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信中学2013届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78.00 KB
- 文档页数:12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级语文科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下载zǎi 殷红yān 气氛 fēn 贻人口实yí B.癖好 pǐ 揣度dù 强劲jìng 岿然不动kuī C.信笺 jiān 着凉zháo 横财hèng 呕心沥血ǒu D.巷道 xiàng 骠勇 biāo 辟谣 pì 装模作样m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王教授对网络语言不仅不赞一词,反而苛评有加,他认为这不仅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汉语的规范发展也极为不利。
B.自建校至今,执信中学几代人,一腔热血,惨淡经营,十番苦功,奋斗不息,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优秀的毕业生。
C.面对镉含量超标的大米流入市场这样的事件,政府各职能部门应闻风而动,上下其手,彻底追查,促进食品市场环境安全有序发展。
D.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
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
“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
“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
“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
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是无条件的,那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
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
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与被保存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关系。
总之,先把它保存下来,而且要把保存传统文化由不自觉变成自觉,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
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
那里的人比较穷,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保存就是无意识的。
可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旧房,建新房,那种对古建筑无意识的保存也就越来越不可能。
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承”又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承”就是继承、发扬,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它发扬光大。
当然,“承”不是简单地传承发扬,而是要做到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才叫“承”。
仍然以古建筑为例,“传”的话,就是不破坏它,不让它倒,让它存在的时间越长越好。
而把古建筑上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这就是“承”了。
广东省执信中学2011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蜡烛./ 污浊.惩.罚/驰骋.着.火/不着.边际B.漂.白/饿殍.与.会/参与.胴.体/ 栋.梁之材C.惬.意/ 提挈.殷.实/ 殷.红擂.台/危若累.卵D.框.架/诓.骗杂烩./教诲.打颤./颤颤..巍巍2.下列加点成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在楼市处于非理性状态的今天,鼓励盘活存量,或许能够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扼住信马..由缰..般飞涨的楼价。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一发功疾病就能消除,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开会时,常常遇到老板不满意某位同事的报告或观点,或会议进行一半时,同事因意见不同而造成尴尬的气氛。
身为与会者的你,该怎么打预防针....,好打破僵局,继续进行会议呢?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C.11月26日、27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用四个整版罕见地刊登名为《日中战争》的专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
D.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不要那些无聊的你在耳边絮语。
你尽管嘲笑我的妄想,我的追求,我的执着吧。
你是怯懦,是恐惧,是懒惰,是空虚,是乏味,是一切丑恶的东西。
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2.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后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I 卷(阅读题 共64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到这里,我才想起我们真正讨论的那个话题——纳塔莉·安吉儿的这本《野兽之美》。
这是一本关于生物学的普及读本。
这样界定实际是幼稚可笑的,因为事实上作者讲述的是分子生物学这个当代最前卫的科学话题。
有趣的是,这样一个高深的主题完全隐蔽在作者最生动最文学的叙述中。
我们读到的只是各种生物的趣味生活,它们怎样像人类一样求爱、竞争、打架和生儿育女,怎样自私小气或牺牲贡献。
我们从前传说中恩爱贞节的一些飞禽,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反而是一个性开放主义者。
我们一直偏执相信其贪婪凶残的走兽,却很可能是一个勇于造福于后代的慈母良父。
文学编织了太多谎言,只好由科学揭示真理。
当然,如果仅限于澄清一些动物的事实,这并不足以使本书获得如此多的赞叹。
作者实际上是在介绍当代最伟大的一些生物学发现和成果,这些发现和成果又是怎样在影响人类对自身生命进化的思考。
也就是说,本书早已超越了生物学的范畴,它更多地还是在关注人类,在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胞是怎样决定了人及一切动物的爱恨悲欢和生老病死。
1、下列对《野兽之美》这本书的解说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A、这不是一本仅围绕生命现象讲述的科普作品。
执信中学2013届高三月考(2)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孤.傲辜.负蟪蛄.沽.名钓誉呱.呱而泣B. 飓.风遽.然拮据.前倨.后恭虎踞.龙盘C. 案牍.亵渎.蠹.虫抱犊.跳沟买椟.还珠D. 庇.荫纰.漏毗.连筚.路蓝缕蚍.蜉撼树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为目的创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②韩非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③我们订这个方案的目的是根据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地对他们进行正确教育。
④民族区域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A.盈利法制适时自治B.营利法治适时自治C.盈利法治适当自制D.营利法治适当自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归》诗的前四句说明了一个哲理。
苏轼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如今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B.有人做过实验,当人们要锯掉一棵树时,这棵树的温度会升高,还会分泌出一种液体;而当一个人伏在这棵树上保护它时,树的温度又变得正常了。
无独有偶....,在澳大利亚,有一个人抚摸黄瓜,对它说话,给它放音乐,黄瓜竟长到两米多长。
广州市执信中学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都不相同的选项是()A.应.届/应.试熨.斗/蕴.藉甲壳./金蝉脱壳.B.信笺./缣.帛编纂./酒馔.蹊.跷/休戚.与共C.复辟./辟.谣症.结/症.状字帖./俯首帖.耳D.强.制/强.迫贿赂./ 绿.林殷.红/绿草如茵.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B.《红楼梦》人物众多,世相缤纷。
各色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大小事件纵横捭阖....,许多看似无关的小事,又与主要事件相连,环环相扣,互相渗透。
C.10月1日,受阅部队沿长安街绵延向东,浩浩荡荡,气势恢弘。
观礼台上中外来宾激动万分,无不侧目而视....,为国家的强大而骄傲。
D.目前,各地“房叔”“房婶”四起,一个人坐拥几十套房产,这真让人不可理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全国人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和民工待遇、对征用土地和强制拆迁进行补偿、提供廉价住宅、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就业等改善国民生活状况的措施。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语文科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 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 分)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选项中,每组词语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飞镖./剽.悍滑稽./缉.拿恐吓./惊吓.B.惊诧./叱咤.歆.享/氤.氲提.防/提.拔C.奔驰./松弛.蓦.然/暮.夜开拓./朱拓.D.喧.闹/寒暄.粘.贴/拈.花散.文/散.场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的人自以为事事精通,喜欢班门弄斧,结果也总使人贻笑...大方..,小善累积是能推动社会B.“勿以善小而不为",要知道集腋成裘....文明的进步的.C.得知国画大师作品在美术馆展览,大批爱好者欣喜若狂,趋之..若.鹜.。
D.她一直对自己的手工作品要求严格,所以件件问世的作品都是精品,但她还是觉得过犹不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对于自己办事喜欢拖拉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B.艺术节我们班该表演什么节目,听了大家的各种建议,班长莫.衷一..是.,不知如何是好。
C.每当回忆起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她忍不住双眼落泪,不住地说:“那啊!”真是蹉跎岁月....D.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闻着香气扑鼻的食物,一文不名的他....只能选择匆匆逃离。
广州市执信中学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为 150 分。
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 2B 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基于两种移位的合力:第一,西洋小说输入,中国小说受其影响而产生变化;第二,中国文学结构中小说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吸取整个中国文学的养分因而发生变化。
后一个移位是前一个移位引起的,但这并不减弱其重要性。
没有这后一个移位,20 世纪中国小说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获得自己独立的品格,并取得突出成就。
在论述西方小说的启迪时,我有意把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简化为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在“挑战——应战”的模式中理解中国小说形式的嬗变,以便详细勾勒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共同完成的转变的运动轨迹。
而在论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时,我着重强调这两代作家主要不是接受中国古代小说,而是接受以诗文为正宗的整个传统文学的影响;在引笑话、轶闻、答问、游记、日记、书信等形式入小说以及借鉴“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的过程中,有意无意中部分转变了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
我把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传统文学的转化作为论述重点,但并不否认文化背景的变迁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
广东执信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二学期2月月考文科综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7页,满分为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14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火种10月9日上午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北烽火台成功采集。
10月12日运动会火炬将途经北京、广东省中山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吉林省长春市、山东省海阳市,再回到广东省进行20个地级以上市的省内传递(除中山市外),最后在11月12日到达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
读图完成1~3题。
1.火炬从中山市到哈尔滨传递A.自然带呈现出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沿途昼长逐渐变长C.正午太阳高度起来越大D.地球自转线速度越来越大2.当火炬在广东传递期间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正赶上广东一年降水最多的梅雨季节C.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 D.亚洲高压势力逐渐增强3.海啸的形成原理可概括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
”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海啸形成顺序的是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丙→丁→甲 D.丙→甲→乙→丁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它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
广州市执信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及答案广州市执信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级语文科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 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挟持/汗流浃背削藩/削足适履匆忙/戎马倥偬B. 踉跄/不稂不莠巷道/街头巷尾累卵/连篇累牍C. 刹那/深山古刹剽悍/膘肥体壮悭吝/铿锵玫瑰D.蹒跚/心宽体胖贞烈/金人之箴恪守/溘然长逝2.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七月流火,伴着伦敦奥运的热浪,高一级全体师生在武警边防指挥学校进行为期五天的军训活动。
在级长的组织下,军训各项工作按部就班。
白天同学们进行站军姿、正步走、齐步走等训练,一到了晚上,同学们以班为单位互相拉歌,整个校园歌声盎然。
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了,但同学们对当时那些事情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A. 七月流火B. 按部就班C. 盎然D. 记忆犹新3. 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由于薄熙来涉嫌犯罪,10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做出决定,依法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级语文科2月考试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炮.烙páo 脑髓.suĭ撂.挑子liāo 扺.掌而谈dĭB. 看.护kān 巢穴.xuã压轴.戏zhîu 逸兴遄.飞chuánC.倾轧.zhá挑剔.tī和.稀泥huï折冲樽俎.zŭD.颠簸.bŏ掣.肘chì随大溜.liù佶.屈聱牙jī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姚明的婚礼掀起了上海滩的新闻大战,当天,上海的体育媒体记者几乎倾巢出动....,其他省市的体育媒体记者也一大早就纷纷来到举行婚礼的酒店等候。
B.一个人如果总是在约束下生活,就会少一分天真,少一分自由。
我愿意过一种挥洒自如....的生活,我愿我的人生如行云般随意舒卷。
C. 21世纪是知识、信息时代,一个人如果整日充耳不闻....,对大千世界的变化不了解,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D.他是个固执的主教练,当人们期待这位以构建进攻体系见长的主教练给火箭队带来实质性的变化时,他却萧规曹随....,完全沿用了前任主教练的打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本届全运会最惊人的莫过于山东队的张丰、湖南队的黄朝等新人的涌现,很多老运动员也非同凡响,他们的成绩提高之快,的确是个奇迹。
B.由于能见度下降、气温降低、湿度上升,日全食给交通运输、生产作业、通信安全、社会治安等带来一定影响,也可能在部分人群中产生迷信猜测和心理恐慌。
C. 在约翰·诺伊梅尔的带领下,汉堡芭蕾舞团已成为德国舞蹈界的领军人物,并且很快获得了国际的认可与赞誉。
D.从12月24日起,受西伯利亚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国出现了入冬以来第一次大幅度的降温从南到北大片区域带来雨雪天气。
4.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最近,我又回到了白云湖,时值初夏,。
(2)我们要赞誉莲藕,因为它。
①环湖大堤,垂柳轻拂,婀娜多姿;湖心桥畔,楼榭亭阁,错落有致;大湖之内,碧波荡漾,一望无际。
②大湖之内,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环湖大堤,垂柳轻拂,婀娜多姿;湖心桥畔,楼榭亭阁,错落有致。
③埋没底层,尚思抱节守志;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出自泥淖,却能抗浊排滓;莲心固苦,但可医病疗疾。
④埋没底层,尚思抱节守志;出自泥淖,却能抗浊排滓;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莲心固苦,但可医病疗疾。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教战守策苏轼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
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
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
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
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消耗钝辩,痿蹶而不复振。
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遇者见四方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
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要免也。
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
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
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
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
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已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
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选自《教战守策》有删减)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用:采纳B.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乘:趁着,趁(机)C.今不为之计.计:计谋D.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走:逃跑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B.战者.,必然之势也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C.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D.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7.下列句子中能够说明作者主张保持练兵原因的句子的是①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②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③则其为患必有不测④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⑤战者,必然之势也⑥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作者举出先王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太平时期也不可废弃武装的观点。
B.作者认为朝廷和西、北方面的强敌迟早会有一战,所以主张要保持武装力量。
C.作者认为当有战争时会出现让未受过训练的百姓作战的情况,所以应该从现在开始向各行业的人传授军事知识,甚至是盗贼,也要将他们收服,传给他们击战技术。
D.按照作者的观点,当时的士兵欺压百姓,骄傲蛮横,是因为他们自恃只有他们懂得作战。
所以如果全国习兵,也可以灭掉这些人的嚣张气焰。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126分)9.断句和翻译。
(10分)(1)用“/”把第Ⅰ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4分)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
(3分)②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3分)10.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完成后面题目。
(7分)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①惊残:惊醒。
②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此景的目的是什么? (4分)(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分)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1)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陆游)(2),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李商隐)(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4)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16分)城市化的中国式歧义秋风城市化就是人口集中到城市居住,这似乎已成为常识。
大量农民工因经济衰退失去在城镇的工作岗位,返回乡村,生活将陷入困境,于是,很多人提出,政府应当更为积极地推进城市化,“人口必须大规模集中在城市”。
但是,这很可能是一个错误,一个已经造成巨大经济社会问题的错误。
城市化是什么?稍微观察一下当下中国就会发现,城市与乡村的最大区别是,城市存在较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乡村则没有。
人们之所以愿意生活在城市,就是看中了这些公共设施带给自己的收益。
它意味着生活的便利、高效,也意味着文雅。
这是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所在。
依据这一观察,人们当然可以说,要满足人们过上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就必须让人们集中到城市居住。
但是,如果考察一下其他国家,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公共设施在乡村同样存在。
即使稍微差一些,也不会差太多。
这样的事实足以让人们反思关于城市化的理念。
确实,城市化意味着一系列现代公共品。
它可以区分为有形的、无形的两大类。
无形的公共品就是较为合理的治理制度安排,有形的公共品就是公用基础设施。
它们共同支持了城市较为高效、便利的生产和生活网络。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在欧洲,这些公共品最早出现、发育并完备于城市。
现代城市形成于中世纪,当时的城市是广袤的封建制网络中的孤岛。
与当时的乡村地区相比,城市更为自由,较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自治制度,当时有“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一语。
同时,城市因为聚集了商业、工业,并卷入更大范围的交易网络中,因而,财富的生产效率更高,因而也就更有能力建设便利的基础设施。
这样,城市就率先“现代化”起来,城市也就成为现代文明的发育点,伦敦、巴黎、纽约等现代化的城市后来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
然而,只要政府没有对知识、人力、资源的流动施加人为的法律与政治限制,则形成于城市的现代文明元素,必然逐渐扩展到乡村地区。
如哈耶克所说,现代文明的特性就是具有“可扩展性”。
这也正是欧美各国历史上所发生的故事。
确实,在这些国家,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居住了,国民的城市化率相当高。
但另一方面,乡村地区的人口并未继续生活在原来比较低劣的环境。
相反,乡村地区也引入了城市的制度,建立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
换言之,乡村也城市化了。
乡村人口不必迁徙到城市,同样也能够享有现代的各种基础设施。
这样一来,一个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生活,基本上不再是在幸福与痛苦、机会与困顿之间进行选择,不是全有或全无的选择——这其实根本不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