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7课《人脑与电脑》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4
《人脑与电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脑和计算机的区别;
2.探究人脑与电脑的共同性;
3.学习人脑信息处理的范式和计算机的封装管理思想;
4.学习视听信息传输以及图形技术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人脑与电脑的不同之处,探究人脑与电脑的共同性,学
习信息处理的模式以及计算机的封装管理思想。
2.难点:深刻理解人脑信息处理的范式,学习视听信息传输以及图形
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主持讨论、案例分析、理论讲授、实验实践等多种教学
方法,结合实践研究,结合相关实验工作,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
1.人脑和计算机的不同
(1)人脑与电脑的区别;
(2)人脑的思维与计算机的计算;
(3)人脑的内存和计算机的存储;
(4)人脑的信息处理机制和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机制。
2.人脑和计算机的共同性
(1)计算机的模拟:使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思维;
(2)人脑和计算机的交互:使用计算机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3)信息处理:使用计算机系统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4)图形技术应用:通过图形技术。
语文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上册)Unit7《Computers》word教案语文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上册)Unit7《Computers》word教案中等职业英语基础模块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学习计划)单元7计算机(第二课堂语言学习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时为教材《英语1》(基础模块高等教育版)第七单元第二课时语言学习具体内容如下:相关练习由本章中的有用词语小组进行在整个单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复习和巩固了最后一堂听说课,还为单元的任务做准备——积累丰富的词汇,为阅读和写作做好准备。
2,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有用的单词和短语(2)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和各种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本单元的词汇第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下列单词和短语:允许、出售商品、开车、张贴海报、分发小册子、为某人提供某物。
,有麻烦了。
因为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期待着,有天了,看看周围,为什么...或者不是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理解黑屏的具体内容。
并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和语言要点,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多使用计算机操作,深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三。
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1。
教新单词“互联网”,并展示一些关键词和短语。
陷入困境。
在日常生活中,生活等待电脑崩溃。
除了看照片和图片1。
互联网做笔记!2.搜索信息搜索信息3。
售票处售票处售票处。
预订机票预订麻烦情侣获得...与某人有麻烦。
+你是一个大替身。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钱,你会…陷入困境。
欧布尔。
你是个大麻烦。
在屏幕上显示一些图片。
他们是这样的:卖货、开车、张贴海报、分发小册子、打排球、9弹钢琴、惹麻烦。
当学生做的时候,老师让他们说出中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理解黑屏的具体内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和语言点,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练习。
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技能。
现在让我们用它们来完成下面的句子。
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片完成下列句子。
《永远的校园》教学目的:1.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2. 借助演讲、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思辨说理的能力3.对比谢冕心中的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并揣摩这种差异的根源,从而树立正确的大学观、人生观教学难点:如何看待理想中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教法与学法:1.课型:讲读课、公开课、研讨课、活动课2.教法:质疑、讨论、辩论3.教具及能力培养方向: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及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诵读文章,感知大意;第二课时主要展开拓展、延伸的活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2003年2月25日,在首都北京发生了二起震惊中外的爆炸案,先后发生在清华大学的荷园餐厅和北京大学的农园餐厅,虽然比不上恐怖份子驾机撞毁世贸大楼那样引人注目,但在很少发生恐怖流血冲突的中国大陆来说,这的确也算得上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了,最引人深思的是:恐怖份子为什么要选择清华和北大进行作案呢?案情侦破之后,答案浮出水面,而这个答案竟让人哭笑不得,因为犯罪谷子声称:“制造爆炸案的目的是为了出名。
”对于这起事件,我不想多作分析了,我只是想说:为什么炸清华、北大就能出名呢?那是因为这两所大学太有名了,本身就是名望的象征。
我们这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些杀人的罪犯很少留下姓名,而刺客荆轲的故事却被广为传诵,不仅仅是因为荆轲的大义凛然、高风亮节,还因为他刺杀的对象是权倾天下、赫赫有名的秦王。
的确,清华、北大太有名气了,不仅是每一位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就连没有丁点儿文化常识的人可能也会对他们肃然起敬。
江泽民同志作为一国主席,日理万机,我不知道他曾去过哪些大学,但我知道北大他是去过的,就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的校庆典礼上,还作了热情扬溢的讲话,因此,才有了我们课本上这篇文章。
大凡有名望的人、事、物都难得一见:比如卢浮宫珍藏的那些传世珍品;比如我们的局长、县长、市长或者更高的官员。
于是我们容易对那些有名望的东西产生神秘感,认为他们与众不同,认为他们超凡脱俗,认为他们高不可攀,或许真的如此,或许未必竟然。
授课日期年刀日星期第一课时一、介绍文体知识这是一篇介绍人脑与电脑知识的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甜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
它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具有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特点。
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文章的这Te 点。
二、新课导入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屮不可缺少的事物。
而且电脑的迅速发展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生活正在被它改变着。
十年前,我们是否能够想象今天的生活:家家有电脑,人人有手机。
伤〈是否想象过I年后、二十年后以致一厲年后电脑乂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正如我们课文屮所说:在电脑面前,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l-Ao今犬,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人脑与电脑的戕小品。
三、课文分析全文有三个部分组成,请同学们阅读全文,初步概括三个部分的屮心内容。
同桌可以讨论-下。
请同学冋答。
讨论后总结第一部分:介绍了讣算机的叵大的运算能力。
第二部分:说明了计算机的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的发展变化。
第三部分:介绍了机器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及运用。
1、分析第P分:介绍了计算机的戸大的运算能力。
说明文有哪些常见的说明方法?在第一段为了说明电子计算机的巨人的运算能力,作者用了明陛说明方法?明确: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画图表。
第…部分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略举例子说明与比较说明结合:引算机比人算快20万倍(比较);以计算兀的历史为例(举例)比较:人脑和櫛机的比较(在8、9段中)重量上:AM: 1500克计算机:比人脑重一万倍自推上人脑:2.5瓦计算机:比人脑多上万倍记忆和思考能力:人脑冇很强的计算机记忆力,并且善于思考,遇出乎意料的情况时,可以随机应变, 妥善处理。
计算机的记忆力和思考能力远不及人脑,可靠性也比人脑券得多。
所以,模仿人脑成了计算机发展的方向,智能电脑成了计剜跋展的H标。
第二课时_、分析课文1、分析第二部分:说明了计算机的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电脑的发展变化。
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人脑和电脑》教案第一篇: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人脑和电脑》教案人脑和电脑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的电脑知识;2.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脑,做电脑的主人。
一、导入:电影终结者的开头讲了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公元2029年,经过核毁灭的地球已由电脑“天网”统治,人类几乎被消灭殆尽。
剩下的人类在领袖约翰·康纳的领导下与电脑英勇作战,并扭转了局面。
“天网”为了改变这一切,制造了时光逆转装置,派遣终结者人型机械人T-800回到1984年,去杀死约翰的母亲康纳·莎拉,以阻止约翰的诞生。
约翰发现了一这阴谋,攻占了实验室,战士卡尔·雷斯自愿通过时间通道回到1984年保护莎拉。
这是一部科幻电影,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电脑是否真的有一天会取代人类统治地球呢?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默读课文给文章的每个部分加一个小标题三、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抓住事物特征,筛选主要信息,掌握说明方法。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部分:⑴作者认为:人脑和电脑的优势各是什么?⑵人脑和电脑到底谁更强?总结:2、同样方法,和同桌组成学习小组,从课文二、三部分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分析⑴作者认为:人脑和电脑的优势各是什么?⑵人脑和电脑到底谁更强?学生总结发言四、思考讨论作者在文末非常乐观的认为“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那么你认为电脑能代替人类成为地球的主人吗?五、拓展延伸:你是电脑真正的主人吗?展示:锋芒互动2009年第5季主题创意会的几幅漫画作品。
六、作业以“我的电脑我做主”为主题,设计漫画作品,并为你的作品加100字的说明。
第二篇: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牛郎织女》教案《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牛郎星织女星相关的的天文知识;2.了解相关的美好传说;3.掌握说明文的写法;4.感受科学的现实与浪漫的传说并不相悖一、导入:(2分钟)(幻灯片映杜牧的《七夕》)七夕这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节日,给了我们多少美的遐想和浪漫的情思。
人脑和电脑戴君惕一、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电脑面前,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天然计算机”,“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
2、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解电脑的发展变化与速度。
3、通过学习本文,掌握相关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变化。
2、明晰人脑与电脑的主要差别。
三、课时安排:3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1、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如何区分电脑与人脑的差别的。
2、阅读课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解电脑的发展变化与速度。
3、辨析文章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导入新课: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有人戏说“人脑不如猪脑,猪脑不如电脑”,此言并非贬低人类,但电脑的超强功能已经是众所周知。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基本上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汽车,可想而知电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戴君惕的《人脑与电脑》,看看人脑与电脑究竟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简介戴君惕,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专事仿生学研究。
20XX年2月,以湖南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构建长沙一小时经济圈,打造湖湘经济高地》的议案,议案中将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益阳、岳阳和常德等六个城市纳入了经济发展行列。
三、了解计算机天才比尔·盖茨(英文:William Henry 1955年10月28日-),是一名美国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以及微软公司的董事长。
他与保罗·艾伦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曾任微软CEO 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并持有公司超过8%的普通股,也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
公司在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业务,全球员工总数超过91000人。
1995年到20XX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
20XX年6月27日正式退出微软公司,并把580亿美元个人财产尽数捐到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
《人脑与电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脑与电脑/戴君惕》是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一篇教材,主要讲述了人脑与电脑的关系以及电脑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人脑与电脑的异同之处,并思考人脑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脑与电脑的异同,并掌握相关的词汇和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人脑与电脑的异同,并能够分析人脑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与局限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人脑与电脑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
但由于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可能相对较浅,对人脑与电脑的关系和应用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或片面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现代科技的发展,例如展示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等,以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引出本课主题:“人脑与电脑”。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认为人脑和电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第二环节:阅读理解1. 学生自主阅读《人脑与电脑/戴君惕》。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讨论人脑与电脑的异同之处,并列出相关的词汇和概念。
例如,学生可以讨论人脑具有情感和创造力,而电脑则具有计算和存储能力。
第三环节:概念解释与讨论1. 教师对学生列出的词汇和概念进行解释,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确保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准确。
例如,教师可以解释“信息处理”是指人脑和电脑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和输出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人脑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并进行讨论。
例如,学生可以讨论人脑在处理模糊和复杂的信息时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处理大量数据和高速计算方面相对较慢。
《人脑与电脑》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简要概括;掌握人脑与电脑的区别及电脑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会和会学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尝试成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重点: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难点:掌握人脑与电脑的区别及电脑的特点。
教法:讲授法→分组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课前准备:1.导学案的下发、批阅和错题的收集整理、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和对教学设计的调整;2.课前培训:培训学科班长针对本节课的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设定本课的形式与内容比如预习案的展示,点评;及课后的总结要求。
然后学科班长或组长培训组内成员。
(培训内容:讨论形式和内容;展示、点评、质疑、总结要求;预习案展示和课堂总结学生培训:教师批阅部分学生的导学案,结合问题最多的题目理解教材上的知识点,做好预习案的展示和分析准备,结束时根据检测题进行课堂知识的总结。
)3.预习培训:全体学生:预习本课出现的字音,成语解释;初读课文,画出本文的结构,初步把握电脑的发展史。
4.教学目标的书写:在黑板的右上方,书写字迹清晰、公正。
教学过程:一、引入1、哪些同学看过电影《星球大战》《终结者》?看过这些影片后你有什么感想?(展示两部同学们喜欢的电影图片,畅所欲言)2、PPT展示教学目标,教师解读目标。
3、本文重点通过了解电脑的发展史,了解二者的区别,正确分析看到二者的优势,那么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解决预习案的字词用法。
(衔接)4、时间:3分钟以内。
二、预习案展示检测自习(学科班长主持)1. 展示人员:学科班长指定小组成员的C进行展示。
(在课前培训中确立人员)2.展示内容:学科代表对预习案的情况做一个概括,然后将全对的题目把知识总结一下,错误题目要进行分析,并对错误的情况作一一分析,最后还要展示学生预习中“我的疑问”3.根据展示的情况给出分值4.教师点拨:预习案中知识的总结或规律等。
人脑与电脑教案乐清市职业中专语文组章育生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程有大致了解,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电脑面前:“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2.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2.初步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教学准备: 常规教具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教学要点:2、整体上了解全文。
2.具体分析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课文:最近有条很大的新闻, 10月5日的时候, 苹果电脑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了。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关注过乔布斯, 乔布斯先后领导缔造了麦金塔计算机、ipad、iPod、iPhone等诸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数字产品。
乔布斯多次上过《时代周刊》, 被誉为“计算机狂人”。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购买和使用个人计算机而且热衷于上网呢?可以这样说, 现在这个时代, 无论做什么都脱离不了网络和计算机。
电脑是人们工作学习的得力帮手, 银行, 超市, 机关, 学校随处可以见到电脑帮人们处理事务,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 更多的是起休闲、娱乐的作用。
大家可以用它连上互联网, 听课, 看电影, 聊天。
可以说计算机的发展不仅方便我们生活娱乐, 造就了很多像比尔盖茨, 乔布斯这样改变世界的天才, 更是给整个时代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解题, 背景介绍追源溯流, 其实人们早在1946年就发明了第一台电脑, 而它的出现却不是像今天这样更多的是为了工作和娱乐, 它的诞生原因是为了方便人们更好的计算困难的数学问题。
光凭人类大脑不能计算的复杂数学题, 电脑却可以做到, 有的人就要问了, 既然电脑这么厉害, 能算人脑都不能算的题目, 能解决人类都不能解决的难题, 电脑会不会比人脑跟厉害呢?带着这个问题, 我们一同学习今天的课文。
一起看看电脑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 看看人脑和电脑的这场“竞争”, 到底谁胜谁负。
人脑和电脑戴君惕一、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电脑面前,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天然计算机”,“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
2、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解电脑的发展变化与速度。
3、通过学习本文,掌握相关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变化。
2、明晰人脑与电脑的主要差别。
三、课时安排:3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1、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如何区分电脑与人脑的差别的。
2、阅读课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解电脑的发展变化与速度。
3、辨析文章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导入新课: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有人戏说“人脑不如猪脑,猪脑不如电脑”,此言并非贬低人类,但电脑的超强功能已经是众所周知。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基本上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汽车,可想而知电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戴君惕的《人脑与电脑》,看看人脑与电脑究竟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简介戴君惕,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专事仿生学研究。
2005年2月,以湖南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构建长沙一小时经济圈,打造湖湘经济高地》的议案,议案中将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益阳、岳阳和常德等六个城市纳入了经济发展行列。
三、了解计算机天才比尔·盖茨(英文:William Henry 1955年10月28日-),是一名美国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以及微软公司的董事长。
他与保罗·艾伦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曾任微软CEO 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并持有公司超过8%的普通股,也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
公司在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业务,全球员工总数超过91000人。
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
2008年6月27日正式退出微软公司,并把580亿美元个人财产尽数捐到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
《福布斯》杂志2009年3月12日公布全球富豪排名,比尔·盖茨以400亿美元资产重登榜首。
比尔·盖茨于2008年6月27日退休了,他在微软同事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形象呢?这个当属与他一起共同执掌了微软28年之久的CEO鲍尔默最有话语权了。
“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伙子,不太爱说话,但浑身充满了活力,尤其是一到晚上就活跃起来。
当时的情况是,经常在我早上醒来时,他才准备睡觉。
”鲍尔默在最近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如此形容比尔·盖茨。
鲍尔默说的对,也许只有活力才是成功的最关键因素,这是比尔·盖茨留给大家最好的礼物。
四、整体感知第 1 页共4 页本文是一篇有关人脑与电脑的科技说明文。
文章从笨重的、原始的“埃尼阿克”计算机入手,介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之快,继而对人脑与电脑进行了比较,强调人脑的记忆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可靠性。
接着分阶段介绍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历程,对计算机的超强功能和仿真程度大加赞叹。
五、分析课文全文两节分两部分理解第一部分:从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入手,对人脑与电脑进行比较。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第1段和第8段对第一台计算机的占地面积、重量、使用的元器件、造价和运算速度作了详尽而具体的说明;同时对人脑的重量、体积和所需能量作了解释。
举例子:第3-6段运算圆周率的数值。
作比较:第2-6段人脑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值依次从第7位开始,然后是17、35、72、140、200、500,最高算到了小数点后707位,而且历时1000多年,而电脑仅用70多个小时就算到了小数点后2035位。
从重量、耗能、记忆、思考和可靠性等方面,对人脑与电脑进行比较。
见下表:人脑重量:大约只有1500克耗能:不到2.5瓦记忆与思考:很强,善于思考电脑重量:巨型机比人脑重上万倍耗能:巨型机多上万倍记忆与思考:巨型机远不及人脑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展示电脑的发展变化及速度。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第一代计算机至第六、七代计算机发展变化情况如下表:计算机出现时间主要元件特点第一代1946年电子管体积大、耗能高、运算较快第二代1956年晶体管体积较小、性能较好、效率和寿命高第三代约1958年集成电路体积更小、性能更好第四代1975年大规模集成电路运算极快(巨型机);体积很小,耗能小性能极高(微电脑)第五代1978年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微型化方面可与生物脑媲美第六、七代将来生物集成电路可逼真地模仿人脑(研制中)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电脑的发展过程呈现出更新速度快、性能突飞猛进的特点,在仿生、思考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越来越接近人脑。
六、课堂作业教材P62第一题第三、四课时教学内容:1、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2、找出课文中的6个感叹句。
3、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对当今电脑普及的一些看法。
4、布置课堂作业。
一、写作特点:1、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全文以章节的形式布局,共两节,谈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比较人脑与电脑的差异;第二个问题是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行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不枝不蔓,一目了然。
2、方法精当,深入浅出。
第 2 页共4 页文章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把深奥的内容说得具体可感,容易被读者接受。
3、饱蘸感情,感染力强。
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和社会所带来的巨变,作者感同身受,文章中用了许多明显的感叹句,还有一些表达作者的钦佩和赞美带有浓郁感情色彩的的句子,那种喜悦与幸福感自然而然也能感染到读者。
例如“人类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在这基础上,第五代电脑已经研究成功”、“人们看到它轻而易举地计算着各种繁难的数学题,无不大为赞叹”等等,都情感丰盈,让人读后为之动容。
二、找出课文中的6个感叹句1、竟把值计算到小数点后2035位!2、这就把可怜的谢克斯的15年的努力全部一笔勾销了!3、晶体管计算机的体积是电子管计算机体积的千分之一,但效率和寿命却提高1000倍!4、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5、这样(指使用生物集成电路),计算机就能再缩减千万倍,其运算速度要6、比目前最先进的微电脑快100万倍!7、这种第六代电脑制成后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的!三、讨论本文写于十年前,尽管距世界第一台计算机有50多年,但当时中国的计算机仍然处于初始阶段,除“中国的第一软件”王永民发明王码五笔输入外,在软件方面再也没有值得骄傲的资本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
九十年代中国面临信息挑战阶段,有专家建议:尽快与世界计算机联网。
文中作者提到电脑不具备人脑的很多优势,人是最完美的天然计算机,对于他的这种观点,十年后的我们又是怎么看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计算机知识,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参考文章人脑与电脑伍小戈多年前我的一位会电脑的同事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脑不如猪脑,猪脑不如电脑”。
当时我还以为他是开玩笑,直到后来我也学会了电脑,才明白了此话的妙处!确实是这样,猪脑是否比人脑聪明我没考证过,不敢乱说,但电脑比人脑聪明是千真万确的。
在电脑面前,人脑真的很笨拙、很可笑!不信我随便列举几例,绝无牵强附会。
设置在电脑上你可以把自己经常用到的某些功能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后你在使用这一功能时,只要按照预先设置的步骤进行操作就是。
可生活中几乎没有一件事是可以预先设置并按照自己的设计去进行的,哪怕你的那颗脑袋再聪明。
查找这也是个十分快捷实用的功能,你只要在电脑中输入想要查找的文件名称,几秒钟后你想要的东西就会出现在屏幕上。
而在生活中,常常为了一份资料找得两眼发直;如果是在脑海里搜寻某个遥远的记忆,那非得要弄出神经病来。
复制这是电脑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功能,小到一句话、一篇文章,大到一个文件、一个磁盘,只要你先把它复制或剪切,再粘贴到另一个地方,无论多少内容,几秒钟就能搞定,而且绝不走样。
但生活中的东西绝大多数是无法复制的。
还原这也是电脑中常用的一个功能,你在操作中如果不小心把本来不该删除的东西给删掉了,那不要紧,选“恢复”或“还原”就是,一切都和原来一模一样。
可在生活中,做错了的事、说错了的话是无法还原的,只能追悔莫及。
第 3 页共4 页保存把需要保存的资料存放在电脑里,既快捷又安全,而且容量极大,一台有100G硬盘的普通电脑,从理论上说可以保存4万多部《红楼梦》;而人脑恐怕连一部《三字经》也装不下,真是望尘莫及。
删除与保存刚好相反,在电脑中删除一份资料非常简单,只要你选中这份资料,弹出菜单选“删除”后按回车就成,从此电脑里就不会再有它的存在。
可我们脑袋里那些多余的、肮脏的、不愉快的东西,却怎么也删不掉。
备份在电脑中这也是个很常用的功能,凡是重要的资料,你不妨把它多备一份或几份,一旦原件被毁坏,还有完全一样的另外一份或几份。
可生活中几乎所有重要的东西都是没有备份的,比如老婆,还有脑袋等,都只有一个,你不得不珍惜。
刷新当你操作电脑感觉速度很慢、很呆滞的时候,不妨用用“刷新”这个功能,轻轻一点,就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如果大脑迟钝、心情不佳的时候,也能像电脑一样“刷新”一下,那该多好!升级人脑中有些知识是需要更新的,要靠拼命地学习来充实和提高自己。
电脑也一样,它的名词叫“升级”,当一个程序有了新版本的时候,你只要连接相关的网站或下载相关的软件,轻轻一点就更新了,比人脑的知识更新不知快了多少倍。
杀毒和人一样,电脑也常常受到病毒的袭击,也有患病的可能。
人在这种时候只能去医院打吊针,弄得不好还要死人。
而给电脑“治病防病”就很简单,只要你装上一个杀毒软件,并实时监控和升级就成,包你平安无事。
加密人在世上有许多秘密,把它存在脑海里,不仅难于记忆,而且一不留神就会泄密,带来不少麻烦。
可如果把它存放在电脑里并输入密码就高枕无忧了,不知道这个密码的人要想看到它,只能干瞪眼,哪怕他是你的亲爹妈!压缩如果一个文件太大不便保存或发送,有什么办法吗?有,这就是电脑的“压缩”功能,无论多大的文件,只要在电脑里“压缩”一下,体积就小了许多,但内容却丝毫不少。
我想,一些需要减肥或减压的人,应该是很羡慕这个功能的。
自定义电脑是个很共性的东西,可它的设计者却为用户准备了一个叫“自定义”的功能,你可以利用这个功能搞一些很个性化的设置,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可我们有的人就喜欢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连冰冷的电脑都不如。
重命名在电脑里,什么东西都可以改变,包括任何一个文件的名称,这就是“重命名”。
可生活中我们要想给自己或某件事物改个名字却很难很难,无论这个名字是多么地不合适,也无论你有多少条理由。
最大化可以把电脑里的任何一个东西放大到占据整个屏幕,让你看得清清楚楚。
每当用到这个功能,我就想把自己的某些东西也“最大化”一下,比如我的才能、我的成就、我的智慧,还有我面对现实、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