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与决策教程 李华 机械工业出版社Chap1-预测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53
《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20070课程中文名称:预测与决策课程英文名称:forecasting and decision课程性质:学科基础理论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开课学期:5总学时: 48 (其中理论40学时,上机8学时)总学分: 3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预测与决策理论和方法是一门学科基础理论必修课,通过预测与决策理论和方法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预测和决策有明确的基本概念,有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决策选择能力.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对预测与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2、对预测与决策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原则有明确的认识和掌握。
3、对预测与决策的基本步骤和一般过程能够重点掌握。
4、能熟练掌握回归预测技术、时间序列预测技术,并能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预测.5、对技术预测和经济预测有关基本原理有明确的认识,并熟练掌握两种进行技术预测和经济预测方法。
6、能熟练掌握确定型、不确定型和风险型三种类型决策方法。
7、对先进的预测和决策方法有初步认识和了解。
8、培养学生树立决策意识、观点,培养决策选择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预测概述(6学时)预测的概念,预测与决策、规划的关系,预测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原则,预测的内容和作用,预测的分类及常用预测方法,预测的基本步骤。
《预测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预测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编码:学分:3 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实践学时:0开设实验(上机)项目总数0 个,其中,必修(0 )个,选修(0 )个开课单位: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课程性质:《预测决策理论与方法》是管理科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及相关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让学生系统掌握预测决策的概念、知识、理论及基本技术,能够运用所学预测与决策方法及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预测与决策的思维、能力。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预测的概念、作用和意义,系统掌握常用的预测方法及技术,能够应用所学的预测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行预测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让学生理解决策的概念、程序和基本步骤,系统掌握常见的决策方法,能够应用所学决策方法进行决策分析。
针对预测与决策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决策的思维,强调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相结合,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实践及今后的工作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1.立德树人通过课程学习预测与决策理论、方法与技术,对预测与决策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
通过对预测与决策理论发展历史的讲解和有关理论及技术建立过程,了解前辈们在预测与决策领域发展过程中如何思考,如何克服所遇到的障碍,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工作中善于思考、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
从应用预测与决策理论促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杰出贡献者研究工作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突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促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如下:课程目标1.重点掌握预测概念、基本原理、常用方法、预测效果评价等相关内容,能够应用所学预测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对应第1、2、3、4、5、6、7章,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2、3、4、5、9、10、11、12)课程目标2.系统掌握决策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典型方法,能够应用所学的决策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