策略和游戏,又不乏对平民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无论从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的开辟和创新上,本书对沾沾自喜的法学中人来说,都是一记棒喝和警醒。
13.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
[点介] 对于每一个从事社会科学的学习者(在此包括法学)来说,对社会科学本身的性质及走向得有一个比较自觉的(虽然不一定是清醒的)把握。
本书在这方面是极具挑战力的。
它研究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建构;对社会科学的分工的质疑;从事社会科学的学术立场何在等问题。
本书短短七万言,薄薄小册子,但却比那些动辄数十万、百万言的著作要有价值得多,更具思想的包容量。
14.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
[点介] 学法之人,当对法律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有基本的了解。
本书提供了这样一个了解的途径。
不宁唯是,当我们对自己身处的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社会的反差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检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对这个法律教育生态圈的运行有一个冷静的认识。
此书的一个特点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视角。
15.梅因:《古代法》[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
[点介] 历史法学派之代表著作。
其重要之处不仅在于经由自己的研究勾画出法律发展的脉络,提出了法律“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的振聋发聩的命题。
更在于,他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和怀疑的精神,对“自然平等”的流行话语的批判。
一如梅因所说,我们最需要的也许是对新旧材料的不断审查,而不是盲信。
后一本书亦是历史法学派的代表著作。
16.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
[点介] 本书是苏格拉底审判与处刑的三篇著名对话。
展示了苏格拉底是如何被判刑的,他对待神、知识、伦理、法律、死亡等的态度如何。
读者从中受到其人格的震撼之余,还会进一步思考苏格垃底到底是怎样死亡的重大的政治和人生的问题。
在对话和诘问中教给你智慧,这是本书的另一重要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