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理解有意义的人生;认识自己的个性对自身行动力的影响,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能力目标:思考人生的意义,正确认识人生观,成长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行为;创造有意义人生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人生意义的作用难点:了解自己的个性对行动力的影响教学过程一、视频欣赏,导入新课:播放我国重大科技成就展视频。
导入:我们国家取得的这些重大科技成就得益于国家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靠得是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是他们辛勤劳动和无穷智慧,才使我们享受到现代科技生活,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就需要我们在人生路上勇往直前地打拼,不懈追求,人的追求永无止境。
是平凡的还是伟大的?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你想要怎样的人生?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二、设疑自探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准备提出问题。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归纳,板书:1)人生的意义的什么?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探索人生意义的作用是什么?3)成长中的意义是什么?4)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的内涵和方法是什么?三、合作探究,交流共享感悟人才1、同学们,在你的记忆和了解中,你都能列举出哪些人才?2、课件展示:出示201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师昌绪、王振义、袁隆平图片点拨:这些科学家、企业家是为我们国家科技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名鼎鼎的人才,是否只有这些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等成功人士才是人才?课件展示:许振超、邰丽华、刘翔、徐本禹的图片点拨:他们没有科学家身上才学五斗的知识,他们或许只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但同样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也是理所当然的人才。
从两组图片中我们感悟到了什么?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人才的标准:知识(技能)+创造性劳动+贡献=人才。
教师祝福:如果多年以后,你成为一位科学家、企业家、公务员、律师,那么恭喜你!希望你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干出一番业绩;如果你成为一名工人、农民、或是一名服务人员,不要气馁,只要有一技之长也同样可以成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教案篇一:认识人生的意义教案《认识人生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过程与方法:理解平凡人生的意义所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探讨怎样使人生有意义教学重点:怎样使人生有意义教学难点:平凡人生的意义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展示《关于苏菲》著名小说《苏菲的世界》里的女主人公,从某天放学回家起不断收到一些神秘的信,于是她开始思索: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应该怎样活着?这些人生问题,世界象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提问:请设想二十年后苏菲的人生。
(为什么你这样认为?)学生讨论承转:同学们也都长大了,开始思考人生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人生的意义。
二、新课组织学生进行“点击名人抢答赛”,自由发言。
雷锋:湖南望城县人。
1949年参加儿童团,担任儿童团长。
1954年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
1956年在乡人民政府当通讯员。
不久,调到中共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工作模范。
1957年2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
曾参加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的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
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成立时,他把自己在工厂和部队积存的100元钱捐献给公社。
当他得知辽阳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时,又将100元寄给了辽阳市委。
他还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担任驻地附近小学少先队辅导员。
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
1961年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
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
同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专题六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一、教学目的要求以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背景,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想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人生观与价值观及其关系;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评价;科学对待人生难点:关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及“人性自私”的分析三、教学方法手段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手段:多媒体四、教学内容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对于同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一、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一)世界观与人生观1、世界观世界观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如世界是本来就存在的,还是上帝创造的?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还是一成不变的?世界上的事物是否可以认识等等。
世界有三大领域,就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所以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这三大领域)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世界观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并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人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看法。
2、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
《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我的说课课案是粤教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意义人生”第三课,本课在于让通过本课各项活动,让学生感受人生的丰富多彩,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己人生目标的现状,直到探索人生意义的途径与方法2、能力目标: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探索有意义的人生,感悟到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各项活动,让学生感受人生的丰富多彩,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自己人生理想的现状难点:感受人生价值的多元性,引发对人生意义问题的思考,并能落实到行动中去追寻有意义的人生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乐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
因此,在教学中,他们能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风采。
但是,现在的孩子合作意思还比较弱,还有待于正确的引导和加强。
初一课本知识不是太多,我现在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对所学内容的分析与总结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方法根据八年级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情境中体验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提高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1)多媒体教学。
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2)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讨论、归纳法——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整堂课后的所想所感进行讨论、归纳,达成思想上的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2)教师准备:搜集材料,为学生提供有关的理论观点和事例材料;了解学生当前知识背景,对学生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对待行为的态度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课堂操作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制作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课件;对学生进行适当分组,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
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意义的人生”的内涵,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3.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课程时长: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准备:1. 教材或讲义2. PPT课件3. 案例分析材料4. 小组讨论话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有意义的人生”的内涵-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幸福、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等方面。
- 分析人生价值的多样性,让学生了解不同人生阶段的价值体现。
2. 分析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从个人层面,引导学生认识到努力学习、充实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 从社会层面,强调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3. 讲解人生规划的重要性- 介绍人生规划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人生规划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 分享人生规划的方法和技巧,如设定目标、制定计划、调整心态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自身有何启示?四、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二课时一、课堂回顾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二、总结与升华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三、课后作业1. 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的感悟,字数不少于800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3 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第一课时:探索人生的意义,在追求人生意义中成长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胡在模审核:备课组班级:姓名: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自己人生意义的意识,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地追求和发现生命的意义,去探索和获得个人的价值观,摆脱空虚感。
知识目标:1.了解: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2.理解:探索人生意义的作用。
3.懂得:如何去寻找人生意义的答案。
4.理解:人生意义不是某种固定的模式,也没有某种简单的标准答案,是个人在生活中不断思考、认识、探索的精神活动和实践过程;懂得在追寻人生意义的过程中自我成长。
学习重点:为什么要思考人生的意义。
学习难点:懂得在追寻人生意义的过程中自我成长。
安全提示:注意冬季流行病的防控。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课前仔细阅读教材P100~101页,试着回答下列问题:1.人会追问,会追求,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2.为什么要思考人生意义?3.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是每一个人必须亲自经历的心理过程。
关于人生意义的答案,要靠自己去,去,这是其他人无法给予,无法替代的。
(如何寻找人生意义的答案)4.探索人生意义的道路,是一个人不断,的道路。
5.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只要我们能够选择,做、的事情,承担自己应负的,不断和自己的才能,自我,自我,人生意义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如何显现自己的人生意义)等级:日期:小组长签字:二.课堂探究活动一:小论坛: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小组讨论:1.对以上这些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你怎么看?2.我可以为身边哪些人带来怎样的快乐?3.我的存在将为社会带来什么意义?活动二: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是自己赋予的,其他任何人强加给你的都不是你的人生,而是别人的人生,所以要想知道人生为何,只要问问你自己的心,心之所至,就是你人生的方向。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三.达标训练1.单选题:英国媒体2013年4月4日报道,瑞士苏联帮理工大学院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在呼吸时呼出的化合物和人类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
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自己人生目标的现状,直到探索人生意义的途径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辩论赛”感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通过讨论交流“我的理想”,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探索有意义的人生,让学生通过“邵逸夫生前事迹”,从中感悟到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各项活动,让学生感受人生的丰富多彩,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感受人生价值的多元性,引发对人生意义问题的思考,并能落实到行动中去追寻有意义的人生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人生理想的现状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邵逸夫生前关注公益事业,尤其是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
“邵逸夫奖”设天文学、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三个奖项,每年颁布一次,奖金100万美元。
颁奖原则是,只要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性成果,且该成果对人类生活有意义深
远的影响为宗旨。
由于其设奖宗旨和巨额奖金媲美声名显赫的“诺贝尔奖”,有人称之为“东方诺贝尔奖”。
提问:你如何评价邵逸夫这个人?(生答:关爱社会,胸怀祖国等)
◆导学天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老师:邵逸夫虽然去世了,但正如有句名言说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
”邵逸夫的人生有意义吗?我在网上看到了两种观点,下面我们就此举办一个小辩论赛
●活动一:辩论赛探讨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正方观点:邵逸夫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
反方观点:辛苦挣钱又捐给了别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正反方自由辩论
正反方主辩手陈述观点
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激烈辩论,我们达成了统一的的认识:只要能够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做到利人利社会的事情,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不断增长和发挥自己的能力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人生的意义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正如爱因斯坦说道“人生的价值,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
”
邵逸夫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是彩色的人生。
同学们,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接下来我们进入
●活动二:我的彩色人生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小时候的作文《我的理想》,同位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人生之色,自由发言,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人生
之色
老师:同学们的发言都非常精彩,大家用自己的设想为自己的人生填充上了绚丽的色彩,实际上你已经在思考人生了,理想——是你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价值取向的思考和追求。
合作探究:我们为什么要探索人生意义呢?
归纳总结:
1、如果不明白人生的意义,人就会感到彷徨,空虚,无所适从;
2、有目标的人生是有动力的,有意义的生活是充实的。
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会激发我们生活的力量,不断奋斗。
●活动三:探索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邵逸夫的一生是精彩的,彩色的。
接下来我们从邵逸夫的身上学习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出示课件:邵逸夫叱咤影视圈和商界80载,除了拥有邵氏兄弟和TVB两家上市公司,在新家坡持有大量物业,保守估计私人资产超过100亿港元,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和他心中一个坚定的目标分不开,要打造“东方的好莱坞”。
他干一样,学一样,从不懈怠。
他从最卑微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奋斗,最终成为电影公司的大老板。
邵逸夫工作非常勤勉,精力过人。
年轻时曾有1天看9部片子、1年看700部片子的纪录。
他说:“我晚上只睡1个小时,其余时间便是工作”。
在20世纪50年代时,邵逸夫移师香港,开辟事业新天地,邵逸夫到香港之前,香港电影院实行分级制,本土出品的电影只能在低级电影院放映,他不信这个邪,最终用电影征服了香港人,当时的《江
山美人》创下了香港票房最高纪录,并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5项大奖。
合作探究:邵逸夫的经历启示了你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呢?
通过同学们激烈的讨论,我们一起认识到了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要首先要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其次,遇到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要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
邵逸夫正是做到了这些才描绘出了属于他的精彩人生,我们要向他学习,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精彩人生
【交流平台,总结提升】:
人之所以其他动物,就是人会追问生命的意义,会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人生,时间,生命,意义,让我们认真思考这些词语的含义和关系,那么我们就会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充实而快乐!
【学以致用,达标检测】(略)
【板书设计】
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一、何为有意义的人生?
二、为何要探索人生的意义?
三、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