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12
第三章 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学习目标】1.了解碳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 掌握碳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碳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核心考点】考点一、碳的单质及其氧化物 1.多种多样的碳单质:(1)同素异形体:由___________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_____,互称同素异形体。
(2)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3)碳的化学性质:学习笔记2.碳的氧化物:(1)一氧化碳。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
②化学性质。
a.可燃性:_______________;b.还原性:与Fe2O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③实验室制取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
④用途:化工原料、灭火剂。
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思维诊断】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 )(2)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发生了化学变化。
()(3)通过水可除去CO中的CO2。
( )(4)通过灼热CuO 除去H 2中的CO 。
( )(5)用CO 2鉴别Na[Al(OH)4]溶液和CH 3COONa 溶液。
( ) (6)实验室中可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CO 2气体。
( )2.(2017·烟台模拟)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葡萄糖都属于有机物 C. 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D.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2017·青岛模拟)海洋中的珊瑚虫经如下反应形成石灰石外壳,进而形成珊瑚:Ca 2++2HCO 3-⇌ CaCO 3↓+H 2O+CO 2↑。
教学课题: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②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③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②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③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法、学法指导:实验探究、自主归纳。
课前准备:①学生准备:预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查阅资料,了解C60、碳纳米管的用途,大胆想像,对于C60这种结构独特的物质,化学家们可能进行哪些研究工作?设计活动探究方案②教师准备:将学生每四人编为一组;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针对学生设计的活动探究方案配合实验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与药品。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在初中我们接触过碳,知道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1.同素异形体:⑴同素异形体的概念:⑵常见的同素异形体:2.金刚石、石墨、C60⑴结构( ) A.碳的各种单质都只含有碳元素B.碳元素的各种单质结构虽然不同,但物理性质差别不大C.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碳元素的单质只有金刚石、石墨和C602.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A.有放射性B.易燃、易爆 C.能导电D.有剧毒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B.O2O3 C.H2O H2O2D.白磷红磷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1.常见的含碳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从组成上属于哪类物质?预测其化学性质有哪些?233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可用哪些方法鉴别?③向饱和的Na2CO3 (aq)中通入CO2,有什么现象?离子方程式如何书写?④能否不用任何试剂鉴别无色溶液的稀盐酸和Na2CO3(aq)?⑶Na2CO3和NaHCO3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溶液中:固体中:【例题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B.与足量盐酸反应得相同质量CO2,用Na2CO3比NaHCO3质量要多C.Na2CO3比NaHCO3稳定D.石灰水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与NaHCO3反应【例题3】现有一包混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固体,称得其质量为10.00g。
请回答:⑴除去该混合物中的碳酸氢钠的方法是。
⑵若将该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固体质量为9.38g。
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模拟溶洞的形成钟乳石的形成2.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⑴高炉炼铁⑵木炭燃烧:⑶水垢的形成:①有关化学方程式为:②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巩固提升】1.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中应依次装入A.水;无水CaCl2固体 B.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 C.浓H2SO4;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稀H2SO4 2.用石灰水保存鲜蛋是一种化学保鲜方法,这种保存鲜蛋方法的原理是①石灰具有强碱性,杀菌能力强②Ca(OH)2能与鲜蛋呼出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薄膜,起保护作用③石灰水是电解质溶液,能使蛋白质凝聚④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3.含相同质量下列杂质的NH4HCO3 10g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最多的是A.CaCO3B.NaHCO3C.Na2CO3D.Ca(HCO3)24.把7.4g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c(Na+)=0.6mol/L.若把等质量的混合物加热到恒重时,残留物的质量是A.3.18g B.2.21g C.5.28g D.4.22g5.向0.1 mol·L-1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A.Na+、CO32-B.Na+、HCO3-C.HCO3-、CO32-D.Na+、OH-6.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7.现有25mL 2mol/L的Na2CO3 溶液和75mL 1mol/L的稀盐酸,①将Na2CO3溶液缓缓滴加到盐酸中②将稀盐酸缓缓滴加到Na2CO3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气体情况是A. 均为0.84LB. 均为0.56LC. ①>②D. ①<②8.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A .逐渐减小B .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 .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试用化学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表达其理由 。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课标要求】1、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知道含碳化合物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及有机物2、以碳元素为例了解同素异形现象,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3、能举例说明碳元素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并加以简单分析,能写出相关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4、了解碳酸钠的主要性质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受热分解),知道它们性质差异及其转化,能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教材内容展现】1)常见碳单质的结构和状态,同素异形体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方程式)3)自然界中碳的转化,模拟溶洞的形成(实验)高炉炼铁中碳的转化(交流研讨)【教学建议】1、碳的多样性应从自然现象引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寻找身边含碳元素的物质,建立含碳元素的物质家族。
不要求学生掌握碳的三种单质中碳原子的结构,会由单质形成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知识技能重点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3、过程与方法的重点是应用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和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讨物质的性质,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学案设计】【课前预习区】1、金刚石、石墨、C60中的碳元素均呈态,怎么证明这三种单质只含有碳元素?三种单质之间有什么关系?22、阅读新课堂P70二问题【课堂互动区】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问题一】1、你知道的单质中,其组成元素是碳元素有哪些?2、为什么同是碳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碳单质?3、看到C 60那空空的“笼子”难道没有产生装点什么的欲望?能装点什么呢?1、 、 、 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
2、同素异形体: 。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 性质不同, 性质几乎相同。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1、分类:你知道以化合态存在的碳元素吗?请举例。
【知识小结2】2、两种重要含碳元素的盐: 展示固态碳酸钠、碳酸氢钠样品 【问题组二】1、观察两瓶固体的外观,它们有哪些物理性质?2、写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他们应该属于哪类物质,预测它们可能的化学性质?3、在研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时,都用到哪些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知识小结3】(试写出下列反应中存在的离子方程式)【课后巩固区】1、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不是化学变化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相同C、是氧化还原反应D、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金刚石、石墨、C60、氧气归为一类物质,从下列物质中选出跟它们同类的()A、水B、氢气C、氯化钠D、硫粉3、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错误的是()A 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大B 将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Na2CO3溶液中产生沉淀C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D Na2CO3中含少量NaHCO3,可用加热法除去4、取两份质量相同的小苏打,一份直接与稀盐酸反应,另一份先加热至恒重,再与稀盐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耗相同浓度的盐酸一样多B.消耗同浓度的盐酸后者多C.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的气体一样多(不包括加热生成的)D. 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的气体后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