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2习题:8 图片两组(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3
图片两组一、语言基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忖度.(duó) 窒.息(zhì)炮.制(pào) 唾.弃(tuò)B、倒坍.(tān) 吮.吸(sǔn)庇.护(bì) 乳臭.(xiù)C、呆滞.(zhì) 侵略.(lüè)气氛.(fèn) 摄.影(shè)D、渎.职(dú) 撤.离(chè)悬.赏(xuán) 瞬.间(shùn)解析:D A项,“炮”应读páo;B项,“吮”应读shǔn; C项,“氛”应读fē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沼气溃逃粗暴欢呼鹊跃B、摧毁无辜题材唉声叹气C、恐怖国藉肆虐臭名昭著D、蜕变震撼援助首无寸铁解析:B A项,“鹊”应为“雀”;C项,“藉”应为“籍”;D项,“首”应为“手”。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市家电市场促销氛围意兴阑珊....,促成这个氛围的是卖场主打“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再一个就是“低价促销”。
②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
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③低龄留学值与不值、好与不好,也需因人而异。
既不能投鼠忌器....,甘心做了井底之蛙;也不能盲目跟风,唯留学是出路。
④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一些干部简直就是鼠目寸光....,仍然认为环保和发展是对立的。
⑤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富有灵气,文字才那么珠圆玉润....。
⑥在世界各国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食物都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从史前时代至今,与食物有关的故事成为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篇章。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解析:B ①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将尽的样子。
图片两组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戕害踉跄牵强附会呼天抢地B.折本慑服拾级而上退避三舍C.庇护毗邻睥睨群雄穷乡僻壤D.撰写编纂攥紧拳头江流宛转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报怨破天荒全宜之计交插学科B.竞相押轴戏一泻千里好高鹜远C.影牒口头禅敲榨勒索开源节流D.谐调百页窗毅然绝然气喘嘘嘘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送君送到小村外,有句话儿要:“上言常相忆,下言加餐饭。
”②在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之中,义理应当是灵魂,是。
③隐退山林寄情山水保持了自己人格的独立和尊严,避免了同流合污,但是也不可能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终究是一种逃避。
A.交代统率当然 B.交待统帅当然C.交代统帅固然D.交待统率固然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20年前的今天,阿翁在这里庄严宣告:伟大的巴勒斯坦国成立了,一时间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投向这块战乱频仍的土地。
B.庄子的散文在先秦散文中具有独特风格。
这首先是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依据;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C.即将落成的“二十一世纪大厦”是一座集办公、商业、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占地xx万平方米,位于“西安南路”和“红旗大街”的交叉口。
将成为该市的标志性建筑。
D.江苏省工商局最近出台《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本省下岗职工可经营任何行业,并为此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国家明令禁止从事的行业除外)。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辩论会上,辩手们纵横捭阖、广开言路,既表现出严密深刻的思维,又显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B.学习应当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尤其要专心致志,你怎么能像小和尚念经一样呢?C.对于这些传闻,他虽归于道听途说,但又恐空穴来风,一时反倒迟疑起来。
D.屡战屡败的中国男足最近又“阴沟里翻船”,在家门口输给了老冤家韩国队,还是没有走出“恐韩症”的怪圈。
图片两组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瞬.间吮.吸尧舜.顺风顺.水B.号召.招.牌朝.夕臭名昭.著C.震撼.遗憾.可汗.汗.流浃背D.溃.逃馈.赠匮.乏振聋发聩.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IT让金融机构产生不同程度的转身与蜕变,走向主动或者被动的混业经营,成为无.所不为...的全能银行。
B.中国人讲究言传身教,延续了几千年的耳提面命....式的授课方式也不能说完全过时,很多核心知识点需要在课堂上讲解。
C.在电视剧《马医》中,24岁的金素恩饰演了淑辉公主,其天真烂漫、胸无城府....又带点刁蛮气的形象受到观众喜爱。
D.这位待人温和的老先生身材高大,谈起小说来汪洋恣肆,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让人如坐春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事实再次证明,不管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之间还存在着分歧,但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
B.新落成的图书馆分别设有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英语角等多个部分组成。
C.创刊一年来,该报针对行业特点,遵循“指导性强、信息量大”的办报方针,取得了很大成绩,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誉为“导向好、品位高”。
D.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的市容点缀。
二、课文精读4.请给《图片两组》第一组的四幅图片各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读摄影图片,抓住细节是关键点之一。
请在上述四幅图片中任选一幅说说你发现了哪些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就一个时代而言,一幅照片所反映的内容是很有限的,但是它记录的历史真相发人深思。
图片两组[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1.组词辨析法(1)血⎩⎨⎧鲜血.(xuè)血.淋淋(xiě) (2)溃⎩⎨⎧溃.逃(kuì)溃.脓(huì) 2.语境辨析法(3)盛.(shèn ɡ)装的人们,端着盛.(chén ɡ)满食物的铜盆,庆祝秋季的丰收。
(4)有了无数先烈宁.(nìn ɡ)死不屈的奉献,才有了我们安宁.(nín ɡ )幸福的生活。
二、写对字形 (1)⎩⎨⎧miǎn (缅)怀沉miǎn (湎)miǎn (腼) 腆(2)⎩⎨⎧纳cuì (粹)荟cuì(萃)cuì(淬)火 (3)⎩⎨⎧shè(摄)影shè(慑)服niè (蹑)足(4)⎩⎨⎧chè (撤)离清chè (澈)车zhé (辙)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宁静·平静 宁静:侧重于安静,常形容环境,有时也形容心情。
平静:侧重于没有不安或动荡,常用来描写江河湖海的表面水波不兴或形容心情、表情、态势、时局等。
(2)死里逃生·九死一生死里逃生: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在句中可做谓语、宾语。
九死一生:死的可能性远大于活的可能性,但终于脱险。
比喻多历艰险而大难不死。
在句中可做谓语和定语。
(3)臭名昭著·声名狼藉臭名昭著:指坏名声人人都知道;声名狼藉:指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臭名昭著”比“声名狼藉”词义程度要重。
2.明确词义震撼人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语言运用]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写法、成语使用的正误,并改正。
1945年,臭名召著....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suì)篑.逃后的一个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集中营的路上。
课时分层作业(八)图片两组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执行日本军部“一人一机,一弹一军舰”这一命令的是神风特攻队,这是二战时臭.名昭著...的部队。
②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共发送旅客达93万人次,致使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③他们夫妇死里逃生....后,那些一起参加会议的美国人纷纷抚着胸口划十字:“奇迹奇迹!你们居然从炸弹下逃生!”④邵飘萍先生不畏国民党言论钳制,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许多揭露黑幕、针砭时弊的新闻和社评,显示出国人的勇气和操守。
⑤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敬仰,充满了正能量,以喜剧的形式带领观众回忆抗战年代的蹉跎岁月....,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⑥许多球迷都觉得梅西本场第1、2个进球太关键了,但我以为,梅西的第3个进球才最震撼人心....,因为这一进球场景让全世界阿迷都彻底放心了——阿根廷出线了!A.①③⑤B.①③⑥C.②③⑥D.④⑤⑥B[①臭名昭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符合语境。
②洛阳纸贵: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使用对象不当。
③死里逃生: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符合语境。
④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
感情色彩不当。
⑤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不合句意。
⑥震撼人心: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导学号:81462045】A.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一个难题在于推动协同创新、突破行政区划的壁垒限制、围绕大的产业价值链形成城市间的分工协作。
B.最近十年来,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像连笑这样的实力强劲的年轻棋手,帮助中国围棋在国际上确立了不可动摇的老大地位。
C.临床试验的内涵很广,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等诸多方面,而药物临床试验,就是一种评价某种药物的疗效或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的科学研究。
D.大数据运用有助于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应该进一步扩大大数据在高等教育的应用研究,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
图片两组一、语言基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忖度.(duó) 窒.息(zhì)炮.制(pào) 唾.弃(tuò)B.倒坍.(tān) 吮.吸(sǔn)庇.护(bì) 乳臭.(xiù)C.呆滞.(zhì) 侵略.(lüè)气氛.(fèn) 摄.影(shè)D.渎.职(dú) 撤.离(chè)悬.赏(xuán) 瞬.间(shùn)解析:D A项,“炮”应读páo;B项,“吮”应读shǔn; C项,“氛”应读fē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沼气溃逃粗暴欢呼鹊跃B.摧毁无辜题材唉声叹气C.恐怖国藉肆虐臭名昭著D.蜕变震撼援助首无寸铁解析:B A项,“鹊”应为“雀”;C项,“藉”应为“籍”;D项,“首”应为“手”。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市家电市场促销氛围意兴阑珊....,促成这个氛围的是卖场主打“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再一个就是“低价促销”。
②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
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③低龄留学值与不值、好与不好,也需因人而异。
既不能投鼠忌器....,甘心做了井底之蛙;也不能盲目跟风,唯留学是出路。
④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一些干部简直就是鼠目寸光....,仍然认为环保和发展是对立的。
⑤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富有灵气,文字才那么珠圆玉润....。
⑥在世界各国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食物都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从史前时代至今,与食物有关的故事成为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篇章。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解析:B ①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将尽的样子。
图片两组——瞬间的心灵震撼一、语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瞬.间(shùn)摄.影(shè)震撼.(hàn) 撤.离(chè)B.溃.逃(kuì) 勾.当(ɡòu)庇.护(pì) 臭名昭.著(zhāo)C.愤.怒(fèn) 奴役.(yì)模.样(mó) 杳.无音信(yǎo)D.苑囿.(yòu) 场.景(chánɡ)抚.慰(wǔ) 振聋发聩.(k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振撼人心震耳欲聋一张一弛驰骋B.提纲挈领招兵买马大事宣染渲泄C.一副照片幅员辽阔馈赠亲友溃逃D.绵里藏针愤世嫉俗相形见绌抱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黎明之前》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剧目。
B.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设计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城市化发展之路正确与否,与世界各国的前途唇齿相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昭示着城市在人类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C.《温州一家人》播出以后,除了许多从温州走出来的温籍华侨华人感同身受....外,在国外的浙商、华商群体中都引发了关注。
剧中周万顺一家的起伏际遇,成了饭桌上、微信群里、网络论坛上议论的话题。
D.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所小学在当地时间14日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枪击案,20岁的亚当·兰扎在家中杀死了自己的母亲,随后又前往母亲执教的小学枪杀了27名儿童,最后自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搜狐微博发起了“世界水日关注‘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计划’”,以进一步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B.在人类长期的实践中,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逐渐有了本质性的进展,发现自然系统之间的各个元素并非独立,而是彼此环环相扣,人类仅是该复杂系统中一个环节而已。
答案全解全析专题一珍爱生命专题一 1.我与地坛(节选)基础过关1.B 跃yuè,砌qì。
2.D A.苍→沧。
B.至→致。
C.换→幻。
3.A A.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将“设身处地”改为“身临其境”。
B.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C.急于求成:想要马上实现。
D.声名狼藉:形容名声极坏。
4.B A.“开展检查”的主语不明确,可在“环境”前加“由”,在“国家民用核设施检查团”前加“的”。
C.语序不当,应将“专门的”放在“眼镜”前。
D.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而生产出来的乳制品”。
5.D 注意句式的统一。
“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是先动词再名词,下面的两个句子与它构成排比句,句式一致。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是先名词再形容词,后面的句子与它保持一致。
6.答案(1)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理。
(2)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气氛,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解析(1)该处的景物是“我”独自坐在屋里时看到的,那时,“我”还没有从阴影里走出来,从景中可知“我”此刻的心情。
(2)此时“我”已经从母亲的生命中读出顽强的意义,“我”已经走出了阴影,这里的景同样表现“我”此时的心情。
7.答案(1)表现了我患病后的痛苦和绝望,反衬了母亲对待疾病的平和心理。
(2)慈爱、坚强。
解析本文旨在歌颂母爱的崇高、伟大,“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与母亲的态度形成对比,从而衬托出母爱之伟大。
8.答案写出母亲的伟大,儿子残废后,她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连自己喜欢的花都不去侍弄了。
解析作用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和本文的主旨来理解。
这里写母亲爱花,但她更疼爱自己的儿子,用花和儿子作比,显然儿子更重要,突出了母亲的伟大。
9.答案(1)写母亲鼓励儿子坚强地活下去,表现了伟大的母爱。
(2)写儿子对母亲在天之灵的深情告慰,表现了儿子要坚强活下去的决心,体现了儿子对母爱的彻悟和理解。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8课图片两组落实应用板块训练苏教必修2【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8课图片两组落实应用板块训练苏教必修2(时间:40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庇.护(bǐ)趣.味(qù)顽.劣(wán)B.丑陋.(lù) 摄.影(shè)溃.逃(kuì)C.鞠.躬(jū)侵略.(lüè) 臭名昭.著(zhào)D.奴役.(yì) 乞.求(qǐ)谄.媚(chǎn)解析:A项,庇应读bì;B项,陋应读lòu;C项,昭应读zhāo。
答案:D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振撼人心震耳欲聋一张一弛驰骋B.提纲挈领招兵买马大事宣染渲泄C.一副照片幅员辽阔馈赠亲友瞬间D.绵里藏针愤世嫉俗相形见绌抱负解析:A项,“振〞应为“震〞;B项,“宣染〞应为“渲染〞,“渲泄〞应为“宣泄〞;C项,“副〞应为“幅〞.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正对着楼梯的地方,中央也________着一根大圆柱,柱子背面是一件狭长的石膏复制品,是古希腊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做工精巧,古色古香,逼真异常.(2)为配合新版护照的启用,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日前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中国公民申领护照出国将更加________。
(3)由文化局、教育局联合举办的艺术展极大地活跃了当地的文化生活,________,有数十万人参加了相关活动。
A.树立简洁期间B.树立简捷期间C.竖立简洁其间D.竖立简捷其间解析:“树立〞是建立的意思,多指抽象的东西,如树立榜样;“竖立〞多指具体的东西,如竖立着纪念碑。
“简洁〞是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内容;“简捷〞指简便快捷.“期间〞是指某个时期里面,不能单用;“其间〞是指某一段时间,一般是单用。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图片两组》同步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瞬.间(shùn)摄影(shè)震撼.(hàn) 撤.离(chè)B.溃.逃(kuì) 模.样(mú)勾.当(ɡòu) 庇.护(pì)C.愤.怒(fènɡ) 臭名昭.著(zhāo)奴役.(yì) 杳.无音信(yǎo)D.苑囿.(yòu) 场.景(chánɡ)抚.慰(wǔ) 振聋发聩.(kuì)解析B.“庇”应读bì;C.“愤”应读fèn;D.“场”应读chǎnɡ,“抚”应读fǔ。
答案 A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拉拉队融会贯通到处传诵牙牙学语B.美滋滋常年累月大展鸿图谈笑风生C.笑咪咪委曲求全要言不烦精兵简政D.喝倒彩世外桃源以逸待劳出奇致胜解析B.常.年累月—长年累月;C.笑咪咪..—笑眯眯;D.出奇致.胜—出奇制胜。
答案 A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安倍在对华关系上一贯玩弄两面手法,接连采取损害中日关系大局、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行动,此次又变本加厉....地参拜靖国神社。
B.当下,很多明星都怕述而不作....而被历史忘记,所以不管会不会写,都纷纷发表自己的个人作品,一时间娱乐圈仿佛人人都成了作家。
C.这一次大赛所聘请的该市师范大学的教授和专业团体的专家,都是巧言令色....的高手,他们的点评制造了令观众眼前一亮的效果。
D.殊不知黄药师一生纵横天下,对当时礼教世俗之见最是憎恨,行事说话,无不离经..叛道..,因此在江湖中获得了一个“邪”字的名号。
解析A.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这里用来修饰“参拜”,不恰当,可以用“丧心病狂”。
B.述而不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在句子中,明星们的“述”并不是阐述别人的学说。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有误的注音。
照片.(piàn)瞬.间(shùn)鲜血.(xiě)
捉.拿(zhuō) 庇.护(pì) 拍.照(pāi)
兴.奋(xīnɡ) 场.景(chánɡ) 侵略.(lü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血”应读xuè,“庇”应读bì,“场”应读chǎnɡ。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摄影威摄记录纪录片
欢呼眨眼蜂涌振臂高呼溃逃馈赠盛装乔妆打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威摄”的“摄”应为“慑”,“蜂涌”的“涌”应为“拥”,“乔妆打扮”的“妆”应为“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每一幅照片后面都有震撼人心
....的德国贝尔森集中
....的故事。
B.1945年,遗臭万年
营,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集中营的路上。
C.德国法兰克福,从战俘营释放
..的士兵回到成了废墟的家。
D.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向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献花后,突然
..下跪道歉。
【解析】A项,“震撼人心”指使人内心受到震动。
B项,“遗臭万年”指坏名声流传下去,永远为人唾骂,而语境强调的是坏名声人人都知道,应该用“臭名昭著”。
C项,“释放”指恢复被拘押者或服刑者的人身自由。
D项,“突然”指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摄影作品记叙的是瞬间场景,往往也能看出作者的立场或观点。
B.记者王小亭拍下的这幅照片后,发现自己的鞋子已经吸饱了鲜血。
C.这条公路是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后方中国运量最大的国际通道。
D.1945年4月25日,德国,被俘的德军第11装甲师士兵,这些少年在几天前被强令穿上军装。
【解析】A项,搭配不当,将“记叙”改为“记录”。
B项,不合逻辑,改为“拍下这幅照片后”。
C项,语序不当,改为“中国西南后方”。
【答案】 D
阅读课文,完成5~8题。
5.请给文中八幅图片分别拟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第一组) 图一:妈妈,你在哪里?
图二:滇缅公路修成了!
图三:被绑架的少年兵图四:宁静的中午
(第二组)
图一:我们胜利了!
图二:你在哪里?(或“苍老的寻找”)
图三:回家的哭泣
图四:勃兰特下跪道歉
6.第一组图片中的图一为什么会引起人们这样大的震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张照片原名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照片从儿童的角度让世界人民看到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真相,看到了日军的野蛮和残忍。
②儿童在人们心目中一向是弱势群体,用儿童在战争中的遭遇来反映战争的罪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唤醒人们的人道主义情怀,因而图片发表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震动。
③日本侵略者声称照片是伪造的,悬赏捉拿王小亭,想掩盖他们的罪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幅摄影作品的影响力。
7.第一组的第四幅图片中,尸体遍地,而孩子的表情竟然是平静的,丝毫看不出恐惧感,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他在集中营里看到的这种情况已经很多了。
在集中营的生活,已经对这个小孩的精神造成了严重的摧残,使他的心灵变得扭曲,对这种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
8.《图片两组》中,第一组图片的摄影者各不相同,但有三幅都拍到了儿童,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孩子是人类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本应无忧无虑、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残酷的
战争剥夺了这一切。
以他们为题材,更能控诉战争的残酷和罪恶。
战争中儿童的悲惨遭遇更能激发人的同情心,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