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内容.doc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附录C 水土保持监测记录表C.0.1 地表组成物质监测记录表应符合表C.0.1的规定。
表C.0.1 地表组成物质监测记录表表C.0.2 扰动前植被监测记录表表C.0.3 扰动土地情况监测记录表C.0.4 取料场监测记录表应符合表C.0.4的规定。
表C.0.4 取料场监测记录表注:1 范围外指取料场征地范围以外;2 水土流失情况包括土壤流失量、水土流失面积及水土流失隐患等,若存在土壤流失和潜在土壤流失现象,应现场测量。
表C.0.5 弃渣场监测记录表注:1 弃渣场类型包括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平地型、库区型等;2 范围外指弃渣场征地范围以外;3 水土流失情况包括土壤流失量、水土流失面积及水土流失隐患等,若存在土壤流失和潜在土壤流失现象,应现场测量。
C.0.6 渣料暂存场或表土堆存场监测记录表应符合表C.0.6的规定。
表C.0.6 渣料暂存场或表土堆存场监测记录表注:1 类型包括沟道型、平地型和坡面型;2 水土流失情况包括土壤流失量、水土流失面积及水土流失隐患等,若存在土壤流失和潜在土壤流失现象,应现场测量。
表C.0.7 径流小区监测记录表C.0.8 水力侵蚀测钎监测记录表应符合表C.0.8的规定。
表C.0.8 水力侵蚀测钎监测记录表注:1 小地名填写省、县、乡镇和自然村名;2 测钎法可适用于开挖、填筑和堆弃形成的、以土质为主的稳定坡面土壤流失量简易监测;3 测钎布设图应简洁地画出测钎的相对位置和地面坡度,可以采用数据说明。
表C.0.9 侵蚀沟监测记录表C.0.10 水力侵蚀控制站监测记录表应符合表C.0.10的规定。
表C.0.10 水力侵蚀控制站监测记录表C.0.11 水土流失危害事件监测记录表应符合表C.0.11的规定。
表C.0.11 水土流失危害事件监测记录表表C.0.12 工程措施监测记录表C.0.13 植物措施监测记录表应符合表C.0.13的规定。
表C.0.13 植物措施监测记录表C.0.14 临时措施监测记录表应符合表C.0.14的规定。
水利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水利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水利水土保持,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咱人身体里的血脉一样,要是血脉不畅,那身体能好吗?这水土要是没保持好,那带来的问题可多了去了。
那怎么做好这个监测呢?首先就得有合适的技术手段呀!就跟咱出门得选双合脚的鞋子一样。
比如说,咱得有能精确测量水土流失量的仪器,这就好比是我们的眼睛,能清楚地看到到底流失了多少。
还有啊,对土壤的性质、水分含量这些都得摸得透透的,不然怎么知道该怎么去保护它呢?监测点的设置也有讲究呢!不能随便找个地儿就放那了,得考虑周全呀!要放在能代表性地反映出这片区域水土情况的地方,这就好像是在战场上选一个好的观察点一样重要。
要是放错了地方,那监测出来的数据不就不准确了嘛,那不就等于白忙活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那也是关键的一环呀!收集来的数据就像是一堆食材,得靠咱这大厨好好加工分析,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来。
要仔细研究这些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问题,这样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呀!而且呀,这监测可不是一锤子买卖,得长期坚持下去。
就跟咱每天吃饭睡觉一样,得养成习惯。
不能说今天监测一下,明天就不管了,那可不行!得持续关注,随时根据情况调整策略。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好好监测水土保持,那后果得多严重呀!土地可能会越来越贫瘠,河流可能会被泥沙淤塞,那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可就大啦!咱可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呀!所以说呀,这水利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那就是我们保护水土的法宝呀!咱得认真对待,严格按照规程来操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守护好我们的水土资源,让我们的大地一直生机勃勃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咱可不能小瞧了这看似普通却极其重要的事儿呀!让我们一起为水土保持努力吧!。
了解水土保持工程中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土保持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污染,环境监测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水土保持工程中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一、地表水监测技术地表水是水土保持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
地表水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水质监测和水量监测两个方面。
1.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通过采集地表水样品,分析水中各种物质的浓度,以评估水的质量状况。
常见的水质监测项目包括溶解氧、pH值、氨氮、总磷等指标的检测。
监测结果将帮助工程师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状况,并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2. 水量监测水量监测主要是对地表水的流量进行监测和测量。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流速仪、水位计和流量计等。
水量监测的结果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二、土壤监测技术土壤是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要基础,它对植被生长和水的渗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土壤监测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1. 土壤侵蚀监测土壤侵蚀是水土保持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土壤侵蚀监测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和评估土壤的剥蚀和沉积情况来判断土壤侵蚀的强度和范围。
常见的土壤侵蚀监测方法包括地貌测量、沉积物分析和遥感技术等。
2. 土壤水分监测土壤水分对于植物生长和水的渗透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以便制定适当的灌溉计划和土壤保湿措施。
常用的土壤水分监测方法有细管浸润法、学名输浸法和水分电导率仪等。
三、植被监测技术植被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稳定土壤和改善水土流失的作用。
因此,植被监测技术对于评估工程效果和制定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植被覆盖率监测植被覆盖率是评估土壤保持效果和水土流失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植被覆盖率监测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影像分析或实地调查来获取。
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一、总则1.1 本规范定义了施工中的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的通用的技术要求,并规定了设计施工、实施和监测记录等内容。
1.2 本规范旨在维护批准治理范围内水源地、蓄水洪头、灌溉用水、生态系统日常工作所需的水质。
1.3 本规范亦以保护水源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利设施的水位或地表水特征。
1.4 本规范的要点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水土保持设施的正确施工、维护、实施;(2)保持水土资源的安全、合理利用;(3)对于施工水土保持设施时,要考虑水土保持的可行性。
1.5 本规范不适用于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和涵洞等路桥建筑物施工施工范围内水土保持设施的施工造价。
二、设计施工2.1 水土保持设施设计施工应当按照有关规范、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执行,确保设计依据准确,完善,有效,可行。
2.2 施工中考虑水源地、大型水仓、涵洞、湖泊、池塘、山岸开挖、山防拦水坝等水土保持设施的施工技术要求;2.3 水土保持设施按照施工实施计划设计施工,应当建立水文水质观测技术质量控制和监察检测跟踪机制;2.4 水土保持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规定,同时注意保护湿地资源等。
三、实施3.1 水土保持设施应当根据本规范指定之施工程序,确保实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强制性标准,以确保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3.2 水土保持设施施工,必须具备以下技术措施:(1)针对开挖、山体等操作,必须有防侵蚀措施;(2)风险预测研究,预先采取紧急措施;(3)施工结束前应当做好水质检测,以评估施工质量;(4)为确保预期效果,应当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手段;(5)每年应当进行水土保持痕迹检查和评定,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纠正。
四、监测记录4.1 水土保持设施施工过程中,必须实施有效的监测记录系统;4.2 水土保持设施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做好水质及泥沙监测,记录及分析资料;4.4 水土保持设施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把检测结果登记并及时反馈,并及时公布结果。
【关键字】保持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合同水土保持监测合同委托方:)服务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国家其它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为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本着“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甲、乙双方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监测范围及内容水土保持监测工程。
监测内容为水土流失及危害监测、防治效果监测。
第二条技术规范及要求《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验收办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三条合同工期自束。
第四条取费依据取费参照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2号文《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经双方协商确定了合同价款。
第五条合同价款本合同总价为人民币万元整签字,双方盖章后生效,合同条款履行完毕后自行失效。
第十二条合同份数本合同正本两份,双方各执壹份;副本陆份,双方各执叁份,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三条其它1.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按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协商处理。
2.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先行协商解决,若需签订补充协议的,补充协议作为本合同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年月日水土保持监测部分总结我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水土流失点:水土流失面积广、分布广、危害重、治理难。
按照侵蚀强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水力侵蚀区危险度:以当前水蚀速率发展,有效土层完全被侵蚀所需要时间,即,土壤层承受的侵蚀年限。
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技术一门学科。
水土保持监测: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的根底,为国家生态建设决策水土保持监测对象:宏观:北方风力侵蚀区、西南冻融侵蚀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水力侵蚀区中观:大江大河流域和荒漠化类型区微观:小流域和荒漠化地段目前监测重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主要包括气候、地质地貌、土壤及地面物质组成、植被、水文、土地利用方式、开发建设活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
水库工程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3)1.3 工程概况 (4)二、水环境现状分析 (5)2.1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6)2.2 水库入库与出库水文情况 (6)2.3 水质状况及主要污染物 (8)三、水污染防治措施 (8)3.1 水源保护 (9)3.1.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 (10)3.1.2 保护区内禁止行为规定 (10)3.2 水质监测与评估 (12)3.2.1 建立水质监测站 (13)3.2.2 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与评估 (14)3.3 污染物治理 (15)3.3.1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16)3.3.2 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 (17)四、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 (19)4.1 水土流失风险分析 (20)4.2 水土保持措施 (21)4.2.1 植树造林 (22)4.2.2 沟壑治理 (23)4.2.3 土地整治 (25)五、施工期水保措施 (26)5.1 施工现场排水系统 (27)5.2 施工材料与废弃物管理 (28)5.3 施工人员生活区环境保护 (29)六、水库运行管理水保措施 (30)6.1 水库蓄水与调度 (31)6.2 水库水质监测与保障 (32)6.3 库区绿化与生态修复 (33)七、应急预案与监测机制 (34)7.1 应急预案制定 (35)7.2 监测站点设置与数据采集 (36)7.3 应急响应与处置流程 (38)八、结语 (39)一、前言水库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是为了响应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确保水库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得到有效实施,减少工程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和影响,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方案旨在明确水库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不断提高,本方案在水库工程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简介⏹一、定义⏹水土保持监测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为国家生态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李智广)⏹近年来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蓬勃发展,对监测工作提出了加快发展的要求。
二、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及意义(1)水土保持监测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2)水土保持监测是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要基础。
(3)水土保持监测是国家保护水土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4)水土保持监测是社会公众了解、参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基础。
三、水土保持监测机构与站点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各级政府批准成立的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即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监测中心站、省级监测总站、重点防治地区监测分站和监测站;二是根据监测任务需要,经科学论证,在全国各地设立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包括为国家提供基础数据的监测点、水土流失抽样调查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测点等,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的监测点也属于站点之一。
四、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一)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是生产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意义(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四)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应按国家、部有关规定执行五、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制度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应具备水土保持监测资质。
水利部于2003年制定了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办法,2004年《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将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资质颁发确立为国家行政许可事项,2012年11月17日,水利部发布第45号令《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办法》。
规定了承担水土保持监测的机构应具有开展监测工作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固定的工作场所;二是要具有健全的技术、质量和财务管理制度;三是要具有水土保持及相关专业的高中级技术人员,且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上岗证书;四是要具有现场监测、观测、量测、分析与计算的仪器设备;五是能够严格按国家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实地监测,确保监测质量。
1.水土保持监测定义水土保持监测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地面监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多种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
2.水土保持监测目的(1)为建设单位提供方案实施信息,以便加强管理。
(2)验证防治措施布设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防治措施体系,促进防治措施到位,提高防治效果。
(3)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执法、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提供依据。
(4)为同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布设防治措施体系提供借鉴资料。
(5)为研究不同类型项目的水土流失规律、防治技术提供基础。
(6)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以便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
3 监测内容3.1 监测内容水土保持监测应在建设前、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完好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项目建设区监测应包括项目区土壤侵蚀背景值的监测、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状况监测(包括危害性监测)、水土保持防治实施效果监测以及水土流失6项防治目标监测等几个方面。
监测到的成果能够充分反映本建设项目在生产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
3.1.1 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及水土保持生态调查(1) 针对影响项目区土壤侵蚀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以及气候因子等自然因素在建设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
主要包括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关键地貌部位的坡度坡长地形的变化情况;土壤的侵蚀特性(如表层土厚度、质地与机械组成、抗蚀性等),汛期降雨、大风日期等气象参数。
(2) 针对工程扰动土地面积情况进行调查,并跟踪监测扰动地表面积变化情况;(3) 针对各建设区域内填方数量、挖填面积变化情况,运移变化情况,体积形态与面积变化情况分别进行调查;(4) 针对工程建设区内林草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等进行调查。
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内容结合项目区地理环境特点,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监测内容。
水土流失状况采用调查、定位观测、巡查的监测方法,对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程度、施工期土壤流失量以及土石方开挖量、取弃土(渣)量、水土保持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监测。
1、弃土弃渣监测
工程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主要是取、弃土(渣)场,主要监测取、弃土(渣)场的取、弃土量,弃土(渣)堆放情况(面积、堆渣高度、坡长、坡度等),岩土类型,防护措施及拦渣率,稳定性等因子,通过调查,分析处理数据,达到监测的目的。
2、水土流失防治监测
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安排,对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因子、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监测。
3、施工期土壤流失量监测
通过查阅《口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利用该报告中的设计图纸和全线地形图,结合实际调查水土流失现状,对施工过程中开挖扰动地表、压占土地和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程度和面积分别进行调查监测,通过计算、统计等方法得出该阶段土壤流失量。
4、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
主要通过实地调查、抽样调查和核算的方法监测水土保持设施投入初期的防治效果。
a.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监测。
全面调查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采用调
查、实地测量等方法,对各项治理措施面积和保存情况、水土保持工程的数量和质量、水土流失治理度等进行监测,同时对施工中破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进行调查和核实。
b.排水工程效果。
排水工程包括坝区排水、道路排水等,监测内容包括排水工程的数量、主要措施及规格和保护与维修情况。
c.土地整治工程效果。
工程的主要土地整治对象是弃渣场,监理指标包括土地整治面积、覆土厚度、绿化措施落实等情况。
d.植物措施监测。
对项目区布置的植物措施的面积、林草可恢复率、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进行监测,对选用植物的成活率、郁闭度和生长情况进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