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河4区-14#楼临时用电专项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0
西山煤电玉门花园(国有工矿和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概况建设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山煤电集团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集团下属的白家庄矿、管地矿、西铭矿、杜儿坪矿等单位。
山西省中央下放煤矿西山煤电集团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集团下属的白家庄矿、西铭矿、杜儿坪矿、机电总厂、水泥厂、太原选煤厂、东曲矿、西曲矿、镇城底矿、屯兰矿、马兰矿、古交煤气化公司及集团直属部门等单位。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西山煤电就棚户区改造项目和保障性住房项目提出的“土地1000亩、高层100幢、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安置2.2万户、6.5万人”的改造目标,为了改善西山广大矿工的生活居住条件,西山煤电集团棚户区改造工程于2011年10月8日正式启动建设性质:新建建设规模:项目用地面积为79.69hm项目投资:1,023,244.98万元建设地点:太原市万柏林区西铭乡一带。
建设规模:本项目征地面积为102.74hm,绿地率为41%;安置23414 户,81949 人;主体住宅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为291.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19.01万平方米、人防地下室及地下车库共47.28万平方米;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为1023244.98 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为813,684.12 万元(其中,主体工程为672,354.07 万元,内配套工程为58,823.47 万元,外配套工程为26,815.07 万元),其他费用为116,538.58 万元,预备费为93,022.27 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棚户区改造新建小区主体住宅楼,配套公建的商业、物业管理站、幼儿园、车库、动力用房等公用用房,小区内道路、给水、污水、雨水、供热、燃气、供电(含弱电)系统和环卫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基础设施与市政设施连接的部分。
建设主要内容:主体工程:共建设79幢板式高层住宅楼,其楼层为30~33F,其中住宅共计23,414 套,居住人口数约为81949 人,住宅建筑面积为2,190,106.14平米;配套工程教育设施:中学1 座;小学3所;托幼7 所;文体设施文化活动中心1 处,建筑面积不大于4000平米;医疗设施共设4 处卫生站,每处建筑面积不大于300平米;社区服务每个居住小区内规划1 处,总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平米;行政管理规划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各1 处,总建筑面积不大于3000平米;商业服务餐饮、百货、书店、药店、市场、银行、邮政储蓄等。
赶快收藏!最新小学学区!太原迎泽区、万柏林区、小店区小学学区划分近日,太原市迎泽区、万柏林区以及小店区陆续公布2016年小学学区划分和招生计划。
迎泽区2016年迎泽区小学入学时间表11. 6月26日前,区教育局出台2016年小学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公布辖区内小学招生计划和学区划分范围。
2. 6月30日前,各公办小学制定本校适龄儿童入学报名具体办法,上报区教育局审核后实施。
3. 6月10日—25日,民办小学完成招生工作。
4. 7月1日—5日,本区户籍适龄儿童进行入学报名。
5. 7月6日—10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登记点学校进行审核登记工作。
6. 7月下旬—8月上旬,区教育局统筹协调入学工作。
7. 8月上旬,发放小学入学通知书。
8. 8月中旬,各学校责任督学与学校共同进行小学入学资格审查;区教育局组建督查组进行专项督查。
9. 8月26日上午,组织小学新生均衡编班工作。
2016年迎泽区小学一年级招生计划22016年迎泽区公办小学学区3序号学校名称、学校地址及学区范围1 校尉营小学太原市迎泽区西校尉营21号西夹道、南仓巷、靴巷、大剪子巷以东,五一路以西,南肖墙、鼓楼街以南,开化寺、袁家巷、海子边西街、海子边东街、皇华馆以北。
2 桃园小学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北路90号滨河东路以东,新建路以西,桃园三巷以南,水西关街以北。
3 海边街小学太原市迎泽区海边街9号新建路以东,南海街、都司街以西,迎泽大街以北,西羊市街以南。
4 三晋小学太原市迎泽区庙前街19号南海街、都司街以东,解放路以西,西羊市街以南,迎泽大街以北。
5 新西小学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南街南一巷9号新建路以西,滨河东路以东,迎泽大街以北,水西关街以南。
6 回民小学太原市迎泽区云路街33号解放路以东,柳巷南路以西,云路街两侧(柳巷南路以西),迎泽大街以北。
前所街,柳南小区六号楼。
7 双语实验小学太原市迎泽区解放路晋府店4号解放路以东,鼓楼街以南,大剪子巷、靴巷、南仓巷、西夹道、前所街以西,开化寺街两侧。
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南通市水利局南通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年三月项目名称: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设计编号:2009G022委托单位:南通市水利局承担单位:南通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咨询证号:工咨甲11120060040报告编写:刘新华喻福涛张东华陆建平陶晓东吴国泉汤仲仁张守贤冯晓拥何红伟黄莉刘谭琴王飞跃吴倩云赵狄邱旭东朱炼金炜胡大伟陈旭坤估算编制:冯晓拥周小平报告校对:汤仲仁张守贤项目负责:陶晓东审核:喻福涛吴国泉批准:刘新华陆伟编制时间:2010年03月目录1 总论 (1)1.1 规划目的意义 (1)1.2 规划指导思想 (1)1.3 规划原则 (1)1.4 规划依据 (2)1.5 规划范围 (3)1.6 规划基准和水平年 (3)1.7 城市水系规划的技术工作程序 (3)1.8 规划主要成果 (4)2 城市水系规划区域概况 (5)2.1 自然条件 (5)2.2 经济社会发展 (6)2.3 供水排水 (7)2.3.1 城市供水 (7)2.3.2 城市排水 (7)2.4 污染源分析 (7)2.5 水污染防治 (9)2.6 河道水环境质量状况 (9)2.7 河道生态特征 (10)3 城市水系现状及分析 (11)3.1 现状水系 (11)3.1.1 河道概况 (11)3.1.2 配套建筑概况 (11)3.2 水系历史演变 (11)3.3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系布局的要求 (12)3.4 水系存在问题分析 (13)3.4.1 部分河道淤积、缩窄及切断 (13)3.4.2 河道断头,水体呆滞 (13)3.4.3 河道水污染现象严重 (13)3.4.4 水文化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14)3.4.5 沿河绿化、景观缺乏 (14)4 城市水系布局和水面规划 (15)4.1 城市水系布局 (15)4.1.1 水系分类与水系等级划分 (15)4.1.2 水系总体框架和布局规划 (16)4.1.3 水系防洪排涝功能分析 (23)4.2 城市水面规划 (27)4.2.1 水面面积及水面组合形式现状 (27)4.2.2 适宜水面面积 (28)4.2.3 水面修复与补偿 (28)5 城市河道生态水量的控制和保障 (30)5.1 河道生态水量确定方法 (30)5.2 河道生态水量计算 (30)5.3 河道生态水量保障措施 (31)6 城市河道水质控制和工程措施 (32)6.1 河道水污染与水质现状 (32)6.2 河道水功能区划分与水质目标 (32)6.3 城市供水安全 (35)6.3.1 应急备用水源 (35)6.3.2 污染企业的整治 (35)6.3.3 清水通道建设 (36)6.4 河道水质控制方案 (36)6.5 改善河道水质的水系整治方案 (36)6.5.1 截污入管 (36)6.5.2 污水集中处理 (39)6.5.3 水系贯通、整治 (41)6.5.5 调水引流 (41)6.6 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43)6.6.1 建设生态河堤 (43)6.6.2 完善滨水绿化 (43)6.6.3 建设生态廊道 (44)6.6.4 建设水生态系统 (44)7 城市水景观与水文化 (45)7.1 城市水景观 (45)7.1.1 定位及目标 (45)7.1.2 水系景观功能划分 (45)7.1.3 水景观建设方案 (45)7.1.4 景观节点工程要求 (46)7.2 城市水文化 (47)7.2.1 水文化建设的框架体系 (47)7.2.2 历史水文化建设 (48)7.2.3 现代水文化建设 (49)7.2.4 水文化节点工程要求 (50)8 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 (51)8.1 堤防护岸现状 (51)8.2 生态型护岸规划方案 (51)8.3 典型护岸工程分析 (52)9 城市水系管理 (53)9.1 水系管理范围划定 (53)9.1.1 河道管理范围 (53)9.1.2 附属建筑物管理范围 (55)9.2 水系管理内容 (55)9.2.1 河道工程 (55)9.2.2 建筑物工程 (56)9.2.3 绿化工程 (56)9.3 水系管理法规 (56)9.4 水系管理机构 (56)10 城市水系规划工程建设意见 (58)10.1 水系规划工程系统 (58)10.2 规划工程投资及投入途径 (58)10.2.1 投资估算 (58)10.2.2 投入途径 (59)10.3 工程实施计划 (59)10.3.1 近期工程实施计划 (59)10.3.2 中期工程实施计划 (61)10.3.3 远期工程实施计划 (61)11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分析 (77)1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77)11.1.1 规划方案环境的有利影响 (77)11.1.2 规划方案对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77)11.1.3 缓解和补偿对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与建议 (78)11.1.4 规划方案对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价 (79)11.2 宏观效益分析 (79)11.2.1 社会效益 (79)11.2.2 环境效益 (79)1 总论1.1 规划目的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南通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城市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依赖性和要求愈来愈高。
《辽宁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征求意见稿)辽宁省环境保护厅目录前言 (2)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辽宁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5)5.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 (5)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对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大凌河、鸭绿江、辽东沿海地区和辽西沿海地区(含小凌河)主要地表水水系水环境功能区进行了划定,水域区划范围包括干流和一二三级支流。
将地表水按主导使用功能划分为源头水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人体直接接触、人体非直接接触)、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等类型功能区,分别执行不同类别的水质标准。
按照“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及按高功能保护”的原则,部分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等类别的功能区执行高类别的水质标准。
共划分水环境功能区770 个,其中源头水域14个、自然保护区6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93个、渔业用水区333 个、景观娱乐用水区51个、工业用水区37个、农业用水区136个。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辽宁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本标准由辽宁省环境保护厅批准。
本标准由辽宁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辽宁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1. 范围1.1 本标准对辽宁省主要水系地表水进行了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按照规划的主导功能,规定了功能区应执行的水质类别标准、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方法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
2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境内水系的河流、渠道、水库、湖泊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水环境功能区环境保护部门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为目的,按GB3838—2002要求,实施水域分类管理划定的功能区。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太原市雨污分流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太原市雨污分流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并政办发〔2016〕4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太原市雨污分流改造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8月15日太原市雨污分流改造实施方案为加快我市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立足保障排水设施稳定运行,减少环境污染和城市内涝,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分年度、分片区、分批次对我市17个排水分区691公里现状合流管线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2017年底建成区范围内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底建成区范围内实现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管网体系。
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改造完成现状合流管网的30%以上。
二、工作原则(一)坚持规划引领。
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生产与生活、新区与旧区、地上与地下、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道路建设规划、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排水专项规划和黑臭水体整治计划,科学编制17个排水分区雨污分流规划,切实发挥规划对雨污分流改造的引领指导作用,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坚持建改并举。
结合污水处理厂建设、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城市道路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园林绿化建设、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同步配套完善雨污管网,新建管网全部实现雨污分流。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13•【字号】并政发[2008]34号•【施行日期】2008.09.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并政发〔2008〕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八年九月十三日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对资源的过度开采,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直接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存质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的决定,有效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坚持修复与保护、疏浚与治污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原则,突出重点,依法治理,有效遏制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之得到修复保护,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在汾河进入娄烦县河段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对流域内地表水、中水、矿井水等水资源合理调度,达到以下目标:(一)疏浚目标:确保汾河干流188公里河道常年至少保持最低生态流量及部分农业灌溉用水,恢复汾河自然流水;河道复流入渗,逐年补给兰村、晋祠泉域地下水,确保地下水位止降复升;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改善沿河生态环境,促使适宜浅水生物生存的湿地基本得到修复和改善;力争通过城区主干道径流量达到 5立方米 /秒。
最终通过对流域内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实现绿色转型。
(二)治污目标:汾河干流兰村以上河段常年争取达到地表水Ⅲ类,兰村以下河段力争常年保持地表水Ⅴ类;对严重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搬迁,使水资源和水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种树、种草,有效管护,加强流域内植被绿化和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形成自然生态良性循环。
1.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定。
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西山煤电玉门河小区4区—14#楼,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住宅楼,建筑总高度为90.450米,室内外高差为+0.45m,总长度为74.820米,总宽度为31.100米,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承台基础,地下二层为人防层。
为了给工人创造一个安全的操作环境,杜绝和减少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达到预定的安全目标,特制订本方案。
3.工程安全防护重点分析本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安全防护的重点是地下室防水、土方工程;大型机械(塔吊、电梯等);中小型机具的使用安全;高空作业;外脚手架工程;钢筋工程与模板工程的安装与拆除安全;施工洞口及临边防护和立体交叉作业区的隔离;施工临时用电;消防安全;施工现场的防护隔离措施;冬、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4.控制目标及责任分解’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确保各项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经项目领导研究决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分解如下:项目部安全管理目标:(1)杜绝死亡、重伤事故;(2)轻伤事故控制在3‰;(3)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与火灾事故;(4)安全管理达到省级文明工地标准。
目标责任分解5.控制程序实行总承包的工程项目,其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由总承包企业全面负责,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均应纳入总承包企业的项目管理体系中。
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
分包单位发生伤亡事故,由总包单位负责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总承包企业在与分包企业签订分包合同之前应确认该分包企业确实具备与其分包工程相符的资质等级,并在工程项目所在地履行了登记注册等政府管理手续。
总包企业与分包企业在签订佩戴分包合同时,应单独签订安全生产的专项合同和在分包合同中设置独立的条款,以明确在安全生产目标、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安全教育、特殊工种的管理、现场防护要求及事故处理等各方面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西山玉门小区四区的规划建筑设计闫富云【摘要】Taking Yumen community building engineering in Xishan as an example,the paper analyzes its design measures from aspects of func-tional distribution,space organization,landscape design and traffic organization and so on,and mainly studies its fire-fighting and energy-saving design points,with a view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以西山玉门小区建筑工程为例,对该项工程在功能分区、空间组织、景观设计及交通组织等方面所采取的设计措施进行了分析,并着重研究了该建筑工程的消防及节能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4(000)035【总页数】2页(P30-31)【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消防;节能【作者】闫富云【作者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1工程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西部,西环高速公路以西,玉门河街以南。
西山玉门小区内的西中部。
周边用地为村民住宅。
拟建场地为万柏林区煤场、机修厂宿舍、西机标准件厂及山西焦煤设备租赁公司机电总库,场地地形高差较大,场地现状高差近10 m,最高点为场地东北角高程为873.0,最低点为场地中心高程为863.2。
场地总体呈西南高、东北低之势。
场地总体坡度在2.8%左右。
1)功能分区。
小区布置上突出体现“一轴,两核心”。
核心是指整个小区的景观核心,此核心加强了小区环境的完整性,提升了小区的生活品质和艺术品味。
住宅楼围绕景观核心布置,形成了园林化的住宅小区。
玉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门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玉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1.18•【字号】玉政办发〔2017〕14号•【施行日期】2017.0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玉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门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的通知玉政办发〔2017〕14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驻玉有关单位:现将《玉门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玉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月18日玉门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为合理优化畜禽养殖业布局和结构,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减少畜禽养殖业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玉门市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酒泉市农牧局关于切实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酒市农牧〔2016〕172号)精神,以及玉门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禁止在城市规划区外6公里范围内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议案,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宗旨,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促进我市养殖业科学合理规划为手段,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促进养殖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与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原则;(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相一致原则;(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与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相辅相成原则;(四)减量提质原则。
三、划分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八)《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3年第643号);(九)《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十)《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十一)《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0年第7号);(十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2015年第33号);(十三)《甘肃省动物防疫条列》(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号);(十四)《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甘政办发〔2007〕111号);(十五)《甘肃省畜禽规模养殖防疫管理办法》(甘农牧发〔2011〕319号);(十六)玉门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议案。
安表D1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报审表西山煤电玉门河小区4区—14#楼临时用电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审批:西山金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03月11日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西山煤电玉门河小区4区—14#楼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西山金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为西山煤电玉门河小区4区—14#楼,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住宅楼,建筑总高度为90.450米,室内外高差为+0.45m,总长度为74.820米,总宽度为31.100米,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承台基础,地下二层为人防层。
施工现场用电量统计表如下(所有设备用电功率为KW)施工现场主电缆为35 mm2。
现场临时用电总功率为230 KW。
二、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编制时依据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制。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三、设计内容和步骤1、现场勘察及初步设计1)施工现场范围内上、下水管道及各种埋地线路径已清除,施工现场已通水电,现场内无一、二级负荷。
施工现场由供电部门设一供电总箱内有计量设备。
本设计只负责总箱以下的线路、电气开关的选择。
2)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在场内埋设设电缆,五芯电缆至分配电箱,再由分配电箱引至各用电设备的开关箱。
3)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本供电系统采用TN-S(三相五线制)供电,设置二个回路。
另外生活用电单独设一个回路,选用25mm2铜芯塑料线,宿舍区供电采用36V 电压供电。
四、用电管理⒈临时用电必须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⒉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必须单独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绘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作为临时施工的依据。
⒊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现场勘探,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柜),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走向。
(2)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导线截面和电器的类型、规格。
(3)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4、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五、电工⒈电工必须经过专业及安全技术培训,经(地)市劳动部门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⒉电工应掌握用电安全基本知识和所有设备性能。
⒊上岗前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⒋停用设备应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⒌负责保护用电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重复接地)和开关箱。
⒍移动用电设备必须切断电源,在一般情况下不许带电作业,带电作业要设监护人。
⒎按规定定期对用电线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检查和维修记录。
⒏应懂得触电急救常识和电器灭火常识。
六、安全距离与外电防护外电线路: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以外的任何电力线路。
⒈不得往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搭设临时设施或堆放物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⒉安全距离:⑴在建工程(包括脚手架)的外侧与架空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1kv不小于4m,1~10kv不小于6m,35~110kv不小于8m。
架空导线最大弧垂与施工现场地面最小距离≥4.0m与机动车道≥6.0m。
⑵起重臂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的架空线路水平距离≥2m。
⑶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的最小距离1kv以下为6m,10kv以下为7m。
⒊外电防护:⑴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⑵带电体至遮栏的安全距离10kv应大于95cm,35kv应大于115cm.⑶带电体至栅栏(封闭)的安全距离10kv应大于30cm,35kv应大于50cm。
⑷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气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员监护。
⑸无法防护时必须采取停电,迁移线路或更改工程位置,否则不准施工。
七、供电路线架空线路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上或脚手架上等不稳固的地方。
1.拉线:拉线宜用截面不少于Φ4×3的镀锌铁丝、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庆在45~30度之间,埋地深度不少于1m,钢筋混凝土杆上的拉线应在高于地面2.5m处装设拉紧绝缘子。
2.室内配线:进户线过墙应穿管保护,距地面不得少于2.5m,并采取防雨措施,室外应采用绝缘子固定。
八、电缆线路⒈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⒉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⒊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
橡皮电缆的最大弧垂距地面不得小于2.5m。
九、配电柜(盘)、配电箱及开关箱⒈配电系统应设置总配电柜(盘)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
室内总配电柜(盘)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规定:⑴配电柜正面的通道宽度,单划不小于1.5m,双划不少于2m,后面的维护通道为0.8m(个别部位不许少于0.6m),侧面通道不少于1m。
⑵配电室的天棚距地面不低于3m。
⑶在配电室设置值班或检修室时,距配电柜的水平距离大于1m,并采取屏障隔离。
⑷配电室门应向外开。
⑸配电箱的裸母线与地面垂直距离少于2.5m时采用遮栏隔离,遮栏下面通道的高度不少于1.9m。
配电装置的上端距天棚不少于0.5m。
⑹配电柜应按规定装设有功、无功电度表,及分路装设电流、电压表。
⑺配电柜应装设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开关。
⑻配电柜上的配电线路开关应标明控制回路。
⑼配电柜或配电线路维修时,应挂停电标志牌。
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⒉配电箱:动力配电箱与照明开关箱分别设置,如合用一个配电箱,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别设置。
⒊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分配电箱应装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
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⒋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
⒌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
安装应端正牢固,箱下底与地面的距离在1.3~1.5m之间。
移动式开关箱应装高在坚固的支架上,下底离地面0.6~1.5m。
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
⒍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含插座)应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并便于操作(间隙5cm)不得歪斜和松动。
电线应用绝缘导线,剥头不得外露,接头不得松动。
⒎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应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分设。
⒏箱体的金属外壳应做保护按零(或接地),保护零线必须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
⒐配电箱、开关必须防雨、防尘。
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并要求上部为电源端,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
⒑进、出线应加护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弯,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口直接接触。
十、现场消防措施1、施工现场、成立义务消防队,组织基本消防训练。
2、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防火教育,增强防火意识,张贴醒目的防火标志,并在施工现场内严禁吸烟。
3、木工棚、仓库、电机房、职工住房、施工现场各楼层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设置临时蓄水池,储存一定数量的消防用水,各楼层设置消防管,消防用水使用现场施工用水管线。
4、制定用火管理制度,不准随便用火,用火要申请,申请要有防火措施,批准要检查措施落实。
5、生活区、仓库区、办公室不准私自使用电炉和大的电器设备,生产必须使用时要申请,一经批准私自使用要受罚。
6、电焊要有防火措施,电焊部位要设火花挡板,不准电焊火花随便乱飞,并有人在焊烧区巡视监护。
7、易燃油料、气瓶要定专库专人分开,隔离存放,要有专项措施和足够的消防器材。
灭火器应为干粉来火器,不得使用液体灭火器。
十一、电器装置的选择⒈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设备必须可靠完好,不准使用破损、不合格的电器。
熔断器的熔体应与用电设备容量相适应。
⒉总配电箱或分配电箱均应装设总闸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总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关);以及漏电保护器(若漏电保护器同时具备过负荷和短路保护功能,则可不设分路熔断器或分路自动开关)。
⒊每台设备应有独立的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一个电器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⒋现场用电设备除做保护接零外,都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⒌购置漏电保护器必须是国家定点生产厂或经过有关部门正式认可的产品。
⒍对新购置或搁置已久重新使用和使用一个月以上的漏电保护器应认真检验其特性,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⒎使用于潮湿和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
⒏手动闸刀开关只允许用于控制照明电路和容量不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作直接启动。
容量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应采用自动开关电器或降压起动装置控制。
十二、使用与维护⒈所有开关箱门应配锁,专人负责,开关箱应标明用途所控设备。
⒉配箱、开关箱每月检查维修一次,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
电工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和使用绝缘工具。
⒊送电操作过程: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停电操作过程: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特殊情况除外)。
⒋施工现场停电一小时以上时,应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⒌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
⒍熔断器的熔体(保险丝)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规格的熔体或其他金属裸线代替。
十三、照明⒈在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得只装设局部照明。
⒉在正常湿度时,选用开启式照明器(一般灯具)。
⒊在潮湿或特别潮湿的场所,选用密闭型防水防尘照明器或配有防水灯头的开启式照明器。
⒋对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必须安装与危险场所等级相适应的照明器。
⒌在振动较大的场所,选用防振型照明器。
⒍照明器具和器材的质量应合格,不得使用绝缘老化工破损的器具和器材。
⒎在特殊场所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电压不大于24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和导电良好的地面或金属器内工作照明灯电压不得大于12V。
⒏在单相及二相线路中零线与相线截面相同;在三相四线制线路中,当照明灯为白炽灯时,零线截面为相线二分之一,当照明灯具为气体放电灯或逐相切断的三相照明电路中零线截面按最大负荷相的电流选择。
⒐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做保护零。
单相照明回路的开关箱(板)内必装设漏电保护器,实行左零右火制。
⒑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不低于2.5m。
⒒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得有损伤和漏电,火线(相线)应接在中心触头上,零线接在灯头相连的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