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
- 格式:docx
- 大小:24.26 KB
- 文档页数:11
形容一个人很能说话歇后语抖开小鸡啃碗碴儿——一口一个瓷(词)
小猪吃碗碴儿——满嘴尽瓷(词)
老母猪吃碗碴——肚里怪有瓷(词)
尿壶镶金边儿——嘴儿好
老母猪咔前失——全靠嘴支着
诸葛亮下江东——全凭一张嘴
诸葛亮骂死王朗-嘴似钢刀
母猪吃了碗碴——一肚子磁儿(词儿)
郦食其游说——嘴好命不好
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城墙上的守卫—高手(守)。
蚕宝宝的嘴—出口成诗(丝)
八哥的巧嘴——能说会道
八哥的嘴巴——随人说话;能说会道
茶壶打掉把儿——只剩一张嘴了
吃了画眉的舌头——能说会道
婚婆的嘴——能说会道
媒婆子的嘴——能说会道;天花乱坠
巧八哥的嘴——能说会道
三片子嘴——能说会道。
关于语言的歇后语及谚语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淬炼、凝聚成了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如歇后语及谚语。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关于语言的歇后语及谚语,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关于语言的歇后语1、简单的话——三言两语2、虚伪而动听的话——花言巧语3、豪迈雄壮的话——豪言壮语4、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5、老鼠钻进书箱——咬文嚼字6、秦始皇的碑——一字不赞7、阎王爷爷贴告示——鬼话连篇8、轴子里卷灶王——话里有话9、温柔而贴心的话——轻言细语10、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11、孔明舌战群儒——语惊四座12、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关于语言的谚语1、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维吾尔族)————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2、实干才永远是最响亮的语言3、语言并不能代替行动4、诚实比空话值钱,行动比语言有力5、事实比语言更清楚(阿拉伯)6、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苏联)7、行动比语言更响亮(英国)8、语言只不过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欧洲)9、语言是真的好,狐皮是红的好(蒙古)10、语言是一朵花,谚语是一束花(苏联)11、米粉越磨越细,语言越学越精(朝鲜)12、语言不是箭,却能穿透心(苏联)13、粗暴的语言,过分的刑罚,就象钢锉一样把权力的铁棒慢慢磨掉(印度)14、好的语言在于少而精(阿拉伯)15、语言不是蜜,却可粘住一切东西(苏联)16、脸装饰人,眼睛装饰脸;舌头点缀嘴巴,语言点缀思想(苏联)17、烈火中炼金,语言上看人(日本)1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9、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0、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1、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22、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23、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24、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25、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26、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27、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28、针孔的伤口虽然小,但是毒性大;虚伪的语言虽然婉转,但是害处多29、母亲能听懂不会说话的孩子的语言(柯尔克孜族)30、思想是花,语言是绽开的蕾,而行动是结出的果。
歇后语大全搞笑口才口才是指人们在言语表达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天生口才好,能够用幽默的语言轻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令人捧腹大笑。
而有些人则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高口才。
以下是一些搞笑的口才类歇后语,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欢乐:1. 一口咬定:说话果断,态度坚决,就像是一口咬定一样。
例句:他看到我跟他女朋友说话,就一口咬定我们有一腿。
2. 一言难尽:说起来非常复杂,不好解释清楚。
例句:他的行为真是一言难尽,我根本无法理解他的想法。
3. 一语道破:一句话就点破了事情的真相。
例句:他只是顺口一语道破了老板的真实目的。
4. 口若悬河:形容说话连绵不绝,流利而富有表现力。
例句:他口若悬河地向我们介绍了整个计划。
5. 口是心非: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
例句:她口是心非地表达了对他的喜欢。
6. 口吐芬芳:指说话动听,言辞优美。
例句:他的演讲口吐芬芳,令人陶醉。
7. 口若悬胶:形容说话磨叽,缠绵不休。
例句:她一直口若悬胶地向我诉说她的困扰。
8. 口若悬针:形容说话精辟,一针见血。
例句:他的评论口若悬针,深深触动了我。
9. 口痴:形容说话呆板,不懂得适应场合。
例句:他在面试中表现得太口痴,一点也不自信。
10. 口无遮拦:形容说话不加掩饰,直言不讳。
例句:他是个口无遮拦的人,经常冒犯别人。
口才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提高口才的方法包括多读书、多练习演讲、多观察他人的表达方式等。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拥有一口好口才都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有关语言的歇后语谚语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歇后语和谚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形式之一,它们以简短精练的语句,传递着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语言相关的歇后语谚语,揭示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深刻。
一、幽默与机智1. 说曹操,曹操到。
这句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用来形容人们说话时,言辞巧妙地绕过某个敏感话题。
它指的是说别人,别人偏偏出现了。
2.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这句歇后语形象地比喻说话说得太快,对方难以追回前言或修正。
提醒人们在言语间谨慎思考,言辞要慎重。
二、真实与伪装3. 纸包不住火。
这句歇后语比喻事情的真相难以掩盖,揭示了事实是无法被伪装和掩饰的。
4.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句歇后语源自古代战争中的策略,意味着将计就计,暗中做好准备,不露声色。
用来形容某人伪装或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
三、言辞与影响5. 一言九鼎。
这句歇后语形容某人的一句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分量,如同九鼎之重。
6. 言犹在耳。
这句歇后语强调记忆力,形容某人的话语影响深远,使人难以忘怀。
四、语言与行动7.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这句歇后语着重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强调行动胜于言辞。
8. 道听途说。
这句歇后语意味着听到的消息或信息来源不可靠,不可轻信。
强调信息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五、宽容与理解9. 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这句歇后语形容人们对一些事情故意置之不理,回避不愿意面对或解决的问题。
10. 与人为善。
这句谚语强调对他人友善和宽容,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社会。
六、学习与提升11. 温故知新。
这句谚语鼓励人们不断回顾已知知识,从中发现新的信息或洞察力,以求不断提升自己。
12. 残花败柳,东风起。
这句歇后语比喻人们在逆境中坚持学习和进步,表示积极向上。
以上是有关语言的歇后语谚语的一些例子,它们以简练的文字传递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这些歇后语和谚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以幽默的方式给予我们启示和思考。
歇后语骂人歇后语是一种民间俚语,以简明幽默的形式表达出对人或事物的评价或批判。
有些歇后语骂人言辞犀利,因为其幽默的方式,常常应用于口语之中,成为了中国语言文化的一种特色。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歇后语骂人,并讨论其起源与文化意义。
1. 能言善辩:嘴似倒钩,贼心不死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指某人言辞辩才出众,但是内心却心怀不良。
借用了倒钩的比喻,形容其嘴巴像是一个贼窝,贼心不死。
这个比喻既揭示了人们言辞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暗示了那些口若悬河,却心怀不轨的人。
2. 拿腰间布看花:一年四季围着树转这则歇后语来自于中国农村,用来形容那些整天闲逛,不务正业的人。
比喻他们像是腰间有布,总是围着树转,目光狭隘,不思进取。
这句歇后语批判了那些无所事事、浑浑噩噩的人,呼吁人们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向上的动力。
3. 鬼泣神号:哭得好像神仙这个歇后语用于形容那些哭得太过夸张、做作的人。
比喻他们的哭声像是鬼哭神嚎,举止如同神仙降临。
这个歇后语乍听起来可能是贬低人的情绪宣泄,但实际上,它更多地是在嘲笑那些过度夸张、不真实的表演者。
4. 水落石出:一言九鼎,一出天花板这个歇后语用比喻某人在重大事件中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揭露真相。
句子中的“水落石出”一词源于古代山水画中的常见描绘,水流退去后,石头显露出来,意味着真相大白。
通过这个歇后语,人们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公正、明确表态的人的赞赏和尊重。
5. 急如星火:遇事发火,怒火摧山这个歇后语用于形容那些容易发怒、性格暴躁的人。
通过比喻火焰燃烧的速度,表达了他们遇到问题时,怒气冲冲,如同星火一般迅速燃烧起来。
这个歇后语在形容人的性格特点的同时,也暗示了要克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脾气。
6. 江山如画:画中有妖,乱世魔功这个歇后语用于形容那些虚有其表、外表美丽而实质恶劣的人或事物。
比喻江山如画,但画中却有妖怪出没,暗示了乱世魔功。
这个歇后语揭示了中国人对于平和安宁社会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中隐藏的危机和不安定因素。
说话歇后语歇后语大全说话歇后语1、说话不离本行干啥说啥2、肚脐眼说话谣言(腰言)3、掀开帘子说话没里间没外间4、给哑子说话白张嘴;枉张口;枉张嘴5、吃蜂蜜说话甜言蜜语6、含着冰块说话冷冰冰,硬梆梆7、卖瓦盆的说话一套一套的8、对哑巴说话白费口舌9、站在冰砣上说话冷言冷语10、塞起耳朵不说话装聋作哑11、登着梯子说话高攀;想高攀12、没牙老人说话唇说;蠢说13、站着说话不腰疼14、开染房的说话给点颜色看;给点顏色看15、毛猴子说话不知轻重16、卖山楂的说话酸溜溜的17、山洞里说话随声附和18、对着镜子说话自言自语19、俩哑巴说话比比划划20、小蜜蜂说话甜言蜜语21、煽子蒲扇说话风言风语;疯言疯语22、睡着说话腰不疼23、对着聋子说话白费口舌24、说话不给钱赊些话来说25、豁牙子说话含糊其辞;含含糊糊26、强令哑巴说话逼人太甚27、喝着盐水说话咸言咸语;闲言闲语28、肚脐眼里说话腰言;妖言;谣言29、闭着眼睛说话瞎说30、看着上司的脸说话眼高31、说话像画眉笼子怕当哑巴卖了你32、歪着嘴说话不凭良心33、小孩学说话人云亦云34、扇着扇子说话疯(风)言疯语35、对镜子说话自言自语36、肚脐里说话谣言;腰言37、少说话多磕头没错处38、结巴说话是是;四四39、同哑巴说话指手画脚;指手指脚40、八哥说话学舌;人云亦云;说人话不办人事41、肚母脐儿说话腰言;妖言42、李白说话出口成章43、哑巴说话聋子听两不懂44、八哥儿说话学舌;人云亦云;说人话不办人事45、对天说话空谈46、肚脐眼儿说话腰言;妖言47、喇叭说话人为的48、冰库里说话冷言冷语49、对聋子说话在张嘴50、自己说话听不见梦话51、站着身子说话不腰酸52、蛇公说话虚着哩;须着哩53、茶壶有嘴难说话热在里头54、看天说话眼光太高;不知眼有多高55、牙缝里说话嘀嘀咕咕56、说话冲倒南墙好硬的口气57、驴子说话五吹六拉58、一人说话自言自语59、强逼哑巴说话逼人太甚60、理发师说话全是头头61、躺着说话腰不痛62、秤杆子说话公平合理63、掀开门帘子说话没里没外64、站在北极说话冷言冷语65、戏台上说话不办真事66、骗子说话五吹六拉67、歪脖子说话嘴不对心68、说话不摸屁-股责人恕己69、八哥鸟说话学舌;人云亦云;说人话不办人事70、踏着门槛说话里外挑明71、对着月亮说话说空话72、鼓着肚子说话气粗73、两个哑巴说话指手画脚74、隔墙说话对面不见人75、盐店门说话尽是咸话;尽是闲话;咸话;闲话76、说话带奶气幼稚得很;幼稚77、竹筒里说话只开膛;照直讲78、哑巴说话只可会意,不可言传79、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80、说话不摸自己屁-股责人恕己81、雪地里说话冷言冷语82、结巴嘴说话短了半截。
形容胡说八道的歇后语半天里抹粗子—糊云【注释】粗子:掇糊。
半天空中抹拐糊,指去糊住云彩。
“糊云”与“胡云”谐音,指人胡说。
【例句】我说那是半天里抹粗子,糊云哩!这两年的法子就不错,何必脱了裤子放屁,自找麻烦,去受那个洋罪!(聂海《靠山堡》) 闭着眼睛放屁—瞎嗤【注释】嗤:放屁的声音。
瞎嗤:指胡说八道。
形容信口开河。
【例句】他心里乱糟糟地想:“这是什么人下的‘死命令’呢?的‘闭着眼睛放屁—瞎嗤’!”(刘亚舟《男婚女嫁》)不长眼的狗—瞎汪汪【注释】形容不分情势,乱喊乱叫。
【例句】“老大,官府来了两位马快,找你问话!”窗外的人,压低嗓子。
“不长眼的狗瞎汪汪!”权儿怒骂,“等老娘抽完一袋烟,放你们老大回去。
”(刘绍棠《锅伙》)吃了屎了—满嘴放屁【注释】斥责某人满口胡言乱语。
【例句】“爹这是……莫非要咽气了,心中还有啥割舍不下的?”保文疑惑地问道。
“你是吃了屎了吗?满嘴放屁!家里没个啥事,咒都能让你咒出事来。
”保英黑着脸喝唬了保文两句,心中却也禁不住“扑腾扑腾”乱跳起来。
(亦夫《婿疫》)吃上豆芽喝凉水—放的两半儿屁【注释】豆芽是由豆子的.两片瓣儿中生出来的。
斥责某人满嘴胡言乱语。
【例句】我前天不光亲眼看见一只黑老鸽落在他房后榆树上,还连叫了好几声。
为什么你李敬怀还没死?尽是他妈吃上豆芽喝凉水,放的两半儿屁。
(刘江《太行风云》)高山滚鼓—扑通扑通又扑通【注释】扑通:形容鼓从高山上滚下时发出的响声,与“不通”谐音。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非常不合情理或不通顺。
【例句】萝花答道:“你的话好比高山滚鼓…”“什么意思?”陈尚仁忙问。
“不通不通又不通!”葬花说。
(罗旋《南国烽烟》) 狗吃煎饼—胡扯【注释】扯:指狗撕、扯煎饼,转指漫无边际地闲谈。
责骂人胡说八道。
【例句】碗碗花以为他误会了水水,因为水水回答得并不干脆,便说:“生啥气呢,水水是拍娃睡觉呢!”“你就爱狗吃煎饼,胡扯!”鄂心仁又翻了她个白眼,“我说城门楼子,你说你屁子上的痕子!”(硝石《丑镇》)狗戴嚼子—胡勒【注释】嚼子:用驯服牲畜的工具。
关于语言的歇后语有哪些
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
其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歇后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语言的歇后语
简单的话-----三言两语
虚伪而动听的话-------花言巧语
豪迈雄壮的话-----豪言壮语
温柔而贴心的话------轻言细语
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
孔明舌战群儒——语惊四座。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老鼠钻进书箱——咬文嚼字。
秦始皇的碑——一字不赞。
阎王爷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轴子里卷灶王——话里有话。
拓展:歇后语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例如: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例如:
鼻孔里灌米汤——够受的
炒了的虾米——红人(仁)
揍鸡毛——壮胆(装掸)子
冬瓜皮做甑子——不争(蒸)气
豆芽炒虾米(小虾)——两不值(直)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老爷下轿——不(步)行
老公拍扇——凄(妻)凉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大胖小子抓周——小人得志。
煮饺子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绑腿带上绣山水———画(话)长】绑腿带:缠裹小腿的布带。
本义指绑腿带很长,设想绣上山水画,画面一定很长。
“画”谐“话” 用时指说来话长。
焦广文等《风雨鸳鸯》:“(王增新)念完一款就稍停片刻,两个眼珠滴溜溜瞅一气。
……瞅凌云秀干什么呢?绑腿带上绣山水,画(话)可就长了。
”【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本义指茶壶肚大嘴小,里面的饺子不能从壶嘴倒出来。
“倒”谐“道”。
用时指有才学而不善于表达或有难言苦衷而不便说出来。
马烽等《吕梁英雄传》二九回:“周丑孩给众人讲,两手比划着,脖子都急红了,嘴里却结结巴巴地说不出来。
张有义笑着说:‘哎呀周教官,这可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
'^亦作[茶壶里煮扁食------------------------------------------------------- 肚肚里有,嘴嘴不得出来] 扁食:饺子。
欧陽山《高干大》一一章:“任常有一肚子委屈,正像茶壶里煮扁食,肚肚里有,嘴嘴不得出来。
” [ 大茶壶里肚大口小捞不出来] 柳杞《战争奇观》四章:“人们说他这种懂得大道理却说不出来的情况是:大茶壶里煮饺子,肚大口小捞不出来。
”【长虫打架———绕脖子】长虫:蛇。
绕脖子:方言,形容言语或事情曲折费思索。
本义指蛇打架时互相缠绕着对方的脖子。
用时指有话不直说,绕圈子。
刘绍棠《蒲柳人家》一O:‘你真是长虫打架绕脖子!'花鞋杜四嘎嘎笑道,‘咱们正话说捉拿周文彬,你怎么又牛头不对马嘴,拐到了周檎那小哥儿身上。
'”☆亦作[ 仙鹤打架———绕脖子] 仙鹤:白鹤,也叫丹顶鹤。
刘浩鹏等《洪武剑侠图》九八回:“嗳,你到底想说什么呢?你吞吞吐吐,真是仙鹤打架,绕脖子。
” 【敞开毛裢倒西瓜———全说出来】毛裢:即褡裢儿,长方形口袋,中央开口,两端各成一个袋子,用来装钱物,可搭在肩上或驮在牲口背上。
指把情况全说出来,一点儿也不保留。
民间18句歇后语,帮你道破人之本性(来源:谚语诗词美文)1、咸菜炒大葱——有盐(言)在先“盐”谐“言”。
把话讲在前面。
2、小孩吃泡泡糖——吞吞吐吐形容心里有顾虑,想说又不敢说。
3、小鸡啃碗喳儿——一口一个瓷(词)“瓷”谐“词”形容人善于表达,能说会道。
4、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徐庶三国人物,先为刘备谋士,后因曹操抓住其母而被骗人曹营,但始终不为曹操出谋划策。
指故意不说话。
5、夜壶镶金边——嘴儿好指人能说会道。
6、一步到台口——开门见山指说话或写文章开头就亮出观点或主旨。
7、月亮坝里耍刀——明砍(侃)“砍”谐“侃”。
原指在有光亮的地方舞刀。
用时指有话直说。
8、被窝里不见了针——不是婆婆就是孙祖孙两人睡在一起,针在被窝里不见了,不是祖母拿了就是孙子(孙女)拿了。
指某件事一定是内部人干的。
9、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常指第一次做某件事。
10、大尾巴狼装猎狗——只要脑袋像就行指只要重要部分模仿的像就会起作用。
11、当风划火柴——有着有不着当对着。
形容冒着风险做事,成败难定。
12、刀刃上耍把戏——不是玩的形容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不能随便去做。
13、二斤狗肉提在手——吃不吃也该掂掂分量常指做事情之前应该考虑一下后果。
14、凤凰飞上梧桐树——自有傍人道短长傍古同“旁”。
指一件稀奇的事情发生了,便会引起大家的议论。
15、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断是非形容事情的是非曲折很难搞清楚。
16、广东人唱京戏——南腔北调指人口音不纯正,带有方言。
17、哈巴狗儿咬蛇蚤——也有咬着时,也有咬不着时屹蚤指跳蚤。
指有准的时候,也有不准的时候。
18、山药蛋子蘸白糖——又甜又面糊山药蛋子指马铃薯面糊原指食物松软,这里指人和蔼可亲指人说话好听,态度和善。
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绑腿带上绣山水———画(话)长】绑腿带:缠裹小腿的布带。
本义指绑腿带很长,设想绣上山水画,画面一定很长。
“画”谐“话”。
用时指说来话长。
焦广文等《风雨鸳鸯》:“(王增新)念完一款就稍停片刻,两个眼珠滴溜溜瞅一气。
……瞅凌云秀干什么呢?绑腿带上绣山水,画(话)可就长了。
”【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本义指茶壶肚大嘴小,里面的饺子不能从壶嘴倒出来。
“倒”谐“道”。
用时指有才学而不善于表达或有难言苦衷而不便说出来。
马烽等《吕梁英雄传》二九回:“周丑孩给众人讲,两手比划着,脖子都急红了,嘴里却结结巴巴地说不出来。
张有义笑着说:‘哎呀周教官,这可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
’”☆亦作[茶壶里煮扁食———肚肚里有,嘴嘴不得出来]扁食:饺子。
欧陽山《高干大》一一章:“任常有一肚子委屈,正像茶壶里煮扁食,肚肚里有,嘴嘴不得出来。
”[大茶壶里煮饺子———肚大口小捞不出来]柳杞《战争奇观》四章:“人们说他这种懂得大道理却说不出来的情况是:大茶壶里煮饺子,肚大口小捞不出来。
”【长虫打架———绕脖子】长虫:蛇。
绕脖子:方言,形容言语或事情曲折费思索。
本义指蛇打架时互相缠绕着对方的脖子。
用时指有话不直说,绕圈子。
刘绍棠《蒲柳人家》一○:“‘你真是长虫打架绕脖子!’花鞋杜四嘎嘎笑道,‘咱们正话说捉拿周文彬,你怎么又牛头不对马嘴,拐到了周檎那小哥儿身上。
’”☆亦作[仙鹤打架———绕脖子]仙鹤:白鹤,也叫丹顶鹤。
刘浩鹏等《洪武剑侠图》九八回:“嗳,你到底想说什么呢?你吞吞吐吐,真是仙鹤打架,绕脖子。
”【敞开毛裢倒西瓜———全说出来】毛裢:即褡裢儿,长方形口袋,中央开口,两端各成一个袋子,用来装钱物,可搭在肩上或驮在牲口背上。
指把情况全说出来,一点儿也不保留。
聂海《靠山堡》二六:“你提供的情况很重要,大伙会欢迎你觉悟的。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得来个敞开毛裢倒西瓜,好的歹的全说出来。
”【城头上跑马———远兜转】城头:指城墙的顶部。
在城头上跑马,只能沿着城墙兜圈子。
比喻说话转弯抹角或办事不干脆爽利。
金庸《书剑恩仇录》一八回:“陆菲青给她一语点醒……笑道:‘讲了这么一大套三从四德,原来是为了这个。
那真是城头上跑马———远兜转了。
’”☆亦作[城头顶上出棺材———远弯兜转]严霞峰《况公案》五二回:“欲待不讲,又怕板子厉害,夹棍难挨,休想混得过去;如若开口,又恐闸门一开,不可收拾,难以下场。
嗫嚅了半天,最后狠狠心,依然紧咬牙关,来个城头顶上出棺材———远弯兜转。
”[城头上出棺材———大兜大转]高陽《红顶商人》一:“这是什么时候?还容得你们‘城头上出棺材,大兜大转’!且不说杭州城里的人都快饿死光了,光是看小爷叔这副样子来讨救兵,就该连夜办事。
”[城头上出棺材———兜圈子]毛炳甫《算命纪事·九九八十一》:“各位有话明说吧,不要城头上出棺材,兜圈子,我喜欢讲话像萧山萝卜干那样干脆点。
”【吃冰拉冰———没化(话)】本义指没有融化。
“化”谐“话”。
用时指没话可说。
吴越《括苍山恩仇记》四六回:“小清子也分开众人,一步抢上前,一蹿蹿到林炳跟前,指着鼻子就损起他来:‘怎么啦?吃冰拉冰———没化(话)啦?’”☆亦作[吃冰块拉冰块———没化(话)]魏润身《红玛瑙相思豆》二七:“不管场内场外,他与杨云宝都是吃冰块拉冰块———没化(话)。
”【吃的炒蒺藜狗子———张嘴就带刺儿】蒺藜狗子:蒺藜的果实,果皮有刺。
本义指一张开嘴就露出蒺藜的刺来。
比喻说话尖刻或言词激烈。
刘绍棠《草长莺飞时节》八:“‘连俊!’一声娇嗔,树影中又走出来娉娉婷婷的唐三彩,‘你晚上吃的是炒蒺藜狗子,张嘴就带刺儿。
’”【打开天窗———说亮话】指直截了当地把事情说明白。
茅盾《子夜》一七:“荪甫,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益中目前已经周转不灵。
”☆亦作[打开板壁———讲亮话]《儒林外史》一四回:“‘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一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来,没有三百,也要二百两银子,才有商议。
”[打开门窗———说亮话]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八:“讲我的亏空,不必关门,我爱打开门窗说亮话。
”[推开天窗———说亮话]邹韬奋《有位助教》:“记者个人向来喜欢直截爽口的开诚布公的推开天窗说亮话,我以为隐瞒隔膜可以发生许多误会与恶果,开诚布公直截爽快可以消灭许多误会与恶果。
”【灯草打鼓———不响】灯草:指灯心草。
灯心草质地轻软,用它打鼓是不会响的。
指人不做声。
张作为《原林深处》上二章:“这当儿,两夫妻都像用灯草打鼓,不响了,心中却不约而同地在想:大军连几个鸡蛋都不收,这是最不讲交情的了,因此,要想探问白眉射达的事,……怎么会有指望。
”【封了嘴的八哥儿———一声不吭】八哥儿:一种鸟,能模仿人说话的某些声音。
本义指八哥被封住了嘴,说不成话。
用时指人沉默不语。
黄佩珠等《薛雷扫北》八回:“李旦眼望群臣,说道:‘看来,长安危在旦夕。
众爱卿有何良策,能击退北国兵马、夺回潼关?’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像封了嘴的八哥,一声不吭。
”【话布口袋破了口儿———说不完了】话布口袋:比喻一肚子话。
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完没了。
《老残游记》五回:“只听他伙计王三喊道:‘掌柜的,你怎么着了?大家等你挖面做饭吃呢!你老的话布口袋破了口儿,说不完了!’”【黄河水———倒(道)不完】“倒”谐“道”。
指话多得诉说不完。
辛民《黄河儿女》七:“水生想,张润受张读吸骨吮血三十年,那苦水就像黄河水,倒(道)不完。
”【叫花子卖米———没几升(声)】叫花子卖米,总共也没有几升。
“升”谐“声”。
指人不善于言谈,说不出几句话来。
柳青《创业史》二部二四章:“白占魁……愤恨地臭骂:‘高增福是啥东西?凭啥当农业社的副主任?论讲话是叫花子卖米,没几声(升)就完了。
论办事,他没能力!’”【紧口坛儿———装的多,倒的少】本义指紧口坛子肚大口小,东西装进去后,取出来很不方便,只能一点一点往外倒。
用时指人想法很多,但轻易不说。
何岳《三军过后》八一:“‘咱也说它一句!’郭大站起来了。
然而他也是个紧口坛儿———装的多,倒的少。
”【景德镇的大窑———净瓷(词)儿】景德镇:我国著名瓷都,以生产瓷器闻名中外。
景德镇烧瓷器的大窑里,全是瓷器。
“瓷儿”谐“词儿”。
“净瓷儿”即“净是词儿”,指言语中词汇丰富。
袁静《伏虎记》二三回:“真不愧是我们连的小秀才啊,说出话来真是景德镇的大窑———净瓷儿(词儿)。
”【景德镇的尿壶———瓷(词)儿好】“瓷”谐“词”。
讽刺人说得好听。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九:“‘嚯!景德镇的尿壶———瓷(词)儿好。
’王世忠最见不得陈煜那股高傲气,‘张口艺术,闭口艺术,给你个葫芦,未必能画出个瓢来。
’”【客(怯)木匠———一锯(句)】手艺差的木匠,只有一锯。
“客”(狇犻è)谐“怯”。
“锯”谐“句”。
指人不善言辞或不爱说话,见面只有一句话。
老舍《骆驼祥子》二二:“你可倒好,就知道有先生,仿佛咱们就谁也不认识谁!连个好儿也不问!你真成,永远是‘客(怯)木匠———一锯(句)’!”【口袋里装茄子———叽叽咕咕】本义指往口袋里装茄子时,茄子相互碰撞、摩擦而发出叽叽咕咕的声音。
形容不停地小声说话。
克非《山河颂》一一:“在冲了那一句以后,小鸡公又像口袋里装茄子,叽叽咕咕,独个儿说得不停。
”【马蹄上钉铁———蹄(题)外有蹄(题)】钉铁:指钉马蹄铁。
“蹄”谐“题”。
指话外还有未明说的意思。
邱恒聪《星妹,月妹和老板》六章五:“姐,妹子虽然脑瓜笨,也毕竟吃了世上二十年米谷,你咯样,恐怕是马蹄上钉铁,蹄(题)外有蹄(题)吧。
”【麦糠上洒水———不显声】本义指在麦糠上洒水,没有响声。
用时指不露声色。
李满天《水向东流》四九章:“云娇开口数说:‘张贵堂,我把你这吃人饭不拉人屎的东西,平常你是麦糠上洒水,不显声,背地里却杀人害人,欺老凌少,光干那瞒心昧己的事儿。
’”【卖瓦盆的———一套一套的】卖瓦盆的挑着的瓦盆都是由小到大套放在一起的。
形容人口才极好,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张长弓等《边城风雪》一五章一:“这几个家伙真可恨,就像卖瓦盆的那样一套一套的,跐鼻子上脸,太猖狂了!”☆亦作[卖瓦盆的———一套两套连三套]浩然《艳陽天》一二章:“萧支书说出话来可是挺中听的,开口就像卖瓦盆的,一套两套连三套。
”[卖盆的进村———一套一套的]从维熙《伞》一:“丫头大了,俺也管不了她了。
她那斗争的大理论,就像卖盆的进村———一套一套的,只有她爸爸能对付得了她。
”[刚出窑的瓦盆———一套一套的]马国超等《马本斋》三三章:“马本斋亲昵地捶了马铁男一拳头:‘你这个家伙,说话也像刚出窑的瓦盆,一套一套的啦。
’”[瓷窑上的瓦盆儿———一套一套]王东满《漳河春》一四:“像你们这新茬儿,要说能说,要干会干,说文化能写会算,讲理论水平都是瓷窑上的瓦盆儿———一套一套哩。
”【媒人婆迷了路儿———没的说了】媒人婆:媒婆,旧时以做媒为职业的妇女。
本义指媒人婆出门是为了给人说亲,迷了路就说不成了。
用时指无话可说,不能申辩。
《金瓶梅词话》二八回:“两个寻了一遍回来,春梅骂道:‘奴才,你媒人婆迷了路儿,没的说了!王妈妈卖了磨,推不的了!’”【门神卷灶爷———画(话)里有画(话)】门神:旧时贴在墙上或门上用来驱邪避鬼的神像。
灶爷:灶王爷,也叫灶神等,这里指灶王爷的画像。
“画”谐“话”。
用时指话里含有别的意思。
亢君等《攻克汴京》二七章:“哼,你别给我门神卷灶爷,画(话)里有画(话)!”☆亦作[四扇屏里卷灶王———画(话)里有画(话)]四扇屏:由四幅字画组成的屏条。
冯志《敌后武工队》二四章:“在分区,出发前队长不是说,上级要咱们当先遣部队急速回来吗?哪知,这是四扇屏里卷灶王———画(话)里有画(话)。
”[灶王爷贴门神———画(话)里有画(话)]刘晓红《墙》:“伶俐的酸枣嫂听出这是灶王爷贴门神,画(话)里有画(话),便气冲冲地喊了一声:‘不要走!’”[大轴子裹小轴子———画(话)里有画(话)]轴子:指画轴,装裱后带轴子的画。
《醒世姻缘传》九回:“晓得儿子是‘大轴子裹小轴子,画(话)里有画(话)’的了,就依了儿子。
”【泥菩萨———不开腔】开腔:开口说话。
本义指泥菩萨不会说话。
用时指人不爱说话,沉默寡言。
艾芜《边寨人家的历史》:“阿星却望下她的哥哥阿有,又望下我,不高兴地说:‘我的哥哥是个泥菩萨,成天不开腔。
’”【秋蝉落地———哑了】蝉:知了。
本义指到了秋天,蝉从树上落到地上死去,不再发出叫声。
用时指无话可说了。
姚自豪等《特殊身份的警官》二:“王胜昌一听,有点火了:‘全队出动?县城的警戒怎么办?’那巡长吃了一记闷棍,顿时像秋蝉落地———哑了。
”☆亦作[落地的秋蝉———哑了]刘彦林《春风得意》七章三:“那李旺一见假伤被揭穿,掰开包子露了馅,顿时张口结舌,不能言语,成了落地的秋蝉,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