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
- 格式:docx
- 大小:23.86 KB
- 文档页数:6
第二章 牛顿运动定律(Newton’s Laws of Motion )§1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First law ,Inertia law ):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概念定性给出了力与惯性的定义了“惯性系” 惯性系(inertial frame ):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参考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并非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二定律(Second lawF ρ: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m :质量(mass ),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也称惯性质量(inertial mass )。
若m = const. ,则有:a m F ρρ= a ρ:物体的加速度。
第一定律▲第三定律(Third Law ):2112F F ρρ-=说明:1.牛顿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2.牛顿定律是对质点而言的,而一般物体可认为是质点的集合,故牛顿定律具有普遍意义。
Δ§2 SI 单位和量纲(书第二章第2节)Δ§3 技术中常见的几种力(书第二章第3节)Δ§4基本自然力(书第二章第4节)m 1 m 2 F 12 F 21§5 牛顿定律应用举例书第二章第2节的各个例题一定要认真看,下面再补充一例,同时说明作题要求。
已知:桶绕z轴转动,ω= const.水对桶静止。
求:水面形状(z - r关系)解:▲选对象:任选表面上一小块水为隔离体m ;▲看运动:m作匀速率圆周运动raρρ2ω-=;▲查受力:受力gmρ及Nρ,水面⊥Nρ(∵稳定时m受周围水及空气的切向合力为零);▲列方程:⎩⎨⎧-=-=-)2(sin)1(cos2rmNrmgNzωθθ向:向:θtg为z(r)曲线的斜率,由导数关系知:rzddtg=θ(3)由(1)(2)(3)得:rgrz2ddtgωθ==分离变量: r r gz d d 2ω= 积分: ⎰⎰=zz rr r g z 002d d ω得: 0222z r g z +=ω(旋转抛物面) 若已知不旋转时水深为h ,桶半径为R ,则由旋转前后水的体积不变,有: ⎰=⋅R h R r r z 02d 2ππ⎰=+Rh R r r z r g 02022d 2)2(ππω 得 g R h z 4220ω-=▲验结果: 0222z r g z +=ω ·单位:[2ω]=1/s 2 ,[r ]=m ,[g ]=m/s 2][m m/sm )/s 1(]2[2222z g ==⋅=ω,正确。
物理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解释及应用示例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牛顿运动定律的解释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示例。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牛顿运动定律的三个基本原理。
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自发地改变,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其上。
第二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中最为重要的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
牛顿的第二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F=ma来表示,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说明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物体所受的力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
第三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中最为有趣的定律,它表明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存在一个相等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简而言之,这意味着每一个作用力都会引起物体对作用力的反向作用。
例如,当我们站在地面上时,我们对地面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而地面对我们也会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的体现。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示例来说明。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常见的应用示例:汽车的加速。
当我们踩下油门时,引擎会施加一个向前的力,推动汽车向前加速。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汽车的加速度取决于所受的推力和汽车的质量。
如果我们增加了引擎的功率,汽车将加速得更快;而如果汽车的质量增加,加速度将减小。
另一个应用示例是弹射器的原理。
弹射器是一种用来发射物体的装置,比如弓箭或者弹弓。
当我们拉紧弓弦或者拉动弹弓时,我们施加了一个力来储存能量。
当我们松开弓弦或者弹弓时,储存的能量转化为物体的动能,使其飞出。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解释,拉紧弓弦或者拉动弹弓时施加的力会导致物体加速,从而飞出。
最后一个示例是摩擦力的作用。
当我们在桌子上推动一个物体时,我们需要克服摩擦力。
摩擦力是由物体之间的接触面产生的力,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和压力。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高三物理在复习时,牛顿运动定律是常考的知识点。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E 度高考网高考物理考点分类解析三、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 合 =ma(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合 =ma ,F 合 是力,ma 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 看作是力.(3)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4)牛顿第二定律F 合 =ma ,F 合是矢量,ma 也是矢量,且ma 与F 合 的方向总是一致的.F 合 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 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4.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5.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中.6.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mg ,即F N =mg+ma.(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当a=g 时F N =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3)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6、处理连接题问题----通常是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力。
第章(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基础知识点扫描: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个定律有两层含义:(1)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用力来维持。
(2)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改变,必须施加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个定律理解如下:(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永远不会抵消(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一定是同性质的力大小关系二、夯实基础: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的运动速度大时惯性大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做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的力,则()A.向北跳最远B.向南跳最远C.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D.无论向哪个方向都一样远4、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使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A.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C.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D.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5、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物体F,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上面成水平,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Array 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的曲线D.抛物线6、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A.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B.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C.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7、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B.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D.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8、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9、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A.一对B.二对C.三对D.四对10、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以下几种分析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B.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就是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D.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第四章(2) 牛顿第二定律一、基础知识点扫描:1.定律的表述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即F =ma (其中的F 和m 、a 必须相对应)2.对定律的理解: (1)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在每个瞬时都有大小、方向上的对应关系(2)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 若F 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 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 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 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
牛顿运动定律之间的联系
牛顿运动定律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的三个基本原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如果物体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提出了物体的状态不会自行改变的概念,为后面的定律奠定了基础。
2.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这个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合力引起的,而加速度和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同时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个定律揭示了力的相互作用的本质,即所有的力都是成对出现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而不可能单独存在。
这三个定律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共同构成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第一定律提出了物体的惯性概念,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以及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则揭示了力的相互作用性质。
通过这三个定律,可以对物体的运动进行准确地描述和预测,从而建立了牛顿力学的理论体系。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介绍如下:1、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说明:物体都有维持静止和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的运动速度决定的,没有外力,它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
物体的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第一定律也阐明了力的概念。
明确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了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因为加速度是描写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所以力是和加速度相联系的,不是和速度相联系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这点,往往容易产生错觉。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在所有的参照系里都成立,实际上它只在惯性参照系里才成立。
因此常常把牛顿第一定律是否成立,作为一个参照系是否惯性参照系的判据。
2、加速度定律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定律定量描述了力作用的效果,定量地量度了物体的惯性大小。
它是矢量式,并且是瞬时关系。
要强调的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会产生加速度,可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速度发生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和物体本身的运动状态有关的。
真空中,由于没有空气阻力,各种物体因为只受到重力,则无论它们的.质量如何,都具有的相同的加速度。
因此在做自由落体时,在相同的时间间隔中,它们的速度改变是相同的。
3、作用力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说明:要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它物体和它相互作用。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体现的。
并且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必有反作用力。
它们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另需要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没有主次、先后之分。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这一对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可能抵消。
牛顿力学三定律牛顿力学三定律介绍三大定律分别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一、牛顿三大定律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第一定律说明了力的含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表述为: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
表述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表述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牛顿三大定律的影响牛顿运动定律是建立在绝对时空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超距作用基础.上的所谓超距作用,是指分离的物体间不需要任何介质,也不需要时间来传递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相互作用以无穷大的速度传递。
除了上述基本观点以外,在牛顿的时代,人们了解的相互作用。
如万有引力、磁石之间的磁力以及相互接触物体之间的作用力,都是沿着相互作用的物体的连线方向,而且相互作用的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常速范围内。
三、牛顿三大定律的相关知识1.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各定律互相独立,且内在逻辑符合自洽一致性。
其适用范围是经典力学范围,适用条件是质点、惯性参考系以及宏观、低速运动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阐释了牛顿力学的完整体系,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在各领域上应用广泛。
2.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定律,是研究经典力学甚至物理学的基础,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该定律的适用范围为由牛顿第-运动定律所给出惯性参考系,并使人们对物理问题的研究和物理量的测里有意义。
3.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宏观问题。
当考察的物体的运动线度可以和该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相比拟时,由粒子运动不确定性关系式可知,该物体的动里和位置已不能同时准确获知,故牛顿动力学方程缺少准确的初始条件而无法求解,即经典的描述方法由于粒子运动不确定性关系时已经失效或者需要修改。
牛顿运动定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一物理练习卷(第三章)
班级姓名座号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在运动,那么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获得速度和位移的原因。
(C)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关于惯性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惯性越大,所以越不容易停下来。
(B)无论物体如何运动,只要质量大,则惯性大。
(C)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惯性越大。
(D)在相同外力作用下获得加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3、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在几个恒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撤掉1个大小为2牛,方向坚直向上的恒力后,其它力保持恒定,则物体将:()
(A)仍保持静止状态。
(B)获得1m/s2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C)获得1m/s2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作变加速运动。
4、将四个质量相同的滑块从高为H的
斜面顶端沿不同路径下滑如图所示,斜
面是光滑的,到达底端时它们的速度
大小相等,那么它们的动量间关系是甲乙丙丁
下面哪一个:()
(A)都相同(B)甲和乙相同,丙和丁相同(C)甲和乙相同(D)都不相同5、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它们是成对出现。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而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
(C)一个力的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D)货车运动前进时,车头对车厢的作用力与车厢对车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量是千克的铁块随同一长木条以3米/秒的速度做匀速
所需力的大小为()
A 牛
B 小于牛
C 0
D 无法确定
7、用枪竖直向上射出一粒子弹,设空气阻力与子弹速度大小成正比,子弹从射出点长到最高点之后,又落回射出点,下面关于子弹加速度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子弹出枪口时的加速度值最大
B 子弹出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最小
C 子弹出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为零 C 子弹出在落回射出点时加速度值最小
8、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于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用竖直向上的力F使物体向上运动,物体获得的加速度是a,用竖直向上的力2F 使同一物体向上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物体的加速度是()
(A)2a (B)g+2a (C)2g+2a (D)g+a
10、升降机的弹簧秤上端固定于顶板上,下端挂一重物,升降机匀速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G,后来发现其示数比G大了,则升降机运动的可能是:
A 向上加速运动
B 向上减速运动
C 向下加速运动
D 向下减速运动
11、A为实心木球,B为实心铁球,C为空心铁球。
已知三个球的直径相同,运动中所受阻力相等,A、C球质量相同。
它们从同一高度处同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球同时落地(B)A球先落地(C)B球先落地(D)C球先落地
12、物体在变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若力F随时间
中的情况变化,则在0~t1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
A 加速度和速度都保持不变
B 加速度减小,速度在增加 0 t1 t
C 加速度和速度都变小
D 加速度和速度都忽大忽小地变化
13、跳高比赛中,运动员着地处必须垫上很厚的海绵垫子,这是为了()
A 减小着地过程运动员动量的变化
B 减小着地时的速度
C 减小运动员着地时受到的平均冲力
D 减小着地过程的时间
14、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当力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B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为零
C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仍为零D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二、填空题
1、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恒力时,物体做运动;当合外力为变力时,物体做运动;当合外力总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运动;当合外力等于零时,物体做运动;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
物体做运动;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大小逐渐减小时,物体做运动。
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力的导出单位是。
3、一个物体以2m/s的速度运动,如果它受到的合力为零,那么4s末的瞬时速度是。
4、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一个拉力的作用,当拉力是5N 时,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如果使物体产生4m/s2加速度,这个水平拉力的大小应是。
5、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1:2,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这两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之比是;加速度之比是。
6、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若受到沿水平向东的力F1的作用,产生的加速度a1;若受到沿水平面向南的力F2的作用,产生的加速度a2。
当F1和F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则物体作运动,运动的轨迹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三、计算题
1、一小球质量为100千克,以3m/s的速度匀速前进,现在它在6m的距离内匀减速地停下来,求小球受到的阻力。
2、一物体以1m/s的初速度沿斜面滑下,斜面与水平的夹角为30O,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求2s内滑下的路程。
3、提着10千克物体站在电梯中,当①电梯以米/秒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②电梯
以米/秒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时;物体对人手的作用力各是多少
速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
四、问答题(8分)
要使木工用的木刨中的刨刀退出来,木工常用锤击刨身即可。
这是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