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辽宁省鞍山市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81.69 KB
- 文档页数:16
鞍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带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相匹配的是 ( )① 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② 表示C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的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③ 表示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④ 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D【解析】① KMnO4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制O2、MnO2、锰酸钾,所以开始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零;反应中质量增加,反应结束质量不再改变;②C还原CuO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大于生成的铜的质量,所以反应中固体的质量减少,反应结束固体质量不再改变;③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会析出,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钙的的溶解度减小,溶质会析出,所以溶质的质量会减少,反应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部分析出的氢氧化钙又溶解,溶质的质量增多,但是由于水比反应前少了,所以最终溶质的质量小于开始时,溶质的质量。
④ 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的反应快,先反应完;锌比同质量的铁反应生成氢气少;最终铁的平线比锌的高;选D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Fe2O3(Fe)——用盐酸浸泡,然后过滤、洗涤、烘干B.CO(CO2)——先通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后通过浓硫酸C.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烘干D.NaCl(Na2CO3)——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答案】B【解析】除杂的要求①所用试剂只能将杂质除掉,不能把想保留的成分反应掉,②除杂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辽宁省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浓硫酸稀释D.蒸发结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滴加液体时:滴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错误,B、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正确,D、进行蒸发时,应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而飞溅,错误,故选C。
考点:基本实验操作2.下列说正确的是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C.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D.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可能是化合物;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不一定是酸,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比如二氧化碳;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增加,质量的变化取决于两种金属单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故选D.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3.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C.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D.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分析】【详解】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选项正确;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选项正确;C、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原因是钙镁化合物含量较高容易结成水垢堵塞管道,选项正确;D、活性炭无法吸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D。
化学模拟测试二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2分)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食盐溶解B. 面包发霉C. 西瓜榨汁D. 瓷碗破碎2.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其化学式相符合的是()A. C2H5OH——酒精B. H2O——干冰C. CaCO3——生石灰D. NaHCO3——火碱3.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对应的用途不相符的是()A.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B.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C. 氢气可用作燃料D. 纯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4.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5. 工业上常用Na2SO3制亚硫酸纤维素酯、硫代硫酸钠、有机化学药品、漂白织物等,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A. +2B.-2C. +3D. +46. 下列属于磷肥的是()A. K2CO3B.NH4H2PO4C. CO(NH2)2D. NaH2PO47. 下列操作及其现象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通入酚酞溶液中——变红B. 铜片表面滴加盐酸——产生气泡C. 铁片放入氯化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D. 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形成溶液8. 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角度解释正确的()A. 分子可以再分B. 分子的体积很小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分子间有间隔9. 2017年4月20日,我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抵达空间站。
此次发射所使用的燃料为液氧和煤油,而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作为燃料因毒性较大已较少使用,其燃烧的反应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A. C2H4B.N 2C.NOD.NH310. 下列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肥皂水(9.5~10.5)B. 橘子汁(3.0~4.0)C. 葡萄汁(3.5~4.5)D. 番茄汁(4.0~4.4)11.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 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所有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D.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食用加碘盐,可预防龋齿B. 误食重金属盐后,可喝牛奶急救C. 冬天用煤炉取暖时应紧闭门窗D. 夜晚发现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13.区别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采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 白酒和矿泉水——闻气味B. 纯碱和食盐——加食醋,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 四氧化三铁和炭粉——观察颜色D.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石蕊溶液14. 下列各组物质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2CO3、Ca(OH)2B. NaHCO3、HNO3C.Fe(NO3)3、CuSO4D.BaCl2、NaCl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选项物质(括号中的为杂质)除杂方法A KClO3固体(KCl)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B NaCl溶液(NaOH)加入适量CuCl2溶液,直接蒸发C CuO(C)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干燥D 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过滤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6.(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钙元素。
鞍山市2024年九年级第二次质量调查化学试卷(本试卷共14道题满分.50分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N-14O-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
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随着东北旅游的爆火,东北大米受到南方朋友热捧,大米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2.研究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是A.拉瓦锡B.侯德榜C.门捷列夫D.道尔顿3.下列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A B C D4.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尼龙B.蚕丝C.羊毛D.棉花5.以下应张贴在防火场所的标志是A B C D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B.红磷C.镁带D.铁丝7.镓是一种战略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镓生产国。
我国的氮化镓(GaN)雷达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筑牢了国防基石。
下图是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B.镓是一种金属元素C.镓离子质子数为31D.氮化镓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8.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NO2)是常见的一种氨基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氨酸中碳、氢、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7:1:2B.丙氨酸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C.89g丙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2gD.丙氨酸可以为人体补充微量元素9.假设与排除是探索未知物的一种方法。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A.硫酸亚铁溶液B.稀盐酸C.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D.稀硫酸10.化学中宏微结合的思维方式会使我们认清本质。
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B.铁在空气中只发生红热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氧气含量不同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原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D.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间隔变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11.(10分)化学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鞍山市中考化学二模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在25℃时,向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碳酸钠,搅拌静置后,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A.等于1.06g B.大于1.06g而小于2.86g C.等于2.86gD.大于2.86g【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1.06g无水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060.01106/gmolg mol,加入到饱和溶液中生成0.01molNa2CO3·10H2O结晶水合物,其质量为0.01mol×286g/mol=2.86g,又因为原饱和溶液加入无水碳酸钠与水反应而消耗溶液中的水,会有晶体析出,故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2.86g;故选D。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
故选A.3.向盛有一定质量MgO 和MgCO 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 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A .5.3% B .5.6% C .12.7% D .13.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22MgO 2HCl=MgCl H O 409540++溶液增加质量3222MgCO 2HCl=MgCl H O CO 848444=4044+-↑++溶液增加质量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量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氧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关;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则2MgCl 9540x 150g-142g=8g溶液增加质量 95x 40=8g解得x=19g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g100%12.7%150g⨯≈。
2024年二模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注:1.本试卷中化学方程式2分(计算题除外),化学式、配平错不得分,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符号错误共扣1分,不累计扣分。
2.本答案仅供参考,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3.假如试题没有明确要求,考生答出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均给分。
一、选择题(1-8小题每题1分,9-12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 C2. A3. B4. D5. A6. D7. B8. C9. C 10. B 11. A 12. D二、填空题(13—16题每空1分,共16分)13.(1)H2O;(2)C2H5OH;(3)SO2;(4)Na2CO314.(1)塑料(2)节约药品(污染少)(3)铝能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4)氢氧化铝15.(1)二氧化锰(2)氧化钙(生石灰)(3)氯化钠(食盐)(4)石蕊溶液16.(1)6;得到(2)He(Ne或Ar)(3)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三、简答与推断题,(共20分)17.每空1分(漏选不得分)(1)②⑥⑦(1分)(2)④(1分)(3)①⑧(1分)18.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1)石油(1分)CH4+ 2O2点燃=CO2 + 2H2O(2分)(2)明矾(1分)过滤(1分)A、C(1分)(漏选不得分)19.(1)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1分)(2)有毒(可以燃烧或能与浓硫酸反应)(1分)(3)S (1分)(4)不行(1分)硫化氢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也是有毒气体(1分)20.(1)Fe (OH)3(1分);②Fe、Ag、Cu(1分);(漏写不得分)(2)甲:AgCl(1分)乙:BaSO4(1分);(3)Ba(NO3)2 + Na2SO4BaSO4↓+ 2Na NO3(2分)四、试验与探究题(共20分)21.(1)C (1分)(2)B(1分)(3)A(1分)(4)D(1分)22.(1)C 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2分)(2)除去CO2 气体中的水(干燥CO2)(1分)(3)3CO+Fe 2O 3 高温 2Fe+3CO 2(2分) 红色粉末渐渐变成(灰黑色)黑色(1分)(4)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分)(5)点燃CO ,防止CO 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1分)23. 变质的缘由: 2KOH + CO 2K 2CO 3 + H 2O (2分)猜想Ⅱ:KOH 和K 2CO 3(1分) (1) Ⅰ (1分)(2) 有白色沉淀生成(1分) (3)酚酞溶液不变色(1分) 问题探讨:除去碳酸钠 (1分) 拓展应用: 用作钾肥 (1分)五、计算题(共8分)24.(1)5.4 (1分) (2)15.2 (1分)解:生成H 2 的质量=6g + 50.0g -55.8g = 0.2g ............1分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Fe+ H 2SO 4 FeSO 4+ H 2↑ ............1分 56 2 ............1分x 0.2ggx 2.0256= . ....... .......1分 X =g g 6.522.056=⨯ ... ........1分 铁的质量分数=%3.93%10066.5=⨯gg ............1分 答: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鞍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带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将22.2gCu 2(OH)2CO 3放在密闭容器内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2g 。
在剩余固体里加入10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红色金属。
已知:Cu 2O+H 2SO 4 =Cu+CuSO 4+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5.2g 剩余固体是纯净物B .过程中生成CO 2和H 2O 的质量和为7.0gC .残留红色金属质量为12.8gD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7%【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碱式碳酸铜分解时,部分生成了氧化铜,部分生成氧化亚铜 设分解生成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的质量为m ,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x ()23222Cu OH CO C Δ+uO H O +22280m CO x↑①22280 =m x()23222222Cu OH CO 2Cu O Δ+++2222214422.2g-m 15.22H O 2CO g-xO ⨯↑⨯↑②22222144=22.2g-m 15.2g-x⨯⨯ 由①②计算可得m=11.1g x=8g因此生成氧化铜、氧化亚铜的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均为11.1g ,生成氧化亚铜的质量为 15.2g-8g=7.2g设生成铜的质量为y,与氧化亚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n 1,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n 2 224421Cu O +H SO =Cu +CuSO +H O14498647.2g n y11449864==7.2g n y1n =4.9gy=3.2g24422CuO +H SO =CuSO +H O 80988g n28098=8g n 2n =9.8gA 、剩余固体加硫酸后生成铜,说明15.2g 剩余固体是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是混合物,故A 不正确;B 、过程中生成CO 2和H 2O 、氧气的质量和为7.0g ,故B 不正确;C 、残留红色金属为铜,质量是3.2g ,故C 不正确;D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g+4.9g 100%=14.7%100g⨯,故D 正确。
鞍山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 .汞B .氯化钠C .氧气D .金刚石2.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A .还原性B .吸附性C .稳定性D .可燃性3.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此反应没有单质生成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 .图中共涉及四种物质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4.某纯净物X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22X+3O 2CO +2H O 点燃,则X 的化学式是 A .C 3H 8 B .C 2H 4 C .C 2H 6OD .CH 4 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1滴水大约有211.6710 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 .将氧气制成液氧,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D .水是无味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6.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用油B .面粉C.牛奶D.食盐7.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 x 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B.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C.丙氨酸化学式中x=7 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8.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篝火燃烧B.H2O2溶液中加入MnO2C.铁钉生锈D.活性炭吸附毒气9.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供给呼吸B.富氧炼钢C.支持燃烧D.钢铁生锈10.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鱼B.鸡蛋C.米饭D.西红柿11.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紫色石蕊变红色B.石灰水变浑浊C .蜡烛熄灭D .杠杆左高右低12.今年“两会”上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最新】辽宁省鞍山市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随意大量燃放鞭炮B.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C.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D.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2.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C.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3.下图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证、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ABC D用途金刚石做玻璃刀石墨做电池电极不锈钢做水壶钛合金制造船舶设备A.A B.B C.C D.D5.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B.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可能是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内的液体超过其容积的1/3 D.过滤时,经过两次实验,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B.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7.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B.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C.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8.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A.碳酸氢钠——小苏打B.汞——水银C.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D.碳酸钠——烧碱、火碱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减小,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碳酸盐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0..下列对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找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C.根据“酸、碱、盐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以查找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11.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氧气B.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留的硫酸12.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A.A B.B C.C D.D二、填空题13.从Ca、Mg、O、H、Cl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1)一种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
(2)一种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难溶性的碱:___________。
(4)一种可溶性的盐:_________________。
14.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乙(填“>”、“<”或“=”)。
(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4)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序号)A.酒精灯 B .药匙C.玻璃棒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G 胶头滴管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50mL酒精与50mL水均匀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是因为____________;(2)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均可以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3)75%的酒精溶液是医疗上常用的消毒剂,该溶液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_;(4)洗涤剂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16.(1)千山附近有许多温泉度假村,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①温泉水富含钾、钙、镁、硅等,这里的“钾、钙、镁、硅”指的________。
(填标号) A.分子B.原子C.元素②温泉水的pH在7.5~8.9之间,该温泉水显______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化肥为保证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化肥有:A.尿素[CO(NH2)2] B.硝酸钾KNO3 C.硝酸铵NH4NO3等,请回答:①上述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 (填序号);②硝酸铵溶解于水后溶液的温度明显_____(填“升高”或“降低”)。
17.用X+Y=M+N表示某些化学反应,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各一个。
(1)若X是氯化钡,M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Y均是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________(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
(2)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
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________===4Fe(OH)3;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3)实验室开放日,同学们在验证铜、铁、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
小明发现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与其他三种金属单质都能发生反应,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请举出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了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I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精确到0.1%),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防辐射最有效的措施是每天摄入碘100 mg。
经化验某品牌的加碘盐每1000 g中含有碘元素50 mg,若我们每天只食用加碘盐来防治核辐射,则要食用此加碘盐________g,所以每天只食用加碘盐防治核辐射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0.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1)写出标号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2)实验室若选择装置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B装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里,常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
实验结束后多余的SO2气体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便于处理多余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并收集SO2气体可以选择装置_____(填字母)。
三、推断题21.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图。
其中A、B常温下都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X、E都为黑色固体,I为蓝色絮状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化学式:______;X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22.下列各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个)。
(3)C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D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23.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
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刚出窑的“石灰”有哪些成分?(猜想)Ⅰ.只有氧化钙Ⅱ.只有碳酸钙Ⅲ.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实验探究)(1)晓明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
据此晓明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Ⅱ成立。
晓红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Ⅱ成立,其理由是。
(2)晓红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
晓红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Ⅰ成立。
晓琳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理由是。
(3)晓琳同学认为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她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Ⅲ成立,请完成她的实验报告。
(4).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增加C、溶液浓度不变D、溶解度增大(思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
长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六、计算题24.工业制取的碳酸钠常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测定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该样品11 g放在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4.4 g水制成不饱和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请计算:(1)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