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掌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二、教学内容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概念和内涵。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历史。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2.讨论法3.案例分析法第一步:导入与前置知识1.通过提问或讲解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一些发展特点。
2.向学生介绍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定义和内涵,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步:讲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过程1.通过讲解的形式,介绍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2.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异同点,并学会分析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三步:讨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讨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
2.组内交流:学生在组内交流,讨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全班讨论: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
第四步:案例分析1.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案例,例如秦朝、汉朝、唐朝的政治制度等。
2.总结分析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分析结果,并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五步: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2.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课堂笔记。
七、课后作业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行总结。
2.进一步思考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并就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进行分析。
1.通过学生参与讨论、个人笔记、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Ⅰ)枣中导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的出现(1)时间:距今大约五千年前。
(2)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
(4)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5)政治特色:早期国家的帝王用战争平定四方,分置官员,确立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接替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
2.夏商政治文化(1)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奴隶制十分残酷;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商王通过占卜手段主宰国政,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二、西周分封制1.西周建立:周武王举兵伐商,牧野一战,击败商军主力,占领朝歌,商朝灭亡。
2.西周的分封制:(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对象:同姓王族(主体,如鲁、燕);异姓功臣(姜尙,齐);先代贵族(微子,宋)(4)内容:①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②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5)影响:“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6)实施分封的君主6页资料卡片三、西周的宗法制1.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3.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高中历史必修一学案年级班级姓名设计人刘长林日期2017年月日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二:史论记忆①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②宗法制是西周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
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三:自学导航:㈠知识梳理:1.早期国家起源(1)时间:距今大约五千年前。
(2)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
(4)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5)政治特色:早期国家的帝王用战争平定四方,分置官员,确立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接替通常以禅让(氏族贵族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的方式实现。
早期政治权力是一种强权;早期政权和神权的结合;社会不平等更突出表现为政治压迫。
2.夏朝政治特点: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政治特点: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传承方式: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取代,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商朝政治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青铜器);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甲骨文)。
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商。
4、西周分封制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战役,周武王建立周朝。
实行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
⑴.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⑵.对象:王族(燕、鲁)、功臣(齐)、先代贵族(微子封于宋)⑶.内容:周天子以天下共主的地位分封诸侯,授民授疆土;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承担镇守疆土、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义务。
⑷.影响:积极性: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周朝疆域,有利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预习目标】1、了解早期国家产生的时间、地点、标志。
2、了解夏商的政治文化。
3、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重难点)4、理解宗法制的内容、特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影响。
(重难点)5、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
2、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重点】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理解宗法制的内容、特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影响。
【自主预习】(一)、夏商的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的出现时间:距今大约前地点: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
标志:、、、以及。
2、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公年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后,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取代禅让制,“”取代“公天下”。
公年前约1600年为商所灭。
3、商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宗族关系)都是政治实体;和王权的密切结合,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进行决策。
公年前约1046年为周所灭。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2、对象:、、先代贵族3、权力和义务:。
4、影响:有利于稳定。
但后来随着的变化,的权威逐渐削弱,造成了周后期诸侯割据争霸,社会动荡。
(三)、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
2、内容。
周天子、、、 (各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宗从属关系)3、实质: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4、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周天子为天下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自主学习夯基固本]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起源(1)时间、地区: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根本原因:□1农耕经济的发展。
(3)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2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3礼制的初步形成。
(4)特点:确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4禅让的方式实现。
2.夏朝的王位世袭制(1)确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5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2)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6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商朝政治制度特点(1)商代贵族以□7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神权和□8王权密切结合(如占卜决策)。
二、西周分封制1.背景:牧野之战后,□1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内容分封对象□2子弟和□3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诸侯权力在封国内享有□4世袭统治权诸侯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5军赋和力役3.4.作用(1)积极方面: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2)消极方面: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6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三、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1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1)周天子以□2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
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
(2)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
(3)从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小宗关系。
3.最大特点:□3嫡长子继承制。
4.影响(1)对西周:形成“□4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
(2)对后世:对中国□5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巧点妙拨云开日出][微题助学]如何认识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转变?提示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出现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通史概要: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
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
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
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
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研读式主体教学导读案班级姓名编号1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考要求1、知道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一部分阅读单西周分封制(“封邦建国”)1、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建立诸侯国来保护王室的一种制度。
(岳麓版)。
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人教版)。
2、目的:稳定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3、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4、主要封国:燕、鲁、卫、晋、齐(有功之臣)、宋(先代贵族)5、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6、诸侯的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7、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⑴、分封对象多种类型,但以同姓子弟为主体。
⑵、层层分封,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森严等级序列。
8、作用(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宗法制1、概念: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特点:(核心);大小宗关系的相对性;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3、评价:宗法制是西周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保证了,有利于;巩固了分封制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4、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西周政治的支柱,有效地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占卜——家天下,宗法制——分封制,诸侯独立性强——第二部分探究单举出一些现实中的实例,谈谈宗法制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第三部分训练单1.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A.分封爵位B.分封土地C.分封人口D.规定贡赋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庶子继承制C.次子继承制D.嫡长孙继承制3.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A.防止外族的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4.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周的更替;夏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全面分析评价分封制和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自己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重点:西周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基本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度的关系【学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和不同的线条或符合勾画重点词句。
2.初步思考教材上第4页、第7页上的问题。
3.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可与同学讨论也可问老师。
【课前自主学习】①认真预习教材,用黑色或蓝色笔规范地标注下列知识,划出关键词句;②用红笔标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③用心记住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
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的出现(1)时间:(2)地点:(3)原因:(4)标志:(5)政治特色:早期国家的帝王用战争平定四方,分置官员,确立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接替通常以的方式实现。
2.夏商政治文化(1)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的制度由此开始,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商代贵族以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和王权密切结合,商王通过手段主宰国政,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二、西周分封制1.西周建立:周武王举兵伐商,一战,击败商军主力,占领朝歌,商朝灭亡。
2.西周的分封制:(1)含义:(2)目的:(3)对象:(4)内容:(5)影响:三、西周的宗法制1.实质:2.目的:3.最大特点:4.结果:5.作用:【课堂合作探究】①激情投入,热烈讨论。
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及答案第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及答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命题:殷宏完成时间:2 分钟【目标导航】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难点讲解】1.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具体说: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内在纽带。
)2.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会走向崩溃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显著提高,井田制瓦解,导致诸侯实力增强,周天子实力衰落。
【真题再现】1.(2009年,广东单科,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的主题可能是()A、分封制度B、王位继承制度、郡县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2.(2009年,江苏高考,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必做达B题】1.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B、宗法制、分封制D、郡县制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诸侯—卿、大夫—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周王—卿、大夫—诸侯—士D、周王—诸侯—卿—大夫—士4.假设甲、乙、丙、丁四位是商周时代的人物,请判断哪位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曾带兵抵抗周的进攻B、乙带兵攻打过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丙是西周王族的后代,但智商低下D、丁是周朝的平民,公认德才兼备.下列西周诸侯国中属于同姓封国的是:①齐②鲁③燕④晋⑤宋()A、①②③B、②③④、③④⑤D、①②⑤6.西周的宗法制()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其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间接演变而D、容易导致诸侯割据纷争7.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卿大夫D、士【选做冲A题】1.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
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考古学的资料,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中国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二、学习过程:(预习部分)
(一)夏商的政治形式:
(1)国家的起源:
1、时间:
2、推动因素:
3、地区:流域和流域。
4、标志:,,,,。
(2)夏的政治形式:
传说禹的儿子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
为,“”由此开始,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夏政治形式的特点?
(2)商的政治形式:
商朝的政治特点:
1、商代贵族以为纽带,实行制;
2、和结合。
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进行决策,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
合作探究:通过教材总结我们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或手段有哪些?传说与历史的区别?我们应如何看待传说?
(二)西周的政治形式:
1、分封制:
(1)目的:巩固的统治
(2)分封对象:,,。
(3)主要的诸侯国:
(4)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权,对周天子
定期并提供和。
(5)评价:
积极:
消极:
(6)瓦解:
2、宗法制:
(1)目的:
(2)含义或实质:
(3)核心内容:
(4)政治隶属关系:
(5)实质:
(6)作用:1)2)
合作探究:用最简练的话总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小结: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典型例题]:[例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解析]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多,逐渐产生了私有制
和阶级,人类社会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
而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由原始社会
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
[答案]D
[例2]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民主推选B.兄终弟及C.嫡长子继承D.父死子继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
自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在夏商两代,
还存在着“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传位方式。
到西周开始实行宗法制,其核
心内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C
[课堂演练]:
1、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
①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②私有制发展的结果③阶级对立的产物④统一国家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
民六族”。
“殷民”指:()
A、夏民后裔 B 、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3、《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5.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制度是()
A.禅让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6.山东省常被人们简称为齐鲁大地,这起源于()
A.大汶口文化
B.西周分封
C.甲骨文记载
D.古代地名
7.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四个儿女:大儿子(妃嫔所生);二女儿(王后所生);老三是王后所生的女儿;小儿子(王后之子)。
几个儿女都想争王位。
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请问王位该传给谁?()A.大儿子 B.二女儿 C.老三 D.小儿子
9.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宗法制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B.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C.各级贵族均享受世袭权力
D.长子都称为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