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样品的抽取和处置管理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样品处置和管理程序1.目的:通过对检验样品的管理,确保受检样品的安全性、真实性、保证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机构检测业务中所有受检试样的管理。
3。
职责:3。
1 样品部负责受检样品的接收、登记、编号、返还。
3。
2 样品部负责样品的验收、保管、清理和贮存。
4。
程序:4。
1 样品的接收样品部接收受检单位或委托人提交的已经过验收的受检样品,按要求填写检验任务委托书并按试样类型登记编号。
4.1。
1市场部遵照省局下达任务开展工作。
编写《实施方案》报领导批准后执行。
4.1。
2抽样方式:由市场部两名人员,持省局文件和有效证件在柜台现场抽样。
同类产品随机抽取1—2件。
样品抽取后,立即以妥善方式进行封样,贴上加盖公章的封条.4。
1.3认真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单》,填写完毕后,必须由抽样人和被抽样企业有关人员共同签字,并加盖公章。
特殊情况下,双方签字确认即可.4。
1.4样品原则上应由抽样人携带回单位。
被抽样企业要求自行送达的,抽样人应明确告知送达地点及送达时间。
4.1。
5对于拒检企业.抽样人应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拒检认定表》,并由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和抽样人共同确认,并及时上报省局。
4。
1。
6抽样人返回单位后,应及时将样品送交综合部,完成交接手续。
4。
2 样品的识别4.2。
1 样品的识别包括样品唯一性识别和样品的状态识别。
委托样品编号:XX******(日月年)—***(批号)—***(样品号)例如:XX080713—100—001抽样样品编号:XX**(地区)***(批号)-***(样品号)例如:XXBJ(北京)100—001 4。
2。
2样品的唯一识别号应牢固永久地贴在样品的包装代上;样品根据所处的不同检验状态,分别由“待检"、“检毕”标签识别。
4。
2.3 检验人员应根据样品所处的不同检验状态做好检验状态标签的转移工作,并要保持清晰的样品唯一识别号,确保样品在流转、贮存等过程及任何时候都不发生混淆,以保持样品识别的唯一性,保证必要时可追溯。
1 目的确保检测样品满足检测要求,在转移过程中不发生混淆、退化、变质、丢失或损坏,必须对样品的抽取、接收、传递、储存、标识、处置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2 范围适用于本中心样品的抽取、接收、传递、储存、标识和处置。
3 职责3.1质量技术室负责外来样品的接收、登记、传递。
3.2检测室负责检测中样品的接收、登记、入库、退库、保管、处置,及外来样品的登记、入库、退库、保管、处置。
3.3技术负责人批准样品的处置。
4 程序4.1 样品的抽取4.1.1检测室应按《作业指导书编写程序》编制抽样方案,可能时,抽样方案在适当的统计方法上制定,并提出抽样过程中要控制的因素,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经质量技术室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若检测依据中对抽样方法描述详尽且便于操作,可不再编制抽样方案。
4.1.2需抽样时,由质量技术室组织抽样。
4.1.3抽样工作至少有2名本中心具备相关能力的人员参加。
4.1.4抽样应严格按检测依据或抽样方案中规定要求进行,并填写《抽样单》。
4.1.5样品抽取后应妥善包装,当场加封,以确保样品不可调换。
4.1.6抽样过程中如现场环境条件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解释时,应在抽样单中详细记录。
如抽样地点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应对抽样地点做详细记录,包括简图或照片等。
4.1.7如遇意外情况需对抽样方案进行调整,应及时向质量技术室反馈,质量技术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经中心主任批准,并征得客户同意且变更合同后,抽样人员方可抽样。
4.2样品的接收和标识4.2.1 样品管理员在接收客户送检样品时,应根据检测的要求查看样品状态(外观、规格等),适用时检测项目应包括:标识、样品体积、或数量、外观等,并清点样品数量,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适合检测,认真填写《样品登记表》,并由客户签字确认。
4.2.2样品管理员对样品进行编号,加贴统一标识,用粘贴、捆扎或外套包装等方式识别,无法粘贴标识时采用插牌或挂牌方式,以保证在实验室流转保存期间不混淆、不脱落。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实验室样品是用于实验室实验时的材料,量比较少,存放于规定容器和条件下,在取用和存放上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
实验室样品管理在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等整个流程中是检测的必须环节和关键控制点。
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1.样品管理制度2.样品管理流程样品管理制度1.目的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取样、贮存(4度冰箱)(-20℃冰箱)、识别以及样品的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并做好样品的保密与安全工作。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样品的取样、流转、贮存、处置、识别等管理。
3.职责①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分析测试实验室样品管理。
②实验室样品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按照样品取样的程序按时到指定地点进行取样,并记录取样接收时样品状态,做好样品的标识以及样品贮存、流转、处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③实验室检测人员接收到样品后应对制备、测试、传递过程中的样品加以防护。
④实验室样品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对检测室样品管理情况进行督查,质量控制主管对样品管理承担管理职责。
4.样品的取样①取样人员应根据取样频次到指定地点按时取样,取样人应对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防护负责,保证样品的完整性。
②当有突发情况,另时需要取样分析时,由相关样品管理人员进行验收登记。
③实验室样品管理人员接收样品时应记录样品状态,并登记入账。
④分析人员对样品是否适合于检测存有疑问,或品管人员对检验结果持怀疑态度,或认为样品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或有异常情况时(包括包装和封签),必须进行再次取样分析。
5.样品的识别①样品的识别包括不同样品的区分识别和样品不同试验状态下的识别。
②样品区分标识,贴在样品外包装上,标识内容包括检验样品编号、分析项目、注明采样时间和日期。
③样品在不同的试验状态,或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等阶段,应根据样品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做好标识的转移工作,以保持清晰的样品识别号,保证各分析室内样品编号方式的唯一性,保证样品分析结果的可追溯。
21.1 目的为使涉及到抽样获取的样品完整、具有代表性,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规范样品接收、流转、保管、处理工作,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检测要求的适宜性,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特制定本程序。
2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开展独立对外抽样工作及非疾控类样品的接收、流转、检测、保管和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21.3 职责21.3.1相关科室负责现场抽样,并按照现场委托监测计划,制订抽样方案,样品受理室负责委托送检的食品、化妆品、水及涉水产品、消毒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及食物中毒样品的受理及所有分派样品的标识、分发、流转、留样和样品库管理。
21.3.2 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人员对抽样规范和抽样方案进行审核,并批准实施。
21.3.3 质量负责人审批留样处置意见。
21.3.4抽样人员严格按抽样程序开展抽样活动,检验部门负责样品的管理。
21.4 程序21.4.1抽样方案21.4.1.1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抽样方案。
21.4.1.2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有所侧重地制定具体抽样方案。
21.4.1.3 发生突发事件时对可疑物品的抽样必须满足取证的需要。
21.4.2工作要求21.4.2.1抽样工作至少由本疾控中心2名以上人员进行。
抽样人员进入受检单位要主动出示证件,并按《保证公证性和保护机密所有权的程序》的规定执行。
21.4.2.2抽样人员应严格按标准规定进行。
手续齐全,工作要公正、严谨、认真,不得由受检单位人员代替抽样。
21.4.2.3抽样人员应先抽样后再填写《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
21.4.3抽样21.4.3.1产品标准有规定抽样方法和要求的按其规定执行,未明确规定抽样方法时,按《质量手册》要求方法或有关标准执行。
21.4.3.2抽样前应尽量了解该批样品的来源、生产日期等。
21.4.4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的填写抽样后按规定认真填写《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被采样人、采样地点、采样方法、采样时间、采样目的、采样设备或仪器、采样样品名称、采样样品份数、被采样物品或场所状况、被采样人签名等,采样记录一式三联,一联交受检部门,另一联随样品,一联带回卫生执法部门登记。
样品处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样品处置管理制度的目的和任务为了规范公司内部样品的处置,保证样品信息的安全和准确性,落实公司样品管理的责任,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样品的处置,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样品、原材料样品、检测样品等各类样品。
第三条样品处置基本原则1.处置样品应当遵循谨慎、科学、合法、规范的原则。
2.处置样品的过程应当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3.处置样品应当重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第四条样品处置的目标1.确保公司内部样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规范样品处置流程,保证样品信息的真实性。
3.加强公司内部样品管理的责任意识,提高样品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章样品处置的流程和程序第五条样品处置的申请1.任何员工在进行样品处置前,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样品处置申请。
2.样品处置申请应当包括样品的名称、数量、来源、用途、处置方式和时限等信息。
第六条样品处置的审批1.上级主管部门在收到样品处置申请后,应当对样品处置申请进行审核。
2.审核通过的样品处置申请应当签字确认,并报公司领导批准。
第七条样品处置的执行1.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样品处置申请即生效。
2.待执行部门按照批准的处置方式和时限对样品进行处置。
第八条样品处置的登记和报告1.执行部门在完成样品处置后,应当及时对处置情况进行登记,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做出报告。
2.报告内容应当包括样品处置的实际情况、结果和存在的问题等信息。
第九条样品处置的监督和管理1.公司内部相关部门有责任对样品处置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2.公司领导有权对样品处置流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三章样品处置的责任和义务第十条主管部门的责任与义务1.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并落实样品处置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2.主管部门应当对样品处置流程和结果负责,并对执行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十一条执行部门的责任与义务1.执行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样品处置申请执行。
2.执行部门应当对样品处置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按要求提交报告。
检测样品的处置管理程序1.目的使检测/试验样品的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管得到有效的控制。
2.适应范围适用于所有检测/试验样品。
3.职责3.1计划编制员负责检测/试验样品的接收。
3.2检测/试验人员负责检测/试验样品的存储、保管、运输、处置及期间的保护。
3.3检测/试验人员负责样品标识。
3.4技术负责人负责将委托人未取的检测/试验后的样品递交给制造工程部。
4.方法4.1对检测/试验样品的运输、保护必须做到:4.1.1选择合格的搬运工具,样品应有合理包装并有明确标识。
4.1.2搬运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文明搬运、小心谨慎,严禁乱抛乱扔,防止跌落等现象;4.1.3在搬运过程中确保样品标识不损坏、不丢弃;4.1.4对有温度要求的样品,应确保设施和环境要求符合规范。
4.1.5在搬运过程中如发现样品受到损坏、受潮、挤压变形等可能影响检测/试验结果的,应立即通知技术负责人。
4.2检测/试验的样品的接受:4.2.1计划编制员在接收检测/试验样品时,应记录异常情况。
对检测/试验方法中所规定条件的偏离,对样品是否适合于检测/试验存有疑问,或当样品不符合所提供的描述,或对所要求的检测/试验规定得不够详尽时,检测/试验人员必须向技术负责人汇报,由技术负责人在试验之前询问顾客,得到进一步说明,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2.2检测中心在接受样品后,检测/试验人员及时对样品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样品编号、样品委托单号、样品型号。
4.3检测/试验的样品处置:试验前―――样品在做试验应放在“待试验”区域内。
试验中―――有样品号标签,样品每进行一项试验须在样品标签上记录下试验名称,并在试验区域内进行。
试验后―――样品应做好标识,并放在“试验完毕”试验区域。
4.4样品的存储、保管/弃置要做到:4.4.1检测/试验的样品只能出现在样品库和实验室;4.4.2样品存储点的环境要求要与样品的环境要求一致;4.4.3计划编制员及检测/试验人员必须对要检测/试验样品的图号、规格、名称、数量、要求等确认后方可接收;4.4.4保持样品架样品摆放整齐、通道畅通,便于搬运;4.4.5对样品进行标识,以避免与其他样品发生混淆。
德信诚培训网
实验室样品抽取和处置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样品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对抽样过程、样品贮存要求、及样品的交接、识别、制备、传递、贮存、检后处置保密与安全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文件包括以下工作:
1)样品的抽取
2)样品的交接和传递;
3)样品保管和检后处理;
4)样品的识别;
5)样品的制备;
6)样品的保密。
3 职责
3.1 样品管理员
1)做好样品及其附件的接收工作,并认真记录样品的状态特性;
2)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在符合条件的环境中保存样品;
3)维护和记录样品贮存的环境;
4)做好样品编号和粘贴样品状态标识;
5)做好样品在各个环节中的监督和保密;
6)做好样品的盲样管理。
3.2 检测员
1)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样品制备;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抽样和样品处置程序1目的为确保抽样的有效性、代表性以及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对样品的接收、标识、监测、流转、贮存以及样品的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为确保样品对监测工作和质量控制发挥作用,并且与本站质量体系相适应,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站各类监测业务中的抽样和监测样品的处置管理。
3职责:3.1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收发、标识、符合性检查、储存、移交等项管理;3.2监测员负责确定抽样的数量,并制订出相关的技术要求以及监测过程中样品的储存、处置、流转、标识转移等项工作,并对监测过程中的样品加以防护。
3.3质量负责人负责样品管理状态及样品处置管理的监督。
4程序4.1抽样数量的确定4.1.1监测对象为批量性样品,进行非逐件监测时,应当用统计法确定抽样的数量。
4.1.2随机抽样。
应满足法规、标准和该项目监测目地的要求。
4.1.3当客户的需要偏离了抽样计划和计划要求但不违反有关法规、标准时,实验室应识别抽样偏离的风险要在相应的抽样记录和检验检测结果的文件中详细记录(相关责任人要签字认可)。
4.2样品的接收4.2.1样品管理员对样品的数量及相关资料进行详细清点、验收、编号登记,办理交接手续。
4.2.2样品管理员将接收的样品及资料及时传递到相关实验室。
4.2.3现场抽取的样品:取用的样品应及时编号登记。
4.2.4盛装易燃、易爆、有毒和窒息性介质的样品,应告知监测员必须事先进行置换、中和、清洗等处理合格后进行监测。
4.3样品的标识4.3.1本站样品的标识为不同样品的区分标识以及样品的编号。
4.3.2样品的标识:XXXXXXXXXX --------------- X X X X ------ X X任务编号地点编号样品序号注:任务编号:监测目的编号(3到5位)+年(2位)+序号(3位)地点编号:采样样品的类别(2位)+序号(2位)样品类别可分为地表水(DB)、地下水(DX)、污水(WS)、大气降水(JS)、坏境空气(HQ)、废气(FQ)、土壤(TR)、固废(GF)、煤样(MY)、生物(SW)等。
样品及抽样管理程序1.目的检测检验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采集过程、样品的运输、接收、储存、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各类检测检验业务(主要指安全阀、水质)中样品的采集、运输、接收、标识、处置、保护、储存、留样(或消理)的识别等项的管理。
3.职责3.1相关检验科室确定详细的采样方案后,安排组织采样,指定专人记录采集、接收样品的状态,做好样品的标识以及样品储存、流转、处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2采样人对送检样品符合检测要求的适宜性进行验收,记录样品状态,并及时分析。
3.3各检验科室科长负责对本科室样品管理状况进行督查。
4.样品的抽样4.1采样过程包括确定采样方案和取样,采样应确定所采样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4.2采样应按检测标准规定的有关要求执行,采样检测人员在上岗前均应进行培训。
4.3如需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装,分装容器应和样品容器材质相同,并填写样品标签,注明“分样”,同样对“空白”和“副样”也要分别注明。
5.样品的接收和识别5.1化验(校验)室应建立对拟检测分析样品的唯一识别系统,以保证在任何时候对样品的识别不发生混淆。
5.2化验(校验)室有专人负责样品登记验收。
样品验收过程中,如发现编号错乱,标签缺损,字迹不清,检测项目不明,规格不符,数量不足以及采样方法不符合要求,可拒绝接收或建议补采样品。
5.3在接收委托检测检验样品时,应记录异常情况或对标准方法中所述正常(或规定)条件的偏离。
如果对样品是否适用于检验有任何疑问,或者样品与提供的说明不符,化验(校验)室应在开始之前询问委托方,要求进一步予以说明后再进行检测分析。
5.4采样记录、样品登记记录、采样通知单和现场测试的原始记录等应完整、清晰、齐全,有专人保存存档。
6.样品的采集6.1采集水质样品的容器材质要符合检测分析规范的要求,容器应密塞、不渗、不漏。
在运输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防漏、防震动破裂等措施。
样品收发、保管及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规范公司样品收发、保管及管理工作,提高样品管理效率和质量,本制度旨在规定公司全部类别样品的收发、保管和管理工作内容和程序。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部门和员工的样品收发、保管及管理工作。
3. 样品的分类公司的样品可分为以下几类:•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标准物质、试验物质•旧样品、新样品、呈现样品•其他特定类别的样品4. 样品收发工作4.1 样品收取当各部门要求供给相应样品时,涉及样品收取工作的,应依照以下流程操作:1.员工选择好要发的样品并将样品及单据提交给相关组织的物资管理员。
2.管理员核对单据并签收样品,并将样品送至有关部门。
4.2 样品寄送涉及样品寄送工作的,应依照以下流程操作:1.员工先将要寄送的样品及单据送至物资管理员处。
2.管理员核对单据,按要求将样品和单据包装好,填好寄送地址和联系电话,按规定寄送,并注意记录单据信息。
3.客户收到样品,确认签收后,将签收单据回传至公司,并通知物资管理员封存原始交接单。
4.3 样品抽取公司涉及到样品抽取的,应依照以下流程操作:1.由负责人或经办人向物资管理员填写样品申请单,并说明样品用途、抽取原因、抽取方法、保管要求等事项,并签字确认。
2.由物资管理员检查申请单,核对有关要求,布置专人按申请单上的要求进行样品抽取,并记录相应信息。
4.4 样品新增公司涉及到样品新增的,应依照以下流程操作:1.有新增样品的部门或工作人员,应向物资管理员提出清单,并认真注明每个样品的名称、来源、数量、存放位置和保管要求等信息。
2.管理员收到清单后,依照规定要求进行审批,并记录相关信息。
3.由专人对新增样品进行收录,然后交由专人进行保管。
5. 样品保管工作5.1 样品接受样品收到后,管理员应认真检查样品及单据,确认无误后,对样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包括:1.登记发件人(公司内对应部门,或外部公司)及样品编号、名称、数量、日期等信息。
重庆市永川区公路工程检测试验室作业文件文件编号:YCJS/YP-01
样品状态描述作业指导书第 1 页共3页
第一版
颁布日期: 2014年1 月1日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提高试验室样品管理水平及检测工作质量,规范、统一样品描述,完美样品信息,保证试验室所接受样品的数量、质量符合检测规定要求,特制定以下样品状态描述要求。
2、样品状态描述
样品状态包括外观、数量、型号规格等内容
2.1 土样顔色(如黄),无臭味,无杂质,干燥。
重量。
土类型
2.2 粗集料顔色(如青),颗粒状,无污染,无杂质。
重量。
类型。
粒径。
2.3 细集料顔色(如黄),洁净,无杂质。
2.4 矿料顔色(如青),干燥,洁净,无团粒结块
2.5 石材顔色(如黄),无显著层理,无裂纹,无缺棱掉角,上下瑞面平整。
尺寸
2.6 水泥袋(散)装,未受潮,无结块
2.7 水泥混凝土、砂浆试件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无缺损2.8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2.8.1石灰消解完全
2.8.2 粉煤灰顔色(如黑),无杂质
2.8.3 无机结合料混合料拌合均匀,粗细集料无离析
2.9 沥青固(液)态,黑色
2.10 沥青混合料试验均匀,无离析,无花白料
2.11 钢筋
2.11.1 原材无锈蚀,无肉眼可见缺陷
2.11.2焊接接头母材无锈蚀,无明显灼伤缺陷
2.11.3 机械连接接头母材无锈蚀,套筒无肉眼可见裂纹
2.12 现场检测
2.12.1 水泥混凝土厚度芯样完整,无裂缝、无接缝,无分层2.12.2 沥青混凝土厚度芯样完整
2.12.3 构造深度路面干燥、清洁、无污染
2.12.4 摩擦系数路面干燥、清洁、无污染
2.12.5 渗水系数路面干燥、清洁、无污染2.12.6 回弹强度表面光洁、干净、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