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数列分析练习题2
- 格式:xls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C )(2012年1月)A.主词和宾词B.变量和次数C.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统计指标数值D.时间和次数2.某地区历年出生人口数是一个( B )(2011年10月)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C.分配数列D.平均数数列3.某商场销售洗衣机,2008年共销售6000台,年底库存50台,这两个指标是( C ) (2010年10)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4.累计增长量( A ) (2010年10)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5.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4月初为80万元,5月初为150万元,6月初为210万元,7月初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C )(2009年10)万元万元万元万元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 (2009年10)A.商品库存量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7.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 (2009年10)A.时期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8.时期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 A )(2009年1月)A.可以相加B.不可以相加C.绝大部分可以相加D.绝大部分不可以相加10.某校学生人数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8%,2006年比2005年增长了15%,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18%,则2004-2007年学生人数共增长了( D )(2008年10月)%+15%+18%%×15%×18%C.(108%+115%+118%)-1 %×115%×118%-1二、多项选择题1.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ABD )(2012年1月)A.序时平均数B.动态平均数C.静态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E.一般平均数2.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BD )(2011年10月)A.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以上都对3.常用的测定与分析长期趋势的方法有( ABC ) (2011年1月)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几何平均法E.首末折半法4.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BCD ) (2010年10)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D.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E.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5.增长1%的绝对值等于( AC )(2010年1)A.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量B.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C.前期水平除以100D.后期水平乘以1%E.环比增长量除以100再除以环比发展速度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方法有( AC )(2009年10)A.几何平均法(水平法)B.调和平均法C.方程式法(累计法)D.简单算术平均法E.加权算术平均法7.增长速度( ADE )(2009年1月)A.等于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B.逐期增长量与报告期水平之比C.累计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D.等于发展速度-1E.包括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8.序时平均数是( CE )(2008年10月)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根据同一时期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计算C.说明某一现象的数值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D.由变量数列计算E.由动态数列计算三、判断题1.职工人数、产量、产值、商品库存额、工资总额指标都属于时点指标。
第四章时间数列分析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某企业第一,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原材料平均库存额分别为10万元, 15万元, 20万元, 则 全年的平均库存额为A )15万元B )16.25万元C )11.25万元D )13.85万元 2、某地区1995年工业增加值850亿元,如果按每年平均增长6%的速度发展,2005 年该地区工业增加值将达到A) 90100亿元 B) 1522.22亿元 C) 5222.22亿元 D) 9010亿元 3、 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1999年为3%, 2000年为5%, 则1999~2000年该地区 粮食产量共增长了:A )2%B )8%C )8.15%D )15% 4、如果现象的绝对增长量各年相同,则逐年的增长速度:A )上升B )下降C )保持不变D )不能做论 5、某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5万吨, 期末库存量为3万吨, 则 A )两指标皆为时期指标 B )两指标皆为时点指标:C )前者为时期指标, 后者为时点指标D )前者为时点指标, 后者为时期指标 6、长期趋势测定的主要方法有:A )直观法B )移动平均修匀法C )趋势线配合法D )以上B 、C 两项 7、某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1999-2001年为13%,2002-2003年为9%,则这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A )52309.013.0⨯B )109.013.0523-⨯ C )52309.113.1⨯ D )109.113.1523-⨯8、如果采用四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 )一项数值B )二项数值C )三项数值D )四项数值 9、利用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当(ΣYi)/Y0 >n 时,现象为( )。
A )递增型B )递减型C )稳定不变D )变动类型无法确定10、1996——2000年我国房地产业经营情况:经营总收入增长了5.1倍,据此计算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
第11章 时间数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四个时间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C )A 历年招生人数时间数列B 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时间数列C 历年在校生人数时间数列D 历年毕业生人数时间数列2、已知某地区2000年财政收入比1995年增长了1倍,比1990年增长了1.5倍,那么1995年财政收入是1990的( C )A 0.5倍B 2.5倍C 1.25倍D 1.5倍3、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5%,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D )A 3%⨯5%⨯8%B 103%⨯105%⨯108%C (3%⨯5%⨯8%)+1D (103%⨯105%⨯108% )-14、某地区1975年粮食亩产350公斤,2000年亩产为600公斤,求1976年至2000年的粮食亩产的平均增长速度应开( B )方。
A 24次B 25次C 26次D 23次5、某地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为6800万元,计划以后每年按6%的增长速度增长,到2000年年末的工农业总产值为( A )A 21808.5万元B 144160万元C 8160万元D 7208万元6、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1998年为3%,1999年为5%,则1998~1999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共增长了( C )A 2%B 8%C 8.15%D 15%7、某地1995-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800、860、900、950、1100、1500万元,则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量为( B )A 116.7万元B 140.0万元C 128.0万元D 120.0万元8、某企业销售额1993-1995年三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6%,1996-2000年五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8%,则八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B ) A08.106.1⨯ B 85308.106.1⨯ C 808.106.1⨯ D 5308.106.1⨯9、已知某企业总产值1992年比1989年增长87.5%,1991年比1989年增长50%,则1992年比1991年增长( B )。
第四章动态数列一、单项选择题2. 如果某商店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 )A.年年增长B.年年下降C.年年不变D.无法确定3. 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4. 报告期比基期劳动力增长10%,工资总额增长21%,则平均工资增长()A.11%B.10%C.33.l%D.20%5.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比较分析和动态平均分析的基础指标是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 C.平均发展水平; D.平均发展速度6.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的增长量()A.逐年增加 B.逐年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7. 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8、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二、多项选择题1.增长1%的水平值(A.表示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B.表示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C.等于前期水平除以D.等于前期水平乘以E.等于环比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再除以1002.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D.我国历年黄金储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3.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4.、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四、计算题试计算该工地各季度及全年的平均水泥库存量。
时间数列分析(总分91,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一次指数平滑法得到t+1期的预测值等于( )。
A. 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值B. 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1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值C. 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1期实际观察值的加权平均值D. t+1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值2. 用最小二乘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a+bx,其中参数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是( )。
A. 上升趋势B. 下降趋势C. 平稳趋势D. 发展趋势不明显3. 平均增长量是某种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或减少)的( )数量。
A. 相对B. 绝对C. 累计D. 平均4. 移动平均法是通过计算逐项移动的序时平均数,来形成派生数列,从而达到( )对数列的影响。
A. 消除偶然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变动B. 消除非偶然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变动C. 消除绝对数变动D. 消除计算误差5. 由一个11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有( )个。
A. 9B. 10C. 11D. 126. 已知3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8%,求3年的定基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
A. 5%+7%+8%B. 5%×7%×8%C. 105%×107%×108%D. (105%×107%×108%)-100%7. 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则移动平均项数( )。
A. 应选择奇数B. 应选择偶数C. 应和自然周期长度一致D. 可任意取值8. 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平均增长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定基增长速度9. 根据四季的季度数据计算的季节指数之和一定等于( )A. 0B. 100%C. 400%D. 1200%10. 某地区2010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是2006年的4倍,比2009年增长60%,那么,2009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比2006年增长( )。
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2.某地区1989~2008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时间数列是A.绝对数时期数列B. 绝对数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3.某地区1999~2008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粮食产量的时间数列是A.绝对数时间数列B.绝对数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4.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年11月某企业在册工作人员发生了如下的变化:11月1日在册919人,11月6日离开29人,11月21日录用15人,,则该企业11月份日平均在册工作人员数A.900 B.905 C.912 D.9196.某企业4 月、5 月、6 月、7 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 人、295 人、293 人和301 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A.290+295+293+301/4B.290+295+293/3C.290/2+295+293+301/2/4-1D.290/2+295 十293+301/2/47.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9.2%×%×%×%B.%×%×%×%-100%%×%×%×%-100%8.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9.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D.以上都不对10.广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08年比2002年增加了%,则广东省这几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11.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下跌了2%,周四上涨了5%,这三天累计涨幅为A.13%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13.今年某月发展水平除以去年同期发展水平的指标是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C. 平均发展速度D.年距发展速度14.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15.若无季节变动,则各季的季节指数为A.0 % C.小于100% D.大于100%二、多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直接相加没有实际意义的有A.时点数列 B.时期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 E.绝对数时间数列2.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指标名称 B.指标数值C.指标单位 D.现象所属的时间3.时点数列的特点有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 D.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的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A.我国近几年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的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5.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时间数列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时间数列D.某单位人员构成时间数列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时间数列6.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历年旅客周转量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C.历年商品销售量D.某高校历年毕业生人数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7.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称为A.序时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 E.平均发展速度8.某水产公司2001年产值为2000万元,2008年产值为2001年的300%,则该公司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量及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年平均增长量为万元B.年平均增长量为万元C.年平均增长速度为%D.年平均增长速度为%E.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有A.季节比率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时距扩大法三、计算题1.某企业2008年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计算该企业2008年全年平均职工人数;2.某企业2008年各季度实际完成利润和利润计划完成程度的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年度利润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3.某企业集团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职工人数及产值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第三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2计算第三季度的劳动生产率4.某企业2003-2008年间某产品产量资料如下:要求:1将表中空格数据填齐;2计算200-2008年间该企业的年平均产量、年平均增长量和年平均增长速度;5.2008年末我国人口为亿人,为争取2020年末我国人口控制在15亿人之内,要求:1计算年人口平均增长率;2若从2009年起今后年人口平均增长率控制在1%之内,试计算2020年末我国人口数;6.某市制定城市社会发展十年规划,该市10年后人均绿化面积要在2000年的人均4平方米的基础上翻一番,试问:1若在2010年达到翻一番的目标,每年的平均发展速度是多少2如果希望提前两年达到翻一番的目标,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多少3若2001年和2002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10%,那么后8年应该以怎样的平均增长速度才能实现这一目标7.2004~2008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试计算广东省这几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若按照此速度发展,广东省需要多少时间可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8.某企业连续6年的销售额资料如下:要求:1.试用最小平方法建立恰当的趋势方程;2.试预测该企业2009年和2010年的销售额;四.分析题:某市2006~2008年水产品销售量情况如下表资料;单位:千吨要求:1试判断用“按月季平均法”还是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求季节指数为什么用你选择的方法计算季节指数;2若2009年预计该市水产品的销售量可达到40千吨,试预测2009年各月的水产品销售量;3若2009年1~4月份该市水产品的实际销售量为千吨,试预测2009年5~12月的水产品销售量;答案一、1.D 2.B 3.C 4.C 5.A 6.B 7.D 8.C 9.B 10.D 11.B 12.A 13.D 14.A 15.B二、1.A,C,D 2.B,D 3.B,C,E 4.B,C 5.B,C,E 6.B,E 7.A,D 8.A,C 10.B,C,D 三、 1.2.(860887875898)/4131.78%860887875898()/4130%135%138%125%+++==+++年度利润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3.1(800084009000)/31.8195(/)46404600(46604680)/(41)22++==+++-第三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第三季度劳动生产率=×12=万元/人 4.12年平均产量为万件,年平均增长量为47万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110.010210.2===年平均人口增长率‰ 212202013.28(11%)14.96()=⨯+=年末我国人口数亿人6.11.0718107.18%G X ====2119.05%==平均增长速度3106.48%G X ==,所以平均增长速度为% 7.114.1%==平均增长速度G X == 1ln ln 4G X n = ln 4ln 411ln ln1.141G n X ==≈年 8.10t =∑令,98.85 2.66c y a bt t =+=+ 2(2009)98.85 2.667117.47c y =+⨯=万元,(2010)98.85 2.669122.79c y =+⨯=万元四.1从资料可以看出,水产品销售量不仅有季节性变动,而且有较明显的长期增长的趋势,所以需要用移动平均趋势剔法来计算季节指数;采用十二期移动平均趋势剔除,计算出经调整后的1~12月的季节指数分别为%,%,%,%,%,%,%,%,%,%,%,%; 22009年1月的销售量40117.35% 3.9112=⨯=千吨 2009年2月的销售量4097.63% 3.2512=⨯=千吨其余各月依此类推; 32009年5月的销售量59.80%9.5 1.54117.35%97.63%83.53%69.33%=⨯=+++千吨2009年6月的销售量70.04%9.5 1.91117.35%97.63%83.53%69.33%=⨯=+++千吨其余各月依此类推;。
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填空题ﻩ1. 1.时间数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包含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要素。
2. 2.编制时间数列基本原则是________。
3.3.以时间数列为基础的动态分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分析内容。
4. 4.影响时间数列中某一指标各个数值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共同影响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模型加以描述。
5. 5.时间数列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的时间数列,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属于派生的时间数列。
6.6.绝对数时间数列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7.在时点数列中两个指标值之间的时间距离称为____________。
8.8.在时间数列动态分析中,两个有直接数量关系的速度指标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平均发展水平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计算的平均数。
10.10.水平法又称_______,应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n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数.从本质上讲,用这种方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其数值仅仅受____________和 ________的影响。
11.11.若对以季度为单位的时间数列求季节比率,则一年内季节比率之和等于___________。
统计学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试题及答案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二) 单项选择题1、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 )。
A、时间和指标数值B、变量和次数(频数)C、主词和宾词D、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2、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C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形成的数列C、企业总产值按时间顺序形成的数列D、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形成的分组数列3、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C )。
A、某工厂各年工业总产值;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C、某厂历年年初固定资产额D、某厂历年新增职工人数。
3、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
A、时期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5、工人劳动生产率时间数列,属于( C )。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点数列6、在时点数列中,称为“间隔”的是( C )。
A、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B、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C、两个相邻指标在时间上的距离;D、两个相邻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
7、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基础指标是( A )。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
8、计算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资料来源是( D)A、前者为时点数列,后者为时期数列B、前者为时期数列,后者为时点数列C、前者为变量数列,后者为时间数列D、前者为时间数列,后者为变量数列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B )A、首尾折半法B、简单算术平均法C、加权算术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10、某企业某年1-4月初的商品库存额如下表:(单位:万元)月份 1 2 3 4月初库存额 20 24 18 22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库存额为( C )A、(20+24+18+22)/4B、(20+24+18)/3C、(10+24+18+11)/3D、(10+24+9)/311、上题中如果把月初库存额指标换成企业利润额,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利润额为( B )A、(20+24+18+22)/4B、(20+24+18)/3C、(10+24+18+11)/3D、(10+24+9)/312、某企业某年一季度的利润额为150万元,职工人数120人,则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利润额和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分别为:( B )A、50万元,40人B、 50万元,120人C、150万元,120人D、以上全错13、定基增长量和环比增长量的关系是( B )。
第7章思考练习 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2.时期数列、时点数列 3.水平分析、速度分析4.时间,各时间上相应的统计指标数值 5.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 6.环比发展速度7.长期趋势(T)、季节变动(S)、循环变动(C)、不规则变动(I) 8.变量数列,时间数列 9.31.87%10.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
二、判断题。
1.X 2.√ 3.X 4.X 5.X 6.X 7.X 8.√ 9.X 10. √ 三、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C 5.A 6.B 7.D 8.C 9.B 10.D 11.B 12.A 13.D 14.A 15.B 四、多项选择题。
1.ACD 2.BD 3.BCE 4.BC 5.BCE 6.ACDE 7.BC 8.AC 10.BCD 五、简答题。
(略) 技能实训 1.30203260326029502950320032003270(316222223162++++⨯+⨯+⨯+⨯=+++年平均职工人数 3120.4()=人2.(860887875898)/4131.78%860887875898()/4130%135%138%125%+++==+++年度利润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3.(1)(800084009000)/31.8195(/)46404600(46604680)/(41)22++==+++-第三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第三季度劳动生产率=1.8195×12=21.834(万元/人)4.(1)(2)年平均产量为615.5万件,年平均增长量为47万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01%。
5.(1)10.010210.2===年平均人口增长率‰ (2)12202013.28(11%)14.96()=⨯+=年末我国人口数亿人6.(1) 1.0718107.18%G X ====(2)119.05%==平均增长速度(3)106.48%G X ==,所以平均增长速度为6.48%7.114.1%==平均增长速度G X == 1ln ln 4G X n = ln 4ln 411ln ln1.141G n X ==≈(年) 8.(1)0t =∑令,98.85 2.66cya bt t =+=+(2)(2009)98.85 2.667117.47c y =+⨯=(万元),(2010)98.85 2.669122.79c y =+⨯=(万元)9.(1)从资料可以看出,水产品销售量不仅有季节性变动,而且有较明显的长期增长的趋势,所以需要用移动平均趋势剔法来计算季节指数。
第八章思考题及练习题(一) 填空题1、时间数列又称数列,一般由和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2、动态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和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3、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
4、时间数列中的四种变动(构成因素)分别是:、、、和5、时间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就叫,通常用a表示。
6、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时间数列的各指标求平均,反映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平均水平或代表性水平,又称:平均数,或平均数。
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增长量和增长量,各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增长量。
8、把报告期的发展水平除以基期的发展水平得到的相对数叫,亦称动态系数。
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它又可分为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两种。
9、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10、某企业2000年的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2倍,比95年增长了0.8倍,则95年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倍。
11、把增长速度和增长量结合起来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是:。
12、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数列。
13、在时间数列的变动影响因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因素是,举出三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14、若原动态数列为月份资料,而且现象有季节变动,使用移动平均法对之修匀时,时距宜确定为项,但所得各项移动平均数,尚需,以扶正其位置。
15、使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时,求解 a、b参数值的那两个标准方程式为。
16、通常情况下,当时间数列的一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可拟合趋势方程,而当时间数列中各二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宜配合趋势方程。
17、用半数平均法求解直线趋势方程的参数时,先将时间数列分成的两部分,再分别计算出各部分指标平均数和的平均数,代入相应的联立方程求解即得。
18、分析和测定季节变动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若干年资料的数据,求出与全数列总平均水平,然后对比得出各月份的。
19、如果时间数列中既有长期趋势又有季节变动,则应用法来计算季节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