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窜货行为防范与控制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11.00 KB
- 文档页数:48
防窜货系统解决方案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大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产品窜货现象愈发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企业开始采用防窜货系统来保护自身品牌的利益和消费者的权益。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防窜货系统解决方案,以供企业参考。
一、防窜货系统的背景和重要性随着消费者购物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实体店面面临着与电商平台的竞争。
为了提高销售额,一些渠道商和经销商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常常通过非授权渠道购买产品,再以较低价格销售,给正规经销商和品牌带来严重的伤害。
防窜货系统的引入对于品牌的稳定发展和经销商的利益保护至关重要。
二、防窜货系统的原理和功能防窜货系统的原理是通过标记、追踪和监控产品流通过程,确保产品从生产制造到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渠道正规合法,杜绝非授权销售行为。
防窜货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 标记与追踪:在生产制造环节,每个产品都被标记,可以通过唯一的编码进行追踪。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轻松监控产品的流通路径,追踪到不合法的销售行为。
2. 防伪技术:防窜货系统可以采用先进的防伪技术,如二维码、RFID等,确保产品的真伪可信。
3. 数据分析:防窜货系统可以收集大量的销售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市场需求等,为决策提供依据。
4. 溯源与追责:一旦发现有窜货行为,防窜货系统可以根据追踪到的信息,溯源到产品供应链的具体环节,并针对相应的责任方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责任的追究。
三、防窜货系统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企业在引入防窜货系统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系统功能和实施目标。
2. 技术选择: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从市场上选择适合自身的防窜货系统技术方案,并与供应商进行对接。
3. 系统设计:根据技术选择,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合作,进行系统设计和流程制定,确保系统与企业运营的无缝对接。
4. 系统实施:供应商将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要求,进行系统的安装、配置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培训与推广:企业内部的员工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和指导,理解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便顺利推广和使用。
关于五彩湾地区串货的调查报告尊敬的领导:您好!关于五彩湾地区串货严重的现象,已初步了解清楚。
但由于受到一些不可避免因素(买方不提供本公司的数据),调查暂时受到限制。
但出于公司的利益,我们会再另寻它法,做更深一步的调查。
现将具体情况向领导作如下汇报:一、存在的问题张峰隶属吉木萨尔县经销商,刘世勤隶属木垒县经销商。
前段时间此二人均向隶属乌昌片区的五彩湾地区发水泥.张峰除了发部分袋装水泥外,还发了好多散装水泥。
但近来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有人举报吉木萨尔县经销商张峰串货,因此市场部对此作了调查,初步情况如下,如表1 表1注:以上数据由我公司销售事务部提供。
三、调查情况1.调查人员:市场部李婷、牛超、王荣 2。
调查时间:2012年5月8日 3.调查方式:走访及询问 4。
协助人员:乌昌片区销售团队5。
具体过程:乌昌片区销售人员带我们走访了送货厂家最多的新疆宜化厂内的管头,调查了其中的工地,没有一袋是我公司的,多为库尔勒、天山水泥,还有部分三川的水泥,散装的只有一个用的是我公司水泥。
然后,走访了新东方希望的搅拌站,分别是通源、西部建设、中色岩土及新东方希望自己的搅拌站,其中中色岩土用的是我公司的篇二:窜货管理制度窜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肃市场营销纪律,维护市场秩序,加强销售渠道管理,保护各市场经销商及销售商的利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细则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四川金宫川派味业公司所有产品.第三条窜货定义、类型及查处部门(一)窜货是指未经金宫公司许可,经销商或其下属销售商、批发销售商跨规定区域销售的行为;(二)窜货按照窜货数量及性质分为如下几种类型:货物流向管理不善问题、一般性窜货及恶性窜货。
1、货物流向管理不善问题是指收货数量不足20件(10—19件)的行为;2、一般性窜货是指一个月内收货数量在20件以上、50件以下(含20、50件)的行为;3、恶性窜货是指经销商故意涂改防窜标识,20件以上且低于公司指导价(低于被窜货市场同等批发价格),或收货数量较多(50件以上)的窜货行为。
窜货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第一部分:窜货本质原因:价差与渠道重叠窜货原因之一:价差1、生产企业价格体系控制问题--价差太大:主要存在以下价格差别,从而导致以下操作空间:*地区价差太大。
*季节价差太大,导致一些代理商乘淡季屯货。
*调价前后的价差。
价格变动前信息控制不严,造成一些经销商或者个人囤积货物,等涨价后,他再低价出货牟利!*大小客户价差:大客户销量大,因此可以拿到更低价格。
促销政策导致的价差,有些企业看似公平,但对不同市场促销返利太大,导致实际上的价差,使得代理商有价格操作空间。
窜货原因之二:销售管理政策失误*年销售目标任务过高,经销商和企业自己的区域销售经理和业务员都感到完不成任务,只有一起窜货。
甚至贴现窜货。
*年终为完成销售任务,为了个人业绩,区域经理要求经销商压货,并以其它促销支持(变相降价为条件,第二年经销商无奈窜货。
)*商业单位奖励制度设置不合理:随任务成几何基数增加时,导致经销商为拿奖励而窜货。
*或者年终返利太高,使商业单位为了年终的高额返利而铤而走险,大肆窜货。
*奖励采取货物方式,如果代理上区域市场容量达到极限,如果想套现,必然低价窜货。
窜货原因之三:代理商、经销商和业务员缺乏诚信,想捕捞而获,抢夺他人的利益*商业单位和业务员不讲信誉、缺乏诚信,缺乏职业道德,为了不费力气就拿到利润,不惜降低出货价,销到异地(尤其是销量大、终端促销做的好的地区)去。
*当资金困难需要套现时,也会不惜低价倾销。
*换货:代理商把其经销的几种产品组成套装换取另外一个地区的另一个套装。
尤其市把广告多走货量大的品种当成带货品种,因此不要把我们的产品搞成带货产品。
*经销商放弃我们产品后者即将倒闭时,会低价窜货乱市。
第二部分:窜货管理与控制控制窜货方法之一:弄清货物流向*彻底弄清自己企业的产品的月分销量(注意非回款量)*彻底弄清自己企业产品的季节、促销等销量变化情况*彻底弄清自己企业的货物流向。
这是我们分析市场潜力、增加销量和防止窜货的前提。
预防和控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思考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假冒伪劣商品问题日益严重。
假冒伪劣
商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降低了产品
质量标准,还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预防
和控制假冒伪劣商品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预防和控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思考,旨在为建立健
全的预防和控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体系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预防和控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思考,包括以下内容:(一)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
(二)预防和控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规定
(三)加强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监督管理
(四)建立健全的假冒伪劣商品赔偿制度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侵权盗版
(六)创新控制手段和技术,提高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效率
(七)国际合作,防止跨境假冒伪劣商品问题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开展研究。
五、研究意义
预防和控制假冒伪劣商品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旨在研究预防和控制假冒伪劣商品
的法律思考,对于加强假冒伪劣商品治理,维护市场秩序发挥重要作用。
产品窜货自检自查报告范文引言本报告是根据公司要求,针对产品窜货现象进行自检自查后的汇总报告。
本报告旨在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窜货问题,保证产品的合法流通和消费者的利益。
检查结果经过对公司销售渠道和产品流向的全面调查和现场核查,发现了以下问题:1. 渠道销售情况不明经过对渠道销售的核查和分析发现,有部分渠道存在销售记录不清晰的情况,包括销售数量、销售时间等信息未能完整记录。
这给窜货行为提供了机会,需进一步加强销售渠道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销售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产品出入库管理不严格在产品出入库管理方面,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仓库在产品出库时未进行实时记录,而是只记录了总数,导致无法追溯具体出库情况。
这给窜货行为提供了便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对仓库出入库管理的培训,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供应商管理不到位在供应商管理方面,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部分供应商存在产品流向跟踪不清的情况,未能及时提供销售渠道信息等。
这导致窜货问题的溯源难度增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要求他们提供销售渠道信息,并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和考核。
4. 反窜货工作不到位尽管我们采取了一些反窜货措施,如产品标识、追溯系统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们发现,反窜货措施的推广和培训不到位,员工对其重要性和使用方法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
我们还发现,部分员工对窜货现象的认知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上报窜货情况。
为了完善反窜货工作,我们建议加强反窜货措施的培训和推广,在内部建立及时上报窜货情况的机制,并加大对窜货现象的宣传力度。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方案:1. 加强销售渠道管理加强对销售渠道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销售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建立健全销售记录的制度,加强对渠道销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销售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录入系统。
2. 完善出入库管理制度完善产品出入库管理制度,明确每一环节的责任和流程。
产品分销中窜货问题研究——以娃哈哈集团为例摘要在目前实际生活中,窜货行为已经涉及到白酒,饮料,香烟,食品等行业,让销售人员非常头疼。
旭日升集团,三株集团的产品正在红火的时候突然退市,大家肯定会产生疑问,那么好卖的产品,突然间销声匿迹的原因。
不是因为产品自身利润薄弱,赚不回成本,最主要的原因是普遍存在的窜货现象引起市场混乱,进一步导致产品市场价格混乱,致使厂商,消费者和销售者之间的关系愈加恶化。
通过解释窜货的涵义,推导分析出窜货发生的原因,在依据窜货前,窜货中,窜货后的实际不同情况,提出各种不同治理措施,并且以饮料业龙头企业娃哈哈集团为例,详细解释如何在企业中依据实际情况运用研究成果,真正实现有效控制窜货行为的发生及应用正确的方法与已经窜货的经销商交流让窜货治理有章可循。
关键词:产品分销,窜货研究,窜货原因,窜货治理方法,娃哈哈集团RESEARCH OF THE TRANSREGIONAL PROBLEM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RODUCTS——TAKEWAHAHA GROUP AS AN EXAMPLEABSTRACTIn real life, the transregional problem has been involved in liquor, beverages, cigarettes, food and other fields,which makes the sale staff very annoying. Rising sun group, three strains of group's products are flourishing suddenly disappear from the market which makes everyone confused that why such well-sold products are disappear.It is not because of their weak product profit that does not pay back the cost, the main reason is the transregional problem which caused mass in the market, leading to market price chaos, and wo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 and sellers deterioration. Through the explana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transregional problem and deduction and analysis of causes of the goods occurs, the basis on the goods before the actual situation, different goods, and put forward different governance measures afterwards and take the beverage industry leading enterprises Wahaha Group as an example, which can explain in detail how the enterprise use researched resul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t can make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transregional action come true and let the consumers and the sellers can follow the rules.KEYWORDS:product distribution,transregional research , the transregional reason ,the transregional governance approach , Wahaha Group目录摘要(中文) (I)摘要(外文)....................................................... I I 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国外研究现状 (2)1.3.2国内研究现状 (3)1.4研究方法 (4)2.窜货的相关理论综述 (4)2.1窜货的涵义 (4)2.2窜货的种类 (4)2.3恶性窜货的不良影响 (5)2.4窜货的形式 (7)3.娃哈哈窜货行为发生的动机和原因分析 (7)3.1娃哈哈销售商窜货的动机 (8)3.2娃哈哈窜货的原因 (9)3.2.1厂家的管理漏洞 (9)3.2.2产品漏洞 (11)3.2.3价格体系漏洞 (11)3.2.4行业缺乏自律和监管 (12)4.娃哈哈治理窜货的对策 (12)4.1预防措施 (12)4.1.1提高窜货成本 (13)4.1.2增加窜货技术难度 (13)4.1.3提升窜货的风险 (14)4.2补救措施 (16)4.2.1整治销售渠道的言论 (16)4.2.2级差价格体系建立 (16)4.2.3选择合理的激励方式 (17)4.2.4合理监督和惩罚窜货行为 (18)结论 (19)参考文献 (20)谢辞 (21)1.绪论1.1研究背景在经济学中窜货是指不同的市场供给寡头,为了实现对市场资源的有效控制,而在不同的区域和需求环境中,利用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漏洞,就某一特定的商品供给对象,采取了市场法则的手段和工具,通过价格等措施有目的地打击彼此的供给体系和有效需求体系,达到完整控制市场有效资源的目的。
论文题目:商品窜货行为防范与控制体系研究专业:工程管理学生:李传得签名:指导教师:凤亚红签名: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国内分销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和变革,但在其中也出现了部分分销商的不规范做法—窜货。
窜货行为对厂家和其它渠道成员造成极大危害,使得商品原有价格体系混乱、产品和公司的形象降低,严重时会导致市场瘫痪,甚至产品退出市场。
目前国内大多数厂家针对窜货问题的处理仍然处于哪里出现问题治理哪里,防范意识淡薄,缺乏处理力度的阶段,无法系统的处理窜货问题。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分析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对窜货行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针对窜货行为的防范与控制对策,最终建立了一个窜货行为防范与控制体系,并以窜货行为相关案例分析来验证体系。
本体系是针对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而设计,为其在管理分销渠道、管理经销商、管理销售人员、管理产品等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从而能够更系统地、有效地去防范和控制窜货问题。
【关键词】窜货渠道管理窜货因素策略体系【论文类型】应用型Title: The Studying To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For Selling Beyond Agreed Areas BehaviorMajor: Project ManagementName: Li Chuande Signature: Supervisor: Feng Yahong Signature:ABSTRACTWith the fact that the market economy going deep into is in progress,distribution industry in the homeland developing and transforming rapidly,some unlawful method of distributing business among them having appeared—“Selling beyond agreed areas”. It givesfirms and other channel members to have brought about certain hurting, such as making theprice system confusion, reducing the image of the company and the produce, and even makingthe market paralyzed.Currently most of the factories are only doing something when it appear some problems.They have p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and lacking of intensity for dealing with it. The article use th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n the basi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it propo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such behavior, and builds a system for preventingand controlling this behavior. Finally, the article use some cases related to this behavior to testand verify the system. The system designs for company managers and operators. It gives them some referenc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managing distribution channels, dealers, sales, produces scientifically【KEY WORDS 】Selling beyond agreed areas The channel managementSelling beyond agreed areas factors Strategy System【Type of Thesis】Applied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3)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1 国外研究现状 (3)1.3.2 国内研究现状 (5)1.4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6)1.4.1 研究的内容 (6)1.4.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8)2 窜货行为的成因分析和防治策略 (9)2.1 窜货行为的成因分析 (9)2.1.1 窜货行为成因的宏观分析 (9)2.1.2 窜货行为成因的微观分析 (11)2.2 窜货行为防治策略分析 (14)2.2.1 实施有效产品策略 (14)2.2.2 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销售价格体系 (15)2.2.3 确定合理的销售模式 (15)2.2.4 灵活运用激励措施和方法 (16)2.2.5 选择合适的渠道成员 (17)2.2.6 规范管理人员与销售人员 (17)3 窜货行为预防体系的建立 (18)3.1 了解自己的分销渠道 (18)3.2 合理选择经销商 (20)3.2.1 选择经销商应注意的问题 (20)3.2.2 合理选择经销商的方法 (20)3.3 科学管理经销商 (21)3.3.1 加强经销商信息管理 (21)3.3.2 提高经销商的忠诚度 (21)3.3.3 采取相关硬性策略 (22)3.3.4 对经销商确定合理的返利政策 (23)3.4 科学管理销售人员 (24)3.4.1 督促经销商把好人员招聘关 (24)3.4.2 建立销售人员监督系统 (25)3.4.3 建立销售人员业务数据信息系统 (25)3.5 科学管理产品 (26)3.5.1 从产品的价格角度出发防范窜货行为 (26)3.5.2 从产品的包装角度出发防范窜货行为 (27)3.6窜货行为防范体系图 (28)4 窜货行为控制体系的建立 (30)4.1 处理窜货行为的原则 (30)4.2 对窜货各方主体的处理和控制 (30)4.2.1 对窜货经销商的处理 (30)4.2.2 对被窜货经销商的处理 (31)4.2.3 对窜货行为责任人的处理 (31)4.2.4 对窜货商品的处理 (31)4.3 对窜货行为的处理程序 (31)4.4 窜货行为控制体系图 (32)5 案例分析 (34)5.1 案例陈述 (34)5.2 案例分析 (38)6 结论 (40)6.1 本文工作总结 (40)6.2 今后研究展望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3)1 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商业竞争日益加剧,广告战、促销战、价格战等此起彼伏,但是到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销售渠道的建设和竞争成为了市场竞争的新焦点。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销售渠道呈现跳跃式成长,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市场的新特点,把握渠道变化的脉搏,有效应对可能随时出现的渠道冲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一些敏锐的经营者已经意识到中国市场上渠道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渠道建设。
但是在渠道的建设与管理中经营者们往往会遇到一个市场营销学中没有的概念,却往往又是销售实践中让销售人员头疼不已的问题——窜货。
窜货,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就是指:不同的市场供给寡头,为了实现对市场资源的有效控制,而在不同的区域和需求环境当中,利用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漏洞,就某一特定的商品供给对象,采取了违背市场法则的手段和工具,通过价格等措施有目的地打击彼此地供给体系和有效需求体系,达到完整控制市场有效资源的目的。
狭义上来说窜货就是由于经销网络中的各级代理商、经销商、分公司等受利益驱动,使所经销的产品跨区域销售,造成价格混乱,从而使其它经销商对产品失去信心,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的营销现象。
在国外研究中,窜货被称为营销渠道冲突。
在西方渠道行为理论中,渠道冲突被定义为这样一种状态:一个渠道成员意识到另一个渠道成员正在阻挠或干扰自己实现目标或有效运作;或一个渠道成员意识到另一个渠道成员正在从事某种伤害、威胁其利益,或者以损害其利益为代价获取稀缺资源的活动。
窜货行为分为多种类型,按照窜货的实施者的不同可以将窜货分为分销商实施的窜货、销售人员实施的窜货、竞争对手实施的窜货;按照窜货的动机不同可以将窜货行为为分成恶性窜货、良性窜货、自然性窜货。
但是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窜货都会对市场造成危害,例如按窜货动机分类中的良性窜货,在产品成长期和衰退期,良性窜货是能够促进产品的销售和推广的。
本文中所指的窜货,主要是针对那些会对市场造成危害的恶性窜货。
窜货极具危害性,主要表现在:扰乱市场价格、导致厂商利润下滑、打击分销商销售积极性、降低消费者忠诚度、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等。
例如,三株公司就曾经是名噪一时的口服液公司,在公司的鼎盛时期,其市场占有率达到60%,然而到了2001年,其市场份额迅速萎缩,这固然与“常德事件”等外部原因有关,但这些都只是外伤,不足以致命。
真正令三株公司倒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营销管理失控而引起的严重窜货现象。
由于三株公司当时只以销量论英雄,销售人员的收入与销量挂钩,而且三株总部下达给各子公司的销售指标一月高过一月,当市场销售额的有限增长与三株总部沉重的销售指标差距越来越大时,子公司的窜货行为就在所难免了。
市场零售价40多元的产品,一些子公司19元甚至几元钱就卖出。
各子公司之间为了争取营业额和奖金不惜恶意窜货。
虽然后来三株公司认识到了窜货给企业和渠道带来的严重危害,也下决心大力打击窜货现象,但日积月累的顽症难以在短时间内根除,同时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治理办法,所以并没有取得很好效果,导致销售人员、分销商以及客户都失去信心,最终导致了三株公司的全面崩溃。
窜货给企业带来严重危害甚至灭顶之灾的案例不胜枚举,不过也有对窜货管理成功的案例,如可口可乐、宝洁、娃哈哈等公司,一直非常重视渠道管理,重视窜货防治,使得企业可以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拥有十几年历史的广东省著名化妆品品牌“日日香”,在2003年以前,由于没有很好控制渠道窜货,低价窜货产品严重冲击市场,导致市场价格混乱,例如9月初的市场价是每瓶6.6元,9月中旬的市场价就下降到每瓶6.3元,9月下旬又下降到每瓶5.8元,使得其它分销商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渠道成员怨声载道,“日日香”的销量连续几年下滑,品牌也严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